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一语文基础整理

高一语文基础整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一语文基础整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一语文基础整理

高一语文基础整理范文第1篇

对于语文课来讲,预习相当重要,特别是古文学习,如果你能在预习阶段就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将文章中出现的重要语法知识归纳出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语文学习三步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学习三步法一、课本同步学习

相对于初中语文,高中语文在难度上直接对接高考,要求识记的知识量也大大增加。很多高一的学生因捉摸不透初高中的区别,没有重视这一阶段的学习特点,致使整个高一就在浑浑噩噩中悄然而去,而许多知识点的遗漏正是从此时开始的。

因此,针对高一的学生要先进行课本知识的同步学习,确保从一开始就打好基础,不要出现任何知识上的漏洞。但同步学习不意味着没有侧重。有些学校老师已经讲过的知识可以简单回顾,重点学习不会的、遗漏的、不明白的,把不会的知识学会了,遗漏的知识填补了,不明白的知识搞明白了,基础也算得上真正夯实了。

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时,我们要做的绝不是仅仅会翻译文章,而是识记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并通过分析这篇文言文,也要穿插文言语法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其将来独立分析课外文言文。

二、高考知识衔接

当下北京高考语文的趋势是出题灵活化,考查的范围也越来越宽泛,而高一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时机。

1.古代诗歌

高一并未涉及到古代诗歌的考查,仅仅是现代诗歌。对现代诗歌进行分析时,可以进行古代诗歌分析方法的迁移。比如课本必修一第一单元是四首现代诗歌,即《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高一要做的不仅仅是了解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感受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美,而是将这一知识点迁移到古代诗歌的赏析上,甚至是补充词和词牌名的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

2.记叙文

高中阶段对记叙文的要求有了新的提升,并且自从2015年高考语文改革后,当年的高考作文《假如我和英雄生活一天》便要求学生写成记叙文的文体。可实际情况是,现在很多高中生的记叙文水平仍停留在初中阶段。一方面是因为高一时学校的老师没怎么讲过记叙文,另一方面是因为高二后学生将重心倾斜到议论文的写作上,对记叙文便有所忽略了。

因为,在高一的同步课程中要侧重于记叙文水平的提升,使其达到高考的要求。

3.文学常识

如今高考语文改革之后,在文学常识方面对学生的要求绝不仅仅是将一部文学作品的作者和简介对应匹配,而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具有文学素养。一部文学作品,不仅要了解他的作者、主题、情节、思想内涵,还要真正有所启示,有所领悟。高一的学生尚有充裕的时间来阅读文学著作,此时就可以用文学作品拓宽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4.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不同于文学常识,涵盖了文学常识。中小学21条改革意见中明确表示,语文涉及的范围也包括历史、地理等知识。这说明补充文化常识势在必行。对文化常识的补充也有助于拓宽知识面,增加文化底蕴,对其写作文、理解阅读等都有所裨益。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很多高中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分析问题的能力、领悟答题方法的能力和主动拓宽知识面的能力。单纯地看书做题使得成绩一直没有起色。有些学生高三时才发现自己知道的作文素材寥寥可数,有的学生高三时才意识到积累的文学常识太少,有的学生高三时也明白自己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其等到高三时才觉得“无力回天”,倒不如从高一就开始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及步骤1、制定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指南,也是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为了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避免盲目性,从而增强有序性。只要我们能制定一份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主动预习

强调课前的预习,是学会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初始阶段。―般的预习要达到以下四个目的:

一是要对课文或下一课所学的内容及层次有大致的了解:

二是要巩围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能把新旧知识进行粗层次的有机联系:

三是要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尤其对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知识要特别引起注意:

四是要了解课文后面的练习,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记号,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预习实际上是听课前在思想上、心理上及知识上的准备。

3、做好上课准备

课堂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

(1)确立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课堂学习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调适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要有旺盛的求知欲:二要有乐观的学习情绪;三要有积极的思维定向。

(3)做好身体上的准备,为了保证有饱满的精神投入到课堂学习。

(4)准备好学习用具,同时注意把课桌整理得井井有条,以免课桌上东西零乱而影响你的学习情绪。

4、专心上课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上好课、听好课是学习各门功课的重要途径。课堂学习是一顼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讲究策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行之有效的课堂学习策略主要有:(1)抓住老师的思路,(2)抓住关键内容,(3)积极思维,学思结合。(4)珍惜课上学习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5〉注意课堂小结。总之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只有在课堂上达到对老师所讲内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有可能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打好基石出。

5、及时复习

复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语文复习必须要主动,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1)系统整理,(2)独立作业,(3)分析错误,(4)系统小结。

