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的网络教育

高校的网络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的网络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的网络教育

高校的网络教育范文第1篇

从国内高校发展来看,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国家直属高校相比,不论是在教学质量、经费投入、研究条件、师资,还是其他教学条件方面都明显地处于劣势。因此,地方高校需要寻找教学资源不足的替代或补充资源。

从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上看,目前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地方社会发展需求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表现为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越来越低,导致了家长、学生对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也越来越不满意。要提升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赢得家长和社会的信任,地方高校要思考和解决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

从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看,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高等教育起步晚,发展过程中又历经曲折,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地方高校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有一席之地,必须想法摆脱其在资源配置上的劣势地位。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高校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和教学条件,而教学条件主要体现在教学设备、设施和教学信息资源方面。信息时代,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教学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是教育资源的整合。

因此,地方高校要完成其为所在区域培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需人才的任务,就必需重视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

一、地方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意义

网络教育中有哪些资源呢?根据因素分析法,笔者认为网络教育中的资源”包含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硬件资源包括各种网络教育设施、设备,软件资源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教学资料,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主要指负责教育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以及协调使用的相关人员等;教学人员主要指学科教师;教辅人员包括网络管理中心人员、教育技术中心人员和图书管理人员等。所谓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就是指按照高质量、高效率培养人才的目标,在学校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划下,将相对独立的网络教育系统中的学校有关人员,网络教育设备、设施,网络教育软件(包括网络教学资料)进行优化组合,并对其功能、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融合和重组,构造成一个新的网络教育系统,形成新的资源创建、应用和管理体系。

(一)整合网络教育资源,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网络教育资源整合有利于提高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地方高校开展网络教育资源整合,不仅要整合校内的资源,还要整合国内外的优秀资源,借鉴国外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经验。地方高校在经费、师资等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要通过网络教育资源整合提升竞争力。如香港某大学,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社科专业,但由于经费和师资不足,聘请世界知名专家通过网络异地教学,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办学水平。

不仅香港高校如此,许多国家正在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满足人们在学习上不同需求的特点,对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进行逐步改善,积极利用互联网来开辟和扩大高等教育的渠道”。利用网络拓展高等教育渠道,关键是网络教育资源。近年来,校园信息化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其在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图书资源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某些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吸收和借鉴。”如美国的一些高校为使教师能获得更好的网络教育资源服务:一是向学校有关部门提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基本目标,二是提供相应的条件保证,三是学校有关部门整合相应资源进行开发,四是学校重视对项目的进展情况、总体表现、成果和不足进行评价。当然,借鉴国外的经验也应充分注意到国度、时代、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条件、科学与技术水平、价值取向和选择取向等都与我国的国情并不完全相同,照搬肯定是行不通的,我国和国外的教育资源建设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社会背景,我们要根据中国的特点研究如何吸取国外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经验。

(二)整合网络教育资源,促进地方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

当前,地方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改革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资源,传统的教育资源的利用与研究已历经几百年(近现代教育),也可以说是几千年(古代教育),较难挖掘其内在的潜力,许多人转向了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上。网络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反映当今世界最新的科技等知识,教学内容也不会像过去那样拘泥于陈旧的教材当中。学生在网上既可以获得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也可以在网上了解某个学科最新的发展,寻找适合自己的网络课程或学习材料。在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中,学生变成了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如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教师、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可以从网上查询自己想学的课程和资料,还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提出问题、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通过知识的重新建构,激发起创造灵感。事实上,近年来网络教育实践已经证明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能够为教育改革注入活力。

地方高校的发展,要寻找其支撑点。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支撑点是什么呢?许多专家认为教育信息化能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能带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部分高校和试点学科的经验已证明了这一点,如我国部分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的优质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虽然目前有些网络教育学院存在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这些是观念和管理方法层面上的问题,不是网络教育资源应用的固有缺陷,通过对网络教育的再认识及其管理过程的科学调控可以消除这些问题,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三)整合网络教育资源,提升地方高校的竞争力

地方高校的竞争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高校本身的竞争力,二是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竞争力。不论是学校的竞争力,还是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最终都体现在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上。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两条:其一,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学生是否得到充分的发展。

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保证其培养目标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目标多元化要求学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体自身的状况将其培养成为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发展方向,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各类型人才。由于传统的教学受其资源的限制,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已被实践所证明。网络教育资源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科前沿知识融入的及时性等特点,能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要求。

