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业现状分析

创业现状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业现状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业现状分析

创业现状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辽宁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

我国早在20多年前就开展了创业教育,也将创业教育、学术性教育及职业性教育三者摆在了同等的地位。然而,通过有关的调查显示,进行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并不多,虽然有一部分大学生具有自主创业的思想,但真正行动起来的大学生却很少。辽宁省政府在处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问题时,出台了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其中包括减免税收、担保贷款及社会保障等。而且,还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特意开办了相关的知识培训、市场调查等服务部门。但受到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依然举步维艰。针对这样的局面,本文在此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特征

(一)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丰富,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大学生刚从院校毕业,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不管是在管理公司上或者是专业技术上,这些丰富的理论知识为他们的自主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大学生具有创新思想,有无畏困难的精神。处于青春年龄阶段的大学生,他们刚从院校毕业,对社会的新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有尝试一切事物的勇气,这也是自主创业需具备的一种品质。

(三)大学生在创业时缺少耐心。在创业过程中,他们虽然具有创新、勇敢的精神,但他们却缺乏面对困难的思想准备,一旦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这种心态不利于自主创业的开展。

二、辽宁省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创业载体问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环节就是建设创业载体,有制度载体、程序载体、培训教育载体及宣传载体。首先,制度载体缺失、程序载体效能不高。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关政策及法规还不完善,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换,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创业程序繁琐,政府部门在办理时服务态度不太好,整体素质偏低。政府开办的创业咨询、风险评估、创业指导、资金扶持等工作做得不到位。没有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公正、开放、诚信的创业法制环境;其次,创业教育载体建设比较滞后。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时,先要处理好创业教育传统观念及现代观念之间的矛盾,教师及学生对创业教育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营造良好的创业校园氛围,缺少对实践基地建设的投入。因此,加强创业教育至关重要,应该积极引进其他开展得比较好地区的经验,改变观念,勇于创新。另外,当前创业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基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情况分析,辽宁省创业教育模式还不够成熟和规范,在调查中发现,一大部分的高校尚未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有的高校虽然有开设,但也是以一种形式的方式存在,教师师资力量及教学质量还要进一步提高;最后,宣传载体力度不够。

(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刚从院校走向社会,虽然具有自主创业的激情,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商业管理经验,阻碍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发展的步伐。他们在组织团队时没有相关经验,市场调查做得不够,也不懂得如何给公司制定战略目标,在提高工作效率、产品市场推广中不够重视。因此,在开展自主创业时,应聘请具有市场管理及产品推广经验的人才,要懂得运用手段激发起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缺乏资金。大学生自主创业中,让他们头疼的不仅是经验不足问题,更重要的是资金上的缺乏。我国当前个人商业贷款虽然有多种形式,但对大学生来说,要通过这些途径贷款都是不太可能的。这时候,大学生为了尽早获得企业的启动资金,常会低价卖掉自己的创意或者技术,或者对方给点钱就让他们占有大股份。有的投资者虽然不能为公司提供专业的指导,但因为股份关系和公司也是联系在一起的。基于这样的情况,大学生在自主创业时,不要仅看到眼前的利益,要尽量和具有创业理念、真正有实力并能给公司提供有价值意见者合作。

(四)没有对辽宁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加以有效利用。首先,政府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缺乏完整的创业配套政策。当前,辽宁省在大学生自主创业中相关政策主要是给予鼓励性及优惠性方面的政策,虽然政府在本地区经济带发展的相关政策很多,但在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的政策文件却非常贫乏;其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随着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的不断发展,政府的有关政策也相继出台,但这些政策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缺乏实用性,政府的领导能力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因此,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要和辽宁省的经济发展状况互相结合,通过各种方式和外界接轨,不断对创业教育内容进行更新,任课老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并引导,在大学生自主创业中,院校要积极鼓励他们,还要为他们提供创业实践环境,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开拓外界网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最后,权威机构没有对其进行指导。院校不但要授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针对辽宁省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开展多样化的模拟创业,为他们多创造实地考察的机会,并在课堂教学中多举一些案例,多邀请辽宁省大规模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权威机构进行指导,尽量为自主创业学生创造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还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氛围。因此,院校要加强创业教育,而政府也应给予实际上的政策支持,调动起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真正帮助具有创业意识的大学生获得创业成功。

参考文献

创业现状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1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1学生层面

