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文化的基础

中华文化的基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华文化的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华文化的基础

中华文化的基础范文第1篇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中国之需、世界之需

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历史与现代共生的、丰富而鲜活的文化。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唯一流传至今仍生机勃勃的文明。中华文化不仅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一以贯之的发展系统,而且长期以来以其文化高度的发展影响着周边的文化。

从纵向来讲,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当代文化是一个整体。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讲话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土壤与基础,“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中国文化是一个有着智慧的鲜活的文化。

从横向来讲,中国文化不是指汉族文化,而是一种一体多元的文化,这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质,其丰富性多元性世界少有。中国文化包括了中国大家庭中各个民族的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文化,而中华民族通过多年的努力,处理好了各种文化的协调关系,终于形成了当前的多元一体、历史与现代共生、丰富而鲜活的中国文化。

当前中国经济成为世界重要引擎。中国在超大地域、超长历史、超多人口的背景下,以爆发性速度完成了西方400年完成的经济发展历程。这种规模和速度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同时,近几年世界形成新的政治格局,中国展现出新的外交姿态,国家外交实力急速提升。在此情况下,需要中国文化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为诠释中国政治服务,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势在必行,是中国之需、世界之需。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在政府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努力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在各方面取得了辉煌成绩。中外文化交流热不断升温,中国文化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进步。媒体也搭建出“走出去”新平台,近几年,中国广电媒体“走出去”主题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国有广电机构、民营影视机构相辅相成,以齐头并进势态走向世界。孔子学院经过十年建设也取得了辉煌成绩,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126个国家(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其中,亚洲32国(地区)103所,非洲29国42所,欧洲39国159所,美洲17国154所,大洋洲3国17所。孔子课堂设在65国共851个(科摩罗、缅甸、马里、突尼斯、塞舌尔、瓦努阿图只有课堂,没有学院),其中,亚洲17国79个,非洲13国18个,欧洲25国211个,美洲7国478个,大洋洲3国65个。累计注册学员345万人。有61个国家和欧盟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达1亿人,比2004年初建孔子学院时增长3.3倍。虽然中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骄人成绩,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虽然中国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不断提升,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之并不相匹配,在“走出去”战略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整体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薄弱,国际话语权不强,复合型高端国际化人才匮乏,语言与学术创新支撑不足等问题。同时,文化“走出去”内容、路径和方式不科学等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就中国文化“走出去”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外语人才,尤其是非通用语人才的培养

语言具有承载与构建文化和标记国家与民族的社会文化功能,语言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也是国家开展涉外工作和相关研究的关键支撑。但中国目前所能掌握的语言覆盖面已经跟不上国家在世界的快速发展。据统计,中国有3亿人学习外语,涉及56个语种,而面对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个民族,及6000多种语言,中国作为一个外语学国,如此的语言覆盖面就显得极不均衡。且现今中国高校“一带一路”小语种专业开设明显不足。具体而言,“一带一路”覆盖的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5个地区的官方语言数量超过40种,而中国2010-2013年外语专业招生语种只覆盖其中的20种。且已招生的20个“丝路”小语种中,11个语种的在读学生不足100人,其中波斯语、土耳其语和瓦斯西里语3个语种在50-100人之间,希腊语、希伯莱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普什图语、僧伽罗语和菲律宾语等8个语种均不足50人。所以说,当前语言成了我们对外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开发新丝路的伟大事业当中的一个瓶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主任、厦门大学教授苏新春通过对中国五大科研基金的语言学选题的多维量化分析,指出虽然2010年以后中国语言规划政策研究者已开始将目光投向国外,但关注的重点仍是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和地区,对“一带一路”所涉及的经济发展与利益攸关地区关注较少,甚至对“一带一路”国家语言现状都知之甚少,语言交际能力甚弱;中国会外语的人虽多,但集中于大语种,小语种人才匮乏的状况十分突出,这些现状都亟需改变。因此,文化“走出去”语言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在未来发展中,应持续有计划地增设新语种,形成语言建设总体方案,把语种建设与对象国研究、区域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2. 加强对传播对象国的语言文化研究,有针对性开展对外传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在传播交流的外壳下,都蕴藏着丰富、独特的人文知识,完整全面地记录着一个国家、民族深刻的人文底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国民性格。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必须要立足于对彼此的语言和文化的充分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差别甚大。加强对对象国语言文化概况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也可以加深各国民众的互相了解。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要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语言文化国家采取不同的传播手段和策略,不可不加区分,批量传播。这就需要加强对于“走出去”对象国的语言文化研究。近两年,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阵地――孔子学院在个别国家的发展遇到“噪音”,在美国、加拿大等地遭遇了极个别机构和人群的质疑和排斥。究其原因,汉语国际传播从业人员的一些言行与对象国价值观发生冲突,其中不乏欠妥之处。如对员工信仰问题的处理,媒体访谈中的话语失当等等。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到65个国家,“一带一路”沿线自古以来就是多语言、多民族文化富集区,处于东西方多个文明交汇的地区,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的矛盾与冲突,不同民族与种族的矛盾与冲突,呈现易突发、多样性、复杂化、长期化的特点,某一特定事件的爆发可能对周边国家乃至多个国家产生较强的国家风险外溢效应。同时,这些国家多处于现代化建设阶段,面临突出的政治转制、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艰巨任务,国内政治经济的稳定性和成熟度较差,容易引发国家风险。这样,为保证中国经济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和顺利发展,应加大对“一带一路”核心区的语言发展、对外语言传播策略、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等相关问题研究,及文化政治、历史的研究。充分发挥和利用好语言文化优势,争取沿线国家人民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筑牢对外政治经济交往的民间基础、民心基础。因此要深入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接受心理,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使中华文化不但能“走出去”,而且能“走进去”。

