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校;自动消防系统;存在问题;防范措施
高等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促使各高校在学校的管理和维护方面的安全意识也在逐渐加强。一直以来高校的消防系统也是备受关注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是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学校的消防系统的严格管理方面安全,学校学生和管理人员都必须学习,让大家了解最基本的消防常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保证学校发生火灾时学校能够安全逃脱。
1 目前高校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在大部分高校内没有完整的安全防范规划,学校内部的整体安全管理制度比较混乱。部分高校的消防管理措施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校内没有比较健全的消防管理制度。大多数高校在消防管理制度上不够严谨,只是按照以往的安全管理制度延续,没有具体的应对方案。各个管理部门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分工不明确,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都是互相推卸责任。有的高效在消防系统管理工作中基本上属于没人管理,更别说专业化的消防机构组织,有的高效设立比较完整的消防管理组织队伍,但是内部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很差,在巡视过程中,对细小的问题,不够重视,也提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学校的安全防范制度中关于惩罚机制的设立几乎是没有,就是有的也不健全,整个消防管理工作只是形式上查探。
1.2消防器材与设施不齐全
为了建立更好的学校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各种安全隐患也逐渐的增加。往往这种形式下,学校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上要不断加强和维护,可是学校把重点都集中在学校的规划和构建方面,忽视消防工作合理安排。有些学校虽然拥有比较齐全的消防设备,但是都是比较老套的形式,不能够应对现在校内一些大型场所的火灾形势,如,食堂,有的学校食堂不但大而且多,甚至一个大型食堂就有五个。图书馆,现在学校的各类书籍整理方面都在逐渐完善,图书馆的建设也不断扩大,书籍的放置更是琳琅满目。宿舍、教学大楼、计算机中心、实验室等地方,旧的防火设备已经不能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好的作用。如果维修工作落实不到位,增添的一些新设备也起不到安全管理的作用。
1.3学校违章用电现象比较严重
学校内部构建的不断变化,学生自己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宿舍在夏季都备有风扇、冬季会有电热扇等的降温,保暖设备。有的宿舍还有热水器、电饭锅、电热毯和电吹风等大功率电器在宿舍有限的功率中,接连电线,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供电线路发热老化,容易引起火灾发生。最为流行的就是现在电脑和手机的使用,几乎在大学里面每一位学生都被有一台电脑和比较高级的手机设备,有了电脑都会宅在宿舍,长时间的不断电也是容易引起火灾的发生。
2 如何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1引起领导重视
高效内的整体构建和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安排,都需要领导进行大方针的抉择。高校领导是学校的管理者和重大事项的决策者,每一项任务或是工作的落实和实施都关系到学校的整体教育面貌。因此,消防管理机构组织的建立和消防管理素质的提高以及技术的培训方面,需要引起领导能够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需要从领导起步,高各个高校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校内消防安全管理意识要加强和提高。如果学生万一发生火灾就会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以及财产损失,没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学校的教育工作得不到提高。教育机构要加强对高校领导在消防安全防范意识观念上的转变,积极引导各个高校的师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学习,开创消防安全工作的面貌。
2.2完善消防设备建设
校领导对校内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足够重视的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校内消防设施建设。落实校经费的开支,校内比较老旧的消防设备要及时的更换,按照新形势下的消防安全设备建设和完善。如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宿舍等这些地方,校领导要进行严格,建立健全的宿舍用电管理制度,并设立比较完善的惩罚机制,引起学生重视,加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在人流量比较密集的地方需要设立隔离带和防火墙,增加一些应急设置。提高消防管理人员的素质,保证消防设施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短时间内进行维修工作。在消防设备齐全的情况下,需要设立维修保养制度,指定专业人员定时维修和检查。
2.3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宣传工作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师生防火意识,并且学校要有组织的进行消防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形式上要多元化,不能太过单一,起不到教育宣传的效果。在校内可以开展有关消防知识的竞赛或是文艺演出以及辩论赛等比较有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方式,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广播、专栏、网络等资源,提高教育工作宣传效果。学习了有关安全教育知识的同时,实践演练也很必要。高校要定期的举行实战演练活动,加强师生的消防知识和应变技巧,能够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迅速撤离保证自身安全。
