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业绩考核承诺书

业绩考核承诺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业绩考核承诺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业绩考核承诺书

业绩考核承诺书范文第1篇

一、健全组织机构,赋予独立的工作职能和权限

1、临安市设置了独立于其它政府部门的机构,专职负责行政审批行为的管理。临安市行政审批办理中心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独立承担行政审批事务,并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及经费。其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进行集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经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召集各进驻中心部门召开并联(前置)审批协调会,协调、督促并联审批事项办理;向进驻中心各单位的行政审批工作提供服务并对全过程进行监督考核。该种模式使“中心”对集中行政审批制度有监督管理权。

2、涉及投资项目审批的主要职能部门分管副职常驻“中心”办公。为切实精简审批环节,加快办理速度,方便群众办事,将涉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的临安市发展计划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环保局、林业局各派一名分管副职常驻“中心”办公,主要负责本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工作,人选由市委组织部发文明确,工作期限一年,组织人事关系不变,窗口常驻领导接受“中心”和原单位双重领导,参与原单位重大决策,日常工作接受“中心”领导、管理、考核。派驻单位领导班子分工作相应调整,进驻“中心”的审批事项由进驻中心的副职分工负责。个别确需部门领导签批的,除常驻中心副职之外,部门领导必须进“中心”签批。

3、扩大“中心”职能窗口负责人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权限。进驻“中心”的各职能部门(不包括派驻副职的职能部门)、单位,采用委托书的形式把现属于本部门分管领导、科长的行政许可审批权直接授予窗口负责人行使,使窗口负责人有权办理审批服务事项。同时,各窗口全面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

二、强化自身建设,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1、将行政审批及服务职能逐步纳入行政审批中心管理。临安市行政审批中心成立以来,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和完善。第一次2001年12月成立时,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约13个部门,共成立13个服务窗口,承担行政审批及服务职能44项,有工作人员57名,办事大厅面积800平方米。第二次2003年初,结合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增加到25个系统,共设立41个服务窗口,承担行政审批及服务职能136项,有工作人员130名,办事大厅面积扩展为2600平方米,基本构建了一个部门齐全、功能配套、环境优越、服务优良的政府超市。第三次,结合《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在行政审批中心设立办事窗口的部门和单位作了进一步调整,目前有43个服务窗口,承担审批职能136项,服务职能41项(临安市政府共有审批职能169项),现有工作人员146名,其中市发改局、建设局、国土局等部分科室成建制进入中心实行“一条龙”服务。

2、以“掌控审批时间”方式来完善内部实时监控机制。行政审批中心实行电脑化办公,局域网管理,有系统的办公软件,实行网上申报、登记、核准、审核、审批,项目申报由大厅综合窗口“一个口子进”,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受理,网上登记注册,再由综合窗口分送各职能窗口审批,各职能窗口办理完毕后,网上注销原申请事项,再将批件送“中心”综合窗口,由综合窗口及时告知业主。这样,已受理未按时办结的申请,能从审批中心内部电脑网上自动反映出来,便于审批中心管理人员对这些审批延期项目进行督促和了解,对遇到困难的项目及时提供协助,也防止了各窗口工作人员的个人发挥,制止不规范行为。

3、赋予“中心”监督考核权限,调动驻“中心”窗口的单位和个人工作积极性。临安市行政审批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内部制度建设,推行了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重点建设了廉政制度、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效能考核实施细则等制度。“中心”各窗口效能考核与派驻单位的年度业绩考核挂钩,占年度业绩考核5分分值,并与职工个人年终奖挂钩,这对各职能部门及窗口的行政审批和服务工作起到了有力的督促作用。

三、创新审批及服务模式,着力提高审批效率

1、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一站式”并联审批制度。审批中心改原先的串联审批为“中心”一个综合窗口受理的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简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审批效率,方便了投资者,其主要做法:

(1)设立综合窗口,受理业主申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申报,统一由“中心”综合窗口进出件。综合窗口收到业主申报材料时,当即予以审核,符合法律、法规和临安市产业政策规定的予以受理,材料齐全的,当场开出项目审批承诺件给业主;材料不齐全的,指导帮助业主办齐材料;若项目不符合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当即作出不予受理的答复,并告知理由。

