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工程的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顶岗实习指的是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在校学生到对口合作企业中进行的实岗操作带薪实习形式。”目前,各高职院校所采取的顶岗实习模式不一,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的是“多学期、分阶段”的顶岗实习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分散时间模块,分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输送相关信息。根据笔者近几年带毕业生顶岗实习的体验,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到,有一部分学生自我感觉学习能力还算比较强,虽然也接收了许多关于就业服务指导的信息内容,但到了毕业季节,还是有点迷茫,不知何去何从;也有些学生走上了就业岗位后反馈他们的“发现”:在学校所学的某一门课程让他在自己工作中得心应手,然而也有些学生抱怨说,自己在校所学知识用不上,要干好现在的工作还得被“继续教育”,其实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一个学生电话向我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觉得《电工电子技术》很受用,自己的工作离不开电工电子知识,只可惜当时没有好好把这门课程学精通。”很显然,这位学生找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是对口的,但他们在读书时,也许不知道所学的课程与以后的工作的关系,或者他们早就说过“不知道这门课能在哪些企业什么性质的工作上应用。”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输实际就业中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学期、分阶段”顶岗实习模式。具体的“多学期、分阶段”顶岗实习模式分为:第一学期的专业岗位认知实习;第三到第五学期的专业岗位技术性实习;第六学期的就业前的顶岗实习。
(一)专业岗位认知实习
大学第一学期,刚刚踏入学校大门的新生,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了好奇与疑惑。大家都想了解一下自己的专业到底是学习什么的,毕业以后自己都可以干些什么。针对这些疑问,需要我们的专业老师给予解答和指导。由专业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专业的相关知识。毕业以后该专业都可以从事哪些岗位,相应的岗位又需要哪几门相应的专业课程。指导老师安排时间和同学们座谈,专门解决同学对本专业的疑惑。另外,大一初期安排学生到工厂或是实习车间进行一次见习,让同学们对本专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专业岗位技术性实习
第三到第五学期,学生已经了解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这一阶段要进行相应的实训,我们称之为“专业岗位技术性实习”,机械工程类专业要开设相应的实训项目,如金工实训,钳工实训,电工实训,数控车床实训,数控铣床实训,普通车实训,PLC技能实训等,根据具体专业开设相应的实训内容。通过实训,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各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足够的技术理论基础、较全面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必需的多种技能。反之亦巩固了相关的理论知识。
(三)就业前的顶岗实习
第六学期,学生基本掌握了必要的专业知识,略有一种“学有所成、想小试牛刀”的感觉。在就业前安排一次顶岗实习,对学校、学生的检验和企业的需求来说,意义显而易见。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作为主体在校内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联合指导下,主动融入企业的生产氛围,以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根据企业所需,返补专业知识所缺;学校总结企业的前沿生产力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修正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做到教研与社会生产相适应。
二、顶岗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未是真正毕业走向社会的企业员工,现时身份仍然是在校的学生,但人身却又实实在在离开了校园进入了企业,脱离了校园管理的视线。对学校或企业来说,在对学生的管理上都存在着些难度或矛盾。所以,学校作为“顶岗实习”中第一责任管理者,要协调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利益,注重细节,规范管理,才能使“顶岗实习”可持续地顺利进行,使各方在当中收到实际的效益。
(一)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对学生的管控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务必加强对学生的管控力度和保证管控的不间断性。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具体管理和指导者分为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两者有着共同的管理对象不同的责任分工。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工作动态的管控。可以借助电话、网络等通讯手段加强保持和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顶岗实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要求学生填写实习手册、撰写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等方式来控制“顶岗实习”的质量;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变动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在对学生的管控上一定要作出清晰明了的制度化文件(如《顶岗实习手册》、《实习鉴定表》等),对具体的联系频率都要有明确的规定,是每周一次还是有必要每天一次。企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顶岗员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和安全教育工作。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对于每一个人都是至上的。大多数机械工程类学生的工作环境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比如机械行业企业,常说“空中有吊车,地面有钉子,面前有飞屑”,对安全意识一时疏忽,可能就造成对身体的伤害。所以企业指导教师务必给学生进行入厂前的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时时刻刻牢记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再者,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实践环节的考核,注重纪律的重要性。在业务指导的同时还应提醒学生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维护学校、企业甚至是个人的形象和声誉三方共同努力,为“顶岗实习”的可持续性尽力。
