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安全技术及应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急倾斜;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安全回撤
中图分类号:TD3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2-0173-02
1 引言
倾斜煤层(煤层倾角>25~45°)、急倾斜煤层(煤层倾角>45°)综合机械化开采分别于1998年[1]、2007年[2]在绿水洞煤矿取得试采成功,截止2017年,实际应用综采平均最大倾角为3212工作面达54°,局部煤层最大倾角达57°。自大倾角综采实施以来,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就成为绿水洞煤矿综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占设备主体的液压支架回撤又为重中之重。液压支架具有不可解体、笨重、尺寸大、易变形、数量多、价值大的综合特点,因此,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回撤成功与否与液压支架的安全、高效回撤密不可分。绿水洞煤矿液压支架的回撤历经二十年的摸索与积累,由最初的回撤通道使用导轨、单回柱绞车牵引方式逐步发展为目前集实用性与安全保障能力更强的无导轨、双回柱绞车协同牵引的液压支架回撤方式,回撤通道扩刷工艺也由单一的炮掘升级为采煤机扩刷与炮掘并举的技术工艺等,结合装车起吊、转向通道硬化等其他工艺,形成了整套较完善的(急)倾斜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技术工艺,提升了(急)倾斜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工作的安全和效率。
2 (急)倾斜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工艺
绿水洞煤矿倾斜、急倾斜综采装备经过多年的优化整合,目前综采工作面主体装备技术特征、主体功能已基本趋于相似。表1为(急)倾斜工作面的主要设备组成。
设备的主要特点[3]有:(1)四柱支撑掩护式(急)倾斜液压支架,具有防倒、防滑、防飞矸功能,工作面排头5架液压支架顶梁和底座分别有两组千斤顶两两相连,工作面其余液压支架用单组液压缸将顶梁、底座交错连接;同时,每间隔10架液压支架安设可上下左右调节的架间挡矸门,采用液压缸控制,主要用于防挡工作面飞矸;支架底座前后立柱间安装有倾斜人行梯步。(2)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电缆槽靠老塘端设有用两组液压千斤顶调节高度的架前挡矸门,用于遮挡工作面飞出的煤矸;刮板机传动装装置安装于机尾,动力电缆来自风巷“三站”。(3)工作面下端头安装有横式液压支架,由前、中、后三架单独的液压支架组成,前、中架固定连接为整体与后架迈步前进,桥转机尾部安装在前、中架前底座方拱形内,转载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煤炭,三架后端设有立体人行通道及安全挡矸板。(4)工作面“三站”设置在回风巷,是工作面采煤机、输送机、乳化泵动力源,机巷电源单独设移动变电站,动力电缆不经过工作面。另外,采煤机牵引机构与生产厂家上海天地科技股份公司联合单独进行了部件升级,以适应于急倾斜综采。
3 安全应用技术分析
3.1 回撤绞车的选用及安装
如图1所示,在煤层底板提拉液压支架的的提升力Fl为:
Fl≥Gsinа+μN
式中N=Gcosа,μ=0.12~0.5[4]
根据计算结果,按表2选择出主绞车型号。
副绞车的主要功能是配合主绞车对液压支架进行调节、防倒和断绳应急保护,起安全绞车的作用,选型主要依据为大于液压支架在倾斜底板上的静张力,即F2≥Gsinа。
回风巷转向绞车在牵引的过程中,液压支架接近靠拢采煤工作面回撤通道上出口,由于上出口在回撤通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硬化和弧形导向钢轨铺设,因而其牵引倾角(≤12°)和底板阻力系数已大为减少,转向绞车所需牵引力F3可以此或参照实际倾角计算。
主、副绞车的安装基座高度也是液压支架安全回撤的一个重要因数,主绞车拉液压支架底座,其出绳角应避免钢绳与回撤通道底板相摩擦,即出绳角β必须略大于煤层倾角а。主绞车提升中心线应与回撤通道中线基本一致,防止液压支架在上行过程中与其它液压支架或煤帮干涉,主、副绞车基础实行整体不间断浇筑,确保混凝土的整体凝固性。各提升绞车地脚螺栓深度不得低于0.8m,各绞车底架的前后均需穿圆钢压杠,压杠左右两侧用穿鞋锚杆压紧,绞车机身底座前排打斜撑压柱(可使用单液压支柱或Ф160圆木)、底座后排打戗柱。