2.4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检查
根据相关调查得知,现在校园发生火灾主要原因是学生宿舍用电量过大引起。因此,学校就必须严格要求保安人员和学生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的消防管理组织为消防违法行为进行检查和有关大功率用电的电气没收,或是严惩一些故意违反消防制度的学生,给予教育和警示。学校要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安全检查工作是关键。关于高校内的消防设施建立和制度的完善这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也是开展消防知识活动的重要环节。学校安检人员要保证安全出口顺畅,在日常检查工作中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或解决,定期对学校进行消防安全工作情况的汇报和总结,极强高校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2.5完善消防安全机制
(1)学校在加强宣传一系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同时,还要对应急防护方案的确定和设定。各高校根据学校内的实际情况,设立切实可行的防火方案,并组织相关消防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实际演练,提高大家的防火意识,在发现有火苗或是胡奥在的地方,能够迅速的制定比较可靠安全的预案。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火灾的同时,能及时有效的扑灭火灾,确保财产安全,人员在时间内快速撤离,保证了学校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2)领导要对学校的消防团队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工作,提高消防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扑火灭火的技巧。同时也要加强消防人员的自身素质,组织一个好的消防队伍,不仅是技巧方面的掌握,需要全面素质的提高,才能更全面的保障校内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3)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的建立,要求消防人员能够将责任落实到位,消防安全工作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严格要求消防人员遵循制度。消防管理人员要将责任进行细化,落实到校内各个岗位以及教师或是员工的身上,使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人重视,并且承担责任,对发生的火灾负责。高校制定的消防安全协议书不能只是个形式上的签订,要保证协议书的内容明确落实到个体,进行层层严管,逐级严抓。
关键词:安全;保卫;多校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20-02
近十年间,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快速增长,各地高校规模迅速发展扩大,大部分高校在校生规模超过了万人,许多高校都建设了多个校区。随着高校多校区发展,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多变性、艰巨性就突显出来。为了及时掌握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保卫人员必须要及时研究新时期的新特点、新情况,切实进行安保工作机制设计、制度设计,切实保证高校教育事业有序开展。多校区办学模式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往往采取多层次办学。校舍面积增加的同时,大量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入校园学习;随着学校开放办学不断深入,学校与社会交流不断增强,学校不再是独立的象牙塔,社会人员来往校企频繁。这些情况给学校治安管理增大了空间和复杂性。近年来,多校区管理中常常出现内盗与外盗多发,学生群殴群伤事件增多,网络犯罪不断增多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给保卫干部提出了新挑战。针对这些新特点、新情况,保卫工作势必要求与时俱进,创新保卫模式与措施,切实将保卫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切实为学校的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笔者结合多年的保卫工作,就多校区的安全保卫工作进行分析。
一、多校区安保工作面临的形势
为了充分利用高校多校区布局的教学资源,高校通常采用异地分段教育方式,即学生先后在不同的校区完成大学学习任务。这种异地分段教学方式给多校区安保工作带来了安保的新局势。对于单个校区就是一个安保新单元,与之相匹配的是一套完整的安保系统。安保工作面临校区内部安定秩序的建立,保障校区教学工作有序地进行。安全、消防、保卫等单元工作既是学校安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分校区的独立部分,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针对分校区的安保工作,势必要按照独立校区的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的安保系统,配备一批完整的保卫干部,构建一套完善的保卫设施。另外,校区周边环境是学校独立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如何将学校融入周边环境,如何构建安全有序的周边安全秩序,是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为此,分校区需要与驻地公安、消防等部门加强联系,共同构建稳定的社区安保环境,共同防御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秩序、危害学校教学秩序的不法行为。因此,校区周边稳定环境也是多校区安保管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高校多校区发展与建设发展迅速,多校区安保工作还处在探索与发展阶段,主要体在以下方面:学校教育事业处在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型阶段,安保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与完善;校区有效的安保系统还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与完善;学校社会服务与交流合作纵深发展,为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安全管理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学校周边的生活和治安环境直接影响着校园的安全稳定,校区还需要进一步融入周边环境。
