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德育的重点

小学德育的重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德育的重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德育的重点

小学德育的重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由于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发育不是很成熟,其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若不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小学生将可能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因此,提出小学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一、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小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也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不断塑造人格,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也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德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将德育教育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由于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将品德课与社会课有效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使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引起高度重视,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加强德育教育的小学课程中的渗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为了充分体现出小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应注重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通过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会到祖国和党的伟大,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及归属感。由于我国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大量的伟人和科学家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且在各个基础学科中都可以找到相关历史伟人的痕迹,包括语文、数学、地理等学科中,让学生体会到古今中外的科学家的杰出贡献和高尚品德,通过教师进行历史伟人的讲解,增强学生的民族感和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注重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的相互统一

德育教育的渗透应尽量做到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的相互统一,虽然一些人认为:“德育教育只能适合在语文、政治、历史等偏文性课程中开展,然而,在数学、地理等自然学科中,德育教育是很难开展的”。其实不然,无论是在文性课程中,还是在自然学科中,只要通过合理的练习,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正确的社会观,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当进行电量、电费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因此,注重教材内容中德育因素的挖掘,明确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准备课件中应找准教学内容的渗透重点和切入点,注重课前投入,教师应深入专研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解编者的意图来提炼出教材中道德教育的重点,只有明确了教学的重点内容,才能有效避免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才能提高德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在备课时,应全面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讲述道德伦理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原则,从而提高德育渗透的效率。总的来说,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寻找德育教育的最佳点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思想还不是很成熟,具有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寻找德育教育的最佳点,只有开展的德育教育满足学生的需要,具有针对性,德育教育在小学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和变化点,选择合适的实际有意识的进行思想教育,给予学生无限思考和发展的空间,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并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这样德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教师应做好榜样和示范

小学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应身体力行,发扬榜样和示范作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要任务是育人,只有教师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教师在德育教育中才能起到育人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严格遵守课堂教学的纪律,通过制订周密的计划来完成自身需要完成的任务,注重自己在课堂中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从而为学生做好指导示范作用。总所周知,教师是学习的主要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听教师的话,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只有教师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着装得体,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榜样和示范作用。

(五)加强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

学生的自律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注重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只有学生的自律意识提高了,学生才能养成“课前准备、课中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的良好习惯,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需要采用积极的手段来加强学生德育教育,通过在教学中借助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等良好的品质,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锻炼学生刻度困难的坚强意志,使学生的自律意识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结:

在当前形势下,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具有思想道德品质,而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注重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扎西央宗.小学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小学科学(教师),2013,08:208.

[2]陈国生.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8.

小学德育的重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

在教学学科中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把对祖国、家乡以及科学的爱渗透到数学教育中,充分利用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启蒙教育,从而培养出独立思考和有效的学习习惯,树立起克服困难的精神。新课标对此予以了重点关注,那么怎样来落实和贯彻以上所谈的内容呢?我们浅谈了几点看法供大家分享。

一、结合所教内容渗透爱科学、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结合教本中的图、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并且有一定意义的图画材料、数学史料和具有影响力的数据等等,在教学老师的编排能力下把崇尚科学、热爱祖国和家乡等内容,符合逻辑的渗透其中,进行诱导教育。例:低年级数学“准备课”时,针对此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把一些插图或者画面改编成学生喜欢的小故事,故事内容涉及一些崇尚科学和热爱祖国的实际内容,实现无声到有声,静态画面变为动态故事的转变,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教育。如:教学8、9的认识时也可以如同上面的处理,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各民族团结教育。在实施“读数、写数”教学时,可以有介绍一些当地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实施“应用题”教学时可以结合题中反映出的日常生活各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信息,经过分析比较,进行五爱教育。高年级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如:第五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题“我国领土辽阔广大,南北相距5500米,东西相距的千米是南北的52/55。东西相距多少千米?”通过计算知道东西相距5200千米,还可补充有关我国地形的数据,从而进行国情教育。

二、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数学是进一步学习和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和基础。在实际生活中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很大的作用,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即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生存工具,也是必须具有的文化素养。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刻明白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可以在教学时提前观察一下学生的实际生活,把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带人课堂,既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坚定信心,不失时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例如,教学“钟面的认识”一课,应该介绍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要使学生明确已学过的“加、减、乘法”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在工作和生产生活中的需要,除法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向学生介绍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让学生知道原来学的万以内数还不够,需要更大的数;实施“比例尺”教学时,可以渗透依据比例尺能计算图距和实距,及依据比例尺可以绘图,和在比例尺相关知识在其他方面的重要作用等。还可以联系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情况组织活动。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学生对现代媒体充满着浓厚的兴趣,比如,网络、幻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部分学生对此乐此不疲。作为教师要仅仅抓住学生的兴趣,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介绍一些数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更加浓烈,在开阔眼界,巩固知识的同时,把他们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出来。

