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经济融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非经营性 准经营性 城市基础设施 融资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改善民生的支撑条件,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起到先导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居民对出行、居家、休闲等方面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我国加大了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形式下,如何有效解决融资问题,更显得迫切和重要。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分类
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否具有公共产品特性,能否直接产生现金流,将其分为三类: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经营性项目是指能直接产生现金流,且有利润的项目,如收费高速公路;准经营性项目有收费机制和现金流入,但无经营利润,如享受财政补贴的公交、燃气等;而非经营性项目则指没有收费机制和现金流入的项目,如市政道路、桥梁等。
经营性项目一般能够通过市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非经营性项目和准经营性项目由于其公益性和非盈利性,并且常常投资巨大,是私人或企业不愿或没有能力投资的领域,无法实现市场配置,因此就必须由政府负责此类基础设施的投资和供给。而这两类项目投资资金需求量大、投资风险高、时间周期长,再加上自身无法产生现金流,或虽有现金流但无经营利润,进一步加大了其融资困难,如何实现该两类项目的有效融资正是笔者想要探讨的核心。
二、目前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面临的主要融资问题
(一)投资主体单一
根据城建资金投资主体结构,据统计,大约有80%的资金来自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而来自于发行证券、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模式融资则只有20%不到的比例。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能够保证稳定的资金来源,但其缺点也不容忽视:财政收入受到税收等限制,难以达到和基础设施需求相匹配的增长速度。同时也正因为政府投资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才影响了外部资金的介入。
(二)过多依赖国内贷款
银行贷款目前仍是城建资金的主要来源。过度依赖贷款,其存在的缺陷在于:所借资金巨大,造成贷款利息负担过重。长期借款以及借新还旧导致每年需贷款的比例正在逐年攀升,而当年实际可用资金比例则逐年下降。
(三)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
在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中,土地出让金的作用举足轻重,约占总资金需求的30%-40%,地方政府往往根据土地市场情况来安排建设规模,但是随着政府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城市土地的增量供应不断减少,带来出让金也将相应减少。
三、研究思路
鉴于该两类项目属于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承担的属性,以及《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的“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的政策依据,笔者考虑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将非经营性项目和准经营性项目转换为经营性项目,利用政府自身财政信用,吸引民资、外资参与城建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然后在项目建成后的一段时期内,再用财政性资金慢慢地向投资人支付投资回报,从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四两拨千斤”。
四、吸引国外和民间资本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采用“影子收费”实施基准收入补贴政策
对市政道路、桥梁等不收费的非经营项目,通过招商吸引私人资金,由私人公司投资建设,然后由政府采用“影子收费”的办法,设定虚拟流量费,以设施的使用流量为自变量,计算应补贴费用,再根据本金和一定利润支付补贴。
(二)运用BOT、TOT等项目融资手段
政府通过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项目特许权的授予,赋予投资人在一定期限内建设、运营并获取项目收益的权利,期限届满时项目设施移交给政府。这样既能解决政府财政资金不敷项目需求的困难,又能保证项目公司在经营期间的获益权和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最终所有权。
(三)对地铁、轻轨和公交等项目采用设备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在发达国家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金融工具,渗透率接近三成。目前这项金融服务在中国的江浙等发达地区已经得到较为普遍的利用。因此对于公交、地铁、轻轨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设备、车辆等可考虑申请融资租赁,先得到设备使用权,再以类似按揭贷款的方式分期支付租借设备费用。
(四)发行长期城市债券
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地方政府财政欠账达10万亿元。为缓解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我国将启动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目前浙江、广东和山东等多个省份正在为自行发行地方债券试点做准备。另一方面,利用目前企业融资政策相对较宽的形势,积极争取通过组建合格的项目公司(或法人企业)发行长期企业债券,实现用城市百姓的钱,去建设和经营城市基础设施的目标。
(五)实施资产证券化手段
通过结构性重组,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收入的资产构成的资产池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例如,垃圾填埋、污水处理等项目,由于其未来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而且存在费用的收缴及时、到位率高等特点,很适合实施资产证券化手段。
(六)利用项目周边土地升值弥补项目投资
市政道路和地铁、轻轨等项目的实施对于周边地块的成熟具有很好的带动作用,能够使得土地价值有很大提升,因此可以利用轨道交通的这一特性,采用实施该类基础设施项目与其周边地块捆绑开发的手段,用周边土地产生的收益来投资或补贴基础设施项目。香港地铁便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使得香港地铁公司在没有经常性的政府补贴下,财务依然得以保持稳健,有能力持续发展,开拓更多路线及相关业务的商机。
(七)开发利用城建资源来筹集资金
目前在这方面实施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户外广告,公交车体、公交场站、停车库的广告收益都可成为该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筹集的一个补充。地下管线资源的利用更是如此,由国有公司筹资统一建设地下弱电管廊,然后再向各有使用需求的单位或运营商出租或出售,来解决前期建设资金的回收问题。
五、相关配套措施
