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但是,有些决策者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的生活需求放在一边,植物景观设计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走上了以我为本的歧途。如禁止入内的大草坪、地毯式的模纹广场,烈日暴晒,缺乏私密空间,人们只能望“园”兴叹。因此,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引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2 科学性原则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如果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2.3 艺术性原则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是极为细腻复杂的,需要巧妙地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变化来创造瑰丽的景观,表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4 景观生态性原则
植物景观除了供人们欣赏外,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它具有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湿度及防灾等生态效应,如何使这些生态效应得以充分发挥,是植物景观设计的关键。在设计中,应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结合区域景观规划,对设计地区的景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否则,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例如,北京耗巨资沿四环和五环修建的城市绿化隔离带,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摊大饼”式的向外蔓延带来的环境压力,但在规划中由于缺乏对北京区域环境、自然系统和城市空间扩展格局的分析,采用均匀环绕北京城市周围的布局方式,不但不能真正防止北京城市无序扩张,而且可能拉动和强化这种扩张模式。
2.5 历史文化延续性原则
植物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植物景观设计首先要理清历史文脉的主流,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和利用,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植物景观中,使植物景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如杭州白堤的“一株桃花,一株柳”、荷兰的郁金香文化、日本的樱花文化,这样的植物景观已成为一种符号和标志,其功能如同城市中显著的建筑物或雕塑,可以记载一个地区的历史,传播一个城市的文化。而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绿化出现“千城一面”的局面,城市的地域特征在绿色景观中荡然无存,人们也因体验不到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和魅力而兴味索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并行发展的今天,历史文化连续性原则更应该成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指导原则。
2.6 经济性原则
植物景观以创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增加投入。任何一个城市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都是有限的,须遵循经济性原则,在节约成本、方便管理的基础上,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服务。例如,多选用寿命长,生长速度中等,耐粗放管理,耐修剪的植物,以减少资金投入和管理费用。
3 展望
植物景观设计的提出,对生态园林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乡土植物的驯化及大量引种使得造园植物不断丰富,植物配置理论的发展使得植物不再只是建筑的附属物、硬质景观的软化剂,而是开始独立成为空间及景观画面的主要构成要素。植物保护及树木养护技术的发展使植物景观效果更加稳定持久,园林绿化也从二维绿量(绿化覆盖)转向三维绿量(绿色量)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随生态园林的不断发展,植物景观设计将发展成为涉及土壤学、气象学、植物生理学、花卉学、树木学、植物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规划设计、植物保护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多领域的交叉性学科。
关键词:北方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
居住区的小型公园,绿化带是居民休息、游乐和锻炼身体的活动场所,其植物配置须考虑绿地地形、绿化带设施等。21世纪是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时代。我们的居住区绿化也取得了很多的宝贵经验。但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同时人们对环境生态观和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促使人们更加去关注居住区绿化的综合效益。北方地区有很多野生植物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绿化宝库。充分利用起北方的自然资源,将这些植物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必能为北方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营造做出非常出色效果。
一、植物景观营造的意义
植物景观营造是组成居住区绿化带或园林的重要部分。植物景观的营造需要我们关注居住区绿化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植物景观的合理营造,能充分发挥其观赏的特性、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实现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额最优协调。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植物景观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不但可以协调人与自然,自然之间的和谐,还能美化环境,愉悦身心,满足人对自然环境的精神上的需求。植物景观的合理营造本身就是建立在人的艺术视觉效果基础上,充分利用了生态学、植物学、美学的理论创造出具有现代气息的花的园林景观。
