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环境现状

自然环境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环境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然环境现状范文第1篇

我们的公共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却时常会发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这既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损坏了上海大都市的形象。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维护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我们生活的作用,树立爱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要让他们从自身做起,更要让他们去影响身边的人,为提高上海的文明程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课是一堂实践探究课,以大量的学生实践探究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合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进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现状的调查、资料的整理、为保护上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出谋划策、在班级中交流展示小组的成果及活动的体会,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以及调查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这一实践与探究内容主要采用了教师引导下的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外实践和课内整合相结合,完成了教材的活动目标和要求,深化了活动的主题。

自然环境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然教育;影响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接触到的除了周围人赋予他们的文化知识之外,还有自然环境。在很多人眼里,自然环境没有什么可观赏的,它们那么平淡无奇,不值得留恋。但是,对于幼儿来说,自然环境就是天堂,就是一片纯净的乐土。他们喜欢在这片乐土上嬉戏、玩乐,并找寻自己的快乐。同时,自然环境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开始,他们的眼界会从自然环境的学习中开拓,并形成了深切的启蒙教育。幼儿对自然有着莫名的情感,喜欢与自然进行交流,教师不妨合理利用这一特点,根据幼儿的兴趣创设最为合理的自然教育活动,促使幼儿得到深层次的思想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幼儿教育的开展,使得孩子接受到最有效的教育。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自然教育在幼儿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开展自然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许多教师对自然教育的理解并不深刻,他们认为自然环境只是孩子们玩乐的一个场所而已,并不能实质性地对幼儿产生深层次的教育作用,更别说把幼儿教学中的一些内容贯穿到自然教育中。但是,孩子出生后接触最多的就是自然环境,无时无刻不在与自然进行着交流与沟通,而且幼儿对于自然的探究兴趣很大,经常会问一句为什么。许多的自然现象不需要大人引导,早已经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幼儿的脑海中,并切实地促进着幼儿教育的发展。为此,幼儿教师应该实时开展自然教育,以综合性地培养幼儿的多方面素质。同时,幼儿教师必须切实认识到自然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1.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幼儿阶段是我们人生的起步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所具有的认知水平是很低的,但学习起来又是最快的,能够迅速地掌握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而他们的认知一方面来源于幼儿园和家庭的知识引导教育,另一方面则来源于自然教育。幼儿能通过仔细观察自然环境中的一草一木产生强烈的反映,并渴求实质性地了解这个陌生环境中的事物,对于自然环境的好奇心往往比幼儿园所传授的知识更加强烈。同时,经过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开展,幼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与自然形成切实的交流,并从中发现乐趣,进而有效培育高效的探究心理,便于以后长时间地学习成长。

2.实时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切实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修养,而审美能力也是当前需要着重培养的内容之一。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能接触的美的事物很多,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自然环境。在幼儿眼里,自然环境中的花虫鸟兽、山川草木都是特e美的,而且每一件事物都有它自身的独特之处,幼儿能够从中体会到很多,这样的教育效果远远高于课堂,能够最为直接而切实地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二、自然教育在幼儿启蒙过程中的开展

1.积极引导幼儿走进自然、亲近自然

现阶段的幼儿启蒙教育,几乎都是从游戏教学开始的,通过游戏的开展,幼儿不仅能从中找到较多的学习乐趣,提升学习的动力,还能适时给予幼儿表现自身的机会,促使他们获得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空间。而幼儿主要的游戏场所一般是幼儿园,长期地禁锢在校园内,很容易使幼儿失去新鲜感,进而降低教育成效。教师可以实时地引导幼儿走进自然,以自然环境为主要场所进行游戏活动。一方面能够为幼儿带来新鲜感,提升游戏教育的活力;另一方面,幼儿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体会和感知,提高启蒙教育的效率。

2.释放幼儿的天性,提高他们对自然的认知

自然教育的很大一部分功能在于能够全面释放幼儿的天性。在实际的自然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幼儿充分的学习时间,鼓励幼儿进行大胆地玩乐和涂鸦,去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积极地释放天性,将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同时,由于幼儿对于自然环境中的很多事物不甚了解,在游戏活动中很容易出现许多问题,教师应当对他们进行指导,及时为幼儿解决内心的疑惑,给他们细致地描述一些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提高他们对自然的认知,优化自然教育,促使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科学的提升。

总而言之,自然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实际的引导作用,幼儿教师应当积极地开展自然教育,引领孩子们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同时释放幼儿的天性,加强对他们的指导,最终全面优化自然教育,推动幼儿接受到最为切实有效的教育。