6、课外学习

(1)要尽可能与课堂学习内容相结合,有利于促进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

(2)课外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要适当,不要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和身体锻炼。

(3)在课外学习活动中,要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练结合,脑手并用。

(4)要争取老师的指导,提高课外学习活动的效果。

怎样才能提高语文成绩1.背字典。

不是在开玩笑,本人10年前亲自使用过,效果超乎想像!当然,发明这个方法的不是我,是已故名家钱钟书老先生;

2.每天坚持写一段200字的豆腐块,没必要要求字字珠玑,主要是你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知道你的脑子里缺少哪些词汇;

3.多看一些伟人传记。

不仅能起到励志的效果,对于丰富作文的内容和给文章加彩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即使暂时看不懂也要每天都读几篇文言文。

读文言文最需要的是语感,经常的接触对于语感的培养大有好处;

5.读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用文言文去理解文言文,不要一上来就用汉语去理解文章。

学着用古人的思想理解古人的文章(此方法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

6.没事的时候多参加一些成语接龙等的游戏;

7.每天早上起来,哪怕是走走路,新鲜的空气也会让你的思想生活更加丰富;

8.偶尔做首诗,不好不要紧,要紧的是你可以知道你的词汇到底够不够,哪方面的词汇量不够;

9.尽量不要在你的作文中用到网络语言;

高一语文基础整理范文第2篇

这学期是我们实施新课程的第二学期,在终结上学期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整体思路:

1、认真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讨,整体把握教学要求。

2、认真参加新教材的培训,领会课改的精神,落实教学内容,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力求体现课改的教学理念。

二、主要活动

1、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对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制作教学课件。对于新教材的备课资料和学生学习资料做好收集和整理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除了教材教学以外,引进古今中外至文、时文的教学,尤其是加强古典诗文的诵读,以适应高考改革的趋势,夯实学生文学功底。每两周辟出一节课让学生自主、自由的阅读,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并布置每周摘抄不少于1000字的任务,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写作教学,划不少于6次课堂作文及指导。

2、 认真参加学习交流,观摩校内外的公开课,组内教师的研讨课,争取机会参加研讨课的教学和展示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的挂牌听课活动。

3、 精心准备和落实拓展型课,研究性课和语文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与语文相关的竞赛活动。

4、 积极投入教科研,争做学者型教师。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研究任务,争取有省级以上论文获奖或者发表。

5、 认真完成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和阅卷和试卷分析工作。 

6、与团委联合举行高一年级的演讲比赛。

三、教学安排:

第一专题:祖国土,总课时9课时,第一版块三课时,《祖国山川颂》《长江三峡》《肖邦故园》各一课时。第二版块四课时,《北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各两课时。作文2课时。

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总课时9课时,第一版块“殉道者之歌”3课时,其中《离骚》花的时间多一点,两首外国诗合用一节课,第二版块“烈士的抉择”3—4课时,作文2课时。第三版块底层的光芒放到课外完成。

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总课时8课时,“审视传统”3课时,“碰撞与融合”2课时,“拿来与拒绝”3课时。

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总课时10课时,第一板块4课时,第二板块3课时,第三板块3课时。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加强文言文的教学,因此有可能加大文言文的教学时数。

四、教学新举措:加强阅读教学

高一语文基础整理范文第3篇

摘 要: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参加新疆自治区“2014年新任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项目的高中语文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高中语文老师的视角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做了调查和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关键词 :中学 写作教学 现状 调查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而现在中学写作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和阅读教学相比,写作教学的比重相对较低;二是学生写作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啰嗦,不能做到思路清晰、正确地进行表达。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收效甚微,学生甚至连请假条、书信、报告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都表达不清楚,这将会对学生以后的日常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对初中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目的来探讨初中写作教学的现状、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二、研究理论依据

本次研究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大家对写作教学方面提出的主张为理论依据。叶圣陶主张写作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做到“不晦涩,不含糊,不呆板,不滞钝”,这样才能够将自己心里的意思说清楚,让别人明白,进而对别人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吕叔湘主张写作要做到“有条有理,有头有尾,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造句连贯,用词恰当”;张志公提出培养学生写的能力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强调了写作教学的目的和重要性。

三、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加新疆自治区“2014年新任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项目的高中语文新任老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全部采取开放式题目,关于写作的调查共11道题。这些语文教师来自新疆自治区的各个地州市,包括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吐鲁番地区、博州、阿勒泰地区、巴州地区、昌吉州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塔城地区、伊犁州地区和乌鲁木齐本市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份,回收有效问卷25份。下面是调查结果和问题分析。

