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范文第1篇

一、教学准备阶段认真调查分析,充分掌握学生前概念现状

教师在开展一个主题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调查分析学生的前概念,并根据所掌握的学生前概念现状确定教学的重点。如果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比较接近,那么课堂教学的重点可以确定为引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认识,并可以尝试设计相关的拓展活动,充分挖掘该主题的研究深度;如果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差距比较大,甚至是相反的,那么课堂教学的重点就要定位在帮助学生扭转原先不正确的认识,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认知,即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适当降低教材设定的教学目标也是值得的,因为目标的定位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实际基础上。调查分析学生的前概念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字址椒ǎ

1.谈话了解法

谈话了解学生前概念最好利用课外的时机,因为相对于课堂上的谈话,学生的顾虑会减少很多,学生会更真实地将自己的观点展示给老师。这就要求老师有意识地抓住一切和学生共处的机会,时不时地与学生开展研究性的交谈。

2.画直观图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图画和颜色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文字。绘画是多数学生喜爱的表达方式,特别对于中低年级的孩子,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画直观图形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原始想法。画直观图形的方法也是一种使学生思维可视化的策略。

3.绘概念图法

绘制概念图能够清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规范的概念图由节点、连线、连接词等主要部分构成,可以直观形象地呈现出知识结构,具有内在优良的联结性与逻辑性。目前在小学科学课中涉及的概念图主要有维恩图、气泡图、网状图、树形图、支线图等形式。

二、教学实施阶段积极揭示转变,有效促进学生前概念发展

在教学实施阶段,针对学生的前概念,教师应积极寻求揭示学生前概念的途径与形式,并通过有效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前概念的正面发展,特别是在新课导入的环节,教师应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对具体现象做出解释,即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并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进而推动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

如,在《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教学一开始,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创设了以下教学情境,既揭示了学生的前概念,又根据学生前概念与新知识之间的冲突,明确了后续的探究主题。

师:(出示两个装了同样多清水及浓盐水的杯子及两个不同大小的马铃薯)这儿两个杯子里面装了同样多的液体,我分别将大小不一样的两个马铃薯放入杯子中,大家认为会怎样?

生:大的沉,小的浮。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生:大的重,就容易沉。

生:不对,应该是两个马铃薯都沉下去。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杯子中装的是水,马铃薯比水重就沉下去了。

(学生对沉浮的前概念已经呈现:有的认为重的物体容易沉,有的认为比水重的物体才沉。)

师:(将大马铃薯放入清水中,将小马铃薯放人浓盐水中)看来大的马铃薯真的沉,小的马铃薯真的浮,好像第一个的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如果把两个马铃薯调换一下放的杯子会怎样?

生:还是大的沉,小的浮。

师:(将马铃薯调换放入的杯子)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现在是小的沉,大的浮了。

师:刚才第一个同学的想法科学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生:会不会是老师准备的两杯水不一样?

师:注意,我从没说这两杯一定是水,而是说液体。那么你认为这两杯液体中可能会有什么奥秘呢?

三、教学延伸阶段注重巩固检测,及时推动学生前概念迁移

对于学生感性认识比较丰富的那些前概念,它们在学生的大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而且这种模式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存在于一定的认知框架或体系中,所以改变学生的错误前概念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有的前概念非常顽固,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转变。因此在学生经过有效的自主探究,主动转变错误的前概念,建立新的科学概念以后,教师要关注学生前概念转变情况,及时巩固、迁移新科学概念,并将新科学概念系统化。在科学主体探究活动完成后的教学延伸活动或课后,教师可继续通过谈话了解、画直观图、绘概念图等途径来检测学生概念达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同时还可安排探究拓展活动,以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新概念来解释、推测等。

如,学习了《空气占据空间》一课,学生已初步建立了“空气要占据一定的空间”的科学概念后,教师就可以安排以下的课后探究拓展活动:

(教师出示一个瓶口里套着瘪气球的大塑料瓶)

师:老师这儿的塑料瓶里套了一个气球,你们有办法吹大瓶中的气球吗?

(一学生上讲台来吹气球,结果学生用尽力也吹不大气球)

师:为什么瓶中的气球吹不大?

