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生心理讲座

中学生心理讲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生心理讲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生心理讲座

中学生心理讲座范文第1篇

丹阳六中高一13姜叶

疼痛是我们年少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经历,它就像蓝色妖姬,娇艳却长满了刺,必经历疼痛才会拥有美好的风景。忆起五天军训的日子,充满了疼痛的感受,它揭开了我成长的序幕。所以绚烂的青春从这里出发。

疼痛的青春是美好的青春,疼痛的背后更多的感悟,是收获。阳光在历经风雨之后都会更加的灿烂。我们就是在风雨中磨练、成长,在风雨中脱去稚气,获得新生。烈日下,挥洒的汗水是我们坚持的见证;大雨中,嘹亮的歌声是我们自信的表现;微风中,整齐的正步是我们努力的结果。我们坚持,我们自信,我们努力,绚烂的青春从这里出发。

训练场上,回荡着我们响亮的口号,洒满了我们艰辛的汗水,充满了我们坚定的信念。身体的不适算什么,因为我们不服输,所以我们依旧挺着身姿,忍着疼痛,用我们的汗水写下了我们坚强的誓言——没关系,我能坚持得住。在这里,我收获了坚毅,我懂得了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真正意义。绚烂的青春从这里出发。

无际的田野边,宽阔的马路上,依稀还留着我们飒爽的身姿。骤然的雷雨中我们坚定不移地迈着步子,毫不退缩。我们带着微笑,唱着军歌,即使全身湿透那又怎样,帽子滴水那又怎样,因为我们乐观,所以我们不在乎。在这里,我收获了乐观,我懂得了微笑是面对困难最好的方式,绚烂的青春从这里出发。

我们是洁白的百合,看似娇弱的身躯中存在着巨大的能量,在风雨中摇摆着最绚丽的舞姿。我们是渺小的水滴,看似渺小的体积却拥有巨大的作用,在干涸的沙漠中凝聚成一股细流,闪耀着自信的光芒。

在这五天的时间里,我不会忘记那刻骨铭心的训练,我不会忘记风趣幽默,对我们无比宽容的教官,我不会忘记“食不言,寝不语”,我不会忘记拔河场上团结拼搏的13班,我亦不会忘记我是13班的一员,军训两个字已经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它就像一朵娇艳的玫瑰,绽放在我青春成长的路上。

中学生心理讲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问题表现;辅导原则;辅导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30%以上的中学生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问题,厌学厌考、交往恐惧等心理障碍为中学生成长设置了一道道关卡。这些心理问题多源于家庭或学校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而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则让形势更显严峻。加强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呼声越来越高,教师需要在这项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学习信心不足。有的学生学习基础没打牢,学习状态不佳,成绩长期落后,一直以来自尊心备受打击,于是逐渐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2.人际交往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在中学生中的表现主要是不自然的羞怯感。出于自卑,他们在人际交往时喜欢采取观望态度,事不关己则不予理会,而一旦与人发生摩擦或出现不如意的事,他们往往又不问情由一味归罪于自己。

3.以自我为中心的孤独性。主要表现为少言寡语,缺乏人际交往的热情和主动性。还有些人自大好强,自我评价过高,因此不信任别人,不愿与别的同学交往。

4.自控能力不足。与一些经常贪玩逃课上网打游戏的学生进行交谈,会发现他们其实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不能坚持学习。

二、中学生心理辅导需要遵循的原则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作为中学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白中学生的心理辅导不是心理普查,也不是见缝插针式的心理治疗。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定位应当是一种心理疏导服务,其受众定位是全体中学生。无论学生成绩好坏、行为优劣,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引导中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关注学生整体的同时,密切观察个体的差异化发展。

2.注重心理辅导的方向。许多人有这样的错误观念,以为心理辅导就是面向那些问题学生,殊不知更该重视的是绝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成长。不同年龄层次的中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需要不尽相同,如何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教会学生适应与交往、接纳和承受,是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向所在。使学生知、情、德、行等方面均衡发展,学生将来才有能力独自面对和解决困难。

3.注重交际活动的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不能仅靠知识传授,更要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如果脱离了人际交往,心理辅导就是一张空头支票。

4.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虽然名为“辅导”,但师生只有在人格对等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沟通。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才能敞开胸怀,完成心理素质的提升,挖掘出自身的潜力。

三、中学生心理辅导策略

1.开展专题讲座,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以学习心理障碍为例,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际调查,了解清楚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有代表性的心理障碍后,可以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内容应当包括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学习的潜在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的介绍等。同时教师应当认识到,几次专题讲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开展讲座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的问题所在,并为学生提供一个求助的环境,为学生的主动转变打下基础。

2.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人咨询,切实解决学生困扰。对于前来咨询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尊重,要有倾听的意愿,在肯定学生的勇气后,要给他们切实有效的帮助。在个人咨询的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在帮助学生解除内心困顿的同时,也要试着给他们自己探索成长的信心,让学生学会独自面对问题。

3.坚持写心理日记,时刻追踪心理辅导。为了解和巩固学生心理改善的效果,可以要求学生撰写心理日记,记录每天的学习情态和心理轨迹,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逐渐养成自我认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辅导只是一种开始的引导,更多的时候还得靠自己。但对于学生提出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回应,解除学生当下的心理困扰。

总之,中学生心理辅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明白学生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洁. 浅谈中学生学习心理辅导[J]. 班主任之友,2010,(06).