(2)分送报批材料。综合窗口受理后,根据项目性质,认为需组织现场踏勘的,及时通知有关职能部门或业务窗口进行现场踏勘,同时在2个工作日内将业主申报材料分送相关职能部门窗口,开出联合审批通知书和通报有关情况。

(3)关联限时办结。有关职能窗口在收到申报材料和联合审批通知书后,按程序在各自承诺时限内办完相关审批事项,批件送中心综合窗口,由综合窗口通过短信告知业主。凡涉及项目初步设计会审的,中心和发改局联合组织会审并在规定时间内印发会议纪要,并核发《投资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2、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申报实行全程服务。

临安市积极推行街道、乡镇、开发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申报审批全程服务,改业主、企业跑审批为员代办,提高了审批效率,方便了投资者。建立免费的全程服务制度,制定了制具体操作办法和考核办法;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聘请29名申报员,市行政审批中心对其每季进行一次业务培训,熟悉并联审批及相关职能窗口办事程序;将工作业绩作为乡镇、街道、开发区创满和年度工作业绩考核的依据。自2002年6月实行固定资产投资“一站式”并联审批,9月实行制以来,共办理“一站式”审批项目1634件,申报项目634个,原一般投资项目的审批,短则需一月时间,长则达半年以上。实行两项制度后,一般项目只需十几个工作日便可办结,零星小项目7个工作日便可完成审批,项目审批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

3、对23个审批事项实行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制,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了社会投资积极性。

告知承诺制即是:办理企业设立开业有关行政审批手续时,审批机关将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规范规定的企业设立、开业后应达到的标准、条件、需遵守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告之申请人,申请人书面承诺遵照执行,并接受审批机关监督和管理。并将《告知承诺书》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企业注册手续。审批机关在申请人作出承诺后三个月内,对企业是否符合告知承诺所应达到的相关标准、要求、条件进行核查。

业绩考核承诺书范文第2篇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全面落实建设、施工、监理等市场主体安全生产责任;集中抓好安全标准化建设、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整治以及重点危险源、各类功能区、城乡结合部和村镇建设的安全治理工作;强化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管理,用制度规范安全管理行为。

(二)加强外地进威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外地进威施工企业在取得进鲁、进威备案证后方可参加施工招投标;实行外地进威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承诺书和从业人员安全业绩考核制度;强化对外地进威施工企业日常监管和年度考核力度,规范市场行为。

(三)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前期程序管理。将场地平整、地基与基础部分工程和子分部工程依法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在办理安全监督和施工许可等建设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

(四)严格执行职业资格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凡负有安全生产事故责任的,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五)认真落实企业领导带班值班制度。施工作业期间,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必须现场值守带班;节假日期间,相关企业单位领导应带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各级建筑安全监督机构要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将施工现场值班带班制度落到实处。

二、加强隐患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

(六)继续开展集中整治和专项整治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好四个季度的集中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各类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取得实效。

(七)加强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监控。严格规范外墙保温、深基坑、高大模板、起重设备拆装、钢结构吊装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方案编制、论证和审批,实行质量安全联动把关制度,严肃查处未经方案审批擅自施工的行为。

(八)进一步加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强化对起重机械设备产权备案、使用备案、安装、拆除和拆装队伍资格、从业人员执业资格、成片小区工程塔吊合理选址等的监管,严肃查处起重机械未经建设各方联合验收擅自使用的行为;进一步加强建筑起重机械检测工作,确保起重机械监控全覆盖。

(九)强化防护用品源头控制。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用具和机械配件的备案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切实提升施工现场防护装备质量和水平。

(十)加大安全生产违法违规查处力度。建立健全现场、市场“两场联动”的监管机制,完善建筑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严肃查处安全事故和违规行为,切实优化安全生产环境。

三、推进建筑安全标准化,深入开展安全文明工地创建活动

(十一)着力提升施工文明水平。全面推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管理,新开工工程在办理安全报监手续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提供《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及散流物体运输管理承诺书》,落实施工现场车辆冲洗、场地洒水、堆土覆盖等措施,保持城市环境整洁。

(十二)全面提高施工现场达标优良率。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标准》进行检查,2012年,二级以上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85%以上,三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其他各类专业承包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75%以上。

(十三)实行施工现场样板示范带动。选择一批标准化样板工地,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各市(区)都要有示范样板工程,相互学习交流,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水平。