生:因为瓶子里有空气,瓶子的空间被里面的空气占据了。

生:气球如果吹大了也要占据瓶子的空间,瓶子的空间不会再变大了,所以气球就吹不大了。

师:如果给你一颗铁钉,你们能想办法吹大这个瓶子里的气球吗?请大家在课后继续研究,要吹大瓶里的气球,需要有什么条件?这颗铁钉能帮助大家实现这个条件吗?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震资料解释 构造解释 岩性解释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9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141-03

地震勘探主要由采集、处理和解释三大环节组成,其中地震资料解释是地震勘探工程的最终环节。随着地震勘探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地震资料解释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和深化。目前,地震资料解释主要包括盆地分析、构造、地层、沉积以及油气勘探等多方面内容,成为盆地基础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地震数据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全三维解释、虚拟现实技术,使地震解释技术更加复杂、深入、有效。为了满足石油勘探过程中地震资料解释的要求,必须做好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

一、地震资料解释的任务

西安石油大学是以石油勘探与开发为主的工科院校,是培养未来石油工程师的摇篮。马在田院士认为“当前最缺少的是知识全面,系统掌握地震理论、方法,有相当石油地质知识水平的能够解决实践问题的领军型人才”。地震资料解释课程作为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几乎涉及所有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研究领域。在学生修完地震勘探原理、地震资料处理、测井原理与解释、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相关专业课基础上开设本课程。目前,在油气勘探领域,地震资料解释是结合钻、测井资料以及计算机成像技术将地震数据转化为地质术语,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地质构造形态和空间位置,分析层间接触关系,推测地层的沉积环境、岩性和厚度,预测地层的含油气性,进行有利区评价和井位部署。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地震资料是内容最为丰富、综合分辨率最高的钻前原始信息源。地震资料解释为地质家提供分析地下地质现象的“眼睛”。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其突出的平面空间分辨率而具有重要意义。地震资料解释贯穿油气勘探开发的所有环节:盆地评价、含油气系统评价、成藏组合带评价、有利目标评价、开发方案的确立以及开发后期方案的调整。

许多重要的地质理论都离不开地震资料解释的发展,地震资料解释已成为一些新兴边缘学科的重要生长点。盆地分析的一些基本原理建立于早期对二维地震剖面解释的基础之上。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这2门学科也是建立在对沉积盆地地震解释的基础之上。[1]随着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以及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人员可以利用三维地震的解释技术刻画沉积盆地的地形特征、沉积体系的三维几何形态及其沉积演化过程,从而诞生了新的学科――地震沉积学、地震地貌学。[2][3]

二、地震资料解释的内容

高等学校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教学与科研应协调发展。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教学的内容与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及时更新,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内容应根据科学研究的进展、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订,将众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吸收进去。

(一)与地震资料解释相关的地震勘探原理

地震资料解释是地震勘探3大基本生产环节(采集、处理和解释)的最后环节。采集和处理环节需对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进行预处理、滤波、反褶积、速度分析、动-静校正、叠加和偏移等过程,为解释人员提供真实反映地下地质构造、地层、沉积环境的剖面或数据体。因此,为了做好地震资料解释,必须讨论地震记录的形成、褶积模型、有效波识别的主要标志、地震剖面特点、地震勘探分辨率等与地震资料解释关系密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

(二)地震构造解释

20世纪70年代之前,由于地震资料和计算机技术的限制,地震资料主要用于构造解释为主,即利用地震资料提供的反射波旅行时、速度信息,查明地下地层的构造形态、埋藏深度和接触关系等。地震构造解释是地震资料解释的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内容。因此,必须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相关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如下:合成记录标定原理及方法,地震同相轴对比方法,断层剖面和平面识别方法、技术、解释方法及平面组合(如相干体技术、切片技术等),T0图的绘制、时深转换方法及构造图的绘制,拉张、挤压、剪切以及底辟构造背景下的典型构造样式的地震识别,地震剖面上的构造活动时期分析方法。

(三)地震岩性解释

由于构造油气藏的日益成熟,油气勘探与开发目标逐渐由构造油气藏转移到非构造油气藏。随着地震资料采集、处理以及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地震资料解释内容日益丰富,开始了地震资料岩性解释。地震岩性解释主要包括地震地层学、地震相分析和岩性预测三方面的内容。

