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生态位 演化 概念 本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战略管理领域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借鉴自然界物种生态位思想、采用生态位所蕴涵特殊、整体、协调和竞争思想,来研究企业生存发展、延续进化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形成了企业生态位理论。目前,企业生态位理论尚未形成体系,有关思想略显凌乱,分析视角、研究工具和结论也不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从国内外不同研究文献来看,对于企业生态位概念的认识有许多不同看法,多数学者基于企业发展演化过程,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特定生存环境条件下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企业生态位产生绝不是某一个环境要素决定的偶然过程,而是涉及由企业制度、企业家、企业职工、企业文化、组织机构、资产状态、信息技术等企业内部生态因子,与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科学技术等企业外部生态因子交互影响、共同决定的具有一定自组织性的能动过程。因此,企业生态位会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企业特征和环境特征。之所以表现企业特征,是因为企业生态位以企业内部系统构成要素为基础,是企业内部系统构成要素通过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的,影响企业的生存资源、发展空间、规模形态和市场占有等,强调企业内部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共生。从另一角度讲,企业生态位,产生并作用于特定生态环境,促成企业与环境互动系统产生,使得企业在研究外部环境状态后做出行为选择和反应决策。

企业生态位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有关企业生态位的含义,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以Hannan和Freeman为代表种群生态位,认为生态位是企业在战略环境中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一种是以Baum和Singh为代表的个体生态位(企业生态位),认为生态位是企业在资源需求和生产能力方面的特性。按照Mckelvey的理解,前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宏观生态位,是以企业种群为生态位的基本单元,关注处在同一环境机制下的企业群体如何适应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又是如何对企业种群进行选择,并由此寻找产生企业种群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原因;后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微观生态位,是以企业单体为研究对象,关注企业种群内的单体企业相互之间的差别,寻找企业与其所占据的生态位相互作用的影响特征。在Baum看来,个体生态位要比种群生态位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国内相关学者基本继承了国外理论研究成果,闫安、达庆利认为企业生态位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特定生态环境里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梁嘉骅等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整个生态资源空间中所能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的部分,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在企业生态大环境中拥有的明确位置,企业在行业中的生态位是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实力的标志。钱辉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关系定位,这种关系是企业与环境互动后所达到均衡的状态,它受到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并通过企业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接口——资源和需求的状态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上述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企业生态位的内涵,然而,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的强调了一个重要因素,即将企业生态位视作一个构成企业生态系统的且与资源、功能和地位有关的系统变量。尤其是从梁嘉骅、钱辉等学者的理解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但它不同于生物生态位的最大区别是企业生态位的构成主体——企业“是包含若干个人的有机整体,具有更强的思维性和主体选择能力”。面对竞争对手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更具有保证自己相对竞争地位的稳定或不落后的意识和能力。企业生态位由各种形态各异、性质有别的生态因子构成,这些生态因子通过紧密的分工协作组成特定结构,改变作用强度与形式,调整关联层次与方式,再加上宏观社会环境以及企业与环境、企业之间互动态势的作用,不断支配企业行为的价值取向,促进企业发展演进。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企业生态位功能的主要表现,而非企业生态位本质的集中反映。正确认识企业生态位的本质离不开对企业生态位结构的深入分析。

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生态位已有研究成果,从促进企业与环境协同演化的视角,本文将企业生态位定义为,企业基于组织结构与环境关系,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即企业内部生态系统以外有效寻求与利用各种生态环境因子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生理特征、营养要求、取食特点、功能地位和作用表现。企业生态位借助于企业的功能机制和市场机制两种方式来促进人力资源、产品、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催化互动,形成一个不同层次、类型纵横交错且错落有致的多因子系统,产生更大的资源效益、整体效益和综合效益,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生态位本质的具体体现

(一)企业特征

企业生态位由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组成,这些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关系,并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特有的性质和状态。虽然企业生态位不一定完全表现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的生态特征,但企业生态位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多样化特性却可以明显地标识出企业特征的变化轨迹,也就是说,企业特征能够表现出强烈企业生态位的特色。由于企业生态位的生成演变往往会受到企业智慧水平、思维能力、生命周期、遗传基因等的交织影响。因此,透过企业特征可以管窥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健康状态及要素之间的联结模式与结构关系,并从结构层面了解到企业的功能形态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企业生态位不仅是反映企业生命体的意志、灵魂、思想和行为等特征的功能体,关键是基于企业内部结构与功能基础上的企业特征的综合体现。

