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

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

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范文第1篇

北京奇迹众成软件有限公司是中关村软件园内的一家高新技术软件企业。自成立以来,奇迹众成专注于为政府机关和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廉政风险防控和绩效管理解决方案,先后推出廉政风险防控、电子监察、政府绩效、公务员绩效、电子督查、组织干部智能管理等多款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 帮助政府实现“业绩最大化”和“问题最小化”的管理目标。

产品:廉政风险防控 全面整合各项监督渠道,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建立一整套集风险梳理、廉政教育、风险信息采集、量化评估、风险预警、后续处置与一体的预防腐败体系。系统覆盖风险防控的全部过程,并整合监督渠道,拓展监督范围,形成全面的风险防控大监督格局。

指挥一号 指挥一号系统帮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把重点工作与重点指标进行有效管理,从领导关心的角度出发,增强、提高执行力,确保重点任务与重点指标按时保质完成。同时借助绩效考核,促进各单位积极主动完成任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结果充分调动积极性。

电子监察 奇迹众成电子监察系统不仅可以有效规范业务工作流程,破解监督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监督不及时的问题,而且实现了对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的全过程动态监控。打造全面的电子监察平台,有效提升行政监察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案例:奇迹众成服务的党政机关,包括四川省委省政府、山西省委省政府、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版权局、北京市海淀区纪委监察局、北京市昌平区纪委监察局、北京市丰台区纪委、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地税局、广东省湛江市纪委等。

在公安行业,奇迹众成服务的客户包括广东省公安厅,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经侦总队、训练总队,广西自治区交警总队,山西省忻州市公安局等。

在法院行业,奇迹众成服务的客户包括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第一、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及全部区县的基层法院,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辽宁省盘锦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等。

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范文第2篇

――责任是政府的神圣使命的理念。有明确的责任感,永远把我们肩负的责任放在第一位,才能保持工作的目标性、自觉性、坚定性和一贯性。

――责任是政府的根本宗旨的理念。“一切向人民负责”是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根本办法,是政府奉行的一贯的、根本的宗旨。

――责任是政府的根本目标的理念。政府必须把肩负的责任放在全局的、根本的、长远的高度认识,以目标为动力、为导向、为标准努力工作,奋斗不已,才不会迷失方向。

――责任是政府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思维的理念。政府考虑一切问题,要把如何尽责任放在首位,要把尽责任看作是头等大事。

――责任是政府总结一切成功经验的出发点的理念。责任型政府必须以尽责任为中心。必须不断总结如何尽责任的成功经验、成功法则,不断加深对尽责任的规律性认识。

――责任是政府一切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的理念。尽责任必须全心全意,必须雷厉风行,一丝不苟。尽责任不能是口头的而是行动的,必须是执行的、细节的,而不是空谈的、马虎的。尽责任要以人为本,鞠躬尽瘁。

――责任是政府一切工作人员的美德的理念。公务人员尽责任要言必行、行必果;对尽责任要忠诚、忠行、忠勤;要修持、自励、自诫;只有以先进为楷模,才能成就责任,完善自己。

――责任是政府的根本精神的理念。我们提倡“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的精神,这个精神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是时代精神的要求,是工作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经受一切挫折考验,为社会、为人民尽好责任。

只有理念没有机制,责任型政府建设不会落实。在建设责任型政府中,我们着力建设机制。

一是建立责任无缝机制。就是要在政府机构内,从上到下,从职能部门到公务人员,形成一个责任闭合的链接。责任必须全面明确、全面到位、全面衔接。为此,要整合相关部门职能,理顺政府部门职能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精简、统一、有效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协调的要求,推进政府职能、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解决职能交叉重叠、责任不清、事权分离和管理真空等问题。

二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责任贵在落实,责任必须落实。以责任理念指导责任落实;以科学领导推动责任落实;以完善的制度保证责任落实;以强有力的执行力推动责任落实;以细节致胜完善责任落实;以科学流程再造改善责任落实;以协调、沟通、支持、理解达到责任落实。