1.地震地层学解释

地震地层学是以反射地震资料为基础,把地层学和沉积学特别是岩性、岩相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地震解释工作中,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判断沉积环境、预测岩相岩性的地层学分支学科。地震地层解释需要向学生讲授地震反射界面的类型和对比方法,地质界面的类型,地震反射界面的地质成因,各种地震反射界面的区分,地震反射界面的年代地层学意义和地震地层单元,地震层序划分的原则、级别、方法,地震界面与地质界面的桥式对比方法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2.地震相分析

地震资料为勘探阶段提供极其重要的钻前原始信息,除了包含丰富的构造信息,还包含了丰富的地层和沉积信息。地震相分析是指根据地震反射的面貌特征进行沉积相的解释和推断。为了使学生掌握地震相分析技术,必须向学生讲授地震相的概念,主要的地震相参数,反射结构的类型及地质意义,几何外形的类型及地质意义,地震相划分与编图过程,地震相模式的概念,典型沉积体的地震识别,地震相向沉积相转换的思路、方法、原则、步骤。

3.岩性预测及流体识别

目前,岩性预测和流体识别属于储层预测技术主要研究内容,也是地震地质综合解释的重要内容。地震资料解释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利用速度信息和振幅信息解释岩性的一般原理、方法和步骤,并介绍目前国内外油气预测常用的烃类直接检测指数(DHI),如AVO、亮点、平点技术等。

(四)开发地震解释

开发地震技术是因油气田开发的需要而兴起,是勘探地震技术向油田开发阶段的延伸。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提高,开发地震的重要性将更多地显现出来。开发地震技术总体上仍处于发展阶段,现有的一些方法,或因成像处理及解释手段不够完善,或因信噪比、分辨率及精确度不够高,只能应用于油气田早期开发。[4]开发地震学需要以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资料(即所谓“三高”地震资料)为基础,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和研究一体化是开发地震学发展的重要方向,[5]开发阶段地震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分辨率、提高储层描述和烃类检测精度、建立精细三维油气藏模型。[6]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

地震资料解释既有复杂及系统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和技术。[7][8]针对该课程具有专业面广、知识点多以及实践性强的特点,该课程的教学应理论和实践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物探专业人才。

(一)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可采用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讲授地震资料解释相关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技能。板书总结重要知识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多媒体可以在整个教学中引入大量地震剖面、平面图实例,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重要知识点。多媒体在一堂课中可以大容量地丰富当堂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而板书把大量内容的精髓展示到黑板上,以突出本节的重点,也能让学生在复习时有据可依。

(二)实践教学

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均来自于实践。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成长至关重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地震资料解释课程的实践应从课堂实践和课程设计两个方面入手。

1.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测网的、能涵盖构造、地震层序、地震相等重要知识点的地震纸剖面,做好课堂知识点讲授和实践。利用大量实例引导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引导学生在对学过知识进行复习的同时联系新的知识点投入学习,通过互动增强学生的对地震资料解释的感性。对于一些重要的概念结合实际地震资料,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解决,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

2.地震资料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力求使学生能够理解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合成记录标定、断层剖面解释、层位闭合解释、断层组合、等T0图编制、时深转换、构造图的编制、地震相剖面分析、地震相平面图的编图、地震相转化沉积相的基本方法原理以及沉积相图的绘制等基本地震解释技能,初步具备利用地震资料独立开展含油气盆地地质分析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采集、处理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资料品质和分辨率不断提高,以及油气勘探与开发程度提高,地震资料解释所涉及的研究内容日益丰富,其研究内容从最初的构造解释到层序地层分析、地震相分析,然后再到岩性预测、物性参数预测、烃类检测。地震资料解释数据由叠后数据转到叠前数据。要求地震资料解释人员既要具备扎实的地球物理基础,又要掌握相应的石油地质知识。地震资料解释专业课程的教学应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物探专业人才。因此,必须结合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及当前和今后油气勘探实际需求,积极引入地震资料解释的科技发展新成果,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注重从实践中找问题,从专业知识中找答案,带领学生从书本走向实践,以实践充实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 Vail P R, Mitchum R M, Jr et al. Seismic stratigraphy and global changes in sea level, Parts 1-11[M]: AAPG Memoir, 1977, 26: 51-212.