3. 精心构建反映中国文化特点的对外话语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精神富矿,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依然充满着智慧的力量。怎样把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播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建构反映中国文化特点的对外话语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关键。如建立反映中国文化特点的学术话语体系是当下中国学术“走出去”之关键。但一个新的话语体系的建立绝非短期内完成。这本身就是一项需要耐心长期展开的基础性学术研究。如何进一步将其政治话语体系与国际话语体系融合,在融合中如何保持其自身政治的特色,这些都是有待我们不断努力的。构建反映我国文化特点的话语体系关键在于要注重科学性。科学性是指我们传播的概念范畴表述要反映本国文化特点,符合中国国情;要与国外习惯的话语体系、表述方式相对接,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要尊重翻译的客观规律;要充分尊重和顾及对象国的政治、历史及风俗文化。这样才能把中国各方面的东西解读好。建立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针对倾听者讲好中国故事,这是一个崭新的、伟大的事业。

4、继续发挥国家主导作用,淡化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的官方色彩

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及积极性,形成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强大合力。在“走出去”过程中要继续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政府作为决策与管理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必须在文化“走出去”工程中承担自己应尽的职责,发挥其在文化“走出去”工程中的作用。政府层面的努力促进了文化交融、彰显了中华文化特色,但要应对国际舆论甚嚣尘上的“中国”、“资源掠夺论”、“中国崩溃论”,应对当前形势下西方发达国家与中国博弈加剧的国际形势,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就要淡化官方色彩。

以汉语国际传播为例,孔子学院遭遇的几次事件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这是中国国力增强、与西方国家博弈加剧的结果。从西方国家孔子学院的增长速度可以看出,大部分国家对于中国抱有强烈兴趣,交流合作的愿望也很强。但同时,中国国力的增强又助长了“中国”,催生了某些国家的防御心态。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孔子学院现有传播模式中争议的关键词主要是“官方资助”与“中外合作模式”。由于孔子学院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国政府,加上西方国家对中国政府所持的偏见,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将汉语传播同政治目的划上等号,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一些中国官方资助的文化中心上。至于合作模式,孔子学院采取了与其他国家语言传播机构不同的中外合作模式,被指建在大学内部,试图控制对象国教学体系。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博弈仍将继续。这种情况下,汉语国际传播将成为更加敏感的地带,容易成为国家间矛盾的“火山口”。有研究显示,美国孔子学院的发展进度与美媒对孔子学院的负面评价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政府主导在孔子学院发展初期的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如今孔子学院的汉语传播已初具规模,应进入到持续平稳发展的新阶段,汉语国际传播需淡化官方色彩,逐渐过渡到政府支持、民间主导的模式,孔子学院应在外宣策划、纲领文件、官方口径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尤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更应强化民间机构的形象,避免成为政治符号。

(本文为北京市教委共建科研项目“文化走出去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西平主编:《中国文化走出去年度研究报告(201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②刘奇葆:《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光明日报》2014年5月26日。

