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项目宣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工程项目 档案管理 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项目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随着国家相关建设工程法规和档案规范的出台,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档案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单位由于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将工作重点放在质量、进度上,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足,没有形成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没有将项目文件的形成、收集和管理列入建设项目计划,工程项目档案从形成到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没有完善的标准制度加以保障;或者是有制度,却执行不力,缺乏监管。因此,常常出现在工程竣工时,才抽调人力、物力,突击编制和补充项目文件,以应付验收的情况,导致归档的工程项目档案真实性、准确性、系统性不足,甚至是一些重要文件丢失,影响档案的整体利用价值的发挥。
2.档案管理职责不清,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
目前,相当一部分施工单位或项目部压缩编制,没有建立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档案管理岗位多以兼职的为主,甚至临时抽调,因此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偏低,档案工作职责不清,档案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兼职档案人员岗位职责描述中没有档案管理工作,因此不能专心于工程项目文件管理,对档案工作往往兼而不顾,工作不到位。二是档案人员往往由新入职的年轻技术人员兼任,流动性较大,造成工程项目档案工作连续性不强,甚至存在档案无人管理的现象。三是兼职档案人员一般身兼数职,或是临时抽调,档案业务知识积累不足,难以适应项目档案管理的需要。
3.项目文件质量不高,影响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
工程档案来源于项目文件,项目文件的质量决定了项目档案的质量,由于对工程项目档案缺乏应有的重视,对项目档案在工程建设管理和今后改扩建,以及维护合法权益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工程项目档案普遍存在质量问题。一是项目文件形成质量不高,内容填写不真实,漏项较多;签章手续不全;竣工图变更不到位等。二是文件多是复制件,清晰度差。三是移交的项目文件不够齐全、完整。四是目录编制不够规范,案卷质量不高。这些现象导致工程档案不能真实反映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不能有效发挥其依据和凭证作用,为今后的管理和利用带来困难。
二、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强宣传,提高档案意识
工程建设项目档案是工程建设人员花费大量心血形成的,工程建设项目档案不仅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历史记录,更是工程项目建设经验和技术的结晶,直接反映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程管理、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应把工程项目档案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加强档案宣传,提高领导、技术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及档案工作自觉性。
在项目开工前,组织参建各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档案法规和档案基本知识的学习,了解档案的价值和档案工作的意义,增强技术管理人员对项目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为提高竣工档案质量打下思想基础。
一、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现状
目前各地区开展此项工作进展参差不齐,有些地方开展的较好,有的则停滞不前,以南平市顺昌县为例:从2011年至今顺昌县建筑施工企业按工程参保累计8户,参保人数1765人,其中2015年当年新增户数人数分别为5户1358人;总体上虽有所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参保率低、政策宣传不到位、职能部门重视程度不够、辖区内建筑项目数量不清、相关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够,信息资源未实现共享,执行力度有待于增强等问题。
二、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主要因素
(一)信息不对称,部门间配合未形成合力。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首先需要多部门联动,涉及人社、建设、地税、安监、工会等多个部门,其中主要是以人社部门与建设部门间配合为核心,目前仅靠人社部门下设的社保经办机构单独运作,执行力度不够难以打开局面,且各部门的信息也相对封闭,没有实现信息互通,也不利于政策的执行。
(二)操作系统不配套,不便于社保经办机构进行日常管理。建筑施工企业职工存在着流动性大,人员变动频繁且用工不规范等特点,由于目前社保经办机构无配套的操作系统可实现对参保对象进行动态实名登记管理,只能是靠手工申报参保人数进行增减变动,一旦发生工伤事故,社保经办机构难以有效的识别其是否为参保对象;如何做到既保障参保职工的权益,又能确保基金安全仍是一个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三)政策执行上存在漏洞。实施按工程项目参保全覆盖,关键在于是否将参加工伤保险作为发放施工许可证的前置条件,但目前有些地方的建设部门在为企业核发施工证或开工许可证时仍未将参加工伤保险设为前置条件,就无法从源头上杜绝部分施工企业钻政策空子,逃避应尽的参保缴费义务,单靠企业自行申报来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全覆盖是不现实的。
(四)政策宣传还不够到位。建筑项目中的一线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具有安全防范意识不高、维权意识不强、参保意识淡薄等特点,如何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参加工伤保险的重要性,提高政策知晓率,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经费和人力的投入,切实加强政策宣传工作。
三、对策和建议
(一)通力合作增强政策执行力度为确保建筑施工企业职工依法享有工伤保险的权益不受侵害,根据各部门应承担的职责,建议由当地政府牵头,强化相关部门间沟通协调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如:建立定期通报制度,由建设部门定期向人社部门定期通报当期新增施工项目,人社部门则定期反馈实际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工程项目等;还可将建筑业工伤保险参保率列入相关部门的年终目标考核内容,总之应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人社部门、建设部门等相关部门要深入企业、施工现场定期开展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现场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多方面宣传参加工伤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企业及其职工能及时了解政策,不断增强参保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的依法维权意识。
