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

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

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 本质层面原因 非本质层面原因德育活动 特殊本质和规律 德育衔接基本原则及具体方法

我国大、中学校教育阶段的德育衔接问题的提出,起源于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问题的提出和发展,它首先是作为一个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的实践问题提出来的。我国的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问题是在20世纪80年,最早是在上海提出来的。这是从大学生中发现的。在大学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在学业上、思想品质和能力培养上的诸多问题,并非大学教育的缺陷,而是中小学教育的“后遗症”。在德育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中小学不是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基础道德品行和学习、生活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方面下功夫,却把一些应在大学进行教育的基础理论、观点,放到中学作为教育的内容,到了大学,学生感到重复而失去学习兴趣。把德育衔接问题从大、中、小学教育阶段衔接问题中分离出来,明确提出大、中学校教育阶段的德育衔接问题,从时间上来说应该被认定为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德育不衔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实际德育教育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都是从当时大学生的道德失范现象中发现并引起人们的注意的,而这种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与基础德育相关。近几年,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主要是作为一个实践问题被提出来,这里的所谓“德育衔接问题”概念有特定含义,它主要指上面所说近几年我国学校德育及其衔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即各种不衔接的问题。面对这些新问题,学校的德育教育虽做了许多改进,但由于在解决德育不衔接问题过程中,教育者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往往不是建立在对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本质规律自觉认识的基础上,而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提出和应用,或者随意性大,或者方法陈旧,跟不上社会变化和未成年人思想变化的要求,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总是难尽人意。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最终目的要落脚到怎样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及德育衔接工作的科学化、有效性上来,也就是要落实到怎样运用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提高思想教育及其德育衔接方法和实践的效果,因此如何使德育衔接工作及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更加科学有效也就成为本文研究所要达到的最主要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首先要准确了解和分析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对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和正确揭示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和解决途径,以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及辩证逻辑关于归纳、演绎推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参考全国近几年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调查和研究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和制定出一套关于对解决大、中学校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及其对策措施。

1.当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及具体原因分析。科学、有效地解决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准确了解和分析德育衔接工作的现状。为此,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座谈访问及统计处理等方法,对6所中学、4所大学进行了调研,覆盖面近2000人次,获得了大量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数据。我们还采用了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观摩交流、高中毕业生情况通报与跟踪反馈、高中毕业生品德考评系统试验等方式,开展了大学德育衔接实践环节的探索。我们还采用了研讨的方法,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共召开大型专题研讨会、小型讨论会多次。根据本课题组对山东省及济南市大、中学校较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大、中学校德育工作现在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脱节现象,对衔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宏观协调指导上没有明确的整体衔接意识,缺乏既有系统性又有层次性的操作原则。对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的分析,不仅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非本质层面原因的分析,也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原因的分析,对于正确揭示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直接性表层原因、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有重要意义。以下我们从几个大的方面(基本原因)对德育工作不衔接现状和具体原因进行粗浅的分析。限于我们的能力,难以对全国近几年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因此本节分析存在问题所依据的资料有一定局限性。

1.1 未将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把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等通盘考虑。

1.1.1 学校各个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层次不清,分工不明,德育工作任务序列化的设计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们的大学、中学的德育工作未能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和思维特点制定相应的目标任务,尤其是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不明确,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阶段性思维特点科学的有计划地设计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各个不同年龄层次及阶段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的德育教育实施方案,大、中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层次和总体思路不够清晰,具体分工不够明确。虽然我国大学、中学已有了德育大纲。但是这两个德育大纲中提出的目标,未能明确提出和规定大学、中学的各项德育工作的更加细化阶段目标,因而这两个大纲提出的关于中学和大学各项德育工作目标的规定,存在着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不明确及表述不够具体并缺乏操作性的不足之处。

1.1.2 大学、中学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及教学方式上存在着简单重复、脱节的现象,大、中学校德育方法单一、陈旧,现有的德育手段急待改进。目前有的初中理论课教材编写方式成人化,内容偏多偏深。对于一些在大学、中学都必须讲授的基本政治观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程度和思想实际,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目前还缺乏整

体考虑。高教和普教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上相互沟通少,几乎没有联系,而且某些大学政治理论课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由各校自己编写,甚至有一所高校同一课程编写两三本教材的现象。另外,在政治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上重复、脱节。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从中学生、本科生到研究生,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高等学校容易忽视这一点,没有及时引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中学、大学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几乎是相同。界定不明晰,差别不明显。Ⅲ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德育未能充分强调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师生互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机地将德育过程运作为贴近实际、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动态生成的过程,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有些教育方法有悖于以上这些原则,带有本科生教育阶段的影子。影响了德育效果。

1.2 大学与中学的教育思想不完全一致,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大、中学校的一切教育阶段。

1.2.1 大学与中学的教育思想不完全一致,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人格的要求不够明确和统一。首先,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大、中学校的一切教育阶段,尤其是未能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中小学的各个教育阶段。相比之下,目前在素质教育思想宣传和实施力度上前者比后者要强;也可以说现在还存在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不够衔接的问题。其二,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人格教育和培养的缺乏必要的计划性、整体性和连续性,致使三个不同年龄层次及阶段的道德教育目标、任务和具体实施方案在内容上衔接不起来,这是当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及其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三,大、中学校周边的文化环境亟待净化。无孔不入的现代传媒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里要强调的是尤其是中小学生泡网吧(许多是非法的网吧)、沉湎于网上聊天室,或曾光顾,阅读图书和音像市场不健康书刊和音像制品,这给他们今后的成长留下了阴影。本该在中小学德育中解决的基础文明及起码的人格教育未能解决好,到大学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再进行诚信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三观”教育等,其效果受到影响。

1.2.2 大、中学校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不衔接,忽视品行和能力的培养,在高级中等教育与大学之间反映得比较明显。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中教师着重强调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忽视了品行和能力的培养,把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讲解得十分细致,反复交代做题及考试的技巧;学生的学习方法基本上是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始终围绕着教师所讲的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和教科书,教学方法的不衔接,很少进行查阅参考资料、参观访问、调查或独立进行实验等富有创造性、主动性的学习活动,与大学教学方法相比差异较大,相互联系、过渡和衔接的环节较为缺乏。此外,大学阶段有些教育方式事实上是扼杀学生的创新,基本上是辅导员、班主任“抱着走”。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的独立性强,处于一种松散的管理状态,有些本科一毕业就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离开导师的指导几乎寸步难行,容易将自己局限在导师的研究领域。