二、多校区安保工作思路与对策
1.多校区安保制度建设。面对复杂多变的多校区安保工作环境,为了确保学校教育事业顺利开展,学校在制度层面上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切实有效的学校安全保卫管理制度。学校建立校长领导下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校的安全保卫基本制度,解决全校重大安全保卫工作事项,对学校重大安全保卫工作进行决策。完善的安保制度主要包括日常安全管理制度、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校后勤安全管理制度等。构建完善的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值班制度,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学校日常安保工作的领导管理;制定学校消防安全制度,加强消防安全工作,保护学校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制定完善的门卫安全防范工作规范与校卫队安全管理制度,严防不法分子混入学校进行犯罪活动;积极与辖区的公安派出所保持密切联系,联合开展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完善组织师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为师生外出活动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学校安保工作要确定重点安保部位,制定完善的重点部位安保管理制度。学校重要的功能就是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环节中,教室、实验室是重要的教育场所,也是安保工作的重点部位。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制定教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教室与实验室及其设施的安保监管,确保教育活动中师生的人身安全。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具,因此,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是学校安保工作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不断推进,后勤安全管理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学校要高度重视后勤安保,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杜绝校内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
2.多校区安保机制设计。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学校安保工作构建多校区联动机制,实行“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联动的模式,形成师生齐抓共管的安保工作模式。多校区教学模式必然需要多校区安保系统进行配套,多校区安保联动机制成为必然。多校区安保管理在学校安保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个校区的安保工作独立又彼此协调。消防、保卫、后勤等工作要形成有机的整体,促进学校安保工作的整体有效运行,保证各个分校区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在单个校区中,构建“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联动的机制,保卫部门积极协调,促成全校师生总动员,共建安全有序的教育环境。
3.多校区安保措施。近年来,学校多校区管理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安保工作纵深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经验和做法。①建立了校园“110”报警制度。公安“110”报警机制在社会治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举措。国内大多数高校参照公安“110”的做法,在校内建立了校园“110”报警系统,组建校园“110”执勤队或突发事件处置中队,实行“有警必接,有险必救,有难必帮,有求必应”的24小时值班服务。校园“110”的建立,有效地预防和打击了犯罪或不法行为,在学校安保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校多校区安保系统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力地保障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②构建高素质的安保队伍。多年的校园安保工作经验表明,一支高素质的安保队伍是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发展,犯罪和不法行为越来越隐蔽,高科技犯罪不断发生,高素质安保队伍建设成为必然。近年来,学校安保人员主要向专业化、高素质化方向发展。具有从警经验、入伍经历的人才和具有本科、硕士研究生等学历的高层次人才不断充实安保队伍,高素质的安保队伍成为学校安保工作的中坚力量。③科技装备武装安保设施。安保工作需要构建完善的人防、技防系统。技防系统中需要智能有效的安保设备系统,构建完整的消防、监视等装备,为积极防治网络犯罪行为,构建高效的网络设备与系统成为重要措施。用科技装备武装多校区安保系统,特别是监控系统,有利于多校区建立统一的安保系统,便于多校区安保工作统一指挥和调控。
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外延发展,高校现已发展成为重要的人才培养聚集地,高校面临复杂的安保形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多校区安保工作在学校安保管理制度建设、安保工作机制设计以及安保措施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一系列的安保经验。学校现已进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进程,安保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以及人防和技防措施上还需要下功夫,进一步规范安保制度,构建高素质安保队伍,科技武装安保,确保多校区高校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易爱成,李芳芳.略论高校治安保卫工作的主要特点[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63-64.