中华文化的基础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差异比较分析法;文学话语蕴藉;泰山精神

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016-02

一、文化语言学的差异比较分析法

邢福义先生在《文化语言学》中提出: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混沌学的自相似性,即:通过语言可以蠡测到某一文化的部分特质。而文化的这些特质,往往是通过语言的差异比较分析体现出来的。利用语言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两个维度上的差异,来折射和探寻文化层面的深层变迁,这就是文化语言学的差异比较分析法。

文学话语,特别是集中在描写某一特定领域或某一特指事物的文学话语蕴藉,往往具有论元发展的继承性和论元指向的单一性。从历时层面来讲,文学话语蕴藉往往不是被割裂或隔离的而是一脉相承的,秉承文化背景后的精神内蕴并一以贯之,这就是论元发展的继承性;从共时层面来讲,文学话语蕴藉往往围绕着这一领域或事物的文化背景从多角度多方面加以阐释和解读,这就是论元指向的单一性。因此,在历时层面上,依靠搜集有代表性和较高价值的历代文学话语蕴藉并开展比较研究,能够从各种差异中找到其精神内蕴源流的发展继承性;在共时层面上,要对这些集中于某一领域或某一事物的历代文学话语蕴藉逐个分析考量,印证其在相似的文化背景下存在不同表现的指向单一性。无论是发展继承性还是指向单一性,既是描写某一领域或事物的文学话语蕴藉中的论元特点,又是这一论元所属的文化体系的精神内蕴特点。可以说,文化语言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语言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特点研究,实现对文化的发展继承性和指向单一性研究。

二、文化语言学观照下的泰山精神初探

在搜集到历代古今圣贤描写泰山情貌并以此为论元的,具有代表性和较高价值的文学话语蕴藉基础上,采用文化语言学的差异比较分析法,对论元进行历时性的比较总结和共时性的分析归纳,把握论元所在的文化体系的精神内蕴的发展继承性和指向单一性特点,对文化语言学观照下的泰山精神展开初探。通过搜集资料并整理分析,笔者发现历代古今圣哲对于泰山的理解和评述,多现于较多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等,同时,也散见于泰山随处可见的题刻、石刻、碑刻等。经过一一验证,这些文学语言的论元都是泰山。因此,利用文化语言学的差异比较分析法,泰山精神的发展继承性和指向单一性特点如下:

(一)泰山精神:“会凌绝顶”的攀登意志

泰山拔地通天的巍然雄姿,激发了人们登攀向上的渴求。对此,古今哲人都有大量的论述,在历时性层面上,从孟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邹善的“宁不念崎岖,怀此久且亟……频语鲁诸生,万仞在自力”(《登泰山》)、朱节的“大观荡尘襟,敢辞登陟难”(《登岳》),等等,都精辟地揭示了论元泰山的文化精神内蕴,这是泰山精神的发展继承性的突出体现。在共时性层面上,对于泰山登山沿途的历代题刻中,有很多是昭示攀登主题,用以描写论元的指向单一性,例如:红门有“登高必自”,快活三有“从善如登”,十八盘有“上天梯”、“亦可阶升”、“共登青云梯”,大观峰的“登峰造极”。其中民国袁家的一则题刻阐述的最为精当:“愿同胞努力前进,上达极峰,独立南天门,高瞻远瞩,捧云擎日,可以张志气,拓胸襟,油然而生爱民拯世之心。”恰切道出泰山攀登精神意义所在,是对泰山精神的指向单一性的印证。

(二)泰山精神:“重如泰山”的价值取向

由于泰山给人以凝重、稳重的视觉感受,在古人“君子比德”的思维下,泰山就成为某种高尚人格的象征。在历时性层面上,汉代史家司马迁便振聋发聩地提出“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史圣以蒙受奇耻大辱的人生体验为代价,感悟出泰山所蕴含的人格价值。这一譬喻,成为中华民族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为国家民族而奋斗献身。而近代在《为人民服务》中又引申此义,称:“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种意义的引申,不仅仅是语词上的阐释和解读,更是对一以贯之的泰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赋予了“重如泰山”以新的时代精神,而精神内蕴的变迭更新,则是论元发展继承性的突出表现。在共时性层面上,对于“重如泰山”精神的语言定义,也是紧紧围绕着著作者对于泰山的视觉感受和秉性气质所述,依靠文学话语蕴藉,将人生、人性、人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连接,把泰山精神看成贯穿这些文化价值符号的核心,这是论元指向单一性的基本特征。