(十四)认真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评价。严格按照《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实施暂行办法》、《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等,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招投标、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管理,促进企业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四、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坚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十五)着力抓好春节后复工开工检查。各级建筑安全监督机构要切实加强节后复工检查工作,建立“项目部自查,施工、监理、建设三方联合验收,监管机构抽查、巡查和签字确认”的工作机制,确保节后复工开工检查全覆盖,未检查或检查达不到复工开工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不予复工开工。

(十六)组织开展重大节假日和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集中抓好“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和“两会”期间安全生产检查,确保良好安全生产形势;适时组织大风天气、高温汛期、冬季防火等各类专项检查活动,不断提高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十七)积极探索和改进监管方式。积极推进工程实体监督检查与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监督检查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层级化”和“差别化”的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实行定人员、定区域、定责任、定指标管理,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遗漏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十八)强化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搭建部门、企业和项目联动信息平台,及时预警信息,有效预防极端天气对安全生产的不利影响;实行重大危险源警示和报告制度,提高安全预警水平。

业绩考核承诺书范文第3篇

一、全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荷达39.5万千瓦,比去年最高负荷高出0.76万千瓦,创历史新高;综合线损率9.66%,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应收电费余额5万元,客户满意率100%,劳动生产率2021308元/人。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等其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业绩考核责任书的要求。

(二)加强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

(三)加快电网发展,推进电网规划建设

题,通过实施严格问责制,今年大规模农灌期间,全县没有发生配变烧损事故,农村居民和农业生产用电得到了基本保证。

(四)加强生产管理,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五)挖掘营销潜力,确保经营效益

为把经济下滑对全县工业经济、供电量的影响压减至最小,我公司一是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先后赴东日钢厂、苏通化肥等大用户详细了解企业运营情况,确保供电正常,设备运营正常。同时建议一些停工企业早复工、早投产,并在手续办理上开辟绿色通道,保证尽早形成电量增长。二是进一步缩短业扩工作周期,所有客户无论大小,都周密细致、阳光公开、快捷高效的全过程做好服务。今年以来,我们提前介入项目需求,加强与政府部门和项目单位的联系沟通,多次安排现场办公,做好强生电池、万豪建材、铁链厂等“四大载体”工业项目的供电服务,力保新上企业尽快接电、尽早形成产能。三是加强电量分析监控,严格停电审批程序,集中安排施工检修,尽可能减少停电次数,最大限度的保证供电。近几个月来,由于工请保留此标记业主要行业市场形势逐步好转,纺织业和金属制品业的强势拉动,全县用电呈现出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10月份,全县完成供电量1.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了8.78个百分点,并拉动全年供电量首次实现了正增长。

(六)加强财务管理,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加强预算的过程控制,

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动态调整,保证成本费用的可控和在控,保证预算发生与序时同步。深入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结合上级下发的资金安全管理手册,明确资金管理各个环节的人员责任,坚持常态检查,保证资金管理可控在控。在多次资金安全检查中得到上级公司的肯定。加强农电财务管理,出台了农电业务核算流程、农电备用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主动适应省公司“一本账”管理模式

,按上级要求启动了fmis4.0上线应用工作,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设置,强化业务的标准流转,使财务内控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配合做好省公司特别审计工作,以审计工作为抓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规避经营风险。

(七)深化行风与作风建设,优化外部环境

一是深化作风行风建设。今年我公司结合全县“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员工作作风、生活、学习以及服务行为等方面的规范教育。专题组织召开了行风建设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员工统一思想,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转变服务观念,树立全员服务的理念,周到细致地满足服务客户需求。对各类客户投诉、举报的行风事件,一经查实,严格进行责任考核。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快建立内部“四个服务机制”,分主业、多经两个层面召开了优质服务座谈会。邀请政府分管领导和新聘任的行风监督员召开行风建设动员大会,邀请人大领导视察指导供电工作,为加快企业发展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认真开展“绿色电力共建”优质服务主题活动,以活动为平台,千方百计满足老百姓的各类服务需求。做好高中考保电、国庆60周年保电、“海洽会”保电等重大政治经济活动的保电工作,保证全县各大活动顺利进行。三是克服施工力量紧张、工期紧等困难,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全力做好政府工程,市政工程,海洋铁路、s225线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电力杆线迁移等各类服务工作,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四是认真开展调研走访、征求意见活动,虚心听取意见建议。下半年以来,由公司主要领导带队,赴全县14个镇、4个开发区,召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客户代表和村支部书记召开供电服务座谈会,宣传电力政策,广泛征求意见意见。对会上各级领导和客户代表所提的意见建议,均在公司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一些紧迫的问题当即安排现场办公,所以意见建议答复均在15天内以书面形式进行了答复,受到镇(区)党委、政府的肯定。2