[2]毛占戈.浅析高校保卫工作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西部科技,2005,(7):88.
[3]李长松.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系统工程设计[J].大众科技,2005,(2):13-14.
一、校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国家安全教育
国家安全教育也是政治安全教育,主要是指国家安全意识和保密教育。随着高校改革开放的深入,境外人员和校内师生都会涉及到来校参观访问、讲学、留学、科技合作、学术讲座、与外教交流等活动。因此,必须加强《国家安全法》的宣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家主人翁意识,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学校师生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还要进行保密教育,增强防范意识,使每名师生员工在对外交往中能自觉遵守各项保密制度和规定,自觉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2.网络安全教育
一是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教育师生学习网络法律法规,遵守网络法律法规,用网上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网上行为,从而自觉抵制网上有害信息的侵蚀,开展文明上网,保证校园网络安全。
3.消防安全教育
当前,高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消防常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魏斌(1968-),男,山西昔阳人,讲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识和自救逃生技能。如火灾发生,不知如何报警;不掌握救火常识,常常小火酿成大灾;缺乏自救知识和技能,丧失逃生的最佳时机;等等。
—要学习消防法规,用好消防法规,提高依法治火的意识。自觉遵守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二要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灭火技能,提高火灾发生时逃生、自救、互救的本领。
4.自我保护教育
首先,教育师生在遇到不法侵害的威胁时,能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得其帮助,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遇到盗窃、抢劫、、行凶、杀人等不法侵害时,大胆采取正常防卫来保护自己和他人。其次,在受到不法侵害和恐怖袭击时,要教育学生临危不惧、以正压邪。学会记住不法分子的体貌特征,学会报警,学会依法正当防卫。第三,对待疾病也要提高防范意识。预防为主,加强锻炼,及时就医,保证在第一时间及早治疗,克服病痛。
5.交通安全教育
一是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交通法制观念。积极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使教师、学生在驾车、乘车、走路时牢固树立“安全第预防为主”的交通方针,树立红绿灯意识、停车线意识、斑马线意识、路权意识,促使师生人人遵守交通法规。二要加强对校车的管理,特别是对学校专职司机的教育管理,保证通勤公务交通安全6.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与教育近年来,各高校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校车安全运营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校园治安管理制度及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等。这些制高校校园安全教育,是指学校采取一定的教育手段,培养师生针对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的应急、应变能力,培养师生避免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和遇到人身伤害时的自我保护、防卫能力,以及培养师生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
二、校园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途径
(1)加强安全教育的领导,完善和健全安全教育的制度和机制。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安全教育工作,要充分认识维护稳定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把安全教育紧紧抓在手上,一时一刻都不能放松。其次,学校要设置专门的安全教育管理机构,专抓安全教育,切实落实安全教育的相应责任和各项规章制度,把安全教育落实在学校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名师生的行为上。再次,要完善安全教育的相应制度和机制,主要包括监管防范制度和机制,校车安全运营制度,安全事故快速反应机制,重大安全事故的救护工作预案,学生自护自救应急预案,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及善后处理预案以及学校、消防部门的安全联防机制,与社区的安全联防机制,与当地派出所的安全联防机制,与家庭的安全联防机制等。此外,还要完善和健全学校的相关人员安全工作管理情况考核机制、安全责任追究机制以及学校安全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只有制度和机制上的完善,才能防患于未然,真正落实和保证校园安全。
(2)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学校要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相应的安至教育课程,切实让安全教育的内容进课堂,依靠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让学生学到系统的安全教育知识、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避险知识、自救互救知识、防火防爆知识、交通安全知识、反恐防资知识、防止意外伤害知识、家居安全知识、防金融和电信诈骗知识等知识的讲授。安全教育课程可以按照季节性、教育性、随机性、选修性的原则,相机地、灵活地排入课表,并保证安全教育课的相应课时。安全教育课堂教学还要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从理论和实践土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