2.植物景观的营造有利于改善环境的生态环境,可以调节小气候,防风防尘,减轻噪音,并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小环境的生态平衡。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由于森林的调节作用,我们不用担心,气候骤冷骤热;不用担心会频繁受到恶劣天气的侵袭;因为有北方的防护林,我们不用担心沙尘暴的频繁来袭。这些都是大范围绿色植物所起的作用。园林内部的植物景观营造就是大的绿色植物作用的微小化。大量的绿色园林组加起来,就能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防风防尘的效果,就能减轻噪音的污染从而维护了居住区人们的安静生活。
3.植物景观的营造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空间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良性生态平衡。自然界地各物种之所以能和谐的相处,全赖整个的大的自然环境的生态处于平衡之中。小的生物圈也需要保持生态平衡,人也是生态平衡中的一环。
没有生态平衡,人们会面临很多自然的惩罚。
二、当前北方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存在的不足
1.绿化面积偏小,植物景观营造观念不深。人类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自然世界,通过人为的改造,自然变得不再那么自然。人的生活不但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还需要精神的享受,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人的基本精神需求之一,人们希望生活在自然的绿色之中。但是由于建筑商追求商品楼收益的最大化,使得当初设计建设大型公共工程、商品楼时,给园林绿地留的面积很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共绿化带发展的空间。这就与人们迫切需求公共绿化带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人们整天忙碌于自己的生存和生活当中。内心渴望园林绿化给自己带来精神抚慰和享受,但却对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又不甚关心,这种矛盾纠葛的心理,也是造成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
2.植物景观营造不合理,设计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由于我国长时间对植物景观设计不太重视,致使现在的植物景观营造存在很多问题。植物景观的营造不是将植物简单的组合,应当在设计中应尽可能的保证原生态的自然植物群落,同时还要考虑各种群间的相互联系,要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还有部分地区的植物景观营造不能体现地方特色:要么不切实际的引进名贵品种,要么不假思索的种植传统植物,这不能体现出设计的创新意识,也不能满足现在人们对审美、对原生态的渴望。
三、北方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的建议
1.提高景观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植物景观的营造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景观设计人员对周边环境的把握,对人们心理需求的把握,还有对当地自然物种的了解,更考验了他们对这些因素的合理组合。设计无小事。不能“想当然”的敷衍,要提高景观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的思想意识,不能心存轻视的想法,园林的重要性远比我们看到的多。园林或绿化带的植物景观是应该具备艺术欣赏价值的,设计者也应在自己的作品上充分的体现出“美”的元素。
2.植物景观营造要充分发挥它的环保功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植物景观的作用我们已经做了阐述,在我们选择植物物种与群落时,我们要从从生态平衡、原生态、防风防尘、减轻污染、审美角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植物景观营造的设计,使我们建造的植物景观既能体现出适应时代的美,又能起到它的生态功能作用。保护人们少受或避免人们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3.开发野生植物物种,体现地方特色,适应人们对原生态的需求。我们北方植物种类资源比较丰富。野生的物种有很多都适合驯化成园林植物:比如,连翘、瓦松、八角枫、野葵、王不留行、野菊、南蛇藤、红蓼、鹅耳枥等等,这些都是比较适合在园林以及绿化带应用的野生物种,也能体现北方特色。由于是野生物种较多,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结 语
植物景观的营造美化环境,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项目。北方的植物物种与群落与南方稍有不同。我们要充分发掘北方的优势自然物种,满足人们对原生态的需求,同时也增加了人们观赏的物种,可以在园林中更好的体现植物的多样性,与自然的丰富性。
参考文献:
[1]杜燕超:《居住区公共绿地的植物配置与发展趋势》[j].国土绿化,2010(4);
[2]佟跃、王殊:《城市居住区中的植物景观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10(6);
[3]房张飞、田雨:《徐州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开元四季小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5);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问题;对策
1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分类
1.1 城市道路的分类
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城市道路可以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快速路是为了流畅的处理城市大量交通而建筑的道路,主要是为长距离交通服务。主干路是城市交通的骨架,连接着城市的各主要功能区块。次干路是主干路的辅助,配合主干路形成干路网,连接城市各部分,发挥集散交通的作用,兼具服务功能。支路主要连接地区交通,主要起服务功能。