学生是否获得充分的发展是衡量现代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传统的高校教学存在许多弊端,如课程设置过度以学科为中心、教学观念中的学生物化等,不仅使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网络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具有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具有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功能。如应用网络学习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地方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据文献,“美国通过学习网站进行学习的人数以每年300%的速度增长,超过7千万人通过网络学习方式获得知识和工作技能”。另据赵国宏(论网络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说:‘美国各个层次的大学近年来在教学中使用网上资源’的比例每年上升16%左右,具有独立主页的课程比例上升的速度更快。”这表明,网络教育资源在美国高校教学中的作用在不断增强,效用也在不断提高。

我们对国内能查阅到网络课程、教学网站或教学资源的36所地方高校校园网进行了调查,同时对这些学校现有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数量也进行了统计。调查与统计表明,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硬件设施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其一,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数量不足。在调查的36所地方高校中有独立网络课程或课程教学网站(含精品课程)的约占开设课程数量的3.1%,其他类型的网络教育资源(含教学视频、课件等)件数占所开设课程数量的4.8°%。

其二,网络教育信息资源质量不高。网络课程或教学网站表现为教学功能单一,大多数仅有知识呈现部分,缺少网上学习工具、交流和评估功能等;课件大多是以文字为主的PPT文件;教学视频大多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视频。主要原因是:网络教育资源中大多数是显性知识的存储,很少有隐性知识的挖掘,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隐性知识的学习,缺乏思考性的东西,缺乏应有的导学作用,是文字教材的电子化。

其三,网络教育信息资源使用率不高。从网络课程和教学网站的点击率上看,点击率不高;从具有交流功能的网络课程或教学网站的论坛上看,发言或问题探讨的人数不多。

我们又以其中一所学校为个案作进一步研究发现,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缺乏规划。资源建设无序,各自为政,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编制网络课程或教学网站,缺乏规划和协调。

二是难以共享。许多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课件,网络教育资源的开放意识不足,不提供共享。

三是管理不到位。学校内部缺乏统筹和协调,没有形成资源建设团队,各行其是,不能形成合力。

四是资源形式单一。大多是以文字呈现教学内容的HTML和PPT格式的资源,这些资源只是文字教材、资料的电子化,提供的往往只是单一的具体的服务,不能满足学习者的要求。

五是缺少人性化的设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目的是学与教的应用,重视开发技术是必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媒体呈现等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设计更为重要。

三、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策略

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要树立挖掘内部资源潜力,依靠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教育质量和经营效益的观念。以优秀资源建设为前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于社会和专业人才成长的需要。网络教育资源是信息时代高等学校中的重要资源,必须优化整合。

(—)科学组织与有效协调策略

网络教育资源整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宏观角度看,它涉及到学校内部机构的管理、教学、科研和教学服务等领域;从微观角度来说,它包括高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信息化教育系统。因此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组织领导、规划和指导十分重要。

建立强有力的资源整合的组织机构体系。学校应成立资源整合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挂帅,根据学校的总体建设方针与发展思路,领导全校的资源整合工作。

组织与指导要遵循网络教育规律。地方高校在进行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组织与指导过程中应坚持下述原则:一是协调配套原则,克服重硬轻软、重物轻人、重建设轻应用的倾向。即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协调配套,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新型教师培养协调配套,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创新与新型管理人才培养协调配套等。还要以科研、教学实验带动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以应用促进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二是重点突破原则。根据本校的条件和特点,结合地方经济信息化发展需要、IT产业实力和可能争取的支持,确定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深度与广度,组织力量突破,以重点带动全局。三是合适有效原则。构建网络教育系统切勿贪大求全,选择技术不可一味追求高新。要关注地方高校的特殊性,注重适应性、有效性和综合效益。重视联合协作,共建、整合、共享,走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路子。四是循序渐进原则。应按照试点阶段、发展阶段、扩展阶段分期投资,分段实施。选择具体目标结合科研实验进行试点,在做好先行准备(组织体系建立、规划与政策制定、建设资金筹措、骨干队伍培训、重点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再有计划地大规模推进。五是保持张力原则。由于技术发展的不可预测性以及研究、实验和决策的局限性,必须保证系统的可扩展、可兼容、可替代性。六是标准规范原则。为保证数据共享和系统运行的安全高效,必须坚持信息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