[2] Posamentier H W. Seismic geomorphology and depositional systems of deep water environments: observations from offshore Nigeria,Gulf of Mexico,and Indonesia (abs.)[M]. AAPG Annual Convention Program, 2001, 10:160.

[3] Zeng H L, Hentz T F. High-frequency sequence stratigraphy from seismic sedimentology: applied to Miocene Vermilion Block 50 tiger shoal area offshore Louisiana[J]. AAPG Bulletin, 2004, 88(2): 153-174.

[4] 许卫平.关于开发地震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J].石油物探,2002(1):11-14.

[5] 马在田.关于油气开发地震学的思考[J].天然气工业,2004(6):43-46.

[6] 刘振武,撒利明,张昕等.中国石油开发地震技术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建议[J].石油学报,2009(5):711-721.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前概念;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概念转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B-0022-04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强调了解学情,就是要求教师课前准确把握学生的已有和已知,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此为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最大化发展。概念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科学概念一般都是从前概念开始转化、发展而来。

一、学生前概念的定义及特点

一般认为,学生在系统学习自然科学课程之前,头脑并非一片空白,他们在日常生活里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现象、事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在无形中养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学生带着已有知识、技能、信仰和概念走进课堂,这些概念通常有别于科学概念,统称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学生的前概念形成,主要是基于日常生活的感知而积累的经验、作出的解释,因此,这种概念的形成具有情境性,缺乏系统性,常常不精确,甚至是错误的,具体来说具有如下特点。

1.经验性。前概念的形成往往基于经验而非科学逻辑推论,所以经验性是前概念的首要特征。经验又因人而异,因此前概念又具有差异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前概念。课堂上面对同一个实验或同一个生活现象,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或解释,就是因为每个学生都尝试以自己的方式、经验来“观察”实验或“解释”现象。

2.普遍性。前概念是学生对周围世界自己的理解和解释,是他(她)自己的“理论”。前概念在学生中,乃至成人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科学研究显示,儿童出生以后,在不会说话以前,就具有分类和形成概念的能力。研究表明,孩子出生时,最初观看人脸和猴子面孔是没有区别的。婴儿长到9个月时,看人的面部就会比看猴子面孔的反应要快,说明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形成了对“人”的概念。

3.非连续性。同一名学生面对同一现象有时会有不同看法,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解释,他会在两种解释之间摇摆,不同时段他的解释可能也不相同,这就是因为学生对概念缺乏连贯性,这在低中年级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4.顽固性。前概念是个人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累积而形成,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持有者往往深信不疑,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且能广泛迁移。比如学生通过书本认识到,地球是球体,但在私下个别交流时却又经常把地球描述成“扁平”状,因为学生受经验影响,很难想象球状地球的下方或两侧如何能让人或物站立。有时儿童虽然被灌输了科学概念,但对其理解还是停留在前概念。

学生的前概念形成由来已久,有对有错,正确分析学生的前概念才能更好地转化为科学概念。有学者把前概念分为两类,一类是不需要作原则性改变的,只需要在原有概念基础上加以扩充的概念,即将新知识的纳入补充到原有知识体系,通过积累的方式使这些知识发生变化。这类前概念,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基本是一致的,只需丰富完善即可,如分类的概念就属于此类。另一类前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或者与科学概念有本质差异,需要对它作原则性纠正,即需要帮助学生对对立的理解作出调整修订,比如对空气的认识,许多学生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前一类前概念转化起来较容易实现,而后一种情况则会遇到较大的阻力,因为它先入为主与科学概念不吻合,将阻碍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概念转化主要就是针对后一种情况。即个体在面临与原有经验不一致的信息时,对现有的理解、解释作出的调整、改造,因此概念转化的过程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及其解Q的过程。

二、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方法

前概念普遍存在,它是学生认知的起点,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和生长点。我们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前概念存在,就违背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违反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在辨识的基础上充实、完善或者纠正、转化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前概念有多种方法,最常使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访谈法

通过设置轻松的谈话环境,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比如《把固体放入水中》(苏教版小学科学三下)一课研究物体的沉浮,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物体沉浮概念的认识。

教师通过实物展台出示:木块、橡皮块、铁钉、回形针、玻璃弹珠、树叶、蜡烛、石块、苹果,然后提问,如果将它们全部放入水中,结果会怎样?

