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音乐大概念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上学期:声乐与器乐中的形象世界(17课时)
专 题:
美妙的音乐形象世界、俄罗斯浪漫曲和歌曲中的形象、外国歌曲中的形象、俄罗斯民歌和宗教音乐中的形象、西欧宗教音乐中的形象、原创歌曲(古典与现代原创歌曲)、20世纪的爵士乐。音乐作品欣赏目录(略)。
学生的活动内容及目的:
区分简单的和复杂的声乐、器乐作品和场景音乐。
描述音乐作品(或片段)。
判断各种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的形象及内容;区分抒情型形象、史诗型形象和音乐剧中的形象。
跟踪各种音乐形象的发展和变化。
分析各类音乐作品形象相互作用的方法。
掌握举办音乐活动的技能:演唱民歌、古典歌曲和现代歌曲,唱出自己熟悉的歌曲旋律和曲调。
演唱各民族的民歌。
参加集体音乐游戏和音乐剧演出活动。
参加音乐和文学集体创作活动。
改编歌曲、歌剧和戏剧片段。
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创作,再现自己熟悉的文学形象和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说出国内外最杰出的歌唱家、演奏家和音乐团体。
区分声乐作品中的形象,说出作品是否有乐器伴奏。
根据演唱形式,理解并判断各种不同形式的合唱团。
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或完成创作性作业,掌握音乐形象内容。
分析同一部音乐作品的各种诠释方案,判断作曲家的创作构思。
在各门类艺术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揭示音乐作品的形象结构特点。
参与创作爵士乐舞曲和声乐作品。
用最简单的方法和电声乐器演奏器乐曲的旋律(或某些乐句)。
展示音乐对人(对学生本人)的作用力;举例说明音乐的感染力。
与同学们一起演唱或演奏古典和现代音乐作品(器乐、声乐、戏剧音乐)。
演奏音乐作品并表现作品的艺术思想。
对自己的音乐创作做出评价和调整。
演唱或演奏本共和国、本边疆区和本地区创作的音乐作品。
选择体裁适合的作品并进行简单伴奏。
演奏爵士乐作品,说出杰出的爵士乐演奏家和作曲家的姓名。
参与组织和表演民间节日、游戏、礼仪等各项民俗活动。
关注国内外最重要的音乐盛事。
为学校和班级举办的娱乐活动选择适当的音乐作品。
撰写音乐会、音乐剧和戏剧观后感,完成音乐练习册上的作业。
2.下学期:室内乐与交响乐中的形象世界(18课时)
专 题:
永恒的艺术和生命主题、室内乐的形象、交响乐中的形象、交响乐形象的发展。音乐作品欣赏目录(略)。
学生的活动内容及目的:
将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的基本形象和情绪特点进行比较。
将民间音乐作品与专业音乐作品进行对比。
发现民间音乐与专业音乐的共性渊源。
说出民间音乐作品与职业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的典型特征。
通过亲自表演(歌唱、乐器演奏、舞蹈),再现各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分析和总结音乐、文学与造型艺术之间的多种内在联系。
改编流行音乐剧和摇滚乐的片段。
说出俄罗斯和外国杰出作曲家的姓名,分别列举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
根据音乐作品的典型特征,判断每部作品分别属于哪一种体裁(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现代音乐)。
区分各种乐队和每个乐组的组合形式;研究艺术审美活动。
完成自己制定的创作计划,参加集体创作活动。
即兴演唱(或演奏)某一类现代流行音乐,并对自己的演唱(或演奏)做出评价。
对自己的音乐创作活动做出评价。
坚持自我修养(增长自我修养所需要的知识,提高自我修养的技能)。
运用信息和现代通讯技术完善自我修养。
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和完成作业的形式,牢固掌握音乐作品的形象及其内容。
(三)7年级音乐课教学计划(35课时)
1.上学期:戏剧音乐的特点(17课时)
专 题:
古典作品与现代作品、音乐剧院(听歌剧)、宗教音乐的情节和形象、戏剧音乐。音乐作品欣赏目录(略)。
学生的活动内容及目的:
确认音乐在人生中的作用。
提高自己对音乐活动的“三统一”原则的认识。
理解和评价风格不同、体裁各异的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作品。
说明自己选择音乐作品的依据。
发现永恒的艺术与生活主题在风格不同、体裁各异的作品中的特点。
分别说明音乐语言、音乐剧和音乐表现手段的特点。
说出国内外杰出作曲家和演奏家(歌唱家)的姓名,列举他们创作和诠释的最知名的作品。
演唱民歌、现代歌曲以及所学古典音乐作品的旋律。
分析和总结音乐、文学与造型艺术之间的多种内在联系。
运用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和即兴演奏等方法,创造性地诠释音乐作品内容。
参加各种形式的个人演唱会、室内乐和集体音乐创作活动。
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创作任务。
参与音乐研究活动。
揭示音乐与其他艺术相互作用的特点。
分析世界音乐艺术作品的形象特征和语言特点。
通过网络和其他参考文献,获取适合所学专题的音乐教育知识和信息。
独立研究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和演出团体的创作生平。
收藏古典音乐作品。
通过筹备和举办音乐比赛、班级和学校音乐艺术节等活动,体现自己的创作潜力。
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加强音乐修养。
与本小区的小学生、同学、家长和居民一道从事音乐启蒙教育活动。
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和完成创作任务等活动,牢固掌握音乐作品内容。
2.下学期:室内乐和交响乐的特点(17课时)
专 题:
音乐剧与音乐发展、室内乐、器乐套曲、交响乐、世界各民族音乐、流行音乐与摇滚乐。音乐作品欣赏目录(略)。
学生的活动内容及目的:
比较体裁各异、风格不同的音乐作品,发现不同的作品在曲调和音乐表现手段方面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主动参加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班级和学校的音乐生活(音乐晚会、音乐招待会、为低年级学生举办的音乐会等)。
通过组织举办娱乐活动、建立家庭音像资料库等,提高自我修养的意识和技能。
说出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中心(歌剧舞剧院、音乐厅和博物馆)。
分析某一部或某几部曲式和体裁不同的音乐作品形象相互作用和发展的方法。
分析和总结音乐作品的体裁与风格特点。
分析和思考现代音乐在体裁方面的变化。
关注并参与集体再现的各种艺术形象的音乐活动(合唱、器乐演奏等)。
独立研究某个最知名的演奏家、某个演出团体的创作经历。
与他人交流自己对当今国内外音乐大事件的印象。
即兴演奏某部现代音乐作品,并对自己的演奏做出评价。
认识爵士乐,说出杰出的爵士乐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名字。
独立研究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
判断国内外现代流行音乐的特点,表达自己在流行音乐方面的艺术价值观。
制定并落实音乐项目。
参与学校、城市和国家的音乐生活。
关键词:柯达伊;教育观手段和内容;幼师视唱
中图分类号:J61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250-01
柯达伊从孩童时期便受到父母在古典音乐上的熏陶,少年时期就学习了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等多种乐器,参加各种音乐演出活动。中学时代,柯达伊就进行了他早期的创作。因为他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中小城市度过的,使他受到纯朴的乡村音乐的熏陶。这些都对他后来艺术观念的形成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一、柯达伊音乐教育观的手段与内容
(一)首调唱名法首调唱名法
