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监测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所谓生态环境监测,就是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和生态学理论,监测生态系统条件及条件变化和环境压力下的反应和反应发展的趋势,从而更好地获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和显示格局的数据与认识,给整个生态环境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就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来看,其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有多样性的监测对象,常见的生态环境监测对象主要有植物、动物、农田、海洋、森林、湿地、湖泊、物候、气候等,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其监测的全面性体现出来,并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才能以精准的数据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技术和数据上的支持。
2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内容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为了更好地强化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就必须切实掌握生态环境的监测内容,才能更好地完善广东省的生态环境。
2.1划分生态类型。在整个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为了更好地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成效,首先就必须对生态类型进行划分。在划分过程中,常见的划分方法主要是根据生态定义、生物和非生物的影响分子所占比例以及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决定论和区域的划分。就广东省而言,由于广东省具有较大的国土面积,所以不可能统一地采取某一方法进行划分,在选择划分方法时,应紧密结合广东省的环境保护实践,对生态类型划分做到因地制宜。就广东省来看,其生态环境应划分为虎城市人口密集型、偏远山区分散型和海洋型的生态环境系统,并在划分过程中切实注意以下五点:一是地理区域分布的特点;二是区域内的地质气候存在的差异;三是主要与次要影响分子的结合;四是经济发展与环保工作之间的和谐统一;五是人与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2.2选择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在划分生态类型的基础上,还应针对性地选择监测的方法。而在监测过程中,虽然只采取监测环境系统定环境影响分子的方法,从而得到环境指标特征和数据,但是由于存在的测量标准较多,所以在确定监测方法时,应切实考虑到以下因素,即监测的指标、策略、设备承受范围、时间间隔、时间记录、数据等,尤其是应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加强对数据报表的管理,才能更好地确保其监测水平达标。
2.3选择生态环境的监测仪器。我国的监测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体系,并且采用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监测。如一部分选择大型的设备进行监测,还有一部分部门则是采用小型的监测设备。在选择生态环境的监测仪器时,应紧密结合以下三点原则进行:一是仪器的灵敏度一定要高。仪器的灵敏度很容易受天气的影响,在进行地理环境的监测时,仪器的灵敏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仪器的灵敏度高的时候,才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度;二是测量方法,在进行监测的时候,需将测量方式简单化,这样有利于测量的有效进行;三是小体积,仪器方便于监测。
3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不断完善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态环境监测中,应切实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3.1对生态状况的监测情况进行及时的汇报。对监测数据的处理是整个监测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将数据整理后,才能从整体上观察出环境的变化状况,从而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证据,监测年报的定期上报就是其中一种数据处理方式。所以在生态监测工作中,应及时编制生态环境监测年报,并在整个年报中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生态状况的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二是估计生态环境的发展,为接下来的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措施;三是结合实际提出改善建议,制定计划,逐步实现由监督性监测向指导性监测转变。
3.2建立生态监测信息库。信息库的建立有利于数据的整合和分类,从而为以后的监测工作提供有利的数据资料,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进行。这就需要监测人员及时收集各种监测数据,将监测的数据纳入省环境监测数据库之中,并对图形图像数据进行归类和整理,从而为监测时间的确定、时间间隔的确定和监测的地点以及数据结果的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3.3采取科学高效的方法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一是加强地面现场调查,利用科技设备对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进行考察实践;二是研读航空低空照片,采用先进的小型侦察设备在平流层进行实况监测;三是利用卫星在高空进行监测,不仅节省开支降低成本,而且监测结果良好,但是在检测前应进行商讨做好评估,考虑好备案,以防出现突发状况。
4结语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310-01
一、生态环境监测流程
1、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2、确定监测项目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
3、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
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所以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二、生态环境监测原理
1、代表性原理
所谓代表性原理是指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具有有限的点或断面代表“无限”的环境整体,并以有限的采样频率来代表生态环境变化的信息;同时,以有限的数据信息来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信息。
2、完整性原理
完整性原理是指生态环境环境监测需要采用生态环境的要素、相素以及环境压力等组合而生的监测模式,来反映生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和复杂性,这也是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性的体现。
3、规范性原理