1.3 德育实施的具体途径缺乏整体规划和明确分工,没有注意与其他各种途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1.3.1 大、中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标准不一,德育及思想教育的工作方式及渠道上存在较大差异。首先,目前中小学毕业生的品德评定内容不一、标准不一,某些品德要求标准呈现幼稚性。表达方式不一,而且学生的个性特不突出,评语大同小异,有“千人一面”的现象,缺乏个性,难以“导向”和“选择”。有的学校甚至使用含混的文字,有意拔高或隐瞒实情。这样的品德评定既缺乏准确性,又没有可比性,不仅使中学德育失去了导向机制,而且也使大学在招生工作中难以贯彻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其次,在班集体的建设和德育管理上,中学严格有余而放手不足,大学放手有余而管理不够。中小学主要是班主任一体化,大学则有思政教师和班主任两重结构。在工作方式上,中学班主任往往采取的是保姆式的封闭型管理,学生接触社会少。由于大、中学校缺少相互了解。客观上造成刚跨入高校的新生面对突变的环境,一时难以适应。而在大学里,班主任比较超脱,往往注重了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而放松了必要的管理教育。在德育管理方法上本科生与研究生基本相同,仍然摆脱不了“活动式”、“运动式”和“说教式”的管理方法。

1.3.2 大、中学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上出现局部的滞后和无序状态。抓好学生骨干的培养对搞好大、中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而学生干部的培养又是一个不断递进与发展的过程。现在对大、中学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本身就缺乏明确的层次性要求,而对学生干部的使用指导上又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小学的学生干部对老师的依赖较多,教师指定的因素较多,而大学的学生干部能够比较独立的开展工作,有较浓重的“竞选”色彩,其间缺少一些过渡的环节。更主要的是,目前大中学校间尚无必要的渠道沟通学生干部的情况。大学在物色学生干部时,往往因情况不明或不实,而影响对干部的选拔和“接力”式的培养。一些中学生干部进入高校后因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逐渐退出干部队伍。

1.3.3 大、中学校德育的社会实践要求雷同,缺乏层次性。目前社会实践已列入大学、高中的必修课,但明显地还处于探索过程,效果还难以落实。如军训中的军事理论教学,大、中学校无统一安排,中学甚至无教材。下农村锻炼,大中学校在目标、内容要求等方面都无明确要求,缺乏层次性和联结性。社会考察也是如此,大学、中学缺乏各自的特点与“角色化”的联系,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此外在大学阶段,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的德育工作都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但在内容、目的、要求、组织形式等方面无明确地阶段性要求,缺乏更为细化的层次性。各校组织的较多的社会调查、为民服务、下乡或下基层等实践活动缺乏不同教育阶段的各自特点及“角色化”的联系,有的甚至流于形式。

1.4 在德育教育及管理中注重形式,轻视效果,德育效用“空泛”、“乏力”和“失灵”等实效不高的现象严重。

1.4.1 大学德育效果实效不高的现象值得关注,目前迫切需要解决“言传身教”的问题。“身教重于言传”这是大家公认的,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利于青年成长的现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但有的家长起着不好的表率作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轻而易举地付诸东流。大学里每位任课老师都应该是学生的德育老师,但老师中只教业务、不管德育的现象比较普遍。教育学生要诚信,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德育老师,我们有许多优秀导师以自己的学术和人格影响着学生一生的成长,但也有个别导师不能很好地履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他们将研究生看成单纯的劳动力,让学生自生自灭;有的业务上吃老本,不注重知识更新,科研

上急功近利;也有的导师只教书不育人。

1.4.2 大、中学校德育方法单一、陈旧,现有的德育手段急待改进。从中学生、本科生到研究生,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高等学校容易忽视这一点,没有及时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两课”教育往往是我说你听、照本宣科、没有讨论,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又得不到解决,因此将老师讲的东西置若罔闻,或仅仅为了考试得分数,记在笔记上,而未进入脑海里,使“两课”教育“失灵”。本科生的辅导员大多是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他们本身涉世不深,“对付”学生本领不多,往往按照上面的布置去执行,这也影响了德育效果。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生思想相对成熟,一般具备了自我判断、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德育更应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师生互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机地将德育过程运作为贴近实际、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动态生成的过程。日前,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有些教育方法有悖于以上这些原则,带有冷科生教育阶段的影子,影响了德育效果。

2.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相关基础理论探析。解决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学校德育教育合理的衔接,首要任务是在全面、准确了解德育教育不衔接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出青少年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为下一步提出解决德育不衔接问题的原则与对策建议奠定扎实基础。如上所述,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按照这些原因的作用和性质进行区分,大致可分为本质层面原因(主要包括具体原因、基本原因、根本性原因)和非本质层面原因(主要包括直接性表层原因)两大类。在前面的论述中,主要对目前我国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直接性表层原因及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它不仅涉及到非本质层面的原因,而且还涉及到本质层面的一些原因。目前我国教育界及理论界对德育不衔接原因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非本质层面原因的探讨上,也有许多关于本质层面上原因(具体原因、基本原因)的探讨。

应当特别指出,以上所述当前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所存在各种问题的形成具体原因和基本原因及其特殊本质,从根本上讲都是德育衔接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律的体现和表现形式。从这种关系及意义的角度上讲,我们认为未能科学地把握和遵循德育衔接的基本规律(尤其是指狭义上的德育衔接规律),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矛盾,尤其是两者之间及其在具体实践中发生的冲突和对立,是导致近几年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另外,未能正确体现和严格遵循德育衔接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律是导致产生所有德育不衔接问题的根本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原因。我们目前不乏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具体原因、基本原因的理性探讨,缺乏的却是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根本性原因的理性探讨,即主要是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内涵和基本规律的理论探讨。我国教育界、理论界对德育不衔接本质层面原因研究较少,而且也主要是一种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特殊现象的特殊本质的分析,而对于德育衔接一般本质层面理论问题研究很少,尤其是对德育衔接的本质、基本规律、基本矛盾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系统研究及可借鉴的理论资料几乎是空白。