三是建立责任激励机制。要按照《公务员法》进行激励。要建立完成责任的倡导机制、完成责任的保证机制、完成责任的奖励机制、完成责任的表彰机制、完成责任的记录机制等。

四是建立责任监督和控制机制。要实行内部控制,整合政府内部监察、财政、审计、法制、人事等监督资源,明确规范各监督主体之间的职责、权限,以及监督活动的范围、方式和程序等。要实行外部控制。强化人大的法律监督制约机制,采取报告工作、接受质询、依法报送备案规范性文件、人大视察等方式,完善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长效机制。

五是建立责任评估机制。要根据职位分类和职位责任说明书,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计划、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的绩效考核反馈制度,以及绩效考核改进管理制度等。建立由上级机关、服务对象、专业部门等组成的社会化、多元化的评估主体。

六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政府自身来讲,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责任主体、问责程序、处理结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度。要制订便于操作的行政人员引咎辞职规定,完善对失职和违法行为的惩戒机制,并将行政问责与司法问责有机结合,让法律成为行政问责的制度根据和制度依托,增强问责的震撼力。

七是建立责任风险机制。政府必须承担对社会风险有效处置的责任。要建立以风险责任教育机制、风险防范责任机制、风险紧急应对责任机制、风险后的恢复责任机制,消除风险负面影响责任机制。

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贷后管理;制度;预警;激励约束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7-0123-02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的标志之一是其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贷后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当前许多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工作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预警体系不完善、缺少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贷后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想法。

1 充分认识贷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 转变思想观念

要切实端正对贷后管理的认识,摒弃“重贷轻管、重放轻收”的错误认识,把贷后管理各项职责落到实处,有效提升贷后管理水平,从管理中要效益。

1.2 正确处理贷后管理和业务拓展的关系

业务拓展对于银行的信贷管理来说是首要任务,也十分重要。但是,从营销管理的角度来看,老客户的维护管理与新客户的开发同样重要。对于老客户实施有效的贷后管理,有助于并且发现新的业务机会、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所以,要形成贷后管理与信贷业务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

1.3 树立动态的贷后管理观念

近年来,国内外的市场环境变化很快,企业为了赶上市场的步伐,也在不断的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为此,银行的贷后风险判断与控制也必须随之而改变,要以动态的视角评估企业,将贷后管理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出击,变事后管理为超前管理。

2 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贷后管理制度

2.1 加强制度建设,实现贷后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1)对贷款实施全过程管理。将贷款从发放到回收前的每个工作环节标定出来,并把客户检查、账户监管、风险预警、贷款档案管理、资产保全、贷款清理回收等大项进行细化,建立起明确的管理标准,形成全程管理路标,并依标施管。

(2)强化责任,提升贷后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在开展贷后管理工作时,要养成良好的执行习惯,主动开展各项工作;要掌握实施贷后检查的各种方法技巧;多角度获取贷款企业的经营信息;提高识别和分析相关信息的能力技巧,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检查情况,能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使贷后管理真正发挥出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的作用。

2.2 建立专门的贷后管理部门

可组建专门的贷后管理部门,设置贷后经理岗位,将贷后管理职能从客户经理处剥离出来,客户经理只需负责客户营销,完成贷款文件并报送风险管理部门;贷款获准发放后,由贷后管理部门负责贷后检查、抵押管理,授信档案和信息维护、贷款回收等贷后管理职责,

这样,有助于改变目前对公客户经理需要熟悉贷前、贷中、贷后全过程的制度规定并全面执行所造成的“全能”但“不精通”、“不专业”的问题。

增设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全行执行层的风险管理最高管理层。形成贷前、贷中、贷后各层级独立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的工作制度,改变目前贷前、贷中、贷后一体化管理的现状。

3 提高贷后检查的工作质量

当前,贷后检查是贷后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短板问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为确保贷后检查切实有效,应采取可行的措施,确保贷后检查的工作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将贷后检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明确贷后检查的时间和频率。要明确规定每笔贷款的检查时间和检查频率,并严格执行;大额或者潜在风险较大的贷款项目,要适当增加贷后检查的频率。

(2)规范检查程序和方式。要按照银行内控管理制度的要求,多渠道、多角度地获取企业的经营状况、产品市场、贷款用途、敏感科目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并认真进行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实行以专职贷后经理为主,前端客户经理为辅的双人贷后检查制,要对所有的贷款都进行实地检查,贷后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检查小组提交的调查报告,并有权决定对相关贷款的处置;对不同的贷款种类设计并使用不同的贷后检查报告底稿。