英国女教师格洛弗首创,约翰・科尔文使其完善。他曾运用这种简便易学的方法对英国的合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在合唱训练中,是那些复杂的调性关系变得简单明了,合唱人员能够很快的掌握读谱视唱。那么柯达伊认为,首调唱名法也能让儿童很快地学会读谱,比固定唱名会更容易接受。
(二)节奏读法
对于节奏的训练柯达伊也是运用法国人约瑟夫・契夫的节奏名称体系,柯达伊认为应该尽早进行对节奏的训练,如果能在幼儿阶段进行过节奏的训练,到小学的时候读起谱来也自然简而易行了。
(三)字母谱
字母谱的标记类似数字简谱,使用唱名的辅音字头:d r m f s l t,字母只标记音高唱名,不表示节奏。表示高八度的音是在右上角加一撇,如d′r′m′,表示低八度是在右下角加一撇,如s、l、t、等。这样一些方式对于儿童读谱起到辅助的作用,对培养儿童的理解和掌握首调唱名法中音级之间的关系和简历调式音阶概念等,字母谱也有一定的作用。
(四)手势
在教学法中,柯达伊运用了约翰・科尔文的手势,来帮助儿童理解首调唱名法之间的高低关系,掌握准确的歌唱。这些手势简单科学,对儿童的理解和记忆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这也是学生跟教师之间进行音准、音高的调整和交流的一种形式。
二、柯达伊教学法在幼师视唱练耳中的的具体应用
(一)读谱方面的运用
读谱的重要性对于视唱来说,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虽然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规定按照首调唱名法进行教学,但是孩子们对这种方法还是缺乏普遍的认识。柯达伊也是大力提倡首调唱名法的,他认为首调唱名法可以让孩子们从调号中解放出来,对演唱有升降号的歌曲不再畏惧,并能够尽早进入变化音学习、多声部试唱、创作能力训练等。
(二)节奏方面的运用
柯达伊认为,人有感知节奏的本能。而节奏又是各音乐要素中和人的生理、心理感受最直接的部分。节奏读法是通过对节奏中的不同时值给出一个相应的音节,经过练习后,会使得音节符号以及发音与相应的时值之间形成关联和记忆,从而建立稳定的认知联系,这对学生准确地掌握节奏有很好的作用。节奏读音采用象声词的形式,例如四分音符符合行走的节奏与速度,所以读作“ta”,八分音符符合跑步的节奏与速度,所以读作“ti”,四分休止符读作“嘘”等,这些读音都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使学生们不但不觉得节奏训练枯燥乏味,反而是他们极有兴趣的教学内容,这样,在游戏的、愉快的情绪中加深了对节奏的感觉和理解。
一、生活原型,加快理解概念
不论是哪种知识,我们都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它们的原型。例如,苹果坠落到地面,这是物理学;聆听美妙的歌声,这是音乐学;买东西的时候计算价钱,这是数学。假如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将生活原型作为教学材料,那么,会不会让小学生感觉更加的亲切呢?答案不言而喻。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笔者认为,既然知识源于生活,那么我们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完全可以从生活的角度来给予诠释,这样还可以加快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时,首先为学生们呈现了这样的生活原型:昨晚下班之前老师去打印室帮学生们印刷练习试卷。已知班级共有学生56名,但是由于计算出错,结果印刷了70份试卷。那么多印了多少份试卷呢?当学生听到这里时,其脑海中立即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把多余的试卷拿出去。而在这里,“拿出去”便是减,也即是本次所要学习的重点,即:两位数减两位数,所以列出算式为“70-56=14”。
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可能性就越高。通过创建生活原型,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清思路,激活思维的潜力,辅助思维的训练,从而更快地解决问题。学生从生活的点滴之间挖掘数学知识,这难道不是课堂教学的成功吗?
