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德育的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檀传宝教授等所著的《走向德育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以下简称《学校德育100问》)正尝试解答这些问题。全书分理论、流派、热点、实务四部分,对德育专业化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庖丁解牛式的解答,从而成为“一本深入浅出、大众化的教师德育专业化读本”。尽管《学校德育100问》是一本“务实”的实务指导书,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到作者对于德育专业化以及价值多元境遇下德育的困境与抉择问题的理论关切。
一、德育专业化之重——以培养“公民意识”为终极目的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前的教育日益以质量取代目的作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1]多数学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或者更抽象地说就是为了成功。诚然,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优越的物质生活,渴望韩寒、丁俊晖的少年成名……然而,这些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在名利方面获得所谓的成功,还必须关怀学生的生命世界,使学生在精神世界拥有幸福的人生。所以,教育要保护和提升学生的个人兴趣与能力,以使学生活出自我;教育要发展学生的感知、沟通能力,以使学生拥有亲情、友情与爱情;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责任感等,以使学生不仅能获得个人的幸福,更能推动公正社会的发展,从而与他人幸福地共生。
教育之于学生个人幸福和公正社会生活的价值,不是学科教育所能达至的目的。要获得个人幸福以及与他人幸福共生需要一些社会条件的保障,如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而这些价值是德育以及公民教育所关涉的范畴。公民教育是发展包括上述理念在内的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更为深层的原因在于,在价值多元的时代,学生在价值选择时会有不同的取舍或者偏向,不同人的价值选择可能会存在分歧与冲突。如何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选择,既保障个人的选择自由,又能与他人和谐共处,就必须有赖于公民意识所指向的一套规则与原则,以其来协调不同个体之间的意志表达。
正是着眼于此,檀传宝教授提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乃至整体社会的改造[2]。在《学校德育100问》第一辑中,檀传宝教授分别从社会、教育以及公民素养的现状方面阐述了公民教育的重要意义,论证了德育乃至全部教育都要以培养“公民意识”为终极目的,并指出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三种渠道。
基于上述理由,当我们从全部教育及社会改造的视野而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视角来审视德育时,就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德育专业化在教育转型及整体社会改造中的重要作用。公民教育是通过民主的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那么,我们就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样的社会是理想的社会?为了这一理想的社会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公民?要培养这样的公民我们应该教授他们哪些方面的知识、态度和能力?要教授这些内容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教育?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涉及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以至哲学、历史等学科。无论是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对具体如何教授这些知识、态度和能力的方法的学习,都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通过必要的借鉴、研讨和实务学习,才能为德育工作者所掌握。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当前德育专业化所要回应的问题。
二、德育专业化之难——理论阐释与现实困境
《学校德育100问》的开篇细致地厘清了什么是“大德育”和“小德育”以及二者的关系。所谓“大德育”是指在现实的德育工作中,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无所不包的德育概念;而“小德育”即道德教育。“大德育”在理论和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然而,“‘小德育’能够避免‘大德育’所存在的混乱,却无法全面概括我国学校德育承担的任务”[3]。《学校德育100问》即展现了这一矛盾与困境。翻阅全书后会发现,《学校德育100问》仍然是以“大德育”的观念指导全书的编著。这是否是作者“明知故犯”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本书的前言中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檀传宝教授指出:编撰本书的第二个因缘是“建设北京市未成年人德育专家资源数据库,为市教委和学校解决其所面临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专业支持”。而且,书中所尝试回答的问题都是作者“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的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具体问题”。既然一线教师对书中所列的具体问题存在困惑,需要得到相关的指导和解答,那么,为了提供专业支持而采用“大德育”的策略也算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也“残酷”地说明了德育专业化的现实困境。
既然选择“大德育”是实施道德教育的现实选择,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一方面,由于德育之大,导致大而无当,如德育内容边界的模糊、德育方法的失当;另一方面,由于大而无当,使得口头上的重视无法落到实处,德育课变成由最差的老师所上的最差的课[4]。如此一来,德育工作者在面对常规的、基本的问题时还能照本宣科,但在遭遇青少年多元价值的冲突时就束手无策了,更不要说实现培养“公民意识”的终极目的。对于上述两个问题的解决,檀传宝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界亟待完成学校德育的重心转移:从过分泛化、过度政治化的非常规德育,走向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基础的、常规的学校德育”[5]。即在“学校德育的重心转移”中逐渐解决“大德育”与“小德育”的问题。而对于教师德育的专业化,则需要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积极主动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教育素养、德育素养和德育实践能力。
