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课标音乐教学方法

新课标音乐教学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课标音乐教学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课标音乐教学方法

新课标音乐教学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信息化技术

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教改要求,新课标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在新课标背景下,创新教育已成为热点话题,小学音乐教学领域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所谓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将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作为价值导向,同时将创造型的人才培养作为终极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既是弘扬创新本性的客观需要,又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需求。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创新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学生自己,因此从小学音乐教学创新的视角出发,势在必行。

一、当下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目前普遍小学教育都将语文和数学作为主要的教育科目,而音乐由于没有必考性和副课的定位让其在学校的地位十分尴尬,从而导致缺乏重视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是副课教育,有时一些主课教师为了达到教学计划也会占用音乐课的时间,从而导致课程被压缩;另一方面课程的时间不够合理,为了方便主课的教学,很多小学会把音乐学习时间安排在下午,在一天的学习压力下,学生根本没有心思完成学习内容,从而导致学习效果差的问题。

(二)专业教师缺乏,教学手段落后。由于不是“应试”要求的科目,导致小学音乐教师的地位尴尬,一些专业音乐教师因为发展和待遇问题不得不转行或者从事其他课程教育,所以专业教师缺乏也是目前我国各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很多教师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也会沿用应试教育的“灌输”手段,通过照本宣科、领唱、学生学习唱等单一手段进行教育,不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高,而对学习也缺乏一定的兴趣。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

(一)不断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式下,音乐教师的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主导,而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的则只是参与者,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兴趣很难得到提高。为此,教师必须积极的、不断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索音乐、学习音乐,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大树妈妈》这一音乐时,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搜集相关的音乐素材,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设定,这样教师在对教学内容以及中心内涵展开讲解的时候就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教师音乐教学的目标是不断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先对歌曲的曲调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去。

(二)为音乐教学设定情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设定音乐教学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它能够实现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的充分了解,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新时期,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就要求教师要从音乐欣赏的角度出发,不断创造音乐作品的物质情境、人文情境,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去。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四季童趣》这首音乐时,可以用多媒体软件播放有关的画面,然后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回忆在不同的季节自己都会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就会形成良好的互动,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热情。

(三)不断的丰富学校音乐教学资源

在小学阶段,音乐课的课时数是较少的,这样,学生接触音乐的时间就会大大降低,为此,小学音乐的教学效率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指出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需要对相关的乐器进行添置,要不断地开发本校特色的音乐模式,积极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比如教师在介绍《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收集有关“母亲”的音乐主题,然后让学生在课上进行交流,最后,可以让同学们对歌曲进行演绎,明确自身与课本存在的差异,最终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

一般而言,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欣赏教学内容约占总课时的四分之一,这一比例非常大,而且其中还涉及戏曲欣赏、器乐欣赏以及曲艺欣赏等方面的内容。乐器欣赏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西洋交响乐、民族管弦乐;民族乐器合奏教学过程中,又包含丝竹乐、吹打乐在内的五个主要乐种;乐曲中还涉及几十种古今中外的乐器音色。对于这些音乐教学内容,如何才能获得最佳的欣赏和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就是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即通过放映录像带的形式,传达教学内容。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学生们可对乐队演奏过程中的规模、阵容以及指挥者的风格和手势一目了然;同时,对音乐情感形象、乐器音色以及演员们的道具服装和演唱过程中的动作表情,都可以看得明明白白,也能够听得真真切切。比如,在《迎来春色换人间》唱腔、组合片断欣赏教学过程中,紧随其后给学生们介绍京剧人物中的四大行当,即生、旦、净、丑,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得更准确。比如,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青衣、花旦及刀马旦,并且什么是黑头和花脸。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开阔视野、增长学生们的见识,而且还可以享受艺术之美。

小学音乐教学教法有很多。在平常的教学中,只要我们对学生充满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讨新的教法与思路,就能找到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法。愿小学音乐教学之花开得更艳。

参考文献:

新课标音乐教学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标音乐课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在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同时,更好的弘扬民族音乐,并提倡学科综合,以音乐课程价值观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出发点,建立综合的评价机制。

教材是我们实现梦想和传递美的载体。教材内容的设置是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每个单元分别是按“学唱歌曲、欣赏乐曲、实践与创造”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接下来,我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第十六册第三单元《瑰丽的电声》第一课时《大海啊,故乡》为例,来谈谈我是如何利用课标和教材知识体系做导引,处理教材内容,来引领孩子们感受、体验音乐的美。