月中旬,洋口、苴镇、河口三家农电业务部被如东县纪委和市公司纪委双推申报“南通市群众满意先进基层站所”。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严格按照“三个阶段、六个环节”的要求,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明确了72项整改内容,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大力开展“电网先锋党支部”、“结对创先”、“统筹共建”活动,推进党建“强基工程”。出台创建平安、单位(部门)实施办法,加强员工理念引导,保证队伍稳定。认真宣贯国网公司核心价值观,制作宣传图板,举办了以“诚信、创新、责任、奉献”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深入,开展了廉政谈话、签订廉政承诺书、思廉日警示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农电物资管理实施专项效能监察,进一步规范物资管理流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关心职工生活和离退休老同志,构建劳动关系。

二、存在问题

1、安全生产基础不牢,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人员对新的安全规程、制度学习不够深入;施工现场较多,安全检查一定程度上不能实现施工现场的全覆盖。

2、部分地区供电压力依然较大。随着气温日渐上升,电网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局部地区电压不能保证,少数设备过载、超温、发生故障,确保全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压力较大。

业绩考核承诺书范文第4篇

熟悉她的人都说,孙董事长是个谦逊、低调的人,总是将取得的成绩归功于政府的扶持和员工的团结奋斗;总是倡导并践行学习观念,注重提高自身和团队素质,汲取别人的先进经验。而德州银行近年来的健康快速发展,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孙玉芝坚强的意志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作为德州银行成长的见证者、参与者,孙玉芝一路披荆斩棘,积累下丰富的经验,而作为现任的掌门人,她更有信心将德州银行带向更光明的未来。

定位要“准”

2001年7月,德州市城市信用社合并重组了德州市区5家城市信用社,结束了信用社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局面,大大改善了规模小、盈利水平差、抗风险能力差的弱点。2004年12月,由于准备充分,信用社成功转制为德州市商业银行,是为中国银监会成立后首家获准成立的城市商业银行,而后又被评为山东省第一家“全国一类城市商业银行”。2010年4月再次更名为德州银行,启用了新的形象标识,标志着实现了从地方性银行向区域性银行乃至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跨越,反映出“根植德州,走向全国”的战略意图。到2011年末,全行资产总额208.6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63.8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5.21亿元,分别是成立之初的4.7倍、4.2倍和4.4倍;实现税金2.17亿元,是成立之年的10倍以上。“更名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需要理念、体制、素质等诸多发面的跨越,才能打造精英团队,迈向良好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孙玉芝谦虚地说,我们是小银行,起步晚、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差,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实现长足发展,必须找准自身市场定位,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差异、特色”实际上是指选择适合自身的业务服务长项,精选业务和服务,而不是简单跟进“大银行”的道路。德州银行的优势则在于:

采取“总部+中心支行+支行”式的扁平化管理模式。目前,本行有员工700余人,总部设15个职能部门,全辖34家支行(其中中心支行5家、县域支行10家),有效增进了组织的灵活性,促进员工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传导速度和工作效率。

根植地方,精耘细作。德州银行自成立以来,在确保全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提高全市金融服务普惠程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小企业的助业银行、首选银行”形象业已形成。在个人客户方面,德州银行根据客户需求导向,积极改革创新,开展客户金融教育和引导,增强品牌认同度和公众美誉度,使“个人客户的贴心银行”实至名归。而自2008年起,德州银行业深入县域,对德州市“三农”发展的促进作用愈加明显。

因此,孙玉芝确定了“服务德州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德州人民”、“地方金融、市民银行”的市场定位,建立了覆盖全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本外币一体化、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网络和绿色信贷通道,实现经营的快速发展。

文化讲“德”

