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新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从学生的生活和主体地位出发――明确德育目标
传统的学校德育多采用灌输式教育,是以科学知识传授为中心的知性德育,只求道德知识的传授,不求道德行为的养成。往往忽略学生是否理解和接受,导致德育中主体性的丧失。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把道德作为学生主体生活的一部分,其价值在于把道德生活的意义、把主体行为的意义置于学生手中。
道德,体现着生活中主体对于自己的生命旨趣、生活意义的追寻,是人的生活价值的体现,充盈着人性的光辉。德育生活化就是找回这个曾失落的主体,承认并尊重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以追求确定的道德知识为目标,而是给学生练习道德行为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积极思考、不断探索,让学生学会选择,有新的感悟,并做出有意义的判断。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骨干举办各种活动,如艺术节、科技节等,针对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行为,开展成因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描述过程片段,进行自我析(活动中哪些环节高效地完成了、哪些环节出现了沟通问题)。在这些活动中,教师由道德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道德践行的引导者,并以健全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宽广的胸怀善待学生,让学生毫无顾虑地参与,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从学生的生活和主体地位出发,明确方向后,在实施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笔者认为主要问题是:德育目标定位过高。德育目标是教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在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德育目标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觉得目标就在眼前,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做到,而不应可望而不可即。因此,德育目标要“小”,着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规范。只有直面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具体的、丰富的道德训练。
二、将生活实践融入德育课程――丰富德育内容
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在新课改中,活动教学成为德育课程的基本教学形式之一。活动教学的引入,力图改变传统德育课堂的沉闷氛围,使师生双方在生动、和谐的交互影响之中,为德育课堂带来生机。
然而,我们发现课程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活动的细节设计不知不觉地偏向教师自己的考虑,渐渐忽略学生的感受。其实,传统德育教育的根本缺陷是“无人”的知性德育,突出的是“教师本位”,一节课讲什么、讲多少、怎么讲,都由教师说了算;教师讲的、课本上说的,往往与生活现实脱节。这样的德育课程根本没有学生参与的机会。
笔者认为应该将生活实践融入德育课程,使德育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如让学生参加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艰辛,明白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道德认识和结论,都是学生自觉、自愿的主动构建,不是外部力量的强加。这样的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学校会针对性地更新德育课程,因为实践过程是动态的,那么课程就应该是动态的。为此,我们将“梦想剧场”“故事汇”特色活动纳入德育课程中,这类带有“家校零距离”性质的生活实践活动一直被家长充分认可。其间从活动的计划到实施,从问题的提出到克服,学生用“做”的方式代替“说”的方式,用“悟”的方式代替“学”的方式,再次体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德育课程的务实性体现出来。
三、让道德实践走向社会――拓展德育途径
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问题虽然不是学生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但实实在在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当拓展德育的途径,让道德实践走向社会。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主动多方联系公园、驻地部队国防训练中心、各社区和敬老院等一批体验教育活动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体验活动。可以开展“小学生走进社区”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热爱社区,同时增长各方面的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可开展以“我为社区做贡献、美化社区环境”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表演小品、唱歌、跳舞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学生不怕脏不怕累,人人为社区环境作贡献等优秀品质。积极参加社区实践活动,既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又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使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说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
一、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优化课程结构
教育现代化从课程目标看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课程结构看又是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的动态平衡。过去,我们的教育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整个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分科教学大纲,说到底只是知识技能大纲。对知识技能的训练有一套明确、严格的保证体系,而对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情感、意志、个性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却提法模糊且无明确的保证体系。这种运用淘汰机制选择人的教育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根除这一弊端是发展现代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正是弥补了传统课程体系的这种不足,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1)把心理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作为其有机构成部分,完善了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体系。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要转化为广大师生的教育行为,最终必须体现在课程结构之中,贯彻到教材之中。因此,落实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要在课程建设上有新的突破,也就是把心理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之中。