3.2 液压支架回撤安全操作工艺及特点
回撤工艺。液压支架回撤顺序是:先撤下顺槽2#、1#、3#端头支架,再从1#支架开始逐架向上回撤工作面液压支架。每架液压支架回撤前,先将待撤液压支架用兜绳绕两根前立柱底端兜住,用卸扣将其与主绞车钢绳绳扣B接,液压支架顶梁合适位置用刮板链条与副绞车钢绳绳扣可靠连接,之后收紧主、副绞车钢绳,适当受力。回撤操作前,工作面必须停止乳化泵供液,关闭截止阀,卸掉管路余压后,撤掉所有液压连接管路及防倒、防滑液压缸,工作面回撤作业指挥人员时刻保持与主、副绞车操作人员的语音信号联络。待发出回撤液压支架指令后,工作面作业人员远距离操作略微降下待撤液压支架立柱300mm左右,并开始远距离操作单体液压支柱顶出液压支架进入回撤通道,通过指挥主、副绞车司机的收放绳,将液压支架逐渐摆正;之后,通过主绞车的牵引,将液压支架慢慢拉至回撤通道顶部,在此过程中,副绞车作为防倒及安全绞车同步收紧钢绳,保持受力状态,直至通道顶部。液压支架到达顶部后,收紧副绞车,然后取下主绞车钢绳,换为转向回柱绞车钢绳与液压支架兜绳相连接,收紧转向绞车钢绳并逐步牵引,同时慢慢松副绞车钢绳,转向绞车实现转向及牵引到装车位置后,方可取下所有绞车的钢绳,等待装车。
装车工艺。液压支架装车采用左右两端的起吊梁起吊装车,起吊前,先用液压操作阀片收拢液压支架的的所有底调、侧护液压缸,降下立柱至最低位置;底座两端用合适挂钩钩好底座前后两孔,两端分别用调节好长度的大链条联好各挂钩,两端链条中端分别与起吊缸可靠连接,先试吊看液压支架起吊是否平稳、前后左右高差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方可起升,空够平板车的高度,将平板车推入起吊的液压支架底盘下,对齐各连接孔位后,下放液压支架并于平板车连接紧固后,即完成工作面液压支架整个回撤过程,之后用其他辅助提升运输设备转至水平运输大巷,用机车牵引至地面检修,每列机车装车数不超过3架,两两车辆之间全部用长硬杆连接,车速不得大于2m/s。
安全要求。(1)每次液压支架回撤前,必须对回撤点以上5架支架重新注一次液,保证初撑力及接顶严实;对倾角较大的工作面,必要时用160链条配合φ24.5兜绳对回撤点以上5架支架连成整体,防止垮架、倒架。(2)回撤前,工作面支架严禁供液,单独铺设一趟管路供回撤点、装车点使用。(3)工作面回撤液压支架的操作,人员全部退至被撤支架3架以上位置采用远距离阀片操作,用绳索套牢顶出、转向用的单体液压支柱。(4)回撤液压支架降柱时,立柱不能降过多,不超过300mm,以能抵出支架为宜,防止突然倒架及破碎顶板突然垮落压架,擦顶顶出液压支架。(5)液压支架拉移前,用铁丝扎紧各散乱钢编管、防滑缸。(6)所有进入工作面的工作人员必须拴戴好保险绳。
3.3 现场生产实际情况总结
根据近两年5个回撤的(急)倾斜综采工作面统计,在最大平均倾角54°、最小平均倾角34°、倾斜长度120~180m的综采回撤工作面,采用此回撤工艺后,液压支架的回撤都达到或超越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安全效益。回撤下顺槽端头支架,一般是每班完成一架;回撤工作面液压支架,起初几架稍显困难,每班可完成1~2架的回撤,约三天后,每班可完成2~3架的回撤,整个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多数在两周左右即可完成,整个(急)倾斜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大多可在40天全部完成,与前几年需2~3个月完成一个工作面回撤任务相比,工效提高约30%,主要是液压支架回撤工艺的改进所致。回撤过程中,未出现丢架、回撤重大损失及人员重伤及以上事故,实际应用效果较佳。
4 结语
倾斜、急倾斜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都是在绿水洞煤矿率先取得成功的,液压支架的回撤技术作为(急)倾斜综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绿水洞煤矿长期实践而逐步完善,实现安全高效回撤。伴随着国内大多数类似采面矿井来矿的学习,绿水洞煤矿(急)倾斜综采的回撤技术也与开采技术、安装技术一同被更多矿井学习、引入并消化,对完善(急)倾斜综采整体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推广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急)倾斜综采工作安全高效可持续开采夯实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邦远,陈显坤,聂春辉,等.华蓥山矿区急倾斜煤层综采技术试验[J].煤炭科学技术,2008(7):10-12.
