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245-02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在调查三峡大学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根据整群抽样的原则,我们选取了三峡大学大学生为代表,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16份,有效率为94.0%,总计男生125人(占总人数的58%),女生91人(占总人数的42%)。调查时间为2009年3月。
1 调查结果及总结
(1)调查样本的家庭背景资料。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中,农村大学生有147人,占总人数的68%。因此,农村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引起了我们极大的重视。
(2)生活消费调查。在伙食费方面:12%的同学伙食消费每月在200元以下;37.5%的同学在200-350元之间;32.8%的同学在350
-500元之间;17.7%的同学在500元以上。每月购买化妆品方面:2.5%的同学的花费在10元以下,42.3%的同学的花费在10元-50元之间,23%的同学的花费在50元-100元之间,100元以上的同学有12.2%。在调查每学期自己买衣服的花费上:6.3%的同学的花费在100元以下,有48.2%的同学花费在100元-300元之间, 34.7%的同学的花费在300元-800元,10.8%的同学花费在800元以上。
(3)通过调查,我们获得了三峡大学大学生消费方面的第一
手资料,通过对大三峡大学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和讨论,我们总结了大学生的消费有如下特点:
(1)感情消费占主导。调查表明:大学生消费的问题上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不是理性的考虑。如在“每月的生活费会有限额或是计划吗?”的选项中,54.20%的同学选择“有计划,但总是超出预算”;19.6%的同学选择“没有计划,随便花”。在“购买东西时,您首先考虑的是什么?”的选择中,有36.6%的同学选择了“名牌,不考虑其他”;45.40%的同学选择了“不考虑名牌,价格适中就行”。消费过多或者每月的花费都是“入不敷出”。 在“您
对自己现在的消费状况是否满意?”的选项中,有近68%的学生的消费是“不满意”,他们的消费是一种情感的消费,不是理性的。
(2)消费的不平衡性。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理区域和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而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生活水平的不相同,都直接导致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如在“您的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问题上,6.8%的同学是300元以下,42.3%的同学是在300元-500元之间,而36.5%的同学在500元-800元,甚至有14.4%的同学是在800元以上;在伙食费方面:12%的同学伙食消费每月在200元以下;37.5%的同学在200-350元之间;32.8%的同学在350-500元之间;17.7%的同学在500
元以上。这说明同学之间的饮食消费存在十分的尖锐的不平衡,消费水平不平衡。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消费心理的不平衡。
(3)消费结构多元化。近年来,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大学生的消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习消费。当今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研、双学位、考证在各大学校园悄然兴起。在调查他们学习计划中:20.2%的同学愿意去考研,12%的同学选择报双学位,而67.8%的同学愿意去考证。
②时尚消费。大学生爱时尚、漂亮,年轻活力是他们的自豪,在“您常去的购物地点?”的选项中,28.20%的同学选择“百货商场和购物广场”;54.20%的同学选择“专卖店或者是特色店”;只有19.6%的同学选择“一般的小店”。 在调查每学期自己买衣服的花费上:有48.2%的同学花费在100元-300元之间,34.7%的同学的花费在300元-800元,10.8%的同学花费在800元以上。
③网络消费。电脑的使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在校大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甚至很多学生都自己购买了电脑,而买电脑和上网费的经济来源大部分来自家庭。每周上网方面
的调查显示:16.2%的同学每周上网的花费在10元以下,47.8%的同学每周上网花费在10元-20元之间,27.4%的同学每周上网的花费在20元-50元之间,8.6%的同学每周上网花费在50元以上。很多学生都沉迷于网络,其中聊天和游戏是最大的问题。
④通讯消费。手机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还有类似的IC卡、小灵通、公话超市,大学生的通讯消费占据消费总额的一定的比例。在通讯费用方面的调查中:18.5%的同学在50-100元之间;也有7.8%的同学每月花费在通讯方面的费用超过了100元。
2 对策与建议
我们应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
费教育,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做到科学适度消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以及大众媒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方面的作用对于处理和解决大学生在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内因是主要原因,大学生自身应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1)消费有计划。大学生应当制定自己的消费计划,这些计划都必须符合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要细化消费的项目,做到“消费有数,消费有目”。与此同时,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避免出现奢华消费和过度消费。 调查中表明有将近68%的同学对自己的消费不满意,他们的消费没有良好计划。
(2)消除不良消费。有些大学生一味地想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而不顾目前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去赶时髦、追新潮,这不仅会助长讲名牌、好攀比、爱虚荣等不健康的消费观念,而且还会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们往往从感情、心情出发,喜怒哀乐都能成为他们消费的理由。他们往往有消费的冲
动却缺乏消费的理性,他们有着消费的随意却缺乏消费的算计。因此,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一种文明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消除不良消费。
(3)倡导消费文明、积极健康消费。大学生应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观和消费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消费问题上,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认清楚自身的经济形势,不要盲目跟风。
2.2 家长应教育和引导子女树立合理、节约型消费
正确对待子女的物质索求,不能千依百顺,家长不应用“金钱奖励法”作为对子女教育的手段,这种做法容易使大学生养成每做一件事就讲条件要报酬的不良习惯,更严重的是淡化了子女的责任感。家长应该培养子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让子女知道金钱是父母辛勤劳动的报酬,来之不易。在每个月的生活费问题上,应当适当的控制,不要给予孩子太多,这样会增强他们的依赖性;让他们真正的独立,是要他们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