(2)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为学科课程的协同发展提供了中介和桥梁。心理素质是德智体美劳各育的结合点,学生各学科素质的培养取决于他们心理品质及能力发展的程度。引人心理教育,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提高学习质量,获得主动发展,又可以达成师生的默契配合,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创造最佳教育效果。
(3)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体发展贯穿了总纲。心理教育的实施使原先不受重视或被取消的活动课程成为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发展能力的重要阵地,从而提高了活动课程的实际效果,保证学科课程的有效延伸。
二、落实大德育观的要求,发挥独特功能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规定:“初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正确的认识,逐步树立起社会责任感。”这一规定从大德育观的层面对德育课程提出了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即德育必须包括政治品德、思想品德、伦理品德、心理品质等四方面的内容。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课程标准及教材,不难发现初一年级《思想政治》课程正是符合上述规定的要求,即是从大德育观的角度出发,采用德育的视野和思维方法,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从而建构一门强调学生道德和心理品质形成的心理教育课程。这一实践表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德育与心理教育以“育人”的总目标和基本职能为基础进行了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是一种交叉关系,在交叉关系中充分发挥二者在育人活动中各自的独特作用。
(1)心理教育有助于教师的学生观的转变,有利于德育模式的更新。心理教育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移情性”学生观,调动情感的力量去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自身的思想品德问题和心理障碍,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而教师学生观的转变必将会促进德育模式的更新,摒弃德育灌输化的倾向,势必改变许多学生德育成绩与实际道德认知水平、能力相距很大甚至相反的状况。
(2)德育课程为心理教育课程化提供准确的学科定位。过去,心理教育缺乏系统性,没有保证实施的支持系统。心理教育在口头上是重要的,实际上却被削弱或取消,使得心理教育得不到落实。从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看,智、体、美、劳四育虽然渗透心理教育的内容,但难以与心理教育课程实现全面融洽,而大德育视野则能融人心理教育的内容,使心理教育作为德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心理教育的课程化。
(3)心理教育旨在完善人格,填补了德育目标的空白地带,促进“全人”教育的实现。以往学校德育关注的是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规范方面的要求,而对学生心理生活的协调不够重视。因而,学生即使较充分地接受德育的影响,也不一定就能成为具有完美个性的人。而心理教育的引入,以塑造完善人格为目标,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填补了德育目标的空白。使学生不仅会在较高层次上实现正确的价值定向,还会在一些“低层次”上懂得适应社会生活的做人本领,从而实现“全人”教育对完美个性的要求。
(4)德育实践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条件,拓展了心理教育的培育途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心理教育中创造条件和利用时机锻炼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磨炼意志品质,从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过程。德育实践不仅能考验学生的道德水平、法律意识及思想境界,还能从学生的道德评价与选择的矛盾冲突中锻炼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5)心理教育为道德内化提供了承载体,扩大了德育的整体效应。毋庸置疑,德育的成效取决于道德内化的程度,而道德内化的程度又取决于学生对德育影响的心理悦纳程度。只有通过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心态,在学生心理悦纳的基础上,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的整体效应才能得到扩大,真正发挥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三、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实质,深化实施效果
中学心理教育课程实施以来,以其独特新颖富有实效的特点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也不可否认存在着流于形式的现象,还未能充分发挥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特殊功能,甚至存在心理教育德育化、心理教育课程一般化的倾向。那么,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没有切实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实质。要探究心理教育课程的实质,我们不妨把心理教育课程同一般学科课程、心理学课程作一番比较。比较鉴别之后答案即显而易见了。一般学科课程的科学性是由与之相对应的科学体系为支持基础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会承认及科学的权威性作基础,其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掌握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其中,心理学课程以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任务,为学生今后更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了基础。