1.对写作教学经常关注的话题。因为是开放式问题,所以在32份问卷中,只有25份问卷能够提取到有效话题,主要有“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途经”“作文怎么教”“学生作文该如何立意”“学生作文假、大、空”“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语言水平”等。其中40%的老师关注“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途经”这一话题,20%的老师关注“学生作文如何立意”方面的问题,12%的老师关注“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语言水平”等问题。由此可见,在写作教学方面,教师存在困惑,学生也很迷茫,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2.新任教师对写作教学方面的研究关注度不高,写作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也不高。关于写作教学,通过对“读过哪些专业书,知道哪些在写作上有影响力的教师以及他们的教学主张”的调查研究发现,共有23位老师(占有效问卷的92%)没有读过写作教学方面的专业书,读过专业书的仅2位。即使读过专业书的老师,对于写作教学方面的主张也没有系统的掌握,只是凭借记忆模糊地写出一部分教学主张。由此可以看出,新任高中语文老师在大学阶段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关注度不高,乃至从教后也没有对写作教学进行专业的研究。写作教学现状让人堪忧,不甚乐观。

3.写作教学的课时安排较少。经过统计分析,40%的教师将高一的写作教学课时安排为“每两周一节”,28%的教师将写作教学课时安排为“每月一节”。由此可以看出超过60%的新任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课时安排都集中在“每月一节”或“每月两节”(“每两周一节”),写作教学不受重视。

4.关于“高一新生写作有多少比例的人能够做到思路清晰,并对写作内容有清晰的把握”问题:通过问卷分析发现,高一语文教师对于这个问题的反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比例分段上: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只有4位老师认为一半(50%)以上的学生可以在写作时做到“思路清晰,并对要写作的内容有清晰的把握”,剩下的21位老师都不同程度地认为高一新生的写作存在思路不清、内容不明等问题。其中,认为班里仅有10%-15%左右的学生可以做到思路清晰的老师有9位,可以看出,高一新生的写作存在很大的问题,班里能够达到思路清晰这一写作要求的学生人数不多。这个数据也侧面反映出,初中学生升入高一以后,写作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

5.关于“高一新生在写作时不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事件、事理的人数所占比例”的问题调查:

根据调查发现,76%的老师认为有超过一半以上的高一新生在写作时不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事件、事理,只有3人认为这种比例不大。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比例主要占到60%-70%。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出,高一新生的写作语言还是不够简明、准确;思维也存在混乱现象,不能够条理、清晰地进行表达和说明。这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写作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以至于升入高一以后,写作能力对高中的写作教学造成制约。

综上,经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发现高一学生的写作能力仍旧存在不足,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写作存在的问题,对高中阶段的写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制约。这项调查报告收集了高中语文老师对初中写作教学的建议,大部分的高中语文老师的建议是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对学生进行听、说、想的基础训练;进行写提纲的练习等等。这为初中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些教学反思和借鉴。

(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1113])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M].敎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高一语文基础整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三总复习 教材 复习策略

2012届高三毕业班的学生们正在积极的备战高考。怎样才能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下达到高效复习呢?笔者结合多年高三教学经验特提出以下复习策略:依托教材有效训练高效备考。

总复习应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模块单元为线索,由浅入深,循序渐,把原来分散在各单元中的知识点加以梳理、归纳,构建完整、细致的知识网络。

一、一至八模块的复习

1.强化词汇记忆

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词汇量达不到高考要求而造成丢分的现象比比皆是,因而掌握了词汇复习方法就犹如在茫茫词汇的海洋中把握住了船舵,就能帮助考生达到大洋彼岸。

(1)以拓展延伸为核心

在行课本单元复习时,按照模块和单元顺序,逐个对词汇行复习。要求学生要会读单词,因为根据读音记单词是较好记忆方法;对单词要行拓展,不但要记住这个词,还应该记住它的派生词。10年高考江苏考卷37题答案是distinguished(著名的;高贵的;卓著的),而在考试说明中只列出动词dis-tingtdsh,所以重点单词的派生词也是要记住的。此外,还要复习这个词的常见搭配,如:第一模块第一单元的attend这个词,它的常见搭配就是:

(2)以感悟应用为最终目的

有的学生记忆单词时捶胸顿足式的喊叫,之后让他到黑板听写却写不出来,即便是记下来了,也是机械地记忆。高考中考查词汇不是机械地让学生辨别词义,而是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对于常用词应该经常查词典,把词汇放在例句中加强记忆,加深理解,看懂词汇的英文解释;把它放在课文中结合语境,去加深印象,例如:09江苏高考单选第27题考查单词:sensitive的短语be sensitive to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个短语,理解了语境,就不难选对答案。