通过“影子收费”等措施为实现非经营性、准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向经营性转换创造了技术条件,但还需从完善我国有关的法律和体制等方面强化配套措施建设,为资金的引入创造体制条件。
进一步出台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基础设施项目的细则,简化审批,打开通道,放宽体制限制。
建立有效补偿机制,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解决目前公交、水、气等价格成本倒挂问题,使得此类市政公用项目投资具有吸引力。在此方面可以采用税收减免、为投资人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用地等补偿方式。
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务支撑络,逐步建立起投资环境优、办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的服务体系,增强引资吸引力。
加强监管,保障公共产品质量。为防止因资本的逐利性而影响公共产品质量,政府应该从产品安全、服务以及价格三个方面加强对民资或外资企业的监管,以保障老百姓正常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毛腾飞.《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蒋先玲.《项目融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3]顾炜华.《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研究》,《科技风》 2011年第8期
关键词:美国经验借鉴;城乡移民;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16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移民(农民工进城)成为一个普遍社会现象。由于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原有城市居民的排斥,城乡观念转变的滞后以及文化融入机制的缺位,我国城乡移民的文化融合问题尤为突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移民的社会融合过程同样充斥着各种困境。在文化方面,美国既有文化同化运动,也有多元文化主义,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融合实践,美国最终形成了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其移民文化建设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城乡移民的文化融合问题提供借鉴。
一、美国移民发展历程及文化融合实践
(一)美国移民发展历程
美国历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第一次移民潮发生在1820―1880年间,其间移民数大概达到1 000万人。当时美国社会,特别是内战之后,出现了工业化,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需求旺盛。18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当时,自由开放的移民政策一方面吸引了欧洲熟练技术工人,大量西欧、北欧移民涌入,以爱尔兰人和德国人居多。另一方面,吸引了大量非熟练劳动力。华人劳工在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和开垦加州农田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美国西部的淘金热吸引了很多来美国淘金的华人,他们通过采矿为美国带来了巨大财富。这一时期还有大量被贩卖到美国的非洲黑奴。
第二次移民潮发生在1880―1920年,移民人数猛增到2 350万。来自意大利、奥匈帝国、希腊、土耳其、俄国等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移民人数猛增。这一阶段,移民的大量涌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美国移民政策主题转向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限制。美国政府多次立法,限制欧洲移民,排斥亚洲移民。其开端是1882年的《排华法案》,接著是1917年划定的“亚洲”。同时,随着来自意大利、奥匈帝国、希腊、土耳其、俄国等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移民人数的猛增,1917年美国通过了一项旨在限制东南欧移民入境的“文化测验法案”。
随着美国限制性移民政策的实施,移民人数明显减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开始了移民政策有限松动和有限选择阶段。1943年美国废除了 “排华法”。 受民权运动的影响,1965年5月“移民和归化法”颁布完成了美国移民制度由民族来源限额制向全球限额制下的优先制的转变,该法案把教育水平作为移民的重要条件,废除了种族歧视条款。数百万计的东南亚难民和拉美国家的移民、难民和非法移民涌进美国,发生了1880年至今的第三次移民潮。
近些年来,特别是“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把国家安全作为其针对移民政策的第一要务,坚决抵制中东、穆斯林国家的公民。
(二)美国移民文化融合实践
1.美国化运动
20 世纪初,伴随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在思想文化上出现了以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鼓吹盎格鲁・撒克逊优越论。美国联邦政府主导了一场“自上而下”式的美国化运动,它是对美国移民文化融合过程的强制性和单一化模式的政策干预。1917年美国宣布参战后,为了应付各族裔移民由于国家背景与历史传统不同而引起的社会极大混乱,美国联邦政府深感树立“美国第一”信念的重要性,对移民的美国化运动发展到顶点,开始对所有外来移民群体实行所谓的“百分之百的美国化”政策。美国政府及各州政府都成立了“美国化委员会”,宣扬“美国第一”、“美式生活标准”等口号,并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强化“美国化”,排斥移民本族群文化。美国化运动为移民归化奠定了基础,但它缺少对移民族群个性的尊重。
2.教育主导下的个体自觉遵从文化融合实践
1931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使得美国开始实行限制移民准入的政策,美国移民数量大幅下降,“美国化”热潮消退,美国政府对移民的社会融合不再以强制性干预为主导。这一时期移民文化的融合更多依赖社区、志愿者和非政府组织的帮助。1965年5月美国颁布了“移民和归化法”,开始把教育水平作为移民的重要条件,而各种准入和融合的优待政策则主要针对的是高层次的青年“技术移民”。这一阶段,美国开启了教育主导下的个体自觉遵从文化融合实践,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使规章的外在硬性政治强力控制内化为个体自觉遵从。美国通过公立学校、夜校、移民培训机构、社区志愿者组织向移民及其子女提供语言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文化展示以及公民课程等服务,帮助其文化融入。教育主导下的个体自觉遵从文化融合实践不仅有利于教化成俗还优化了美国移民质量,促使移民认同美国文化和价值观,融入美国社会,达到了归化的目的。
二、美国移民文化建设的经验
(一)大力发展移民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公民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