(3)抓好专题安全教育。专题教育是指在安全教育过程中,紧紧围绕某一特定的内容进行的主题教育。专题教育常常以大课堂的集中报告的形式进行。如,围绕交通安全教育的主题,学校可以请交警来校做交通安全的专题报告;围绕消防安全教育,学校可以请辖区消防官兵或专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的专题报告;围绕网络安全教育,可请公安局治安科的干警做网络安全教育的专题报告等。专题安全教育由于主题集中、专业人士报告、受众广泛,是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师生了解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专题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专题安全教育意识。
(4)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例如,在消防安全教育过程中,学校可请辖区消防队官兵和专业人员,举办消防知识讲座和图片展览,演示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举办消防运动会以及对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和不同情况下的逃生自救互救方法进行模拟消防演习训练,让学生熟悉防火、灭火的全过程,从而使师生知道防火知识、灭火知识和防火制度,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灭初起火灾,会疏散自救,从而提高火灾发生时及时逃生、自救、互救的本领。再如,进行抗震救灾的模拟训练,提高师生抗震救灾能力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校报、黑板报、网络主页等形式大力宣传学校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使师生了解其内容和要求,养成遵章办事的习惯。还可以通过知识竞赛、考试、专题宣传等形式,结合相应的工作任务进行宣传教育,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2.方法
(1)案例教学。可以把典型事故作为案例,制作光盘教学课件,并组织学生对本校和兄弟院校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剖析和讨论,使师生形成“遵章平安、违章出事”的共识,提高师生安全保护意识,自觉抵制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对师生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对认真查处的各类违纪事件以及对违纪违章的师生的公开曝光和处理,都可以纳入案例教学,全校通报处理结果,使违章人员及全校师生都受到教育,以促进规章制度的落实。
(2)模拟训练法。即在一种仿真的情境下进行的安全教育训练。如上面所提及的消防模拟训练、交通安全模拟训练(红绿灯的识别及其意义、斑马线的识别及其意义以及其他交通标识的识别及意义)、抗震模拟训练等。模拟训练可以提高师生安全防范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救、互救和逃生及自我安全保护等能力。
(3)讲授法。这是对安全教育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进行教育传授的基本方法。请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和系统教育。讲授法常常结合案例教学法共同进行,这样可以使讲授更引人入胜。
关键词:经济发展 社会化 校园火灾 防火措施 避免火灾发生
近些年国内外火灾的频繁发生,造成经济直接损失高达数亿元。而教育事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健康发展和安全经营,这样才能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在以人为本的大背景形势下,就要靠提高科学发展,来增强校园消防安全意识。
1 校园消防安全的现状
1.1 学校是学生集中学习的场所,人员密集,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1.2 火灾易发生的地方多是实验室、图书馆和教室等学生活动的建筑。这些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由于易燃物品较多,火势很难得到控制。
1.3 由于传播范围广,所以发生火灾事故后就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学校学生多为未成年人,消防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较差。因此,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就会出现不可预测的后果。
2 校园火灾的原因
2.1 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消防安全意识,存在火灾灾害离自己较远的侥幸心理,因此缺乏火灾安全意识。为此学校就需要培养师生火灾安全意识,在学校定期举行消防知识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师生从思想深处对火灾重视起来。以避免学生认为在学校只有学习成绩好把消防安全问题抛之脑后的心理,这样才能真正地控制消防安全问题。
2.2 存在违反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很多高校火灾的发生,主要就是因为师生在校园使用违章电器等现象造成的。有的师生为了方便省事,就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的电炉、热得快等电热器,使得电线超载导致发生火灾;随着学生宿舍电器的普及使用,造成学生乱接电线,增加线路负荷,这样负荷运行的线路极易出现绝缘老化现象,就会大大提高火灾发生率;高校男生随意丢弃烟头导致火灾发生的现象也较多,因为烟头一旦与可燃物体接触就会肆意焚烧杂物酿成大火。
2.3 消防知识贫乏。很多学生对电气的基本知识了解甚少,就造成潜在的火灾隐患,例如部分大学生用铜丝替代保险丝、照明灯距离蚊帐较近、长时间使用充电器充电等都埋下了火灾的隐患;宿舍火灾的发生,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形成的。而火灾形成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初起、成长、猛烈、衰变,其中前三个阶段是造成火灾危害的关键时期。一般初期的火灾是最容易扑救的,但是很多大学生平时没有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因此不懂得灭火常识,一旦发生火灾危害不懂得如何进行处理,导致失去最佳的灭火时机,以致于小火发展成火灾。
3 学校消防安全的防火措施和具体方法