加强关于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及规律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及规律的理论探讨对于正确地制定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合理的构建起一个关于解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价值和意义。如何使德育衔接方法更加科学、有效是贯穿于德育衔接方法论基本问题研究过程中的中心线索和根本任务,这种关于德育衔接方法科学化、有效性问题的理论探讨,从其学科基础上看,它是属于德育衔接方法论问题研究的范畴。加强德育衔接方法科学化及有效性问题研究或者说是德育衔接方法论的研究,我们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和具体对策从何而来的问题。要科学的揭示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问题解决的具体对策理论依据,这就涉及到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法的关系问题。科学认识德育衔接的本质、基本规律、基本矛盾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可以正确揭示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本质层面上的根本性原因,而且对于提出有效而切实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提供直接与间接的理论根据,成为解决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整个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环节。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推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我国大、中学德育衔接工作存在问题及其未能有效地彻底解决,与我们未能深入研究和正确揭示德育衔接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及德育衔接的特殊本质和基本规律有很重要的关联,它实际上成为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这也是问题存在主要症结所在。我们认为。对德育不衔接原因的研究不能仅满足于或停留于上述这些层面,而是要多做些深化性、开拓性和创新性研究,即是要大力展开对德育不衔接本质层面原因的探索,尤其是关于对德育不衔接根本性原因(本质层面)。所以说如何加强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是目前我国德育实践给我们提出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它自然也成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的重点内容。以下是我们对大、中学校德育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进行研究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结论:

2.1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概念的界定。严格地讲,德育衔接是近几年我国教育理论研究者根据新的实践要求和理论概括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意味着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研究进入新的阶段。目前我们在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有关大、中学校德育过程的理论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即德育衔接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但是,由于过去我们一直没有明确提出德育衔接概念,因此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把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从关于德育过程的理论研究中分离出来,并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在这种研究中,现在一般只提德育过程的概念并对其有明确定义,还没有明确提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概念并较少直接在德育衔接概念的名义下研究关于德育过程的相关问题。由于从客观存在的角度看,德育衔接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认为,从比较准确和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说,所谓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按照辩证逻辑的下定义的方法,所形成的德育衔接概念(狭义)是一个辩证的具体概念,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定义为:学校德育过程的各阶段即从中小学到大学是一个整体,德育教育的每一阶段不仅具有不

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和质的区别,而且这个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前后相随、互为因果及不断发展的。如果要用精炼的语句把上述作以简捷的概括,即是:大、中学校德育过程及各阶段之间是独立性、连续性及整体性的辩证统一。

2.2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规律的表述与划分。目前我们对德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衔接规律”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上述所谓的“德育衔接规律”的表述,我们认为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目前我们对德育过程规律的研究很重视并有较多研究成果,但是对其中包含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即德育衔接规律理论的研究还很少,很不适应德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在这种研究中,现在一般只提德育过程的规律,还没有明确提出德育衔接规律的概念并较少直接在德育衔接概念的名义下触及这个问题。由于从客观存在的角度看,德育衔接的规律是德育过程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认为,从比较准确和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说,所谓的“德育衔接规律”应该被认定为它是关于德育过程的阶段衔接规律这一表述的一种简称,而后者是其前者的全称。可以这样说,德育过程规律和德育衔接规律即广义的德育衔接规律和狭义的德育衔接规律之问,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客观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一般与个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正确揭示狭义上的德育衔接规律的特殊性内容,尤其是科学地阐释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相互区别、排斥和相互对立及其在当前的具体表现,对于正确认识目前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不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2.3 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方法层次划分及其内在关系的性质。德育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具体原因、基本原因及根本原因三个方面,从其性质上讲,它们都属于德育衔接问题本质层面上原因的认识,其中前者(具体原因)属于浅层次的本质方面的原因,而后两者(基本原因及根本原因)都属于深层次的本质方面的原因。因此,根据德育衔接问题产生原因性质和分类及其本质层次原因的结构特点,相应的可以把关于德育衔接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大致划分为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和特殊方法(具体对策)三大层次。这里所说的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实际上是指解决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矛盾的方法,是在德育衔接工作全过程中都起指导作用的方法。它规定了其他方法和原则运用的方向、准则和要求,在德育衔接方法论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起着导向、规范的作用,它是德育衔接原则、具体方法及对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与具体方法及对策措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辩证联系,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在德育衔接具体方法及对策措施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总体上讲,这种关系的特点可以简述为间接性与直接性统一。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不能直接对德育实践发生作用,只有转化为作为个别层次的德育衔接的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才能发挥实际作用。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作为一般性方法,它同客观实在的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的联系是间接的,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来实现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对策建议的作用特点是由它们之间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也就决定了此类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对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起着指导的作用。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作为一般性和特殊性方法为具体方法和对策建议的制定和应用,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作出了基本的规定,使其具体方法、对策建议在制定和应用时能够有所遵循。在实际的道德教育活动中,一个成功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可以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将德育方法的运用搭配得天衣无缝,从而有效地达到德育目标。但这种似乎“不假思索”的主要是建立在一系列由思考、审慎抉择组成的有关道德教育方法实际运用的教育经验积累基础之上,这种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具体方法实际上已包含和体现了关于道德教育的某种本质、规律和根本性方法的认识。当然,当人们还未认识德育教育规律和还未掌握根本性方法的时候,也可能提出一些在…定程度上符合德育规律的原则和措施建议,但这些原则和具体方法不是在对德育规律自觉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是根据德育经验提出的,是德育经验自发地符合了德育规律,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

3.解决大、中、小学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对策措施。针对当前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现状,分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有效的具体方法即对策措施是本项课题最终目标。根据前述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德育衔接具体方法的形成过程即是揭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特殊本质和规律并把它转化为操作方式和操作程序的过程,从实质上讲,它还是一个从前提到结论的推出过程、思维运动的过程,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之间客观存在着判断之间的联结,体现为由一个或一些判断(与根术方法、基本方法所包含的客观要素相关内容)的向另一个判断的过渡和转化。在这整个演绎推理过程中,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作为这一推理的前提都将成为制定德育衔接具体方法直接或间接的理论依据。以上我们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的本质和规律及根本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表述和具体阐释,为制定其德育衔接具体方法提供出较为完整的理论依据。以下我们针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德育衔接根本方法、基本方法及辩证逻辑关于归纳、演绎推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参考全国近几年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调查和研究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和制定出一套关于解决大、中学校德育教育不衔接问题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及其对策措施。