(二)系统配置软硬件资源策略

目前,地方高校网络资源建设,尽管起点不尽相同,但都还属于发展期。网络教育资源整合,首先要有软硬件条件。软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先进的校园网络系统,这样才能为教育资源整合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地方高校校园网络不仅用于学校日常事务和教学管理,更主要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教和学的需要。高校校园网络的软硬件条件改善要突出能创造开放式的信息环境。

校园网必须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易管理,能解决用户私设、恶意盗用等问题,规范用户的上网行为,确保网络安全运行;校园网还必须具有高稳定性和高扩展性,具有QoS服务质量保证。根据学校规模,能保证2万个以上用户并行时网络运行的稳定和管理简便,并有较大的升级改造空间。

多媒体教室建设。多媒体课室是网络环境下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条件,缺少这一条件,网络教育资源将无法整合到教学过程当中。多媒体教室建设要能满足各种媒体信息呈现和网络教学资源应用的需要,学校还可配备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学习室建设。随着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及各种电子期刊的日益增多,网络学习室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的课程学习,课外学习都需要在网络化环境中进行,要满足这一需要,学校需提供足够数量的网络学习终端和学习信息资源。

建立无线校园网络。虽然学生可以在多媒体课室获取教师呈现的课程教学信息,在网络学习室内自主地进行课程或课外专业学习,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条件的学校还要考虑学生跨时空网络学习的需要。因此,学校可考虑建立无线校园网络,这样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网络化学习。

(三)人性化与个性化结合策略

如何在网络教育资源整合中将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开发数量足、质量高的资源开发系统?这就要求学校在网络教育资源整合中坚持以人为本、制度激励、任务驱动的原则。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策略,一方面要求整合中要根据整合人员专业特长,合理地承担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角色;另一方面要求整合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学生面对冷冰冰的机器,如果资源内容缺少趣味性、结构缺乏逻辑性、呈现方式缺少艺术性,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制度激励是指学校在进行网络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如资源建设立项、成果评奖、开发与应用评估等。任务驱动是指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岗位,提出相应的任务,提出达到的目标与时间等,并在条件上给以满足。在制度激励和任务驱动的过程中也要体现人性化的要求。

个性化资源整合策略是要求在整合中既要有统一的规划,又要兼顾学校和专业的特点;既要坚持统一的资源标准要求,又要坚持在统一标准下的多种技术的选择。个性化资源整合策略既要求资源整合要面向专业、面向课程、面向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到有的放矢,又要求兼顾各种差异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跟踪、记录,不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与辅导等。

(四)团队多元组合策略

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对于高校来说是一项新的资源建设活动。建设师生满意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首先要组成一个多元化的资源建设团队。多元化是指从事不同工作,有着不同的教学、管理与技术背景的人员,对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有着不同见解与经历。不同岗位、教学、技术背景的人员,对于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指令的下达、执行和反馈,进行相关人员的沟通和工作联系及校际间甚至于学校和社会的横向协作联系等,并对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总体发展方向、管理目标,作出科学的、前瞻性的规划。

教学人员。负责网络课程信息资源开发项目的提出与教学应用。不论是学校购进的网络课程资源还是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最终使用者都是教师或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其所教的学科科学地提出资源建设的目标与内容,对学生应用网络教育资源开展学习提出具体的方法建议。

教育技术中心人员。根据教学人员提出的资源整合的目标与内容,和教师一道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根据自身的力量确定是购买还是自主开发,如果是购买,要考虑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二次开发,如果是自主开发,要选择合理的开发工具,制作相应的素材和素材的整合。

网络管理中心人员。负责网络硬件系统的维护和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或选购,并根据教学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

四、结束语

高校的网络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质量 网络教育 管理模式

现如今,国家对教育的发展倡导深化体系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在网络教育试点高校在发展中对人才的质量培养始终是关注的重点,但是怎样提升网络管理其教育质量是一项长远,系统的工作,需要不同层面上人们的共同努力。高校就怎样提升其教育质量上应该从资源的建设、教学质量和内部管理三个层面上实行研究,依据协同、系统和教育的技术等理论来建设高校其网络教育的管理模式。

一、高校其网络教育管理的问题

(一)教育者其信息的素养低

高校网络教育的建设,使得教育人员其知识的来源多样、资源丰富,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说要有对课程教育的新理念和新素养,将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有授课者转变为辅导者。由于高校其教育管理运用了网络教育,这导致教育人员发生了角色上的变化,特别是在开放式的网络教育模式中,老师们已经成为引导者,而不是传统教育模式中的知识传播者,所以教育者们对于怎样使用网络知识掌握是很重要的,但是高校的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充电”,使得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还是一岑不变,教课的内容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这是由于教育者其信息素养低造成的。