[2]新技术 新设备:急倾斜机械化试采成功[J].中国矿山工程,2008(4):64-66.
[3]彭英豪.急倾斜煤层综采技术与装备应用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5(3):87-91.
一、漏泄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本系统为单信道漏泄通信系统,主要设备包含基地台、基台电源、中继器、分配器、漏泄电缆及手机。
1、基地台包含接收机、发射机、双工器和+18V电源耦合电路。双工器的作用为使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共用一根漏泄电缆,要求收、发信号通过时损耗尽量小,发射信号不得进入接收机而影响接收机的工作。基地台电源是提供+l2V和+l8V两组直流电源,其中+12V供给基地台使用,而+18V经基地台电源耦合电路与射频信号混合,通过漏泄电缆馈送至系统各个中继器,作为中继器的直流供电。
2、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型手持机为系统的移动通信设备,可在铺设有漏泄电缆的井巷内随时与基地台或其他手持机或车载台通话。
3、漏泄电缆是一种特殊的同轴电缆,使从基站发出的射频信号沿电缆纵向传播的同时又沿电缆径向向周围空川辐射,同时,电缆周围的射频信号,也可进入电缆并传向基站传输,起着发送与接收射频信号的天线的作用。
二、应用情况及效果
仙亭矿井下+500水平漏泄通信系统的配置:在地面调度室设置1套基地台,+500车辆调度室配置1套调度台,+500水平的每部架线机车配置便携式手持机1台。漏泄通信系统覆盖矿井的一采区、二采区、五采区、六采区、副井井底车场、+500环形车场等主要运输大巷,全长8km。
1、该系统安装投入运行后,井下+500水平运输系统有了独立的通信平台,大大地改善井下机车运输通讯。+500水平漏泄通信系统与原有的井下调度数字通信系统、地面电信通信系统三系统的有机结合,为运输系统提供安全管理信息的快速、便捷信流通渠道。地面调度基地台可以通过漏泄通信系统直呼架线机车上的移动便携式手持机和+500车调室的调度台进行联络;机车上人员可以通过移动便携式手持机在井下网络范围内直接呼叫调度台和地机基地台进行联络;手持机还可以通过地面基台的人工转接与矿井调度通信系统的固定电话机进行联络;从而实现漏泄通信系统上的通讯机、矿井调度通信系统的固定电话机、电信系统的程控数字电话机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络通话。
2、促进井下运输系统安全信息流通,提高的井下车辆调配和调运的安全管理。当运输系统中运行的机车或车辆在中途发生掉道或设备故障损坏影响运输安全时,机车司机可以立即使用漏泄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设备及时与井下调度或地面调度取得联系,在最短时间内安排调配人员到现场协助排除故障,缩短故障影响时间。能及时能过漏泄通信系统掌握机车的运行位置、各采区的矿车积压、流通数,调度员及时给机车司机下达动态的运输指令,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
3、漏泄通信系统投入运行后,据不完全统计+500水平运输系统的故障处理效率提高60%,车辆的调配率提高30%,运输事故率下降10%,促进了运输安全生产管理。
4、单信道漏泄通信系统的不足:本系统选用单信道通信功能,接听和通话不太方便,应选用双信道通信功能,以提高通话质量。基地台的控制为人工转接,特别是手机与外线联络通话时,必须人工接通和断开,极不方便。手机与手机呼叫联络时,所有手机和基地台全部处通话状态,无法单路联络,影响非联络人员的工作注意力,不利于安全操作。
关键词 机电安全技术 现状发展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一体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以“机电安全技术 ”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概述
机电安全技术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安全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安全技术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 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安全技术系统或机电安全技术产品。
二、机电安全技术的发展状况
机电安全技术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安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机电安全技术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各国均开始对机电安全技术技术和产品给予很大的关注和支持。(3)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安全技术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安全技术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机电安全技术,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安全技术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安全技术和微机电安全技术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安全技术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机电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的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安全技术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安全技术的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之一。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及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诚然,使机电安全技术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二)发展的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安全技术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和环境接口等的机电安全技术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等。有了这些标准单元就可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还需要制定各项标准,以便于各部件、单元的匹配。由于利益冲突,近期很难制定出国际或国内这方面的标准,但可以通过组建一些大企业逐渐形成。