(二)资源状态

基于资源的理论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对外部环境中各种资源选择和利用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企业能动地与环境及其它企业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流动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对于多数现代企业而言,采取最优资源利用策略,获得最优最宽的资源空间幅度,是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生态位关注的焦点。同一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并不是平均的分布在各个企业资源维度上,而是倾向于向具有聚集效应的维度集中,企业生态位竞争的日渐激烈加速了生态资源的空间移动,尤其是对稀有生态资源的竞争,不断扩充和改变企业对所依存环境中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的利用幅度。事实上,由于构成生态环境空间的资源因子始终处于从“质”的优劣互变到“量”的增加减少的变化状态,因此企业生态位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这就要求在对某一性质、类型的企业生态位进行具体研究时,必须将企业的资源维度纳入到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以便于把握企业生态位的可发展强度和竞争力水平。

(三)环境关系

基于企业与环境互动的客观存在,企业生态位描述了企业与环境交互过程的协同共生与互动均衡,因而企业生态位的本质还应该揭示构成生态位空间的内外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内外生态因子由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复杂关系的纵横交错,这种互动关系可能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也可能通过结构、功能互补,或者是通过充当生态因子链的结点加以联结。

企业生态位遗传、演进及衰退也揭示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的关系形态。企业生态位的遗传密码、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的传递、复制都离不开外部环境条件的必要支撑,任何一个外部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不足或过剩,质量上的残次或低劣,都会影响企业生态位的遗传、演进,否则会极易诱发企业生态位衰退现象。企业生态位的竞争机理、细化机制、调整机制、优化机制、移动效应等都是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各要素之间动态交互关系的静态结果表现。资源状态提供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各要素交互催化的前提,而企业特征塑造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关系性质的基本概貌。

参考文献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意义,概念,特征

 

一、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提出

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学术范畴而被严格界定和科学论述,严格地说是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人们对政府管理活动进行新途径、新方式、新模式和新机制的探索开始的。在学术界,诸多专家和学者对政府管理创新问题有着研究兴趣,并撰写出相应的理论成果,对于指导政府管理创新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和价值,但多数研究仅仅局限于政府管理实践活动层面上,没有突破政府管理学的理论境遇和思维逻辑,难以摆脱传统政府管理创新理论的羁绊与禁锢,认为政府管理创新就是管理理念的革新、管理方法的改进和管理内容的变更和管理手段的变换,将政府管理创新视为外在于管理环境而独立存在的实践活动。

近年来,一些学者将政府管理创新研究的主题转向了理论分析的方法论层面。生态学强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共生和持续演化,其所内涵的动态、多样、平衡和有序的思想使得其逐渐成为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有效工具。如果将政府管理创新置于生态学的理论视野内加以审视,可以发现:政府管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其与所依存的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和共生关系;不论在构成要素方面,还是在要素之间关系方面,乃至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方面,政府管理创新都处于一个构成要素多样、环境因素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可以将这个系统理解为“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

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典型形态,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第一,必须由人和人围绕的政府管理创新要素、条件、活动组成。人和政府管理创新要素、条件、活动既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构成要素,也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实际载体。第二,基本构成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机制。第三,具有特定的功能,这是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组成要素的新功能,这种新功能是由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和结构决定的,而单个构成要素则不具备,一旦特定功能被取代,系统就会面临升级转型或者解体消亡。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才是所谓的生态性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任何条件的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都会影响到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活度。

二、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培养政府管理创新的生态认知。认知是行动的先导,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行动过程及结果的绩效水平。目前,一些地区政府在进行管理创新时,既不充分了解自身的管理实践情况,也不全面顾及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外环境,进而造成政府管理创新过程的不通畅和创新绩效的不明显,严重影响了政府管理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营造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梳理政府管理创新要素的内在关系,规整政府管理创新的各种环境条件,实现要素关系和环境条件的动态平衡与协调统一,有利于培养政府管理创新主体的生态认知,使其在政府管理创新过程中既注重要素、环境条件的客观性,也强调要素关系和环境条件利用的差异性和整体性。