三、以身示范渗透规范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数学老师的教学课堂中示范作用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影响较大。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师要用良好的教学风范和言行举止去不断的感染和熏陶学生。比如,教师的衣着打扮必须简单朴素,语言要清晰,有逻辑性,不能语无伦次,板书要工整规范,教学态度要温婉,有耐心等,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学生能够在学校正能量的烘托下受到自然地熏陶和良好的教育。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是三、四年级的学生要求听课精力集中、、不溜号,思考题意时重点句、字要圈画出来,完成作业要及时、正确;五、六级不但要求在听课的效果上要达到一定程度,而且还要养成熟记笔记的习惯,对于数学应用题型的计算,要学好利用线段图来对题意进行分析,对数量关系的内容应当理解准确,做到活学活用,用最简单的解题思路处理应用题型。对于在数学科目学习较好、作业完成及时、课上听课认真的学生要加以表扬,成为数学科目学习的榜样,鼓励其他同学奋力赶上。所以说榜样与要求至关重要,不管是师生榜样还是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作为科目任课教师都要负起责任,逐步培养起学生严格、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用于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精神,并培养出善于计算、书写规范、独立思考等方面的优良习惯。

四、加强理解运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早期教育

小学德育的重点范文第3篇

任何人都会因为自己一瞬间错误的判断做错事情。

克服重力飞向天空的弹性魅力。

如果你能随意的后退一步,那么我也能随意的靠近一步。

你用十年把她宠成女王,到头来你却说你喜欢灰姑娘。

(来源:文章屋网 )

小学德育的重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团队合作;问题;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及新课程的实施,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必须以创新的教学形式来提高教学效率。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许多英语教师的广泛应用和尊重,这一方式作为一个新的教学策略可以满足新的教学需求,它有利于提高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以及相互沟通的能力,最后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值得每一个英语教师仔细琢磨。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1.课堂气氛过于活跃,重氛围,轻质量,知识得不到有效的传承

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气氛活跃。但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带来了更多的噪音,过于注重课堂气氛,却忽视了学生实际接受课堂知识的效果。这是很多小学英语课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英语课上,有时可以看到教师还没有分配好合作事项和内容,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脑力激荡,根本接受不到知识,也妨碍了其他学生接受知识。

2.分组缺乏科学性,达不到预期的合作效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一般都会让学生进行就近分组,比如,前后两排、左右两列这样简单的分组,很节省时间,可以让浪费的时间降到最低。但这个群组,有一个隐藏的问题:教师忽略了该团体成员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某些群体的学生相同的水平,非常方便,提前完成任务,而一些团体却沉默了,没有地方可以达到协同效应。

二、有效实施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1.适当调整和优化分组的人员

教师对于这些新兴的科学组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团队的重中之重就是合作,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必须有他的位置,同时合作学习组成员之间必须建立一个“团结与合作”的荣誉关系,并且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能力、作用和重要性。教师必须对学生强调团体之间的稳定性,从而使学生专注于小组的工作,而不是推卸责任。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赢得的团队给予一定的额外奖励,这将继续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没有完成的团队给予相应的惩罚,但惩罚必须是积极向上的、能凝聚团队精神的、能提高团队合作效果的。

2.把握原则

(1)任务难度适中。如果任务太简单了,可以由学生自己解决,他们失去了小组合作相互学习的必要性。任务太复杂了,超过了学生的基础和认知,即使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也不可能被解决或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它不仅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设计任务难度适中能满足学生的最近发展需求,是指那些个别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通过学习组,大家各取所长,共同探讨,最后将知识融会贯通以完成任务。

(2)科学性的任务。设计必要的任务,以满足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认知规律,同时也考虑到学生的生活接触。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只有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需要出发设计相应的任务,才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从而积极推动学生交流。

(3)演示任务的多样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兴趣是最活跃的非智力因素。长期单一任务演示将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会抑制学生的大脑皮层兴奋。因此,我们要注意任务的多样性、任务介绍的图片、模拟的生活情境,如,呈现多媒体任务,增强直观的任务和形象,让学生参与学习,充分调动积极性。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全体教师明确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他们看到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合作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满足新课程英语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玲.关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考试周刊,2007(45).