(二)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自我要求
由于环境的变化,从校园到未来憧憬的企业环境;身份的变化,从“学生”到可能拿到了职业生涯中第一份薪水的“企业职员”,学生难免很兴奋,甚至是得意忘形。此时,尤其要注意自我的纪律性和谦虚的个人修养。保持平常心,不卑不亢,从基层做起,虚心请教前辈,按时完成自己企业的工作和实习报告。这些都是学生高质量完成成顶岗实习的关键。
(三)校企合作,符合三方利益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优化区域政策环境,完善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通过地方财政支持等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制度化”。可见校企合作是政策方向,明确各方职责和权益符合各方利益。校方应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走“顶岗实习”可持续之路。如校企在顶岗实习中的协议,应重点保护好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应有的劳动权益。由于顶岗实习时间短,校企共同为学生制定顶岗阶段性计划,有利于避免近几年新闻常出现的“使用学生廉价劳工”现象。当然,学校也应该维护好企业的运营利益,强调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纪律性,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企业成本。校企双方可以探讨顶岗员工的人才备案,制定就业优先双选机制;产研合作共同开发教材、开展项目课题,推动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总之,只有三方利益均得到保护,才能让“顶岗实习”可持续下去。
三、本校在顶岗实习中的收效
1 高职机械工程类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特征
1.1 现代性
在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中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这两个现代教育最根本的特征。大连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地区,机械工业发展速度快,需要高素质人才多,所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生产和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
1.2 职业性 本文由收集整理
工学结合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浓厚的职业导向性,学校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我们认为,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实际工作情景中教育自己,养成积极的工作态度,掌握未来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最终使他们能顺利地走向社会,完成学习生活向职业生活的过渡。
1.3 市场性
校内学习与校外工作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内实训基地实习相结合)是工学结合又一特征,是一种市场化运作方式,正是从这点出法,学校教育更贴近社会的需求,学校和企业(包括校内实训基地)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1.4 大众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从业职业人员技能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存和求职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需要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型的高技能人才越来越多。要求得到高职教育的人也日益增多,工学结合对受教育者职业发展的关注,正是它大众性特征的最好体现。
2 学院机械工程类专业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计划的实施,大连地区的装备制造业飞速发展,正是这一形势的发展,成就了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发展,因此,我们的定位是:为了促进大连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学院成为大连地区装备制造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担负各种工业企业高技能型人才的培训重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自身价值,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旺盛,从而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工学结合”的模式是院校目前办学定位最有效、最
基本的途径,它的前提是学院与企业必须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
我院坚持“举校企合作方案,走工学结合道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积极与国内外一流知名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目前已与1000余家企业建立了以“共同培养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合作关系。其中机械工程类专业与百余家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血缘关系”,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筑平台。通过走访、协商、谈判的方式,我院的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先后与简伯特公司、通世泰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固特异奥托技术有限公司等近百家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唇齿相依的“血缘关系”,把学校教育融入到行业企业之中,把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到学院,达到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的培养的目的。