参考文献:

自然环境现状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旅游资源;竞合分析;定位;北京市;南窖乡

南窖乡位于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北部山区,乡中心距108国道8 km。总面积40 km2,全乡所辖8个行政村,现有耕地521.33 hm2,粮食总产量130 t。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材、石灰石,同时还有果树、旅游、山场和牧草等资源。有各种果树40万株,主要品种有良乡板栗、柿子、核桃等,干鲜果品历史最高产量达2 440 t。南窖乡东南部为石灰系岩石山地,西北部为石灰岩山地。土质以山地褐土和黄褐土为主,土壤中性微酸。平均海拔754.9 m,大部分地区处在203~700 m,适宜板栗、柿子、核桃等果树生长。其中板栗是名特优品种,是“良乡板栗”的主产地。现有板栗树10.7万株,种植面积185 hm2,年产量220 t,市场销售广阔,产品供不应求。现对南窖乡旅游资源进行分析。

1竞合分析

南窖乡旅游产业发展初期,主要的竞争对象为南窖乡周边、房山区的其他旅游资源,如十渡、琉璃河、周口店遗址等,竞争的主要方面是对客源的争夺,因此首先明确客源至关重要[1]。京郊旅游的大部分客源为北京和河北的双休日旅游或小长假出游的游人,以旅游团、家庭自驾游、学生或同事的团体出游为主。游人主要目的是为从日常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改换心情,主要游玩活动为欣赏京郊山区的美景以及体验以景色为依托开发的一些游乐项目,观看一些文化历史的遗址,体验农家乐和采摘活动等[2]。

南窖乡主要竞争对象都有主要旅游景观,如十渡镇——主要以优美景色为主,有漂流、蹦极等活动,竞争力强;周口店镇——周口店遗址,历史悠久;琉璃河镇——琉璃河大桥和琉璃河遗址等自然以及文物遗址资源等。周边旅游的优势:起步较早,名气较大,文物资源有些历史悠久,交通可达性强;劣势:有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同一个地方旅游资源指向单一,难以引起游客的再度旅游兴趣。

南窖乡优势以及建设方向:特色资源丰富,有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古建资源等,可以享受到多方面的文化和娱乐活动;充分发展基础设施,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吸引游客;生态环境保存好,遭受破坏小;由于去过的人少,对游人有神秘的吸引力;南窖乡的遗址可以让游人进行体验式旅游,不只是观光;发展生态农村[3],体验更高级别的农家乐;南窖乡现状资源丰富,涵盖了各色旅游资源,需要兼顾各个方面的同时应做好重点景观的突出,使每个村都有各自的特色和重点,并将其整合起来,形成南窖乡的京郊农村旅游链。要充分发挥并扩大每个村的资源和优势,利用道路互通的方式将几个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整体。并且在每个村现有的范围上扩大其影响范围,例如可将村周边的自然环境有效利用,修建林中小屋或增加游乐项目等,将相邻的村资源整合联系起来。为提高与周边的竞争力,整个南窖乡要改善基础设施,保护环境,充分发展“体验式旅游”,并建立生态村。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并起到保护环境和古建的作用。南窖乡的旅游业发展也存在着劣势,如知名度较小、交通不便利等。

2南窖乡旅游资源分析与定位

明确南窖乡的总体定位,以生态农村为主的体验式旅游,突出各个村自身的特色,从而让游人体验到多种活动,并可以加强其合作关系,减弱村之间的竞争[4]。

2.1花港村—生态门户

现状:在建设一条方便出入的道路;盛产桃子。

建设方向:作为进入南窖乡的门户,必须做好基础设施工作和门面工作,以游客接待住宿和生态观光园为主要特色,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加大桃种植的规模和品种,每年春季举办桃花节,夏季举办采桃节,并以一些独特的活动增加氛围,扩大突出桃子的资源优势,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一系列的产业链。

2.2中窖村——栗香金山

现状:曾产煤矿,但现已勒令停产;栗子资源丰富。

建设方向:进行采矿区的生态恢复和改造,形成自身独特的景观,并可以介绍采矿的历史、流程,以此作为一个吸引游人的项目;充分打造栗子产业链,举办栗子节,进行招商引资完善栗子产业链,形成栗子相关制品,带动旅游的同时推进自身的经济和产业的发展。