二、生活体验,简化抽象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这体现了生活体验对于掌握概念的重要性。学习在于体验,假如一味盲目地记忆,不去感受、实施,那么学生将很难全面、彻底地掌握知识。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从生活体验的角度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从而实现对问题的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我们可以选择质量相当的物体让学生们进行实际体验,让他们通过感官来理解所学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不仅会加深,同时当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再次遇到此类情况时,还能及时利用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在教学“升”和“毫升”这两个概念时,很多孩子对概念只停留在文字记忆的层面上,具体多少容量,理解得很模糊。因此,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搜集诸如咳嗽糖浆的容器,牛奶、雪碧等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进行观察和比较,认清1毫升大概多少容量,1升多少容量。我还让学生用1毫升、250毫升、500毫升的容器,去放满1升的容器,从而明确毫升与升之间的概念关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牢固记住两者容量的概念。课后,我也布置学生去尝试类似的生活体验,让升与毫升的概念更加清晰明朗。
从生活体验的角度去诠释数学,这比以往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深刻地感受知识,还能更好地利用知识,从而展现出学习的真谛。
三、生活作业,巩固拓展思路
生活就是一个大的教室,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中。而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其对知识掌握能力的重要途径。假如科学地从生活的角度创造符合教学需求的生活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还能构建他们的数学思维。
开 幕 式
高峰论坛的开幕式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音乐教育基础理论教研室副主任任恺博士主持,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教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顾问、教育部体卫艺司原副司长杨瑞敏等为会议开幕式致辞。赵塔里木院长在致辞中说道:“音乐心理学要与教育联系起来,多关注一些跨文化的音乐心理的研究。在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方面,美国已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在发展趋势和前沿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因此,通过此次的对话会对我国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水平、教学质量、开阔研究视野、扩大国际影响等方面带来重要的意义。”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顾问杨瑞敏女士在致辞中回忆了1986年第一届中山音乐会议和1990年4月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等两届音乐教育大会,赞扬其对于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她还对现代的音乐教育研究者提出希望:“高师音乐教育在接地气方面要加强,培养能快速适应教学能力的合格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会议主题发言
在会议主题发言当中,有三十多位该领域的专家、教师做了主题演讲,涉及四个主要主题:音乐教育哲学、中小学音乐课程建设、高师音乐人才培养和脑成像研究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1.音乐教育哲学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教授、音乐研究所主任霍杰斯博士以《西方音乐教育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为题做了主题发言。他表示,在音乐教育哲学方面要提出一种新的哲学理念,这种理念并不是要抛弃雷默和艾略特两位音乐教育哲学家的有关看法,而是要在其基础上,为人们提供一种多元化的哲学视角,形成一种统一的思想―音乐是帮助人类回归并实现人性的媒介。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进行的音乐教学和学习,对帮助人们运用多种方式表达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京艺术学院管建华教授在《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文明归复》中对中国当今音乐教育的评价标准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当今中国对音乐的评价方式更多的是受到来自西方实验哲学思想的指导,忽视了中国传统的心性哲学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他引用布迪厄的一句话说:“用西方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东方的音乐,再把研究结果强加给东方。”他认为这样是行不通的,他呼吁音乐教育哲学回归到中国文化中来,对当今的音乐教育进行指导,使中国的音乐得以更好地发展。
浙江音乐学院(筹)田耀农教授在做《两个美国学者对中国音乐教育影响之后的思考》的演讲时,指出了雷默音乐教育哲学中有目的无方法的影响和艾略特的有方法无目的的影响。他认为现今中国音乐教育出现的问题就在于研究者对音乐教育本质和音乐教育目的认识不清,而这就根源于音乐教育哲学的贫困化和音乐教育目的论研究的缺失。因此,他倡导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哲学体系及教学法体系。
华中师范大学林能杰教授以《基于道法自然的音乐教育哲学理念》为题给在座所有的专家、教师和学生做了一场生动的演讲。他认为,音乐是生命的律动,是人类最自然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人类身体更是表达个人情感的第一媒介。因此,在音乐教育中要重视人最本能的东西和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当能达到天人合一、心意相通的时候,音乐本身及其内涵就会内化在学生的学习之中。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的孟繁佳老师以《雷默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为题做了演讲。国内目前对于雷默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雷默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上,而孟老师对雷默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研究,其中不仅包括雷默的哲学思想,还涉及?他的课程理论、教材建设、对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应用以及音乐教师教育的论述等研究。其中有关雷默提倡的音乐体验、审美能力的发展等内容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什么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等重要内容。
