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校教师大会,标志着新的一年学校工作全面开始了。在此,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全体教职工拜个晚年:祝大家马年吉祥,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今天我们拉开了新学期工作的序幕,借此机会和大家谈谈心,交流交流思想。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坚守与超越中前行,在幸福与与辛勤中劳作,我们播撒了汗水,取得了进步,收获了经验,但是我们也留下了遗憾。今天,我从三个方面和大家进行沟通。
一、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教育改革内容
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二、2016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1月15日,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指出,要围绕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教育治理能力提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2016教育工作要点: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4.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监测。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始终
9.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出台全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相关配套实施意见。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推进中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招考。印发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制度。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制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处理暂行办法,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10.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订实施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制订印发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意见。
11.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研究构建大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确保2016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学生使用德育、语文、历史新教材。
12.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国家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计划,广泛深入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修订完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制订学生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13.改进美育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印发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研究制订学生艺术素养标准、测评指标和操作办法,建立完善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开齐开足艺术课。重点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开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建设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开展好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三、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18.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贯彻落实《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条件的意见》,最大限度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倾斜。办好必要的农村教学点。印发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四、改革教育发展方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24.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认定,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复查制度和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督促各地推进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通过学区制、学校联盟等有效途径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制订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分类指导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逐步破解择校难题。贯彻落实好《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五、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31.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建设。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坚决查处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
33.切实维护学校和谐稳定。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健全教育热点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三、学习《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等机构的教师。
前款所称中小学教师包括民办学校教师。
关键词:职业道德;依法执教;高校教师
1引言
依法执教,就是鼓励教师在坚实的法律基础上,大胆地施展自己的专业才华。但是归根究底地讲,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要想在工作中尽情地释放自己的从教热情,不仅需要坚实的法律基础,更需要敦实的道德基础。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基础。
2“职业道德”是安身之本
在我国,“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每一名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中,都包括“职业道德”的有关内容和要求。遵守“职业道德”,就是每一名公民遵守公民道德的客观体现。从这个角度出发,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每一名高校教师安身立业之本。
2.1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明确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职责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职责是学习人生之道。”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职责早就已经不仅仅是完成教学计划,让学生认字识数,而是变成了利用自己的教师身份对学生的影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以身作则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在2011年颁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明确定义和严谨规范。结合《规范》的内容和要求来看,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指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从事高校教育工作中所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道德准则、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具体说,就是“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这二十四个字。
2.2“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
在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职业道德”发挥着非常重要且积极的指导作用。具体说,高校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进行的。在自主学习的原则下,学生们更多地承担起组织好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责任,教师变成了学生履行自我管理意愿效果的“监督者”。我国政府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因为强化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有效提升广大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更好地激发广大高校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提高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工作热情。这就是“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
3“依法执教”是立业之根
“依法执教”是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具体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领域当中的客观体现,是在根本上明确教师合法权益的同时,明确“职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当中的合法地位的思想基础。“依法执教”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文化。
