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数学优质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课堂评价语言。
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听着他们亲切温柔的美妙语言,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尤其像菏泽包立峰老师常用的激励性语言:“看!这位小朋友多快啊!”;刘老师表扬性的语言:“你的腰板挺得真直!”“用你的眼睛告诉老师”;蓬莱的王老师的引导性的语言:“你看!这位同学多精神啊!”“从同学们高高举起的小手老师知道”老师们的语言不仅是用一个美字形容,可谓是一种艺术。他们总是以激励、表扬的语言去引导着学生步入智慧的天堂。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表达方式将会收到不同效果。那么我们何不将生气的批评语言改为激励性的表扬语言呢?让课堂因表扬而精彩,让师生因表扬而和睦;让达标因表扬而提升。
二、精彩的导课
低年级的老师根据小朋友的特点为学习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老师巧妙地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周老师课前的游戏引导非常的联系课题。游戏规则是:先拍两次手,再拍两次肩,能像老师这样拍下去吗?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规律的存在。
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认知的理念。
三、自主探究
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周老师上的折线统计图这节课,老师整节课中没有讲解任何的知识,她只是一步一步的的引导学生产生问题冲突(生活中用已有知识无法解决)---合作探究寻找解决方法----完善解决方法(精中求简)这一主线一步一步的走下来。由美丽的海底世界---生病的小海豚----小海豚体温的的统计---优化方法(哪种方法更能看出海豚温度的变化)。最后一步更是精彩非凡,条形统计图由涂色的条形到条形的轮廓,再到竖线表示,再到短横线表示,最后才到由点来表示并点点连线表示其变化的趋势。步步引导,步步简化。学生在经历这样一个探究的过程之后,相信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会非常的深刻。
刘老师在讲授百分数的认识时,各个环节的设计非常的完美,真可谓节节相通,环环相扣。课下同学们收集了很多的百分数,让他们亲身经历了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问题的探究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其中的几个环节的处理可谓是奇妙非凡。
环节一:在理解百分数是两个数的比时,教师利用一瓶果汁,先让生说一说这瓶饮料的果汁浓度12%所表示的含义,再将果汁倒入水杯中,此时水杯中的果汁浓度是多少呢?
环节二:看似全节课的总结,教师问:“你掌握咱们这节课的知识了吗?”学生全部举手表示已经掌握。教师进一步的追问:“你能用个百分数表示吗?”同学们很轻松的认识了100%。教师又进一步的追问100%时最大的百分数吗?进而让学生认识到没有最大的百分数,也没有最小的百分数。
四、多媒体的应用和板书的设计和书写
多媒体来辅助教学,非常的直观,使知识更加的生动形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出现使板书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可是在会的各位教师,不仅关注板书的重要性,还将板书设计的非常的完美,漂亮字体跃然而上。
形象直观的多媒体必不可少,但是一目了然。提纲挈领的板书更不可少。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老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优质课堂 构建思路
1.引言
虽然对于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但小学数学教学已形成了一套较固定的模式,其对小学数学考察的内容的立足点始终未变,所以课堂上教学流程的模式化使得学生失掉了个性,一味追求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规范化的教学内容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形成了生搬硬套的模式,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势必有所创新。通过对知识传递,知识的内化,以及知识的不断拓展这一教学步骤的颠倒安排,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构建知识的大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构建能力、进行协作探究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2.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构建思路的探析
2.1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动力,要想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首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丰富数学知识与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但要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较浅显的、通俗易懂的内容。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他们会以教师的威严及课本中的一些名人的所作所为为模范,这样可以以此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发挥榜样的作用,达到因材施教,鼓励他们多读书,从而积累知识。
2.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过去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到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练就数学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良好的数学学习素养。教师应先让学生在课前根据学案进行有效预习,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有重点地答疑解惑,并适当地指导学习方法。课后教师及时进行整节课的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2.3教师起到指导示范作用
小学生还处于初级学习阶段,他们会以老师为学习对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可通过示范,尤其是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更需要教师的指导示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小学生带来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4课堂上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想象是提升智力的法宝,是使小学生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比较丰富,在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这样学生才会有新鲜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多种教育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可以把小学生带入数学情境中,体会抽象的数学思维,激发小学生内心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加深小学生对课堂内容知识的理解,加强思维锻炼,所以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2.5数学思维的养成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基础
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依赖于对数学思想的锻炼,学习只有真正领会、融会贯通才能领悟小学数学的思维模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一些难度较高的练习题进行检测,通过长期积累达到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2.6多种课堂评价方式
教师在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教学中应是对数学情境的创设过程,所以要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要进行相应的改善,采用恰当的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检验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让学生进行思维锻炼,并通过适当的评价,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使他们进入创造性的教学轨道,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改善教师的评价方式,其中不仅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有过程性评价。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内容及方法上,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2.7课内外的学习融会贯通
课程改革以来,倡导要树立开放意识的理念,这样让课外与课内的学习得到融会贯通的方式,既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又能培养小学生来源于生活的实际体验。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活动,如数学探讨交流会等,确保学生能够大量地学习有关知识,让数学学习成为他们的乐趣。
3.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应该注重加强锻炼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尊重学生个体,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是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组织实施 路径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小学数学课程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缺陷如:过于追求知识目标的实现,忽略了数学课应有的存在特点。对三维目标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践行,虽然在教案中体现了三维目标,但是其教学的效果一般。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中使用较为广泛,但是数学课应有的课堂内涵和教育意义表现却不明显。缺乏科学的数学课评价,虽然课堂评价已经成为了一种课堂常规设置,但是却一直处于形式阶段,根本没有充分发挥出评价的作用。缺乏健全的课堂评价机制和标准,教师无法正确界定优质课。
1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1准确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三大要素
数学课堂教学和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相同都是以教材为主要蓝本而展开的教师各学生之间的教和学的活动,学生、教师、教材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三大基本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对象。因此,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个别差异等因素。例如,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程度、数学基础、学习方式、学习心态等等的问题教师都应该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教学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1.2教学目标的准确性
教学目标主要是指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想要达到的某种效果。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依据和导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和体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在实施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实施课堂教学要准确把握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和对现有知识的理解为基础科学地实施课堂教学。二,实施课堂教学要充分认清教材。教材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三大基本因素之一,教师只有在对教材有着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展现课堂教学的价值。