(三)泰山精神:“不让土壤”的博怀

泰山文化在形成中,广泛吸纳了各区域、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其文化特征呈现多元色彩,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兼容的一面。在历时性层面上,秦代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论称:“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正是对这一文化体系的精神内蕴的生动隐括。《韩诗外传》的“泰山不让砾石”,郑世元的“泰山不自高,因丘垤以成形”,元代徐世隆的“泰山元不让微尘”(《蒿里神祠》),民国时期熊克武的“能成其大”(云步桥附近刻石),都高度礼赞了泰山包含万物、博大虚怀的气象。而作为论元的泰山精神具备发展继承性的特征。在共时性层面上,民国邱山宁之《泰山赞》诗,则是集中体现论元的指向单一性特点的代表作:“泰山何其雄,万物都包容。泰山何其大,万象都归纳。泰山何尊严,万有都包含。一切宇宙事,都作如是观!”从泰山的雄伟、博大、尊严三个话语角度去论证泰山的壁立千仞、包容万象,集中体现其立足于宇宙的精神内蕴,这是论元的指向单一性表现。

(四)泰山精神:“捧日擎天”的光明追求

明代赵勋在《登日观》中所言:“火山乍见焚东海,曦驭俄惊耀上台。”对泰山日出的无比崇拜,正是中华民族追求光明意识的集中体现。在其背后有着颇为久远的文化背景:在古东夷文化中,东方崇拜与日崇拜便有显著的地位。由于高山之巅是最先观看到日出的所在,所以在先民观念中,山岳与光明紧密相连。泰山日出观念正是此一信仰的遗存,体现了中国太阳崇拜与东方崇拜的思想精髓。不是太阳崇拜还是东方崇拜,这种文化体系背后的精神内蕴和思想精髓,都是泰山精神自身发展继承性的显著表现。在历时性层面上,这种对光明的向往,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形之梦寐、牵之诗魂。在共时性层面上,从三国程昱的“梦天捧日”(《三国志・程昱传》),到宋人梅尧臣的“梦吟日观”(《登泰山日观峰》),再到元代徐世隆的“梦登日观峰”(《纪梦》),都包含着对于太阳和东方的信仰崇拜,这种崇拜是唯一的,亘古不变的,是深深扎根在远古民众乃至当今人民群众精神内层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关于太阳和东方的文学话语蕴藉,一则是描绘登峰造极之后观览日出胜景的兴奋和自豪,二则是述说立于山巅时分遥望东临俯瞰环宇的骄傲与畅达。正是情感认同的一致和合流,恰恰成为构建共同价值观念的基础,进而使得论元的指向性单一独特,即泰山精神的“捧日擎天”的光明追求。

(五)泰山精神:“国泰民安”的美好寄托

元好问语:泰山“雄重盘礴”。泰山,自古来就是稳定安宁的象征。正是如此,人们便很自然地将泰山与国家、社会的安定联系起来,这属于实体隐喻的相似性原则。这种实体隐喻,是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成是具体的、有型的实体,因此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与原因。汉代淮南王刘安《上武帝书》中云:“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也。”即:国家的安定,宛若泰山被结物的大绳所固定一样,牢不可移。由于“泰”字除训有“大”意外,也包含“安”意,古代“治而通”的政局也称之为“泰”。由实及名,泰山遂进而成为体现“国泰民安”此一民族价值观念的最佳载体。因此,在共时性层面上论元的指向单一性特征是突出明显的,“平安”是这一文化体系背后的精神内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泰民安”的美好寄托是泰山精神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大观峰上有清代题勒“与国咸宁”、“与国同安”、“斯山之固,国家柱石”,而丈人峰上却有当代日本书法家柳田泰云的书刻“国泰民安”,二者分别从国运、国情、国家等诸多角度,切中泰山精神的这一要义。在历时性层面上也证明了论元发展继承性的集中表现,印证了历代古今对于泰山精神的文学话语蕴藉的种种阐释,都是对于“国泰民安”的美好寄托的理想延续和源流发展。

三、综述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一书中指出:“语言是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而文学话语蕴藉也同样深植于文化体系之中,其论元的发展继承性和指向单一性,更是文化体系背后的精神内蕴特征。通过不完全归纳、总结和整理历代古今对泰山精神各方面多角度的阐述和诠释,我们利用文学作品和碑刻铭记等诸多语言资料,依靠文学话语蕴藉,成功地提取了泰山精神的基本特质,进而对泰山文化做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同时,从学科本体角度实现了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有机融合。利用差异比较分析法,对文学话语蕴藉及其论元展开研究,是实现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认知方式之一,这也是文化语言学成为我们语言研究视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理由。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文化语言学论纲[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