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各个层面的移民教育培训机构,教英语,讲授美国文化,培训社会生活技能,生产技术技能,极大推动了移民教育的发展。美国的移民教育还将重点放在扫盲式的低水平教育援助和培养熟练劳动技术人员上面。一方面,成立许多社区组织,通过慈善捐款和志愿者向那些受教育程度低的移民群体开展教育服务;另一方面,着力于培养熟练劳动技术人员,强化移民的生产技术培训。美国针对移民的职业教育注重实用,课程设置多样化,对移民顺利就业和获得稳定生活及进入社会有关键性作用。除此之外,美国还将移民子女教育作为移民社会融合的最重要环节。一方面通过多次立法保障移民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另一方面在很多公立学校都开设有针对移民子女的公民教育课程和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二)切实保护弱势移民群体利益,实行包容性的文化制度体制
美国历届总统也都把消除社会不平等和种族歧视作为努力方向,比如以肯定性行动为代表的一系列行政干预手段的实施,就是为了给美国弱势移民群体提供一个平等基础上的优先机会。这些灵活性的倾向性政策切实改善了少数移民族裔与妇女等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促进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文化方面,由于美国化运动中以损害文化多样性为代价推动文化归化,导致了少数群体的抗拒。吸取这个教训后,美国采取了在国家政治法律的一体性和主流文化的普遍性的基础之上,允许移民保留本族群的传统文化的文化包容政策。在教育中推行多元文化,实行双语教育,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三)注重主流文化的教育与宣传,利用主流文化的吸引来促进文化融合
美国非常重视其本土主流文化的教育和宣传,美国化运动就是对“美国第一”“美式生活标准” 的强制性政策干预。虽然由于其缺少对移民族群个性的尊重而遭到了一些移民族群的抗拒,但它客观上促使移民了解了美国文化和价值观,起到了归化的目的。一方面,美国本土文化在继承和发展中兼收并蓄,其中关于自由、民主、美国梦的主流文化精髓对外来移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美国也重视本土文化的外宣,比如利用好莱坞出产的影片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来宣扬美国的价值观和美国精神,让自己的主流文化成为现代文明的最典型代表。
三、美国移民经验借鉴下的我国城乡移民的文化融合对策
(一)借鉴美国经验,全面推进城乡移民及其子女的教育培训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教育主导下的个体自觉遵从文化融合实践模式,慕逃的角度出发,帮助城乡移民及其子女的自觉文化融合。一方面,针对受教育程度低的城乡移民群体,可以通过培训机构、夜校、社区志愿者组织推广普通话,展示城市生活内容及城市文化,培训城市生活技能,使他们具备在城市生活的基本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加强城乡移民的生产技术培训,促进他们的顺利就业,为进一步的文化融合提供基本的经济基础。目前,我国的此类培训大多是公益教育性质,没有强制力和监管机制,形同虚化。应借鉴美国移民培训机构经验,政府将专项补贴资金投向进城农民工培训机构,令其开设一些多样性实用性的技能培训课程并对其进行监管,保障其专门为农民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针对城乡移民子女,首先要保障其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另一方面学校可开设一些公民、市民教育课程和公民、市民教育实践活动。
(二)借鉴美国经验,切实保障弱势城乡移民的合法权利,采取包容性的文化制度体系
由于城乡移民在处于社会经济地位下层,是弱势群体,应尊重他们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出台切实可行的倾向性政策来维护这些弱势群里的利益,提高其社会福利,拒绝一切排斥与歧视态度。在文化方面,我们应该采取包容性的文化制度体系,农民工进城面临的不仅是单方向的文化融入问题,主流应为城乡文化的融合。我们应该尊重城乡移民的主体地位和选择权利,尊重城乡移民的文化特性,可以在农民工居住密集的社区开展一些乡村特色的文化活动。这些民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丰富城市文化,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当代中国城市实际上也是一个文化大熔炉,多样化文化的交汇与融合还会产生很多新的文化要素。
(三)借鉴美国经验,加强城市文化的吸引和宣传,建设文化融合机制来推进文化融合
首先,我们应增强城市文化对城乡移民的吸引力,加大其在城乡移民中的宣传。城市文化中民主、自由、对生活质量和品质的追求,城市生活的便捷化这些都对城乡移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其次,我们应着力建设文化融合机制,随时随处宣传城市生活理念,宣传现代化便捷的城市生活方式。利用已有文化资源对城乡移民免费或低价开放,以提高城乡移民的文化层次,以达到一方面消除原有城市居民固有的对农民工的排斥和歧视,另一方面让城乡移民意识到作为一名城市建设者的自豪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付美榕.美国移民政策动因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4).
[2] 蓝强.论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论文摘要]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认识,提出了推进城乡产业融合、构建城乡产业发展平台、确定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产业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统筹城乡;产业融合;产业枢纽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发展状态而提出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消极影响的日益显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在地要求城乡统筹,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是因为,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与农业、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两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因此,探讨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变目前城乡产业分离的现状、推进城乡产业的转换升级和协调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认识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互动、工农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一方面,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以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推进,所以,发展经济就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工作。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是要依靠城乡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而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乡相关产业的统筹发展,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