(三)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参保缴费
1.人社部门可会同建设部门摸清本辖区内在建项目和本年度新开工工程项目数,通过劳动监察、签订劳动合同等方法,督促已开工和准备开工但尚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建筑施工企业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建设部门对于未开工的工程项目,要认真落实将提交工伤保险参保证明作为核发施工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定期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供当地新建施工项目名单,同时督促已开工的建设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限时到工程项目所在的市、县(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
2.由社保经办机构依据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总造价及规定的征缴费率计算出应缴纳工伤保险费金额,并督促企业按时到地税部门一次性缴纳工伤保险费;同时引导企业及时提供参保信息登记所需证照表以及参与项目施工的所有人员信息,并做好相应人员增减变动;
3.地税部门具体负责将工伤保险费征缴到位后开具税务发票;
4.最后由建设部门依据企业提供的已缴纳工伤保险税务发票或社保中心出具的参加工伤保险证明为其办理施工许可证。
(四)加大查处力度为政策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在如何更好、更快的推进建筑施工企业按项目工程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中,各部门均负有不同职责,任何环节履职不力都将导致建筑施工企业职工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人社、住建、安监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依法对违法施工、非法用工、不参加工伤保险等行为予以查处,才能切实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权益能落到实处。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输变电线路工程项目管理包括除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和技术管理四项独立的专业化管理业务之外的管理内容,还包括了项目管理实施策划、进度管理、环保与水保、工作计划管理、合同管理、施工协调管理、施工队伍管理、信息与档案管理、综合评价等。其中进度管理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拟定出合理而经济的进度计划(包括多级管理的子计划)。 在执行该计划的过程中,经常要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 若出现偏差, 便要及时找出原因, 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或调整、 修改原计划, 直至项目完成。 因此进度的管理可以看作拟定计划、 检查计划、 纠偏计划不断循环, 直至达到目标的过程。 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进度管理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它是联系施工计划与施工实际的中枢, 关系到施工计划的有利实现、 资源的合理搭配 以及决策的科学性等一系列的问题。 同时,进度管理在实践中又往往成为评判一个工程计划制定的好坏, 技术水平高低的关键标尺, 无论是施工方、 还是业主方多以此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评估。 可以这样认为,如果进度管理问题解决的好, 那么整个项目管理就算成功了一半。施工进度管理是指在施工过程中, 项目管理者围绕目标施工工期要求编制计划、 付诸实施。 对编制的计划经常检查实际执行情况, 分析进度偏差原因, 按照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修改计划直至工程竣工投产、 交付使用 , 通过对进度影响因素实施控制及各种关系协调, 将项目的计划工期控制在事先确定的目标工期范围之内, 在兼顾成本、 质量控制目标的同时, 努力缩短建设工期。
2 当前输变电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2.1 工程前期储备不足
当前, 电网建设工程受前期制约大, 前期储备不足, 制约项目建设和投产, 存在工程已投产项目还在核准的情况, 致使本来需要建设的项目违规或违法; 电源准备投产, 接入系统尚未列入计划, 于是突击接入系统建设。 个别部门或单位追求政绩, 讲究年度投产, 牺牲了工程的合理工期, 有时会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因此提前启动, 做好项目前期储备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加强前期工作管理, 健全组织机构, 负责制定前期工作的实施方案, 指导、 监督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协调处理实施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负责工程项目前期的全过程协调管理、 目标考核, 掌握前期动态, 保证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按计划、 按要求完成。 2.2 买方市场制约了设备工期
对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变化估计不足、 认识不清, 没有采取应对策略。 对主设备或进口设备正常的生产周期和市场需求估计不足,在节点时间内厂家不能及时到货 , 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卖方市场形势下的工程周期和付款要求, 争取主动。
2.3 施工清障困难大
清障工作变数大, 因此要做实协议, 属地化管理, 灵活工作, 速战速决。 对林地、矿区、 农田的建设用地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 将该给予的补偿确实下发到受损户手中。加大与政府的沟通力度至关重要, 同时依靠各级政府的宣传力度,使线路沿途群众知道工程的重要性。避免沟通、宣传不够,而造成的工作脱节影响进度。 因此可通过现场协调会和动态及时的信息管理解决有效沟通问题, 必要时可请当地政府行使行政措施。 2.4 重视不够
施工过程中对进度计划的制定重视不够, 缺乏科学性和有效的控制与调整。 行政指令过多, 科学合理性欠缺。 应通过科学的计划、合理的控制达到进度最优目标。
2.5 管理机制落后
工程项目的运营维护和科学化管理与国外相比均有很大的差距。 这主要源于目前输变电线路施工企业目前管理体制、组织行为方面的障碍。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许多输电线路施工企业只是迫于业主方投标或管理的要求才成立项目经理部, 但这只是流于形式, 其内部根本没有实行项目法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岗位责任人上。解决的对策是在管理组织机构中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强化现场管控能力。特别是现场管理人员需熟悉具体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作业技能。