中华文化的基础范文第3篇

以培养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为重要目标,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纪律教育,积极推进德育现代化工程建设,围绕上级工作部署和学校工作计划,以德治为基础,以法制为

保障,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以培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合格学生为目标,强化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五爱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特别是行为规范的养成性教育,认真探索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子;加强班级年级的管理,努力提高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我校德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总目标:

1.加强道德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评选“文明规范学生”、“文明班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活动,以点带面,继续推进中学生行为规范建设,使广大同学明确道德规范,培养道德行为,增强道德修养,学会道德评价。

2.加强法制纪律安全教育,各项教育活动做到制度化、阵地化、社会化,确保在校学生安全无重大事故和违法犯罪。

3.建好学校、社会、家庭这一强有力的德育网络。

4.完成校园文化环境布置,增强育人氛围。

5.在各项德育活动中争先创优,争取优秀成绩。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严格德育常规管理,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促进良好的卫生习惯。

1.认真扎实地搞好

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广大同学人人明确道德规范,各班制订出文明公约,要求做到:平时不说脏话,不打架骂人,不欺侮弱小学生,不迟到早退,不旷课逃学,不乱抛果壳纸屑,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化妆不戴首饰,不吸烟喝酒,不抄作业考试不作弊,不看不听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远离网吧。在同学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照规范检查自身和班内、有哪些不文明行为。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意见。提出具体措施,对普通性问题学校组织集中整顿,同时,树立文明行为示范学生、示范班等榜样,起示范带头作用。

2、加强监督检查评比机制,平时由团委、学生会组织文明监督岗,进行值勤,政教处组织人员进行每日的常规检查和不定期的检查,评选“卫生红旗班”

3、加大法制教育力度,预防和杜绝学生违法犯罪。 经常与镇综治办、派出所、法制副校长联系,聘请有关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报告,组织观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

4、坚持正面引导,杜绝体罚、变相体罚,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有体罚现象实行考核评优一票否决制。

(二)、以“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学校”为重点,坚持搞好“阵地育人工程”。

1、围绕学校的工作重点,定期办好宣传栏。

2、、继续坚持升降国旗制度,搞好升旗仪式,坚持开展好“国旗班”活动。

3、定期检查各班的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并配合其他处室做好学校的文化建设,

(三)、以“创建十无文明班级,培养合格学生”为重点的课堂主渠道的“课堂育人工程”。

1、按计划、按要求认真备好班会课。

2、要按时上好班会,其他课不得占用。

3、要不定期的检查班会情况,

4、本学校期主题班会的主要内容: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传统礼仪教育

法制教育。

安全卫生教育。

(四)、开展“爱校卫生月”活动,推进“环境育人工程”。

1、要认真抓好学生个人、班级、年级的卫生管理,要做到“净化、美化”。

2、学校对年级、年级对班级,班级对学生要层层落实卫生责任制。

3、要组织好卫生检查组织,并积极开展工作。

4、要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个人、班级、年级卫生,并把检查情况进行通报,检查情况记入班级年级卫生积分中。要定期组织评选卫生先进个、班级、年级活动。

(五)、搞好“结合教育”,达到全方位育人。

1、要求各班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学年一次)。

2、争取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法制、社会实践、科技教育。

3、学样校组织召开九年级家长会。

(六)“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育人工程”。

认真组织学生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艰苦朴素教育、安全教育、理想与前途教育。坚持搞好各种精神文明年级、班级的评选活动。对各种活动育人情况,要认真进行总结评比,搞好校园美化工作,用好宣传橱窗加大宣传力度,搞好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育人环境。

(七)关注弱势群体,认真进行特困生情况调查,继续开展好“身边的希望工程”和扶贫帮困活动,让更多特困生享受到祖国、学校的温暖,激发起他们的爱党爱国和努力学习的热情。