(二)教学管理者其信息水平低

教学的管理者包括高校的管理人员、教育人员及行政人员。由于网络的信息时代更新变化快,所以需要其管理团队有足够的信息素养,现如今我国的高校还没有完全的适应网络教育的管理模式,主要是由于教学管理团队对网络信息的认识不够和其实际操作信息的技术水平不行,操作不熟练,不能合理有效的运用及分析网络信息。

二、教育管理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一)管理效率的理论

管理效率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有韦伯和泰罗。泰罗认为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将要先实行对制度的建设,确定其标准,再培养岗位人员,管理和工作人员要共同的承担责任。同时弗兰克林・博比特认为这一理论在实行教育工作中占据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倘若将教育的成果当做产品,将产品制定标准,管理着可以通过控制消耗,来促进教学成果的最优化。这种理论强调的是集中控制权利,对于以后教育管理其思想的进步影响不大,虽然在对教育管理中使用的效果不显著,但是其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人起到了借鉴的作用。

(二)人本化的理论

这个理论是基于反驳管理效率的理论之上阐述的,此理论认为,“情感力量”产生了效率,同时也指出了“复杂人”和“社会人”假设人性的这一说法,把周围的环境和社会因素归类于管理者将要思量的范畴。这一理论的不足在于没有考虑到人的理性,没有发挥教育管理人员的主体地位。

(三)科学的管理理论

此理论是将教育管理视为拥有独立力量,有属于自身的理论体系,不需要对其他学科进行借鉴。认为其是具备实证性的学科,其教育管理具有科学性,侧重于理论其系统水平和操作能力,能通过科技这一手段来衡量其发展的情况。

(四)后现代的教育管理的思想

学者们将文化和信息的多元化与教育的思想实行了不同方式的整合,使得教育思想也逐渐倾向于多元化,由于以往的教育管理理论忽略了主体和知识的多变性,进而提出了这一思想。我国网络教育和传统的教育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方式,有些学者将传统教育的思想全部剔除,将工业化和独立自主学习理论作为网络教育的管理模式其理论基础。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网络教育是虚拟的,更要将管理理论融入网络教育中。还有一些学者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理论基础,他们的探讨很具有时代性,但是缺乏理论依据。

三、网络教育其管理模式的建设

(一)构建保障服务质量和网络教育的体系

将岗位实行管理标准化的分工,在此基础上构建质量的保障体系。想要在实行管理时其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效率能够提升,其标准化是最有效的手段。在高校实行网络教育的管理模式中将标准化的管理引入其中,能够有利于构建保障服务质量和网络教育的体系。我国高校的网络教育其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支持服务、技术支持、教学管理和资源建设四种模式,在此四种模式的基础上依据网络教育其特点和规律实行分工,设立职能部门,制定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对其实行标准化的教育管理,这样才会实现以教育者为中心,团队协作的管理模式。

(二)开发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和管理模式

伴着网络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其在教育的管理中也被越来越多应用。现如今,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者的主要资源,同时也影响着网络教育工作的开展程度,高校为了能够提升其网络资源的质量,采取了多种手段,来开发能够适应网络教育的资源,网络课程其教学的设计是为了保障教学的质量,结合教学和学习的理论,系统的开展教育活动,制定详细的要求。网络课程现存在着素材少、重复率高和继承性差的诸多问题,其难以满足现在网络教育的多元化,所以,要建立符合网络教育其发展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特点的资料库,以学习的课程为主,将有关联的知识内容合理的整理到网络的资料库中,进而促进实现学习目标的多元化。

网络教育是未来高校教育模式的发展方向,但是现如今,网络教育的管理模式还不够完善,在创新教育管理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在教育质量有所提高的基础之上进行的。高校的质量教育管理其过程是相对动态的,其理念和制度会依据社会网络科技的的进步而变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保证其教育理论与教育模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唐大光.高校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J].教育评论,2014.