(3)以广泛阅读为载体巩固词汇

词汇复习会出现前记后忘的现象,而刚刚记过的单词,在阅读文章中碰到之后对这个词的印象很深,甚至是达到终身不忘的地步,这就是阅读对于词汇记忆的辅助作用,所以,复习词汇的同时要适当的行阅读。我们可以利用熟悉的课文、书后work,book里面的与单元话题相关的文章、考试试卷上的阅读文章还有课外的报刊杂志提供的文章。许多针对中学生的包括杂志,例如:《中学生英语(高中)版》都提供了原汁原味的符合高考阅读要求的英语文章。坚持不懈的阅读必定对于巩固和扩充词汇,提升语感大有裨益。

2.提炼经典例句

课本每一个单元里都含有一些重要句式和经典例句。熟练掌握这些句子能帮助学生们牢固掌握词汇,语言点,从而提升语感。考生在复习中将含有重要单词、常见搭配、重要结构和语言点的句子加以提炼、拓展、链接到高考的常考知识点上,在早读课和正课课前两分钟诵读课本上的这些句式能帮助考生有效记忆。

3.巩固基础语法

语法的考查不只是局限于那15个单选题。尽管近年来英语高考逐渐“淡化语法”,侧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纵观高考考题,我们发现不仅是单项选择题,其它项目中都要用语法帮助做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据分值比较高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任务型阅读包括书面表达,都不可避免地要运用语法来分析句子结构,如2010年江苏高考题中的完形填空部分37题所在的句子就是and并列的两个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分析好这个复合句才有可能选对选项。

……1 would like you to meet the fellow who i8(37)for being the worstt boy in this country and willprobably start throwing rocks at you……

37.A.distinguished B.favored

C.mistaken D.rewarded

(1)心中有考纲

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对考纲中关于语法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在课本复习时应该对照《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按照要求上对各个语法项目的说明来复习,例如:理解对定语从句的要求:1.了解关系词在定语从句中充当的成分;2.掌握定语从句中常用关系代词的用法;3.掌握介词+关系代词的用法;4.掌握关系副词的用法;5.掌握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用法。

(2)结合具体语境

复习具体的语法项目时不能简单罗列语法规则,更不能死记硬背语法规则,而是把语法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体会。例如:在复习虚拟语气时,可以设计了如下语境:姚明将来到学校。在造句时就要参考有些虚拟语气的语法规则,这样考生不但复习了相关虚拟语气的语法规则,而且激发了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3)不断纠错

在掌握了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行适当的训练才能帮助考生牢固掌握语法规则,提升解题能力。在复习备考时应该精选习题,归类训练,不断纠错。例如:复习倒装这一语法项目时,将常见的倒装语序习题和虚拟语气的倒装习题放在一起训练,将错题记录在案,以备考前复习。

二、九至十一模块高三教材的复习

高一语文基础整理范文第5篇

[摘 要]新课改强调突破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向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更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对教师教学策略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策略研究也就十分必要。

[关键词]新课改;文言文教学;《师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6-0036-03

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前提的新课程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等。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更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其形成良好的人格和个性,为他们以后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理念的转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死记硬背”的传统文言文教学方式迫在眉睫。这就涉及教师教学策略的设计与选择。教学策略是考查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教师能否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对于教学策略的研究,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中叶。但是,对教学策略的定义却始终没有统一的定论。由于着眼点和考虑的角度不同,对教学策略的理解本文由收集整理和分类也就因人而异,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是,不管侧重点在哪里,“所谓教学策略,就是关于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技术的操作原则与程序的知识”。由此可以看出,教学策略具有可操作性,可以说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但它同时也兼具陈述性知识的特点。综合这两种因素,教学策略具有自己的特点。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进行更为有效的教学。

“无论如何理解教学策略,它都包括教学过程,内容的安排和对教学方法、步骤、组织形式的选择”,致力于为教学目标服务,最终目的又是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影响制约因素众多,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教学目标、教学对象以及教学者。本文从这三个最重要的影响教学策略的因素着手,旨在研究分析新课改条件下应该如何把握文言文教学策略,达到有效教学。

一 、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方向

新课改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笔者认为,所谓工具性,是强调语文在现实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运用,这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而人文性,则侧重语文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个性特点的培养与塑造的作用。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过去一味注重知识记忆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自学能力。文言文作为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通过古文的学习,一方面有利于我们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和陶冶情感,培养高尚的人格。同时,文言文的学习是高中语文教学重点之一。在高考中,古文阅读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含义及意义等,而且还要求学生学会筛选要点、概括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作为教学指挥棒的高考如此要求,文言文的教学目标也有必要依此而定。