2.3 学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落实到工作中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理性消费
据CNNIC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整体网民规模增速继续放缓。并且网上购物人数高达4.13亿。从网民的构成情况看,约有 81.3%的网上个人用户的年龄在35岁以下,而大学生群体更是其中的首要主体。互联网无时间、空间限制,解决了产品服务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时间与距离上的障碍,为大学生选择网络消费提供了无限可能。消费观念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之间的矛盾使得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呈现特殊性,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集中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趋向,乃至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的调查和网络消费心理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研究对象及工具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肇庆市及周边城市大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测试,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0份,有效问卷452份。其中,男生197人,女生255人;大一110人,大二119人,大三123人,大四100人。这样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易于从年级、性别等不同的维度上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研究工具。1.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调查问卷。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与部分大学生访谈,并在文雪老师的指导下编制了更适合本研究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共由15题单选组成,涉及对消费方式的选择、经济来源、网络消费的金额、对象、时间、性别差异、资金来源、支付方式及选择网络消费的心理等方面。2.采访、座谈会调查。通过远程视频、实地调研的方法,利用采访、座谈会的方式对网络消费次数过低或过高的大学生极端人群进行调查,了解其排斥或沉迷于网络消费的原因及心理特征。3.实施过程和处理。问卷在肇庆市及周边城市的高校进行派发,问卷填写采用不记名方式。问卷的所有数据采用EXCEL2010和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心理学的知识,对采访、座谈会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网络消费的主体及其阶段性。1.网络消费的主要人群。通过调查研究以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77.7%的大学生更热衷于选择网络消费的方式。随着年级的递进,大学生选择网络消费的比例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网络消费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络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在了解和掌握互联网知识方面的困难就越低,也就越容易接受网络购物的观念和方式,网络购物的频率也就越高。2.网络消费的动机及耗费时间。问卷数据分析得出,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的过程中,有目的地浏览占了53.1%,无聊随便逛逛的占了46.9%。其中,男大学生选择有目的地浏览比例为76.6%,远高于女大学生34.9%的比例。同时,在对大学生平均每周花在浏览购物网站的时间的调查数据中,少于2小时的占41.4%,约2-5小时的占34.7%,约5-10小时占20.4%,10小时以上的占3.5%。由此可见,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过程中漫无目的地浏览网络商品的人数不在少数,其中以女大学生人数最为典型,我们也可以得出大学生网络消费时的无计划性,导致其在网络购物中浪费的时间过多。
(二)网络消费的支出及其特殊性。1.网络消费的支出来源。研究数据表明,在调查研究的样本中,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支出来源65.04%为家庭提供,19.03%为家庭提供及自身勤工俭学,即大学生作为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个性上实现了独立,拥有一定的购买欲望,而经济无法实现完全的独立,这使得大学生消费欲望与消费能力产生矛盾,而网络消费则是一种调和方式。2.网络消费的支出金额。根据研究数据,大学生每个月的网络消费金额在100―200元间的比例为47.1%,在100元以下的比例为26.1%,在200―500元的比例为21%,500元以上的为5.8%。由此可见,大学生虽热衷于网络消费,但其消费金额占生活费的比重仍能控制在合适的量内。3.网络消费的支付手段。由于网络消费的支付手段普遍地呈现为货币虚拟化的隐形消费,网络消费的整个过程完全是虚拟化的。48.7%的大学生选择现金支付比网上支付更具现实性,金钱意识更加深刻。比起当面交易,大学生更舍得支付存于电子账户的货币而不是直接给现金。因此,货币的虚拟化是致使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欲望增强的影响因素。
(三)网络消费的对象及其可用性。1.网络消费对象。问卷数据分析得出,男大学生在网络上消费的对象多为日常用品、电子数码产品及虚拟商品,选择虚拟商品的高达21.3%,根据采访得出,大部分男大学生在网络购买的虚拟商品多为游戏金币,女大学生在网络上消费的对象主要是服饰。由此可见,性别是影响网络消费对象的重要因素。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网络消费对象多为服饰、日常用品。2.网络商品的关注点。价格是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时关注度最高的。其中,男女性在关注商品的特点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男大学生比较注重商品的价格、质量与功能,女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商品的外观是否美观别致,以及商品的品牌。因此,女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更具不合理性,过分追求商品的外观及品牌,忽视了商品的质量与价格。3.网络商品的可用性。问卷数据得出,大学生通过网络消费购买的物品,认为很实用的人数占总体的27.9%,认为可用性一般的人数占总体的46.9%,认为可用性较低的占总体的22.8%,其中不曾使用过的人占总体的2.4%。这些数据表明,74.8%的人表示在网络上购买的商品具有实用性,即表明其消费带着一定目的性,而不是盲目地消费。