高校的网络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云计算 高校教育资源 云教育平台

1 概述

当前人们对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学资源的需求和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的矛盾凸显,从而高等院校发展的方向也转向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深化教学改革为主要目标,把“课程、教材与共享资源建设”和 “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作为高校“质量工程”的核心任务。

云计算作为IT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应用云计算在高校教育教学中也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云计算的应用必将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为解决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服务之间的矛盾带来了希望。把云计算技术应用到高等院校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中去,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成本,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2 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以及平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的延续与革新,从商业角度来说云计算是一种成功商业化的计算机概念。云计算已经被视为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相互交换和使用的模式,通过网络按需求扩展的方式获取用户所需的软件、硬件以及应用与开发平台等多种资源。

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资源池中进行计算,资源池由大量的计算机构成,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满足各种应用系统对于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的需求。它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型。从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类型上看,云计算可以提供三类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和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其中,SaaS可以让用户通过Internet获得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服务,以Web界面为用户提供软件服务,所有的软件并不需要在本地安装;PaaS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系统平台环境;IaaS则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为用户提供CPU、存储设备等计算机硬件设施。各类服务之间松散耦合。云计算主要有以下特点:

超大规模的“云”的组成规模庞大,部分企业的云计算服务器超过100万台。云可以提供的计算能力超级强大。

“云”采用了多种措施以保障并提高其服务的可靠性高。云的可靠性甚至高于本地计算机,并可提供强大冗余功能。

虚拟化服务。云计算对于用户接入的时间、地点以及方式均无特别限制,用户可自由获取服务,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

另外云计算还具有可扩展性、高通用性和廉价等特点。云计算不仅仅是一种产品或一种应用技术,它是一种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动态分配、提供或取消服务供应的存储与计算平台,是应用服务领域的一种全新的类型。

3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的优势

当前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主要存在发展不均衡、重复建设等问题,云计算为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发展提供了一次机遇,云计算将对构建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产生重要影响。

一是可以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扩大教育资源共享范围,避免教育资源重复建设,更好的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云计算支持各种不同平台各种样式的终端设备。云用户可以能随时访问、自由选择、按需付费。另外,国内外高校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可以通过云计算无限整合,形成一个超学科、超专业、超课程的教育资源库。云可以高效地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甚至重复建设等浪费的问题。

二是提高资源管理和应用水平。云计算系统通过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技术和并行技术对数据资源进行高效计算、存储、分析、检索和管理,其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能够保证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资源服务良好运转;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实现云计算系统的运营、管理和维护,为各个高校用户提供优质、高效、低成本服务,进一步提高网络教育资源应用水平。

三是安全性得到提升。各种教育信息资源集中存储在云服务器,有专业团队进行管理,采用专业安全防控措施冗余存储、容灾机制等服务器技术,可以避免因木马、病毒或者是设备损坏等造成的数据丢失、破坏等情形,保证数据安全的保证。

四是对资源效果进行有效评价。教育资源云计算平台在各高校范围内共享程度更高,也能够在更广泛范围内接受云用户的评价,从而不断完善数字化教育资源,多个高校可以针对某一教育资源协同建设。云计算的技术的出现,会使许多领域的瓶颈都得以突破,越来越多的具体云计算应用将为高校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提供技术的支持和经验的积累。

4 资源云建设

资源共享是云计算的核心,云计算可以提供各种资源的建设,可以建设多种基于云的平台,最基础最核心的是以下资源云的建设。

4.1 学习资源云 由于各高校的学习资源相对比较独立,学习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导致学习成本加大。学习资源云的构建不仅可以实现各高校的学习资源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还能降低学习成本,提高教育质量。课程是学习资源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实操性较强的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在虚拟化的环境中习得操作技能和经验,还可以实现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学习兴趣。虚拟化的课堂教学还可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迅速掌握操作技能。在进行学习资源虚拟化后,可以向远程教育机构、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4.2 教师资源云 高校教师之间的交流较弱,教师资源分配不平衡。教育部要求各个高校要建立专兼职结合教师队伍的建设机制,以保证企业一线兼职教师来源的数量与质量,并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高校可构建教师资源云,从而加强了高校和企业一线兼职教师等之间的流动性,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建设,推动高校教育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加强教育界与企业界之间的沟通、联系与合作。

4.3 数字图书馆云 高校图书馆建设是衡量高校的一个重要指标,各个高校的图书馆存在大量重复建设的现象,使用云服务器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云端存储,方便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管理。数字图书馆云使得高校图书馆不再需要购买大量服务器,不用搭建各种数字资源库的镜像,也不必再购买安装各种平台软件,减少了运营维护费用。云计算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全新的变革,图书馆不再是传统硬件管理模式,而是虚拟性云管理模式。