2.3大西沟——果林飘香

现状:水果、山羊、坚果、石材等资源丰富。

建设方向:充分恢复利用采石坑,形成独特景观,并且发扬页岩的历史、文化及用途;建立生态园采摘水果节,丰富种植的水果种类和面积,形成一定规模,可以采取招商引资的策略。此处不仅可以进行生态采摘,同时也可依傍着优美的自然景色,加大农家乐和采摘园对游人的吸引。

2.4水峪村——古韵犹存

现状:自然环境优美,被评为“2008北京最美村落”;有古建筑、中幡队、碾子等。

建设方向:由于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人文气息,水峪村是南窖乡旅游项目建设的重点村之一。以古建为重

(下转第394页)

(上接第389页)

点,依托美丽的自然环境,并适当调整水系。对比周边的资源,水峪村古建的优势在于可以作为开发为住宿的客栈,可以让游客们进行体验式旅游,旅馆和餐厅都可以参照古代的客栈和小店的样式,并提供与之匹配的餐饮和服务,以此来作为特色吸引游人。充分发挥此地美丽的自然景色的优质,建设相关的游乐项目,扩大水峪村的影响范围,将周边一定面积的山水都划入规划范围。与十渡相比,又多了份人文特色并且其自然环境保留较好,只要扩大知名度,其竞争力很有可能超过十渡。

2.5三合村——生态之村

现状:小型水库;小煤窑。

建设方向:对小煤窑进行生态恢复,可适当保留几个作为遗址,结合明清时期能源供应的问题,向游客讲述历史文化。充分利用扩建水坝,以三合村为例建立生态示范村。改造街道和房屋,建立收集雨水系统,增加村内绿地面积,将雨水收集、居民生活废水排放以及农业灌溉用水和水坝集合成一条系统,建成房山区第1个生态村。

2.6南窖村——古道西风

现状:南窖乡最大村落;拥有遗留的古建筑、古商道和集市。

建设方向:主打京西古道这个历史文化,将古集市的作用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出来,重现昔日古道丰富繁华的场面,参考北京烟袋斜街的做法,将南窖村打造成房山区的烟袋斜街;修复部分受损的有藏传佛教意义的古桥,加大对游人的宣传普及力度。

3结语

京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一直是京城人短途出游的首选。因此,京郊旅游业的竞争也显得尤为激烈,其中旅游资源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明确自身的地位和在竞争中所处的位置。通过对南窖乡旅游资源及其竞合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首先要明确自身资源的优势和劣势,由客源、地域、资源特征等方面明确竞合关系,从而更合理的进行规划来发挥自身优势,增强竞争力,开发特色资源。当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建设的同时还有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对古建筑的修复留存,实现可持续发展[5]。

4参考文献

[1] 史春云,张捷,沈正平,等.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9):86-89.

[2] 王云才,郭焕成.略论大都市的郊区游憩地的配置——以北京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0(2):54-58.

[3] 王冰一.大都市城郊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d].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2008.

自然环境现状范文第4篇

城镇风貌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环境共同反映的特征,体现在城镇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城市建设等方面。通过现代城镇规划理论,将城镇的各种风貌要素进行恰当合理的安排,创造出环境宜人的现代人居环境。

2.舒家镇风貌规划案例分析

2.1现状概况

2.1.1用地现状

舒家镇规划区现状用地大部份为城市建设用地。该区地形较完整、平坦,中部有一自然冲沟,城镇现状用地高差变化在3―5米左右。该规划区紧临御临河,随着三峡工程三期水位的完工,御临河水位线上涨,形成该镇滨水的良好自然景观。

2.1.2建筑现状

现状区内建筑以商住房为主,大部分是近几年新建的两至三层砖房,有少部分为木构建筑或土墙房。在规划区中部有已建成的舒家镇中学,舒家镇卫生院,舒家镇供销社,舒家镇粮店,舒家镇敬老院。

2.1.3市政设施现状

规划区内已建有两条道路,路宽7~9米。城市道路系统尚未完全形成,内部道路宽度3~5米,多为水泥路面。城镇饮用水源为河水。沿道路有市话线路、照明线路,城镇用电来源于龙兴镇。城镇排水体制现状为雨污合流,雨水直接排入溪河、水渠,生活污水主要通过化粪池处理后排放。

2.2风貌设计原则

随着舒家镇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配合三峡工程移民迁置,人口增多,城镇用地范围正逐步扩大,同时也对城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舒家镇总体发展规划与设想,在规划中贯彻以下原则。

2.2.1特色原则

舒家镇及周边地区自然山水优美,有山林、溪河、水渠、溶洞为主体的自然风光,配合排花洞旅游基地的开发建设,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城镇。