其次,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创新的生态价值。生态文明的不断崛起和生态意识的渐入人心,使得生态理念逐渐成为指导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理念,人们在评价实践活动价值时,不仅考虑实践活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也越来越考虑到实践活动的生态价值。对于政府管理创新而言,生态价值也是其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每个政府管理创新活动都可以视为一个生态系统,构成这一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例如创新主体、创新对象、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机制等,由于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有所差异,因而这些构成要素的生态位也各不相同。论文参考,意义。每个要素生态位的错位都会直接影响到系统内部要素关系的稳定,进而影响到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有序发展。这也正是目前部分政府管理创新绩效不明显的原因所在。论文参考,意义。通过营造生态系统,来实现政府管理创新要素功能和要素关系的最优化,进而提高政府管理创新的生态价值。

最后,有利于增强政府管理创新的竞争优势。对于政府管理创新主体而言,对自身情况和内外环境条件的准确认知是其合理利用内外环境因子,充分发挥管理创新竞争优势,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要有效调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生态关系,使它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作用。要素和要素之间关系的重叠竞争,要素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无序紊乱,都会造成政府管理创新要素之间的功能妨害与效能内耗,进而影响到政府管理创新竞争优势的提高。为此,在内部层面就需要保持政府管理创新要素之间关系的有序稳定,在外部层面就需要保持政府管理创新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正常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内外层面的有机结合形成平衡有序的生态系统,使得政府管理创新过程得以持续开展,竞争优势得以有效提高。

三、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

在持续不断的运作过程中,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逐渐形成了协同共生的内外环境关系,体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复杂性、动态性和自校性等基本特征。

1.整体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类似,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它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在不断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与内外部环境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空间形态既可以表现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也可以反映政府管理管理生态系统的未来发展取向;既可以为政府管理创新目标的确定、创新方向的把握和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也可以为相关

主体了解政府管理创新的本质和规律提供重要参考。论文参考,意义。政府管理管理生态系统的空间形态主要由社会空间、经济空间和自然空间组成,社会空间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政治空间、教育空间、文化空间、科技空间和制度空间等;经济空间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价值目标的主要指向;自然空间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也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的空间范围。自然空间对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直接性和客观性。三个空间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统一的空间形态,共同制约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存发展。论文参考,意义。

2.层次性。结构是要素之间关系的结合形式和联系状态。系统结构是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状态以及各要素之间的比例特点。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组成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形式以及各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形式。论文参考,意义。由于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既是社会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也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发展演化规律的有机系统,因此,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既表现社会生态系统的部分性质,也表现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特征。从规模大小上,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可分为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主要以社会环境结构为背景,中观结构主要以区域社会环境结构为背景,微观结构主要以某个政府的具体管理环境为背景。从时空维度上,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可分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纵向结构主要是各级政府行政级别的大小不同形成的结构,横向结构主要是同一级别政府部门形成的结构。宏观中观微观结构相互渗透、纵向横向结构彼此交融,共同形成动静结合、纵横交错的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网络结构。

3.复杂性。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是由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组成的有机系统。政府官员、政府工作人员和政府管理创新研究人员等构成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主体;对生态主体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各种生态因子的结合构成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等,各层面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对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运作产生影响。不同的生态主体拥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同一生态主体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也需要不同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主体之间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影响环境的能力,并不断实现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演化。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经济发展的快速化、社会竞争的激烈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日渐明显,分配差距的拉大、腐败现象的蔓延、阶层分化的多元等社会问题也开始出现[1],使得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更加复杂,给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运作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

4.动态性。在生态学的理论视域中,生态因子是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界环境要素。论文参考,意义。生态因子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各种生态因子的有机结合形成生态环境,每个生态因子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或可调剂性。同样,组成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的因子都是生态因子,各种生态因子对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推动或者制约作用。按照表现形式,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因子可分为社会生态因子、经济生态因子和自然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包括文化因子、教育因子、社会制度与政策因子、国际政治因子和科学技术因子;经济生态因子包括消费市场因子、物资市场因子、资金市场因子、劳动力市场因子、产业与产业结构因子、交通因子、通讯因子、国际经济因子;自然生态因子包括地域地缘因子和自然资源因子。[2]各种生态因子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任何生态因子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的变化,进而影响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

5.自校性。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自校平衡性更具有主动性,这是由于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人具有更强的意识性和能动性。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受制于外部环境,它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环境发展变化的具体要求,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从过程机制上看,自校平衡主要是由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不平衡所致。物能流转的不平衡往往会带来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功能的不稳定,影响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为了保持系统内外环境关系的平衡有序,政府管理创新主体就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这些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管理创新主体通过优化关系结构、调整功能机理和整合运作机制来保持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平衡有序;二是通过适当改变环境因子、规整环境条件和调试环境空间来实现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景春.研究生党建创新的SWOT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46-50