(四)网络消费的发展倾向。1.手机逐渐成为网络消费的中间媒介。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大学生对手机的占有率基本为100%,说明大学生通过手机进行网络购物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以及可能性。通过对大学生不同年级的抽取访谈,大学生热衷于以手机等移动客户端为媒介进行网络消费,以手机为媒介的消费模式显然比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平板电脑为媒介的消费方式更加地方便快捷。2.网络消费呈现阶段爆发性。在进行网络消费的大学生群体中,保持着持续性购物行为的占43%,阶段性的占57%,而阶段性爆发可分为个体性和群体性的消费。(1)个体性网络消费的阶段爆发性。网络购物行为的阶段性爆发的导火索一般为初次体验到收快递的幸福感,而此个体性问题存在着男女性别上的差异。男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行为后对快递的运送、物流变化普遍关注度不高。而在对女大学生访谈过程中,“期待”是被调查女大学生经常提及的字眼,在拆快递时更是兴奋度增大,获得了实体店购买所不能获得的满足感与幸福感。而产生这种差异主要在于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在对待网络购物的态度差异。男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普遍较为理性化,网络消费的对象一般为生活必需品以及比较常规的物品。而女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购买冲动,消费对象的选择比较随意,缺乏针对性。(2)群体性网络消费的阶段爆发性。网络购物行为的阶段性爆发的主要原因为打折促销季即网络电商的营销策略所带动的网络消费热潮。当各种购物打折广告铺天席卷而来时,大量低价销售的商品以及附送价值导致消费者的自制能力变差,产生消费欲望甚至是“不买吃亏”的意识,加上网络消费的便捷性,因此完成网络消费是一个一气呵成的过程。3.大学生网络消费的趋理性化。《消费社会》一书的作者鲍德里亚指出,消费主义指消费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无论是基本的生活消费,还是学习方面的消费,都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尽管攀比性消费影响着校园消费,但是大多数大学生还是以理性消费为主。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既有其合理性和特殊性,同时又明显存在着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的误区,需要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引导和帮助。
(五)促进大学生网络消费理性化的策略。1.社会对网络消费观的宣扬。中国消费者协会2002年开展了“科学消费”年主题活动,发出以“树立科学消费观念、倡导科学消费行为”为内容的倡议。这份倡议书提出“在全社会提倡科学、合理、发展型消费,反对愚昧、颓废、短视型消费”。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群体,社会化程度以及水平并未达到完全社会化,但是接受社会化的能力却很高,对社会舆论关注度高,能主动接受社会对着自己的影响。从这一方面出发,全社会应营造科学消费的氛围,特别是针对网络消费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引导,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或者有意识地主动熏陶自己。社会文化通过走进高校宣传的方式让大学生零距离地接触社会文化、感受社会氛围,从而达到价值观上的引导。2.高校对网络消费文化的教育。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生的消费文化与社会消费文化同样丰富多彩。消费文化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人们往往把消费等同于经济问题,但消费中暴露出来的奢侈浪费与享乐主义侵袭等问题,这已经涉及到文化层面,高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大学生网络消费观的引导教育:(1)开设消费观教育的课程。一门专门普及消费观教育知识的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现实的指导意义。(2)在线教育。在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教育已经影响大学生的方方面面,通过网站的在线学习、互动交流等方式途径提高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引导教育。(3)综合实践活动教育。高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结合的消费观教育活动,更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对网络消费方面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网络理性消费观的树立。3.家庭对网络消费行为的引导。(1)父母的消费榜样作用。家庭消费具有遗传性的明显特征。不同的家庭由于某一民族文化的差异,并受一定经济条件、职业性质及教育程度的影响,由此形成具有家庭自身消费特征的消费特色。而这些具有家庭特色的消费习惯和观念,会在日常消费中传给下一代,给孩子带来深远持久的影响。当大学生脱离家庭进入大学独立生活时,他们的消费行为不可避免地带有原来家庭消费特征的烙印。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逐渐以网络消费作为自己的消费方式,而之前形成的消费心理也将投射在其网络消费行为之上。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而孩子有着敏捷的悟性和极强的模仿力,这就要求父母在日常消费中给孩子树立科学合理消费的榜样。(2)子女生活费用的适度原则。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父母对孩子普遍比较溺爱。主要表现在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给予孩子充足的经济支持。这种做法长此以往不加以纠正,容易使大学生形成失理性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教育在孩子大学阶段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为大学是孩子开始独立生活的关键时刻,如果在这期间家庭不能引导他们形成理性的消费习惯,对他们的未来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警醒的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与消费收入增多并不一定成正相关的关系,要注重生活费提供上的适度原则,既要满足孩子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又要避免他们乱花钱,使孩子真正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结语
为了促进大学生网络消费理性化,社会应营造科学消费的氛围,通过社会文化走进高校宣传的方式,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或有意识地主动学习;高校可开设消费观教育的课程、在线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父母则应在日常消费中给孩子树立科学合理消费的榜样,并注重生活费提供上的适度原则。(指导老师:文雪)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2)[2016-05-15].
[2]易菊香,肖海鸥.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研究――以吉首大学学生消费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2(1):64-67.
[3]鲍德里亚〔法〕.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16.
一、中国现代大学生的服装消费心理特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大学生这样一个先进的群体当中,针对服饰的购买早已不是停留在之前的暖和、合身这一层面上,学生需要以服装来对帮助自己来彰显个性。笔者认为,在当代大学生服装选购的过程之中,其消费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对时尚的追求,当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先进的一个群体,并且有着极强的事物接受能力。因此,品牌效应在大学生消费心理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追求时尚,大学生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之下会追求自己喜欢的品牌,而笔者仅从运动类服饰品牌的观察上来看,大学生往往热衷于购买如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品牌,这些品牌的共同特点便是服装设计理念先进,图案样式能够很好的对大学生的个性进行彰显。并且因为所学专业的不同,大学生在进行服装选购过程中,风格也会有所不同。例如艺术类专业学生会相对的轻视品牌,而重视服装给自己带来的视觉体验。而理科类学生则会在服装选择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到服装的功能性和个性之间的平衡。