规范性原理是指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来综合反映环境监测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深刻体现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精密性。
三、生态环境监测的划分类型
生态环境监测可以划分为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和微观生态环境监测两大类。
宏观生态环境监测是指运用遥感技术、生态制图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区域生态调查及生态统计等手段,在相关专业数据和原有自然本底图的基础上,在区域生态范围内对生态系统的条件、生态系统条件的变化、生态系统在环境压力下所产生的反应及这种反应的发展趋势进行监测。
四、生态环境监测的几个重要方法
1、3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遥感RS技术
最新消息,2011年12月2日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在西宁正式揭牌启运。我国环境部门又一新生力量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走向又一新的台阶。遥感RS技术就是通过卫星或者其他远距离的监测,监测被监测范围内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变化,分析得出此物体现在处于的状态和发展趋势,并将这些信息加以整理、反馈。技术可以高空对物体进行扫描、拍摄。对信息的采集相当快速、准确。可以被遥感的对象有很多,森林覆盖面积、植被生长的状况、空际环境污染指数、气温闭环等等。遥感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来人力资源的投入,市一中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手段。
(2)GPS技术的应用
GPS具有高精度、全天候的实时定位和导航能力,能为遥感实况数据提供空间坐标,从而建立实况数据库,及在图像图形数据库中用图像显示平台和传感器的位置与观测。环境监测GPS技术一项新型的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中,GPS与PS技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能实时动态的监测被监测物体所处的状况。例如,我们可以应用这一技术对现代城市中汽车数量进行监测,从而推断这一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量,之所以当前很多大中城市都在限行,其实就是运用这一技术对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量监测且超过相关标准之后,不得已而实行限行。
(3)GIS技术的应用
GIS技术是一个关于空间信息输入、储存管理、分析应用与结果输出的计算机化系统,是目前最大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之一。它除了具有数据库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可为宏观决策管理服务,能实现快速、准确的空间分析和动态监测研究。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应用这一技术主要是其具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监测人员能根据这一技术分析被监测区域的地理信息特点,为生态发展的规划和地理资源的管理以及灾害的预测和预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应用GIS技术可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是指建立DNA重组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新综合技术体系。现代生物技术正在使用或接枝到环境监测领域,构成了现代生物监测技术。尤其是PCR技术,应用与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酶免疫测定法的研究,单细胞凝胶电泳和等。
(1)分子标记技术
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中的主要对象。对比其他方式,生物大分子有其独特的特异性,预警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更好地揭示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2)PCR技术
PCR技术的原理类似于生物w内DNA的复制。作为现代的最先进的生物技术之一,PCR手段有非常多的优点,比如快速、灵敏、精确、简单、特异性强等。PCR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将应用于生命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科学等重要领域,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3、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环境监测应用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属于层次型的异构网络结构,最底层为部署在实际监测环境中的传感器节点。向_七层依次为传输网络、基站,最终连接到Internet。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组成。基站是能够和Internet相连的一台计算机(或卫星通信站),它将传感数据通过Internet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同时它还具有一个本地数据库副本以缓存最新的传感数据。监护人员(或用户)可以通过任意一台连入Internet的终端访问数据中心,或者向基站发出命令。
(2)PLC技术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简称PLC)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在结构上对耐热、防尘、防潮、抗震等都有精确考虑,在硬件上采用隔离、屏蔽、滤波、接地等抗干扰措施,非常适用于条件恶劣的户外及工业现场。对雨水的远程监测及控制对于农业生产及防洪抗旱有着积极的意义。本系统由PLG系列产品进行组建完成,通过对雨水河水的水位、流速、水质(如酸碱度)的测量实现远程监视。
四、结语
综上,由于国家对于环保工作的越来越重视,环保监测的对象也从工业污染源慢慢发展到对于各类生态环境的监测,从最初的点污染发展到区域性环境监测,不仅包括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延伸到生物监测和生态监测。另外环境监测仪器发展具有将实验室搬到现场的趋势,逐渐向数据直读,实时监测、连续监测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应用