4.4 协同办公云 办公所需应用程序和文档都存放在云端,用户只需通过B/S方式访问云端服务器即可实现用户在任何区域资源的互操作,编辑完成后的文档存放在云服务器中,并非存放在本地。这样不但提高了应用程序和文档安全性,而且便于进行统一管理,同时也消除了文件拷贝造成的泄密,另外还减少了文件的重复存储,统一存储在云服务器中,节约了本地磁盘空间,也节约了本地存储管理成本。

5 结语

随着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模式的日趋成熟,云服务已经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云计算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类型,正逐步走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我国的教育领域正以此为契机深入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并推广其在教育行业的广泛应用,云计算在网络教育中的运用不仅是全新教育模式的展现,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云计算”应用模式对于教育资源的巨大整合作用,加强“云计算”教学资源平台的功能开发,促进我国各类教育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云计算所提供的广阔平台,不仅可以解决我国教育体系中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还将解决如何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共享程度、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与相关教育支持服务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松波.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 2012(8).

[2]薛慧丽.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育资源平台设计研究[J].科技信息,2010(7).

高校的网络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环境 高校 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85

1 网络教育环境下培养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培养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网络教育环境下的高校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和高校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和计算机网络被整合在了一起。在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而在高校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则被视成一种有效地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基于网络教育环境下的高校教学,教与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使学生自己体会发现,体验创造;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热情,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精神。

2 网络教育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2.1 自主学习的开放性

在网络教育环境下,网络环境具有明显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处在一个网状的知识结构的信息环境下进行学习,网络中丰富共享的学习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等,丰富了学生对课本外知识的认知,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信息量的局限性。

2.2 自主学习的深度参与

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学生要独立制作学习计划、制定学习时间、选择学习策略、搜索学习资源等,这使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能动性,使他们自我识别、自我控制、自我选择、自我培养。

2.3 自主学习的相对独立

在网络教育环境下,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多少都会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完全的独立的学习是很少发生的。因此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相对独立的学习状态。

3 网络教育环境下高校学生应该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

3.1 网络教育环境中高校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在高等院校中,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尤为重要,在大学教育中主要培养的是大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小学、初中、高中的传统教育而言,高校教育主要以“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由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转变为学生自主的学与教师的引导、监督。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要独立运用计算机和各种网络媒体资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的问题。

3.2 网络教育环境中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学生不能一味依靠教师,等待教师的指导和辅导。大学生们应该具有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自我负责的意识,根据课程要求,自己制定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个人学习时间,并愿意采取主动的学习策略,具有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意识。

3.3 网络教育环境中高校学生学习的自制能力

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教学为高校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学习平台和丰富学习资源的同时,也给学生们带来了各种学习障碍。如网络游戏、网络电视平台、网络聊天软件等。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网络上各种娱乐平台和软件的影响而不能全心全意地投身到学习过程中。偏离了学习的轨道及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因此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应该具备自制能力才能抵挡住网络“花花世界”的诱惑,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习质量。

3.4 网络教育环境中高校学生学习的合作能力

教师要保证基于网络教育环境下的学习质量,主要依靠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要独立的学习之外,还要学会与其他的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学习的独断性、发现和解决问题途径的单一性,还能使学生更好的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目标。因此,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学生具备与其他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能力也是尤为重要的。

4 浅谈网络教育环境下培养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4.1 从教师做起,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的观念

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可有可无,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转变观念,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教师所确立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服务于学生自学的指导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对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更好的设计,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加强学习动机。

4.2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自身要改变教学观念之外,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考虑学生是否能够适应这种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教学?能否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产生学习兴趣?基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自我调节和目标教学策略选择,教给学生自我调节的技巧。例如:

第一,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应用自己选择的学习策略,对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知道学习不只是一味的填鸭式,还有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形象、具体、以利于学生的接受。

第二,教师要允许学生在预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想问的各种性质和类型的问题、发表感受、提出意见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