再有就是,在当代大学生之中,一般喜欢以自己所在的寝室或者学习小组作为一个群体单位,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方面,大学生都比较喜欢以集体的方式开展活动,而在进行服装购买的过程当中,这样一种群体性活动就很有可能衍生出大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的心理。而针对所购买的服装,大学生们在群体当中就会对价格、样式、实用性、款式等诸多方面对自己购买的和同学购买的进行对比或者炫耀。同时,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生活模式又让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如彼此关系良好的寝室可能会发生对服装等产品的购买模仿现象。这便是典型的从众心理。
最后,因为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较为轻松自由,并且现代大学生都是从原来较为紧张的高中生活走向现在的大学生活,因此在心理会对自由产生极度的向往,所以大学生在进行服装购买时,同高中生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学生并不会对服装的产品品牌过度留恋,只要该服装能够彰显大学生的个性,那么这件服装便值得进行购买。即在大学生群体当中,针对服装进行选购时,个性因素是要远远高于品牌效应。而在个性的彰显中,不同专业的学生也会表现出不同。例如在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会喜欢色彩对比较为强烈,图案能够显著彰显艺术精神的服饰。而在理科专业的大学生当中,个性远不如艺术类大学学生张扬,因此较多的会选择较为大众化潮流的服装。
二、针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服装市场的销售策略
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服装市场,蕴含着无限的商机,但是需要依靠经销商对于市场潮流有敏锐的嗅觉,并及时捕捉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服装购买思想,才能够从中挖掘到无限的财富。
1.创造适合大学生的品牌,并培养大学生对于该品牌的忠诚度
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往往刚刚脱离父母的监护,因此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呈现出较为自由的状态。并且在此阶段,大学生需要面临走向社会这一人生必经历程,所以针对服装销售商来讲,正确的对大学生的服装购买进行指导,并让大学生对所创立的品牌产生好感便是其中的关键。营销商不能单纯的重视眼前的利益,而需要增加针对市场调研进行的投入,聆听大学生对于服装购买的需求,并及时地对好的意见进行接受和采纳,第一时间设计出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的服装,迎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今后针对大学生人群的服装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不断针对产品创新
笔者认为,当代大学数多为思想意识较为先进的90后群体,并且急于彰显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服装生产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紧抓大学生群体这一心理特点,大胆开发服装的图案样式,并满足大学生的性格彰显需求。大力宣扬自身企业的文化价值,并且让大学生能够对企业的文化价值高度认同,这样才能在针对大学生的服装营销中占得先机。
关键词大众媒介逐利逻辑新生代消费异化
〔中图分类号〕C9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7)05-0119-06
一、问题的提出
大众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对受众的认知取向和行为选择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诱导作用。在消费活动中,作为消费者的受众,往往以媒介传播的信息来引导购买行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消费活动的过程给大众媒介提供了选择传播内容的方向,刺激受众的消费动机并诱导其消费行为,无疑是大众媒介信息传播的真正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媒介通过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消费信息的传播,既可能引导社会的健康消费,也可能建构起一种误导社会的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
人是消费的主体,在消费中应该是自由的、自主的。消费的实质,就是作为客体的商品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但是,在现实的消费中,主客体之间却出现了分离乃至对立,作为客体的商品成为了主宰人、控制人的一种异己力量,而作为主体的消费者则丧失了自由性和自主性,消费行为成了一种被强迫、被控制的选择。这意味着消费的功能和属性被异化了。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使用集中体现在其异化劳动理论中。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与自身生命活动、与人的本质以及与生产资料占有者之间关系的异化,最终揭示了劳动者作为人的本质的异化。①不仅如此,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催生了“商品拜物教”,从而使商品成为万能之物,超越了人的控制并反转来控制人,物的关系遮蔽了现实的人的关系,人的关系只能通过物的关系来洞察和证明。②马克思理论的思想逻辑对我们认识消费异化现象有着重要的启迪。
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假需求”和“消费异化”进行了批判,指出生活在物质奴役中的人们,个人消费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已经被剥夺,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谓的自由选择,其实“并不意味着自由”,而是受控于虚幻的消费。[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1页。弗洛姆也认为,现代社会异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消费异化,因为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需要,而本身成了“强迫性和非理性的目的,人们只有依赖消费这一‘外在力量’才能获得生存的意义”。[德]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第136页。鲍德里亚从符号学的视角解读消费异化,指出消费者更看重的是消费对象观念意义上的符号价值,它如今越来越成为人们“身份认同”的主要来源和“自我表达”的主要形式。所以,被消费的不是物的有用性,而是物的差异性和区分性,“人们总是把物视为突出自己身份的符号”。[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仝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大众媒介逐利逻辑一定程度上诱致了新生代群体中消费异化现象的发生。为了便于讨论问题,本文选择新生代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所谓新生代大学生,是特指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大学生,简称“90后新生代”。这一群体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和中国社会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其思想观念、个性特征、行为方式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变革时代的鲜明烙印。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人际交互方式为新生代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网络化生活;另一方面,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进程及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市场化改革,又使新生代面临物化的风险和多元价值选择的困惑。总而言之,这一群体成长于一个价值多元、物质丰裕、商品浪潮席卷、消费主义盛行、网络信息爆炸的急剧变革的开放时代,他们是当今中国最先感受到西方消费文化“魅力”的一代人。特殊的成长环境,使这一群体具备某些鲜明的甚或是矛盾的个性特征:开放、包容、务实、自信、张扬,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享受意识及做事的功利性均较强,其价值与行为选择往往游离于主流与非主流之间。因此,从实证分析入手,探讨大众媒介功能异化对新生代消费异化的影响,无论在学理抑或现实层面都颇有意义。