三、德育专业化之道——批判反思与多元共识
如果说对于德育专业化重要性及其现实困境的认识是“怎么看”的话,那么,作为教育一线教师,则更为关心“怎么办”的问题。在《学校德育100问》的前言中,檀传宝教授中肯地指出,“在宣称高度重视德育的当代中国社会,‘摸着石头过河’至今仍然是绝大多数教师德育专业成长的主要模式”。鉴于德育专业化之重、德育专业化之难,“21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德育实践都应当告别经验型,走向专业化”。德育专业化之道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德育师资层面如何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之道,二是德育方法层面如何在价值多元的境遇中达成多元共识。对于第一个问题,在上述讨论中已经论及。在此,我们着重分析第二个问题。
不可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然而,价值多元并非意味着这是一个沒有价值或被相对主义支配的社会。多元不仅仅是不同观点的自由表达,我们仍需要也可能在不同价值中寻求共识,如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价值的共识。多元也不仅仅是不同观点的争鸣碰撞,我们仍需要对论辩、对话规则的一致认同。美国在经历对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德育理念的反思后复归品德教育,充分说明了在价值多元时代进行价值教育的必要性。[6]然而,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它需要生活在这个价值多元社会中的人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唯此才可能通过对不同价值的重估而在差异性的世界中达成共识。
《学校德育100问》第三辑“热点篇”中所探讨的七个话题都涉及这种价值多元的冲突,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因人而异,甚至可能截然相反。比如对于唐骏造假事件,有人认为唐骏不讲诚信;另一派则认为唐骏的成就靠的是能力,不必追着造假不放。正是这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为我们开展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学校德育100问》所言,教师可以将价值澄清法与品格教育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围绕“道德与成功的关系”进行讨论,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成功”,“激发学生对产生不道德的社会土壤进行批判和改造的使命感”。在当前价值多元的时代,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都比以往得到了较大的张扬,他们依靠自主判断在不同价值中作出抉择,而不是要教师告诉他们确定的答案。此外,通过评价、反思、感受等环节参与这些公共议题的讨论,学生能够体验到自己价值观的冲突与坚守,确认自己的价值并尊重他人的价值,从而实现个人幸福和与他人幸福共生的目标。这些具体案例的剖析,为我们如何在价值多元的境遇下开展德育工作,进而使我们的德育由经验型走向专业化并最终增强实效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郑新蓉.变迁中的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J].中国教师,2011(22).
[2]檀传宝.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3][4]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阅读教学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62-01
1 自主原则
不可否认,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着个体差异性,而这种个体差异性在推进社会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个体差异性让整个人类社会变得灿烂多姿。不敢想象,一个所有人长着相同面孔,说着相同腔调的语言,举手投足一模一样的社会是多么的可怕,如果这个假设成立,人类社会一定没有牛顿,没有了爱因斯坦,也不会出现霍金。古老的中国的“私塾”正是以个别教学的典型代表。个别教学,正是满足这种个体差异以及需求的差异的最好教学方式,它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也符合“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随着班级授课制度的引进,以寻求教学规模为出发点的班级授课制替代了寻求个体差异的个别教学。应该说,班授课制在“促进学生社会化”这个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整齐划一的目标、内容、方法也抹杀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两者之间格格不入,似乎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要想在班级授课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那就是只能是自主学习。
“以学定教”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从而满足绝大部分学生均能在原有基础上增长,这个增长就是生成,就是效果。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提出的概念,完全有别于“被动学习”和“机械学习”。钟启泉教授将“自主学习”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国内研究自主学习,以及通过自主学习实现高效教学的名校不少,如江苏的洋思中学、山东的杜琅口中学等。其中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理念就是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保证学生每节课不间断自学 30 分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而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出评判,个别不会的由教师指导,所有作业当堂完成,课后不留作业。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自主性,从而解放了教师的“教”,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后进生面积大,学生负担重,教学效率低的痼疾。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同样只讲几分钟,学生通过自学、思考、讨论、交流、练习达成教学目标。从这个角度上看,洋思中W真正实现教师职业角色转变,那就是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的促进者”。从这个意义上看,洋思中学的的高效不是“教”的高效,而是“学”的高效。这里的学,即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成有效阅读教学的目标。