4.3 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正所谓“熟能生巧”,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以下几点:教师要为学生增加网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们能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们多接触计算机,熟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使学生们有更多时间练习,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其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4.4 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教师在布置学生的学习任务之前,应该为学生介绍与此次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资料,如:与此次学习任务相关的网站、网络文章、教师课件、学校资源库等,方便学生更快捷的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此次的学习任务,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5 提高学生搜索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需要学生去自主学习教学内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独立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搜索相关的知识,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相应的学习内容,并且学生的学习结果要达到教师预先给出的学习目标。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搜索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教师除了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自己搜索学习内容的学习资源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考的目的。基于这个目的,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及网络上的相关软件、媒体等,培养学生搜索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目前比较流行的相关搜索引擎(如:百度、360搜索、Google、有道、必应等)、学习社区、交流软件等。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电脑、检索、处理、管理、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等,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4.6 提高学生的网络化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第一,教师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和帮助一些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在练习的同时,不但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也提高了学生对在网络教育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二,教师在课堂上要帮助学生选择与学生学习目标相适应的策略,将学习过程的责任转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负起学习的责任,让学生明白要达到教师要求的教学目标就要自己独立完成,其最终的学习结果也由学生自己负责,这不仅使学生有了危机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4.7 在网络教育环境下,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

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水平是影响其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提前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教师课堂上要帮助学生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并能自觉与学习目标进行对照,找出差距,进行弥补。例如:学生可以利用自我提问来强化自我的监控意识,学生通过自我提问的方式,监控和调节自主学习过程,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8 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制造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学生真正看成一个发展中的人。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之间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如:教师在课上布置学习任务,任务要求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学习和解决教师布置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向其他同学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相互交流意见,吸取好的想法,改变自己闭塞的观点,最后由教师给每组的任务结果给出点评,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7.

[2]杨俊岭,于东.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教学的关系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5,(11):37.

[3]黄子勤.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3,(4):28-32.

高校的网络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爱国主义;网络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53-02

有一天,学生在班级QQ群上发了几张关于家乐福图片,同时号召群里的同学抵制家乐福,顺便问我这个教政治的老师是否参加抵制家乐福。我说“不参加”。学生马上发来信息说“老师你不爱国啊……”。而今年的日本大地震,当我在QQ群里和同学们聊这次的日本地震时,有的同学不假思索的发来一堆的欢呼、高兴、幸灾乐祸等等的表情,也有立刻回复说:“活该、罪有应得”,我一时无语了,我们的学生思维水平如此冲动而缺少理性,让我吃惊。

而现在,这股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已经不仅表现为盲目排外,由“逢美必反”到“逢日必反”到“逢韩必反”,见谁灭谁。因此现在我们该认真思考一下网络时代,在爱国血性的冲动下,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该如何引导,该何去何从?在写本文之前我以任教的高职大一班级为基础做了一个150人的小调查,以下的一些数据来自本人的调查统计。

一、网络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

网络拓展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丰富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总离不开一定的工作渠道,而且要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来完成。而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变得丰富、形式更为灵活。网络拆掉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原本相对比较狭小的空间无限扩大,成了全社会、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如调查问卷第四题统计(见表1)。网络已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渠道,它把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渠道向虚拟空间延伸,成为一个虚实结合的立体体系。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及时地得到最新最权威的教育资源,极大地开拓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空间。通过网络,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在大量的信息资源中精选最新的、最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信息,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

第4题:在平日里,您所知道的时事新闻大部分来自哪里?(多选题)

二、网络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

香港《大公报》曾报道说,总部设在北美的一家中文网站论坛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那些经常在网上发表“敏感文章”的人背景并不简单,他们受雇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间谍机构,专门在网上张贴攻击中国的文章和假消息,攻击范围涉及中国的政体、价值观念,甚至社会道德伦理。高校爱国主义网络教育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一)非理性的爱国情绪日益高涨

爱国主义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在近年来的诸多事件中,网络爱国热潮释放出巨大能量,甚至被人视为宝贵的国家“软实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冷静地看到,非理性的爱国情绪一旦走上网络,其负面效应便很容易得到激发和扩大。比如,“家乐福事件”就是由网上一些失实的信息和偏激的言论相互激发,最后演变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和抵制活动。网络中爱国主义表达的主体是青年,尤以在校大学生为多。他们富于激情、容易冲动,尚未有完善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容易受到外界的诱导和蛊惑。特别是面对强烈刺激的时候,难免采取一种激烈而相对简单的态度,因而有人称之为“愤青”。如今年的日本大地震,当我在QQ群里和同学们聊这次的日本地震时,有的同学不假思索的发来一堆的欢呼、高兴、幸灾乐祸等等的表情。又如统计表二所示,仇视日本、痛恨日本情绪仍大有所在。并非我们要忘记日本过去对我们的所作所为,而是在经济全球化、网络盛行的今天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理国才能彰显我们当代大学生可贵的爱国情怀。

第9题:网络上很多人认为这次大地震是对日本人的惩罚、是活该、是罪有应得,你怎样看?(单选题)