环境监测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间断地或连续地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及物理和生物污染等因素进行现场的监测和测定,做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随着工业和科学的发展,环境监测的内容也由工业污染源的监测,逐步发展到对大环境的监测,即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包括对生物、生态变化的监测。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1.生态环境领域环境监测的含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生态环境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动态监测与控制,由此,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逐步推广,就监测对象而言,与一般的城市环境质量监测和工农业污染源的监测不同,主要是对一个较大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破坏问题进行监测,以真实全面的反应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的好坏以及被破坏的程度,这是对环境监测的的发展和延伸,在监测过程中需要要用到多种专业和学科的知识,以更加准确的监测某一较大区域所处的生态环境,为恢复生态环境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2.生态环境领域下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地理环境复杂,动植物种类丰富,基本集中在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占了我国土地面积的60%以上,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度的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检测力度也在不断加强。环境的监测也由早期的环境污染监测转变到自然生态环境的监测上。生态环境监测就是根据物质具有的独特属性,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适时地监测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以实现及时预防、发现和治理的目的。
3.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制度的不但完善,人们对环境认识的不断增加,对环境发展过程中的规律的总结也在不断加强,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手段。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不断应用,逐步的建立了一套系统化的监测手段和保护措施。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是利用当前各种常见的污染因子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其对形成的原因和各种现状。随着当前工业的大力发展,使我国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这就促使了我国人们对环境认识和环境保护的不断提高,同时更是存进环境审查和环境监测的发展和改变,也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
4.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
随着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对生态监测评估和预警的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而对生态环境的检测和评估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在监测过程中受到诸多方面的干扰,例如气候的变化、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和动植物的生长生存规律等等。传统的环境监测主要是靠监测人员通过手工借助仪器到实地进行监测,对环境的变化进行定期的检测,除了借助仪器外,主要是靠肉眼来进行观察,这种监测方式以难以使用人类生存和时展的需要,因而必须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为3S技术,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种技术。将这些先进的环境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对促进生态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4.1 RS技术的应用
RS技术主要是借助卫星对被监测范围之内各种物体电磁波信息的变化进行监测,经过分析,从而得到该物体的现状及其发展态势,再将信息进行整理和反馈。应用这一技术能实现高空扫描并拍摄物体,在信息采集方面具有速度快、精准度高的特点,且被遥感的对象多,例如森林的覆盖面积、空气环境的污染指数、植被的生长情况以及气温闭环等。比如在对某森林的生态环境监测中应用这一技术,就能按照所监测的森林覆盖面积减少与否判定其被破坏与否,以及该采取什么措施处理和预防,也能根据该森林上空的空气温度状态的监测,来判定是否会出现自然灾害以及自然灾害的类型,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就能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救护。目前,RS技术在生态环境检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有效地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提升了生态环境监测水平。
4.2 GPS技术的应用
GPS具有高精度、全天候的实时定位和导航能力,能为遥感实况数据提供空间坐标,从而建立实况数据库,及在图像图形数据库中用图像显示平台和传感器的位置与观测。环境监测GPS技术一项新型的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中,GPS与PS技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能实时动态的监测被监测物体所处的状况。例如,我们可以应用这一技术对现代城市中汽车数量进行监测,从而推断这一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量,之所以当前很多大中城市都在限行,其实就是运用这一技术对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量监测且超过相关标准之后,不得已而实行限行。
4.3 GIS技术的应用
GIS技术是一个关于空间信息输入、储存管理、分析应用与结果输出的计算机化系统,是目前最大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之一。它除了具有数据库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可为宏观决策管理服务,能实现快速、准确的空间分析和动态监测研究。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应用这一技术主要是其具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监测人员能根据这一技术分析被监测区域的地理信息特点,为生态发展的规划和地理资源的管理以及灾害的预测和预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应用GIS技术可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5.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加强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是现代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还不够完善,应针对具体的生态环境的特点及具体的环境制定出适合我国的环境监测项目,完善监测技术和监测流程等,以进一步提高监测的准确度,推动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实现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峻.浅谈生态环境监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8(1):91-94.
[2]于小英,魏文德.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商业,2012,(26):271.