2.2.2可持续发展原则

规划立足现实,统筹全局,使规划既有科学性,又有超前性,以适应舒家镇今后的发展。由于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次完成,在保证城镇持续发展和稳步繁荣的前提下,促进舒家镇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发展。

2.2.3生态原则

人与环境之间应该是协调共存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利。在规划中坚持生态至上的原则,为居民、游客创造优美、安宁、舒适的环境。规划以人为本,从环境的整体性统筹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

2.3风貌规划设计

2.3.1空间组织

(1)广场空间

在舒家镇东西入口,规划设置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意义的市政广场,突出其统帅作用及标志性;在主干道末端形成以宾馆为中心的另一集聚空间。

(2)街道空间

城镇的主要功能用地沿东西主干道、南北滨河干道及景观步行道形成带状布置,规划强调整体街景空间的起伏、进退、错落、启呈与转折,富于节奏感和韵律感,沿街建筑与街道比例恰当,重点处突出公共建筑(如政府大楼、影剧院等),力求创造协调的街道线形空间。

(3)节点空间

在舒家镇城镇区主要路口和人流、物流集散处,建筑群体以重点建筑为主,水平体量与垂直体量相结合,求得与水面及自然环境的协调。建筑设计注重群体组合、强调标志感和地方特性。

(4)滨水岸线空间

滨水岸线是创造独特城镇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以绿地、游园为主体,从而使城市横向空间为水面――绿地――建筑,形成循序渐变、自然而富有生气的空间整体。

2.3.2绿地风貌规划

舒家镇绿地系统由滨水岸线绿化、建筑四周绿化、街道街头绿化、广场绿地及景观绿化形成系统,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并力求创造富有特色的山水城镇风貌。

把绿化视为城镇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份,在规划布局中注意与环境的协调,运用多种绿化手段,丰富、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满足人们工作、学习、游憩、社交等多功能要求,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自然环境。

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从植物的生态习性、环境条件、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等方面入手,绿化结构和规划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水系及建、构筑物相协调,把自然景观引入城镇,维护城市生态的动态平衡。

以景观绿化、滨江绿带(公共绿地)、街头绿地、街道绿化、住区绿地为主,形成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城镇绿地系统。

2.3.3景观风貌规划

(1)自然景观

舒家镇依山滂水,山水自然景观极佳,作为发展旅游的重要城镇,规划力求保护和发展其自然山水景观,对现有自然冲沟进行处理,通过筑坝蓄水、岸壁整治等措施,力求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协调,形成具有山水园林城市特色的旅游名镇。

(2)城市特色风貌

舒家镇规模小、尺度亲切宜人,背景为青山绿水,规划建筑体量小、风格素雅。主体建筑采用浅灰色坡项,墙面可采用素色墙砖、石材或涂料。

城镇内街道景观的动与静、建筑的退与进以及低与高,形成一种亲切的小镇氛围。在政府大楼前面市政广场,街道与建筑景观,力求创造一种繁荣、祥和的气氛,与庄严的政府大楼、宽阔的广场形成整体。而宾馆区结合景观、旅游的开发建设,则力求创造一种安静、自然的气氛。漫步在小镇街巷,林荫夹道,形成小镇另一种景观,宁静而令人回味。

广场、路口是舒家镇节点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规划充分利用小镇的市政广场、宾馆前广场等地,通过小品、绿化与环境等,形成景观节点。

自然环境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策略;入;探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绿色建筑的含义,不仅要求在规划设计时,最大程度上借助生态环境的因素,以降低人为因素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让人们享受到更加舒适、自然的环境。此外,绿色建筑的含义也需要把能耗降到最低。建筑物在生命周期内实现低能耗,实现与环境和大自然的共生,是绿色建筑的追求方向。

一、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概念

在建筑设计中融人生态策略就是将建筑设计与建筑环境相融合,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要围绕生态环境进行,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将建筑技术和建筑设计融合在生态环境中。生态策略分为生态技术和生态设计,生态技术就是要在建筑技术设计中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使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环境资源进行整合,综合利用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设计则是要将生态原材料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建筑构造设计,尽量保护原来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生态建筑是生态策略运用在建筑工程中的表现,建筑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通过对建筑工程周围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测调查,结合具体的生态学、建筑设计学等原理和技术手段,对建筑设计和施工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实现生态建筑的使用性能。