3.1“依法执教”的法理依据
所谓“依法执教”,就是教师应当遵照国家现行的法律规定来组织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现阶段,可以被高校教师用来当作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依据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规定主要有《教育法》、《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其中,《教育法》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确定了正确的方向;《教师法》在其第八条第一款当中明确了遵守职业道德是教师必须要履行的基本义务;《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职业道德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在社会职业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和位置。
3.2“依法执教”的根本目的
从根本上讲,“依法执教”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将“依法治国”的思想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将法制化的观念植根在每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心中,让每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都能够以法制化的观念和视角去正视自己的工作,并在积极投身于教育工作的同时推动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
4高校教师执教工作遇到的现实困境
甘肃省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16所,普通高等学校31所,成人高等学校12所,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25所。其中,既有兰州大学这样的985工程高校,也有普通高校。从高校教师的执教工作情况来看,高校教师在执教工作中遇到了非常多现实存在的困境,这些困境给高校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也让“依法执教”成为一种必然。
4.1学生思想日益多元化
甘肃省地处内陆,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加之甘肃省内高水平的高校数量不多,省内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单调和简单。从甘肃省各高校的现实情况来看,登陆互联网成为在校大学生度过业余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在长期接触互联网的情况下,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崇尚个性化、时尚化、多元化的网络文化的影响,正在呈现出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思想状态的影响下,大学生在课上的思想状态常常过于活跃,导致课堂秩序失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掌控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深化自己对学生思想动态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这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要求之外的要求,是“职业道德”的要求,却不是“岗位责任”的规定。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在解决这类问题时的能力强弱。
4.2工作要求水涨船高
杜媛(2008)等人很早就关注起甘肃省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已经对教师的日常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梁江岳(2013)展开的调查中发现,甘肃省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在学者们的研究中普遍发现,教师在课程设置上的规划自较小、教师在无法得到更多进修机会的情况下反而还要承受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的客观压力是触发甘肃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情绪的“触点”。从这些调查结果来看,尽管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客观存在,尽管我国学者已经在多年前就开始关注和研究解决甘肃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情绪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也就意味着触动职业倦怠情绪的“触点”始终存在。换句话说,甘肃省高校教师始终无法摆脱必须长期面对工作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的情况下工作要求不断水涨船高的工作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工作要求的水涨船高是社会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当然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情绪的产生,但这又是教师的岗位职责要求之外的要求。对于高校教师来说,究竟能不能抓住解决职业倦怠这把锁的钥匙,关键还是看教师自己。
4.3师生矛盾日益尖锐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是一项基本的权利。高校教师不会武断地侵犯在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但是,高校教师也有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他们也需要按照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工作。然而在具体的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尊重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安排,有些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的“作业”不够重视,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为了解决自己不愿意上课却不得不因为教师的“点名”活动而亲自到学校上课的问题,花钱雇佣其他没有课程安排的学生到自己的班里做自己的“替身”,以20元的价格让别人代替自己上课。这样的做法导致的必然结果之一就是所有涉事的学生受到校方严惩。可严惩之后,师生之间的关系无疑将会受到这种事件的影响越发尖锐。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解决学生远离课堂这个问题的办法有很多,在高校教师的岗位职责要求上对于这一些内容并没有强制的规定和要求。换句话说,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仍然是由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决定的。
5“职业道德”对“依法执教”的促进作用
从甘肃上高校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现实困境来看,造成相关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的职业道德无疑在提升教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种角度出发,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越高,他在“依法执教”的前提下处理自己遭遇的各种问题的办法就越多,处理问题的结果就越好。结合这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依法执教”的促进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具体说,这种客观存在的促进作用可以被描述为以下三点:
5.1有道德才能尊重法制
法律制度对于教师的合法权益是充分尊重的。但是法律制度绝不会姑息一个教师犯下的错误。违反制度就是一种错误,而在冰冷的制度面前,任何人情都不存在。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只有充分尊重所有的法律和制度,承担起自己的应尽义务,才能相应地享受到制度赋予的权利。而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职业,正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最基本内容。
5.2有道德才可按图索骥
在这样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了。不仅是学生,包括很多教师也能够明显感受到自己身上肩负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在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职业道德能够唤醒教师的记忆,让他们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的基础上,找回自己,找到正确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真正做到“依法执教”。
5.3有道德才有自律他律
从甘肃省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遭遇的问题来看,“点名”成了有的教师和学生一天中唯一的直接对话的机会,考试成了有的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途径。这才使得学校不得不出台一系列的制度来约束教师的行为。可事实上,思想才是引导行动的核心,只有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才能让教师自觉自愿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会自律和他律,才能让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应有的师德师风。
6结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教师都承担着传承文明香火,弘扬民族文化的艰巨责任。然而教师这个职业与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任何一个职业都有所不同,在这个行业里的从业者中,尤其是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没有任何两个人的工作风格是完全一致的。易言之,因为每一名高校教师都拥有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每一名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采取的方法、展开的思考都与别人不同。在“依法执教”的框架下,用职业道德去引导教师的工作,让同样的教案绽放出不同的色彩,这就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杜媛.甘肃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08.