【关键词】环境监测;生态环境;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应用分析
环境监测是一种现代化监测方法,运用物理和化学等科技手段对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进行连续或间断的分析和监测,并根据分析和监测结果对所监测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正确的监测结果能准确分析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并及时、准确的反映现场生态环境质量和动态趋势,为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的资料和理论依据,从而使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1.生态环境相关概念及生态环境领域下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
1.1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监测的概念
生态系统通常指地球表面非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的生存关系,其中环境的质量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依据生态学理论基础,对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人为作用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组成部分和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生态学研究,可以对生态系统环境的生态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
运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多种角度和尺度下研究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度量,是生态监测的主要内容。生态环境监测的对象与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质量监测的对象不同,与工业污染源监测的对象也不同,它着重的部分是大区域、宏观性的生态环境问题。
1.2生态环境领域下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
我国虽然疆土辽阔,环境资源丰富,但很多地方的生态环境还没有得到完好的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系统处于非常不稳定、脆弱的状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监测,保证生态环境系统的安全。生态环境监测的分析监测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系统自身条件、条件变化以及对外界压力的反映和趋势。监测手段可以及时的发现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威胁,防止环境恶化的同时消除可能发生的环境隐患。
2.生态环境领域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应用意义
同生态环境恶化和破坏监测技术相比,生态环境领域环境监测的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依据为生态环境的发展过程,其监测的范围不大,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监测范围也会越来越广,由微观变为宏观。3S 技术的出现展现了其准确、快速和宏观的技术特点,它可以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遥感监测和调查,完整的做出环境领域内环境监测的评估方案。GIS 技术系统能对各种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环境威胁预测、预报,从而有效的防止环境的恶化。方法操作性强、技术路线统一、规划要求准确、指标体系完整是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通过水土保持、产量预测、灾害预报和资源调查等总结环境监测的经验,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打好基础。
环境问题会造成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也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很大的威胁和伤害,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要先从环境监测做起。生态环境监测利用现代技术对环境中的污染因子进行综合性监测,分析污染原因和污染现状,将环境的质量和发展形势展现出来,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环境和利用环境。
3.“五性”因素对监测数据质量影响分析
3.1监测数据代表性的影响
监测数据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空间分布上,根据规定的要求及确定的目的获得可反映典型环境特性的数据。任何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都不可能是非常均匀的,如果监测数据没有代表性,就不能真实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环境质量水平、规律及变化趋势,这样的数据结果一是会误导公众,使社会、公众对环境监测质量不认可,二是会误导政府,给政府对环境的管理决策带来偏差。造成环境监测数据代表性差的原因是:监测布点选点不当,没有代表性;其次是布点数量不够,获取的信息不完整。
3.2监测数据完整性的影响
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就是按照预期计划取得有系统性、连续性或周期性环境数据的特性。完整性表示数据的总量可以满足预期要求的程度或数据收集足够、全面。同代表性类似,数据不完整的后果也不能真实、有效反映环境质量水平,造成“以偏概全”的片面结论,招致公众不满、使环境管理部门不能作出正确决策。引起监测数据不完整的原因有布点数量不足、采样次数少以及检测分析、数据处理不完整,如测试项目不全、漏测、辅助参数不完整等问题。
3.3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即测量结果与客观环境符合的程度。准确性一般以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来表征,并采用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的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来表示,反映了该方法或系统所存在的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评价准确度可通过标准样品分析、测定加标回收率及不同分析方法的比对来确定。
3.4监测数据精密性的影响
监测数据的精密性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平行性、重复性与再现性。精密性以监测数据的精密度表征,主要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随机误差的大小。精密度一般用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等表示。精密性反映了分析结果的稳定性,精密度越低,随机误差越大,检测数据的稳定性越差。
精密性与准确性有着密切关系,精密度好才可能准确度好,精密度差不能判别数据的准确度。
3.5监测数据可比性的影响
监测数据的可比性表示在环境条件、监测方法和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获得数据结果一致的程度。可比性既可以在不同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也可以对同一实验室分析相同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还要求在时间、空间上可比,并实现国际间、行业间的数据可比。监测数据的可比性是评判监测质量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可比性,那么监测质量的高低、数据的准确程度都无从谈起,更罔论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了。