3.1 德育活动要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状况相符合,教育者制定的德育目标及其内容、结构、层次、序列等要符合大、中学校不同年级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水平及特点。

3.1.1 科学地构建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德育目标及内容的体系,制定与中小学相衔接的火学德育目标。首先,以中小学、大学德育层次系统为书,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切实有效地构建适应全面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学校德育体系。为此,大、中学校首先要从德育的目标、内容方面整体构建德育体系,以保证德育要素在大中学校各个教育阶段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逐步确立大、中学校再年龄段道德认知衔接、道德责任衔接和道德人格衔接的目标。其次,对于大、中学校德育的各阶段性目标,要各有侧重,年级目标要具体明确、知行统一。要根据大学生和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成长规律有所侧重,不可求全。大、中学生在校的每个教育阶段都必须保证德育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

性、渐进性和层次性,克服倒挂、脱节、简单重复和脱离实际的问题。再次,在德育目标上,建议有关教育部门提出相应明确的方向,参照和对应“中学德育大纲”及德育工作的一些要求,也相应的对大学的德育工作制定更加细化的大纲,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使中学的“大纲”目标与要求和大学的“大纲”目标内容更好的衔接起来。为大、中学校德育过程及其阶段衔接创造良好的条件。

3.1.2 对大、中学校及高等教育中本科生和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要有通盘的考虑和安排。首先,要根据现阶段我国大、中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明确各自思想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要求。建议高教和普教主管课程教材改革的职能部门要加强联系,相互沟通,统筹安排,逐渐形成一个既有不同层次要求,又有内在联系的大、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体系。目前要抓住中学新教材的编写和高校理论课教学大纲重新修订的契机,做好大、中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相互衔接与配套的工作。其次,逐步形成一个既有不同层次要求又有内在联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政治理论教育科学体系,处理好高等教育中不同教育层次之间政治理论课的衔接配套问题。

3.1.3 合理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及具体方法的体系。首先,合理地整体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体系,这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把课堂教学作为大、中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同时注意将以上各种途径密切配合,要针对相应的内容,有主有次,协调配合,发挥各自的功能并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德育任务,使其在时间、空间、人力、物力上得到保证要求德育途径。其次,合理地构建大、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的体系。高等学校内部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包括德育的管理体制、德育队伍建设、德育经费的落实等,通盘考虑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同层次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德育资源,形成不同教育阶段的特色德育工作。高校内部的德育工作队伍。可实行不同岗位的交流和轮岗,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使德育队伍的思想、观念及工作方法适应学生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

3.1.4 完善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首先,规范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教育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明确了各自的教学内容,使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但又不重复。明确三个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内容本科生规定的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此外,可根据不同类别选修其他课程,思想品德课不需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设,而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本科生的各门课程和各个教育环节中。其次,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解决好大、中学校政治理论课的衔接问题。大学本科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教育老师讲课时,要学生结合思想和社会实际重点讲解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但由学生思考和回答。硕士生课程自始至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避免简单灌输抽象的理论。博士生课程应在学生自己学习哲学有关原著和选读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有关代表著作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讨,并与组织博士生参加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请企业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作报告。对于有争论或正在探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用严谨、科学的态度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自己的见解,与学生一起讨论,以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3.2 正确认识德育衔接工作所具有的系统性、整体性特点,德育过程的运行要坚持计划性、有序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统一。

3.2.1 各级领导要形成共识,把加强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作为必须齐抓共管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首先,要确定协调大、中学校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成立研究机构,编印信息,制定相应的制度、计划。要提倡高校政工干部和中学政工干部的互访交流、调查研究,定期举行研讨会。积极支持有利于加强大学与中学德育工作有机联系的各种改革措施。此外,要确定本科生和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明确各自职责,明确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要求,制订相频的制度、计划,编印信息,加强督促和检查。不断提高大、中学校教师的德育素质。目前,要在高中毕业阶段和大学低年级建立一个相互适应的“过渡期”。中学的高中阶段应改变封闭式、保姆式的管理方式,大学应改变全方位开放的管理方式,对处于过渡期的青年学生都应采取“管中有放,放中有管”的方式,当然“管”和“放”的程度应视学生的成熟程度而有所不同。特别是对高中三年级与大学低年级学生应有一个渐变的适应过程。建议在重点中学高三年级开设“大学生生活、学习指导”选修课,实施适应性的超前教育;逐步形成大、中学校班主任定期交流制度,其中包括定期的专题座谈交流,研讨观摩;试行大、中学校双向的“见习班主任制”;举办大、中学校班主任共同参加的短期培训活动,了解衔接的内容、措施和方法。

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途径;高校德育;原则

一、德育的内涵

什么是德育?简单地说,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目前普遍认为德育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除以上几个方面外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是环境教育、预防艾滋教育等等。西方教育理论中所定义的“moral education”较为明确,把道德与政治、法律相区别开来。碍于传统思维,我国常把道德和思想政治相提并论,扯不清理还乱。尤其是到了现代民主法制社会里,道德则更需挂上公民社会的政治素质和意识。对于这一点西方国家的办法是另开设公民教育课,也就是相当于我国的政治教育,从而做到了既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又明确了德育的内容。因此笔者赞成对德育的定义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的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下面就学校德育为话题展开讨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德不清

以“门”为例,人民网发表了名为《门:90后女孩是处女很丢人吗?》一文。正如记者所言“看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最初的感觉便是无法理解,真的是无法理解......”,但笔者认为这并不仅仅是无法理解这么简单,也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是严重的违法事件,是对法律的公然践踏和亵渎的问题。据资料显示,“我国19岁以下青少年平均5%~10%的男孩、3%~8%的女孩有过性经历。1998年以来,在北京妇产医院接受中期引产的女性一半未婚,其中20岁以下的女孩占14%。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超过了30%,性犯罪案件占18%~25%,并呈上升趋势。”性常识,性道德与法律分不清,法律意识淡薄以至于无知,法守不住如何看德育?