2.中小学音乐课程建设
与会专家中有多位音乐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对中小学音乐课程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音乐学院的谢嘉幸教授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言中阐述了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意义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人格养成的作用,提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相融合,会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尹爱青教授在做《中国学校课堂教育思考及对策》演讲时对“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这一长久以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她认为现在学校音乐教育存在几个误区:以课堂为中心,教材唯一;以传授为中心,教师为主;以制度化教育为中心,学校课程为本;只关注主流文化,却忽略多元共生。为此她提出了两个对策:(1)开放音乐教学―形式开放多样、走出教室、走向生活;(2)在文化沉浸中学习―注重文化语境、习惯渗透、非正规学习以及音乐的多样性。
首都师范大学周世斌教授在做以《从音乐心理学角度审视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中的有关问题》为主题的演讲时,对两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对比,指出了课堂中音乐实践长期无法落实的问题。他提出了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理念创新,即在操作中学习,在表现中体验,在实践中审美。同时他呼吁高师音乐人才培养要面向基础音乐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艺术实践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并重,实现艺术实践能力向教学实践能力的转化。
北京师范大学的杨立梅教授以《学校音乐教育中加强音乐分析,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创造性能力》为题做了演讲,她提出,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感觉、感受固然是重要的,但不能仅仅停留于此,只有深入的分析、理解才能提高对音乐和作品的欣赏水平。因此要懂得音乐内容、结构,探索音乐作品的构思。同时她还倡导一种“综合性的课程”,即将音乐与文化中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如将十二生肖、书法、篆刻、古诗词等引入到音乐歌曲的教学中,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全方位的文化感受。
中国音乐学院刘沛教授在《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2014)及学校艺术课程改革简介》中介绍了最新的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他关注到了一个全世界所有学生都存在的问题―对知识持久理解(Enduring Understanding)的问题。而最新的美国国家标准就从一中心问题出发,提出了以“大概念”(Big Idea)、“核心问题”(Essential Question)作为设计理念,形成“理解为先的教学设计模式”(Understanding by Design,UbD),来解决困扰所有教师和学生长久以来的问题。他提出引用这种全新的课程设计理念,对我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进行改革。
3.高师音乐人才培养
在会议主题演讲中各位专家学者均对高师人才培养、高校音乐课程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其中中国艺术研究院薛艺兵教授以《中国音乐学院民族音乐教育目的反思》作为题目进行演讲。他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对“民族音乐”这一概念的认识都比较模糊,只有明确这一概念才能确定教学内容、清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他提出应该用“中国音乐”取代“民族音乐”,即 “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民族新音乐体系”来作为中国音乐学院教学内容体系。他强调,承认已经有着百年发展历史的中西结合的“民族新音乐”才是中国人应该传承的音乐新传统。
上海音乐学院余丹红教授以《心理学科建设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意义》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她提出了在音乐教育专业中设置心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和所面对的困难,呼吁对心理学在音乐及音乐教育上的价值进行评估,对未来音乐教育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判断,同时强调未来音乐教育的走向应该更具有科学化。
华东师范大学郑艳博士在《美国哈佛大学音乐系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启示》的演讲中向我们介绍了哈佛大学音乐系的情况:在课程设置方面,不同学科联袂建设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与多元化专题课程相互补充;在教学模式上,教授主讲、助教协助,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等,给在座的专家和教师提供了新的信息,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建设具有很大的借鉴性意义。
西北师范大学朱东升教授在《西北音乐教育回顾与发展―以西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学科发展为例》的演讲中提出,西北地区教育环境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因此在西北师范类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中,最紧迫的是要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实践能力和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表演能力。