3.1 学校要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并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各级教学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重视本单位消防安全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保证学习工作的环境足够安全。我们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进行新发展,才能把防火安全问题作为重要问题处理,切实加大对防火安全项目的投入力度,配齐消防器材,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应对人员密集的场所等重点部位的消防管理加大力度,对易发生火灾的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健身馆和多功能报告厅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实训室、计算机房、电教中心、图书馆、展室、档案室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按照《规定》严格实施消防安全管理,以此配置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进行防火标志以及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指示标志等标志牌的完善,做到应急照明和消防车通道完全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的规定,确定消防安全管理负责人制度。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很有必要进行安全技能和操作规程的培训,这样把火灾隐患扼杀在初期。组织大型活动或外出活动的时候要建立健全消防计划申报批制度,以做到消防工作档案的完善,避免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使消防安全的各项规范管理得到落实,做到活动万无一失。
3.2 加强消防防范措施。我们在加强消防措施的管理过程中,要做到落实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的配置、维护工作,以此保证器材数量以及质量是否合理合格,避免校园存在的火灾潜在隐患。院领导还要坚持带班、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健全门卫、校园巡逻和督查等制度,坚持外来人口登记管理制度等,确保学校的安全。在节假日等重大节日以及特殊、敏感时期要更加做到安全防范工作,这样才能把火灾危害安全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其次就是建立完善的大型活动和外出活动的申报批制度,真正健全学生安全外出制度;最后就要完善校园进出卡制度、学生公寓管理以及用电等处罚规章制度,杜绝一些不良行为,以此保证学生从每个环节养成安全意识。
3.3 加强与消防部门的联系沟通,加大检查整改力度。为了确保消除安全隐患,就要加强与各个部门的紧密联系,如公安局、安全局、综治委等,已达到信息渠道畅通;还要定期参加安全会议,以此加强安全防范工作,真正做到与校园消防工作相辅相成,确保校园安全工作稳定有序进行。为了做到消防安全自查自纠,就需要各系部、处室等自行开展火灾隐患的排查工作,并制定出自行的安全措施。还要加强对校园消防措施、器材以及灭火器具等进行全面的大检查,对于堵塞或占用消防安全通道以及违章使用的电器等易燃物需要整体进行整改,以此保证线路正常运行等。这就需要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带领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拉网式坚持,查出隐患后,应责令限期整改。与此同时,更要积极配合上级消防管理部门进行整体清查,及时提出消防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真正建立起“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接受监督”的消防管理机制,为学院的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4 加强宣传教育,并制定适合学校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将防火培训、疏散演练形成制度化。加强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学校除了将《消防法》纳入正常的消防安全教育教学计划,还需要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安全意识学习,真正从根本上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防止火灾悲剧再次在校园出现。学校还要通过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认识到火灾发生后的严重后果,这样才会引起真正重视和消除火灾安全隐患的强烈意识。也只有真正认识到危害,才能进行学习,因此发生火灾后,学生就会做到如何逃离现场,如何营救他人等基本常识,真正做到遇到险情临危不乱。
3.5 保证消防经费投入,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安全有效的消防设施是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管理部门要将消防经费纳入学校日常开支计划中,要加大专项资金的落实和资金的专用,必要的时候要对灭火器材进行统一的详细检查,因此就需要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对消防器材进行维护和更换,比如添置灭火器、维修灭火器具等,做到灭火器材没有老化等现象的存在。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因此,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就要保证他们生活学习环境的安全健康,这也需要学校、政府和全社会的精心爱好和保护,以此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而教育事业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的健康发展对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学校的安全工作尤为重要。在进行校园消防工作长效机制构筑时,我们必须要坚持不懈的全面开展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意识,做到未雨绸缪,以此提高消防安全教育的宣传,确保制定可行的消防安全措施,不断加强教育宣传的广度和力度,以此强化消防意识,使消防知识得到普及,使更多的人真正了解消防、重视消防,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杨震.浅谈高校消防安全问题和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2009(13).