(二)揠苗助长

说到德育,另外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不切实际地要求学生,尤其还在小学就冠以高尚高大的高标准来严苛要,脱离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和规律。“小学生的基本思维特点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上升,并且处在由具体到抽象,片面到全面综合的过渡期。”然而,连小学也是普遍盛行的教育思想所谓“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要求“热爱学习、立志成才”,老师无外乎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精英教育作为主角,多考些分数反而最重要。当然,也就不是启蒙培养具有丰富个性和健全独立人格的现代教育。“好”意本没有错,但是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这种“抽象”的德育对于孩子无疑是无法理解和承受的,多以应付式的死记硬背。相反,学生道德问题中普遍存在“人生缺乏理想,缺乏信念;对爱国主义精神缺失......价值观念的错位,言行举止的失范”成了莫大的讽刺。

(三)与生活严重脱节

一方面,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改革,社会大发展,光怪陆离的世界无奇不有,校园难免不受影响。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信息转瞬即逝,生活多姿多彩而富于挑战。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学校与社会建立同样广泛的联系,让学生走出“象牙塔”,鼓励走进社区乡村,深入身边实际,体验和发掘生活中随处随时发生中的喜怒哀乐。学生可观可感,教师适时引导,培养他们分辨和判断能力。事实上“由于德育和生活社会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三、德育工作需要秉持的基本原则

就以上德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根本处纠正德育工作中的无意识“盲区”,任何“细枝蔓叶式”的探讨都只是空话。这个“根本”就是原则,就是德育工作中的方向,只有坚持了正确的原则才能准确达到目的。关于这一点,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德育原则的统一意见是:知行合一的统一原则;生活的原则;爱和民主的原则;主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的原则。

(一)必须牢固坚持法治性观念原则

这是第一,也是必须首先需要明确的。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对于法律的认识远没有西方社会所理解的那样深刻和具理性。就中国的现实而言,法治具有脱离传统“人治”的根本意义。西方的现代文明是写在法制之中的,它的力量犹如《独立宣言》而被视为圣经。因为最初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作为一种无形的、非程序化的人性光芒深藏于人们灵魂之中,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而这些原始的道德愿望只有通过制度化的法律才能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社会规范,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良性的社会道德秩序才有绝对的约束力,不仅为少数道德高尚的人所信服和赞誉,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信仰和社会成员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法律是道德的起码要求,是道德的底线、是不能踩的“红线”。没有法律作底线,宣扬的那些再完善、再美好的道德最终也不过是说教而已。只有当人们从灵魂上对法律有强烈的敬畏之心,然后才是对违背道德的羞耻感。让人在作出某项行动之前首先去理性地考虑:这样做违不违法?如果人在行动之前想到的是我这样做道不道德,那他就极有可能去做,直至酿成犯罪。试想:对违法犯罪之人,还有什么道德?还讲什么道德?讲什么德育?因此,在现代的社会里,首先必须强化基本的法制理念,让学生首先学法懂法守法,然后才是德育。

(二)必须坚持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孩子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一般认为:童年是心理和行为形成的敏感时期和关键时期,在0—6岁是自我意识的萌发期、6—12岁是重要习惯的养成期,10岁孩子的性格开始形成,到16岁时形成独立的人格。”再看看“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明显缺乏界定,可操作性又不强。而具体到每一个人,他们不同的成长经历和身心的成熟度都将决定是否接受一种所谓的道德。因此,道德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自觉接受,从这个角度讲,要求“教师只是价值澄清过程的促使者,持中立态度,尊重学生自己的结论。”对于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角色问题,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鼓励个人发展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道理推理能力;道德发展不仅是获得一定道德知识的结果,还是个人道德思维方式的质的变迁。”强调对道德行为和现象的判断、评价以及认知上的推理思考,并加以非“定性判断”的引导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思考能力,减少盲从、被动的人格特点,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同时,积极的认知推理和判断思考也有利于加强对美德体验,巩固成为自觉的行为。因此,在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格独立的条件下,平衡“知”和“行”才可能凑效。把握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认知特点行为规律之间的协调统一,充实德育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是目前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实际上,学校在“知”的方面没有预先做到的情况下,学生不“知”,而强调“行”,在学生内外冲突中,“行”则不可能。更何校园德育“行”之又少。哪里“行”呢?回答是走向生活。

(三)必须紧密结合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原则

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范文第3篇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措施不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范文第4篇

一、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价值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也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也须关注数学的人文价值,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纵观古今中外教育,任何学科教育目标,都以德育为首,比如孔子的“六艺”;17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培养具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教育目标;教育家斯金纳曾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这个本质的重要内涵指的就是知识承载的思想、能力、素养品格。这些都要求数学学科在实践中要深入研究数学知识所蕴含的德育价值,也就是说要从数学课程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新课程,实施德育的渗透整合。

1.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内容

悠久的数学史创造了许多世界名家,并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史料和基础知识。同时新教材《函数》、《统计》等模块中大量选入了我国社会建设成就的内容,特别是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济方面的数据,内容翔实可信,比空洞说教更具有实际效果。

2.数学教材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去认识世界和探索问题

数学课程有它自身的特点:(1)数学能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数学教育能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品质。(2)数学知识所揭示的对应统一规律,数学内容所展示的现象和本质关系,数学变化过程中蕴含的量变与质变规律,都体现了事物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等观点,为我们实施数学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供了可能。(3)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教师在教学时要贯穿和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也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能用辩证法的思想组织教学和评价学生。

3.数学教学本身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有机渗透德育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教师必须在“授业”、“解惑”的同时,结合数学学科特点进行“传道”。“授业”与“传道”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质,又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培养新一代具有良好数学素养的人才,数学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数学教师应是活教材,结合数学本身,深入挖掘数学知识内蕴的德育内容。实践证明,通过数学具体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大有可为,脱离数学本身的特点进行空泛的说教,将会大大地影响教学质量。

二、德育渗透的原则

德育内容应有机渗透到教学上去,让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因此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应当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第一,有机结合原则。

数学学科教学任务必须与德育大纲的任务有机整合,让德育内容、过程、方法等完全融化在学科教学中。数学知识、技能是主线索,教师则应充分利用其与德育内容的内在联系,抓准材料,精心设计,画龙点睛,挖掘德育的渗透点实施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还应重视结合实际的应用,紧跟信息时代,不断调整完善现实中显性德育因素以充实数学教学。如圆锥曲线统一定义为:平面内到一定点F和到一条直线l(F不在l上)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的点的轨迹。