中学生心理讲座范文第3篇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人们身边的一切也都在发生着千姿百态的变化。这些变化本是正常的,但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学生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学校、家庭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升学和求职的压力,离异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当代中学生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初中有4.5%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着不少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上日趋成熟,而社会阅历浅,心理素质不成熟,极易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增多,生活节奏加快,学习生活紧张,中学生承受的各种压力也增多、增大,以致产生各种心理的困惑与矛盾。少数学生由于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常。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对策

1.开设心理健康课

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增设心理健康课程或有关讲座,向学生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心理防卫能力。心理健康课不仅要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同时更要进行心理训练。

2.建立心理服务机构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配备专职及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咨询、矫正心理障碍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进行个案分析,加强心理咨询与治疗

少部分青少年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缺陷,表现在性格、情绪和行为的偏异,导致社会适应性不强。为此,对青少年的个体心理行为偏异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矫治,使其适应学习与社会生活。

4.建立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对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为其建立健康档案表,针对学生填写的档案表中所反映出的各种问题,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他们心理困惑的成因,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保健工作,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5.纠正家长在教育认识上的偏差

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使家长懂得除了要重视学生的生活、智力开发外,还要重视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

6.全社会都应更加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中学生心理讲座范文第4篇

近年来,笔者通过主持研究省级课题“新时期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健全学生人格,构筑“网络心理防护墙”也有了基本思路。

一、享用“网络”便利,警惕诸多负面影响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学习、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麻烦,尤其给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网络成瘾导致学业荒废。有的中学生由于自控能力不强,上网很容易成瘾,常常在网吧熬到深夜,甚至夜不归宿,这不但影响了当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正常学习。课程落下很难再跟上,长期下去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以致沉迷于网吧而置学习于不顾。

上网易受不良信息影响。不少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含有内容,许多网络游戏非常暴力,聊天室中的内容也不太健康,学生沉迷其中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被引上犯罪的道路。

网上交友不慎易受骗。许多中学生喜欢网上交友,而且特别看重友谊,他们过分相信情感并且涉世不深,很容易被社会不良人员利用,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若处理不当会留下终身遗憾。

沉迷网络者身心俱受创伤。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时间久了还会出现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身心憔悴,精神萎靡。个别中学生由于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而不愿意与别人交流,性格孤僻,脱离集体,心灵游荡不愿回家,也找不到停泊的港湾,人生之路变得阴暗,整个家庭从此蒙上阴影……

二、探寻根本原因,明确克服网络成瘾有效策略

为什么有的中学生会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这其中有家庭、社会、学校的原因,更有自身的原因,其中心理发展不完善、人格发展不健全是导致中学生网络成瘾最根本的原因。从理论层面上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克服网络成瘾至关重要。

首先,从时展的客观趋势和要求来看,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多种调查研究都证明,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格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时代的变革必然产生层出不穷的新观念、新事物,健全的人格是人们主动、积极地调节自我适应转变的根本保证。有很多中学生之所以沉迷于网络,往往与他们人格不健全有关。而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沉迷于网络的学生从网络世界中走出来,心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从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现状来看,长期以来,“假大空”的德育内容和枯燥灌输、外在强制的教育方式,不仅导致学生抗拒接受、德育效果不佳,而且还不断造成青少年认知和行为的脱节,甚至形成“双重人格”。一般认为,良好的人格品质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和谐统一与发展。重视认知的教育无疑是正确的,这是良好人格形成的前提。但不能指望仅靠认知教育就能顺利产生良好的行为,实现知行统一,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忽视了情感、意志这些把“知”转化为“行”的中间环节,往往会造成知行矛盾的恶果,这也是造成当前不少中学生虽然认识到上网有害,但仍然沉迷于网络的重要原因。

三、健全学生人格,构筑“网络心理防护墙”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帮助中学生戒除网瘾、远离网吧,需引导他们建立起有效的心理防范机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通过“五个结合”来完善学生人格,构筑“网络心理防护墙”。