[2]梁江岳.甘肃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分析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论文摘要:绩效管理是组织成功的第一要素。文章从我国高校的分类出发,指出了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含义,对我国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着重就我国教学型高校如何创新绩效管理模式提出了相应的途径和措施。
论文关键词:教学型高校;绩效管理;创新
我国学者借鉴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结合我国国情,把我国高校分成——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以本专科教学为工作中心,以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随着绩效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成功运用,教育界也开始在教师管理中逐步摸索运用。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应该区别于其他类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的高校,突出自身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是把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与管理者通过持续、动态的沟通,明确教师的工作任务及绩效目标,并确定对教师工作结果的衡量办法,在过程中影响教师的行为,从而实现教学型高校的发展目标,并使教师得到发展的循环活动。它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由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四个环节组成。本文所说的高校教师专指在教育一线从事教学任务的人员。
一、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
1.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
在实践中有许多教学型高校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没有将之视为一个不断循环的系统,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错误认识。实际上,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绩效考核只是对教师工作结果的考核,绩效考核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考核相关联的整个绩效管理过程。有效的绩效考核有赖于整个绩效管理活动的成功开展,而成功的绩效管理也需要有效的绩效考核来支撑。
2.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难以体现教学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
目前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沿用的仍是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R.W Tyler)的目标导向评价模式,其指标选取多集中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主要评价教师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这些内容涵盖面广,但具体指标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这与教学型高校强调的“要把教师的发展重点定位在课程与教学上,建立一个以课程与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发展制度体系”相背离。
3.绩效指标选取重视硬指标忽视软指标
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管理需要从结果绩效、行为绩效和潜力绩效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从教师的结果绩效、行为绩效和潜力绩效内容来看,都包含了一定的“硬指标”和“软指标”要素。通常,“硬指标”比较容易量化,但是“软指标”尤其是涉及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难以进行量化。很多教学型高校在制定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时,更多地侧重于对教师科研成果、教学工作量等的考核,忽视甚至完全漠视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好具体量化的指标。
4.绩效考核程序以行政权力为主导,普通教师缺乏参与的路径
很多教学型高校的管理者在制定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等时,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单方面的制定,很少让普通教师参与其中,教师对制度的出台、政策的制定知之甚少。在对教师的考核过程中,管理者和教师之间严重缺乏沟通,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管理者的考核评价。教师在绩效管理中的地位和主体作用完全没有得到发挥,往往造成教师和管理者之间认识上的分歧,甚至误解和抵触,使绩效管理最终难以真正起到提高教师的工作业绩及其教学、科研能力的作用。
5.绩效考核结果缺乏反馈,结果应用缺失
很多教学型高校在进行完例行公事般的年度考核后,就把考核的结果直接交给有关部门保管,除了有限的几个优秀名额之外,其他教师的考核结果一概是合格。管理者和教师没有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管理者甚少与每个教师个体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来帮助教师个体在绩效、行为、能力、责任、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切实的提高,考核结果只是作为确定薪酬、奖惩等的依据。
二、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1.目标层面,教学型高校要在国家对大学分类指导基础上科学定位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认为大学的任务有四项:一是研究、教学和专业知识课程;二是教育与培养;三是生命的精神交往;四是学术。教学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对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所以教学是教学型高校最经常、最主要的实践活动,是实现高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高校的工作中心。学校的一切工作要围绕做好教学工作为目标。所以,教学型高校教师的绩效管理应该区别于其他类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的高校,突出自身的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和学校发展规划。高校在进行绩效管理时,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把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有机结合。
2.观念层面,教学型高校要在全校范围内明确绩效管理的理念
首先,教学型高校的管理者必须确立绩效管理的理念,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制定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时能让普通教师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和能力。其次,教学型高校管理者要在全校范围内宣传绩效管理的理念,让每位教师都要认识到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不仅是管理者的工作,也不仅仅是绩效考核,更是每位教师共同参与的一个管理过程。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它侧重于信息的沟通与绩效的提高。因此,高校的管理人员与教师都要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相应的绩效责任,高校教师的绩效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组织层面,教学型高校要成立专门的绩效管理组织体系