产业融合,是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出现的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预示着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标志着一种新兴的产业经济革命的开始,并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革。产业融合为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途径。通过城乡产业融合,能够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变革,突破城乡产业分立限制,打破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塑造出新型横向结构,产生边缘、交叉产业,促生新的产业领域,产生新的经济式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聚集并释放出城乡产业内部所具有的潜力,拓展城乡产业的利润空间,可以解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结构雷同的现象,形成合理的城乡产业分工体系。
(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城市和农村被作为两个独立的板块,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一方面,城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为主,农村则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为主,两者形成明显反差。另一方面,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关联度不高,城市对农村起不到应有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突破口,通过城乡产业的相互融合、分工协作、互促共进,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一体化发展。
(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结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脆弱,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二是工业整体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低,竞争力不强;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实行城乡联动,统筹城乡相关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加强农业还是提高工业或发展服务业,都不可能仅靠城市或农村就能单独完成。因此,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思路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三次产业的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要以现代农业理念破解农业难题,以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的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城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具体措施为以下四点。
1.通过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从而营造出新的就业空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通过农业与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互补性融合,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加速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3.城乡产业融合会使城乡产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可以改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统一的分配格局,使经济要素在城乡产业间进行统筹整合,并以产业链条为主导在区域经济范围内集中配置,使城市产业资本持续投入农业和农村产业,使区域经济资源综合发挥效益,做到优势互补,有效地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本不足问题。
4.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各个环节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的结点。即农业、加工业、流通贸易业合理地布局在乡村、小城镇、城市的地域空间上,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城乡之间的有机经济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城镇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使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二)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城市化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方式要求的产物,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须以产业作为依托,产业转移也必然要推动承接地的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又为工业化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市场网络和组织体系。只有根据产业发展来给城市定位、建设城市,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才能使城市充满活力。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紧密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构筑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城市的服务功能将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这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要树立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产业、人口的集聚趋势和土地、水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把握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关系中,要把单纯依赖开发区(园区)发展制造业的思路,调整到依靠城市工业功能区和专业镇发展工业、促进产业集聚上来。
(三)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枢纽,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工业化、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
1.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农副产品加工业连接着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农副产品加工产品的用途在不断增加,所应用的行业和领域不断扩展,它的发展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有力地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机器制造业为农副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设备,使其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消化过剩的产能。因此,农副产品加工业有着产业融合的天然属性。