1.2 城市道路绿地的分类
根据城市道路绿地的景观形式,一般可以分为森林生态景观路、园林景观路、花园林荫道、林荫道。根据城市道路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分类,又可以分为道路附属绿地、道路绿带、中心岛绿带、广场绿带和停车场绿带等。
1.3 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主要指由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在人脑海里产生的感受和联想。植物景观是构成城市道路绿地的主体成分。随着生态园林的发展,植物景观的概念也在不断更新拓展,包含了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经济性、时间性、空间性等多重概念。
2 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建设的意义
2.1 完善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
首先,道路绿地能有效地分割城市道路的空间,使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以及行人行驶在相对独立的空间中,使交通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其次,合理的道路绿地布局能够组织交通路线,引导车辆正确行驶,并保证充足的视线。
2.2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各个公园、广场、街头绿地的纽带,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道路绿地不仅能够调节城市小气候、减轻交通引起的车辆尾气污染、噪声污染,而且合理系统的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能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人居舒适度。
2.3 彰显城市品质
城市绿地面积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成为城市的宣传名片。生态城市的建设重点就是城市绿化建设,城市道路绿地建设则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是设计偏离实际,实际情况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其次是规划设计缺乏长远性和系统性,比如选择树苗时不注重生长规律,设计绿化带时没有考虑公交站牌的用地需要等;此外,在树苗品种选择上也缺乏合理性,比如选择一些与当地气候不适宜的品种,造成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浪费。
针对以上情况,就要求规划设计上必须认真考察当地实际情况,包括道路状况、气候状况、城建长远规划等,保证设计的合理性、长远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要保证设计的效果最终得以实现,施工队伍需要领会设计者意图,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3.2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是施工单位管理不严,要求不高,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建设效果;二是施工者素质较低,施工团队大都是临时拼凑的,施工者大都缺乏或者不具备专业知识。
针对以上情况,首先要求施工团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管理施工,并签订责任书;其次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包括管理人员和苗木种植人员;最后要注意加强沟通,协调好各单位施工。
3.3 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景观易遭受人为践踏破坏,有些植物长期无人修剪导致景观缺乏整体性和美感,苗木死亡后不补植或者补植效果差等是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养护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要保持长期的效果,一方面是施工队伍要保持长期、合理、有效的养护工作,另一方面,市民也要爱护美景,不能图一时方便就破坏植物。
4结语
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减轻了城市污染,提升了城市品质,而且也愉悦了市民的身心。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不仅设计施工团队要在设计、施工、养护过程中尽心尽力,也需要我们广大市民爱护这来之不易的美景,为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型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祝利雄.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群落分析及景观优化――以长沙市为例
[M].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
关键词:道路景观;设计分析
1设计思路
1.1切合周文化,突出特色
项目区位于岐山县东大门,其景观绿化设计应适宜于当地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并展示其深厚的地域文化历史底蕴。
1.2考虑功能性,兼顾兼顾
绿化工程的设计应遵循安全行车和可持续理念,让道路功能和景观绿化融合成为一体,形成道路景观特色,促进道路景观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1.3多元化搭配,适地适树
在设计中,要做到适地适树,适宜当地环境,适宜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喜好,以乡土树种为主,多元化搭配,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发挥植物最大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形成反映地域文化的景观环境,赋予景观鲜活的生命力。
2设计原则
2.1生态学原则
生态学原则即“大绿”原则。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是生态防护,防止浅层岩石塌方和滑落,保持公路边坡的水土流失。因此,在绿化形式和植物选择上,针对植物的特性,突出生态防护功能。
2.2植物学原则
充分考虑施工地点的气候特征、立地条件等综合因素,选择适宜环境的植物,增强生态效果。要求植物具有特点是:抗旱耐瘠薄,根系发达,耐粗放管理,种子丰富,发芽力强,容易更新,育苗容易并能大量繁殖,生态防护效果好。
2.3景观学原则