1.1.1认识、兴趣及认可度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数字显示,有61.2%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个人将创意转化为行动力”,有30.73%的学生认为是“开创一份事业”,另有6.77%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开店做老板”,可见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比较全面,从统计数字来看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更多的认为是依照个人兴趣意愿去做, 而不是单纯的创办企业或者开创性工作,体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趋势。

问卷调查的另一相关内容是“你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在未来自己的职业规划或职业选择中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3个学科类型的学生都较多地选择了“较有效”,还有20%左右的同学选择“非常有效”,而认为“没有作用”的学生寥寥无几,说明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是非常认可的,在大学开展好双创活动十分有必要,也是有学生基础的。

1.1.2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情况

在所有参加调查问卷的学生中仅有38.5%参加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有61.5%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此类活动,比值接近2:3,说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不同年级的学生参加双创活动的比例有一定差异,3、4年级同学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人数略高于1、2年级。另外经济管理类学生有48.6%参加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比文学艺术和法学类及工科技术类学生参加人数比例高13.3~14.1%,说明经济管理类学生参加双创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1.2高校层面

1.2.1课程开设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被调查的10所高校中,除1所准备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外,其余9所均在不同学期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创业管理”等有关双创教育的选修或必修课,学分在2学分左右。

1.2.2设施及活动

所有被调查的高校均拥有至少1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或“创客空间”,供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训和实践。学校团委主要负责“挑战杯”、“创青春”等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各高校一般由教务处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一定的双创专项资金,从2万元到200万元不等。有的学校设有教务处主管的虚拟创新创业学院,有的学校正在筹建创业导师团队,还有的学校选取优秀学生组建了“真知班”或“创新精英班”和“创业精英班”,采用学生、老师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科研创新活动。

2.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科学

从学校领导、就业主管部门到普通教师思想观念上还有不少误区,有些人认为开展创业教育是因为就业困难,才需要鼓励毕业生创业,自己学校就业好,不需要开展创业教育,也有些人认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是极少数,开展创业教育的需求和意义不大,没有积极性。很多高校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两种教育方式,赋予了不同的教育内容。这是对双创教育的理解不深入和形而上学的方式所导致的结果,而双创教育不是与专业教育平行发展,或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

2.2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很多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属于“学院派”,大多缺乏创业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在企业的就业经历。教师不熟悉企业的运营,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指导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十分不利于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部分高校虽然聘请了一批企业家担任客座教师,但多以讲座形式进行,并没有形成体系,加之缺乏组织协调、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

2.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结构不合理

目前,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教学大纲不够完备,没有专门的指导教材。因此,学生很难领会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意义和作用。教学内容更是缺少跨学科、跨专业的横向联系,教学方法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模式,缺乏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模式。

3对策及建议

3.1统一思想,科学定位

创业教育是一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并在过程中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创业个性品质的教育。创业教育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效办法和机制,而且通过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青年人才,能够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有效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经济活力。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关键在教师,组建一支包括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官员、成功企业家和创业投资家等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创业导师”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大力_展创业实训师资培训等工作有利于改变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现状。

3.3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要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前沿新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内容,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融入创业知识。

3.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实践,但实践不能拘泥于比赛项目等。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创业教育基地,从资金、场地、设备、设施等方面为学生创业提供扶持、优惠等。创业教育基地内既可以进行模拟创业,也可以进行真实创业。高校应当提供优惠政策和物质条件,鼓励和资助优秀的技术创意,以多种方式鼓励和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技术开发,引导学生从事和体验技术服务、成果转让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增加创业经验。

创业现状分析范文第3篇

1.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1高校对创业教育的目标及理念的认知失之偏颇是创业教育严重受阻的原因之一

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正因为如此,广义的创业教育“在于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狭义的创业教育则是与增收培训的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开展创业教育人们在认识上还存在误解。最典型的表现是将创业教育当作“企业家速成教育”,即认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是使在校学生成为大大小小的“老板”,他们心目中的创业教育成果是大大小小的“学生创业公司”这种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不仅偏离了创业教育的理念,而且误导创业教育的实践。还有人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有的学校领导认为大学生创业是因为就业无门不得已而为之,学校的就业率高就没有必要开展创业教育;甚至还有的教师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小商小贩,偏失了大学的教育意义等等。正是由于这些对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理念的认识不到位致使一些高校对创业教育表现冷淡,从而使我国创业教育发展严重受阻。