3.2 明确贷后检查的内容和重点

要加强对贷后管理流程中关键风险点的检查和整改。例如信贷业务操作的合规合法性、授信申报方案中持续条件的落实情况、贷款支用条件的落实情况、贷款用途、抵押质押物的管理、信贷业务的台帐和档案管理等。另外,可结合内、外部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信贷管理问题,主动查找是否存在的类似问题,并做到举一反三,切实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3.3 区分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化管理

(1)区分客户类型,关注不同的经营风险。对一般客户,可关注其信贷资金流向、不同银行融资情况、担保落实情况、设备抵押情况等。对中外合资企业、独资企业,要加强对其流动资产、抽逃资金现象的监控,关注企业负责人动向,了解母公司或投资方在当地的信用状况。对集团客户,要重点关注集团整体与成员个体间的资金流动和占用、资产质量、运营状况、关联交易、集团互保、他行借款、规模扩张等情况。对小企业客户,要关注法人代表的个人素质、银行对账单、纳税情况、水、电用量、抵质押物及保证人情况,以此判断企业生产经营是否正常、企业现金流和第二还款来源等情况。

(2)区分信贷产品,关注不同的风险控制环节。对固定资产贷款,应重点检查资本金到位情况、到位后有无抽逃情况,评估其贷前、贷中测算的现金流是否合理。对流动资金贷款,要重点监控客户的现金流,观察其流动资金占用和存货水平是否正常、合理,有无挤占、挪用流动资金贷款的现象;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应重点关注项目建设进度与其贷款支付情况的匹配,掌握项目销售进度与贷款还款进度是否相匹配等方面。

(3)区分抵押品,关注动态监测和价值重估。对已上市公司股票作为质押品的,实行逐日盯市;对价值相对稳定的房产、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等抵押品,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对存货、仓单这类价值波动较大的抵押品,可视具体情况定期评估。当抵押品价值重估后不能满足银行要求时,要及时要求客户提供补充担保,避免造成损失。

3.4 形成高质量的贷后检查报告,提高对信贷风险的管控能力

要统一、规范信贷检查报告格式和内容;贷后检查报告既要有定性分析,也要有定量分析,尽量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确保检查报告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从而提高贷后管理对信贷风险的管控效果。

3.5 建立贷后检查监督机制

(1)加强贷后检查管理,建立横向约束机制。切实实行“双人经办”的贷后现场检查制度,确保贷后检查的真实性。对贷后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贷后管理部门可采取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查的方式进行控制。

(2)构建审计、监察部门联动的纵向监控机制。可由审计部门独立检查信贷部门的贷后管理的落实情况以及监管效果。由监察部门介入检查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有无违纪、腐败问题。

(3)明确责任,建立贷后责任追究制度。要明确不同岗位和人员应该承担的责任。一笔贷款出现风险,如果是放款操作人员工作失误造成,就要承担操作性风险负责;如果是由贷后检查工作失误或清收不力造成,贷后管理人员就要对此负责;如果是重大贷款项目出现问题,那么管理层也应当对损失承担相应责任。

4 构建及时、立体的贷后管理预警体系

(1)努力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及时获得各种可用信息。在银行外部,要建立与工商、税务、产权登记、法院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互通机制;在银行内部,要与会计部门实行信息共享,及时获取客户现金流量、结算频率、帐户余额等信息,通过内外结合,有助于获取高质量的预警信息,提高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完善贷后预警信号体系,及时采取风险化解措施。正确选择、确定与贷款人发生违约行为相关的信息作为银行风险预警信号,如来自于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预警信号,可从其是否延误提供财务报表或财务报表不完整、不连续,是否有违反会计规则等问题来发现;来自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预警信号,可从公司经营管理是否混乱、有无失去主要客户、主要投资项目失败、市场出现替代品等方面寻找;来自于企业在银行账户上反映的预警信号,可通过贷款企业经常支付支票及退票、应付票据展期过多、拖欠税金、不能按期支付利息或要求贷款展期等项目来寻找;来自于企业人事管理及与银行关系方面的预警信号,可从董事会或管理高层的重大人动、公司主要领导出现不团结迹象、对银行的态度发生变化,缺乏坦诚的合作态度,隐瞒与某些银行的往来关系方面寻找。

