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年人法律知识

老年人法律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人法律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年人法律知识

老年人法律知识范文第1篇

通常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记忆力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德国科学家目前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了一种对记忆力有重要影响的“SK3”蛋白质。科学家期望能据此研发出相关药物,帮助老年人恢复记忆力。

据德国马普学会新闻公告介绍,该学会设在格丁根的实验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施皮思和布兰克等人领导的科研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对不同年龄的实验鼠学习与记忆能力进行研究。他们在实验中首先让老鼠听到一声声响,而后给其足部以电子刺激。科学家希望借此发现,动物是否能将所听到的声响与随后受到的足部刺激联系起来,并记住声响之后的刺激。

反复实验后,老鼠会渐渐将声响与足部刺激两者联系起来,即记住了听到声响后足部会出现痉挛。在实验第二阶段,只让老鼠听到声响而不给其以电子刺激。科学家们发现,年轻的实验鼠依然会习惯性地出现足部痉挛。这证明它们记住了在第一阶段中所形成的因两者关联而产生的自然机体反应。但年老的实验鼠则在听到声响后很少出现足部痉挛反应。这表明它们的记忆力出现衰退。

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SK3”的蛋白质在不同年龄的实验鼠脑部中的含量与其记忆能力密切相关。老年实验鼠脑部该蛋白质含量较高,年轻实验鼠含量较少。当科学家设法降低老年实验鼠脑部的SK3含量后,它们的记忆力出现了好转。

科学家解释说,此前的研究也证实,生物体将外部刺激传导给大脑的过程中,SK3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科学家期望,他们可以研发出一种调节人类大脑中SK3蛋白质含量的药物,帮助减缓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的速度。

尿检预测长期记忆丧失

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对尿液中的应激性激素进行检测有可能预测出老年男人是否会发生增龄性记忆丧失:肾上腺素含量的增加与七十多岁男性的心智功能衰退是密切相关的。有关研究报告已呈交给美国老龄学会(GSA)年会上,专家们认为该项发现最终将用于预测中老年人患Alzheimer氏症可能性。洛杉矶加州大学的安瑞大夫等指出,实际上已经知道这类应激性激素的增加意味着健康状况的退变,只不过迄今尚不清楚其含量的下降是否真的有利于改善健康,但此前的相关研究确实证明了血液中应激激素的增加(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氢化可的松等)与老年人的死亡率、心脏病和精神障碍等密切相关。在该项研究中,专家们在1988年对154位七十多岁的健康男女自愿者的隔夜尿样进行了检查,将肾上腺素测定结果与他们的心智功能状况进行比较,并分别在两年半和七年后重复检测。结果在排除了其他因素的作用后发现,对于那些在两年半后就表现出肾上腺素上升的老年男人来说,他们在随后的四年半里患记忆丧失的危险就会显著增加。

焦虑症使心脏病发作风险提升74%

荷兰蒂尔堡大学研究人员一份研究报告说,一名心脏疾病患者如果患有焦虑症,将会增加其心脏病发作、中风、心脏衰歇甚至死亡的风险。

研究人员选取了1000多名病情稳定的心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之初,他们对这些人进行检查,以评估是否患有焦虑症。

在随后大约5年多的跟踪调查期间,共有371人次心血管疾病发作。统计分析发现,在106名同时患焦虑症的心脏疾病患者中,心脏病的年发作率为9.6%,而在其余909名未患焦虑症的患者中,发作率为6.6%。

老年人法律知识范文第2篇

福建省东山县94岁的林建德,用他29年时间坚持不懈的普法善举,完美地诠释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老人样:有情怀的老人样。

1985年,退休后的林建德与当地老中医一起开办了一家老人诊所,义务为老年人看病。在与老年人的接触中,林建德很快发现,前来就诊的老人们“心病”多于“身病”。子女不孝、遭到弃养、遗产纠纷是他们最大的“病根”,而最直接的“病灶”来源于法律知识的缺乏。林建德认为,医治老年人心病的治本良方就是普及法律知识。为此,1985年林建德自费报名参加上海《民主与法制》杂志社的法律函授学校,63岁的他成为当时学校里最高龄的函授生。两年后,林建德担任当地公园街老人协会会长,从此开始了29年的普法历程。

1995年,林建德自费创办老年法制学校,常年开设由他主讲的法律法规专题课,同时定期举办学法用法特色班,从公、检、法、司等部门聘请专业法律人士来校授课。29年来,林建德先后培养了2000多位法律明白人,并为老年人提供大量的免费法律援助。林建德说,法律就像灯塔,能照亮航程,指明方向,找到归宿;如果大家都遵法守法,社会就更加进步,邻里就更加和谐。2016年8月,林建德获得“全国法治宣传教育模范个人”称号。