道路绿化属于线性绿化,空间跨度比较大,景观设计应追求大的节奏和韵律的变化,采用大手笔,形成大景观,即在整体上体现大景观,形成赏心悦目的景观绿色长廊,营造舒适优美的行车环境。
3设计方案
3.1东大门十字设计
东大门位于北环路与关中旅游环线、西宝北线交汇处,由1处圆形交通大环岛绿地和4块三角形绿地及道路外侧绿地组成。环岛绿地采用十大功劳形成一圈绿带,将金叶女贞均匀布设绿带之中,并配置黄杨球等。采用置国槐、五角枫等乔木树种作为骨干树种,并选用树形较好、耐修剪的景观树种修剪成一定造型景观。
3.2西宝北线堰河段丁字路设计
西宝北线堰河段丁字路设计采用两侧对称布局,运用丰花月季、金叶女贞、紫叶矮樱和珊瑚树进行植物构图,形成植物群落,营造大气、美观的景观环境,并行列式配置樱花和女贞,散植红叶李进行点缀。
3.3道路设计
道路绿化设计主要设计了两种配置模式,可根据不同道路特点进行选用。第一种模式采用自然式对称布局,以雪松作为背景树种,采用丁香、石楠、锦带花、珊瑚树和红瑞木进行植物构图,形成景观色块,采用樱花和女贞行列式配置进行点缀。第二种模式采用规则式对称布局,以杨树、樱花单行种植作为背景树种,采紫薇和白皮松阵列式种植,形成整齐、统一的景观效果。
4树种选择与植物景观设计
4.1树种选择的原则
①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②选择观赏性强的树种,形成美丽的植物景观;③树种选择应多样化,以多样化的树种形成景观丰富、结构稳定的植物景观;④以常绿树种为主,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结合;⑤根据环境特点,选择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的树种,既能提高达到绿化效果,又能减少后期管护成本。
4.2树种选择
绿化设计拟选择植物20余种,主要有:雪松、白皮松、大叶女贞、杨树、紫薇、紫荆、樱花、碧桃、金叶榆、五角枫、丁香、石楠、锦带花、珊瑚树、红瑞木、丰花月季、金叶女贞、紫叶矮樱及混播等。
4.3植物景观设计
4.3.1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根据区域气候、植被特点和景观的需求,结合树种的生态学习性,植物景观设计以乔、灌、地被合理搭配,形成大乔层、小乔木和花灌木层、地被植物层三个层次结构,既满足植物对阳光强度的不同要求,形成了生态功能完善、群落稳定的植物景观,又满足了景观的层次感,丰富了观赏效果。
4.3.2多样化的植物群落。充分考虑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适宜本地的外来树种,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树种,以多样化的植物搭配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
关键词: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程序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植物景观的功能
任何规模的绿地植物景观设计,无论庭院或城市公园绿地,都是为人类创造福祉,减少热岛效应,提供野生动物避难所,为植物、动物、微生物提供需要的栖息地联动空间,促进环境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植物景观对于城市有多方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生态功能、保健功能、社会功能等。
(一)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
拥有稳定生态性的植物景观对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保护的优势和功能,集中体现在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提高景观美感和相对降低后期养护难度这几个方面。对气候的调节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干岛效应,减少居民由于干热环境所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带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的效益,在城市这一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特殊的和重要的意义;林绿化植物自身的固碳能力就可以将城市中的部分二氧化碳吸收转化为氧气。有些园林植物还具有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可吸收城市中 SO2、NO、CL、HF、NH3、Hg、Pb 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气体;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可以利用生物的多样性建立一个良性的植物群落。使群落内的每一种植物都可以相互依存、健康的生长,便可以减小植物群落对人类干预的依赖度。从而达到降低建成后后期养护的难度,节约改善城市环境的成本。
(二)植物景观的保健功能
在城市环境中多用绿色材料、自然材料,减少使用人工材料可以增强幸福感。植物景观的保健功能集中体现在:第一,激励锻炼,有利于散步的环境可以减轻压力。第二。积极的引导,自然的植物、水景,以及与植物相关的活动可以给人积极的引导。第三,避免外界干扰,城市噪音、烟尘、人造光源应尽量减少,因为自然的光线、声音是花园中的积极要素,对人的健康十分有益。
(三)植物景观的社会功能
城市植物景观的游憩功能早已被绝大多数所认识。当今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更加需要在自身居住的城市中,有一处离自己的居住地很近的,用来放松自己的身心、缓解生活压力的植物景观。优美的植物景设计观可以通过有障有敞、有透有漏、有疏有密、有张有弛等手法造景,富有季相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可以情与景的交融,利用植物寓意、联想来创造美得意境,寄托感情。总而言之,城市中丰富的植物景观可以满足久居城市的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之情。同样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行动不便的老师更加需要一处可以方便到达的休闲娱乐场所。
二、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工作程序
(一)确定规划目标
无论从事社会实践工作还是科学研究工作,首先要搞清楚第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进行这项工作。在植物景观规划工作当中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工作的目标。因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每一个城市的自身情况和条件各有不同,要针对城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来确定工作的方向。只有确立了能够解决规划对象问题的规划目标,才能指导后续工作在正确的方向上开展。