根据国内外成功绩效管理的经验,绩效管理组织体系一般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成立由学校高层领导任主任、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学校绩效管理委员会。负责学校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检查与修改,对有争议的绩效考核结果有最终裁决权等。第二,学校绩效管理委员会下设由人事处处长任主任,绩效管理专家和绩效考评专职人员任成员的绩效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学校各部门的绩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并对各部门的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跟踪,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绩效管理的经验等。第三,成立各部门的绩效管理推进小组,小组成员由各部门的主要管理者与有经验的教师代表组成。负责在本部门内进行绩效管理的宣传、发动工作推行绩效管理制度,并定期向绩效管理办公室汇报绩效考评的结果及出现的问题。
4.制度层面,教学型高校要制定出明确的绩效管理制度
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合理的考核周期制度。对教学绩效应该每个月考核一次,科研绩效考核时间可以每年一次小考核,两年或三年一次大考核。二是有效的绩效沟通和面谈制度。在绩效考核体系中,将教师工作绩效的反馈、诊断、辅导作为学校的一项日常管理事务来抓,及时将绩效改进计划贯彻落实到管理者和教师的工作中。三是完善的绩效培训制度。学校绩效管理办公室应该设立专门的培训部,与一些没有达到业绩要求的教师一起分析原因,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四是完善的绩效投诉制度。绩效投诉制度可以保证绩效考核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矛盾得到及时、公平、公正和有效的解决,为营造民主、和谐、公正的绩效考核管理氛围提供保障。
5.技术层面,构建科学的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
(1)确定岗位职责目标,制订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高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通过充分的沟通交流,确定应实现绩效目标和具体指标的过程,特别要注意的是,要让普通教师广泛参与绩效计划的制定,这是绩效管理制度的应有之义,更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应该由师德、教学、科研、学生发展和社会服务以及个人规划六个一级指标构成,在一级指标下再设定若干二级和三级指标。
(2)持续不断的绩效辅导。绩效辅导又称绩效执行,是绩效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涵盖教师工作的整个过程,贯穿于绩效管理过程的始终。在绩效辅导过程中,高校管理者与教师通过持续、动态的沟通,可以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变化和学校的实际,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完成绩效计划。为了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高校管理者要随时收集教师绩效有关数据,定期进行相关绩效原始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为下一阶段公正评价教师的业绩水平提供依据。
关键词:质量评价;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53—01
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来看,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体现在以下“四个环节”上。
一、专业设置与建设
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它同一定地区的市场、职业、技术等方面有着直接而紧密的关联。高职专业的开发与建设作为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就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即要坚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根据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及社会所需求的职业岗位(群)和人才类型的变化趋势,并紧密结合本院校办学的资源状况和优势条件的实际,来确定专业设置与开展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要贯彻以长为主、长短结合的指导思想,长线专业、特色专业要在稳定中求发展,短线专业要突出针对性、灵活性和职业性。同时,要及时地做好专业的调整和专业的改造,积极寻找传统专业的新的增长点,以适应当今社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业、新行业、新职业不断出现和更迭,而需要培养的新类型和新规格的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开发与建设
课程开发是在专业教学计划及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下进行的,它要以符合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采取“多元整合”策略思想进行。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编写同教材选定三者要紧密相扣,以深化高职课程的改革,更加有利于优化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保证课程开发的质量。
三、评价过程
(一)组织建设。评价人员组成:有关领导、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教师、学生等。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二)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项目。质量评价活动可根据需要选定评价对象(例如全校某一个或几个系或专业),某一个或几个教研室(或教学班)。评价项目可以是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教学结果评价,专业建设质量评价,教学基本条件质量评价,也可以定为教师素质评价,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评价,图书教材建设评价,教学过程质量评价,学生素质培养质量评价,教学管理质量评价等;(三)宣传动员。政策宣传:宣传评价目的、方法、评价条目和评价标准,把政策交给群众;思想发动:发动教师学生及相关部门(单位)积极参与;学风宣传和纪律宣示:以严谨的学风推动评价活动,实行奖勤罚懒,提倡实事求是惩戒弄虚作假,保护群众积极性;(四)信息收集,实施评价。主要工作有:文献调查,现场考察,教与学谈话调查,采样考核,取证调查,数据采集、汇总和整理等。是评价活动的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内部质量保障;质量文化;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48-0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日趋重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家通过实施“211”、“985”、“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系列工程,确保了高等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最新出台的《教育部国家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的重点要从外部评估向内部评估转移,进一步强化高校内部的质量保障意识,建立健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和提升,首要和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科学的、积极的、主动的质量意识。质量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往往能深入人心并产生较为稳定的导向。因此近年来,高校质量文化建设已经作为一个全新的范畴被纳入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视域之中,成为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新途径。笔者从质量文化的视角,选取了广东地区6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开展了关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调查,旨在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从一个侧面了解当前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进而从质量文化的层面探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