(二)网络使大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减弱

“网络信息社会”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网络的这种特质促成了一种奇特的局面:一方面,固守封闭、一元的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上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另一方面,各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又依然要求维护自己的生命力,要求扩大自身的影响。而如今“全球主义”、“超民族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又蜂拥而至。调查显28%的大学生经常遇到过反面的信息,57%的大学生上网过程中偶尔会遇到反面信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面对着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质量无法保证的网络信息,由于大学生处世未深,因此容易接受外来思潮的“趋同论”影响,其原有的爱国意识会减弱,道德标准会发生偏移,从而淡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敌对的意识,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有所减弱。由于网络“垃圾文化”渗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意识,使部分青年大学生失去为民族振兴而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转向追求享乐、奢侈。在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发生冲撞时,偏重于个人目标,把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抛之脑后。

(三)网络的盛行,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由于互联网发端于美国并兴盛于美国,必然带有美国社会的烙印并符合美国文化的特点。据统计,据统计,互联网上流通的大部分信息为英语信息。占据了语言这一传播工具的优势,英语国家的宣传论调、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必然会在网络文化中确立优先地位。在信息全球化的趋势下,非英语文化的国家面临着网络殖民文化的侵略威胁。那些还未涉世事的大学生,面对互联网上大肆传播的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那些浸透着美国特色的音乐电视、电影、软件等文化产品,难免不会有人对西方世界产生某种迷恋的错觉,甚至产生“崇洋”的思想,而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产生动摇。

三、网络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路

(一)整合资源,促使爱国主义教育网络资源形成有机的整体

过去,我们一直没有将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进行系统化整合,以至于每到运用这些资源时,就发现它们总是处于零散、无序的状态,无法发挥出这些资源的最大效用。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等单位于2006年创建了国内唯一大型的爱国主义教育官方公益网站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网,内容涉及道德风尚、时代精神、社会公益等。资源很丰富,但相关链接较少,以致学生的接触很少(如表3),从而导致实用性、传播性不足。建议以此为爱国主义教育统一的网络平台,集中整合与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有关的资源网站,比如以史为鉴为主题的——中国九一八爱国网,以点烛、祭酒、哀歌等纪念英魂、表达哀思为主题的——民族魂网,等等。如果把这一系列在国内比较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站,通过超级链接的方式,形成丰富的导航资源,相信定会使网站间的合作会带来1+1>2的效果。这样既可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共享,又可形成完善的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络资源,让广大的高校教育者能够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网络教育的作用。

第17题:您是否访问过党、团、学校开设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如: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网省略)(单选题)

(二)在校园中合理有效地运用爱国主义教育网络

我们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在校园内的运用。1、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教育者要善于利用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2、组织学生收看《感动中国》等在互联网上反响较好的节目,并在校园网上组织讨论;3、在清明节等节庆日、纪念日,引导学生浏览网上纪念馆,参加网上祭奠革命先烈活动;4、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把各类爱国主义的主题网站链接到校园网上,并在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浏览网上的红色资源,包括红色歌曲,诗歌、照片、影视作品、影像资料等等,参加各类涉及红色资源的征集、评选、比赛等活动。

(三)有效的开展爱国主义电影网络传播

爱国主义电影是一种信息载体,它以影像的形式渗透着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校园网络方便快捷的近况下,爱国主义电影也成了当代大学生爱国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如何有效的开展爱国主义电影网络传播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课题。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电影的观看仍然有着“主题的同一性与阐释的差异性并存”的现象。大学生作为特殊受众群,他们对于不同类型电影的接受程度也有所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爱国主义电影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首先,针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不稳定性及多元化并存的现状,应该有目的性地选择,主要在于对影片的选择。其次,由于大学生情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及盲目激进性,所以理性引导是过程中的关键。最后,重视传播过程的可持续性。如果只是形式主义地走过场,可能就会出现类似以前“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的现象。这主要是教育流于表面,没有真正深入。只有将感性的情感转化为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成为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习惯,情感将真正成为理性且自觉的社会行为,也最终将会上升为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怀。

面对当前网络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的种种挑战和考验,我们要想准确地把握好网络化时代的特征,只有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分别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的四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和教育环境的视角出发,才能创造性地开展网络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林晓梅,陆永平.网络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J\].江苏高教,2000,(4).

\[2\]张倩.网络环境下高小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

\[3\]覃雪源,高慧超.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有效运用与创新开发\[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