3 学院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学院的“现代装备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是一个汇集了数控加工技术、电加工技术、普通机械加工技术、模具技术和钳工技术等领域大型综合性实训基地。专门为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提供本专业实训的场所,这些都是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必备条件。
该实训中心占地面积约为5200平方米,下设22个实训区(或室)。该实训中心拥有设备约为350(台套),设备总值约3500万元,主要设备如下:经济型数控车床20台,全功能数控车床13台,数控车削中心1台,数控铣床8台,台式加工中心11台,4轴4联动立卧式加工中心2台,5轴5 联动立式加工中心1台,快慢走丝线切割机床12台,电火花成型机床3台,光学曲线磨床1台,数控激光雕刻机1台,光学曲线磨床1台,三坐标测量机2台,磨床12台,车床30台,钳工实训装置64工位,冲床及注塑机5台,各种典型夹具8套,气液压控制实训台7台,机械原理与零件实训台2套,工具仪1台,粗糙度仪3台,硬度仪3台,数显测量设备若干,计算机150台,多种cad/cam软件。
该实训中心设备以生产型,企业在用设备为主,能满足典型零件部件生产加工技术要求,设备数量、规模、功能技术水平在大连市各大专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位于前列。实训中心现有专职实训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14人,兼职实训指导教师5人,实训中心能同时容纳700名学生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
该实训中心能满足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电一体化、船舶工程技术等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和生产性实训,还可以按国家标准进行车工、钳工、磨工、铣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9个工种的高级技师,技师,高、中、初级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工作,也可以对外承担技术服务,社会各类人员培训和职业技能比赛等工作。该实训中心被大连市指定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数控加工实训区被国家教育部定为“全国数控职业教育实训中心”。若在该实训中心逐步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也必将加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本科教育培养方案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42-03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有很多的文献对美国大学教育进行过介绍。笔者曾受北京市教委资助到美国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系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亲身感受了美国的高等教育情况。在此期间,对该系的本科教育情况进行了了解,并旁听了机械工程系本科的一些基础课程。本文主要以作者在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系访学期间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介绍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教育的培养方案、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情况,并与国内大学本科教育进行了比较,希望能对目前国内的高等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一、培养方案
华盛顿大学成立于1861年,是美国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大学,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西雅图,包括机械工程专业在内的所有工科专业均归属于工学院。之前曾听说美国的本科教育在前两年不分专业,到第三年才选择专业,但在华盛顿大学机械系的本科生是从一入校就确定了学习机械工程专业的,除了个别同学会转专业之外,大部分同学不存在再选专业的问题。美国的大学本科教育采用大专业的形式,与国内的细分专业本科教育不同,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本科教育只有一个机械工程专业,而在国内的机械工程通常是一个二级学院,一般涵盖有多个专业,比如我校的机械工程学院就包括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多个专业。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比较成熟,平均十年修改一次,在华盛顿大学的机械工程大楼里张贴着从1896年以来的每隔十年的培养方案。从那些不同年份的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每次的培养方案变化并不很大,主要是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做一些改动,表1是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专业2010年的本科生培养指导方案。
从以上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国外的本科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基础课程,培养方案中数理化基础课程占到4分,或27.2%;工程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95学分或52.28%。
2.选修课程涉及面广,提供了机械工程领域所涉及的多个方向,包括能源、环境、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表1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指导方案
■
(注:具体课程括号中的数字为学分)
3.实践类课程相对较少,相对于国内约占培养计划30%的实践类课程而言,该培养方案只在选修课程中有一门类似于国内高校毕业设计之类的课程,而且没有国内高校通常时间长达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环节。在这一点上也反映了国内外企业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国内企业希望高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分配到企业后能直接工作,而不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培训;而国内的高校也迫于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迎合企业的要求。总体而言,任何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其学时和学分大体是确定的,在增加实践类需求的同时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基础课程学时的减少,从而会导致学生的基础不扎实、适应性不强。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提出了著名的“三问”,归根结底就是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引发了教育界的大讨论,个人认为这与现在国内大学生的培养模式是密切相关的。与美国大学本科重基础教育相比,国内本科教育专业分得太细,学生的知识面太窄、基础不扎实。