一、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广东地区6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包括211高校1个,省属高校3个,市属院校2个,共发出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5份,有效回收率为94%。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在查阅有关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了调查问卷作为调研工具。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选取部分学校教师开展深度访谈,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汇总分析访谈资料,作为问卷调查结果的补充和深化。
调点结合目前有关学者关于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四个方面,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内容涵盖了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学校内部监控体系建设、教学环境氛围建设、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几个方面。
三、当前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现状分析
高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的重要内容。“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这是多年来高校教学工作的首要原则,但从调查结果分析,目前高校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尽如人意。调查中,43%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同等重视,高达30%的教师认为学校将科研工作放在第一位、将教学工作放在第二位,仅有27%的教师认为学校将教学工作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进一步调查发现,教师认为学校的工作重心侧重于教学的占35%,侧重于科研的占55%,教学科研并重的占10%。可见目前高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尚未真正达到以之为中心的层次,甚至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有日趋被科研工作代替的倾向。学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度,还集中反映在学校教学工作规划的制订、宣传和落实程度上,反映到教师层面,就是教师群体对学校教学工作规划、年度教学工作计划的了解程度。调查发现,虽然有72%的教师认为学校有明确的教学工作规划、工作思路,但仅有31%的教师认为自己能明确了解学校近年的教学工作规划和年度教学工作目标,有60%的教师只是有所耳闻、了解不够深入,还有9%的教师根本不了解,这说明高校虽然制订了教学工作规划和年度教学工作目标,但是在教师中的宣传和贯彻落实上做得不够充分、细致和深入,导致学校教学重点、目标未能得到广大教师的了解和认可,这显然是不利于保障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
(二)师生对教学基础设施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满意度
教学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属于高校的软硬件建设,是高校质量文化中的物质层面,是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基础保障的源泉,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调查和访谈结果看,目前高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仪器设备的使用上,随着高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很多高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实验室设备的购置(特别是理工科实验室),这些设备大部分用于科研工作,而对于教学实践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专业性实验设备的采购率和使用率却较低,师生对于教学实验设备的满意度普遍偏低。调查中,仅20%的师生认为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能满足教学的需要,80%的师生认为学校的教学实验器材偏少、偏旧,维修率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普遍反映的问题就是学校过于重视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工作,在年轻教师的培育、双师型教师的引培等方面较为薄弱,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缺乏授课的经验,上课效果一般,这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在教师评价方面,很多教师认为,学校过于重视教师的科研业绩,教学业绩标准过于空泛,这很容易在学校形成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对于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是十分不利的。
(三)教师对教学制度建设的认可度和执行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制度建设是高校质量文化中制度层面的重要内容。制度建设在各高校都有,但关键的问题是制度在教师群体中的认可度和执行度,教学制度如果没有得到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可,执行起来必定大打折扣。调查中,当问及教师是否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有18%的教师认为很熟悉,66%的教师认为了解不深入,16%认为根本不了解,这说明目前高校教师对于教育法律法规的认识程度不容乐观,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普及教育法律法规工作的缺失,这对于高校推进教学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是不利的。在问及是否了解所在学校关于教学质量保障的规章制度时,同样的,有18%的教师选择很熟悉,66%选择了解不深入,16%认为自己根本不了解。制度的执行度方面,有20%的教师十分愿意并主动执行学校关于教学质量的规章制度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有67%的教师是因为怕被学校惩罚而被迫执行,甚至有13%的教师认为教学质量与规章制度无关,执不执行无所谓。可见目前高校教师对于教学制度的认可度和执行度都尚未达到高水准,这一方面是受到高校教师自命清高、不愿受束缚、追求自由的传统习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高校的质量文化尚未形成,没有一种潜在的导向力促使教师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意识来参与教学工作,这是亟须改进的。
(四)师生对内部监控体系建设的参与度