文化立国、文化兴邦是中央的国策,是政府的执政方针。2011年银监会也要求城商行必须加强以合规、诚信和正确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文化是软实力,更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孙玉芝说,德州银行的名称中最耀眼的字是“德”,虽然一般人看到的是地域简称,但实际上却蕴含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大成以德、诚信为本、坚守承诺、大爱奉献、以行为家。“德”不仅是她灵魂中的标杆和尺度,更是行动的自觉把持。从德州银行的实际情况看,面对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迫切需要全行员工坚持职业操守、合规诚信,拿出比以往更大的勇气和付出,推进各项工作的平稳较快发展。大力构建“德文化”适逢其时、必需必要。

“德文化”既有思想层面的方向指引、价值判断,也有行为层面的规范引导、匡正带动;既有业务操作方面的制度坚守、合规约束,更有人际关系方面的正确把握、和谐共鸣;既有对管理干部的权责安排、素质要求,也有对员工群众的空间打造、成长拉动。“德文化”构建到位后,可以渗透到业务管理、风险控制、团队建设、市场拓展、客户关系的各个方面,影响到决策、执行、监督的各个环节,带动着总部各部门与支行、管理人员与员工群众各个层面,形成方向正确、思想统一、力量强大、内外和谐的发展格局。

首先是要以德律己。身为党委书记的孙玉芝说:“作为银行业干部职工,必须要树立负责任、勇承担的人生观,淡名利、守本分的价值观,明事理、知廉耻的荣辱观,积极引导并培养员工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追求高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根基才会深入、深厚、坚固。”有了她的以身作则,德州银行各级管理人员、一线职工也都自觉做到“在其位、谋其职,行其权、尽自责”。一是各级管理人员牢固树立员工意识和基层意识,不仅业务上管好市场拓展和风险控制,而且要了解员工思想、发现员工行为亮点,让他们及时得到激励和鼓舞。二是巩固创新载体阵地。要发挥好内刊和行报的作用,更要创新丰富宣导载体,如增加开展励志活动、业务竞赛的频次,通过活动发现优秀员工。三是落实好行级班子成员基层调研制度,靠前指挥工作,现场解决问问题。四是制定员工激励方案,建立贯穿全年、标准明确、围绕重点、年终评选与日常激励结合的优秀员工生成机制,让更多的员工把自身的价值观和全行发展诉求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孙玉芝更号召员工要像经营自己的家庭那样来开展工作,以行为家,推广家园文化,“让我们的员工感受到德州银行大家庭的关注关爱和温暖,让大家知道德州银行是全行员工的家园、是全行员工获得尊严、受到尊重的坚强靠山。”在顺境时分享成功的喜悦和果实;在事业发展的拐点、在多重问题和困难交织的关键时期,要能自我牺牲,无私奉献。“这是德州银行的希望动力,是事业持续发展的骨干和脊梁。”

其次是要以德治行。银行是信用中介和经济的核心,恪守商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的要求,远远高于一般行业。会计出身的孙玉芝常说:“合规是银行的生命,是银行业从业人员的血液,是银行业员工职业操守的起码要求。”在当前背景和较为复杂的形势下,合规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比以往任何时候来的都强。一是制度规定、机制建设必须到位,合规管理的“三道防火墙”必须坚不能摧,银行“三铁”形象必须树立。部门业务条线的管理监督必须要服从刚性规定,审计监督的深度和能力必须加强。二是违规成本必须提高,制度面前一律平等,违规问题没有借口,及时追究、高效追究、严格追究一定要做到位。三是树立“合规光荣、违规可耻”的价值观,在是非荣辱问题上能够理性正确决断。

诚信是商业活动的“帝王准则”,也是单位从业人员的操守标准。对事业讲诚信、对集体讲诚信,这是一名员工最起码的操守要求;对客户讲诚信、对他人讲诚信,是获得尊重的有力手段。那些敬业爱岗、一心一意、光明磊落、心无杂念,视权为责、心怀敬畏,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同志,则是诚信的表率,是全体员工共同学习的榜样。“这样的同志多起来,德州银行的希望天地才会大起来。”

