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化学专题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新课程改革为本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完成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试验,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组织学习工作。
针对我省新高考“3+2方案”,加强高考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确保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争取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充分利用化学学科教研基地,加强基地的校本课程研究,用多种方式培养基地化学教师队伍,提升基地化学教研组的教研教学水平。
加强课题研究,在新课程改革中从实施、评价和教学技术等方面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专项性的课题研究。
加强青年化学教师培养工作,重点抓好青化会活动,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学习等,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做好2003年省初中化学竞赛和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参赛组织工作。
充分利用“化学工作室”(原化学教师电脑沙龙)良好的基础条件,加强“使用先进教学媒体,利用丰富网上资源,优化化学教学过程”的专题研究,办好化学教师自己的网页。
具体工作分述如下:
一、新课程试验
1.新学期前,用专家讲学、研究课、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评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新一轮培训工作。
2.继续进行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试验。
实施方面,继续加强教材教法和课堂教学研究,总结一年来新课程实施的经验与成绩,把教师的研究成果汇编成专著。
评价方面,扩大“学生化学学习成长过程记录研究”的研究队伍,加强化学学习的过程评价;做好今年《化学考试说明》的使用与研讨工作,搞好初中化学学习的终结评价,为今年化学课程改革划上圆满的句号,也为明年的课改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3.成立“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组”,用多种形式定期组织学习活动,研究“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4.2月底或3月初,组织化学教学研究人员等,参加省学会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活动;4月份,对XXX市武进、金坛地区进行新课程调研。
二、常规工作
1.初三年级
(1)利用本学年第一学期的期终化学教学调查测试题,认真做好初三化学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在开学初进行一次教学质量分析。
(2)由初三年级“中心教研组”牵头,以“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学习研究组”为骨干,利用专题讲座、研究课、研讨会、“教研沙龙”研讨活动等形式,分“常见的酸碱盐”、“食品中的有机物”、“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复习”等若干专题,每月进行1~2次教研活动。力争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能落实到化学课堂教学实际中去。
2.高一年级
(1)开学前进行2002学年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结果分析,认真总结高一化学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建议,作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参考。
(2)由高一年级“化学教研中心组”负责,在2~5月份,以“元素周期律”和“硫及其化合物”等为课题,开研究课2~3节。
(3)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研究。进行1~2次研讨活动。
3.高二年级
(1)开学前进行2002学年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结果分析,认真总结高二化学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建议,作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参考。
(2)由高二年级“化学教研中心组”负责,在2~5月份,以“有机物”等为课题,开研究课2~3节。
(3)以“化学选修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为课题。进行2次专题研究活动。
4.高三年级
(1)开学前进行2002学年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结果分析,认真总结高三化学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建议,作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参考。
(2)3月份,进行“2003年高考化学考试说明”的学习与研究,召开专题研讨会。
(3)4月份,在省奔牛高中召开本学期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研讨会”,对“一模”做仔细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为第二轮复习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4)5月份,对“二模”进行专题研究。共2页,当前第1页1
(5)由高三年级“化学教研中心组”负责,针对各个阶段的主要研究任务,开研究课2~3节。
三、课题研究
1.围绕初中新课程改革,在国家课标组的直接指导和华师大科研处的领导下,展开一个有系统、系列化、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网络。
2.在南师大的“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组的领导下,成立“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策略研究”子课题组,正式启动研究工作。
3.围绕高中新课程改革,积极寻找研究课题,尽早组织研究队伍,展开专题研究。
4.开展“XXX市市中学青年化学教师现状分析及其发展策略”课题的调查研究,寻找较高层次的挂钩单位,正式启动研究课题。
四、学科竞赛
1.3~4月份,认真做好江苏省2003年初中学生化学竞赛的组织参赛工作。
2.5月份前,认真做好2003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准备工作。5月份,做好2003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组织工作。
五、基地建设
1.加强学科基地化学组的教研力度,省常中、一中、三中、田中和新桥中学重点开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近5年化学高考试题走向研究”。以加强教学研究为策略,课堂教学提效为重点议题,提高教学质量,争取高考好成绩。
2.XXX市一中、三中、田中、实验初中、十五中和新桥中学将与教研室一起,共同进行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研究。基地学校要通过研究,积累课改经验,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3.加强化学学科基地学校之间的交流,互相进行听课、座谈,交流理论学习体会。组织外出参观学习。
六、师资培训