2 对话原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是学生与教科书之间的对话,是学生与编者之间的对话,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教学的课堂既应有深沉的静思,也应有热烈的讨论。对话,应以问题为中心,问题是对话的基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均应是“问题”这座桥梁联系起来,当然,这里的“问题”首先要避免教师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似的“满堂问”。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在分析文章主题以及人物形象或价值取向时通常会有与不同的个性化的见解或疑惑,这样的问题也许并不一定是老师预设的问题,但这样的问题也许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探究欲,能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不探究明白不罢休。问题也可以是师生或生生对话过程中碰撞出的新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一言堂犹如一潭死水,让人生厌,而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却如同一湾清泉,往往能在学生的心中荡漾起一丝丝涟漪,学生畅游其间必能收获无尽甘甜。
3 读写原则
多年来,语文语阅读教学通常是“为读而读”,相当部分教师的潜意识里,文阅读教学就是教学生读懂课文,教大家理解文章内容,即关注文章“写什么”,却很少关注“怎么写”,前者重文章内容,后者重文章表达形式。只关注文章内容的教师通常情况下为了让学生把文章的字面义、引申义等弄清楚而不得不翻来覆去地咀嚼,而学生的认知水平必然有所不同,所以实在不行的情况下,就只能自己嚼碎了再喂给学生,而学生要做的就是记好笔记,背好标准答案。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没有了个性化的理解。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推进,一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文章表达形式的关注达到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几乎忽略了对文章内容的关注,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文章“怎么写”,关注文章的表达顺序、表达方法、文章线索、文章结构等表达形式。部分教师反对“教课文”,主张“用课文教”,关键是把课文作为一个范例教学生学会写作,他们忽略学生“言为心声所发”的写作需求,把表达技巧、写作方法作为了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有关阅读教学的争论从未停息,既有“阅读本位”论,也有“写作本位”论,前者以阅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后者以写作为出发点,以写作为落脚点。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从写作教学研究转型阅读教学研究,他彻底否决了传统的为读而读的阅读教学,甚至不赞成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定位,他认为阅读教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教会学生书面表达――写作。显然,管老师的“为写而教”观点太过偏颇。阅读教学不仅仅要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促进书面表达,也要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4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应以阅读为出发点,以写作为落脚点,即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值得表明的一点是,新型的教学关系并不反对教师的教,而是更多地强调了学生的学,倡导学生学习形式的变革。在这里,既不赞成教师主体论的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是课堂上具有绝对统治力的权威,也不赞成学生主体论的没有原则的学生自由发展,为所欲为,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尊重、对话。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语语法 遵循原则 能力培养
1.Implicit(隐性原则)
在语法教学方面,外国教育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显性语法教学)和"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隐性语法教学)。前者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后者则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需要运用抽象的思维能力,对智力还在发展的孩子采用"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的方法更为合适。不少教师的英语课堂枯燥乏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巩固所学的语法项目时,采用了过于机械的练习形式(mechanicaldrills),也可以说是采用了过多的"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例如,学习了一般将来时后,让学生做大量类似如下的练习:
依照例句改写句子:
Model:I am swimming now.(tomorrow)
I am going to swim tomorrow.
1)Jack is dancing now.(tomorrow)
2)Mary is drawing now.(tomorrow)
此类练习只让孩子重复操练所学的语法项目,并没有提供机会让孩子了解应用这个语言点的情景,容易使所学的语言形式与语言的使用语境、语言的意义脱节,不能很好地达成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帮助提高学生语言的交际能力。
此外,孩子天性喜欢好玩的东西,过于严肃机械的练习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应尽可能摒弃直接的、机械的练习,多提供机会让孩子在有意义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练习和运用所学的新项目。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做游戏、TPR(全身反应法)、念儿歌等"间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语法。例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游戏来巩固be going to do something这个语法项目:
1)教师拿起粉笔,说:"I am going to draw something. But what? Can you guess?''