关于“德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思路,孙玉芝指出:一是围绕“德文化”建设,梳理重建文化理念体系,努力把“德文化”理念体系上升为组织智慧、集体思想和团队价值。二是制定《德文化行动指南》,明确“德文化”建设的载体、员工参与的方式、优秀员工发现培养的途径;围绕重点工作,把全行各层级的业绩提升、素质提高结合起来,形成一级带一级、相互负责、共同进步的格局。三是增强“德文化”建设的活动支持和措施安排,通过活动和措施,让员工积极参与到构建“德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来,使员工主人、员工主体成为现实常态;通过职代会的召开,把员工诉求征集上来、回复下去,并探索建立长效、顺畅的员工诉求表达机制,以员工诉求为风向标和信号,疏导帮扶、贴心跟进,让员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四是强化行史教育,编纂《德州银行群英谱》,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改革发展汲取动力。

业务求“精”

服务对象上:扶持中小,积极惠农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首先是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孙玉芝介绍道,德州中小企业群体作用突出,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从业人员52.7万人,对GDP、税收、城镇就业贡献率均超过80%,服务中小企业是德州银行的重要市场定位。

在2011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德州银行并未从自身一行利益出发,采取常规手段规避风险,而是提升境界主动当好政府帮手,坚持在企业困难之际不抽贷、不减贷,通过降低利率减少相关收费等方式,自觉与企业携手共御“寒冬”。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减费让利额度接近600万元,受惠企业达到近30家。与此同时,德州银行还积极优化顶层设计,通过专设机构、建立特色支行、优化定价机制、简化审批流程、创新业务产品等方式,确保扶持小企业发展措施力度大、工作成效好。如结合小企业资金紧张、应收账款增多的实际,适时加大承兑汇票业务量,缓解小企业资金紧张局面;优化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保理)业务流程和制度设计,将企业未来收益转化为现金流;积极推进仓单质押贷款、厂商银等业务,盘活企业自有资产,增加信贷资金获取通道,为企业应对复杂形势、实现稳健运行带来了便利;结合小企业贷款客户实际,努力建立动态灵活贷款利率机制,实现了贷款利率“客户说了算”,为构建新型银企关系、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搭建了平台。2011年,德州银行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113.96亿元,中小企业客户保有量1555户,小企业贷款存量占比和增量占比分别达到29.74%和109%以上,较上年末分别提高1.9个百分点和50.57百分点。

做好惠农金融服务。自2008年开始进军县域以来,德州银行已对德州县域实现全覆盖,为开展惠农金融服务提供了有力平台。一是依托“柜面通”业务,发挥该行长河卡免费及优惠功能,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工外地用卡制约矛盾,与山东省20多家金融机构实现联网,联网网点多达600多个。二是推进便农支付,通过大力发展乡镇村特约商户和加快POS机及自助服务设备布放等方式,减少现金使用,促进现代金融理念的普及。2011年,本行在乡镇及行政村布放自动取款机7台,其中有4台直接布放在行政村。三是不断加大涉农贷款工作力度,截至2011年末,德州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28.52亿元,较2010年增加7.59亿元。四是创新产品便利为民,通过提升“96588电话银行”服务功能,完善客户电话呼叫服务系统,有效满足农民客户的服务需求;推出手机银行业务,“足不出办业务,随时随地到银行”为农民朋友了极大便利。五是面向农民开展金融教育,集中开展“金融服务进社区、进乡镇”活动,利用周末或乡村大集时间广泛普及现代金融知识,直接接受农民客户咨询超过2万人次。

风险防控上:优化结构,大力落实

德州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是以改革启动活力。2011年之前的内部改革主要体现在具体的运营管理环节,2011年则开始转向组织架构和风险防控的改革。

充分评估各支行的综合发展素质。在辖下各支行选定5家风险管控能力强、业务规模大、发展潜力高的支行作为中心支行,建立了“总部+中心支行+支行”的管理架构。同时通过竞争择优,向5个中心支行各选派一名信用风险经理、一名操作风险经理,专门对中心支行及中心支行辖属支行的授信管理和存款及柜台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监督和指导。从运行情况看,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发挥骨干支行的规范带动作用,有利于缩短总部管理半径,集优资源来更好地开展金融服务,促进规模增长、业绩提高,而且可以为本行未来跨区域经营在管理架构上积累经验和路径借鉴。 着力构建了“大审计”体系,筑实风险防控第三道防线。一方面使审计力量得到充实,人员数量高于银监会要求标准。另一方面也使得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增强,逐步从经营审计向合规及风险审计转变,与风险防控形势相同步,与风险防控重点相适应。再就是积极推动了与外审机构、监管部门的三方合作,主动增强风险防控措施应对,审计有效性的显著增强,为安全、平稳、高效运营提供了强力支撑。