二、教学方法
在华盛顿大学访学期间,旁听了“传热学”、“流体力学”和“工程热力学”等课程。笔者在国内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讲授其中的“传热学”和“流体力学”两门课程。通过旁听体验到国外教授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与国内的不同。在国内这三门课程是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学科下各二级学科的基础核心课程,但在华盛顿大学是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来开设的。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的教学硬件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目前国内的高校基本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比如我校的教室已经100%配备了电教化设备,绝大部分的教师都采用了全程的多媒体教学。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教室也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在我参加旁听的三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授均采用板书进行教学,授课过程中极少采用多媒体。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上,应该要辩证对待,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后,经常有学生问老师要电子版课件,有的学生认为有了老师的课件就可以自学,不需要到课堂去上课,甚至逃课;或者即使到了课堂上课,现在也很少学生做笔记,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上,华盛顿大学课程基本都由教授讲授,但每门课程均配有两个研究生助教,教授只承担课程讲授工作,其他如批改作业、习题讲解等均由助教完成。助教承担了大部分繁琐的工作,而教授则将精力集中在课程的授课上,当然这对助教的要求也相当高。
三、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系在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上也与国内存在较大的不同。以笔者在国内讲授的“传热学”和“流体力学”两门课程为例,均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核,平时作业占20%,期末考试占80%。在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系旁听的三门课程均采用开卷方式进行考核,对学生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如表2所示。
表2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系对三门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法
■
教授在上第一节课时就会告知学生本门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以及作业、实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各个环节在最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因此绝大部分学生从课程开设之初就一直认真对待每次作业、每个实验、期中及期末考试。他们的学习完全靠自觉,教授从来不点名,但旷课的现象很少,另外抄作业现象也很少见。因为有两个助教批改作业,并且都批改得很仔细,一旦被发现抄作业将没有平时作业成绩,对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影响很大。相比而言,国内的大部分课程期末考试一般占到80%左右,因此很多学生都是在考试之前进行突击学习,甚至铤而走险进行作弊,这种方式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 很多学生都有考完一门忘一门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同时,在考试方式上,闭卷考试只能考核一些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点,而对于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一些知识点及工程应用在期末考试中无法进行。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工程应用往往涉及一些综合知识的应用,比如需要查表,需要用到一些经验公式等应用方面的知识点,很难通过闭卷的方式进行考核。而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则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实际应用情况。
四、教学管理
华盛顿大学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个学期,重要的基础课程一年均开设两次,并且由不同的教授进行开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授以及合适的学期进行注册学习。任课教授具有自主调课的权力,如果进行调课,直接和学生联系,通过邮件告诉学生调课的时间和地点,而不必经过教务处的批准,这种方式大大节约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同时也充分信任教授能处理好这种事情。
在美国,公立学校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是完全免费的,但上大学的学费非常昂贵,在华盛顿大学国际学生和外州学生每年的学费约3.5万美元。目前我国国内工科专业的学费约4500人民币(按汇率6.2人民币/美元约合725美元),美国大学的学费大约是我国大学的48倍。由于学费昂贵,加之他们所上的学校和专业都是自己所选,美国大学生普遍珍惜这个代价昂贵的学习机会。
尽管学校有专门的学生公寓可以提供给学生,但价格比在校外租房还贵,学生普遍在校外自己租房。在学生管理方面,美国高校没有像国内高校普遍配备的辅导员,一切问题主要由学生自主解决。
华盛顿大学采用学分制度,在美国的GPA (Grade Point Average)非常重要,GPA即平均分,由每门课程所取得的成绩根据学分权重计算而得。因为无论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就业,本科学习阶段的GPA都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一个学生要申请排名靠前大学研究生的奖学金或到好的企业就业,就必须注重每门课程的学习。因此国外学生对每门课程的最终成绩非常看重。而每门课程的期末考试只占到了不超过40%,因此学生对平时作业和期中考试都比较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风普遍较好。
[参考文献]
[1]别敦荣.美国大学教育观察[J].中国大学教学,2002,(12).