二、融入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一)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受到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下,建筑行业应当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提升环境的品质水平。在建筑设计中融人生态策略有利于对原生态动植物、土壤和地质条件进行保护,有利于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也有利于保护历史和人文。许多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规划了密集的建筑群体,导致人口过于集中,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自然环境的承载是有限度的,建筑总容量超过必要限度就会使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因此,新时期建筑主张在建筑设计、施工及后期运营融人生态策略,将建筑与自然环境保护融合在一起,提高自然环境品质,合理调整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二)改变当前的建筑行业现状

我国的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随着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发展壮大,建筑开发总量也不断发生膨胀。建筑行业的过快发展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由于大多数城市的规划并不合理,城市建筑集中,建筑布置不均匀,部分地区污染严重,交通拥堵,能源消耗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虽然诸多城市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但是政府难以通过短时间的城市整改改变当前的生态现状。政府一方面采取增加城市绿化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规划合理的建筑布局。

三、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策略的措施

(一)强化对建筑空间设计的生态建设

在对建筑物进行平面设计时,根据当地环境的常年主导风向设计建筑物的朝向,尽量利用穿堂风作为自然通风的方式,减少空调的使用。根据当地日照条件设计主卧方向,便于冬季采光。对建筑形体设计,需要以实用性为首要原则,根据建筑的体形系数要求,控制建筑外墙的凸凹程度,注意大面积落地窗和幕墙窗的使用,选用浅色系的外墙反射太阳辐射,进行节能降耗。在建筑的围护墙体设计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做好相关的防水、防潮、保温隔热设计,还可以设计挡风墙等特殊构件将自然风捕捉到阳台内部,控制室内通风。总体来讲,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加强提高保护程度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促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建筑技术的节能和生态

建筑技术生态设计的特征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改变了以往的固定式建筑构造,成为一种可以依照气候变化自动调整的围合式建筑。作为生态化的建筑,必须要注意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主要体现在节约能源和节约空间。在水源利用上,利用节水型的器具,推行中水系统的使用,用水循环。在提供暖气上,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或者是风能等清洁能源。作为一种可续化发展的建筑,在构建生态建筑时,要充分认识到,阻碍可续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点:能源不足、环境污染。作为建筑师,要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的能源,最大限度降低非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确保与生态环境有机统一、相互融合,除此之外,还需要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材料、利用能源等都能生态化利用。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主动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新的建筑材料、新的能源等,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而且,尽可能使用当地的资源,尽可能使用自然石材和木材这些可以再生的建筑材料。

(三)注重生态化与节能化技术的应用

建筑设计时设计师应注重自然能源的利用,以弥补不可再生能源日益紧张的现状,实现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目标。同时,注重生态化与技能技术的应用。首先,设计时应重点考虑新技术、新材料的利用,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少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其次,因地制宜注重当地材料的充分利用,避免因远途材料运输增加施工成本。同时,根据建筑场地水文、植被等合理布局不同建筑物,并确保不同建筑物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例如,公共照明系统可利用太阳能等;最后,注重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建筑物而言资源循环主要对水资源来讲的,为此,应根据水资源的不同等级,进行合理的利用,以有效节约水资源。

(四)选择节能的设计方案生态策略

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要求建筑设计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建筑设计师们要综合考虑设计对建筑周边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设计中尽量保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施工环节中用料的节能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以考虑采用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建筑选材时就地取材,尽量避免使用木材和天然材料,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建筑设计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气候变化来自行调整建筑围护结构,进一步优化建筑节能系统,降低建筑的能耗。建筑设计也可以采用新设备,利用高科技转化太阳能、风能和沼气等,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促使室内外空间一体化

作为建筑师,可以凭借科学的设计,促使室内外形成一个整体。当前,在建筑设计中,这种措施十分普遍,比如,在许多建筑的内部,都有内部庭院和大厅,或者是在建筑的上方设计一个能打开的天窗等等。除了这种方式之外,设计师会常常使用到另一种设计策略,也就是墙面面向外部环境优美的那一方,会设计成可以半开或者是全部打开的墙面,凭借这种方式,将室外的环境有机地引进到了室内,将室内的空间延展到了室外。

结束语

建筑设计中为实现生态策略的更好融合,建筑设计师应需认真分析当前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有效的生态策略融入方法,以创造一个完美和谐的人类居住环境。为此,建筑设计师应有将生态内容融入到建筑设计的意识,不断学习掌握建筑设计的新方法、新思路。同时,对建筑新型材料、新技术发展动向有所了解,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设计工作中,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代正武.绿色建筑生态规划及设计措施[J].四川建材,2014,04:65-66.

[2]李向.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生态运用浅析[J].四川建材,2014,04:295-29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