提示让学生使用句型"You are going to draw..."。
2)教师每次画一两笔,让学生继续猜:"You are going to draw...",直到他们猜对为止。
这个游戏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去使用语言,让他们在玩乐中无意识地训练了所学的语法。当然,为了巩固孩子的语法知识,提高孩子语言的准确性,教师也要在适当时候使用 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
2.Meaninggofirst(意义先行原则)
英国教育专家Jayne Moon(2000)的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 for meaning"的天性,即在学习语言时,孩子的注意力通常首先放在语言的意义(meaning)上,他们很少注意到语言形式(form-指vocabulary,pronunciation,grammar structures)或语言规则。而且,孩子在特定的情景中获悉语言意义的能力很强。
由于孩子的关注点在语言的意义上,如果在开始授课时,教师首先谈论语法规则,势必导致他们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孩子的天性来帮助他们学习语言,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在语法教学上,英国专家提倡采用这样的教学顺序:首先,让孩子在一个有意义的情景中(meaningful context)理解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然后,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孩子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进 行交际性活动,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最后,在孩子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也就是说,在教学的前面两部分----"meaning"与"use"阶段使用"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在最后一部分----"form"阶段才采用"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
3.Economy(适量原则)
除以上两点外,在解释语法项目时还要注意"economy"原则,即讲解要适时适量,解释清楚就可以了,不要罗嗦,费时费力太多,反而弄巧成拙,导致孩子糊涂及生厌。
有些教师认为只有把语法尽可能详尽地解释,才能保证孩子运用的正确性,而且往往把孩子犯的语言错误归因于语法(语言点)讲解不够。其实,学英语就象学计算机或学驾驶汽车一样,太多的理论解释反而适得其反,最关键的是实践、实践、再实践。而且,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这方面的能力比不上成人,在涉及语法解释时更应特别注意"economy"原则。
4.Speaking(张口说英语原则)
要做到人人大胆开口说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因各人的气质、性格不同,参与开口讲英语的程度 也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存在怕说、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一个人学习 成功的次数越多,他的学习自信心就越强。学习成功是建立在学习自信心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帮助这些学 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碍,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其点滴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进步,进行个别耐心具体的辅导 ,设个坡度,扶着前进,不要急于一步到位,让他们在口语训练中有所得,感受到成功和欢乐,以增强其说英 语的自信心,激起其说英语的内心欲望。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学 结合 原则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蓬勃向上的持续发展阶段,工学结合已成为共识,广大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上对工学结合的意义、模式和价值等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在实践中对工学结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有引企入校的,有订单培养的,有工学交替的,有项目驱动的,有的高职院校尝试“课证融通”、有的高职院校实践“工学一体”……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对工学结合的原则进行探讨。
一、整体性与局部性相结合的原则
工学结合的整体性是指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培养实用型高级人才为主的工学结合,贯穿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堂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制度等全过程,是一种整体的、系统的模式。就人才培养模式整体而言,应该是和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全程式的结合,即从人才培养的起点到终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学结合系统,反映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整体认识。
工学结合的局部性是指高职教育在某种条件不成熟,如政策不到位,企业不配合,教改不配套的情况下在人才培养的某个学习阶段或某个专业的若干门课程或某个知识领域内局部实施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整体性是目标,是方向,是基于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能力形成的,包含了教与学两方面的一个完整过程。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局部性是短期安排,也可以说是近期目标,是局部条件成熟的率先尝试。局部是整体的组成部分,离开局部,就没有整体;整体包括局部,离开模式的整体性,就无法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全貌。
高职教育整体性与局部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育者站在整体的高度来把握工学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新方案,从源头从计划从大处抓起。工学结合又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哪块政策配套,哪个企业支持,哪块成熟,哪块先做,即便是某一时间学生参加工作的“阶段式”结合或某门课程 “工”与“学”的结合,也应该牢牢抓住机遇,脚踏实地,不失时机地完成。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理论性是指对工学结合的研究应区别于中职教育操作层面的经验总结,上升到规律性、本质性的高度,形成关于工学结合的完整、严谨、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是教育研究者主观能动性的主要表现,一方面总结原有工学结合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指导新的工学结合实践,实现人们的预期目标。这点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工学结合的“两重一再工程”中体会很深刻,在初始阶段,由于认识的主客观条件的复杂性,指导者的认识难免偏差,在实践中无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在发展阶段,指导者很快意识到主导理论的思路有问题,及时予以调整修正,获得一定成效,从而出现了新局面。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是指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念、理论,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其正确性。没有实践,工学结合的思维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就不会有创造性的思维。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实践性尤其重要:一是高职教育研究者的思维能力产生于实践;二是高职教育研究者的思维能力随实践的发展而提高;三是高职教育研究者的思维成果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高职教育研究者不仅善于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产生说明这些问题的新理论,而且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并在实践的检验中修正、调整、推广、应用新理论。同时,更应超越实践,不断深化对工学结合客观规律的认识,提高理论水平,使理论具有前瞻性,才能指导促成新一轮的实践。只有科学、系统的工学结合理论,才能指导工学结合的实践,准确无误地实现人们的预期目的,即产生最理想的工学结合实践。 转贴于