这就是林建德用他的言行呈现给我们的一种有情怀的老人样。

也许有人觉得对老年人讲情怀,要求有点高了。老年人不就是跳跳广场舞、打打太极拳、带带孙子、谈谈保健,或者聚聚聊聊、走走看看。其实不然。因为我们真切地看到,在许多发达地区,老年人做善事、做公益的情怀与担当已经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常态化了。在这些地方,老年人讲情怀、讲担当、讲责任,不仅成为一种时尚,也逐渐内化为自觉行动。正如林建德所说:“居家养老不是在家待着,而是走出家门,尽己所能,回报社会。”

有情怀的老人是什么样子

有情怀的老人,热爱生活,写好人生。在这些老年人看来,自己虽然退休离开了原来的职场,但生活的意义与对生活的热爱并没有因此改变或减少。他们以前做事难免有着谋生的无奈,如今完全可以更加关注兴趣与意义。梁实秋曾经说过,老年的情趣在于互相扶持地走下山岗,自得其乐。老年人已经将一切恩怨炎凉看得明白,但是,这不该妨碍他们感慨之余行动起来,继续享受做事情的快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情怀的老人也许自己衣食无忧,但他们清醒地看到仍有不少人的生活并不如意。所以,他们总是善于用发现美的眼光与心态去捕捉、挖掘、呵护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真善美,他们总是尽自己所能扶贫济困,去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他们总是用自己的爱与热情去感染、引导那些遭受挫折困扰的人增强信心与勇气。

有情怀的老人,感恩社会,继续梦想。这些老年人认为,社会给了他们很多机会与梦想,也给了他们很多利益与待遇,他们不可能不知恩图报、服务社会、继续梦想。就像林建德那样,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敏锐发现其中的短板与症结,提出自己独有的推动社会进步的方案与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并身体力行亲历亲为地去做。

他们有的常年助学,致力于为边远乡村儿童送去未来的希望与高品质的阅读;有的长期助困,把爱和温暖送到最需要帮助的地方与人群那里;有的担当百姓与政府的沟通使者,把百姓的诉求与政府的意愿及能力结合起来,共同维护与保持社会的良好秩序。

老年人法律知识范文第3篇

一、涉老案件的特点

(一)涉老案件有“三高”趋势。一是法院受理涉老案件数量增长。如某基层法院在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受理涉老案件25件、27件、28件、30件。二是案件类型增多。2010年前法院受理的涉老案件中主要是继承、赡养与婚姻纠纷,2011年则增加了财产分割纠纷、医疗合同与医疗侵权纠纷、买卖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因为商品房开发导致人口流动,互不相识的老人居住到一起,在小区公共场所娱乐时产生矛盾不能相互谅解,相互伤人损物引发赔偿诉讼增加。三是涉案金额逐年增高。相比以前的涉老案件,2009年以后涉案金额逐渐增大。在2012年的涉老案件中,诉讼标的趋于多样化,出现了金银首饰、存款、股票、基金、股东权益、著作权等,尤其是继子女偷走老人房产证引发房屋产权诉讼的标的额较大。

(二)涉老案件类型主要集中在赡养纠纷。2009年至2012年某基层法院共审结赡养纠纷案件49件,占同期受理涉老纠纷案件的45%。2010年以后审结赡养纠纷案件虽然数量下降,但是案件处理难度日益增大,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对生活费、医疗费的需求增加,而其子女经济能力有限,给案件处理增加了难度。

(三)房屋产权纠纷、租赁使用权纠纷案件逐渐缠上老人。随着房价不断上涨,涉老房屋产权纠纷、房屋买卖纠纷、租赁权纠纷逐年增长,且随着城镇化进度加速,涉及房屋拆迁安置款纠纷和房屋确权、继承析产纠纷案件也在增加。

二、涉老案件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老年人用法律维权的意识不足。受“家丑不可外扬”“打官司丢人”“快人土的人还离婚”等传统观念的束缚,提讼对老年人本身而言需要极大的勇气,甚至是一种内心伤害。有的老人提讼后,受到外界阻挠又撤诉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证据意识普遍不强。基于亲属关系,老年人的钱财、物权凭证、身份证件往往交由特定亲属保管,导致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往往由于缺乏有力的证据,致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有些老年人法律知识欠缺,不懂得取证、举证等现代司法概念,甚至将道德事项寄希望于用法律来处理。导致有的诉讼请求难以得到支持。有些老年人以偏概全,将其长期工作生活形成的思维定式强加给法院,增加法官及时审结案件的难度。

(三)许多老人诉讼能力较低,需要得到司法关怀。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法院会主动对其应交的诉讼费采取缓交、减交、免交等措施。法官有时还会与村委会、居委会和老人所在单位协调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给予老人最大限度的帮助,延伸司法关怀。但有些涉老案件往往是伴随着家庭财产分割、孙子女抚养、老年人再婚、父母子女矛盾、婆媳翁婿矛盾等较为复杂的因素,解决起来比较困难,有时个案的解决难以从根源上彻底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四)老人参加诉讼,牵动多方精力。如80岁的王某诉某图书馆的12册诗集署名权纠纷,因其听力存在部分障碍,需要与78岁的老伴一同出席法庭,子女对其父母的庭审情况也不断打电话询问,法官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也不断对王某进行悉心指导。因此,很多涉老案件需要基层组织领导、当事人亲属等多方参与,形成合力,从情、理、法各个角度来做当事人的工作,这样处理案件才能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老年人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律纠纷