4.脑成像研究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本次会议的另一个重要议题关注的是脑成像研究对音乐教育的影响。霍杰斯博士在《音乐与大脑》的主题演讲中讲道: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他一直与同事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探索音乐大脑的脑成像研究,其目标就是研究音乐行为中不同要素的神经机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研究了演奏巴赫作品的钢琴家、即兴演唱的歌唱家,以及在演出中发现错误和处理多重感官信息的指挥家。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我们观察了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两组被试听到喜欢和不喜欢两种音乐时大脑的不同反应。尽管未来仍有许多未知亟待探究,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一幅音乐大脑的图景已初具雏形,这将帮助我们理解音乐为何以及如何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
中国音乐学院任恺博士以《音乐短时记忆的组块研究》为题做了演讲。他认为音乐短时记忆,一方面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如认知背景、认知策略等;另一方面还受到客观因素,是否容易被认知和在认知的基础上是否会产生更多的音乐偏好的影响。由此他认为短时记忆效果的好坏是音乐偏好产生的前提,或者说,越容易被捕获的音乐,越容易产生偏好。这一结论对我国中小学音乐课中被普遍讨论的“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这一长久以来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如选择一些容易被学生认知的音乐,他们对音乐的偏好程度就会增加,对音乐课的喜好程度也会随之增加等问题。
中国音乐学院吴珍博士在《音乐意义形成的脑机制》演讲中,通过认知神经科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去尝试探索一个经典的音乐问题―音乐的意义。她通过对大脑的研究:证实了音乐可以激活语义概念并且能够产生对音乐意义的阐释,认为以往所说的音乐是非语义性的观点过于绝对,同时证实了后天的音乐学习对于音乐感知能力是有巨大帮助的。通过这样的研究对于音乐教育也有很多启示,如音乐教育者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音乐文化环境;怎样通过有组织化的音乐学习,让人们系统化地理解音乐;在音乐欣赏与学习之中要尊重对音乐感受的个体差异;呼吁现代音乐教育者要关注用心去体会和聆听音乐。
乐山师范学院的王昕博士在《音乐诱绪的神经机制探索》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在聆听音乐时是能够明显地感受到音乐当中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的,音乐对于情感的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她的研究对于教授情感体验时的方式、方法以及音乐治疗上都具有借鉴意义。
北京矿业学院附属中学谢倩倩老师在《语言与民歌音乐风格感知的比较研究》中,通过对语言与民歌音乐风格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得出语言对民歌风格的感知具有导向作用。她认为,这一结论对于当今的音乐教育和教学的改进有一定启示作用。在民歌的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可以尝试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去逐渐强化学生学习民歌的意愿,去引导和培养学生对民歌音乐风格的感知能力。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兰博士在《最佳表演状态的心智技能: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的演讲当中,为我们展示了一系列控制表演的心智技能的方法,在这些方法的帮助之下,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享受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过程,帮助他们在教学环节和舞台实践中达到上佳的表演状态。她将这种控制分为六层―第一层:基因(DNA);第二层:健康(HEALTH);第三层:学习(LEARING);第四层:具体的技能(SPECIFIC SKILS);第五层:经验(EXPERIENCE);第六层:心理技能(MENTAL SKILLS)。阿兰博士讲到第一层和第二层是天生的,最难以控制,而最后一层心理技能则需要通过训练达到控制的目的,学生通过训练,很好地掌握了这些技巧以后,才会真正对各种条件下的表演都起到帮助作用。
在大会中,与会专家纷纷就主题发言中的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李妲娜教授提出,雷默的核心思想中到底有没有“以审美为核心”这个提法,究竟是“审美”还是“美育”的问题。管建华教授认为,美学进展是一种跨文化的对话,是翻译的问题。美学脱离不了哲学,所以叫音乐哲学。审美哲学是主观对客观的判断,审美有它的价值,但也有其局限性,这是价值的问题、合理性的问题,总之他认为“美”最终是要培养人的。刘沛教授认为用字的时候有很多含义,此美非彼美,音乐教育即美育,具有实用的意义。周世斌教授认为需要对中国音乐教育采取一种旁观的视角,将学术观点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如何有具体的操作性,用宽容的眼光看待各种文化,理解真正的多元;避免科学代替哲学,哲学代替科学。李妲娜教授认为中国需要真正的多元,需要有把西方的东西介绍给中国的学者,高师教育应注重应用和操作,需要将理论进行实践,并且有很好的操作训练,中国的音乐教育才有希望。杨瑞敏女士认为关于审美的问题尽可以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但不主张讨论美育的问题。
闭 幕 式
2014年10月10日下午,“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课程建设研讨会暨第二届中美音乐教育高峰论坛”在和谐良好的学术氛围中落下帷幕。大会最后由刘沛教授致闭幕词,他说:“我们此次的会议体现了两个‘回到’:其一,我们仿佛回到了先秦时代,看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其二,仿佛回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感受到了人性和意识的解放。”同时刘沛教授认为中西文化是和谐、共生的一体,国际不同文化的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化
语文是一门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致力研究的一切美,因此可以说语文就是美学的载体;同时教材选用的多为“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其人文气息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对少年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尤其要注重美育,即审美教育。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本人认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离开了课堂教学谈教育模式会显得苍白无华。因此,审美教育的核心无疑是课堂教学的审美化。课堂教学审美化是教学活动和审美活动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结,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知识传授与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努力提高学生语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激发起学生的爱心和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语文审美心理结构。