而中学心理教育课程是一种隐含于社会生活之中的科学知识,其目的是探索青少年自身生活和成长中的种种现象,以及满足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种需要;它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为依据;其教学内容并非是这些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体系,而是经过处理的比较浅显实际、生活化的阐述和分析,它并非要求学生通晓这些学科,而是利用有关知识维护、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心理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主观体验,即学生通过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倘若我们将它定位于一般的学科课程,其直接后果就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社会科学课程,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鉴于上述对中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实质的分析,在考察课程设计和反思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思考:
(1)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初一年级《思想政治》的具体内容涉及面较广,程度比较浅,其目的是让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并能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明确感受、澄清困惑、解决问题的技能去主动适应生活,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在教学目标上就不宜直接采用学科教学中“识记”,、“理解”和“运用”这一类的基本要求,而应该是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帮助任课老师摆脱按学科课程的既定模式来组织教学所陷入的困境。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模式上必须打破传统常规,采用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模式,进行开放性、活动式的教学。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在师生共同参与中引发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老年人的群体寿命逐步增加,但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和老年性疾病,要使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诸多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征,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进行有效的护理,对于老年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1 情绪多变:有的老人变的多愁善感,易激动;有的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有的郁郁寡欢,情绪低落;一旦生病,更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焦虑恐惧、忧虑多疑、悲观绝望、孤独寂寞等心理。
1.2 智力改变: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常有减退,以近时记忆力减退较明显;自己也感精力和脑力不足,分析和概括能力都减退。
2 老年人做好心理自我保健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如: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生活因素、文化因素等。要健康长寿,老年人要对自己负责,多做心理保健,①做到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身体的适度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②应做到心地善良,待人宽厚,同情与帮助他人,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长寿老人几乎个个慈祥善良。③要勤于学习,科学用脑,尤其要善于用科学的知识指导养生保健,丰富精神生活,延缓大脑衰老。④要保持乐观情绪,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⑤正确对待死亡、谈论死亡、正视死亡,会更加全面的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老年人要冲出“死亡恐惧”的漩涡,端正世界观,认识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规律,树立信心,保持坦然心境,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这样便可摆脱恐惧和忧伤感,畅怀怡性、心情宁静,却老延年。
3 针对老年人心理特征,临床及社区护理人员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
3.1 减轻孤独、寂寞的心理:作为医务人员首先要给予的是理解和尊重,把他们当作长辈看待,体谅他们的疾苦和感受,适当地安排一些病人互访,为他们提供相互交谈、交流感情的机会,同时鼓励家属按时探访,多关心体贴老人,使老人保持开朗的心胸,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消除悲观、绝望的心理:特别针对老年患者治疗后病情反复迁延、治疗效果不明显引起的悲观情绪,护理人员要勤巡病房,多和病人交流,通过语言和行动给予耐心的疏导和特殊的照顾,并及时对病人作详细的解释,让其相信现代医学科学的新发展和新技术。遇到任何问题都要沉着、冷静、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处理,切忌惊慌失措、大声喊叫,以免产生消极暗示,造成患者紧张;给病人一个好印象,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解除顾虑和悲观情绪。
1.临床资料
2008年5月~2009年4月我院共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16例,其中男75例,女41例,年龄65~90岁,平均年龄78岁。根据老年患者的不同的心理情况,给予其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和患者服用的药物治疗相互结合,给予心理干预,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2.老年患者的心理情况
老年患者会出现各种心理情况,其也会根据各项因素而出现此类心理情况。比如患者会因为情绪波动、酗酒、吸烟、精神紧张等相应的因素出现不良心理。此类患者会表现出角色紊乱、否认、恐惧、忧虑、焦虑等不良心理。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方案给予其做好心理干预。