生:有的沉有的浮。

师:你能具体说说哪些会沉?哪些会浮?能说明你的理由吗?请先将你的预测在记录纸上用“”“”来表示沉浮,不能确定的,写“不确定”,写好后思考理由,等会儿汇报。

生预测记录后汇报。

生1:螺帽、石块、玻璃弹珠肯定沉,因为它们比较重。回形针也会沉,因为它是金属做的。木块会浮,因为它是木头的,轻。

生2:橡皮块也会沉,因为它重,苹果会浮,因为我看到过。

生3:蜡块不确定,因为蜡烛有点轻也有点重。

通过这样的访谈,可以了解到大多数学生真实的想法,将他们对沉浮概念的原认识暴露出来,预测记录反映了每个学生的判断,便于同后面的实验结果比对,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对沉浮现象理解的偏差。

2.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法一般采用选择、判断、问题简答的方式进行,该方法能准确探查每位个体的前概念情况,是运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探查方法。

调查的内容如何设置,这是相当有讲究的。当然要抓住本单元主要概念,所以教师调查前要详细研读课标、教材,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研制调查问卷。比如某教师团队围绕“天气”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组先找到课标中有关“天气”具体内容标准和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关概念,分析其概念关系,完成概念图,以此为基础,制定调查问卷。

3.绘制图画

有些知识具有抽象性,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比较困难,可采用绘图的方法,通过图示也是一种很好的暴露学生前概念的方法,所以图示法也是一种运用非常广泛的方法。

比如《简单电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上)一课最主要的概念是“电路是一个回路”,要让学生构建电路的“回路”概念,首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前的经验和认识,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构建新的概念,所以一位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示意图(图1),让学生添加导线(连线)让小灯泡亮起来。

学生前概念的了解一般都放在课前,放在课堂上的话则都在导入阶段,从设置问题情境开始。

三、转化学生前概念的策略

概念转变理论指出,真正转化概念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学习者对当前概念产生不满,学生只有感到自己的某个概念失去了作用,才可能改变原有概念;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学习者要懂得新概念的真正意义;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与个体所接受的其他概念、信息相互一致,而不是相互冲突;新概念的有效性,个体应看到新概念对自己的价值,它能解决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问题。

下面以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点亮小灯泡》一课为例,我们来看看这位老师是如何从学生的前概念入手帮助W生理解“闭合电路”这一核心概念的。

1.课前调查。有一个灯泡一节电池两根导线,怎么连接可以让小灯泡亮起来?要求学生以图示的方法连接,教师全班统计。根据概念转化的条件,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就要从学生认知角度,让学生经历体验科学概念建构的完整过程,真正转化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原始想法。

2.课始构建概念。出示学生连接方式汇总图:这是课前大家认为可以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请你逐个地试一试,哪些可以点亮,哪些不可以?因为都是学生自己的原始想法,学生本能的探究欲被激发,动手的过程也是操作技能得以训练的过程。学生汇报结果后出示图2和图3,引发思考:为什么图2的连法不行,这是引发学生在比较中形成认知冲突。学生在交流中形成共识:图2没有形成回路,点亮小灯泡必须要在回路中。出示图4和图5并提问:这两种连法都用到了两个导线,应该形成回路了,为什么图4不行?学生再思考再讨论。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做深层次思考,图4虽形成了回路,但电流没有通过灯泡仍然不能让灯泡发光,这时介绍灯泡的内部结构,出示图6,学生对回路的认识更加深刻。

3.探索。只给你一根导线,你有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吗?把连接方法画出来。此环节是对前面回路概念的巩固和运用,学生有了前面的思考和探索,有了回路的概念,运用就不成问题,仅用一根导线,学生必然要考虑如何让电流从电池的一端出去,回到另一端,就要考虑并用到金属的导电性,为后面导体绝缘体学习打下一定基础,学生此环节中的创新想法不断闪现。

4.检测拓展。出示图7,分析哪些连接方法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学生能准确判断,表明学生的回路概念已完全建立,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学生的比较、分析、实证思维、创新思维得到训练和提升。[1]