(三)发展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等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机电安全技术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安全技术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的应用使家用电器网络化已成大势,利用家庭网络(home net)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appliance system,CIAS),能使人们呆在家里就可分享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因此,机电安全技术产品无疑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四)发展的微型化
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安全技术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安全技术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安全技术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五)发展的环保化
工业的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一方面,物质丰富,生活舒适;另一方面,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人们呼吁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下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极高。设计绿色的机电安全技术产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机电安全技术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
(六)发展的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之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强。一般除RS232外,还有RS485等智能化通信接口。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安全技术和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出各种机电安全技术产品来。
总之,机电安全技术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产物。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安全技术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起重机械作为特种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安全管理历来备受关注。同时,起重机械制造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文章围绕起重机的选购、安装、使用和技术检查等方面,针对起重机安全技术管理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地;起重机;安装管理;运行管理;技术检查
Abstract: the hoisting machiner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pecial equipment, one of its safety management 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At the same time, lift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quality and use the security technolog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hoose and buy of crane, installation, use and the technical inspection, etc, in view of the crane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methods for depth.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personnel.
Keywords: construction site; Cranes; Installation manage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spection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产规模的扩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起重机械在高速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机械化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物流运输设备。但是,起重机械在选购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不可行等问题很可能导致相关危险事故的产生。因此,分析起重机安全技术管理方法,合理有效地对起重机进行使用和管理显得十分重要了。
1起重机的选购、安装管理
1.1 起重机的选购
企业在选购起重机械时,首先要对本企业的使用范围、额定起重量、跨度、工作频繁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本单位使用要求工作级别的起重机。根据拟定的技术参数与要求,进行市场调研。选择的供货厂家,必须是具备特种设备安全许可证的专业起重机制造企业。并考察制造厂家加工设备的配套性,生产的规范性,产品的先进性,进行比较后选择价格合理,质量好,性能优良,安全装置齐全的起重机械。起重设备到货后,开箱验收时要检查随机技术资料是否齐全,随机配件、工具、附件是否与配置清单一致,设备及配件是否有损伤、缺陷等,并做好开箱检查验收记录。
1.2 起重机安装
(1) 起重机由于自重比较重,其地面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图纸进行施工。有些起重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地基下沉、坍塌,导致两边轨道面的高低严重不平,运行时啃轨、振动严重,这都是起重机的基础没有做好留下的隐患。