当0

可以用多媒体《几何画板》进行动态演示,随着e的逐渐增大,椭圆就逐渐扁平;一旦e=1,椭圆就“质变”成为抛物线;越过e=1这个“关键点”,就“质变”成为双曲线,并随着值的增大而开口渐大。因此我们可以把抛物线看成是椭圆和双曲线之间的分界线,这正如零是正数与负数之间的分界线一样。这样处理的目的:帮助学生感知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圆锥曲线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与批判性,掌握辩证法,培养辩证思维的素质。

第二,方向性原则。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导向,坚持全面发展的德育目标,突出并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面向全体为主线,坚持以高尚的品德、情操和理想信念影响学生,坚持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第三,循序渐近原则。

数学教学渗透德育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高中生学习数学兴趣、思维各有特点,故应有的放矢,循序渐进,从实际出发,注重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这样针对性明确,不仅有利于各年龄段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认识层次,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如《统计》学习中就可以利用生活中吸烟者与肺癌患者的统计案例进行未成年人行为规范教育。

第四,情感性原则。

人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课堂中单纯传授数学知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往往并不是很浓厚。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注意情感,创设产生情感的环境,促进认识的深化。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课堂中饱含真情,穿插介绍有关数学史、数学符号、数学思想、方法等的产生和发展等,这些往往可使学生思维兴奋,兴趣倍增。真情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和桥梁,教师有情感的投入,讲述娓娓动听,就会使学生受到感染,激情洋溢,产生共鸣、认同,以至内化。

三、德育渗透整合的途径

品德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思想品德的形式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内化过程。笔者以为渗透德育途径最为关键是选择渗透点,准确地发掘教学进程中的德育因素。

第一,以情激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1)各章节的第一节课学生刚学时,往往充满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生动、具体、真实地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良好的氛围。中国是文明古国,数学成就显著。如计算圆周率,东汉张衡、三国刘徽、南北朝祖冲之等多位数学家为之进行艰苦探索,得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准确的圆周率。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1247年就编著《数学九章》,“杨辉三角”提示二项式系数的规律早西方数学家400多年,祖恒求几何体积的独特创见比意大利数学家早1000多年。近代徐光启、李善兰;当代的华罗庚、陈景润所研究的数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教师饱含真情的宣讲,能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

(2)组织讲座专门讲

数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多姿多彩的故事史,有数学家呕心沥血孜孜探索的故事,也有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故事,又有我国古代的数学家为人类做出不朽贡献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既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又能拓宽学生的数学素材,体现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借助专题讲座宣讲,比如介绍数学家的钻研创新精神及目前世界数学难题,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生平事迹,华罗庚学历仅是“初中毕业”,可他深钻细研,成为当代国内外知名的数学家。可激励学生发奋学习;也可介绍数学中的大量的美学原理及数学文化史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等。

第二,探索规律,大胆创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恩格斯曾经指出:“现实世界的辩证法在数学概念和公式中能得到自己的反映,学生到处都能遇到辩证法这些规律的表现。”这就要求教师不应把辩证法作为外来的东西引入数学,而应从数学内容与方法中发现辩证的因素,在数学中必须充分运用数学本身的辩证因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具体可以:一、开展变式习题训练,让学生在理论上明确,在实践中领会;二、设计探索性、开放性问题。教师应大胆让学生去探索规律,多让学生解一些结论并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

第三,言传身教,渗透科学态度、科学素质教育。

(1)从自己做起。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教师首先要有严谨治学的态度,方能教书育人。教学时运用数学语言要准确、精练;板书要有条有理,推理有据,书写规范,时时事事给学生做出严谨求实的表率。

(2)从小事抓起。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遇到难题要有坚忍不拔、刻苦钻研的品质。哪怕是学生作业中一个错别字、一个小数点失误也要强调修正,从而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学生通过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能亲身体验数学研究的乐趣,同时在解题中能体验到“以退为进,逐步调整”等解题策略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能进能退”的开阔心胸,在逆境中分析、研究问题的良好心理品质。

(3)从身边事做起。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身边的物体,从生活中提出问题,收集有关数据资料,启发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并大胆创新,选择研究性课题,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学生数学小论文。

第四,借助信息技术,扩大视野,渗透现代科技德育意识。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至今日,已经为数学学科提供了现代信息教育的工具。互联网上一些教育网站中有许多数学教育的素材,特别是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德育内容。教师应经常让学生领略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文明的便捷,让学生明白只有投身于学习现代科学的热潮中,才能报效国家,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柳斌.中学教学全书(数学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12.

[2]王晓芬,刘国学.点点滴滴润物无声――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J].教书育人,2000,(19).

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 走心德育;品德形成;深层引导;走心原理;走心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2-000-05

一、学校德育的主旨与走心德育的追求

学校德育是通过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影响来培育学生形成和发展品德素养的教育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德育可能有众多目的、意义、任务和功能,但促进和引导学生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品德,才是它的核心。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因此,学校德育的主旨就是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立德树人。从本质上说,就是促进学生核心品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这是德育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每一位教育者的使命。可见,引导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中小学德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提升中小学德育实效的目标指向和具体体现。

然而,在现实的学校德育工作中,由于对学校德育的主业和主旨认识不足,加上许多经常性的“分外”“计划外”临时任务,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常常陷于“表面功夫”的走过场,或是“形式至上”的花架子;更多的时候处于疲于应付与顾此失彼,主业根本不到位,主旨更无法落实的状态。其结果自然是德育低效――事倍功半、“0效”――碌碌无为,甚至“负效”――事与愿违。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起早贪黑、苦口婆心,却收效甚微,道理重复一千遍也没有成为真理。学生品德行为知行脱节现象、 学校德育工作“5+2≤0现象”“涛声依旧”。[1]

症结何在?调查发现,“百分之九十的老师说热爱他们的学生,但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却说感受不到老师的爱”,由于“施”与“受”之间情感错位,师生情感与信息交流不在“同一频道”上,教与学传递通渠道不畅通,师生沟通关系成为绝缘体。从德育过程看,其实质是德育规范要求与学生品德形成之间的“德育交汇点”的错位;从学生品德生成的自我构建本质上看,是德育要求及态度与学生道德需要及认同之间的落差;从学生品德形成的内化与内生的机制上看,是教育者提出和提供的思想道德预期与学生实现品德目标的意识、能力条件及习惯的差距。“施受错位”与“德育交汇点错位”现象的存在,必然导致德育的价值导向与规范要求不能畅通无阻地走进学生心灵,也就不会水到渠成地内化为学生的品德要素,自然无法“顺理成章”地生成学生的内在品德及外化为预期的行为品质。换言之,根本原因,是学校德育在学生品德形成发展深层引领内化机制和实效性方面存在不力、不实等问题,致使学校德育促进和引导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立德树人的主旨及具体目标不能落到实处。