小学德育的重点范文第5篇

2014年10月20日至11月3日,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文科类、高中理科类名教师班赴台研修活动。此次赴台研修共15天,绕岛一周,行程1600多公里,进入台湾7个市县参观12所台湾优质高中或明星高中,台湾共开放各类学科共72节课供广东同行观摩,而我们广东名师也呈献了7节展示课供台湾同行观摩交流。在台研修其间,我们还参加了台湾佛光大学校长杨朝祥教授、台北市立大学副校长王保进教授等所作的4场高端学术报告及讲座。此次研修使我深感震撼,不仅开阔了我们的教育视野,让我们学习到台湾的先进教育理念,也让我对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文化差异、人文背景及教育结构的不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尤其是参观学校环节,台湾各中学独特的办学理念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台研修期间,作为大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自然对台湾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十分感兴趣。每到一校都与其校的领导、辅导主任、辅导教师(台湾称心理课为辅导课,相应的,称心理教师为辅导教师)及学生进行交流,实地察看其教学设备设施,有机会时进行随堂观课。总体来讲,台湾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比大陆要完善很多,教学理念比大陆超前,教学设施设备、教师配备、教学方法、手段及策略要比大陆好。但大陆也已经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在2012年重新发文,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乘着这股东风,大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个别地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各地不够均衡,资源也较为欠缺。总的特点是: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好,西部地区较弱;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好,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较弱;城市比农村要好,重点学校比一般学校要好。例如,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发展较好,粤东西北地区较弱。而台湾是整体都较强,学校资源配置已经实现标准化。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台湾与大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对比,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学体系及课程安排

台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训导、教学和心理辅导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台湾的辅导课程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都有很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是一个很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大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只是由教育部指导纲要,各省各地区参照执行,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以及学校心理工作的开展模式,有的学校仅在低年级开设心理课,大多数以讲座、心理咨询为主要形式,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课程。

二、心理教材

台湾的学校心理辅导教材非常成熟,已形成系列,从小学到高中,会有几个出版社根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纲要,编写各年级的心理教材,再由学校师生选定,这样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所以其心理教材的质量都很高,一套完整的心理教材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给学生配备的练习册等。在大陆,大多数省、市(只有较少的地区例外,未来情况可能会逐步有所改善)都没有组织编写专用的心理教材,基本上都是学校以国家、省、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工作计划为依据,再结合本校的特点编写自己的校本教材或特色教材。虽说这种形式可能利于创新,但随意性较大,教学目标不明确,质量也不是很高。如果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根本就不会有所谓的心理教材。在台湾中小学,心理教材人手一本,但在大陆,能做到这样的学校极少。

三、管理架构和师资配备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架构方面,台湾除了在教育行政部门设有专门的管理科室外,在中小学校均设辅导室,并设辅导主任一职(由有心理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允许心理教育教师进入学校的管理层,这体现了台湾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辅导主任统一管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师资调配、课程安排、活动设计、对外交流等,每所学校配备(4~10名左右,视学校规模大小而定)心理专业毕业的心理教师,专职从事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在大陆,主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是教育部的基础教育一司,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相对应的处室是思政处、德育科、德育股,但这些部门的人员大多数工作繁忙,身兼数职,并且只有极少人员有心理专业背景;另一个是教育部门的教研机构,可能受编制问题的影响,大陆大部分省一级的教研机构都没有设立心理教研员一职,市、县级设立心理教研员的就更少(多数地方的做法是由思想政治教研员兼顾心理教研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下,国家、省、市级也成立了各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委员会),如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设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由广东省教育厅思教处负责管理。但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委员会)的人员大多数由教育官员、教授、专家、教研员或中小学的心理教师组成(都是兼职为主,极少专职),他们负责制定本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划、工作要点等一些纲领性文件。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专门的心理工作部门和专职的心理工作人员负责跟进、实施、评鉴,因此执行力量薄弱,效果有限,只能通过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评估(选)等方式,来引起各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大陆中小学,条件好的学校会有1~2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专职心理教师(极个别学校可能会有3~6名),但更多的学校是1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专职心理教师都没有,只能由一些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或客串(这也和大陆心理教育起步较晚,高等院校心理专业设置少,毕业生不多有关。有些学校虽然招有心理专业毕业的心理教师,但并不是让他们专职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还要他们担任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或英语、语文、数学等科目的课程,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待遇方面,台湾的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都能享受到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各项待遇,如超课时补贴、各项津贴、专业成长机会、培训等,学校落实政策也比较到位。在大陆,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待遇也有规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但在具体执行中,只有少数学校能执行这一政策,大部分学校没有落实,这严重挫伤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心理辅导(咨询)室硬件设施建设

台湾中小学心理辅导(咨询)室的建设比较规范,在我参观的十几所学校里,辅导室一般包含有:办公室、个别咨询室、团体活动室、沙盘室、档案室、阅览室、多媒体课室等,占地300~500平方米,各种办公室设备齐全,如外线电话、电脑(包括手提电脑)、彩色打印机、饮水机等,均是标准配备。尤其是晓明女子中学(一所教会学校),它不仅开设心理课程,也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是晓明女中的特色课程,独立于心理课程之外,因此其场地设施还增加了生命起源(由光电控制)的陈列室,整个辅导室建设超过800平方米。在大陆,我参观过的学校中,和台湾水平相当的学校有:北京八中、山东实验中学、青岛二中、广东实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东高州中学、厦门的一些学校等。当然,近年大陆发展较快,一些学校比较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投入,因此也可能有一些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水平已超过台湾。但目前更多的学校心理辅导室还在30~60平方米,也有的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临时指定一间办公室,里面只有一桌两凳,根本没有体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