(2)选择有资质的单位安装,在通过验收合格并注册登记后,才能投入使用。
2起重机的使用运行管理
起重机使用运行前和运行中,应建立和逐步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规范对起重机械的运行管理,严禁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以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
2.1建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司机守则;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维护、保养、检查和检验制度;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起重机械作业和维修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2.2建立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建立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其内容包括:设备出厂技术文件;安装、修理记录和验收资料;使用、维护、保养和试验记录;设备监督检验报告;设备事故记录。
2.3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人员的培训
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可根据起重机械的类型、结构特点、操作要求等制定。作业人员的培训应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规定要求,对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操作过程中,严格按规程要求操作,确保安全。
2.4建立起重机械使用运行检查制度,做好维修保养工作
使用单位应经常检查起重机械,包括年度检查、月度检查和日常检查。经检查发现起重机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病运行。
(1)日常检查一般由起重机司机进行,主要是进行设备卫生、、制动器制动情况的检查,紧固件锁紧情况的检查、易损件的日常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检查等。
(2)月度检查一般车间检修班组进行,司机参与,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检查安全装置、制动器、离合器等有无异常情况;吊钩、抓斗、钢丝绳、配电线、集电装置、开关、控制器等有无异常情况;液压保护装置、管道连接是否正常。
(3)年度检查一般由机修车间进行,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月度检查的内容;滚动轴承加油;
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制动器的检查;齿轮箱的检查;检查控制屏、保护盘、控制器、电阻器及各接线座接线螺钉是否紧固;检查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
3起重机的安全技术检查
3.1钢丝绳的安全技术检查。
钢丝绳是起重机更换较频繁的易损件,钢丝绳在使用中受到强大的拉应力的作用,通过卷绕系统时的反复弯折和挤压造成金属疲劳。起重机由于经常受到雨水、粉尘侵蚀,要加强,防腐蚀和磨损,经常检查钢丝绳的断丝和磨损情况,一旦发现断丝和磨损超标,要马上更换。当钢丝绳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就应报废:
(1)钢丝绳断丝超标;
(2)断股;
(3)有扭结、压扁、弯折、笼状畸变、断芯等变形现象;
(4)外部及内部磨损,使钢丝绳直径减少量≤公称直径的7%;
(5)有严重外部及内部腐蚀;
(6)弹性显著降低。
3.2吊钩安全技术检查
吊钩应有标记和防脱钩装置,不允许使用铸造吊钩;吊钩不应有裂纹、剥裂等缺陷,存在缺陷不得补焊。吊钩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予以报废:
(1)裂纹;
(2)危险断面磨损达到原尺寸的10%;
(3)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
(4)扭转变形超过10°;
(5)危险断面或吊钩颈部产生塑性变形时。
板钩衬套磨损达原尺寸的50%时,衬套应当予以报废;板钩心轴磨损达原尺寸的5%时,心轴应当报废。
3.3滑轮安全技术检查
应有防止钢丝绳脱槽的装置,且可靠有效。滑轮应转动良好,出现下列情况应报废:
(1)裂纹;
(2)轮槽不均匀磨损达到3mm;
关键词:起重机械;安全;检验;管理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起重机械是现代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物料的起重、运输、装卸、安装和人员输送等作业中,以减轻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机械产品在使用中经常会发现质量问题,严重者甚至导致事故而诉诸法律。由于起重机械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结构复杂,在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稳定性、生产效率、自动化水平、安全装置灵敏可靠程度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屡见不鲜。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约占全部伤亡事故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因此,加强起重机械的事故原因分析和安全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1 起重机械事故种类及原因
1.1 高处坠落
起重机械作业中人员作业中发生高处坠落主要有三种情况:
(1)检修吊笼坠落。发生此情况原因:一是由于检修吊笼设计结构不合理;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人员操作不当;三是由于检修作业人员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致使检修吊笼作业人员坠落。
(2)跨越起重机时坠落。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检修作业人员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系安全带、挂安全绳、架安全网等;二是由于作业人员麻痹大意,违章作业,致使发生坠落事故。