1.2高校创业教育在实施定位层次不清,导致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实践中错位

首先是对创业教育的定位不清晰,对创业创业教育的理解应该有两个层次:一是在于引导和鼓励小部分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使大部分人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保持活力,更好地发展,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更大的价值。但在目前的高校,或一哄而上,引导学生全员创业,或仅仅是创业精神的宣传,不能付诸行动来支持少数有创业能力的学生进行创业。

其次这种错位还表现在创业教育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倾向,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晚,积累少,缺乏相应的物质保障及软件设施,高校的创业教育没有从源头抓起,没有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不是重点地以点带面,而是一窝蜂,梦想一夜之间校园诞生无数的老板,创业教育被当成创业教育被当成是“企业家速成教育”,成果在于成立大大小小的“学生创业公司”。对于这种功利主义的创业教育, 无法满足以创立高新技术产业为标志的“创业革命的需要”。

再次创业教育的推广范围受限,创业教育的开展始于创业大赛,印有极强的精英化痕迹,关注的是少部分人的骄人业绩,大部分学生只是袖手旁观的看客,没能很好的发挥创业教育所应有的功能,失去创业教育本身最核心的价值。

1.3高校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软硬件配置与学生的创业学习的矛盾,导致创业教育的效果不佳

一是硬件问题。部分高校的教学硬件特别是实习实训场地不达标,以就业为导向和工学结合的教学原则落实不到位,教学上不是以能力为中心而是以课程为中心,教学内容专业设置与现实需要脱节,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建设落后,人才培养口径较窄,存在着单纯的“技术劳动者”而不是全面的“文化技术者”的培养倾向。

二是软件问题。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无法与专业相结合起来。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来自于就业工作的第一线,一个具体的例子就可以很好的说明,2013年湖南省举办的高校创业教师培训班中的大部分的学员都是来自各高校的从事就业指导的行政工作人员。而在高校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来讲,很难得到这样的培训机会,从而无法提升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国内相当部分的高校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两个无法融合的教学团队。原因无外乎两个,一个是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往往是从没有承担专业教学任务的行政或者是学生工作人员中选的;二是创业教育对于从事专业教学的专职教师没有吸引力,从事创业教育既无法从专业知识上得到提升,也无法在职称与职务上得到提升,使得这样一个专业知识丰富的群体很难有动力去学习专门的创业知识。

2.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对策与建议

2.1转变对创业教育的认知,改革创业教育发展战略,鼓励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挖掘出每一名大学生的创新潜力,唤醒其创新和创业的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最终提升高校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从创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需要在分层分类、区分地区差异和高校差异的基础上,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深化对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将面向少部分学生为主的培养自主创业为主转向面向全体在校学生的岗位创业者,将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融人专业教育过程中,丰富并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不断创新的社会并实现自我发展。

探索适合本校情况的创业教育发展之路,从发展模式、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改革、实践基地发展等多个层面推进创业教育在?{校中的全面发展。借鉴发达国家?{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融合的经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合模式,在全校层面通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设立创业教育中心,建立起结合专业特色领域开具专业特色的专业类创业课程,也可从学校层面开设创业教育专修课程和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吸引已经对创业有所了解,接收了一定创业教育基础的学生参与到高阶段的创业实践项目中来。

2.2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大力支持创业课程建设

将具有开放性、跨学科性及创造性特征的创业类课程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相融合,将成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融合的基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需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专业平台上融入基于岗位创业意识、岗位创业知识、岗位创能力为导向的创业教育。首先,在课程开发与设计上,总是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的开发,增加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的数量,扩大其覆盖面以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创业类课程。为了使大部分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接触到创业的基本理念与基础知识,还可以考虑在现有的通识课程体系中融人创业教育的内容。其次,大力推进专业类创业课程的开发,尝试将创业教育的内容纳人到专业课程体系,鼓励专业教师开设专业类创业教育的选修课程,从而强化创业教育在全校的影响力。再次,鼓励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创业教育的内容。

2.3推动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

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始终面对的一大挑战就是专业师资队伍的缺失以及如何确立其他学科领域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同感和支持感。如果说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决定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互相融合、彼此渗透的范围和方式,那么,来自教师的认同和支持则决定了二者相互融合的程度。

创业现状分析范文第4篇

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现状与问题

1.营销专业学生缺乏创业课程的学习

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主要是经管类专业都要学习的基本课程,包括市场营销学、经济法、会计学、经济学、市场调查等学科。虽然课程的专业程度很高,但是知识范围太狭窄,阻碍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教学课本的内容过于死板,不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与创业有关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少之又少,学生接触到的创业信息过于局面,因此,大学生普遍会形成一种创业难,无从下手的想法。