学校德育的现状需要改变,局面需要突破。习惯上归罪于“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是于事无补的。要解决问题,应该在学校德育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去寻找突破口,从德育规律特别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化内生科学规律上进行深层引领,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创新发展性,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方法。

基于这样的思考,近十年来我们分别在广东省中山市林东小学、西厂小学,佛山市南海区里水中心小学、顺德区顺峰中学、陈村职中,东莞市松山湖实验小学,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河源二小,惠州市惠东中学、平山二中、龙溪中学,广州市小北路小学、朝天小学、骏威小学、培新中学、长堤真光中学、陈嘉庚纪念中学、第16中学等一批实验学校,尝试从德育形式、内容与方式方法创新的角度寻找突破口,通过“叙事德育”“具象德育”“体验德育”“心灵德育”“走心德育”等的实验研究,积极探索学校德育走进学生心灵和引导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有效途径。

结果显示,实验对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促进效果显著。而这种效果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通过叙事、具象、体验等方法,找到打开学生心灵大门,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和引领学生心灵成长的有效方式。让德育过程经历内化、内生、外化的心路历程,进而促进学生品德人格的健康发展,是这几种德育模式的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和着力点。“让德育走进心灵,引导心灵和促进心灵成长;让品格成为学生发展的导向性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心灵主人”是走心德育的理想追求。[2]因此,走心德育可定义为:根据学生品德形成的原理,探索德育有效走进心灵、对话心灵和引导心灵成长的理念与模式。

二、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与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

学校德育的本质是对学生心灵进行正面、正向的影响,以引导和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和l展。学生品德形成的实质是学生在思想道德规范要求的教育影响作用下,内化在知、情、意、行等品德心理要素上,进而内生成品质和外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外塑―内化―内生―外化”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心路历程,是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其中品德形成的“内化―内生”的自我建构的是核心环节和关键所在。[3]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就是遵循品德形成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的心路发展历程的特点规律,让学生品德形成经历这一过程,让德育过程经历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等品德心理要素的心路历程,促进学生品德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从而成为品德的主体和心灵的主人。[4]

走心德育的理念,以及实施的目的、内容、策略、途径、方式方法等,均源自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与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学生品德形成过程规律与走心德育基本原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生态发展”关系。

一方面,品德形成过程规律为走心德育基本原理提供品德心理学基础,依据学生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心路历程特点和规律,我们总结提炼出走心德育的三大基本原理。

第一原理:走心德育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心灵成长进行正向的价值引领,以“心本性”和“导心性”为原则。“教育本质是心灵的唤醒”,德育规范要求要符合学生心理需要,德育的目标取向要引导心灵健康成长。

第二原理:走心德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自我构建,以“内生性”和“悟心性”为原则。“经历风雨见彩虹”,德育工作和活动目标要有品德形成发展的认、情、意、行的具体目标,要尽可能让学生的品德形成经历和体验这些品德心理要素的心路历程。

第三原理:走心德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成为道德的主体、品德的主人,以“自主性”和“明心性” 为原则。“心是主人身是客”,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要助力学生成为道德的主体和心灵的主人。

另一方面,走心德育基本原理是品德形成过程规律的实践体现,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贯穿于学生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之中。

首先,从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环节看,“外塑”是品德形成的“风向标”和“指南针”,本质是思想引领、价值规范和道德要求。与传统或习惯的德育工作不同的是,走心德育的价值规范和目标要求以“心本”为取向,注重品德形成的深层引领,以引导心灵成长为目的。从“外塑”到“内化”的关键,是找到德育规范及要求与学生品德实际及需求之间的“交汇点”。

其次,从品德形成的“内化―内生”环节看,“内化―内生”是学生品德形成的认知过程和核心环节,其中“内化”是对品德规范要求特别是概念的感受、理解、认同、接纳阶段,而“内生”是“内化”基础上的理性认识与观念和信念的产生及形成阶段。从“内化”到“内生”,其实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一种自我建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是:

(1)明理――价值认同是学生品德自我建构的核心;

(2)共情――情感共鸣是学生品德自我建构的关键:

(3)导行――行为自律与道德自觉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点。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德育的重心,是铺垫和丰富学生道德认知与品德需要的“前准备”,以及品德形成过程的道德情感体验的激发与唤醒。“内化―内生”是品德形成的联动机制,是学生品德素质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品德的核心素养,也是学生品德自觉形成的关键。

再次,从品德形成的“内生―外化”环节看,“内生―外化”是学生品德形成由知到行的过程,由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目的。这一环节的关键是,一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道德生活实践,践行道德理念,并主动指导学生进行社会道德生活实践,防止学生品德形成中“只知不行”“知而不行”“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等现象;二要遵循学生品德形成的反复性和德育工作的长期性特点规律,不忘初心、积极强化、耐心引导,促进品德行为向正向和稳定的道德品格发展,实现品德的人格化、主体化发展。

三、走心德育的主要策略与实施路径

走心德育策略是教育者为有效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进而达成德育目的任务的思考谋划或而采取的认知图式;走心德育路径则是对如何最有效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途径、载体与方式方法的选择。走心德育策略与实施路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性操作系统,是达成走心德育目的的保障措施。走心德育策略与实施路径的选择,从指导理论上,要遵循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心路历程规律,学生品德自我构建的本质特征以及走心德育的基本原理;从实施过程看,要根据德育工作、活动和课程的具体目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的立场来确定。据此,我们以走心德育顶层设计的思维导图和实施过程的技术路线,制订出走心德育的三大内在逻辑性策略与实施路径:走心策略与路径、导心策略与路径、育心策略与路径,以实现走心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深层引领。

(一)走心德育的走心策略与实施路径

走心策略与实施路径主要探讨德育规范要求如何最有效地走进学生心灵的思路、切入点、途径和方式方法等结构模式。

1.制订走心策略的基本思考程式:走进心灵进而引领心灵成长。

(1)走进学生心灵才能引导心灵成长;

(2)走进学生心灵首先要认识了解学生心理特点规律和洞察学生的心理需求;