1.开学初,各年级以“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与评价”和“本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分析”为重点,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活动。
2.加强青年化学教师培养工作,重点抓好青化会活动。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学习,课堂教学研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青年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复习初中知识的方法通常有:
1、集中复习法。高一化学课开始时,集中用若干课时复习化学中的重要“双基”内容与高中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以及高中化学不再重复的,但初中化学里又没有讲全讲透的知识。
2、穿插复习法。高中化学的许多内容与初中化学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作“铺垫”去探索获取新的知识;同时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以便使初高中化学知识得到合理衔接。
3、专题复习法。结合高一的化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复习整理已有的知识,使初高中化学中相关的知识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
--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有力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智力因素外,学习方法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高一接轨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学案导学 初中化学 专题复习
引言
初中化学在主题复习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后期提分作用,前期复习中老师只是对前面知识点的组织过程。很少涉及重难点讨论和讲解,而到专题复习中开始加大解题难度,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最优解决方案和思考方法,正是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利用学案导学可以将专题复习内容更具体化和层次化。
一、复习专题的有效划分
目前很多化学老师编写导学案的时候没有认真编写,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直接使用别人的导学案。导学案中大量题目压得学生受不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感受不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产生恐惧和厌烦心理。需要学案以教案为依据,从教学任务、学生学习情况及自学教学特点出发,编制合理的学案。学案本身就是为了辅助教案,如果脱离教案,那么它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在复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怎么把学案和课堂知识连接?因此,学案编制应该把教案当做依据,并和教案内容互相吻合。
要想实现复习专题的合理划分,需要老师进行一段时间的整合。首先根据化学知识特点,以化学课本为主,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指导方向,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接受知识能力的水平和程度,设定专题复习方案。目的是在复习过程中将课本中的重点知识进行调整主编,在学案导学的作用下归纳重难点,然后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知识更具有系统化和条理化。
二、初中化学中的专题复习学案导学内容
(一)基础知识、构建网络
复习前老师要为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当然这个知识网络的构建不是凭空建立的,通过对基础知识的不断积累,一定程度后构建知识网络。专题复习的首要问题是对基础知识的把握,通过对知识的复习、整理和归纳构建知识网络。这个知识网络有很多空缺需要学生用相应基础知识填满,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记忆。老师在前期一定要为学生构建基础知识网络,具体知识点需要学生自己完成,老师作适当补充。
(二)研究中考、明确目的
要想让学生在中考中考到更好的成绩,首先了解中考出题方向和出题大致内容。了解中考出题具体动向之后制定相应学案,在专题复习中明确其中重点知识。给学生一个大致的复习方向,让学生知道课本中的知识点在考试中要求的深度,哪些是考试重点需要提高,哪些作为了解项目等。利用学案导学让学生做到“识记”,然后“理解”,只有理解了之后才能做到“会用”,最后才具备综合运用能力。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在复习中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三)典型例题、难点突破
专题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化学重点难题的具体突破,只有将这些难题很好地突破,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技巧才能得到相应提高。老师可以从历届中考试卷中找出典型例题,筛选突出问题的难点和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老师要对例题有一个很好的把握,然后把这些例题拿给学生做,对他们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前期记录,然后根据自己收集的问题点,为学生做出解答。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思考和分析,为他们找出解题方法。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后,就知道往哪个方向思考了。
(四)考点知识、板块训练
专题复习中老师要准备一些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检测题。这些检测题要紧扣基础知识,尽量减少难度过大过深的问题,例题形式要形式多样,包括选择和填空,当然包括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的填空和简单计算。同时要求学生训练时严格把握时间,在快速做题中老师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在这个专题上实际掌握知识程度如何。这种板块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专题基础知识熟练把握。
三、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导学的有效实施
(一)出示学案、课前准备
上课前老师可以把自己的学案向学生提出来,让学生根据学案找到学习重点和难点,找到需要针对的知识点。在完成基础知识网络构建的同时加强重点问题突破。当然这些都要在课前完成,也就是前期复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二)课堂展示、疑难点点拨
老师讲解经典例题时要做到充分展示,适时对问题难点和疑点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如“二氧化碳与碱液的反应”是中考试卷中比较复杂的题目。如2009年北京中考题,有人用一个装置进行试验,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用洗干净的装置试验,分别量取50ml的上述溶液放入A、B装置中关闭K通入约500ml二氧化碳,A、B均无变化。此试验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什么?