[2]袁庆成.美国大学教育的几点信息[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3).
[3]叶晓玲.美国大学教育的思考与借鉴[J].中国成人教育,2007,(4).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jor in independent institute,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reform method of Mechanical Product Structure curriculum. Through this method, the students can get the most and latest knowledge in the least time, and it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closely contact with the practical ability in actual production and living, and has got a good teaching effect.
关键词: 机械工程;机械产品构造;实践教学
Key words: mechanical engineering;mechanical product structure;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48-02
0 引言
《机械产品构造》课程作为我院机电类学科专业基础的主干课程,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该课程,以“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这门课程,我们除了整合了一些传统的机械理论外,还筹划和建造了相关的开放性实验室,为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并将其确定为课程培养目标。
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整体思路
1.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强国,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和安全。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工程的核心,而机械产品构造,更能让学生直接面对产品,使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效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随着先进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对现代制造业技术的改革以及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都提出了新的迫切的要求。随着教育部颁布的新的高校专业目录,用“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代替旧的的专业,并对其骨干课程进行了不懈改革,尤其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重点高校有所不同,其突出的特点是培养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我国竞争激烈的用人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
1.2 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 针对独立学院的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及目前,国内对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的大方向。除了要把其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外,还有推陈出新,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除了讲解课件外,还多引用先进制造技术的视频,以此介绍及讲解新知识,新技术,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有浓厚的兴趣去听,而且还要实际去操作,我们这样不断的去更新这门课程,就是为了适应目前国内外的大环境的需求而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改革后,会造成一个普遍的问题:知识点繁多,而学生的学时相对减少,第一,不利于学生系统扎实学习机械制造加工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第二,由于知识点多,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讲细讲透,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深入的了解。
2 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重点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因为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而且学生入学时成绩较好,基础也更扎实,所以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大专院校以及中、高职及技校等以培养一线操作技术人员为主。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而独立学院的学生,恰恰介于两者之间,这样,对于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如何在就业中找好定位,在当今人才的需求,成为独立学院务必要做出的改革。针对《机械产品构造》这门课程,其创新和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注重科技信息化与机械传统理论教学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将制造业信息化软件如UG CAD,Pro-E,Mastercam等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这样除了能增强学生对学习机械传统理论课的兴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机械产品构造》这门课中,让学生除了面对实物进行结构的分析和拆装外,还通过软件进行三维建模,使其对课上所拆装的产品加深认识,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而且还能对实际的产品进行简单的优化处理和创新,甚至达到产品设计的一个初步的要求,提高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还能提出问题。
2.2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生产实例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给学生提供前沿科技的实际产品或者视频,从而能够促进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使教师讲授的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开动思维的能力,而且还鼓励学生参加全国三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更好地激发学生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让学生具有工程意识,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可以对现有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等等。
2.3 丰富相关课程的配合措施 在改革《机械产品构造》课程的同时,我们还采取了其他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以配合此次教学改革的落实,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开设与《机械产品构造》相配套的《UG CAD三维建模实训》(一)和《UG CAD三维建模实训》(二)课程,通过对多种工程实例的训练,增强学生运用UG进行三维建模的能力,并为后学的理论学习创造一定的前提条件;通过三维建模对《机械产品构造》课程的融入,使学生在完成基本的训练,同时增强学生运用先进设计工具进行现代设计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定期举办的UG建模大赛,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创新意识,还增加了UG升级环节的培训,使学生能够紧跟软件发展的最新技术。
3 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与展望
《机械产品构造》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除了对本专业传统的机械理论进行有机的整合外,而且结合制造业先进技术软件――三维辅助设计软件,从而进行优化,拓展了《机械产品构造》的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等,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设计的能力,从而适应现今国内竞争激励的人才需求,也完善了“高级应用型人才”院校培养目标。
4 结论
本次改革试行后,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使大部分学生已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在《机械产品构造》后续的相关专业课,以及相关的课程设计环节中,都以UG软件作为主要的设计手段,形成了系统的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初步形成了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很多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这些都说明了,引用这种三维辅助设计软件、理论与实践相互穿插的教学方式,是比较合理的。
“综合性、应用型、开放式、有特色、居前列”。我院在这个办学定位下,我们从实际出发,对相关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精心做好准备,提出相应的任务要求,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集思广益,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因势利导,对现行的教学方法、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使其更加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从而提高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有希,孙晓林,李与同.面向实践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研究,2009,(2).