首先是管理好自己的身份证、房产证等重要证件。随着社会管理日渐规范。公民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办理相关事务,均要出示有效证件。一旦产生纠纷,上述证件必然成为判断法律行为是否有效的证据。

其次是不贪图利益,守住自己的“老本”。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各类投资、保健、特效治疗的广告和电话要保持高度警惕,不中骗子的招。

老年人法律知识范文第4篇

一、巩固本社区原有的资源,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始终把老龄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老龄委的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整体推进社区老龄事业的发展。社区要从广大老年人精神生活需要出发,组织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

二、 进一步做好社区独居老人关爱工作,针对各种不同需求的独居老人提供各类相关的服务,巩固所有老人一对一的结对关爱活动。大力宣传“安康通”呼叫装置,为有这方面需求的老人做好服务工作。

三、认真做好老年人来访、来信工作,热情接待,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困难。

四、深入开展敬老活动,对小区困难老人及时送温暖,经常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发现困难及时解决。在春节、端午节、重阳节、夏季高温等重大节日前夕对无业老人、高龄老人、离休干部等做好走访慰问工作,在“三八”妇女节,组织文体骨干排练节目,为社区中的老人们表演。

五、加强老年人权益维护力度,利用小区科普画廊、小黑板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对社区老人在赡养、家庭、财产等纠纷问题及时处理和调解,并在社区开设法律维权讲座,增强老人们自我维权意识。

六、发挥社区内三个“睦邻点”的特色功能,继续作好“空中老年大学”的工作。

七、充分发挥离休老干部作用,使他们的余热能得到发挥。

八、定期开展志愿者送温暖活动,扩大为老服务志愿者读物,为特殊困难居民送医、免费测量血压、健康咨询、理发等。

九、继续做好党员领导干部与贫困老人的结对帮困工作。

老年人法律知识范文第5篇

一、实习主要目的

1、通过实习,将社会工作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熟悉老年社会工作,协助老人更好地适应服务中心环境,过上欢乐幸福的晚年生活。

2、通过实习,了解服务中心、老年人以及老年人间的需求,发挥社工的桥梁作用,建立服务中心、家庭、社会等多方位的服务体系,促进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心理。

3、通过实习,帮助老年人掌握基本的生理和心理保健知识,如饮食、血压、情绪、个性等,通过谈心和游戏等方式增强老年人的自我意识,适应老年生活,从而应对老年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障碍。

4、通过实习,鼓励老人发挥才智,参与社会发展参与社会发展,使老人“老有所为”。

5、通过实习,提高实习队员的社会工作专业素养,内化社会工作价值观,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在具体工作中把握尊重、真诚、平等、同感、案主自决、保密、理论联系实际等专业原则。

6、通过实习,帮助服务中心员工明确本机构中为老人服务的宗旨:爱心、细心、真心、耐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服务中心员工的服务意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二、实习内容

1、协助服务中心护理部处理老年人工作日常事务;

2、每周一期心理知识专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3、每位组员完成2个个案,要求深入真实;

4、开展1个小组工作;

5、开展各类适合本中心老年人的文体活动(如书画、棋类比赛、观看适合老年人的电影等);

6、举办一些针对服务中心员工的专家讲座。

三、工作日程安排(XX年2月25日——XX年4月20日)

1、熟悉工作阶段:XX年2月25日——XX年3月9日随主任晨间查房了解老人情况,鼓励并陪护老人做回春保健操,陪老人散步谈心、听讲座,融入服务中心的大家庭,找工作人员了解中心情况等。与老人及工作人员建立融洽关系,便于工作开展。

2、 开展工作阶段:XX年3月10日——XX年4月13日

(1)运用专业技巧,通过日常工作以及各种具体活动服务老人,丰富其精神和娱乐生活,最终期望达到减缓老人衰老速度,提高老人生活质量。具体活动如纸鹤传情活动,融洽员工和老人的感情,让老人感受到中心的温暖;击鼓传花活动;棋类比赛;书画比赛;庆生日祝寿星,让老人感受寿星的光荣;组织老人观看一些温馨电影;在晴天时组织老人游园晒暖;协同作画或协同拼图,增加老人之间的感情;培植盆栽,互赠祝福,每位老人培植一盆植物,待其成景后组织观景会,附上祝福,与其他老人互赠;文艺演出等。

(2)鼓励老人发挥才智,参与社会发展参与社会发展,使老人“老有所为”。通过参与社会发展,自愿从事各种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帮助老人克服因离岗休养而带来的各种不适应、乃至不健康的心理,从而有效防止老年人的心理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