(3)安装或拆卸可升降塔身(节)式塔式起重机塔身(节)作业中,塔身(节)连同作业人员坠落。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塔身(节)设计结构不合理;二是由于拆装方法不当,作业人员与指挥配合有误,致使塔身(节)连同作业人员一起坠落。
1.2 挤压碰撞人
起重机械作业中人员作业中发生挤压碰撞主要有四种情况:
(1)吊物(具)在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摆挤压撞人。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司机操作不当,运行中机构速度变化过快,使吊物(具)产生较大惯性; 二是由于指挥有误,吊运路线不合理,致使吊物(具)在剧烈摆动中挤压碰撞人。
(2)吊物(具)摆放不稳发生倾倒碰砸人。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吊物(具)旋转方式不当,对重大吊物(具)旋转不稳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吊运作业现场管理不善,致使吊物(具)突然倾倒碰砸人。
(3)在指挥或检修流动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为指挥人员在起重机械运行机构与回转机构之间,受到运行( 回转) 中的起重机机械的挤压碰撞,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指挥作业人员站位不当,如站在回转臂架与机体之间;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致使司机在贸然启动起重机械(回转)时挤压碰人。
(4)在巡检或维修桥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业人员在起重机械与建(构)筑物之间,受到运行中的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发生此种情况原因:大部份在桥式起重机检修作业中,一是由于巡检人员或维修作业人员与司机缺乏相互联系;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致使在司机贸然启动起重机挤压碰撞人。
1.3 吊物(具)坠落砸人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作业中发生吊物(具)坠落砸人的情况有四种:
(1)捆绑吊挂方法不当。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捆绑钢丝绳间夹角过大,无平衡梁,捆梆纲丝绳拉断,致使吊物坠落砸人;二由于吊运带棱角的吊物未加防护板,捆绑钢丝绳被磕断,致使吊物坠落砸人。
(2)索具有缺陷。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起升机构钢丝绳折断,致吊物(具)坠落砸人是由于吊钩有缺陷,如吊钩变形、吊钩材质不合要求折断、吊钩组件松等,致使吊物(具)坠落砸人。
(3)超负荷。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作业人员对吊物的重量不清楚,如吊物部份埋在地下、冻结地面上,地脚螺栓末松开等,贸然盲目起吊,发生超负荷拉断索具,致使吊索具坠落(甩动)砸人;二是由于歪拉斜吊发生超负荷而拉断吊索具,致使吊索具或吊物坠落砸人。
(4)过(超)卷场。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没有安装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或限制器失灵。致使吊钩继续上升直到卷(拉)断起升钢丝绳,导致吊物(具)坠落砸人;二是由于起升机构主接触器失灵,如主触头熔接、因机构故障或电磁鈇的鈇蕊剩磁过大使主触头释放动作迟缓,不能及时切断起升直到卷(拉)断起升钢丝绳,导致吊物(具)坠落砸人。
1.4 机体倾翻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作业中发生机体倾翻的情况有三种:
(1)被大风刮倒。发生此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露天作业的起重机夹轨器失效;二是由于露天作业的起重机没有防风锚定装置或防锚定装置不可靠,当大(台)风刮来时,致使起重机被刮倒。
(2)履带式起重机倾翻。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吊运作业现场不合要求,如地面基础松软,有斜坡、坑、沟等;二是由于操作方法不当,指挥作业的失误,致使机体倾翻。
(3)汽车式、轮胎式起重机倾翻。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吊运作现场不合要求,如地面基础松软,有斜坡、坑沟等;二是由于支腿架设不合要求,如支腿垫板尺寸,高度过大,材质腐朽等;三是由于操作不当,超负荷,致使机体倾翻。
1.5 触电(电击)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作业中发生触电(电击)的情况有四种:
(1)司机碰触滑触线。当起重机械司机室设置在滑触线同侧,司机在上下起重机时碰触滑触线而触电。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司机室设置不合理,一般不应设置与滑触线同侧;二是由于起重机在靠近滑触线端侧没有设置防护板(网),致使司机触电(电击)。
(2)起重机械在露天作业时触及高压输电线,即露天作业的流动式起重机在高压输电线下或塔式起重机在高压输电线旁侧,在伸臂、弯幅和回转过程中触及高压输电线,使起重机械带电,致使作业人员触电(电击)。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在高压电线下(旁侧)作业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指挥不当,操作有误,致使起重械触电带电,导致作业人员触电(电击)。
(3)电气设施漏电。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电气设施维修不及时,发生漏电;二是由于司机室没有设置安全绝缘垫板,致使司机因设施漏电而触电(电击)。
(4)起升钢丝绳碰触滑触线,即由于歪拉斜吊或吊运过程中吊物(具)剧烈摆动使起升钢丝绳碰触滑触线,致使作业人员触电。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吊方法不当歪拉斜吊违反安全规程;二是由于起重机械靠近触线端侧没有设置滑触线防护板,致使起升钢丝绳碰触滑触线而带电,导致作业人员触电(电击)。
2 针对起重机械事故的对策
2.1 加强制造单位的监督管理
2.1.1 加强生产单位的资质管理
对起重机械制造单位的资质要严格把关,提高制造许可的准入标准。对其生产加工能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数量都要严格规定。实践证明,制造单位的研发能力、管理水平、管理人员素质及合理配置等都是保证起重机械质量的关键。
2.1.2 加强起重机械的质量管理
由于近几年来民营企业比重的增加,加强对民营制造单位的质量管理十分必要。在调研中发现,个别企业为追求利润降低成本,在进行起重机械的招标过程中以低价中标,在供货过程中则采取以旧代新、以次充好等方式来获取利润。对此,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从严处罚,为起重机械的制造提供竞争有序的环境。