在执行和监督上下功夫。以《干部职工诚信承诺书》为纲,制订《员工违纪处罚办法》、《违规责任追究办法》、《违反“十条禁令”处罚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同时通过纪检委和人力资源部务落实到位,把干部职工行为排查作为常规手段,建立压力传导、“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用好《诚信举报制度》等有力武器,拓展工作渠道、创新工作方式,及时发现、查纠违规行为,净化全行治理环境。

眼光放“远”

孙玉芝一直把“现代化公众持股精品银行”作为德州银行未来发展愿景,主要考虑如下三点:一是在资本市场上市,在一定程度上是检验一家银行是否稳健、盈利状况好坏、市场表现优劣的公众标准,能够上市,实际上已经证明了一家银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小银行把上市作为战略安排的基本动因。二是谋求在资本市场上市,实际上也是一家银行练好内功、强身健体的自我约束和自我修炼,而这些恰恰能够主动加强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建设,特别是以科学业绩考核制度的构建为抓手,审时度势,加紧实施符合本行资源优势、风险管控能力和风险偏好程度,充分体现错位竞争和差异化竞争的发展战略。只有拥有了有效的公司治理和科学的业绩考核机制,商业银行才能真正做到“强身健体”,从而更有能力、动力和潜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是主动接受市场和公众监督,建立资本畅销补充渠道。除了资本约束、外部监管,市场约束和监督是确保银行业稳健运营的第三支柱力量;而且如果在资本市场无法立足,商业银行将无法真正走出“风险资产扩张――补充资本――风险资产再扩张――再补充资本”的怪圈。因此,从构建长期有效的资本补充渠道这个角度考虑,上市已经成为众多中小银行发展战略的共同选择。

然而,没有较强的影响力,银行即便上市也无法获得公众的广泛认可,更无法获得较高的市盈率和股值预期;同样,没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一家银行即便勉强上市,也难以有让股东、监管当局和利益相关者各方认可的业绩表现。因此,德州银行既然有了上市目标,所要做的,不仅要把上市银行的游戏规则作为自己的运营标准,而且需要在稳健性、规模成长、财务业绩、团队建设、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谋求上佳表现,因为规则是最低标准,而且随着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和银行概念股的特殊属性,规则会不断拉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务必要反思事业责任,凝神聚力、心无旁骛地做好当下、履行好职责、唯其如此,愿景才会在更短的时间之内,成为秀美的现实图景和真切的自豪感受。”

业绩考核承诺书范文第5篇

一、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

(一)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目标管理。各乡镇、各部门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县政府每年向各乡镇政府下达年度安全生产控制考核目标,逐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指标体系;将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并与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一起,纳入统计指标体系,同时部署、统一落实、同步考核。

(二)强化两个主体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必须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监管主体的责任,定期分析、布置、督促、检查本乡镇、本部门、本行业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工作,落实预防重特大事故的措施。各乡镇、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要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

(三)完善创新激励约束。建立法定代表人安全承诺制度。由企业法定代表人向政府和社会作出安全生产承诺,并签署承诺书。促进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恪守承诺、诚信履责,推动企业形成自我约束的长效管理机制。将安全生产纳入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范围,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约谈和述职制度。对责任落实、工作扎实、指标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通报表彰;对工作不扎实、安全生产指标落实不好的,要及时通报批评;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规予以处罚。对发生重特大事故或者年度安全生产考核不合格的,要按照《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规定,实行“一票否决”。

二、健全完善安全投入机制

(四)企业要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和投入使用,安全设施建设费用纳入项目概算予以保证。凡是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不得出现新的安全欠账;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民爆器材等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家安监总局制定的《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478号)以及省财政厅、省安监局的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确保用于安全生产;所有煤矿应当按照《江西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39号),全县所有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等行业或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应当按照财政部、国家安监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369号),按时足额专户存储安全风险抵押金,用于本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同时,企业要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建立健全工伤预防机制,做好工伤预防工作。生产经营单位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加强职工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工作;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责任保险发展工作意见的通知》(*府厅发〔*〕3号)要求,加快推进重点行业领域责任保险。