2.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多样性,可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的同构性。各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本地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的等次、程度、种类,形成自己的最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可以利用“资源就在手头”这一天然要素的禀赋,大大节省成本。比如,农副产品具有数量大、份量重、易腐烂等性质,在原料产地就地加工,可以减少损耗和运输费用。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化发展战略,是针对我国城乡发展的现实差距而提出的,也为深化农村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许多人主张通过现代工业的扩张带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而实现二元结构转换。但我们不能仪仅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不考虑二、三产业部门的发展,或只是从保征工业部门扩张的角度阐述农业、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将农业只是作为一个向现代工业提供资本移{累和输送劳动力的被动部门。解决城乡经济的二元性结构问题,必须从城乡统筹发展中寻求途径,必须跳出就“三农”谈“三农”的传统思路和局限性,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考虑“三农”问题。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作为非物质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未来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柱产业,而且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
第一,休闲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和城乡产业联动。通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腱,促进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空间及牛态协,渊发展,形成城乡互动式的、高水平的融合具有可行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发展休闲产业比发展高科技更有市场。高科技一般情况下集中任一些中心城市,而休闲产产则不同,中国各个地区的风土文化和自然风光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当地旅游休闲、文化休闲、体育休闲等。我们应抓住休闲产业迅猛发展的良机,人力发展休闲农业、农村旅游业,以实现“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效结合。
第二,休闲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和调整。在农业资源流向非农业部门的过程中,存在着过高的成本和壁垒,从而阻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化。我国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进程缓慢,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这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发展休闲产业:一是能够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使之就地向其他非农产业转移。中国农村丰富的劳动力市场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只具备中等或中等以下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可以适应休闲产业对劳动力整体素质的要求。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统计,在休闲业安排就业的平均成本要比其他经济部门低36,3%。发展休闲产业可以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二是农村休闲产业的发展使农村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有了提高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通过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建设现代农村,能够造就一大批真正扎根农村,造福农民的现代农业人才,逐步改善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状况,变农村人口“包袱”为人力资源优势,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休闲产业的发展可以实现城乡生活方式的一体化。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由于经济差距的客观存在,城乡在生活方式上是分割的。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休闲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流动,带动农村各业发展。促进村容镇貌和农村生活的改善,逐渐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通过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升农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实现城乡生活方式的一体化。这对于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休闲产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首先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统领,创新农村休闲产业的发展思路。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时,应站在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借鉴国外生态农业与旅游农业相结合的乡镇发展模式。事实上,在许多大城市郊区,已出现结合生态农业与旅游农业的乡镇,承载起周末“市外桃园”的功能,以休闲、劳作、收获的方式让都市人认地耕作。这样一方面可以让都市人体验耕作的乐趣,缅怀田园生活、品味农业情调,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农户的生产风险,增加农民的收入。
Abstract The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conditions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own and country as well as the power force of development of realizing it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concept and objectiv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own and country.