2.1.3 加强生产制造环节的检验
起重机械的安全事故有些是制造环节的问题造成的,因此必须加强对制造环节的监检。如设备出厂时不提供足够的随机文件,选用了不合格的产品部件等。在实施监检过程中,监检人员要从严要求,加大对生产中违规现象的处罚力度,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起重机械制造、超资质制造以及在鉴定评审中出具虚假、失真的评审结果和结论的,要严肃处理。制造企业也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等进行生产,认真贯彻质量管理体系,合法从事起重机械的制造,把好出厂检验关。
2.2 加强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
2.2.1 加强机械的管理与使用制度
要建立和健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起重机械司机、指挥作业人员、起重司索人员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人员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维修保养制度等,要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奖罚分明。有起重机械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关于起重机械的维修保养、定期检验、安全规程和交接班等制度,并教育有关人员认真执行。企业应当对本企业的起重机进行登记,详细记载每台起重机的规格、性能等有
关技术资料以及历次技术检验、大修理、改变起重机的重要性能和重大事故的情况,以备查考。
2.2.2 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制度
要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对起重机械司机、指挥作业人员、起重司索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提高他们的安全技术素质,做到持证上岗作业。为了使各级人员更好地理解、开展各项管理工作,除了现场讲解、编制作业指导外,可以编制各种施工方案、培训、设计验算等范本文件,还可以对相关管理文件进行汇编,以便使用时查阅。
2.2.3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
加强对起重机械管理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媒体等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普及起重机械法规及安全知识,增强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鼓励并认真受理群众举报、投诉起重机械违规使用行为。对典型事故和严重事故隐患进行曝光,及时报导重点整治行动和重大案件查处的进展情况,形成群众、社会和职能部门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2.3 加强政府及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
2.3.1 加强检验机构的检验工作力度
国家规定必须对起重机械此类设备进行定期检验,而只有取得资格的部门才能进行检验工作。通过检验,对于设备的实际安全状况可以更好的进行掌握,从而使得各使用单位对设备管理、使用的重视程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安全隐患被检验部门查出后,把这些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把需要整改的关键项目立即确定出来,并且在预订的时间内完成,同时跟踪整改情况;而对于较难整改的,一部分采取补救措施,另一部分停止使用。因而,整改效率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也改善了设备的安全状况。开展定期检验工作,有利于各使用单位重视对其中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从而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了较大的延长,同时事故发生率也有所降低。
2.3.2 加强政府及质监部门的安全监察力度
各级质监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安全法规、标准的规定,加强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监察。对起重机械制造厂家的制造资格进行安全认证,对其生产的起重机械产品进行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安全质量不合格的起重机械产品不得出厂,把好起重机械产品制造的安全质量关。对从事起重机械安装、维修的企业,实行安装、维修资格的安全质量认证,不具备从事起重机械安装、维修能力的企业,不得承担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业务,把好起重机械安装、维修的安全质量关。把好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关。对新安装的、大修的、改变重要性能的起重机械进行特殊的安全技术检验,经检验合格并发给使用合格证后方准投入运行。对在用的起重机械进行定期(每两年)的常规安全技术检验,未经检验合格的起重机械不准继续使用。对起重机械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进行严肃处理。
3 结语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过程,随着企业不断向规模经济发展,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型起重机械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通过加强对大型起重机械事故原因的分析和安全管理方法的探讨,希望能够有效地降低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的事故的发生率,起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王莉.起重机械的事故分析与检验 [J] . 农业与技术, 2007,27 (6): 166-167.
[2]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检察局. 2005 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Z] . 2006.
[3] 王还枝. 现代生产安全技术丛书———起重安全技术 [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