(五)政府要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各级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于安全生产新技术推广、信息化建设、应急救援、监管装备等安全设施建设和重大安全技术措施补助。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要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适当增加。

(六)加强对安全投入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财政、审计、*、安监、煤炭、消防和投资主管等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对企业安全投入情况,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风险抵押金存储和使用情况以及其他安全投入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专项审计,保证各项安全投入用于安全生产。

三、健全完善安全监管机制

(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把煤矿、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资源整合、整顿关闭纳入产业结构调整范畴,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分行业分产区制定三年整顿调整规划,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改变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基础弱的状况。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经济政策,扶持高危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新上剧毒、易爆、高污染小化工项目。推动化工企业进入化工园区或化工相对集中区。

(八)加强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要充实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的专业技术干部,重点充实县、乡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工作经费与装备,改善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条件;强化对监管监察干部的培训教育管理,积极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与优质服务,依法依规办理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事项,做到科学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

(九)规范安全生产中介行为。加大对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监督力度,严格依法规范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活动,严厉打击违规执业、弄虚作假等行为。

(十)推进联合执法检查。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既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加强联系、沟通与协调,加强对容易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形成执法合力。

四、健全完善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机制

(十一)大力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各乡镇、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广泛持久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组织安全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园区、进农村、进家庭,提高全民安全素质,使广大民众和从业人员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

(十二)抓好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凡是新进企业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做到应知应会,才能上岗。生产经营单位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保障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对从业人员培训达不到国家要求的企业要委托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安全培训。高危行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安全培训,经省、市、县安全监管或有关部门的考试考核合格,发给资格证或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未经培训或考试考核不合格的,一律不准上岗。

(十三)健全安全培训网络。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快完善符合四级条件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承担安全生产培训任务。

五、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十四)有效监控重大危险源。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依法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全面地进行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立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查。

(十五)全面落实现场安全管理。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和劳动组织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升企业安全基础水平,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切实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各项规章制度在现场的落实。

(十六)经常性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经常化。各乡镇、各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掌控各种隐患,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整改责任、整改资金、整改期限、整改措施和应急预案。重特大事故隐患要实行分级管理、挂牌督办,逐项确定整改督办单位。要实行县、乡(镇)二级隐患排查治理督办制度,建立隐患监督“责任倒查”制度,确保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到位。

六、健全完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

(十七)完善预案体系。各乡镇、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按规定进行备案。企业要联系实际,针对易发生事故的重点车间、重点部位,建立完善专门的应急和处置预案。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安全事件,要依照有关规定,及时、迅速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加快整合县、乡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资源,尽快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企业自主到位、社会共同参与、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十八)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建设。着力建立完善以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平台、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数字安全工程。建立和完善县、乡两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实现互联互动。

(十九)进一步完善预案和措施。企业必须加强事故前预警、事故中响应和事故后处置与恢复的能力,制订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每年组织对专项预案进行演练,确保应急救援预案的可靠性,并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专家组的技术指导作用。

(二十)要切实加强队伍和装备建设。加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基地在应急救援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企业,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等高危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改善技术装备,强化培训和演练,逐步提高应急处置、抢险和救援能力。没有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各高危行业生产企业要与专业队伍签订救援协议。

七、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执法机制

(二十一)严格依法从业和依法许可。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乡镇、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凡是依法需要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照规定申请并获得安全许可,方可生产经营;有关部门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实施行政许可。对企业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各环节存在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和有关部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健全安全生产规章。

(二十二)严厉打击违反安全生产非法行为。要进一步加强打击非法生产、非法建设、非法经营等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为的力度。建立健全打击严重非法违法行为责任制,对非法开采煤矿、非煤矿山、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等活动查处失职、渎职的,按规定给予所属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三)落实安全标准和规程规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地方安全标准以及相关安全规程规范,加强基础工作,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改善安全环境,实现文明生产、文明经营。

(二十四)严肃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必须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事故类别等级,由政府或政府指定的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及时准确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事故调查组的调查报告,由负责调查的人民政府审查批复。有关机关必须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处分。事故发生单位必须按照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八、健全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二十五)发动群众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职工群众安全监督网、青年安全监督岗和妇女安全监督岗;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作用,积极组织职工参与安全宣传、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保障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批评、检举、控告权利,严禁打击报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