高校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实质性的监督和控制作用,建立科学、严谨、可操作性强的质量监控体系,可有效促进高校对内部教学质量的了解、分析、完善、提升。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内部监控体系,也十分强调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性,但问题在于,现有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在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方面较为缺乏。调查中,虽然80%的教师都认可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是教师,89%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会影响教学质量,但53%的教师同时认为自己在学校的质量监控体系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无法发挥作用,27%的教师认为自己在监控体系中的作用可有可无,仅有22%的教师认为能发挥主动作用。进一步深入调查,52%的教师认为学校在内部质量监控体系中的干预力度太强,21%的教师认为适度。从质量监控的途径分析其中原因,可以发现,学生评课、督导听课、同行评课占据主要手段的前三位,而教师反思这一手段尚未得到普遍使用。对于常用的监控手段,很多教师表示,目前流行的学生评课,由于评价量大,很多学生是随便点击选项完成评价任务,还有的教师为了得到高分而想办法讨好学生。一些教师在访谈中表示,像同行评价这样的质量评价,一般是学校和院系布置的硬性任务,并不是自己主动参与的,因此觉得是形式主义,多少存在推脱、嫌麻烦乃至抗拒的心理;有的教师表示,同行评课的过程中碍于面子,给同行教师的评价都是良好的,说的也都是一些无关大碍的话,这样的评价实际上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学校也根本无法从这样不客观的失真的评价中得到良好的监控效果。因此,完善内部监控体系,发挥监控的效能,亟待通过评价途径的改进,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全身心的投入。
(五)教学质量氛围的成熟度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这种环境氛围,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上,但目前这方面尚未达到很理想的情况。调查中,22%的教师认为身边同事的教学质量意识很强,67%认为一般,11%认为不是很重视;当问及所在单位是否经常组织教研活动时,80%的教师认为一学期最多开展2―3次;对于是否经常参加教研室活动、研究探讨教学质量问题,19%的教师选择经常参加,75%的教师选择偶尔参加,还有6%的教师表示从不参加教研活动。这反映了一方面学校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方面做得不够,另一方面,教师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当问及是否有主动提升教学质量的意识并付诸行动时,54%的教师觉得自己有意识,但会看其他教师的情况而采取行动,18%的教师觉得无所谓、上完课就完事,仅有28%的教师认为自己有意识,并且会主动改进教学质量,为其他教师做榜样。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教师的质量意识尚未被有效地激发,对教学质量改进持有从众心理,教学质量氛围的成熟度不够。这是由于高校尚未形成被教师群体认可并遵从的质量文化,因此在质量行为中没有一种起到主导性、向心性作用的力量的牵引,无法形成整体性的质量行为,影响了质量保障的整体效果。
(六)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度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目的在于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潜在性目的,在于通过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促使教师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听取专家意见,并予以改进和完善,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的质量保障仍停留在为了教学而教学的程度,没有意识到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调查中,有40%的教师认为学校在保障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不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35%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教学的付出无法得到重视和回报,30%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教学付出得到的回报远没有科研奖励大,自身在专业发展中教学技能的提升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因此,如何将教学质量保障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进一步强化质量保障工作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是提高教师质量意识和参与质量保障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七)开展质量监控手段的有效性
质量监控手段是实施质量监控的载体,关系到质量监控的效果。调查中,“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形成重视教学质量的文化氛围”“教师自发的重视”“同事和学生的评价”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质量保障方式,而“外部教学评估”排位靠后。关于教学质量保障的主要因素,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师生的观念”“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制度”和“奖惩”,这说明目前教师一方面习惯于通过规章制度的规约来保障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却认可并渴望通过文化的手段形成自发的内在的质量行为。有73%的教师认为教学质量是一种文化现象,认为高校质量文化包含办学理念、教风学风、价值观念、管理思想、道德准则、学校传统、群体意识、制度规范、物质环境、行为模式等,说明教师对质量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通过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来提升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效能,是作为质量保障体系主体的教师群体的内在迫切需求,高校应在质量文化建设方面有所作为。
四、以质量文化促进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策略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当前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了很好的实践经验,但实际上很多深层次的东西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也直接影响到内部质量保障的效果。因此,新形势下高校内部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从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出发,从系统的角度,通过质量文化的建构,发挥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功能,促进高校内部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质量文化体系
传统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习惯于借助技术管理手段来实现,随着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质量保障的趋势将会逐步超越其技术的范畴而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质量文化。通过质量文化的建设,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四个层面,逐步形成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条件,这是有别于以往的由外而内的强制性的质量监控,而演变成为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发性的质量保障,是一种质的改变。质量文化是由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制度规范、教风学风等精神因素及其物化形态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因素并非孤立地发挥作用,在进行质量文化建设时,也就不能厚此薄彼和各行其是,而要坚持整体性原则[1],有层次、有系统地开展建设。同时,还需要重点注意多元化的问题。这是因为,质量保障的所有理念与措施要落到实处,必须得到多元利益主体的认同与支持。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其出发点和归结点都在于学生的素质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质量保障的实践者,更是质量保障的直接受益者,因此,质量文化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到管理者、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等多元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要通过多元化的文化体系建构,通过交流、对话达成学校成员对质量价值、质量观念、质量道德、质量追求的共识,这样的质量文化才是积极的、有效的,才有助于减小质量保障实践的阻力,提高质量保障实践的绩效[2]。