一、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美
“文以载道”,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文学创作的物质手段。从课文的语言中发掘美是实施审美教育的第一步,而诵读则是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语文审美教育的起点。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美,是学生感知美的第一步。语言美包括语言的形象美和音乐美,品味语言美就要引导学生去感知汉语言文字的形象美,领悟语言的音乐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儿歌、散文、绕口令中的韵律美、节奏美让人余音绕梁,回味悠长。在教学时应把握语句的节奏,进行表情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的音乐美,培养良好的语感,体验情感,从而获得一种精神愉悦和情感满足。比如,学习张籍的《长相思》,在朗诵时,应先让学生反复诵读,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再在诵读中感受本诗语言的音乐美,并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体验到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之情,再进行表情朗读,体验情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连理解语言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二、创设情景,感受意境美
意境,是形象思维派生的奇葩。在教学中对文章意境开掘的深度,决定着所确立的学生审美认识的高度。如何使学生形象地体会文章的写意与环境,伴随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这个思维过程进入文章的意境,是受教育者自觉接受美育教育的重要前提。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作者写文章,胸中必定有一个境,即一定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图景;作品写出来总又饱蘸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头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来。入境,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所以它也是语文课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
如何让学生融情入境,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授课时,应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再现课文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充满自由的创造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由境,与作者寄予的感情产生共鸣、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美的熏陶,达到美育的目的。
如《回乡偶书》一诗,看似平淡,却内蕴丰富。游子重回故乡,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化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自己的年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看似平淡的一问中。“笑问客从何处来”引出了诗人的无穷感慨。全诗在有问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在教学时,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儿童会怎样问诗人?诗人会怎么回答?你能根据这一个场面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对话,并组织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的动作表演,把《回乡偶书》中的对话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使学生对诗人那种年老回家,年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有了更深的感受,更好地领悟到诗的意境。
三、切磋讨论,探究综合美
刘勰认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阅读是读者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释语言文字所传导的信息的过程。各人的知识经验不同,对文章的解释就有不同。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切磋讨论,互相启迪,交流各自对文章的独特体验,能够丰富对文章的理解,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这样,学生在讨论文章的语言文字、艺术形象、内容结构和整体风格等互动活动中,受到美的陶冶,探究美的能力自然也会提高。
四、拓展延伸,创造美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美的熏陶,还要引导学生借鉴美、表现美,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按自己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去创造美。学生能否创造出美的事物,就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审美创造能力的标志。学生能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只有审美力,没有创造美的能力,并没有完成美育的目的,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教材读活,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读书、创造性地完成作业,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美育的效果是隽永的,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一旦学生成为审美的人,则情操可陶冶,品性可砥砺,人格可升华。借用叶圣陶的话说,“自会抽芽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硕的果”。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能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正确的审美观,鉴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成为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