(一)教材、学情分析

歌曲《大海啊,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王立平词曲,创作于1983年,这首歌曲为F大调,3∕4拍,中速。整首歌词通俗易懂,旋律优美,富于变化,饱含热爱故乡的浓厚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教学的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好动、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心理、生理日趋成熟,参与音乐表演意识也增强,学生能以自主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构建其自主探索、合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理解、感受、体验音乐的美。

(二)说目标与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学情的分析,根据新课标强调“以审美为核心”,结合本单元教学内容及要求,制定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加强歌唱中的换气、延长音的掌握

过程与方法:通过歌唱、欣赏、创编活动的练习,表达歌曲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根据中学生变声期对音乐的感知日趋成熟等身心特征,结合本课内容,指出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整体感受旋律、节奏的变化,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资料 钢琴

(三)教法、学法的分析

对于以上教学重、难点的落实,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以创设情境,对比、提问、引导等方法,辅以示范和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法体现: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欣赏、实践等方法,对音乐整体感知达到审美育人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三维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三大板块进行分析阐述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第二板块新课教学 参与实践

第三板块拓展延伸 升华主题

课标中曾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课标要求,第一板块内容我将分2个环节来完成。

1、创设情境:

我预设情境:多媒体播放《赶海的小姑娘》MTV片段

师:画面里都出现了什么景物与声音?

生:女孩、沙滩、贝壳……海鸥、海浪、海风的声音……

师:模仿你所喜欢的声音,我们一起创设出海边的情境好吗?

生:模仿、师生共同创设海边氛围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海,我的故乡。一首思乡曲《大海啊,故乡》与你分享。

2、体会意境:用问题“大海确实令人向往,那音乐是怎么样来表现大海的波浪呢?”引领学生感悟,我在钢琴上弹出:

1 21 76︳533–︳; 6 54 16 5︳5 -- ︳

请学生根据我弹出的旋律,用“LU”来练声,并体会意境。

【意图:《赶海的小姑娘》这首儿歌的直观播放,勾起了学生儿时的回忆,人们不知不觉地便想起了自己的故乡。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那种意境,使教学一开始就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用“LU”带声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好歌唱状态,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新课标中曾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要能够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主动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由于变声期,提醒学生注意嗓子的保护,不要大声喊唱,“新课教学,参与实践”这一板块是本课的重点之所在,这里我将分为三个环节来完成音乐的“审美”教育。

1、聆听美、体会美(聆听全曲,感受旋律)

我让学生边听边看教材P20—21谱例,在听的过程中仔细感受音乐,聆听前,我预设问题:

问题一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问题二你所喜欢哪部分的旋律,为什么?

【意图:通过提问式引导学生,主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去聆听歌曲,整体感知到这是一首抒情的思乡歌曲】

2、理解美、感悟美(学唱歌曲、艺术处理、情感升华)

学唱:师:弹琴范唱

生:划拍聆听,划分乐段

师:弹琴教唱

【凭借教师的示范性,动作体会,轻声跟琴学唱有利于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歌曲艺术处理、情感升华

在本环节,我将与学生共同探讨歌曲的艺术处理中的“力度处理、重复处理、加入尾声渐慢、渐弱处理”等几个难点,我会预设两个问题:问题一 “不一样的情感在力度上可以怎样表现呢?”问题二:“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在此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

【意图:通过参与对比演唱方式,让学生产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突破教学难点,让他们选择认为合适的方法来演唱,体会歌曲情感的发展,从亲切倾诉----抒怀---情感升华---怀恋之情,力度由弱到强、旋律重复的使用,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的表达对祖国、对故乡、对母亲的深情】

3、表现美、创造美(巩固演唱、表现创造)

活动一:电声音乐伴奏,师生共同演唱巩固歌曲

活动二:分组以不同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及创造练习

在小组活动展示后,师生评价、总结过程中,我预设一个问题用于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总结。问题是“对于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歌曲有何不同感受?”

【意图:通过欣赏法,多途径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欢乐,参与为了体验、体验为了发展,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兴趣,对电声音乐伴奏的指出,为以后的欣赏课做个简要的铺垫】

课标中曾指出“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认识更多多元音乐文化,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情感。”因此在“拓展延伸、升华主题”第三板块中,我会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关于大海的图片、歌曲、乐曲,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增长知识,更真切的体会歌曲的情感,然后在《大海啊,故乡》的演唱中结束本课。

(五)板书设计:

《大海啊,故乡》

王立平词曲

1 2176 ︱5 33 -︱

6 54 16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