四、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开学典礼,表彰先进为主题升国旗仪式(全校)。

2、专题教育系列:安全教育。传统礼仪教育、“十无”文明班创建活动启动仪式

3、培训卫检查小干部员及学生干部。

4、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三月份

1、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为主题升国旗仪式(全校)。

2、结合学雷锋月, 各班出版“学雷锋、树新风”宣传专栏。

3、召开初三级学生家长会。

4、专题教育系列:文明礼仪教育(一)。

5、对优秀学生进行团知识学习培训。

四月份

1、组织入团积极分子学习团的知识

2、筹备纪念“五·四”活动、

3、出版庆祝“五·一”、纪念“五·四”宣传专栏。

4、期中考试动员及考风考纪教育。

5、专题教育系列:安全教育讲座。

6、初二级主题班会:做生活的强者——如何对待自卑和压抑心理。

五月份

1、庆“五·一”、“五·四”活动为主题升国旗仪式(全校)。

2、团委、各班开展纪念“五·四”活动。全校师生歌咏比赛。

3、吸收新团员、举行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评选优秀团员活动。

4、期中班主任工作会。

5、做好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工作。

6、期中班风检查。

六月份

1、做“四有”新人为主题升国旗仪式(全校)。

2、专题教育系列:法制教育专题讲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专题教育系列:卫生健康教育讲座。

4、做好毕业班学生中考动员及组织工作。

中华文化的基础范文第4篇

一、优化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文化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的,这种文化体现在班级里的多数成员所呈现的精神面貌、信念、价值观等,班级文化的外部表现在班级内的学习环境和学生的行为规章制度,内部表现在学生的精神面貌、班级的学习风气、学生的行为举止等,这些都充分显示出一个班级的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着班级未来的发展。班级文化是教师对学生无形的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班级文化,无形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进行一定的激励、制s。它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学生产生一个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学生提高各科的学习和发展。

首先,教师要注意让班级文化充分反映出民主性,如果教师总是展示出“高高在上”的样子,学生对班主任很容易产生一种惧怕的心理,从而不敢和教师进行一定的交流,导致教师不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不知道学生的能力,也不知道学生的发展需要。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体现出科学性,其体现在学生容易接受的亲和力,因为只有学生对班级文化制度体现的内容不再惧怕,学生才会主动去尊重这个制度,班主任可以打破原有的说教的规章制度,在班会上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建立出全新的、具有强烈亲和力的制度。新制度要注意语言简洁、便于记忆、内容全面等。

二、优化班级宣传文化

校园里、班级内的评比宣传栏已经成为了各个学校的特色,这种宣传栏的内容一直都是学生喜欢的内容,教师可以把班级内部的评比宣传栏充分地利用起来,增加对班级制度的文化宣传,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有利于班级的管理。首先教师在进行班级文化宣传时,要确定宣传的主文化,这需要教师在宣传的前期做一定的调查和观察,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来判断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为班级确定一个符合全班同学的宣传文化总体目标,再根据每个学期的学习特点进行每个学期的分层次规划,最中让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让心理和身体都得到大的发展。如教师可以把宣传的主文化定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就可以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义、礼、忠、孝、仁、信、智”等去把握,让学生明白,在完善自己的同时,还要注重坚持正义、孝敬父母、尊老敬贤、热爱祖国、诚信守法等。

三、优化班级精神文化

一个班级的精神文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这个班级学生的精神面貌,班风、考风等是学生精神文化的体现。团队合作的意识、积极向上的劲头、自信乐观的态度等才是班级要有的向心力,才是班级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以教师要建设班级文化,就要注重班级精神文化的优化。首先,在班级中要形成“人人平等”的氛围,所有人都是特殊而又平凡的个体,成绩并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这样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班级的学生时刻充满活力。其次,教师要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凝聚力是在很多因素下形成的,但是最能调动学生情感,促进学生参与的就是各种主题活动,所以教师在主题活动举办的过程中,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班级活动的参与,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也是班级的一分子,自己也为班级出了一份力。

为了让班级的精神文化得到巩固,需要在班级内形成正确的舆论,比如,教室内不准有出现“差生”“后进生”之类的评价别人的话语,反之,可以出现“环保小能手”“语文小王子”等称赞别人的名号。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一定的发展机会,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