教学目标是影响和制约教学策略的关键性因素。所选择的教学策略只有实现了教学目标,才是有效的。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策略直接决定了教师如何教、教什么。“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是教学活动的确定者,教学目标一经确立,就会反过来给教学活动以积极的影响。”教学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不一样。新课改背景下,课程目标反对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标准》中明确提出:“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根据这一理念,教师教学在文言文时,要设计三维教学目标,并且要根据这篇文言文的具体特点有所侧重,因地制宜。我们以高一的重点课文《师说》为例。这篇文章是高一语文的重点课文之一,不仅涉及许多文言文基础知识点,而且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并且涉及韩愈、古文运动等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由此,我们可以确定三维目标为:第一,积累并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通假字等,如“师、传、道,之,其”等;第二,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学习其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品味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语言特色;第三,深刻理解韩愈在文中所倡导的尊师重道、谦虚好学的思想内涵,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深刻体会韩愈敢于触犯流俗的可贵勇气。笔者认为第三点至关重要,这不仅影响教学策略的选择,而且与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和价值取向的形成息息相关。基于第三点教学目标的考虑,在新课导入的时候可采用故事法,引用韩愈的名人轶事,如韩愈名字的由来和“字退之”的起因等,一方面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加学生对韩愈本人的了解,为后面理解文章内容作铺垫。教育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具有方向性的指引作用,因此,拟定恰当而合理的教学目标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二 、教学对象:教学策略的实施对象

教学对象是教学策略的实施对象,具体到高中阶段的教学,则教学对象主要是高中生。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心理状态、学习风格等,对教学策略也有重要的影响。前文中我们提到教学策略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并且最终要达到教学目标,而达到这一最终目标的中介者就是教学对象。因此,对教学对象各因素的综合考虑必不可少。

所谓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即指学生原有的古文基础。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按照实际情况授课,同时也有利于更有效地运用和选择先行组织者策略。例如,在《师说》这篇文章中,讲解“说”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联系初中时学过的《爱莲说》《马说》等,向学生提供先行组织者,协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认知结构中与组织者和学习材料有关的知识,在温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同化吸收新内容。另外,可以进一步横向拓展,让学生回忆“志”“铭”等相关文体,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学会联想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影响,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二是教师要积极运用祖母法则,将语法与学生喜欢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促进他们的学习。我们知道,文言文中含有大量的文言词汇,相对来说比较晦涩难懂,跟现代汉语差距较大。而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是一个比较枯燥烦琐的过程。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并不喜欢文言文,对其兴趣缺乏。因此,了解学生的感受,抓住其心理特点,投其所好,能激发起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普遍性的基础上都有各自的独特性。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风格、思维方式等也因人而异。这就要求在选择教学策略的时候,要注意综合比较与兼顾,寻求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策略方法。同时,也要协助少数同学修正自己的学习方法,跟上大家的步调,适应共同的教学策略。总之,在考虑教学对象这一要素时,教师要综合所教学生的总体特点和个别差异,巨细靡遗。只有这样,所选择出来的教学策略才能更有针对性,更能行之有效。

三、 教育者:教学策略的实施者

教育者是教学策略的直接实施者。若将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归为客观制约因素,那么教育者就是影响教育策略的直接主观因素了。教学策略本身复杂多变,但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是相对稳定的。教育者作为教学策略的最主要决定者,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选择教学策略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对象等客观因素,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客观因素加以整合,寻求最有效、最合适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内部各要素的优化组合,统筹安排好所包含的各部分,使得它们的排列组合达到最优,同时也兼顾好各部分内部的排列。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过程的安排要与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相对应,达到最优。文言文的学习,要求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一要求既包含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与掌握方面,也包含学生道德情感、价值取向的塑造方面,还包括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和有步骤的行为,教师应根据这三方面的要求将教学内容优化组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信息集中地部署安排,有条不紊地贯穿在语篇和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重复,而且能缩短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对教学策略掌握和熟练运用,是能够有效教学、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也是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教学策略对教学行为有指向性、结构功能整合性、启发性和灵活性的功能。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因此,教育者要有一定理论基础,了解教学策略的相关理论。这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站在理论的高度,更能随机应变、驾轻就熟。一些专家结合有关学习理论研究出了许多新的学习方法,如发现学习、掌握学习、程序学习、合作学习等。只有教育者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见机行事,因时制宜,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出有效的教学策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育者对教学策略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应盲目追随,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及教学内容的特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因地制宜。这就要求教育者自身有优良的思维品质和坚定的教学理念。比较教学方案、教学经验总结、集体备课等,都是提高教学策略运用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