考虑到儿童的认知特点,某些概念在小学阶段不给严谨的科学概念,更多的是结合情境和具体现象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的概念在小学苏教版科学教材中大量存在。比如“摩擦力”“能量”“遗传”等概念。摩擦力(苏教版四下)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在这一教学内容中,虽然提到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但仍然不讲授静摩擦、滚动摩擦、滑动摩擦等概念。能量(苏教版六下)的定义是“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这样的概念甚至有拟人化的阐述。但这里的能量属于物理学范畴,决不能与政治语境中的能量混淆,比如同社会上流行的正能量、负能量发生联系,则是错误的。遗传(苏教版六下)是指“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成为遗传。”字面就不够严谨,因为遗传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普遍存在的特性,但这样的描述性语言,在特定的情境下学生容易理解,随着后续学习的深入,学生对遗传概念的建构会更完整、科学。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不给出严密的完整的概念,不等于教师可以有随意性,甚至有错误的解释或定义。就算做不到准确,但一定要保证正确。

科学概念并非静止不变的,科学是开放的,科学概念在科学研究中不断被修正和深化。学生的科学概念,也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在学校教学和个人思维发展相互作用下,逐步建构起来,某种程度上,教学的意义、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逐步完善或纠正前概念,逐步形成科学的概念体系,不断增强科学素养。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 控制因素 沉积相带 构造坡折带 微观因素

由于近年来我国对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的不断勘探,大中型构造圈闭越来越少,而岩性油气藏逐渐成为各油田主要的勘探目标。同时我们发现:对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只有初步认识,由于储层较薄,横向变化大,目前的技术手段还达不到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需要。因此,本文探讨岩性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以便更好地指导盆地的岩性油气藏勘探[1]。

一、 岩性油气藏的概念

一般的岩性油气藏包含砂岩尖灭体、砂岩透镜体、火山岩透镜体等。它们在成藏规律上有着共同的特征:A具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储集体常穿插和尖灭在生油岩体中;B储集体遮挡条件常与储集岩体同一时期形成,其圈闭形成一般在油气生成运移之前;C油气来源常为同期沉积的生油岩,运移方式一般为一次运移;D油气藏分布与沉积相规律性明显,如陆相盆地中岩性油气藏的分布与河湖沉积体系和古地形有关,具有环带状分布特征[1]。

二、沉积相得控制作用

沉积相决定着储层岩性及其变化速度,对储层物性的好坏起着重要的控制因素。一般来说我国陆相盆地有利的沉积相带主要包括:三角洲前缘、滨浅湖亚相、和近岸水下扇等。在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亚相的过渡带,由于沉积物的快速堆积,易形成三角洲入湖以后,沉积物在河、湖过渡部位快速卸载,易形成具有多种砂体尖灭带的三角洲前缘亚相,这些砂体尖灭带的砂体孔隙度和渗透率等物性特征较好,常呈带状或席状与烃源岩频繁接触,是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地区;滨浅湖亚相的水体相对较浅,波浪或潮汐作用影响较大,砂岩分选好,岩性变化快,易形成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近岸水下扇常呈楔形,与湖相泥岩直接接触,扇体内砂体向湖方向逐渐减薄、尖灭,相变为砂泥互层、泥岩,易形成砂岩侧向尖灭、砂岩透镜体等岩性圈闭[2]。因此,沉积相带导致砂体纵横向上的变化,进而形成的岩性尖灭带、砂岩透镜体等是控制岩性油气藏的主要因素。

三、构造坡折带

构造坡折带是指由同沉积构造长期活动引起的沉积斜坡明显突变的地带,其下是低位楔、低位扇发育的主要部位,也是岩性油气藏形成的重要部位。陆相断陷盆地主要存在两类坡折带同沉积断裂坡折带和同沉积背斜坡折带[3]。

1.同沉积构造断裂坡折带

依据断面、断阶面、转换带在平面的组合方式同沉积构造断裂坡折带的组合样式主要有5种:A缓坡式 B断阶式 C交叉状 D梳状 E帚状。不同坡折带样式控制着不同砂体分散体系、沉积砂体形态及分布样式,同沉积构造断裂坡折带是砂岩厚度和砂岩层数的加厚带,砂体的展布方向受控于坡折断裂的走向,并且同沉积构造断裂坡折带大多数位于油气运移的上倾方向,同沉积断裂是重要的油气通道,当断裂生长系数大,又可以形成侧向岩性封堵。