4.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措施
4.1耗散结构理论概述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人普里高津(Ilya Prigogine)所创立的理论,旨在解决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的有序问题,该理论一经推出即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该理论认为一个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当外界作用于系统的条件达到一定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发生突变(非平衡相变),系统就可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新的状态。
4.2传统质控模式的缺陷
传统的环境监测质控系统是封闭的静态控制模式:监测站长质量负责人质量控制员项目监测组长监测分析员。该系统虽然分工明确且简单有效,但监测数据的控制主要依赖于质量控制员,其他人基本上是履行签字手续,很难对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有效监督,对数据的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纠错也难做到,一些伪数据也不容易被发现和剔除,因而这种控制方式是不完善的,存在很大漏洞。
4.3质控系统的改进和优化
为了改变传统质控模式的不足,按照耗散结构理论就应打破封闭的系统模式,引入反馈、监督和交流机制:一是接受外部监督,允许社会对监测数据质疑和复检。二是经常性地与同级或上级环境监测部门交流,进行监测数据可比性的分析,找出不足,及时改进;通过交流更新知识及获取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三是强化平面控制,在系统内部不断制造非平衡状态,通过非线性作用使系统产生涨落,促进监测人员互相交流和监督,提高技术水平、减少或消除系统误差,使监测分析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得到持续改善。四是耗散结构理论非常重视信息的畅通,系统应按照信息加工原理,使进入的信息经过甄别,信息释放的同时也向信息源反馈信息,促进信息流得到良性循环。
4.4加强监测数据的审核
为保证监测数据质量,应加强对数据的审核:一是完善三级审核机制,除了质控审核外,重点加强项目分析组(室)和质量负责人这两级的审核。二是通过检查样品采集原始记录审核数据代表性。三是进行数据完整性审核,重点在采样是否符合规范、分析方法是否符合监测目的、辅助参数是否完整。四是审核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着重审核加标回收样、比例平行样、密码样、密码平行样、校准曲线、空白试验值、方法检出限等。
5.环境监测相关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分析
环境破坏的速度不断加快,使得生态环境监测相关技术水平应当越来越高,监测范围越来越大。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工作既复杂又系统,而且在监测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监测周围的多种因素都可以影响监测的结果。传统的监测手段主要是通过手工操作仪器设备进行监测,结果通过人工分析计算。现代化技术的融入,使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5.1 RS技术应用的分析
卫星是RS技术应用的核心内容,利用卫星对监测范围内的电磁波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得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电磁波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环境质量的现状和环境发展趋势。RS还可以对所监测范围内的物体进行高空扫描拍摄,具有信息采集速度快、采集准确度高等特点,尤其是遥感物体。如果要对监测范围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植物生长状况、气温闭环和森林覆盖面积等进行监测,则可以利用RS 遥感技术,对所监测范围内森林的覆盖面积进行监测,利用卫星拍摄判定森林面积是否减小、是否遭到破坏以及采取何种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根据所监测森林上方空气的温度来判定该地区森林是否会发生自然灾害以及自然灾害的类型,并针对突况作出最佳的补救措施和方案,保护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
5.2 GPS技术应用的分析
生态环境监测GPS技术是一种监测环境新型技术,的它的特点为实时定位和导航、监测精度高、遥感技术可以分析出数据的空间坐标,并构建图形图像数据库,在数据库中用图形图像表示传感器和平台的观测与位置。在生态环境领域范围内,GPS技术不同PS技术,它可以对被监测物体进行实时的、动态的监测,监测其所处的环境和状态。比如,利用GPS技术可以对城市中所有汽车的数量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此信息判断城市中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多少。合理运用GPS技术应用不仅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而且还可以利用监测结果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判定,进而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5.3 GIS技术应用的分析
GIS技术拥有计算机化系统,是当前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规模最大的系统,它包含了存储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输入和结果输出。GIS技术应用不仅具有数据库功能,还具有辅助决策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准确、快速的进行动态监测和空间分析等宏观决策管理。根据监测环境的地理信息,GIS技术能准确分析被监测区域的地理特征,从而可以对生态发展和地理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以及自然灾害预警和预测等。GIS技术能更准确、更真实的进行生态环境监测。
6.结束语
环境监测技术应当覆盖整个生态环境领域、贯穿整个生态环境系统评价,一方面准确、及时的反映出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状况和发展形势,另一方面为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生态环境治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 [科]
【参考文献】
[1]高华,杜艳雷.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J].科技资讯,2011(15).
[2]傅晓娜,宋倩.环境监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职教论坛,2009(S1).
[3]姚琳琳,方小萍.浅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9).
关键词:铁路工程;施工;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铁路建设项目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建设周期长,线路长,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与铁路周围的环境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铁路项目建设不同于其他工程项目,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工程前期勘察阶段就已开始,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一旦对工程周围的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湿地、绿色景观带等地区造成环境破坏,将造成不可修复的影响。因此,在铁路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做好环境监测,加强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全过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1铁路工程施工对环境影响的主要特点