二、大众媒介影响下的新生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1.样本来源
本调查采用自编问卷,从2016年3月到5月对西安、成都、兰州等地的5所高校的700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86份,回收率为98%;回收有效问卷665份,有效回收率为95%。样本按性别分:男生316人,占475%;女生349人,占52.5%。除问卷调查外,笔者还深入到学生宿舍等地进行个别访谈。
2.新生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1)新生代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及消费水平
新生代大学生消费的费用来源包括家庭、学校、自身三个方面:75.3%来自父母给予的生活费,7.9%来自亲戚的资助,8.7%来自打工赚来的工资,8.1%来自学校的奖学金或勤工助学。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校园网贷以其“低门槛”“便捷化”的特点深受学生欢迎。部分大学生通过网贷获得了不为家长控制的“财权”,他们少则贷几千元,多则达数万元,致使一些不善理财或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学生陷入“债务陷阱”。
从消费水平看,城市生源的学生月生活费基本上在1500~2000元之间,其中9.5%的学生月消费1800~2000元,61.3%的学生月消费1500~1800元,22.3%的学生月消费1000~1500元,2.6%的学生月消费在1000元以下。另外,还有4.3%的学生月消费超过2000元。农村生源的学生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的占80.2%,月消费在700元以下的占35.7%。这说明,新生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家庭收入水平。
(2)新生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人际交往消费。根据调查,按每月支出的额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生活消费(餐饮、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人际交往消费(通讯、聚会、旅游及各种应酬等)、学习消费(购买书籍、学习用品、考证和培训等)。其中,学习消费远低于人际交往消费。人际交往消费中,每月通讯费在100~200元之间的占53.8%,200元以上300元以下的占154%,300元以上的占7%,然而,平均每月学习消费在100元以上的仅占7.4%。据媒体报道,通过网络贷款的学生中有62.9%的人是为了购买并比拼数码产品。余悦、覃佳贝、刘冉:《校园网贷:“聚宝盆”下别藏“无底洞”》,《中教育报》2016年5月16日第8版。麦可思研究院“2016大学生消费理财观”调查也显示,“社交与娱乐消费”和“形象消费”日益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方向。赵婀娜、申茜:《大学生消费,钱都花哪了》,《人民日报》2017年3月31日第6版。
(3)新生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
新生代大学生虽然已步入成年,但经济上没有独立,尚未彻底进入社会,在心理和社会认知方面,还处在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其消费观念介于理性和非理性之间。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消费计划性不强和超前消费的特点,主要凭兴趣、感觉等进行随意性的消费,这类学生大约占55.7%以上,更有15.8%的大学生完全没有计划性,消费很有计划性的仅占13.2%。这表明,“90后普遍有着天然的超前消费的观念,更偏重于个性化消费”。李昌禹:《品评90后,就是感悟新时代》,《人民日报》2016年4月19日,第19版。
3.大众媒介对新生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的样本分析
(1)新生代大学生获取消费信息的媒介分配
大众媒介借助各种传播技术传递大量时尚的商品信息和消费理念,以影响新生代的消费行为。 调查显示,25.6%的新生代大学生认为,消费信息是通过广播电视走进自己的生活中的;30.8%的人认为,网络传播占相当大比重,如层出不穷的网络打折广告、朋友圈微信商人、手机APP时尚信息;而其余43.6%的人则认为,传统纸媒在传递时尚消费的概念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时尚杂志如《时尚芭莎》《瑞丽》等,充斥于书亭、服装店、咖啡厅、美容美发店、展销会,受到新生代大学生的普遍垂青。
(2)新生代大学生接触消费信息的频率
调查显示,新生代大学生每天接触的消费信息数量在80~120条之间,这个数字是相当可观的。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海量消费信息借助传播媒介铺天盖地地涌向消费者,而熟知商品信息成为一种时尚的标志,迎合了新生代追求时尚的消费心理。因此,关注时尚消费信息乃至产生“广告依赖”,是新生代追求时尚消费心理的外在表现,且已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问卷调查中,“飞一般的感觉”“谁用谁闪亮”“没有什么不可能”“飘柔,就是这么自信”等等,都是新生代大学生耳熟能详的消费信息广告词。
(3)新生代大学生对消费信息的信任度
调查结果显示,71.5%的大学生对媒介传递的消费信息信任度比较高,受消费信息的影响较大。许多学生都认为,媒介在商品宣传中投放的信息量及推介力度往往和商品的质量、性能呈正相关,其中46.8%的人认为商品信息宣传力度越大,说明商品的质量和性价比越高。在被问到是否会选择媒体推荐的自己尚不熟悉的商品时,64.3%的学生作了肯定的回答,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媒介宣传的商品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查才可以投放市场,因而其质量应该是有保证的。
(4)新生代大学生日常消费行为对消费信息的依赖度
新生代大学生在购买日用消费品如牙膏、香皂乃至饮料、零食等时,往往会把消费信息作为消费选择的参考,尤其对电子商品的选择更是如此,参考度超过66.7%,而对于化妆品和服饰的选择,女生的参考度会更高。消费信息对消费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大学生通过消费信息对商品产生消费印象,进而刺激消费欲望并产生消费冲动。这表明,新生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的消费宣传,对消费信息的参考度越高,意味着消费行为对媒介的依赖度越高。
(5)新生代大学生对有感官冲击力的消费信息的认知态度
调查中,在问到当你获取一条有感官冲击力的消费信息是否有购买该产品的意图时,55.4%的人表示有购买意愿,29.3%的人选择会根据需要再决定是否购买,只有15.3%的人表示不考虑购买该产品。对于那些运用华丽辞藻或精美图片以增强感官冲击效果的消费信息,新生代大学生有较高的认可度, 72.8%的大学生表示消费信息中宣传的那种惬意的消费生活是自己所憧憬的,只有27.2%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或无所谓,认为消费宣传只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并不一定符合现实。值得注意的是,明星代言的消费信息往往会引起新生代大学生的高度关注,在预购商品时不自觉地就会想起该产品明星代言的画面或宣传语,从而产生消费冲动,这正是媒介消费宣传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所诱致的一种下意识的消费需求认知。
三、大众媒介逐利逻辑对新生代大学生消费异化的影响