2.同沉积构造背斜坡折带

同沉积构造背斜坡折带可划分为两个样式:A同沉积逆牵引背斜构造折带;B同沉积披覆背斜构造坡折带。同沉积构造背斜坡折带岩层产生弯曲,地形坡度发生突变,不仅增加了可容空间,还使沉积相带和厚度在坡折下方发生变化,因此在其低部位易形成透镜状、上倾尖灭等砂体,是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部位。

此外,构造坡折带还是不整合面开始发育的部位,对分布和寻找不整合圈闭具有重要意义。

四、微观因素

影响油气成藏的微观因素主要有砂体类型、孔隙大小、渗透率均质性、胶结物含量等。如果砂体内部孔渗性好,边缘物性差,就会形成一个致密外壳阻止油气进入砂体成藏,因此,渗透率对岩性砂体的油气成藏具有重要作用[4]。砂体孔隙结构控制着砂体连通性的好坏,对油气是否能顺利进入储集层而形成油气藏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孔隙喉道和微裂缝的有无及大小决定着储层孔隙是否连通,如果孔隙之间没有喉道连通,即使储层渗透能力较强,油气也难以进入到储集空间。因此砂体孔隙结构(喉道、微裂缝)在储集层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填隙物含量对于岩性油气藏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或破坏)了孔隙连通性,从而使油气不能顺利的进入储集空间成藏。一般而言,填隙物含量越少,砂层含油性越高。

化学气相沉积的概念范文第5篇

一、从运动和力的角度解决物体的浮沉问题

要学好浮力的基本概念,并且还能灵活地应用浮力来解题,必须要处理好静态和动态问题,学生才能从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角度来处理浮力的有关问题。属于静态的概念有漂浮、悬浮、沉底,用受力平衡来分析。属于动态的概念有上浮、下沉,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角度去理解。笔者总结了以上概念及其外延,并绘制图表如下:

利用图表形象地学习了关于浮力的几个基本概念中的联系和区别,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思路。

二、分类讨论浮力的计算问题

各类浮力习题变化很多,由于浮力是随物体浸入液体里的情况不同而变化的,所以解浮力题似乎没有一定的规律,因此不少学生反映:浮力定律好背,浮力习题难解,特别是碰到有沉浮过程的复杂题,更是束手无策。下面笔者总结了解决浮力计算题的几种方法。

1、排液法(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此方法普遍适用于所有液体或气体。

【例一】三个体积相同、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球体放入同一种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如图所示

它们所受浮力大小的关系是( )

A.F甲=F乙=F丙

B.F甲

C.F甲

D.F甲=F乙

解析:本题中相同的量为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由图容易得知三个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甲

2、平衡法:F浮=G物,此方法仅适用于物体在液体中悬浮或在液面上漂浮。

【例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小球放入同一种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它们的浮力大小关系是( )

A.F甲=F乙=F丙

B.F甲

C.F甲=F乙

D.F甲=F乙>F丙

解析:本题中相同的量为物体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容易得知物体的重力相等。因此根据平衡法判断,F甲=G,F乙=G,F丙=G-FN,所以F甲=F乙>F丙,即D选项正确。

3、称重法(也叫弹簧秤法):F浮=G物―F读,此方法仅适用于用弹簧秤在液体中称物体重力时受到的浮力。

【例三】一个金属球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秤的读数为14.7N,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秤的读数为4.9N。求:

(1)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金属球的体积是多少?

(3)金属球的密度是多少?

解析: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在空气中称时示数变小,这是因为金属块受到了水的向上的浮力作用,F浮=G物-F读=14.7N-4.9N=9.8N。根据F浮=ρ液gv排求出v排=F浮/ρ液g=9.8N/1.0×103/m3×9.8N/=10-3m3, v物=v排=10-3m3,m=G/g=14.7N/9.8N/Kg=1.5Kg

4、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此方法仅适用于形状规则的物体沉没在液体中是受到的浮力。

【例四】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质量为m的半球,放在容器内,半球的底面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液面高为H,已知球的体积公式V=3/4×πr3,球表面积公式为S球=4πr2,圆面积公式为S圆=πr2,则由于液体重力产生的对半球表面向下的压力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