[2]梁嘉华等.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企业竞争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2-25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品牌生态系统;运作机理;文献述评

一、引言

随着人们对品牌的重视,使得关于品牌的研究火热起来,与此同时,品牌与其生存的商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线。如同自然界中生物与非生物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依存,多数品牌在与环境发生作用的同时,也经历着初创、发展、成熟、衰退、消亡等过程,使品牌与其商业环境的关系表现出生态系统的特征,再加上交叉学科研究的推广,促进了品牌生态学的诞生。品牌生态学毕竟是新的学科,品牌如何在其生态环境中发挥作用并得以成长,其运作机理到底怎样?本文对国内外有限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梳理评述。

二、品牌生态学研究渊源及脉络梳理

将生态学原理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初熊彼特经济进化论。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首次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概念,指出一定环境中生物和非生物可通过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形成相互依存的生态学功能单位。随着战后各国对经济重视,生物学隐喻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开始出现。

20世纪80年代纳尔逊和温特出版《经济变迁的进化论》一书,形成了商业生态系统研究的雏形,并标志生态学隐喻在经济管理研究中应用的复兴。1986年,美国James F Moore在《哈佛商业管理评论》上发表《新竞争生态学》一文,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概念,1996年又在《竞争的消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一书中建立初步的理论框架,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1997年,欧文·拉兹洛出版《管理的新思维:第三代管理思想》,将广义进化论思想应用企业管理,并首次提出了“进化重构”思想方法。此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得到关注与传播,促进生态学理论在品牌研究中的应用。

1998年,品牌专家David·A·Aaker提出基于单个企业品牌系统的“品牌群”概念,首次将生态种群概念引入品牌研究,开创了品牌生态系统研究的先河。随后,Agnieszka Winkler(1999)提出品牌生态环境的概念,指出品牌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充满活力并不断变化的有机组织。可以认为,真正的品牌生态学研究萌发于20世纪末,诞生于2l世纪初。

国内相关的研究较为滞后,1995年,孙成章出版的《企业生态学概论》一书是国内较早将生态学思想应用于经济管理领域的著作。199a7年,王玉在《企业进化的战略研究》一书中系统研究企业的进化特性及其机制。随后,1999年,山东大学王兴元教授首次提出“名牌生态系统”概念,并成为将生态学应用到营销领域的国内开创者。此后,王兴元带领弟子做出大量相关研究,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品牌生态系统研究框架,并给出品牌生态系统的确切定义──以核心品牌为龙头,包括品牌企业、供应商、中间商、顾客、公众、相关组织及群体等成员在内组成的复杂社会经济系统。

三、品牌生态系统作用机理相关研究及评述

品牌生态系统理论将品牌研究重点从以往的品牌本身扩展到一个涵盖利益相关者的大环境中,为品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品牌在品牌生态系统中如何发挥作用?品牌生态系统对品牌影响机理到底如何?这些都成为品牌生态系统研究的核心话题。然而,当前相关研究屈指可数,以下仅通过对有限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将学者们关于品牌生态系统作用机理的研究评述如下:

(一)品牌基因论

袁虎(2005)把形成品牌独特识别,具有鲜明品牌个性的品牌核心价值称为品牌基因,认为品牌基因不仅是形成品牌个性并影响顾客购买的因素,还是维系生态关系、实现生态演进的根本原因,品牌生态运作过程正是自身品牌基因在生态系统内逐渐扩散和进化的过程。该类观点强调了对品牌内部核心价值的重视,然而,品牌核心价值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囿于品牌的本身。过分强调品牌基因,易导致忽视外界品牌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对品牌生态系统的研究回到对单个品牌本身研究的起点。

(二)生态因子论

殷红春(2005)提出协同进化论,并提出生态因子的概念,认为影响品牌培育与成长的生态因子包括经济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企业生态因子及其他生态因子(自然资源因子、物流因子、信息与传媒因等)四类,正是品牌生态因子的作用,使品牌生态系统纵向协同与横向协同,导致了品牌集群与主导品牌的诞生,促进系统走向更高级的有序。该类观点克服了达尔文进化观过于强调物种竞争(适者生存劣者淘汰)而忽略协同的缺点,同时还吸纳了复杂系统科学的研究,指出了品牌生态系统中竞争和协同的双向关系。然而,对于品牌生态系统中各品牌生态地位(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影响力)并无过多的讨论。