世界各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普遍都有城市和乡村的区域存在,以及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区分。城乡一体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城市中心与外围乡村的空间一体化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城乡一体的概念
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城市与乡村要经历三个辨证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城市诞生于乡村,乡村是城市的摇篮,这是城乡依存的时代;第二阶段,工业革命作为催化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造成城乡分离、对立,这是城市统治乡村的时代(社会主义的城乡是平等的关系,但是仍然存在城乡差别);第三阶段: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将会逐步地进入“城市和乡村的融合”,换句话说,也就是逐步地消灭城乡差别,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可以说,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总的说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2 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不是消灭城乡差别,而是实现持续协调发展。是把城市与乡村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
3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条件
城乡一体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城市中心与外围乡村的空间一体化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31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生产的日益工业化,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工业投入,以代替劳动力,这将极大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劳动力急剧减少,农业剩余劳力逐步向城乡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转移,而这一变化将改变城乡就业结构状况。
农业现代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条件,是全部城乡一体能实现的可靠保证,只有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乡村工业化,城乡经济基础才有可能趋于平衡,城乡差别才有可能达到最小限度,最终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同步发展。
32 基础设施的更新
城乡一体化既不是单纯指城市乡村化,也不是单纯指乡村城市化,而是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市与乡村的交融发展。这种交融发展,首先必须依靠日益高水平的交通条件和通讯手段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城乡一体化条件下,不仅对交通状况有着特殊的要求,需要有快捷的交通体系联系城乡,而且还要有现代通讯技术。建立乡村电话程控,移动化、网络化的信息服务网。通过基础设施的更新,不断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城市空间走向区域化。
33 城乡生活水平质量提高
乡村居民生活状况不断改善,达到与城市居民生活状态相同且共同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程度提高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①乡村居民在收入水平与就业机会方面达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程度;②通过卫星电视教育的普及与教育质量的提高,使乡村居民接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③合理分布医疗网点,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与技术,并且通过普及流动医疗保健方式,使乡村居民获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医疗保障及同等的安全感,并且使乡村的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等达到城市水平;④提高乡村地区居民的居住水平,提高住宅成套率;⑤普及电视机及有线电视(如卫星电视、加密电影频道等),提高乡村居民文化娱乐水平等。
34 实现城乡生态环境融合
为实现城乡生态环境融合,有必要从人口容量、环境容量、经济承载力等角度出发,研究农业用地与小城镇生态环境的规划,以减缓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从生态学的角度,依据城市性质、规模、原有绿地基础、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综合考虑生态绿地布局,建立协调的城市、乡镇与农田的生态环境体系。
4 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
41 内动动力
(1)乡村城市化。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改革、特别是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使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乡村地区,人多地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基本国情是乡村城市中来自乡村内部的推力;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差别则是中国乡村城市化中来自乡村外部———城市的拉力。在这两种“力”的“合力”作用下,乡村经济迅速呈现多功能综合发展的局面;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大量乡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乡村地区的收入水平,而且也大大改善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与生活质量,加速了乡村城市化进程,而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又使城乡差距日益缩短。因此,乡村城市化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在乡村地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2)城市现代化。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功,城市改革随之铺开。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功能,改革条条块块的计划管理体制,大力发展各种横向经济联合,提高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成为我国城市改革的目标导向之一。中心城市功能日益加强,吸引、辐射能力以及服务范围的加大,对区域内乡村的发展也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42 外部动力
(1)改革开放政策。不可否认,城乡一体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城市中心与外围乡村的空间一体化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20世纪80年代,我国盲目推行城乡一体化,奉行农民进厂不离村、务工不弃农的城镇化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此为小城镇建设指导策略上的一大失误。目前我国仍在实行城乡封闭、画地为牢的户口政策,离土不离乡、以工补农政策,城乡生产要素融为一体仍有流通壁垒,但是,随着中国第二轮改革的日益展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这些问题终将得到解决。
(2)外资的引进。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发展的起点较低,单靠本国内牺牲农业实现“滚雪球”式的资本原始积累等方式来保证城乡一体化的顺利进行是不可能的,而象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依靠掠夺海外殖民地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更是不可能的,也是极其不人道的。自然地引进外资则成为解决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