(3)建立动态贷后风险数据分析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预警。对于贷后检查所获取的信息,除了进行必要的定性分析,应尽量运用定量分析模型,尽早识别贷款风险的早期预警信号,判断风险的类别、程度、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对问题贷款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及时防范、控制和化解贷款风险。

(4)完善预警信号传导机制。对于预警信号宁可放大,不可缩小;宁可错报,绝不漏报。可定期召开贷款风险分析例会,组织客户经理对每笔贷款的风险情况进行集体分析;对于需要进行风险预警的,要及时向贷后管理部门和管理层报告风险情况。

5 完善贷后管理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

5.1 积极探索贷后管理评价考核方法,建立完善贷后管理考核机制

(1)明确贷后管理考核目标。目标制定得越明确,越有利于贷后管理人员主动根据目标要求检查自身工作的完成情况。为此,可按授信客户的清分结果,制定适合每一个客户的管理方案;可根据客户资产结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风险控制要素的变化情况,设定差别管理目标,适时调整监管频率,实施动态管理。

(2)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实行量化考核。要充分考虑贷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将贷后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工作成效纳入到考核指标体系中,并进行量化评价。

(3)设置贷后管理人员的职业记录,实施贷后管理制度约束的绩效考核。为贷后管理人员建立一个职业记录档案,评价贷后管理工作操作的合规性、工作内容的全面性和尽职操守的情况,供银行监管部门对其任职资格进行评定时参阅。

(4)建立绩效考核沟通机制。在绩效考核目标确定后,各级主管要加强与贷后管理人员的沟通,及时跟踪并掌握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当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目标不相符时,要协助其分析具体原因,指导下属改进工作方法,或适当调整绩效目标,要坚持“重结果更重过程”的考核原则。贷后管理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实施绩效考核时,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5.2 实施贷后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1)实施贷后管理等级评价激励制度。各分行可采用信贷管理等级行评价办法,定期对支行贷后管理水平进行考核评价,并将等级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于贷后管理水平评价等级高的支行,可在审批、授权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建立起提升贷后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重贷轻管”问题。

(2)完善贷后考核激励制度。对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中,要增加贷后管理的方面的绩效工资项目。可在绩效工资中设置贷后管理工作质量、贷款本息回收等考核指标,贷后管理的绩效工资按工作进度和质量同比例兑现。

(3)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因不履行贷后管理责任或管理不善导致信贷资产发生损失的,要严肃追究其相应的责任。对尽职尽责做好贷后管理各项工作,但因客观原因造成信贷资产风险和损失的信贷人员,可建立贷后管理尽职免责机制,免除其主观责任,保护贷后管理人员做好贷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 加快贷后管理队伍的建设

设置专职贷后经理岗位,构建专业贷后管理团队;确保贷后管理岗位的人员总量,保证贷后经理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开展贷后管理工作;明确贷后经理岗位责任、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加强贷后管理队伍业务素质与能力培训;不断提高贷后管理人员敬业意识和责任意识,并强化贷后管理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

参考文献

[1]沈国金.贷后管理失控:银行业机构案件防控的致命弱点[J].企业管理,2008,(8).

[2]蔡家强.关于加强国内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09,(2).

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 基层 检察 计财装备

今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计财装备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当前检察计财装备工作要深入学和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深入开展“计财装备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检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此,各级检察机关计财装备部门应该明确目标任务,采取得力措施,全力统筹各项保障资源,着力抓好经费保障、装备建设、两房建设等重点保障工作,大力加强计装队伍自身建设,努力为“十二五”检察工作规划实施提供优质高效的检务保障。