(一)“知、情、意、行”相结合

近年来,我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留守学生”越来越多,网络成瘾现象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更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发展。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意在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健全学生人格,并建立心理防范机制,让学生从心理上远离网吧,戒除网瘾。一是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远离网吧,戒除网瘾”的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黑板报(手抄报)评比。每学期开展有关戒除网络成瘾的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增强他们自觉抵御网瘾的心理防范意识。二是成立留守班,选聘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在学习上分层施教、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在心理上进行疏导,实施关爱教育;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三远离”(远离网吧、远离、远离)主题教育活动、“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感恩(父母、老师、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三是通过新生军训、“英语疯狂周”、励志讲座、晨起跑步、课间跑操等系列活动,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四是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教育教学岗位服务和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行网络成瘾社会调查,让学生亲身感受过度上网的危害;参加远离网吧签字仪式,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戒除网瘾。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在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家庭、社会的作用往往大于学校。我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特别注重家校联系,并积极寻求社会教育力量的支持。每学期学校都要邀请优秀社会人士到学校作报告、讲座。辖区派出所、消防大队的领导是学校的常客,“关工委”的几位老人也常到校与学生谈心,安庆一中、合肥八中等校的名师经常向学生传经送宝,全国知名的励志专家也来校为学生鼓劲打气。同时,我们还通过举办家长会、家长开放周、家访等途径,引导家长们认识到:治疗“网络痛疾”不能“堵”只能“疏”。很多家长,一提到网络,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网络一棍子打死。实际上,根据调查显示,有13%的家长对孩子上网,“坚决反对,发现了就训斥”,43.9%的家长则是采取“严格控制时间”的办法。常听到一些父母哭诉:苦口婆心的劝说失效后,就把孩子关在家里,甚至看着他不让他出门,但是孩子仍然能找到借口或办法“逃出”家门,紧接着是更长时间的不回家。这些家长都没有认识到造成孩子网络成瘾的原因并不是网络本身,在它的背后,有着更深层的原因。网络成瘾的孩子,无法控制自己,他们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责备。人机对话代替不了师生对话,也代替不了亲子关系,这需要父母、老师更细心地关心这部分孩子的学习、生活,耐心地和他们讲道理,帮助他们走出“网络成瘾”这个迷阵。

(三)各种心理教育力量相结合

健全学生人格,心理教师责任重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还积极寻求校园内各种心理教育力量的配合。教导处大力倡导教学改革,引导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学生喜欢的、易于接受的教学风格,比如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等。另外,教学内容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组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思考探索的氛围。课堂吸引力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会增加,对网络的兴趣就会减少。

中学生迷恋网络或厌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存在着学习障碍或人际交往障碍。教师如果不能关注到这些孤独脆弱的孩子,采取措施让他们融入班集体,这些孩子就很容易成为离群的孤雁,为寻找有价值的地方而躲进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为此,学校政教处、团委会引导班主任有目的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社团活动、歌咏比赛、社会实践、主题班会、知识竞赛、辩论会、篮球赛等,提高大家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在教学中,老师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探究学习任务;认真开展课外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结识更多朋友。同学关系好了,沟通的时间多了,虚拟的网络世界自然就会退居“二线”。

(四)外部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再好,对学生而言都还只是外部教育。要使教育真正有效,还需把外部教育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引导他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学校发出了“远离网吧,戒除网瘾”倡议书,并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网络的黑板报评比、征文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假期社会实践,调查了解中学生上网及网络成瘾的情况,对学生都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在学校政教处和团委会的领导下,学生会、各社团、青年志愿者等学生团体,以及校报、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橱窗等媒介在学生自我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不同形式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健全人格方面,学校心理咨询室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心理咨询室利用开展省级课题“新时期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的有利时机,努力尝试通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引导中学生远离网吧,戒除网瘾。心理咨询室常年、全天对学生开放,为学生排忧解难,舒缓心理压力;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沙盘游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经常利用教室小喇叭、校园橱窗、校园网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揭开学习上的困惑;多渠道与问题学生家长联系,并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在学校教导处、政教处、团委会的帮助下,取得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理解与配合,促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的整合……

当然,彻底解决中学生网瘾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学校和教师所能独立解决的。但学校和教师可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占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制高点,积极寻求家长的配合、社会的帮助和学生的认同,通过不懈的努力助力学生走出“迷网”,筑牢“网络心理防护墙”,打赢这场心灵保卫战,让网络成为中学生的良师益友。

中学生心理讲座范文第5篇

2.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宣泄不良情绪。由于青少年发育尚未成熟,情绪不太稳定,遇到情感挫折时发泄常常不能自控。教师、咨询者应理解这一特点,为他们创设合理发泄的渠道,防止不当的发泄。较好的方法:一是让他们尽情倾诉,二是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三是还可以用音乐抚慰,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学生情绪。

3.教育过程要淡化学生被动受教,培养其自助能力。青少年自主的能力尚在发育之中,对成人依赖性较强,因此,教师辅导与咨询时应特别注意帮助其形成自助能力。在心理辅导咨询过程中侧重于引导、鼓励,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教师要注意学生行为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的自理性、自制性都还不够成熟,许多心理障碍表现都与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如失眠,除了心理性原因外,很重要的影响就是不良的作息习惯。因此,对其进行调节时特别要注意学生行为的训练,最好是帮助其设计出训练方案,按行为治疗的原则与做法帮助其一步步达到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5.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增加学生的信任感。由于中学生还处在偶像崇拜阶段,接受建议的过程也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其辅导咨询的效果。有益的做法一是增强个人修养,注意日常生活的表率作用,避免在学生心中形成不良形象,二是要真诚关注,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并以此为基础共同寻找解决的策略,切忌以旁观者的身份滥施同情,使学生自尊心受损,导致辅导咨询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