2.营销专业学生缺乏营销创业实践

实践是对事物认知的重要来源。同样的,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够对事物有更好的把握。创业就是这样。创业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创业实践更是重中之重。很多的教师只是过分的看重学生最后的绩点,也就是对理论知识的把握,而忽视了对实践的教育。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理论知识,而不知如何运用,那他所掌握的知识也就毫无用武之地。创业实践是各大高校普遍忽视的地方。

3.很多教师拥有高学历但缺乏创业经验

现阶段很多教授创业课程的教师没有创业经验,实践能力仍十分缺乏,导致了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指导创业竞赛的教师或辅导员,没有任何创业竞赛或实质的创业经历,指导学生创业作品不知从何入手,严重影响创业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就业”,注重培养学生顺利就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忽视了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4.营销专业就业方向往往与培养方向不一致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形式和行业选择面较广,创业人数多于其他专业,但因为创业时并不拥有技术或发明专利,很难形成固定的创业基地或创业园,更难找到具体的项目资金支持。它不像会计专业,财务专业的就业方向很固定,营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行业与培养方案有所出入,因此,在对比之下,市场营销专业更需要了解创业方面的知识。

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问题分析

1.营销专业学生对在校课程不够重视

在如今的社会上,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度普遍低于以前社会的大学生。因此当代大学生对待学习课程不重视,玩心重。据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课存在逃课、课上睡觉等现象。通过调查,学生开始重视专业课与创业教育的课程大多在大四阶段,因为这个阶段大多数人面临着就业的问题,也开始考虑今后的生活。

2.营销专业学生对专业实习不够重视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普遍有一种思想就是学会课本上的知识就够了,考试考高分就行了。但是在大学里和社会上并不是这个标准。学以致用才是硬道理。大学之所以会安排实习这一环节,就是为了让大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发挥作用。很多大学生认为实习累、实习难,而想尽办法不去参加实习,想要直接进入工作岗位。

3.营销专业教师与先进教学模式脱节

有些营销专业教师还未接受新的教育模式,教学大多以课本为主,限制了教师的教育思维,同时缺少了课堂的活跃氛围。高校教师没有意识到创业是一门科学,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要培养从创业意识到创业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创业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兴趣的指引。

4.营销专业学生未能意识到专业特点

前文说到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那么固定,而是很灵活的。很多人认为市场营销专业就是推销东西的,其实不然。市场营销专业接触到市场方面的东西很多,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创业就成功一半。显然,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还未意识到这个专业特点。

三、提高营销专业学生创业的对策建议

1.完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市场营销专业除了应该开设经管类课程,还应该增设创业培养等课程,注重营销专业核心课程的讲解,如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市场预测、市场营销策划等课程。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创业类的选修课程,这样就扩大了大学生对创业的知识面了解。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除此之外,还要增加市场营销的课程设计,让学生们有一个充分认识创业的过程。

2.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专业创业实践

大学生应该在学习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到企业去进行实习。像市场营销这类经管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到相应的企事业单位去实习,将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学校应该和校外的事业单位联系起来,形成供学生实习的基地,可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积累更多的经验。

3.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创业指导水平

教师和学生一样,也需要对其进行创业知识的教育。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与创业技能,通过专业知识培训或者实践活动,加强教师对社会发展动态的了解,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

4.创设良好的营销专业的创业环境

良好的创业环境包括国家对创业的政策支持,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进行讲解,鼓励学生创业,并对大学生创业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主创业的美好前景。

创业现状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110-01

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出了要求。自1999年开始,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带来了大规模的毕业生大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还处于摸索阶段,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不强,自主创业比例不高,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够成熟

目前我国大学生对创业仍处于“高热情低实践”的状态,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仅为5%,相比发达国家20%-30%的大学生创业比例还有很大差距。而就在这5%的创业中,全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只占3%。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11”高校中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不足一半,即使是已经开设的高校,也存在授课和考查流于形式的问题,经常发生学生在汇报学习成果之前临时抱佛脚,随意应付教师,而教师不加检验即允许学生汇报通过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而导致的。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在大多数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还是作为一种边缘教育,未将其真正融入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大纲不完备,大多以几门简单的未成体系的选修课或讲座形式进行,学生很难在不成体系的教育教学中掌握连贯的体系脉络;教学内容缺少跨学科、跨专业的横向联系,教学模式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师为主、传授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模式,缺乏创新创业理论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展的结合,这些都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不能顺利推进,无法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基本都没有接触过社会,缺乏工作和创业的经历,因此往往会对走入社会进行创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这就需要经验丰富、引导有方的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教育。但是很多高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是由其它学科的教师兼职担任,这些教师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在自己的主修学科,而对于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创业教育却缺乏专门的研究,有时甚至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开设该学科的教学任务安排而授课,从而无法达到较高的教学质量。