[2]刘向阳.独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17).
[关键词]ESP 非洲来华留学生 机械专业英语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077-02
[收稿时间]2013-06-10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研究课题《非洲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课题号:11YJA88012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彦青(1988-),女,湖南岳阳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
(一)研究背景
随着非洲留学生逐年增加,相关的研究也随之增多。非洲留学生作为母语非英语的特殊群体,在中国的学习情况也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这些留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这些困难从何而来,是单纯的学习基础问题还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语言沟通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刻探讨和引起广泛注意的。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考察ESP理论在非洲来华留学生机械专业教学中的指导效果,主要讨论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机械工程专业的非洲来华留学生在专业教学实际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分析;第二,ESP理论是否对机械工程专业非洲来华留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产生了什么作用?
二、实际教学现状及分析
(一)教学现状
研究中的安哥拉学生来华之前没有经过系统的汉语培训,入校前也没有任何形式汉语水平测试,总体上汉语基础差。鉴于此种情况,安哥拉学生在我校学习的知识传授选择以英语授课为主。
安哥拉境内主要有奥温本杜族(37%)、姆本杜族(25%)、巴刚果族(13%)、隆达族、欧洲人(1%)等民族,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另有民族语言温本杜语、金本杜语和基孔戈语等,安哥拉上世纪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受其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其社会文化和语言多受到葡萄牙的影响。所以,在语言方面,安哥拉留学生不论英语还是汉语的能力都较弱。英语水平因受当地葡萄牙语的影响,表现也较差,但是听力水平高于口语水平。因此在全英文上课的过程中,仍然遇到诸多困难和不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方面
缺乏“专业”+“英语”复合型的教师。通过调查了解,我校在留学生的师资配备问题上非常重视。为了让学生能接受我校优势技术和资源,给留学生配备的多是资历深、在科研方面多有建树的教师。这部分教师的优点是懂专业, 且可能长时间从事专业课程教学,并有一定的专业英语阅读、翻译能力,但大部分不太了解语言教学规律,且很难流利自如地运用外语表达自己的思维,少数教师还无法做到用全英文的形式授课。如:
Here too a bypass checked value would be required for a rapid return stoke.