(2) 许多输变电线路施工企业在选择管理软件时或盲目随意, 或过于迷信, 忽视了软件运行的基础工作, 一旦受挫便全盘否定, 将一个本来很先进的管理系统变成一个仅可浏览文件和输出的打印机。
(3) 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体系尚未形成, 信息共享不佳, 存在“信息孤岛 ”现象。公共基础数据编码的不一致, 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 数据质量难以有效控制, 数据共享和关联程度不够。
(4) 许多输变电线路施工企业与业主的数据不连续、 不集中, 施工、 监理、 项目部数据独立, 各部门的信息传送成本较高。
(5) 许多输变电线路施工企业数据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仍需要持续落实。
(6) 许多输变电线路施工企业工程数据库向生产移交的内容和方式难以落实。应加大在输变电线路项目施工中计算机及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
总之, 因此在输变电工程管理的诸多内容当中, 进度计划管理是重点, 是核心,抓住了进度计划管理, 就等于抓住了主要矛盾, 就抓住了纲。 其工程管理的很多内容都是围绕着进度计划管理来进行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扩大与施工技术难度和质量的提高,建筑项目管理将面临新的挑战和突破。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管理方面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近阶段的工程质量、进度等方面问题在社会上造成诸多不良影响。所以在工程建设在实施项目管理过程中,设置健全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至关重要的,建立高效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保证。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是一次性的,为此必须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强化工程项目管理,组织高效率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1、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法律法规不健全
尽管我国已经有了项目管理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但仍然没有一个在项目管理专业和行业范围内的指导准则,项目管理企业应抓紧修订各类项目管理制度和与之配套的规定,尽快完善项目经理风险利益机制、监督机制和项目成本责任制等合理而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
1.2、管理模式不合理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继承了许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以行政手段和硬性指令代替科学的管理方法(其中大型国企和央企在这一点上尤为明显),违背了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使建筑施工企业无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导致资产利用率降低,成本急剧上升。
1.3、责任人分配不明确
目前我国项目法人制的落实还有较大的死角,项目的建设投资和运行主体呈现多样化,表现为有的是项目筹资、建设管理、运营、还贷一体化的项目法人制运作;有的则是筹资建设一个单位一帮人,运营还贷又是另一个单位的一帮人。
1.4、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我国项目管理研究会也仅是一个二级学会,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软硬件环境落后,而且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资质认定多偏重于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方面,忽视了对业主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质认定等原因,导致我国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2、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2.1、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项目工程质量的好坏与项目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密不可分,因而,一方面应加强施工管理人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项目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证明,对项目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关键,而我国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无论从环境还是实力上,都显得比较薄弱,因此,为提高我国项目管理人才的素质,应该经常开展项目管理学科的国内外交流和研讨。应该在高等学校建立学科点、硕士点、博士点,培养一批具有较强专业知识,懂经济、懂法律、善管理,同时精通计算机和外语的高素质项目管理人才。另外,规范项目管理培训和资质认定工作
2.2、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现在的工程项目通常规模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较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往往难度较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建立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之间的“经理负责、全员管理、标价分离、指标考核、项目核算、确保上缴、集约增效、超额奖励”的复合性指标考核责任制。做到“项目经理部科学管理到位,企业法人层次宏观控制机制到位,产品质量提高和安全监控机制到位”,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
2.3、控制工程项目质量
作为建筑企业必须坚持靠质量树信誉,以名牌优质工程开拓市场,把强化质量管理、争创优质名牌工作作为开拓市场的经营指导思想,把“质量兴企”作为企业发展之本,紧紧围绕“质量是项目经营的生命”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广泛宣传,以点带面,层层发动,着力提高广大职工的质量意识,实施质量目标管理,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施工项目开工前,编制工程管理目标计划,其内容是质量等级、措施、标准。建立从项目经理到施工班组长一条线的质量管理网络,成立项目管理班子,明确各自的质量职责,在职工中广泛宣传,层层发动,形成人人重视质量、抓好质量的氛围。