中华文化的基础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学 问题 设计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初中化学必须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化学观念、化学思想去分析和解决各类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而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就必须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求知氛围,也就是说要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所以,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则成为化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优质的化学问题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四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化学问题的科学性原则是指化学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客观事实,所设计的事实、知识、思想、方法必须是真实的、符合科学规律的,在化学问题解决中所倡导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导向是正确的。初中化学问题设计的知识要求并不高,但如果因过分注重考核某些技能技巧而人为编造,就可能导致科学错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常温下配制100克50%的NaCl溶液需NaCl和水各多少克?由于NaCl在常温下的溶解度为36克,所以,根据溶解度的相关计算,饱和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6.5%。也就是说,常温下NaCl溶液的浓度最大为26.5%,所以是不可能配制出50%的NaCl溶液的,这是一个假命题。事实上,在平时的一些测试甚至在某些地区的中考试卷中,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的试题屡见不鲜。这种做法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似乎化学并不一定要以实验、以事实为基础,只是文字和数字游戏而已。这种做法很显然是违背科学精神、科学原则的。

二、情境性原则

情境性原则是指将化学问题置于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在一种现实需求中解决问题,让学生不仅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喜悦,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到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使其加深对化学科学价值的认识。例如:为什么可用白醋除去金属门上的锈斑?为什么小麦出芽后要向田里抛撒草木灰?焚烧秸秆有什么危害?为什么不能过量补充微量元素?这些问题都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他们对此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当然也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优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教师演示实验中出现的“意外”也是设计情境性问题极好的素材。有实验必然有失败、有“意外”,这是科学研究的必然规律,教师对此勿庸讳言,而要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探讨、查找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出现,学生的思维常会迸发出绚烂的火花。无疑,这种“现场直播”的问题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例如,笔者在进行葡萄糖化学性质的教学时,临时根据如下的化学反应原理(C6H10O5)n+nH2O――nC6H12O6,将淀粉加水后与稀硫酸混合,利用硫酸的催化作用,生成葡萄糖,再取样加入新制的Cu(OH)2及碘液来探究淀粉的水解程度。但事实上,无论教师怎么加热,都没有出现红色沉淀,实验“失败”了。对此,我没有掩饰,而是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实验会失败?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有的说可能是淀粉中含有杂质,有的说NaOH溶液太少,还有的说是H2SO4过量了,破坏了反应的碱性环境,不一而足。我则因势利导,指导学生现场进行试验探究,最后终于找出了问题之所在,原来是酸加多了,将反应的碱性环境破坏了。这一节课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激情靠题海战术是绝对训练不出来的。

三、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指化学问题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探究性和体验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试验、观察、参观、讨论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化学素质。初中化学课程中的实验,虽然大多数是对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再认识,但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与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试验在模式上是一致的。另外,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也反对简单机械地处理学习内容,希望把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之中,从而使学习者能够将在这种背景下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其他的情境中进行迁移。这种教学思路也可以通俗地称为“做中学”。

每逢冬季下雪,笔者都会根据教材设计以下的实践性课题:

1.教材(沪教版)上讲“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使冰雪能较快融化”,那么下列哪种盐使冰雪融化的速度最快?A.NaCl;B.KNO3 ;C.MgSO4。对此问题的解决,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动手操作完成,不追求结果的正确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参与性。

2.为了恢复交通,政府组织人力向一些交通主干道上大量泼撒融雪剂,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在融雪之后它对环境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消除这些不利影响?

对这个问题的设计,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来关注周围的世界,并能借助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来获取解决问题的信息,同时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来解决问题,培养团队精神。当然,问题的结果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肯定不是第一位的。

这样的问题在现实中还有很多,我想只要我们教师多做有心人,一定会设计出更多更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问题来。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型问题是指不具备完整的初始条件、目标状态和转换手段的一类问题。对这类问题的解决, 一方面能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产生自己的思考结果,获得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其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开放性问题的开放不是指问题形式上的变化,而应体现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之中。教师设计的开放性问题应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的特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结合已有的经验,运用观察、分析、综合、类比、归纳、概括和演绎等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摸索解决问题的线索,选择最优途径或方案来解决问题。

例如:1.如何鉴别稀HCl、Ba(OH)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

2.如何解决城市生活污水问题?

3.怎样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构建和谐社会”?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问题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为将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当然,由于开放性问题答案的不确定性,如何评判学生的回答也就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管怎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求全责备,要以鼓励为主,要允许学生犯错,要让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发言,对学生精彩的发言,教师还要不吝美词。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点评,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找到最佳的答案。其实,这种方式才是最理想的。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常常感到学生只满足于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不能提出问题,其实这也不能完全责怪学生,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或者我们自己也没有认真研究过这个问题。所以,我想,如何恰如其分地设置问题,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研究的课题,从而切实落实课标对我们提出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韩立福 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杨久俊 新课程备课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