2.1 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心理表现:心脏病的高龄患者,多有焦虑、抑郁的症状,其对自身的疾病是否可以治疗好转很是担心,尤其是当疾病发生时,其更加对自己的疾病有明显的担心,其会表现为情绪低落、睡眠减少、焦虑不安、心神不定、顾虑重重等表现。
2.2 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的心理表现:患者因为恐惧会出现相应紧张的表现。此类患者发生疾病多在夜间发生,故这样患者一到夜晚就会表现的很紧张,一些患者在医院中看到相同疾病患者进行抢救就会有紧张的表现,一些患者还会因为看到急救的仪器就会表现的非常的紧张,致使其再次发生疾病。
2.3 患者出现忧虑的心理表现:老年患者出现忧虑的心理表现,主要体现在其对疾病的发展很担心。此种情况一般都处于患者在康复期时,此种患者会对复况极为担心,对其在发生疾病之后如果无法进行治疗而出现危险情况。一些患者更想让其信任的医生进行治疗,怕换了医生之后出现治疗不及时的情况发生。
2.4 患者发生侥幸、否认的心理表现:一些患者会对自身的疾病进行否认,即使其的临床诊断依据被确诊,其还是有幻想,对诊断不相信,这种心理本身是其对自己的一个防卫意识,有文献表明其对疾病进行否认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情况,但其会让患者的治疗出现延误的情况,故是不可取的。
2.5 患者出现怜悯、同情的心理表现:人都有同情心、怜悯心和亲和的需要。医务人员都能看到,患者一旦住在一起,很快就能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
2.6 抑郁、悲观、绝望心理:有些病重老年患者,病情反复久治不愈时,既增加家庭负担,又拖累亲人,表现为孤独自悲,独自落泪,甚至自暴自弃。
3.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可由多种原因诱发:如社会心理应激、精神紧张、吸烟酗酒、情绪波动等,经临床观察,这些患者突出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焦虑、忧虑、恐惧、否认、角色紊乱等[1]。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在实施治疗护理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3.1 抑郁、焦虑患者:针对这样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做详细的入院介绍,使之尽快熟悉新环境,便可减少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分离性焦虑。
3.2 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的心理情况:针对这种心态,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监护室的环境,用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因素。
3.3 患者出现忧虑心理的表现: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制定措施,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冠心病的发生机制、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
3.4 对自持否认、侥幸心理的患者:根据此类患者的情况可给予其进行解释,让其对治疗的情况有所了解,并给予其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措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况。在沟通中告知其此疾病可以治愈,不要过于担心,应保持乐观的心情面对疾病,并可让成功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让其对治疗有绝对的信心,在治疗中给予相应的配合。
3.5 患者有怜悯的心理表现:针对有这患者的这种心理,向患者讲明病患的差异,指导患者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要对自己有所善待,护理人员要对其关怀照顾,进行各项急救措施时要保持自身的专业素质,果断地给予其就诊,在进行救治中不可说对其不利的言行。通过亲情关怀,让患者满足同情心理需求,可减轻或消除患者痛苦。
3.6 对比较顽固的患者应给予其进行尊重,并和其进行有效地沟通,让其感到护理人员对其的关怀,从而改变自己的认识,在治疗中给予配合工作。
4.结果
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抚慰的同时,调动了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效地提高以治愈效果,并缩短了治愈期,帮助患者改善其心理情况,以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地提高。
我觉得与理想有关的就是信念,给人以教育智慧启迪“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师是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师是教育艺术的探索者,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是学校制度的参与者,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更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创造者。”这样的教师不再以导师的身份自居,不再以先知先觉者的身份出现。而是走下“高高的”讲台,步入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按照肖川博士的理解,理想的老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
学会等待,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以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学生永远都说“你能行”,给与学生的是切心的理解、充分的信任、无间的亲密。
学会分享,做倾心的听者,走进孩子的内心,蹲下身子平视他们,分享孩子的喜悦,分担孩子的苦恼,用真诚的语言赞美,用美丽的心情对待。
学会宽容,用开阔的胸襟、恢弘的气度对待孩子,敞亮自己的心智,灵活自己的头脑,活泼自己的思想,阔宽自己的眼界,尊重多样化,珍视个性化,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学会合作,对于不同能够理解,对于差异能够尊重,对于另类能够接纳,妥协与坚决并存,隐忍和张扬共处,退让与坚持同行,放弃和追求共振。
学会选择,让教育走向民主化,走向个性化,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选择最优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学会创新,从新的角度解释司空见惯的事物,以新的视界审读理所当然的的事物,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开放头脑,积极进取,主动探究,将教育的智慧变成信念和教养,落实在日常的、细微的教育行为中。
说到什么是理想的教学活动,肖川认为,理想的教学是一种完美的教学,而完美的教学有两个不可缺少的要件,一是深刻,二是真诚。
所谓“深刻”,就是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匠心独运、别有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忽然开朗。
所谓“真诚”,就是师生之间坦诚率直,一言一行都发自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