大众媒介传播消费信息的直接目的在于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并引发消费行为,尤其电视、手机或网络平台上传播的消费信息,往往对受众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此一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新技术与消费市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社会控制机制。大众媒介凭借技术和传播优势,仿佛一只无形的巨手,轻轻松松地俘获并控制了作为消费者的受众,将他们裹挟到狂热的消费潮中。在这种情况下,新生代大学生的消费欲望被大众媒介的逐利逻辑激发出来,于是在欲望的驱使下去进行消费审美体验,从而潜在着导致人双重异化的风险:一方面是人对物的依赖和物对人的控制;另一方面是人对网络的依赖和网络对人的控制。显然,这种双重异化是资本和商品借助大众媒介来完成的,这无疑是以谋求经济收益为目的的媒体商业化运作的悲哀。
1.大众媒介过度的消费宣传诱导了新生代消费心理的异化
消费心理是影响个人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因,极易为大众媒介所左右。大众媒介为了解除消费者的戒备心理,在传播商品信息过程中往往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影响消费者。新生代大学生的心理结构尚不成熟、稳定,很容易在媒介狂轰滥炸的信息传播面前被解除武装,从而在追求时尚、炫耀及攀比等心理驱使下“随波逐流”。调查中,45%的大学生表示,在消费时会因受到媒介消费信息的强烈刺激和诱惑,而购买了可能自己本不需要的商品。同时,新生代大学生还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和模仿心理。他们通过微信圈、微博、社交网络的相册功能来炫耀自己购买的商品,并以此作为参照系来衡量彼此间的消费水平。从消费心理的角度审视,这已经不是根据自身真实需求选择商品,而是以商品能否满足自身的虚荣心作为选择的标准。尤其是大众媒介基于功利目的进行的过度宣传,极大地刺激了新生代的消费欲望,他们通过追求时尚消费来达到彰显个性的目的,进而寻求获得一种社会认同。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些新生代大学生为了能购买一部刚上市的新款手机,缩衣节食,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作为代价满足攀比心理;女学生可以为新款化妆品或名牌衣服、手包而不惜举债甚至高息借贷;更有甚者因自身经济能力有限,便对“山寨品”趋之若鹜,这从另一角度印证了消费异化的事实。因为,“山寨品”消费是一种纯粹的符号消费而非需求消费,消费者看重的正是其满足炫耀心理的符号价值。不难看出,在大众媒介的推动下,当下社会炫富心理、虚荣心理、攀比心理的“病毒”已在新生代大学生群体中开始蔓延、扩散。
2.大众媒介过度的消费宣传引发了新生代消费观念的异化
消费观念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念,是指人们通过对消费生活的认识和领悟而形成的指导消费行为的思想观念。在市场功利逻辑的驱动下,一方面大众媒介致力于通过喋喋不休的宣传,在消费者特别是新生代消费群体中,精心培植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及社会基础,首先从思想上俘获他们;另一方面,大众媒介又通过不断复制传播大量极具诱惑力和艺术化的商品信息来刺激新生代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当问到“你是否在攒钱”的问题时,69.4%的新生代大学生表示从未攒过钱,有多少就花多少。这表明,新生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存储意识及合理的理财观。尤其是随着大学校园网贷消费渐成时尚且花样翻新,思想开放的“90后”很乐意接受这种新颖的消费方式,并尝试超前消费。调查中,新生代“愿意接受”或“适当采用”网络信贷超前消费的比例高达70.9%。此外,经常透支消费的占18.5%,偶尔透支的占48.8%,两者合计达67.3%。当他们的经济能力支撑不了急速膨胀的消费欲望时,就走进了赤字消费的误区。
大众媒介极力宣扬的商品符号价值会麻痹人们的神经,导致新生代丧失自己的理性判断力。一些大学生一味地追求符号所带来的虚幻价值,迷失在商品符号所营造的世界中。在他们看来,消费的真正目的在于向人们炫耀自己的财力、地位和身份或展示自己的生活品味。媒介的鞑スδ茉谟谇炕人的感知能力,符号世界对人的控制正是通过媒介传播功能实现的。根据调查,追求名牌消费的新生代占了62.8%。“活在当下”“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越来越成为不少大学生崇尚的消费理念。总之,大众媒介逐利逻辑导致的过度宣传,刺激了新生代的消费欲望,消费欲望背后掩盖着的是对商品符号价值的追逐。过度追求商品符号的象征意义,自然失去的是理性,留下的是消费异化,这种消费观念显然扭曲了新生代的价值观和幸福观。
3.大众媒介过度的消费宣传导致了新生代消费方式的异化
消费方式即人们消费物质、文化资料,接受服务的方式。它对社会的生产方式、精神文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或引导作用。在大众媒介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时尚流行元素通过媒体迅速传递给人们,形成颇具冲击力和吸引力的社会风潮。时尚流行代表的是“潮”文化,是追求新潮和自我身份认同的一种文化心态。媒介宣传的时尚消费,给人以视觉上的巨大冲击和心理上的强烈刺激,新生代大学生对大众媒介传播的时尚流行信息往往十分敏感,当每一种时尚流行模式兴起时,他们都乐于积极参与和尝试。
在对新生代关于“理想中的消费方式”的调查中,高达66.5%的学生选择了“能挣会花”这样一种带有较多感性色彩的消费主义方式,而选择“勤俭节约”的仅占7.1%,这说明,新生代已不再固守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对于问卷中提到“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选择旅游的学生比例占到绝大多数,其次是泡吧、KTV等娱乐消费。事实上,用于生日聚会、旅游、娱乐等的费用,在新生代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随着经济的增长,新生代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当问到“你穿名牌衣服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时,一些新生代选择了“注重名牌带给自己的心理愉悦”“为了给别人看”“为了自己更有面子”的竟占到了81%。面子文化是中国熟人社会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大众十分看重面子的心理诉求。为了“面子”而追求名牌消费,无非是想通过他人可见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品来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
追求享乐主义和商品虚拟价值的消费方式给予人们的并不是真正高质量的生活,而是一种虚幻的精神满足,是大众媒介通过极力宣扬商品的符号意义所营造的一种虚幻的生活图景。在这种异化了的消费模式的诱惑下,一些新生代大学生被虚幻的消费体验所迷惑,自以为真的在物质消费和欲望满足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而没有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物质至上的泥沼。
四、几点启示
通过对新生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大众媒介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在大众媒介不择手段的消费宣传的诱导和驱动下,部分新生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异化。这不仅会造成新生代的精神空虚和人格缺陷,而且会助长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蔓延,进而引发整个社会的精神和道德危机。在这里,大众媒介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要对新生代的消费行为给予正确引导,就需要大众媒介切实履行作为社会公器的使命和责任,消除功利性,传递正能量,引导青年一代健康成长,促进整个社会文明进步。