1.3教学设计体现探究性特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课堂导入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对数学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课堂导入就是要充分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将学生快速地引入到课堂学习的主题当中,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整体的效果。在小学数学问题设计的环节,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合作探究、主动参与等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不能盲目的设置问题,要让学生对问题能够有着充分地认识和理解。
2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组织与实施路径
小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和独立能力。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时,应该充分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数学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即便如此,还是存在部分学生在课堂中不愿意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教师要转变角色观念,实现“教”与“学”的转移,注重对学法的研究,同时还要实现“教”与“学”的优化配置。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2注重兴趣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最强大的兴趣动力,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中来。首先,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该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其次,要科学地设置主体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地激发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提升数学课教学的效果。
2.3科学设置小学数学教学的范例
在数学课教学中,范例教学的作用十分重要。数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科目,因此,在进行范例选择时应该做到“举一反三”,这就要求范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范例的典型性指的是范例和学习目标之间能够产生一定的关联性,同时还要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问题,也就是说通过这一范例可以将目标所需要反映的问题最直接地反映出来。
2.4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视觉感受尤为重要,教学媒体的应用为学生带来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它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媒介,通过一个媒介可以生动的将抽象的知识形象的表现出来。既生动形象有简单明了,不仅给课堂带来活跃的气氛,还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的教学用具主要包含图片、实例、实物以及多媒体课件等等。数学课涉及知识面广阔,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传输专业知识并融入相关人文知识,还要传授相关专业技能,时间有限,因此数学课堂教具的运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余根建.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08(01)
[2]张喜飞.研究性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5)
一、活用数学教材,让教学资源更有效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教师要学会“跳出教材教教材”,结合数学内容的特点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并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其实就是用数学知识解决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我们班级要办小小图书馆,需要一只长7分米,宽5分米,高6分米的铁箱,现在有一张边长15分米的正方形白铁皮,能做得成吗?大多数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发现15×15=225平方分米,(7×5+7×6+5×6)×2=214平方分米,225>214,所以认为能做成的。但有的学生是用画草图的方法来判断,通过作图发现白铁皮不够长,最后学生想到用焊接的方法拼起来还是能够做的。这类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的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这样,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中的许多问题,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认识到:通常情况下表面积越小越好,越省料。这样,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同时也培养了实践能力。
二、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实践证明: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例如:在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在美丽的太湖边上有一个小渔村,村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有一年,他们从4月1日起开始打鱼,并且每个人都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老渔夫说:“我连续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轻的渔夫说:“我连续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远方的朋友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时候去看他们,同时享受一次新鲜美味的“太湖鱼宴”。可他不知道该选哪个日子去才能同时碰到他俩。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吗?(屏幕上打出两个渔夫的对话和一张四月份的日历)。这种有趣的故事情境,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
三、精心设计活动,提供动手的机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参与中体验,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美国华盛顿书馆墙壁上有这么一句话:你听见了,就可能忘记;你看见了,就可能记住;你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动手操作是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学习活动,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教师要努力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我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或图片,下一节课进行交流展示,这样学生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课前准备当中。课堂上,让学生交流展示,并组织讨论、探究,抽象出角的特征,然后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表象的建立。
四、巧用预设与生成,促进知识的内化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有效提问,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其二要巧“问”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方形面积公式吗?”学生回答:“长×宽”。“如果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行不行?”学生陷入深思。我又问:“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这时有学生急着回答: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巧问出巧思,这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很棒!
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中,教师甘当“配角”,确立学生“主角”意识,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这样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状态出发,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讨论、观察,思考的机会,经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
例如,在“质数与合数”的教学中,在教学中我除了给学生动手拼摆的机会,还让学生把几个数(如2、3、4、5、6、7、8、9、10、11、12等)进行分类。尽管学生可能分类标准不一样,但他们都能把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分在一类,把含有2个以上的因数的数放在一起。这样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说出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合数与质数。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们感受到,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枯燥乏味。
例如教“观察物体”一课,我就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课桌、电线杆、地球仪引出长方体、圆柱体、椭圆体、球体。先让学生了解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柱体和球体,再让学生通过通过观察物体,从正面、上面和左侧面看到的形状,加深记忆,让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周围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帮助他们在形成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应用范围的广泛。
四、课堂教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起来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确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设计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例如,“相遇应用题”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作为导演,学生表演,设计了从“相距――缩短――交叉――相背”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感受相向运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路程逐渐缩短的规律。得出两物体相向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一段小小的表演,犹如吃了一盆八宝菜,各种营养成分都有了。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融,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亦有获得感。
五、科学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的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在学生的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做法是日评、周评、月评;老师评、学生评、小组评;这样评价机制让学差生感到学习数学有兴趣,学优生感到有“劲头”,学生们都为自己树立一个新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又转化为每天的学习行为,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讲求教学策略,精心设计、灵活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成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