(3)走进学生心灵需要选择适合而富有实效的内容、载体、途径和方式方法。

2.选择走心路径的主要技术手段:

(1)了解不同学段学生心理特点,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理同龄人”,寻找走进学生心灵世界“共同语言”通道;

(2)洞察心理诉求,破译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深层的心灵密码;

(3)运用共情效应、教练技术等心理学原理技术,积极唤醒学生心灵自觉,引导学生心灵自主成长。

3.选择走心路径的具体方式方法:“叙事德育”“具象德育”。 主要做法及操作要点:运用情景故事或具体案例、现象,对学生进行情感唤醒,引发学生对情景故事、案例、现象等的感受―感动―感悟,通过“事”“象”引发共情来促进学生感悟明理。

叙事德育是一种以“故事共情―叙事明理”楹诵牡牡掠方式。教育者叙述具有教育和启迪心灵成长意义的故事,例如,通过叙述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生活故事、情理故事、伦理故事、哲理故事等,将道理转化为故事,以事说理;把说理转化为叙事,叙事明理。叙事德育以“叙事育人”为宗旨,遵循“共情―明理”的原理。由于实行简易,效果明显,且动人心弦和感人至深,所以叙事德育深受一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喜爱和学生的欢迎。因此,它常常被誉为“草根德育”“美丽德育”。我们把叙事德育称之为“拨动情弦的艺术”和“走进心灵的智慧”。 [5][6]

具象德育是一种以“生动具象―丰富想象”为核心的德育方式。教育者根据中小学生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的特征,利用形象思维的生动形象与可感性特点,通过绘本、漫画、卡通、沙盘游戏、思维导图等原型呈现或具象聚焦的方式,把抽象、生硬的德育规范和要求具象化为生动活泼、亲切可感与可视化的具体形象内容和真实鲜活形式,“具象―想象”德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发联想思维,唤醒心理图像,让学生产生一叶知秋、一图胜万言、心有灵犀一点通与心领神会的道德感悟。

(二)走心德育的导心策略与实施路径

导心策略与实施路径主要探讨德育规范要求如何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导向的实践模式与做法。导心的品德形成认知心路是引导内化,促进品德内生;主要方法是导思、导构(自我建构)。

1.制订导心策略的基本思考程式:引导心灵的实质是促进学生品德自我构建。

(1)学生品德自我构建的核心是品德内化与生成;

(2)促进学生品德内化与生成的核心是深层价值引领;

(3)引导学生品德自我构建需要适合的方式方法。

2.选择导心路径的主要技术手段:

(1)学生品德形成的深层引导技术,包括价值性引领、选择性引领和主体性引领技术;

(2)“外塑―内化”的从外至内式的引导,促进学生品德内化为品德要素;

(3)“内化―内生”的内在生成式引领,深层促进品德素养发展。

3.选择导心路径的具体方式方法:“活动―体验式德育”(简称体验德育)。

体验德育是一种以“情感体验―认知感悟”为核心的德育方式。教育者通过跑操、露营、游学、团康、历奇、游戏、情景剧等各种健康有趣、娱乐身心而富有教育价值和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和成长,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情绪感受和情感体验以及认知感悟,从而促进品德形成发展的德育形式。活动―体验式德育有三种具体程式与心路历程,第一种是体悟式――以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明理,在明理中导行为品德形成的具体程式与心路历程;第二种是演悟式――以在情境中扮演(角色),在扮演中体验(情感),在体验中感悟(道理),在感悟中升华为品德形成的具体程式与心路历程。第三种是互感式――以在活动中交流,在交流中沟通,在沟通中互动,在互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为品德的具体程式与心路历程。相对于传统德育的灌输说教和述而不作,体验德育特别是“小活动大德育”“小活动大体验”的体验德育是一种富有实效并深受欢迎的德育模式。[7]

(三)走心德育的育心策略与实施路径

育心策略与实施路径主要探讨德育对学生的规范要求如何更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需要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方式。育心的品德形成心路是引导和助力学生成为品德的主体和心灵的主人。

1.制订育心策略的基本思考程式:走心德育的使命是培育和助力学生成为品德与心灵的主人。

(1)走心德育的本质是引领学生心灵自我成长;

(2)教育者是W生成长的心灵鼓手;

(3)以助人自助为基本原则的心理教练技术是激励学生心灵自我成长的有效方式。

2.选择育心路径的主要技术手段:

(1)做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运用积极心理图像技术(在头脑中用美好图景想象未来,用自信形象想象自己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潜能;

(2)做学生成长的心灵鼓手和重要他人,通过心灵激励语言鼓舞学生,让他们发现可能,超越自我,成为心灵的主人;

(3)用成功体验法引导学生品德行为“内生―外化”,让学生感受、体验与人为善的品德行为带来的价值感、成就感和愉悦感,促进品德行为的自主自觉性发展。

3.选择育心路径的具体方式方法:“心灵―教练德育”(简称“心灵德育”)“心理情景剧”等。

心灵德育是一种以“启迪心智―唤醒心灵―激发潜能”为核心的德育方式。针对目前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和特点,即: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上以及德育管理体系上的共同性和一致性,而在学科发展上分野的特点,寻找“心德育”――德育与心育在育人理念、目标、内容、课程、途径、机制建设,乃至时间安排、方式方法等相互促进、互动发展和有效整合、有机融合的模式。心灵德育是以“启迪心智―唤醒心灵―激发潜能”为心路历程,以促进学生身心灵智的健康和谐发展为方向的德心整合创新发展模式。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走心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深层引导,从立德树人的意义上说,是德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和班主任带领学生心灵去逐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从德育科学化建设的意义上说,是德育心本化、主体化的深层探索;从德育创新发展的意义上说,走心德育是一片创意无限的广阔天空。

参考文献:

[1]李季.自媒介时代中学德育问题“杠杆解”[J].中小学德育,2014(3):4-9.

[2]李季.让德育更走心[EB/OL].(2016-11-23)[2016-12-25]. http:///programs/view/0ACDXinxo_s/.

[3]李季.德性内生:论儿童品德的自我建构[M].中小学德育,2012(1):19-22.

[4]莫雷.德性内生是德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李季教授《德性内生:论儿童品德的自我建构》点评[J].中小学德育,2012(1):23-24.

[5]李季.叙事德育: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J].小学德育, 2009(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