一、健全基层计财装备机构的建设,强化基层计财队伍管理

基层检察院普遍受现有编制制约,大多数基层检察院未设置专门的计财装备部门,多与办公室合并行使职能,常常顾此失彼,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车辆管理等方面无法做到严格、细致、规范化运行。以笔者所在基层院为例,全院编制128人,办公室集机关行政管理、计划财务、资产、车辆、枪支弹药、服装、保密、档案、保卫、绿化、食堂管理等职能于一身,职能庞杂。全院从事计装工作人员10名,其中:车辆管理人员6名,枪弹管理人员1名,余3人负责会计、出纳、赃款赃物管理、服装管理、基建、资产采购、办公用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人力捉襟见肘,工作负荷很重。再者大多基层院领导只注重法律专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对计财装备工作和计财装备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无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员进入计财部门,有些基层院计财部门甚至多年无专业人员进入,以致计财部门人才匮乏,计财装备工作水平偏低,制约计财工作的发展。三是计财装备工作繁琐复杂,涉及面广,工作成绩无法量化衡量,发展机会少,于是形成了干警争相去业务部门,不愿意从事计财装备工作的现象。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合乎目前及今后基层院计财装备工作模式的队伍管理机制。

根据最高检《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和全国检察经费保障会议关于“要尽快争取编制在60人以上的基层检察院都能设置计财装备机构,进一步加强计财装备部门机构建设”的要求,改变现在计财装备工作“小而全”的工作机制,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争取编制成立基层检察院计财装备机构,充实财务核算和管理人员,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对现有计财人员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计财装备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切实能解决检务保障问题能力和水平的计财队伍。计财装备队伍的构建,将有力地保障了政法经费保障改革任务的落实。

二、强化制度建设,逐步实现计财装备管理规范化

计财装备是检察工作必不可少的保障因素。要提高计财装备工作的管理水平,制度是关键。今年是计财装备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年”,基层院应以此为契机,结合基层计财装备工作的特点,重点建立三项制度:

1.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根据新形势下计财装备工作的特点,制定规范化、标准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流程,统一规范日常业务行为,细化计财装备工作程序。健全财务管理、预算执行管理、经费报销、车辆管理、食堂管理和固定资产程序管理机制与工作流程管理机制等制度的建设,确保管理工作科学规范、有章可循;认真履行财务工作程序和职责,紧紧围绕检察工作需要,经费运筹规划、靠前保障,科学编制经费预算,统筹经费安排。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日常运行公用经费,规范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强化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把好审批关、使用关、操作关和效益关,确保财政资金合理、合法、有效使用;按照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强化国有资产的管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立项预算、申请购置、采购验收、调配处置、报废审批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逐步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财,以制度管物的良好氛围。

2.岗位监督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计财岗位监督工作,把上级监督、内部监督、财政监督、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业务精湛、求真务实、廉洁奉公、善于谋划”的高素质计财队伍。同时,围绕“从源头防腐败,以制度控风险”工作思路,制订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针对拥有财、物等业务管理权的关键岗位,查找权力运行的“关节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从梳理计财装备管理事项和业务工作流程等重点环节入手,堵塞计财装备管理和业务工作中的漏洞。同时,要注意从政风行风评议、廉洁自律工作、群众来信来访、执法监察、巡视检查、经济审计等方面收集廉政风险信息,开展动态性预警,通过组织处理、党内监督、纪律处分等手段,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努力把廉政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使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发挥引导、防范、纠偏三大功能的作用。

3.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实践中,基层院均按照上级院有关规范化建设的考核《办法》和《标准》等规范性文件规定进行年度绩效考核,这种绩效考核实际上是变相的“达标考核”,是把是否按规定完成任务且无差错作为日常工作评价的度量基点,考核重定量而轻定性,考核方法不科学,不能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对基层检察院做出评价,影响考核的目的和质量。因此,在考核指标设计上,不仅要重视规范化建设,绩效考核要激励基层院干警更好地发挥能动作用,更加深入做好为民服务,为大局服务的工作,在拓展检察职能上多出亮点,多出经验。基层院应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定期对计财装备人员进行考核评估,促进计财装备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使之顺利完成计财装备部门的各项工作。