(三)成长动力论

王兴元,于伟和张鹏(2009)以高科技品牌为例,提出品牌生态系统包括自动力机制(适应顾客需求的企业家精神、创新、预见和组织能力等)和他动力机制(系统间的良性竞争、替代技术和产品威胁、政府政策等),指出高科技品牌生态系统的成长链式过程机制和网式过程机制。随后,徐豪(2011)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将品牌生态系统的动力因素又分为成长主动力因素和成长调节动力因素。该类观点从内外两方面对品牌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既考虑到品牌运营企业本身的因素,又考虑到利益相关者对品牌的影响,相对较为合理。

(四)资源配置论

胡望明(2005)认为品牌生态竞争力的增强是品牌生态战略的基本目标,其中,品牌的生态竞争力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使其品牌较其它品牌更能满足自身品牌生态系统共同演进的需要,从而建立企业综合竞争优势的比较能力,品牌生态系统竞争力增强意味着核心品牌在战略生态系统中的资源整合和利用能力增强。该类观点强调了对特殊异质资源的获取,在一定程度上又将品牌研究的视角从企业之外回转到研究资源配置能力的企业之内,并强调了品牌运营企业对自身条件能力的重视。然而,资源配置论对资源的具体定义不一,对于特殊资源、异质资源、核心资源等把握不清,易造成企业对于资源配置的无所适从。

四、品牌生态系统当前文献研究总况

尽管品牌生态系统从生态学角度赋予品牌生命特征为其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也为解决品牌环境复杂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成为品牌理论创新的亮点。然而,当前理论研究还很有限,且存在以下不足:

(一)缺乏必要的理论佐证

当前对于品牌系统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品牌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类比基础上的隐喻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只是直接将生态学概念“套用”在品牌学,至于为什么品牌会表现出生物特征?品牌生态系统到底是否真的类似于生物的生态系统?这些都还缺乏深入的佐证材料。

(二)缺乏量化的实证分析

对于品牌生态系统的研究特别是系统运作机理的研究还处于一个不成熟的阶段,当前研究更多只是定性研究,缺乏足够的数据分析和定量研究支撑,使得品牌主体在进行品牌决策中缺乏可供参考的事实依据。

(三)缺乏具体的应用研究

当前学者对于品牌生态系统研究框架及模型的提出更多只是理论构思,缺少必要的分析工具。按照品牌生态系统的内涵,品牌操作需要全体品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这在具体操作中是难以实现的,毕竟利益相关者间除了合作关系还有竞争关系(特别是利益竞争),如果系统中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权衡和治理关系没有解决好,那么理论也只能成为理论。

(四)缺乏清晰的范围界定

品牌生态系统除了核心品牌之外,还包括品牌企业、供应商、中间商、顾客、公众、相关组织及群体等成员,看起来对于品牌的影响因素考虑较为全面,但是系统所涉及的范围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界定。对于一个战略联盟所构成的品牌生态系统,站在战略联盟总体利益的高度来看,其理论操作性较好,但从一个品牌运营企业的角度来看,其应用价值则很难体现。

(五)缺乏深入的系统研究

由于品牌的特殊性,品牌生态学的研究还必须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如代谢和发育品牌生理生态、营养品牌生理生态、抗性品牌生理生态、企业生命性、品牌生态关系生命性、品牌设计的生命性等。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来看,已有学者初步探讨了品牌生态系统理论体系的粗略框架,但真正全面、深入、透澈的研究尚未出现,特别是对于品牌生态系统运作机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James F Moore.The Death of Competition[M].USA: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6

[2][美]欧文·拉兹洛,克里斯托弗·拉兹洛.文昭,黄丽华译.管理的新思维:第三代管理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David A·Aaker.Building Strong Brand[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6

[4]Agnieszka winkler.Warp-Speed Branding: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Marketing [M].New York:Wiley & Sons.Inc,1999

[5]王兴元.名牌生态系统评价与诊断[J].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9(12):1570

[6]袁虎.品牌生态战略模式及其竞争力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7]殷红春.品牌生态系统复杂适应性及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5

[8]王兴元,于伟,张鹏.高科技品牌生态系统特征、成长机制及形成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87~90

[9]徐豪.品牌生态系统成长动力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敏感性;GIS;屯昌县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0-5225-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0.015

Abstract: Based on the spatial data provided by the apartment of Tunchang county government of Hainan province, 6 sensitivity factors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weights were determin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Combining with 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iqu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ecological sensitivity of Tunchang county was figur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ly sensitive area occupied a lot and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were significant. The study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Tunchang county’s land-use plan.