1.1点线影响兼而有之,点的影响是重点
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价、项目竣工生态环境保护验收等工作实践发现,铁路项目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具有点线兼有,以点为重点的特点。这里的点主要是指铁路建设线路上的跨河(江)大桥、穿山隧道等特殊地质上的工程建设点;项目建设沿线的风景名胜区内的文物古迹、人文遗迹以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为保障铁路项目建设施工设立的取土场、沙石料场等施工场地;为保证铁路系统正常运行建立的站所、服务区、养护区、货物散装场等,均是以点的形式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1.2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兼而有之,主要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主
铁路建设项目线长点多的特点使得在施工过程中要占用大量的土地,破坏地表植被,改变铁路沿线的生态系统,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改变地下水的流向,造成水土流失,一些野生动物被迫迁徙,影响物种的繁衍生息,同时,还可能对周围的名胜古迹、人文自然景观造成破坏。对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铁路系统营运过程中机车、客车、货车、罐车以及各站所、货场、服务区内的相关设施设备排放的对环境有污染的或影响环境的有害气体、固体废弃物以及其他污染物等。
1.3铁路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破坏较重,对环境污染较轻
在铁路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工期长,工程量大,受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在隧道开凿,桥梁建设,路基挖掘填土等工程的实施较为集中,因此,对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植被破坏、土地的占用等。铁路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主要集中在施工重点路段沙石料场的生产、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以及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生活建筑垃圾等,由于施工期内这些生产生活设施较为简单,且具有暂时性和间隔性,因此,总体看项目施工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小。
2铁路工程施工中环境监测的主要范围和内容
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为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监测的范围主要包括:项目主体工程(路基、沿线站所、服务区、电气线路等基础工程配套设施等),临时性工程(施工临时性生活区、沙石料场、取土场、施工通道、搅拌站、预制场等)施工场地以及周围受施工影响的区域。施工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水源、噪声、空气等方面实施的监测。在环境监测范围上,根据环境要素的不同,实施专项监测的范围也不同,具体为:(1)对主体工程和沙石料场、取土场、预制场等临时性工程,以实施生态环境监测为主,检测范围为施工区及周围100-300米范围内。(2)对工程沿线涉及的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区等敏感区域,主要以实施声环境和振动环境监测为主,保护范围分别为工程施工及邻近200米和500米区域范围内。(3)对工程沿线场所废弃物排放处的监测主要以实施水环境、空气环境、噪声、振动等专项监测为主。在水环境监测上,主要对施工期内的污水排放口及附近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实施监测;在空气环境监测上,主要在主体工程区以及邻近区域300米范围内;在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上主要以各牵引变电所距离变电所围墙30-50米范围区域内。此外,在铁路项目施工环境监测的内容上,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环境是否达标的监测,具体包括铁路工程施工当中及其试运行期间在声音、水体、空气、固体废弃物等方面污染物排放以及处置上是否达到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施工完成后对临时性占地、施工场地处理是否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及维护所要求的标准;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环境纠纷是否得到及时合理妥善的处置等。二是对环境保护的监测,具体包括在主体工程和临时性工程施工建设中,是否按照有关部门批准的工艺、规模进行设计安装,在环保措施处理上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环保措施是否落实执行到位,工程实施过程中是否制定了科学的可行性的环保制度等。
3加强铁路工程施工中对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对项目周边水环境的监测
在对水环境进行监测过程中,要严格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等制度规范执行。在检测仪器上主要包括便携式水质监测仪,水体样本采集设备,水体悬浮物检测仪等。在水环境监测点、监测项目和频次的选择上:监测点主要选取桥梁施工项目经过的一二级水源保护区、水源地、国家规定的三类以上水体,隧道施工中的居民取水口、风景游览区施工隧道以及大型施工临时场地、搅拌站附近的排水口进行监测。在监测项目上主要包括水源中的固体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等。在监测频率上,桥墩施工前、桥墩施工围堰拆除前对周边水体各监测一次,施工期间对桥墩每月监测二至三次,隧道施工中对排水工程每季度监测一次,对预制场、搅拌站等周边水质每季度监测一次。
3.2加强对噪声环境的监测控制
对铁路施工中的噪声监测主要依据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建筑施工场地噪声监测方法等,在监测点的选择上,主要是铁路线路通过的居民集中居住区,以及居民建筑距离线路最近三十米内的住宅,另外,还包括学校、医院等特殊敏感点。进行监测时,要根据实际地形地貌进行水平和垂直两方向监测,对施工场地等监测点的选取要选择距离敏感点最近的位置。在监测项目上,主要是等效I声级。在监测频率上,项目施工高峰期每月监测不少于两次,非施工期间原则上每季度监测一次。另外,还要加强对振动环境的监测控制。在监测点的选择上与噪声监测点类似;在监测项目上为铅锤向Z振级;在监测频率上,项目施工高峰期每月监测至少一次,其他时期每年监测二至三次。3.3加强对大气环境的监测控制对大气环境的监测主要依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相关规定。监测点的选择主要是施工场所的下风向位置,监测项目主要是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监测频率主要是在施工高峰阶段每月监测不少于两天,上午、中午、下午各采集样本一次,在非施工高峰期内,每季度监测一天,上午、中午、下午各采集样本一次。同时,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内,要对施工周边的农作物加强实时监测。
作者:步超 单位:中铁三局集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霍文轩.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的内在联系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5):56-57.
[2]白景峰.环境监理在交通项目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2014(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