(二)夯实物质文化的基础
物质层面质量文化虽然是高校质量文化结构中的表层部分,但它却以外在的形式体现出高校质量文化的水平和特色,同时也是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支撑和基础。质量物质文化的建设,需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在基础设施建设、图书资料建设、教学实验室建设、教学设备建设等方面,向教学工作倾斜,真正体现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物质层面质量文化的建设,还需要坚持“环境育人”的理念,使学校的环境彰显出其特有的育人品位、优良传统和价值观念。
(三)发挥精神文化的引领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亟待增强作为质量行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意识与参加质量保障的自主意识,而这方面更多是依赖精神层面的质量文化的引领。精神层面的质量文化,是指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进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关于质量行为的价值取向,涵括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校风、教风、学风等等,并且这种质量价值被学校的成员所认同和信守,这是高校质量保障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通过精神层面质量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教学管理人员改进教学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提升教职员工对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视度和参与度,有助于学生群体主动融入质量保障体系并成为促进质量提升的关键群体,从而有助于整个学校形成统一的质量理念、质量道德、质量管理方法,促进整个学校质量保障工作效能的有效提升。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要重点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偏重于刚性管理和层级管理的传统,一方面,将更多的管理权力重心下移,下放给教学院系,让他们在遵循学校总体质量规范的前提下,针对本院系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保障工作,增强基层组织自主适应能力和自我寻求发展的动力[3]。同时,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转变管理观念,让教师切实感受到参与质量管理不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一种职业的道德和修养,还是完善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自主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质量保障工作中来。
(四)强化制度文化的约束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4],任何一项工作的深入开展,都需要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配套科学的、可行性强的制度,这是有效实现学校质量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就目前来看,强化制度建设,发挥制度文化的功能,主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建立健全制度制定的协同机制,改变过去管理制度的制定仅仅依靠管理层的局限性,提倡开放性、民主性、公开性的制度制定模式,让专家学者、教师、学生乃至社会专业评价机构参与到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中来,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能充分体现学校成员共同的质量管理理念,才能成为被学校成员所认可并共同遵守的质量行为准则。二是要从笼统的质量管理制度向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度转变,除了传统的课堂质量标准,还要制定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质量管理规程、质量行为规范、质量评价体系等标准,特别要通过对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量化和奖惩标准的细化,重塑“教学为中心”的导向。同时,学校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的设计、职责权限的划分等也要加以阐明[5],从而保证制度建设的整体化,真正发挥制度在质量保障活动中的作用。
(五)促进行为文化的同化
行为层面的质量文化,是指高校成员在物质层质量文化的基础上、在制度层质量文化的约束下、在精神层质量文化的支配下所形成的质量行为,是质量文化的生动体现。良好的行为层质量文化,能促进学校成员将质量价值、理念转变为教育行动,真正变成良好的教育质量行为,从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从另一个视角看,质量行为文化,其实就是高校成员共同的质量意识在实际质量行为中的体现。
行为文化分为制度行为文化和非制度行为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的本质是“精神的他律”,非制度行为文化的本质是“精神的自律”[6]。质量行为文化的建设,并不是要将“他律”和“自律”对立起来,而是要促进“他律”和“自律”的融合,从管理的角度,就是要促进“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融合,最终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一方面,要通过发挥制度建设,凸显制度的权威性,充分发挥制定出来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约束功能,使学校的质量理念成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高校质量文化是高校成员的共享价值和集体责任,要通过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交流平台,采取多种形式的质量活动,在无形中渗透和传播质量文化,促使学校成员增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荣誉感,从而自觉实施质量行为,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质量管理。
总之,高校质量文化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动力源泉,在高等教育评估进入到从重视外部评估向发展内部评估的阶段,高校质量文化更加凸显其重要意义,针对这一转型时期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入手,通过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个层面,提升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文化品位和建设效能,是当前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章豹,王朝兵.高校教学质量文化的层次结构和建设原则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0).
[2]宋鸿雁.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问题探析[J].江苏高教,2013,(2).
[3]李建辉.解放生产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目标[J].当代教育论坛,2003,(9).
[4].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唐华生.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价值探索与路径选择[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