Key words: ecological sensitivity; GIS; Tunchang county

生态敏感性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反映程度,表征发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概率大小[1]。敏感性高的地区,对人类活动的抗干扰能力弱,生态系统容易遭受破坏,从而引起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惊人。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统一的发展规划以及有效的管理手段,使得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可以确定优先和适宜开发的地区以及不宜开发的地区,对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国内外对生态敏感性的研究很多,有对单一对象的敏感性研究,如土壤沙漠化、侵蚀性的敏感性分析[2,3]、湿地生态敏感性分析[4]、水环境生态敏感性分析[5]等。也有对生态敏感性的综合性研究,但多以地区、省、市级的大尺度研究为主,如GIS支持下的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6,7]、甘肃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8]、池州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开发与保护[9-11]等。以县级小尺度生态敏感性的综合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县域尺度上,以海南省屯昌县各部门提供的空间数据为基础,建立评价模型,选取灾害易发程度、坡度、植被、水源保护区、水系廊道和生态保护区6个指标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屯昌县土地生态敏感性的分布情况,为屯昌县各部门规划用地的协调提供科学依据。

1 评价模型的建立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反映程度,即在同样的人类活动强度影响或外力作用下,各生态系统出现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如沙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和酸雨)的概率。影响土地生态敏感性结果的因素很多,一方面,土地作为自然物,必然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地形地貌、水土涵养、植被覆盖等;另一方面,土地作为人类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又受到社会政策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在选取指标因子时,除了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等自然因子外,也包括国家通过政策人为划定的保护区,如水源保护区、生态红线区等受主观因素影响的因子。从单一要素分析得到的单要素生态敏感性结果只能反映出该要素对区域的作用程度,不能综合地表现出区域的生态敏感性,需根据因子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叠加单因子生态敏感性结果,最终形成屯昌县土地生态敏感性的综合评价体系。区域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具体如下:

其中,P为生态敏感性评价值;A为各指标的生态敏感性贡献值,W为各指标的生态敏感性权重。

1.1 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建立

本研究所用空间矢量数据(.shp格式)如灾害易发区分布图、生态红线区分布图、水源保护区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均由屯昌县国土局、林业局和住建局等各部门提供。

生态敏感性通常是生态系统受到多因子共同作用而呈现出的抗干扰能力,往往需要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进行评价[12]。根据指标因子的全面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可获得性原则,本研究选取了灾害易发程度、坡度、水系廊道、水源保护区、植被和生态红线区6个指标因子。

灾害易发程度指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大小,灾害高易发区具备地质暮Ψ⑸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生态敏感性较高。

地形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坡度较高的地区易引起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灾害,相对地势平坦的地区来说,生态敏感性较高。

水系廊道指河流水系等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距离河流水系近的地方,土壤遭水流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敏感性高。

水源保护区是国家对某些特别重要的水体加以特殊保护而划定的区域。本研究所用水源保护区数据由屯昌县水务局提供。水源保护区级别分一级和二级,一级水源保护区的生态敏感性高于二级。

植被在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植被类型不同,其对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不同。原生植被比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易受干扰而变得不稳定,其生态敏感性更高。

生态红线区指为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的保护需求,划定了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本研究所用的生态红线区数据由海南省林业厅提供,分禁止红线区和限制红线区两类。禁止红线区生态敏感性高于限制红线区。

1.2 因子权重计算

因各指标因子对生态敏感性的影响程度不一致,所以需要根据其影响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权重是反映各因子重要程度的依据,本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因子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通过明确问题、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求最大特征值及特征向量来确定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从而得出可行的综合评价值,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实用性[13]。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排序原理,通过专家打分,在标度范围1~9,逐一比较两因子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构建判断矩阵,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通过满意度检验,确定最终各因子权重。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将判断矩阵的每一列向量归一化:

则m=(m1,m2…mn)T为所求的特征根向量,即各因子的权重。

根据各因子对生态敏感度重要性程度不同,对各个因子分别赋予不同的等级值,敏感性等级按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分别赋值为9、7、5、3、1;某一区域较高的等级值表示该因子对生态敏感性具有较高的影响程度。因子权重及分级标准见表1。