[2]周春林.浅议大学校园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J].今日科苑,2009(14).
[3]李兵.校园消防安全现状及预防对策[J].山西建筑,2010(21).
[4]吴壮,丁营.高校校园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才智,2010(32).
[5]沈建军.浅析大学校园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J].职业技术,2007(06).
[6]殷在海.大学校园消防安全思考[J].潍坊学院学报,2005(04).
1.组织师生按时返校情况。
教职员工是否及时到岗(校办)
学生是否按时返校(学生处)
2.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情况。
是否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是否出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学生处)。
3.教材和教辅材料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情况。
是否及时在开课前将课本发放到学生手中;是否违背自愿原则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教务处)
4. 实验室及实习、实训保障情况。
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设备配置是否符合教学需要,运行维护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教务处、设备处)
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条件是否满足教学计划需要,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双师型’’教师是否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教务处)
5.后勤保障情况。
学校网络、多媒体设备、教学终端等各种教学设施设备是否检修到位(网络中心、设备处);
学校生活设施设备是否经过检修;饮食、住宿、用水、用电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是否到位(总务处)
6. 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高职生均拨款制度;是否建立中职生均拨款制度(计财处);
7.开学主题教育活动情况。
是否做好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对心理危机事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学生处)
二、校舍安全管理
8.校舍隐患排查情况。是否建立高校危旧房屋排查整治台账,尤其对高校老校区危旧房屋建立整治规划,及时维修、改造和加固,对D级危房是否及时封存并落实拆除措施(总务处)
三、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
9.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加强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不断完善学校食堂就餐环境。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环节、运输环节、储存环节、加工环节等是否存在卫生和安全隐患。自备水源、二次供水及直饮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等是否清洁、消毒,是否进行水质检测(总务处)
四、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
10.学校“三防”建设落实情况。
学校是否配齐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校园重点部位是否安装视频监控,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保卫处);
是否设专职宿舍管理员(服务中心)
11.重点领域治理情况。
是否严防溺水事故,坚决避免群体性溺水事故。是否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维持好高峰时段学生上下楼秩序。是否强化校园消防安全防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器材配置及完好有效情况,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保卫处)
12.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情况。
是否落实反恐工作责任制要求,强化应急处突工作准备(保卫处);
是否加强网络安全和舆情引导,确保高校安全稳定(宣传部、网络中心)
是否加强危险化学品及特种设备的管理,及时处理学校实验用废弃危化品,并落实处置备案制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卫处、设备处)
13.防范非法入侵校园导致学生伤亡情况。
是否制定健全舆情信息分析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排查化解联动处置机制和工作责任制,是否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是否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工作,是否经常性对师生开展法制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保卫处)
14.校园欺凌和暴力治理情况。
是否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是否建立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和工作机制,是否制定完善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联动处置机制,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如(保卫处、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