(四)创新创业教育被逐步重视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各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大学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政策,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商业环境、法律环境等。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社会风险投资机构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关注和支持。随着1997年“清华大学生创业大赛”的成功举办,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纷纷开设创业课程、探索创业教学方法和创业管理研究等,对今后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对策

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而且促进了大学生的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而且有利于最终实现我国创新性国家的战略目标。

(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人的意识往往决定着人的行为,因此创新创业精神和理念的培养应当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学校来说,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只是美化学校形象的形式要求,而要落实到实处,真正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而做出努力;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进步应该成为教师的责任,作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他们必须首先端正对创业教育的态度,不能为了教育而教育,而忽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次实习的过程和结果;对于学生来说,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和未来,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敷衍对待,而要虚心学习一切相关内容,仔细钻研、认真消化,让创新创业的精神贯穿于自己的创业过程当中,为实现“事业有成”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只有具备较高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同样富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针对目前一些高校中缺乏专业创业教育教师的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采取培养和引进并重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学校已有的师资力量,学校可以培养一支专门讲授创业课程的教师队伍,鼓励其定期进行学习和培训,借鉴国外或者国内其他学校的先进教育经验,结合本学校和自己学生的特点来具体制定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于社会上具备先进创业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专门人才,高校也应积极引进,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全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创新创业教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改革实践,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顺利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保证措施和有效载体。学校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的人才为目标,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制定完备的教学大纲,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模块,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学习一些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结构,促进创业技能的形成与提高。

(四)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创业人才成长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出创新创业人才,高校应在校园文化的塑造上融入创新和创业的元素,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创新创业人才成长。

1.以“激发创业热情,拓展就业空间”为主题,定期举办创业设计大赛。引导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积极参与创业实践。以实际技术为背景,跨学科优势互补的团队综合较量,是高等院校与现实社会、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挑战勇气和创新能力。

2.开展创业教育实训。在原有的创业培训课程体系(KAB/SIYB)基础上,引入创业模拟实训课程。创业教学的课程体系将在拓宽学生学习途径、打破专业壁垒的基础上,建立“创造、创新、创业”的课程群,通过教授有关企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对创业树立全面的认识,普及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青年人才,针对学生可能从事的职业岗位及其所应具备的职业技术能力,引进先进教学资源,促进高等教育和人才市场需求接轨,是缩短学生进入职业岗位磨合期的重要手段,将对学生的就业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3.适时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专业论坛。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企业家论坛”,参加讲座的企业家既可以是知名企业的负责人或部门经理,也可以是高校正在创办企业的教师,还可以是刚刚建立自己事业的小企业家;既可以来自民营企业,也可以来自国有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家所讲述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学生提供接近企业、了解企业,同时审视自我的机会。

4.创建大学生创业网。建立区域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咨询平台,集教育、指导、服务、管理、研究、宣传等为一体,面向青年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融资、网络招聘、远程交流、就业信息、经验交流等信息资源,通过加强网络监管,提高平台的时效性和信息的可靠性,为青年学生创业者提供高水平、全天候、多功能、广覆盖、高效率的公共服务平台。

(五)搭建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1.依托大学科技园,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大学科技园以创业孵化器为服务平台,以科技园中的创新型企业为载体,依托创业企业培养大学生创业人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科技园的企业实习实践,使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近距离地接触企业创办和运营管理,并参与到这一过程中,获得最直接的学习体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理念和创业意志,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扶持大学生优秀创业企业,为优秀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启动资金。

2.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学校应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与专业相近的企业、公司合作,建立实践实训基地,让学生到企业参观考察,参与公司管理或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岗位体验,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搭建起一个发展的平台,不断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学生、政府、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高校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和途径,形成政府、学校和社会有机结合的大学生创业联动机制和社会环境,培养大学生成为紧跟时代潮流、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真正实现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和创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世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19-121.

[2] 杨 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