2 生态敏感性评价

2.1 研究区概况

屯昌县位于海南岛中部偏北,地处五指山北麓,南渡江南岸,总面积1 233.24 km2。全县为低山丘陵地带,地势呈南高北低,东西有山地,山地占全县总面积5%,丘陵占85%,其他地占10%。全县属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四季变化不大,年平均气温23.1~23.6 ℃,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年日照1 900~2 100 h;雨水充分,年降水量1 960~ 2 400 mm;该区水能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植被覆盖率较高。

2.2 模型应用

根据各部门提供的空间矢量数据,利用ArcGIS 10.1软件,通过缓冲、要素转栅格、重分类等工具对每个评价因子分别赋予相应的等级数值,得到各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图(图1)。

然后对各单因子敏感性分析图按表1中对应的权重,根据式1的计算公式,利用ArcGIS的栅格加权叠加功能进行加权叠加后,得到屯昌县土地生态敏感性综合分析图,结果见图2。

按照屯昌县敏感性评价的综合得分值,将屯昌县的敏感性程度分为5类:不敏感区(1.0~3.0)、轻度敏感区(3.1~5.0)、中度敏感区(5.1~6.0)和高度敏感区(6.1~7.0)和极敏感区(7.1~8.0)。各敏感性程度分布的面积以及占研究区的比例见表2。

3 结果与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屯昌县生态敏感性较高(高敏感和极敏感)的地区所占比重较大,高敏感地区分布面积达327.74 km2,极敏感地区分布面积3.62 km2,敏感性较高的地区分布总面积达377.42 km2,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30.17%。通过图2可以看出,屯昌县生态敏感性的分布情况与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分布规律呈较强的相关度。高敏感性地区主要分布在县域的西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地地区,即图2所示的A、B、C、D 4个区域。

导致县域土地生态敏感性高的主要因子不同。A区域生态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是濒临南渡江,且位于坡度较高的山区地段,灾害易发程度高;B区生态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是位于生态红线禁止区内,地表覆盖主要为生态敏感性高的林地等类型;C区生态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是位于木色湖风景区,木色水库和雷公滩水库分布于此,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同时周边分布大多以林地为主,属于禁止红线区范围;D区生态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是地表覆盖主要为生态敏感性高的林地类型,且属于灾害易发程度高的地区,水系密布。敏感性较高的地区属于脆弱生态环境区,极易受到人为破坏,而且一旦破坏很难短时期恢复,因而县各部门对此类区域进行规划时,应以环境保护为主,严格管制土地的使用[14]。

屯昌县生态敏感性中等和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县域中部的两条轴线上,如图2的L1和L2所示。该区坡度低,地势较为平坦,是城镇分布的主要地区。地表覆盖类型多以建设用地、耕地和草地为主,少林地,且灾害易发程度低。对于中敏感地区,可作为限制性发展的地区,在该区应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为指导原则进行适度开发,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5]。对于低敏感和不敏感地区,由于环境的抗干扰能力较高,可以作为经济建设发展的主要区域。但环境的承载力是有极限的,因此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应注意环境的保护,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杨志峰,徐 俏,何孟常,等.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2,22(4):360-364.

[2] 刘 康,徐卫华,欧阳志云,等.基于GIS的甘肃省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02,22(5):29-31,35.

[3] 罗先香,邓 伟.松嫩平原西部土壤盐渍化动态敏感性分析与预测[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3):36-40.

[4] 于冰沁,田 舒,生泉.上海崇明西沙湿地景观生态敏感性分析及规划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738-743.

[5] 范凌云,郑 皓.西北旱区水环境生态敏感性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18(4):19-23.

[6] 贺秋华,张 丹,陈朝猛,等.GIS支持下的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J].生态学杂志,2007,26(3):413-417.

[7] 关东海,苏里坦・达尼尔汗.和田河流域生态敏感性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11(增刊):41-47.

[8] 刘 康,欧阳志云,王效科,等.甘肃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J].生态学报,2003,23(12):2711-2718.

[9] 陈晓华.池州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开发与保护[J].池州师专学报,2003,17(5):45-49.

[10] 张 磊,刘利强,胡海波.基于区域开发的钦州市生态敏感性分析及防控对策[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3):16-20.

[11] 莫建飞,卢 远,韦亮英.基于GIS的南宁城市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分析[J].地理信息世界,2007(5):33-38,46.