施工中根据开工前所订的目标管理计划,对创优工程实行定责任人、定措施、定奖罚责任制,将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个职工、每道工序,确保创优目标得以实现。工程的关键部位(如基础、钢筋、主体结构、外墙装饰等)必须由公司、项目部两级质检人员先期进行初检,符合验收条件,达到规范标准方报质检站,设计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对原材料必须严格把关,从进货到使用必须经过工地质检人员严格验收把关,有些材料(如钢材、水泥、红砖、防水材料等)必须有质保书和检验报告,对不合格材料,绝对不能使用。
2.4、控制工程项目进度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指在项目目标实施的过程中,为使工程建设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要求相一致,按计划要求的时间施工而开展的控制活动,是对工程项目从编制项目建议书开始,经可行性研究、设计和施工,直至项目竣工验收、投产使用为止的全过程控制。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目标是使工程项目按照预定的时间完成,交付使用。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往往不能按计划进度实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素质和能力较低,材料供应不及时,机械设备数量不足,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施工技术水平低,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达到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目标,必须认真分析各种因素对工程进度目标的影响程度,并对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各种因素加以控制,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减少或避免这些因素对工程进度的影响,使工程进展具有连续性和均衡性,缩短建设工期。及时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发现偏差,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影响,并采取赶工措施,使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保持一致。
2.5、建立有效的竞争、约束、监督制度
要建立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约束、监督机制,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造就一流的施工队伍。
(1)按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广泛实行竞争上岗,通过建立竞争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劳动积极性。
(2)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促使相关人员严格按技术标准和规范施工作业,推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
(3)建立全方位的质量与责任追究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劳力、材料、设备市场,加强对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管理费的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对项目管理的认识,在观念上与国际接轨,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理顺管理流程,规范管理行为,真正做到了办事讲程序,管理各司其职,高效务实,同时工作行为必须规范,符合经济规律,技术、质量、安全操作规程的标准要求,要用统一的规范和责任来指导个人的行动,保证整个项目各项施工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只有各方面通力合作,切实的加强项目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进度管理,才可以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邹湘娣.浅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2]马超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刍议.现代工业导报,2009.
一、公司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专户,安全生产措施费专用于保障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二、安全生产措施费按计划列入项目成本,安全生产施措施费的使用必须立项,原则上由公司具体掌握。工程项目开工初期,项目部必须按照轻、重、缓、急和实用的原则制定出安全生产措施、方案,以及措施费的支出计划,报所属安全生产机构审核,送负责人审批后,由财务部门安排资金支付,所列费用方可计入安全生产措施费。各种安全技术设备,由各安全生产部门安排专业人员购买、验收、管理,用于改善施工作业环境和机械设备的安全状况等。安全生产措施费用根据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总名称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__-__)制订,其包括的范围如下:
_.安全资料的编印、安全施工标志的购置及宣传栏的设置(包括报刊、宣传书籍、标语的购置)费用;
_.安全培训及教育费用;
_.职工劳动卫生安全防护的费用;
_.施工安全用电的费用,包括:标准化电箱、电器保护装置、电源线路的敷设、外电防护措施等;
_.起重设备及其他的安全防护设施(含警示标志)费用;
_.施工机具防护棚及其围栏的安全保护设施费用;
_.水上、水下作业的救生设备、器材及临边防护、警示设施费用;
_.抢险应急措施;
_.交通疏导、警示设施费用;
__.消防设施与消防器材的配置及保健急救措施费用;
__.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的购置费用;
__.按国家、施工所在省、市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措施所涉及的费用。
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对于中标工程,中标合同中有相关单列约定的,项目部应严格按照相关约定执行,中标合同中安全生产措施费未进行约定的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措施费用按照当地地方政府参考费率标准采用差额定率累进计费方式计取;或者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按计划计取。
四、公司对施工经营项目需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由施工经营项目的决策机构或主要负责人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正确使用,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五、公司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支出由公司安全管理部按计划报批,项目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支出由该项目安全生产科按计划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