(二)适宜性分析
适宜性分析可以被定义为:某一特定地块的土地对某一特定的使用方式的适宜的程度的分析。本文所涉及的适宜性分析要在两个层面上进行。首先,要对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城市生活型进行分析,以便制定规划策略。这也是对适宜性分析对象的一次拓展,将政策、发展策略也纳入到适宜性分析的范围。其次,就是要对规划范围内的绿地进行适宜性分析,以便制定合理的规划内容。
当然,能够完成适宜性分析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现场的实地调查。对于一个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风土条件, 要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 才能认识充分, 体会深刻。由于城市植物景观规划是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补充和完善,对城市现有的规划成果是必须要认真解读的。同时,对城市规划范围场地的各种生态因子也要全面的收集,人文因子的收集分析工作在过去往往不够重视,但在植物景观规划工作中非常重要。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全面收集各种影响因素时,也要主要取舍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现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制定规划策略
在经过规划目标的确定和适宜性分析,就能够以前两阶段的工作为依据制定规划策略。规划策略是确定城市植物景观规划的总体布局,明确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问题。通俗的讲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分析问题,第三步就是回答将要以怎样的方式解决问题。规划策略的制定完成也就标志着解决问题的方案已经初步形成。
(四)制定规划方案
在规划策略制定完成后,就需要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对规划策略进行贯彻和执行。由于城市植物景观规划是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必须有准确和可实施的具体执行计划。本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使植物景观规划得以实施,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规划,要让其成为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只要这样才能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城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一)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通常分为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施工设计两个不同的阶段。初步设计(详细设计)需要绘制出种植设计平面图,图纸上应明确标注出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及非林下草坪等不同的种植类别,重点表示其位置和范围。应编制出初步设计苗木表,表示出植物的中文名称、拉丁学名、种类、胸径、冠幅、树高等,统计种植技术指标。图纸绘制常用比例为1:300~1:1000。施工图设计应满足施工安装及植物种植需要、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需要、满足编制工程预算的需要。设计文件一般包括设计说明和图纸,种植施工设计图纸常用比例1:500~1:1000,局部节点施工图设计可采用比例为 1:300。城市植物景观规划首先也要遵循先调查分析的原则。基本规划方式也是三段式的规划模式“现状调查―问题分析―规划方案”。在每一阶段的工作中采取植物景观的方法。特别要注意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衔接。
(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当由计算机地理制图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产生了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GIS),地理信息系统就不再是纯粹的计算机地理制图系统或纯粹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并也再不是此两者功能的简单加和,地理空间数据的储存、检索、制图和显示功能越来越完善,它有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和更深层次的用途。
在城市植物景观规划的过程中,运用GIS系统可以进行快速、准确的现状分析,掌握城市综合现状,为规划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三)植物景观单元的结构
植物景观单元是模块化的思想体现,将具有不同特点的景观环境与不同的植物群落组合配置在一起,构成一个景观单元。而且植物群落组合是由不同功能的植物群落所组成的,这一植物群落组合的核心是一个具有特色的植物群落,群落组合内的其他群落是围绕这一核心而展开建设。而且特色植物群落与环境也是要有一定的匹配度,组合内的其他基调植物群落要拥有更高的生态稳定性,使植物景观单元可持续的发展和演替。
(四)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可视化
目前在种类繁多的设计软件当中,建模和渲染功能的软件很少有为以植物景观为主的场景建模提供帮助。现阶段植物景观设计最主要的应用软件是 CAD、photoshop 这一类传统软件。CAD 软件虽然在最终设计成果递交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初期设计初步方案阶段的展示上不直观,运用 Photoshop 软件制作的方案展示效果图不是非常令人满意。目前在建模软件的模型库当中存在的植物模型主要是为了美化硬质设计和增加场景真实度而存在的。但这一状况可能会在不远的未来得到改善。
结语
风景园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植物造景又在风景园林建设中颇为重要, 应当重视和加强植物造景的管理,合理运用适当的植物造景方法,达到美化环境、给人们带来视觉美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雄. 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