[12] 孙才志,杨 磊,胡冬玲,等.基于GIS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生态敏感性评价[J].生态学报,2011,31(24):7428-7440.

[13] 曾 群,王 荣,熊宏涛,等.武汉城市圈生态敏感性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4(3):491-496.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分区;建设模式

【前言】:我国在1994年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中有了深刻的体现,与此同时,环境的发展却与经济的发展背道而驰,生态环境保护在现阶段可持续发展中凸显出重要的作用。并且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的自然、经济以及社会环境特征,需要依据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景观生态理论建立科学规范的生态分区管理建筑模型。

1、 生态保护分区的理论基础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1994年我国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提出了我国首个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中认为自然、社会与经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相互关联的关系,只有保证这三个因素实现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2、 生态学理论

生态系统中含有多种生态因子,并且在整体上有完整性原则,其中一个生态因子发生变动,都会对其他的因子产生影响。这对生态文明的分区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尺度,不同等级的生态体统有不同的功能与结构,可以依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地貌等因素进行生态系统分区建设。

1.3景观生态学理论

生态文明分区建设管理以生态环境综合体为管理对象,监管的等级特征、景观尺度效应以及结构整体性原理、景观结构镶嵌性以及景观空间布局等核心理论,都可以对生态分区管理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依据,保证生态分区规划建设更加科学。

2、 生态管理分区建设方法

2.1指标体系构建

指标体系构建是生态分区模式建立的重要方式之一。指标体系构建要根据涉及地区的自然、经济以及社会特征为基点,本文研究的广东地区地处大陆最南部东亚季风区,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岛屿面积为1529.7万平方公里,并且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1500之间。因为率先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现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在构建分区指标体系的过程当中,除了依照自然、经济、社会特征等因素之外,还要建立目标层、指标层以及系统层。管理分区指标体系的建立的技术流程是先构建指标库,根据广东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以及特征,依照国内外典型的样本建立指丝猓黄浯味员赣玫闹副杲行筛选,通过指标信息开展频度分析,采用社会、经济、自然进行分类统计,选择经济子系统、自然服务子系统以及社会和谐子系统作为备用指标;邀请来自各个生态领域的专家组成指标评分小组,对筛选出的子系统进行汇总与统计,并收集专家对生态分区的意见与评分,指导得出的结果没有矛盾,则确认生态文明分区指标体系建立成功。

2.2管理分区指标权重

同时,由于广东各地有不同的生态分区管理需求,针对不同的地区,需要采取不同的生态管理方式。因此,需要采用指标体系权重的方式建立不同区域的生态管理模式。

采用层析分析方法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分区指标体系权重,邀请专家在1-9的范围内对指标体系的指标层与系统层进行评分。将生态管理分区指标体系层次结构作为基础模型,请各位专家根据广东的经济发展系统、自然服务系统以及社会和谐系统等指标进行评分,形成A-B与B-C两种结构层次的判断矩阵,并利用软件对判断矩阵进行计算,直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分区的指标体系权重。

2.3管理分区界限的划定

生态文明管理分区的建设是用来服务管理的,旨于为生态文明建设分区管理提供支撑,从而有效避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策与管理不适用。同时,要依据生态功能相似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以及地区分异性原则进行区域划分。

划分生态区域的方法主要有空间叠置法、地理相关法、定量分析法、景观制图法等。本文主要通过采用SPSS与arcGIS方法对生态空间界限进行划分,再讲两种方案进行对比,总结出生态文明分区管理建设的方法。

使用SPSS进行生态界限确定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生态分区的指标收集有关数据,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从数据中提取出主因子,然后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与初始值特征来判断是够需要采用因子旋转,当累计方差贡献率小于90%初始特征大于1时进行因子旋转,保证因子旋转之后了机贡献率高于90%,并根据主因子权重建立评价模型,并形成树状结构谱系图。

通过arcGIS进行生态界限划分时,需要通过统计资料与遥感数据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将数据进行预处理,将生态分区指标体系作为基础,根据各个形成区域的经济、自然以及社会绘制等级图,根据各个区域的行政面积,采用空间叠置、栅格化的处理方式,利用空间聚类得到最终的分区界限划分。

结语:生态文明分区建设管理是保证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特征,所以在生态管理区域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顺应各地区生态划分的侧重点,构建自然、经济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指标体系,然后根据实际状况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空间界限划分,通过对比与分析,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分区的界限,形成生态保护分区建设的最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