老师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得到的结果是一体积的水可以吸收一体积的二氧化碳,而容器中的溶液只有50ml,二氧化碳却有500ml。认为剩余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还有人认为由于两个容器内的颜色都没有变化,所以认为其中A是氢氧化钠,而B是氢氧化钙。以上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但都存在一定问题。分析问题时应该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分析,通过试题可知道两个容器都没有颜色变化,可以说明的是通入的二氧化碳和A中的液体发生了完全反应,也就不会再到B容器当中了,这才是正确的思路。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尽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所学的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用语含义的理解.教师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例如,在讲“化合价”时,我把化合价变成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铜汞钙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齐全,氧是负二最常见,单质为零永不变.另外,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动画向学生展示电子、原子、分子、离子的结构和运动,以及化合物的形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为了使学生学好化合物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现代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促使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由现象看本质,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形成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例如,对酸的教学,先通过常见的盐酸、硫酸的直观教学,归纳出酸的概念和通性,然后利用酸的通性和概念去分析其他酸,如硝酸、磷酸的性质和用途.另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物质的结构这条主线,突出物质的化学性质这一重点;抓住元素是由核电荷数决定的,核电荷数同时决定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排布又决定元素化合价D元素化合价决定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的结构决定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而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此,对于新课标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教师都应该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要作适当的补充和改进,提高实验效果.
五、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化学教学独特的形式和组成部分,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比较灵活,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以及学生自主性较强等特点.化学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配合课堂教学,实行因材施教,使学生扩大知识面、经受实践锻炼和发展智能,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发展特长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化学课外活动,并且要善于组织和指导化学课外活动.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联系社会学过的课内知识.教师可以采取做化学实验和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许茂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7).
高中化学不论知识的内容、结构、深广度,还是学习要求上都比初中化学具有更高的层次。认真研究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切实打好高中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必要步骤和措施。
一、思维方式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思维方式是直观形象思维,感性认识比较多,逻辑性不太明显。高中化学以抽象思维为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因此,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完成学生思维方式的衔接是十分必要的。如高中化学中《碱金属元素》,从结构上分析推测其性质变化,结合学过的钠的性质作对比,找出结构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也可利用图表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找出其联系和规律,是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有效途径。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衔接
初中化学属于公民素质教育,教材内容是科学的、有序的、但并不追求严密和系统完整。而高中知识则以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论为主干,教学中以学生初中所学到的知识开始,注重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把知识由点而发展成知识层面,进一步注重于知识面的应用及知识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知识网。
初高中化学教材内容是有机整体,许多难点是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例如:“氧化还原”概念,从初始认识(有氧参加)到初级认识(有化合价变化)到本质认识(有电子转移)再到实际应用(原电池、电解池),一步步深化。初中化学已删除的内容,高中化学教学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应在高中化学相应的篇章上出现,不必提前补充。如元素的存在状态、电解质及电离的基本概念。高中入学初应重点复习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补充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规律,略加深化学计算的内容,介绍有关“差量法”的运算方法。这样既解决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台阶,又分散了难点,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学进度、能力要求上体现出可接受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三、初高中教学方法的衔接
一般说来,化学教学中的各方面是密切联系的,这些联系和综合必须发挥其整体功能和综合效应,以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必须要注重德育教育方面的衔接。坚持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初高中化学教学方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结合化学史上科学家工作成败得失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谦虚谨慎、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的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化学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必须注重教师教育方法的衔接。初中化学通常以概念发展组织教学,注重传授和接受;而高中化学常围绕问题解决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寻找规律、归纳总结,使化学知识结构化、网络化,以提高学习效率。初中化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只从某一方面看待问题,而高中化学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不同层次去看待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不同层次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完成解决问题方法衔接的途径。初中阶段尤其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与书面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为高中化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注意发挥新老教师合理搭配,集体备课的优势,在学生中开展学法指导。
必须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的深化与扩展,由于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总结出来的规律和概念局限性很大。例如:初中化学对两变化的区别只停留在有无新物质产生和是否形成新分子水平,高中化学学习了物质结构知识以后,应理解为有无组成、结构的改变,即原有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的生成。初三学生升入高一,绝大多数生理上发生质的变化,思维方式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等出现质的飞跃,能自觉地用理论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搞好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使其能够将化学信息抽象地、逻辑地统摄成规律并加以运用。搞好学法指导,促进非智力因素的衔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专题讲座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必须注重实验教学方法的衔接。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实验探究活动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实验教学的重点是,从初中化学偏重于对实验现象的初步观察能力的训练,对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上逐步转移到分析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教学上。
四、初高中化学评估的衔接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对学生在化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达到的水平进行全过程正确的考核,考虑到其阶段性、有效性及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