三、学历证与职业证相结合的原则
学历证是指完成一定教育阶段学制内学习任务而获得的文凭,如小学、初中、高中、本科毕业证书。本文专指高职院校学生完成该阶段学习任务而获得的大专毕业证书。
职业证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指劳动者根据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客观规范的测试和评价,而获得的相应凭证。职业证是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应聘、就业、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可以考本专业的职业证,也可以考其他专业的职业证,既提升专业素质,也提高综合素质;可以根据个人发展、兴趣爱好考一证,也可以针对市场变化、热点速换考多证,既专又博,既增强同行竞争力,也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高职院校坚持学历证与职业证相结合的原则,必须以国家职业资格为指导,积极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可以把相应的职业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也可以让学生自学证书课程,使学生在拿到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迅速与工作岗位对接;更应该鼓励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提倡高职院校参与新的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制定。
学历证与职业证相结合的原则是实现就业创业导向的关键,是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在分析企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方法,引入相关证书,实施任务导向、项目引领等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原则,这直接、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的教改。学历证与职业证相结合兼具学历性、职业性两种属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还可用证书推动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学校教学计划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有机结合。
四、双赢式与政策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双赢式是指其在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团结合作中应采取利益兼顾,都获得较好结果的模式,包括工学交替、引企入校、顶岗实习等模式。双赢式一方面使学生在具体工作岗位上通过具体操作,在职业工作过程中亲身体验实现系统知识和职业能力的融合,使学生具备职业能力;另一方面使企业在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时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双赢式也使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在校企共享人才资源中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与服务,做到以科技服务密切校企关系。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政策性指各级政府应出台并落实工学结合的相关职教政策,充分发挥主导统筹作用,形成政策组合效应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73―01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思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新课改这条路上,导学案已被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所接纳和运用,笔者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探索,对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现与同仁分享。
一、导学案的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改就是要让学生喜欢识字,喜欢阅读,喜欢交际,对说话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应想办法让自己设计的导学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其长久保持。教师在设计语文导学案时,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说起来,让导学案有一定趣味性。首先,要全面了解自己学生的学业状况、兴趣爱好,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多点激发兴趣的内容,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基点,让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将枯燥乏味的导学案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知识,使学生乐于完成导学案,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其次,导学案作为学生学习课文的路线图,在重难点的突破过程中,设疑是相当重要的。设疑应考虑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既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又要让中等生看到激励,还要让学困生看到鼓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兴趣学习,并在最近发展区内自主探究,获取知识。鉴于此,教师要勤于学习,乐于钻研,倾力实践,在教法与学法的最优化方面动脑筋、下功夫,精心设计,抓住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积极参与,用最大的能力去学习。
二、导学案的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语文课程必须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以促进其身心发展。导学案就是教师提供给学生做到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和平台。笔者曾经没有意识到导学案的重要性,课堂中虽然有小组合作学习,但大多数的讨论是上课时即兴提出的,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当少,常常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但是在使用导学案后,确立了“教学生本”的理念,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不再全部是笔者的“天下”,讲台已经变成学生学习的舞台。学生通过导学案,在预习过程中找到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得部分知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切磋,人人参与,取长补短,这种学习方法更容易让他们获得新知。实践证明:学案导学的方式确实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一课一得的效果,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的价值体系。
三、导学案的设计要以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为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