(为使油缸快速回程,这里要求配置一个旁路单向阀。)
“Here” 放在句首是因为在句中作状语,就是为了表达强调。这个句子在理解上就对机械专业英语的学习者在语言层面上提出了要求。
专业教师可以纯熟地掌握专业知识,却不了解语言教学规律,无法很好地诠释专业知识的魅力。
而英语水平高的教师多来自英语专业,对于机械工程专业的知识了解不深,对于各种专业化的名词和专业知识的运作都颇感陌生。他们虽然能做到良好沟通,但对于学生对专业学习和我校优势资源的利用却呈现不足的现象,真正是语言教学的“专家”,专业方面的“门外汉”。由此,势必影响课堂进度和教学效果。
2.学生方面
安哥拉教育体系分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为义务教育,学制8年。儿童从7岁起入学。阿戈斯蒂纽·内图大学是唯一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另有两所私立大学。2005年文盲率为33%。2008年,安注册学生总数为573.6万人,教师17.9万名。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由此可知,安哥拉的教育发展稍显颓势。安哥拉留学生在学习表现和语言表现方面都存在着基础薄弱的问题。在知识学习方面,安哥拉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在语言方面,英语能力不强,表达不纯熟。使用全英文授课,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存在困难的。学生无法很好或完全听懂教师的表达。由于本身的基础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交流引起的理解困难问题。出现问题或存在疑问时,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对于知识理解上的困惑,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教材方面
本研究中的31名学生是首批来我校学习的安哥拉学生。在此之前对于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我校只有适合中国学生选修专业英语的教材。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安哥拉学生而言,还缺一本适合安哥拉学生英语水平的机械专业教材。目前常见的教材大多选用外国原版书籍的章节或片段,难度深浅不一,不能与留学生储备的现有知识进行有效连接,教材内容陈旧,与学生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内容较少,难以实现服务安哥拉学生。通过笔者对我校留学生院任课教师的了解,留学生现行使用的教材还不成系统,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料。学生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多,教材不贴切,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不完整。
三、ESP指导下改变教学现状的优化探讨
(一)积累专业词汇
机械工程专业词汇随着其专业的发展也是层出不穷的。如何做到积极的积累专业词汇对于这些通过英语学习专业的安哥拉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学生需要在识记专业词汇的同时,掌握一定量的词根、词缀。如果词汇量掌握得不够,学习时就会感到生词多,障碍大。机械工程英语的词汇构成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派生词(如subsystem分系统);复合词(如pop-up弹出);混成词(syscall系统调用);缩略词(lab实验室)。除此之外,机械工程类专业英语词汇还有名词化倾向,其名词化的修辞有简洁、客观和严密的特点。
(二)长难句
机械工程英语文章中,为了论理准确,往往会加入一些修饰性、限制性的成分。这就使一些简单的句子变成较长的、复杂的句子。在句子结构上,机械工程专业英语句子的排列方式一般是主要成分十分紧凑,而把各种修饰成分置于句子的前后,以突出主要成分。经常使用结构简单的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这些非谓语动词,来代替各种从句或分词。
(三)编著合适的ESP教材
不适宜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存在教材难易程度不一定适合非洲留学生的水平和内容陈旧等问题。就目前而言,尚没有一套真正适合安哥拉学生使用的教材。教材必须要反映国内专业的特点及要求,既能体现本课程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又不乏学科前沿理论与发展的介绍。要遵循需求分析、相关性、真实性、实用性、适应性、系统性、难度控制与阶段性立体化等原则。教材力求做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内容正确、组织严密又适合学生英语水平实际的教材。对已有教材进行选择性的编纂,从中还可以穿插自身的研究经验。
(四)任课教师ESP素养的培养
现有ESP教学水平不高,与ESP教学者缺乏ESP教学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掌握有关,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或仅停留在ESP教学的初级阶段,也客观上使得ESP教学为人所诟病。应尽快对大学英语教师建立ESP教师培训体系与资格证书制度,提高现有ESP教师和有志于从事ESP教学者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培训也应做到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从参加培训的教师可来自两个方面, 即ESP教师培训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英语教师队伍中选拔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且具有相关专业爱好和兴趣的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另一方面从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拔具有较高英语语言基础的优秀专业教师参加语言培训。两者通过相关培训, 各得其所, 均可达到完美的境地。培训有出国留学、短期进修、跟班学习及自学等多种形式,既可脱产进修也可不脱产进修。
(五)完善相应的评价体系
为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须制定一套规范的、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契合教材和知识学习的要求。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素养与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建立基于“过程评价”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的指向,提出对学生的要求,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
四、结语
ESP的发展并不仅局限于英语教学层面,也可以应用在英语为知识传授媒介的非洲来华留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上。而且在改善教学方面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不论从教师、学生和教材等方面而言,ESP理论都能帮助改善目前的教学状况。所以,我们应充分认识ESP在非洲来华留学生实际教学中的积极意义,为日后非洲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学习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Widdowson, H. G.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