第一,从根本上消除媒介对资本的过度依赖和资本对媒介的控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媒介对经济效益的追逐,是消费信息传播的根本动力。大众传播媒介需要强大的资金来支撑媒介的运转并维系媒介人体面的生活,资本自然就成为大众媒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广告)收益,在缺乏严格监管和刚性约束的情况下,一些媒介组织抛弃了公益性的本质属性,沦为单纯牟利的市场主体,通过价值虚构的符号生产和不择手段的消费宣传误导青年群体的消费行为。为此,必须促使大众媒介摆脱资本的控制,回归公共性本质,忠实履行其社会责任。一是帮助大众媒介摆脱对资本的过度依赖。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媒介的财政支持力度,制定常态化的、富有效率的财政支持政策;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大众媒介调整创收战略,构建以多元化运营为支撑的刚性资金供给机制,避免对资金的过度依赖,从根本上切断媒介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纽带。二是要加强媒介伦理建设和媒介人的职业道德修养,强化媒介自律,引导媒介自觉消除自身异化,坚守社会应有的社会担当。三是强化外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体系化的制度约束,有效规范媒介在引导社会消费中的行为。
第二,大众传播媒介要充分发挥引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的功能。
作为社会公共机构,大众传播媒介原本就应承担引领社会文明进步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责,而不能因自身的利益需求宣扬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文化思潮,鼓励超前消费、奢侈消费等。可以说,这些不良消费方式的蔓延,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加剧了资源的紧张并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对此,大众传播媒介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大众媒介必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引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和环境保护的功能。首先,要充分发挥媒介的话语影响力,积极引导全社会特别是新生代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形成科学、低碳、环保、循环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绿色消费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和行动。其次,面对不健康或扭曲的社会消费行为,大众媒介不能逃避和失语,要以文明风尚引领者和守护者的角色旗帜鲜明地批判消费主义,引导新生代秉持正确的消费伦理,自觉抵制不良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三,大众传播媒介要致力于培育积极、健康的消费文化。
关键词:消费心理 营销策略 大学生消费群体
大学生消费心理系指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群体在实施消费活动的过程中表征的心理活动及其心理特点。企业在制定基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时面临如下难题:一是大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关键期,其身体成熟度较高而心智发育程度与之并不匹配。大学生的消费心理通常表现为从众、求新求异与攀比等心理特征。大学生在获取一定程度的消费决策权的同时,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消费决策能力。这使得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决策模式异于其他消费者群体,因此企业需结合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征来制定别具特色的校园营销策略。二是大学生的消费决策过程属于灰箱决策模式,大学生的消费指导思想具有典型的创新性特点,因此企业难以通过调研直接测度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征。虽然企业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历史消费行为和文化背景等相关信息综合分析其消费心理的大致特点,但却导致企业营销策略难以与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精准匹配,从而降低企业营销效能。
大学生消费心理的营销学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营销学分析
其一,大学生消费支付水平与其个人收入水平的关系失衡,其个人收入难以可持续地支撑其日常消费水平。大学生的个人财务状况处于赤字阶段,其收入主要来源是家族资助和个人通过学习努力或课余打工而获取的收入。大学生个人消费水平应当与其收入水平相匹配。但由于大学生尚处于心智发育关键期,其个人理财能力和消费欲望控制能力都相对较弱,这使得大学生难以有效控制其个人消费行为,再加之当前我国正处于通货膨胀高峰期,从而使得其个人收入与消费关系失衡。
其二,大学生群体消费的统计学特征呈现消费水平离散化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迅猛增长,但社会阶层分化倾向也日趋明显。作为社会阶层化趋势的直接体现,大学生群体的两极分化情况也较为突出,在统计学上呈现显著的长尾效应。部分家境优越的大学生是新潮商品和名牌奢侈品消费的生力军,其消费水平不仅高企,而且超越其父辈一代的财富创造能力。而部分家境困窘的大学生则不仅无力追逐当前的消费时尚,而且需要为学费和基本生活费而勤工助学,遏制消费欲望。消费水平的贫富分化特征是大学校园市场的基本特征,这使得以大学生为核心目标市场的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必须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的消费能力的层次性及各层次之间的差异性,不可制定统一的营销方案,而应当制定分类营销策略。
其三,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显著随时间轴线延展而稳步升级的特点。这是由于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及其价值观的剧烈变动期。随着其对外部世界的观点变化及其个人价值观的变迁,大学生的个人消费行为也随之而变。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中蕴含的消费心理分析
其一,时尚型消费欲望主导大学生消费行为。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巨变阶段,个人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并由此产生显著的自我认同式心理需求。大学生的心理自我认同需求通常表现为面向社会的自我形象展示,并通过这种自我形象展示的方式来向其周边人际关系网络宣誓其独立的个人自我意识,从而引起其伙伴或异性朋友的关注。通过购置与使用具有品相新奇、内容新颖的时尚消费品的方式,大学生更容易被其人际关系网络所认知,从而增进其人脉价值,提升其在未来职场中的发展潜力。但脱离其消费支付能力的时尚型消费行为,将导致大学生们难以获得可持续性的消费能力。
其二,大学生的攀比型消费的行为源于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和竞争心态。多数大学生通过攀比型消费的外在行为表现,来产生归属特定群体的心理定位,以获得该群体的心理认同感(杨盛菁,2012)。再者,大学生的攀比消费心理源自他们不甘示弱的竞争性心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阶层社会群体收入水平整体提高,但收入差距随之加大。除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外,消费行为被附加了证实消费者身份与地位的炫耀性因素。部分大学生贪慕虚荣,其消费行为已然超越自身家庭经济条件。他们误将奢侈化消费行为当作彰显个人人生价值的表现形式,却未能清醒地认知到超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行为对其自身正常生活与学习秩序造成的危害。这种竞争性攀比消费导致大学生消费行为扭曲,严重者甚至导致个人财务破产,威胁大学校园的和谐与稳定(王彬,2012)。