三、加大政法经费保障工作力度

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范文第5篇

小微企业融资难成因

首先,从小微企业自身层面来看,小微企业信用缺失是融资的首个障碍。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及信用评价制度缺失,相比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具有经营场所及人员流动性强,违约成本低的特点,导致信贷道德风险问题突出,频频出现拖欠贷款等不良现象,甚至逃废债等信用状况。第二,小微企业经营信息不透明。为降低经营成本,小微企业经常粉饰经营业绩,且经常采用现金交易,缺少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等规范易凭证,给银行监控资金用途及判断还款来源造成困难。第三,小微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在经济产业链中,大中型企业往往在市场经营中占据主导地位,在销售环节采取预收款结算方式,在原材料采购环节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小微企业面对强势交易方话语权缺失,导致资金回笼困难,经营困难加剧。第四,小微企业缺乏有效的资产积累。由于大部分小微企业规模较小、经营时间短,资产积累较为薄弱,缺乏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或具备实力的担保人,使得银行在小微企业出现道德风险时无法实施有效事后惩罚措施。从提供金融支持的银行体系来分析原因,可以说整体上银行还未能正确认识小微企业的真实需求。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侧重依赖收集硬信息的风控技术,尤其是严重依赖于抵押和财务报表等,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从根本上分析小微企业风险点的风险技术。同时,在规模至上的发展理念下,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机构普遍认为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存在投资回报率低、管理成本高、抗市场风险能力低、单笔贷款额度小等特点,“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使银行更倾向选择和争夺资质较好的大中型企业。资金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在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间显而易见,进一步拉大不同规模企业的发展差距。其次,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正向激励不足,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同时商业银行将信贷风险与个人职业晋升、工资绩效高度挂钩,在考核上重视业务规模而忽视对客户数量的考核,令信贷人员对小微企业“敬而远之”。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建议

首先,应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财政支持力度。近几年来,国务院多次给小微企业减税减负,包括企业所得税减低税率优惠政策以及减半征税优惠政策等,大大减轻了小微企业负担。然而在经济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小微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原材料上涨,人工成本大幅上升,需求不振,应收款期限加长,尤其是对制造型小微企业来说面临的成本压力仍然较大,因此建议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尤其是对初创型和已取得一定经营成效的小微企业定向减税减负。同时加强对支持和服务小微企业的主体,如金融支持、技术或咨询服务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力度,增加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内外动力。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发挥财政资金的融资担保和放大杠杆的增信作用。通过省、市、县设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基金、科技补偿基金及政策性的担保公司、财政定向直补等措施,撬动银行支持小微企业信贷资金。其次,应加大市场经济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一方面,对产业链上大中型企业的失信行为予以惩戒。小微企业在产业链上处于弱势地位,一般缺乏“话语权”,因而经常遭遇强势的大中型企业拖欠货款,一些原本资金并不十分紧张的小微企业因此而资金链紧张,乃至倒闭死亡,因此建议对小微企业在产业链中弱势地位予以保护,建立小微企业申诉产业链上大中型企业的失信行为的惩戒机制。另一方面,加大对失信小微企业的惩戒力度。在产生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时候,银行一般尽量采取情感清收的方式,然而对于一些信誉较差,对恶意拖欠银行贷款的老赖小微企业主,应建立严厉的失信惩罚机制,包括公开曝光等,增加小微企业违约成本,打击逃债行为。为信誉良好的小微企业主动提供适当的信贷优惠政策,如信贷绿色通道、较低的贷款利率、贷款贴息等,逐步优化小微企业的信用环境,提高诚信经营意识。再次,政府应开放数据共享平台促进小微企业融资。一是加快小微企业诚信及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由政府牵头,整合小微企业税务、工商、海关、民间借贷、产品质检、法院执行等信息,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把培育小微企业信用和融资问题结合起来,为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搭建信息桥梁,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支持小微企业的服务效率。二是发展中介服务组织,鼓励除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外的社会征信机构发展,通过运用网络化、电子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提供全方位、多层面的信息类型和咨询服务。最后,帮助开展小微企业业务的银行化解不良资产。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开展小微金融业务的地方性银行普遍遇到不良资产上升的情况,在缺乏抵押的情况下,清收难度仍然较大。经营压力增大,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地方性银行的积极性,因此,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帮助银行机构化解不良资产,如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或协调财政、工商、税务、房产、国土、公检法等相关部门联动,一方面帮助银行尽早掌握小微企业的预警信息,争取风险化解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尽管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业务整体上能实现收益覆盖风险,但数据显示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率仍比大中型企业的要高,因此建议适当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

地方商业银行在小微金融领域的探索经验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