其三,大学生的差异化消费能力导致其消费行为差异,进而影响其消费心理。学生的消费能力差异主要包含垂直差异、水平差异和信息差异等三类差异形式。垂直差异系指不同学生群体的家庭收入存在显著的社会阶层性,由此导致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表现明显不同。企业可为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提供不同档次的产品,来确保企业对校园各阶层学生市场的全方位占领。水平差异系指不同学生群体的消费偏好的差异性导致其购买行为的差异性。不同知识背景的大学生具有差异化的审美价值取向,进而形成独特的消费偏好特征,这直接导致其对产品外观设计、舒适性与可操作性等产品属性的性价比评估结果的显著不同。企业应丰富企业产品线设计,通过为同一型号的产品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外观及附属功能设计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审美价值取向的大学生的消费偏好。信息差异系指不同大学生群体的信息渠道及信息获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这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企业产品性能的真实认知及其性价比的客观评估结果。企业应当采取加大促销宣传力度的方式来强化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能力,促使更多相对真实、全面的产品及企业信息流向学生这一信息接收方,从而提升学生的消费鉴别能力和性价比评估能力,提高大学生们的消费满意度水平。
基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企业营销创新策略
(一)基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产品与服务策略改进
以校园学生为目标市场的企业应当深入剖析大学生的现实消费需求特征及其变动趋势,并据此制定切合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的产品策略。其一,面向校园型企业的产品开发部门应当关注大学生偏好时尚新颖型产品的特点,着力于产品款式新颖、产品色泽艳丽、产品形状取材于拟物式夸张风格、产品功能多而全的开发新思维,以此来迎合尚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消费行为偏好(刘喜怀,2013)。其二,企业应当实施高中低档产品搭配型策略,适当偏重于满足大学生们对于中低档产品的旺盛需求。大学生群体的整体消费能力虽然旺盛,但是其人均消费能力显著不足;且具有不愿在同一类产品上支付过多,从而将有限资金分配到不同类型产品上消费,以满足其爱慕新颖、追逐时尚的消费心理。企业应当将产品定位为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主打中低档产品,适当匹配高档产品的产品策略,以适应学生群体的收入现实需求。
(二)基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价格策略探索
其一,企业可按大学生消费支付能力强弱来制定相应的差异化价格策略。对于消费支付能力较强的大学生群体,企业应当采取产品组合价格策略。企业可将多种产品进行组合搭配,并提供相应的价格折扣的方式,刺激高支付能力消费群体的整体消费欲望。对于消费支付能力相对较弱的大学生群体,企业可采取信用消费策略,即通过给定小额预付款并实行分期付款的方式,刺激部分缺乏一次性支付能力的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从而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谭文曦等,2013)。面向大学生的信用消费存在一定风险,但大学生市场的高成长性所带来的未来高收益可以抵消信用消费策略给企业带来的失信风险。
其二,企业可按消费者消费习惯来细分消费市场,并制定相应的逆向产品价格策略。大学生群体对于产品价格的高度敏感性与其强悍的消费欲望之间存在矛盾,这使得部分企业产品价格因不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定价预期,而无法顺利地在校园市场推广。企业应当通过审慎设计市场调查方案的方式,精确掌握大学生群体对企业产品的心理定价预期,并据此来制定企业的产品价格策略。逆向定价策略有可能导致大学生对企业产品的心理价格预期低于企业产品销售成本的困境。此时企业可采取退出市场策略来避免进一步销售的损失,或者将正常销售行为转型为促销活动,用轻微的价格损失来提升企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企业形象。
(三)基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渠道策略优化
其一,企业可与校园社团共同建构校园营销联盟,采取营销资源共享,按契约分配营销收益的共赢组织模式。校园社团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且校园社团成员的社交能力相对卓越,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其消费习惯,这些资源是面向校园目标市场的企业的自营性渠道所欠缺的。而企业所具备的较为先进、完备的营销设施与设备、营销管理与策划能力则是校园社团组织所不具备的。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校园社团的人力资源优势,并为校园社团的营销活动提供必要的营销器材和营销预案策划,在协助校园社团培养营销类人才的同时,实现企业利益最优化目标。
其二,设计校园营销渠道的过程中,企业应结合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来设计渠道结构。校园分销渠道结构设计应当重点考虑渠道长度与渠道宽度设计。在渠道长度设计方面,企业要结合校园规模大小和学生心理特征差异水平来给出设计方案。若校园规模较大且有多个分校区,学生来源复杂且其心理特征差异显著,则企业应当采取长渠道结构策略,利用多级分销商的差异化经营模式来为心理特征多样化的大学生提品与服务。若校园规模较小且学生的生源地相对单一,学生心理特征差异化水平相对较低,则企业应当采取短渠道结构策略,利用短渠道的的迅捷信息传递特征来制定相对精准的统一营销策略。再者,企业应当关注各渠道层级上不同渠道商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大学生对商品价格的心理定位,并据此设计渠道宽度结构。对于奢侈品的大学校园营销渠道设计,企业应当考虑短渠道结构设计,以提升厂商对校园奢侈品销售网络和销售价格的控制水平,从而提高企业收益。
(四)基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促销策略变革
其一,面向大学生的校园促销宣传工作是企业传播其产品与服务信息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当与学校后勤或学生会组织展开密切联络,充分利用校园优势地段和黄金时间铺设企业产品或服务广告。
其二,企业的校园产品促销规划规模较小,企业还应当重视实施面向校园的软广告策略。大学生群体普遍处于经济相对拮据而在求知和娱乐领域的消费欲望相对旺盛的阶段。大学生们期望享有生动与丰富的校园活动,但却受活动经费短缺的制约。企业应积极赞助大学校园内各项社团活动,借助校园活动之契机和学校社团力量来推广本企业产品。在此类促销计划中,校园活动组织者和企业互取所需、互补余缺,实现双方在利益最优化层面上的共赢。
其三,校园市场导向的企业应当强化产品售后服务系统建设。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密切度较社会群体的人际关系密切度为高,企业通过提升大学生用户群的消费忠诚度水平的方式,可实现企业产品在大学生之间的口碑式营销,从而降低促销费用,实现对校园市场的持续性控制。再者,大学生正处于培养必要的购物经验和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初级阶段,在选择与购买商品的过程中经常发生购置后不满意现象。面向校园市场的企业应结合学生的购物习惯来设计企业售后服务系统,审慎考虑强化面向学生消费者的商品修理、置换与不满意退货等增值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盛菁.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倾向的调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3)
2.王彬.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调查与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