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教研目标、任务具体措施与要求

新的学期主要是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法,更新学法,从课堂教学和评价入手,切实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多方面、多角度的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1、认真领会我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培养。

2、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每节课前拿出三到四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运算能力进行测试,每两周进行一次运算能力竞赛。

3、认真组织好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本学期的集体备课内容为分式、二次根式和繁分式的教学和化简。

4、认真做好听课活动,评价要求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5、深入研讨教材,钻研教材,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多方面、多角度的搜集课程改革信息。

6、及时将教研活动中取得的教学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

二、教研活动的具体内容与时间安排

1、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把握好教材的内容和使用深度。

2、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发挥集体智慧

三、教研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教科研活动

2、及时领会课程改革中的精神。

教学工作计划二一、指导思想

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雷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方向,以领会教材和教法研究为重点开展工作,贯彻落实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进一步树立“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教师培训的新模式,发掘教研工作的增长点,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全面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针对本学期学校的工作重点,我们制定以下目标:

1.加强教研组建设,努力实现学校提出的教研组成为“教研科研基地、名师成长的摇篮、学科教学质量的保障”三大功能,加强教研组的合作精神,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

2.结合教研组课题,学习相关理论、教学案例及教学论文,提高教研能力。

3.严把教学质量,以课题促进研究,以评价提高质量,使学生在成绩、能力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4.加强每阶段的考试和学科活动考核,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为学生的发展负责。

5.加强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要求教师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要规范,同时教师批改也要求做到规范性。

6.争取今年在赖州市抽考中,学部数学成绩平均达到及格率97%,优秀率达70%以上。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明确方向。

⑴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本学期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继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组织学习、讨论、写心得体会,充分领会其精神,提高教师对课改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教学观念,确立新理念。

⑵学习理论、案例分析、教学论文。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小课题,学习相关理论、案例分析及教学论文。结合课堂教学法写好案例分析。在学习、研究、实践活动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2、组织集体备课,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本学期,教研组每两星期活动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主持人。指定教师轮流作为集体备课的主讲人,讲教学方法、讲教学设想。全体组员共同出谋划策,将课备好。备课时要注意领会教材的实质性东西,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并注意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的结合。

3、重视研究课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上课是教学常规中最重要的环节,课堂是教师的阵地,是教师演绎生命的舞台。本学期,根据上一学年的研究模式,继续进行研究课活动。具体要求是:讲研究课教师认真准备、认真上课,上课要着力创设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听课教师听课前要熟悉教材,听时要专心,做好听课记录,评讲要实在,多提改进意见。

4、抓好兴趣小组,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根据学校教研中心的计划,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而且还要注重尖子生的培养,利用周二、周四下午选修课时间加强培优,同时加强学困生的辅导,要求进行培优补差的教师要有制定的目标和备课方案。,争取达到我们既定的目标。

5.要求每位教师本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

6.根据学校安排,九月份针对青年教师开展评优课,十月份针对新加盟的教师开展汇报课,十一月份针对高级教师开展示范课,同时继续开展研究课的探索。

教学工作计划三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新的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针对这一问题备课组在王修汉校长、谢镇祥主任的领导下,在张群怀主任的具体指导下,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集体备课中,注重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长处,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都准备一周的课,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进行说课,然后对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逐一评价。集体备课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精心备课,这样,总体上,集体备课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和统一了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

二、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今年高考采用新的模式,学生选修的科类不同,因此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样,同一班级的学生,层次差别也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这样,对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辅导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分层次,基础题一般由学生来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把知识点扩展开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的学生的思考题,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三、优化练习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首先,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习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练习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的讲评要科学化,要注重教学的效果,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板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限时练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四、加强应试指导培养非智力因素

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总结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第一轮复习是整个数学复习的基础工程,其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使之达到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在老师的组织下通过对基础题的系统训练和规范训练,使学生准确理解每一个概念的高考要求和考纲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把握所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所有可能考查到的题型,熟练掌握各种典型问题的通性、通法。只有真正改变教师一包到底,实施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达到夯实“双基”的目的。为此,我们延长第一轮的复习时间,减少第二轮的时间,目的是能使第一轮的复习确实做到细且实。

第一轮复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降低复习起点,在夯实“双基”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阅读理解、思考判断、分析解决能力;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坚决反对脱离学生实际的任意拔高和只抓几个“优生”放弃大部分“差生”的不良做法,不做或少做无效劳动,加大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的力度,狠抓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复习效果。

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习数学、开拓思维的重要途径,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合理的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现实是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太过于随意,作业设计没有明确的目标,出现很多重复的作业,让学生在数学的题海中苦不堪言,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感。因此,教师要追寻新课改的要求,精心设计数学作业,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那么,如何优化数学作业,更好地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设计趣味型作业,突出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所有智力的学习都依赖于兴趣。多数教师布置的作业形式过于死板,内容比较枯燥,致使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数学成绩持续下滑。因此,要求教师设计富有趣味型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贴近生活并与“趣”紧密联系的作业,让学生在看到作业时,就被作业深深吸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创设生活情境,设计趣味型的数学作业。例如:从前有个人特别爱占小便宜,有一天他去街上买葱,问:“师傅,葱多少钱一斤?”师傅答:“一毛钱一斤。”卖葱的人说:“师傅,这些葱我全都要了,不过你得把葱白跟葱叶分开了卖给我,葱白部分每斤给你8分钱,葱叶部分每斤给你2分钱,合起来还是1毛钱1斤,你看行不行?”师傅一听,还是一毛一斤,也不吃亏,就给卖了。可是,回家算账时发现正好亏了一半。请问,他为什么会赔一半的钱呢?通过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趣味型数学题,我发现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解题思路很好,学生很巧妙地列出方程式,并备注了解题思路。葱白和葱叶重量是不一样的,设葱白重量为X,葱叶重量为Y,葱的总重量为20斤,则原先没有分开卖的总价钱为1×20=20(角),分开卖后可列出以下方程式X+Y=20,0.8X+0.2Y=20/2。通过方程式可以得出葱白与葱叶各自的重量,也就明确了菜农赔钱的原因。通过此次的作业我发现,趣味型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判断力。因此,教师要重视设计趣味型作业,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让学生在乐中求知。

二、设计层次型作业,崇尚自主性

层次型作业,是在传统作业形式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历水平的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先天和后天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教师要设计针对型的作业。分层教学,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解决一定的数学问题,得到成功的体验。传统的作业形式一般以巩固和消化课堂知识为中心,形成了反复练习、没有目标的作业链,作业内容要求一致。长期以来,成绩较差的同学由于无法完成作业,产生畏惧学习的心理,成绩稍好的同学则感到缺乏新意,感到乏味。因此,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层次型作业,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在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果”,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自信心。如:在教学几何时,让后进生把所学几何图形画出并标注其名称,让中等生,根据所学几何图形算出其表面积,让优等生在中等生的基础上计算图形叠加后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的探究型的数学题。通过设计分层作业,我发现班级的平均成绩有所提升,而且以前不爱学习的学生对学习也产生了兴趣。因此,设计层次型作业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欲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设计实践型作业,体现应用性

古人云“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意思也就是说要重视知行结合,实践与认知相统一。实践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巩固和理解所学知识,发展其能力,培养其兴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设计合理的应用型作业可以有效地链接课堂与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在生活中体验课堂知识。为此,我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实践型作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型活动,拓展学生思维,丰富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小明同学家买了新房,要进行装修,张明打算把卧室铺上木地板,其他房间铺上地板砖,但不知该买多少块木地板和普通地板砖,请你结合新房的结构图和相关数据,帮小明算一算,至少要用多少块木地板转和普通地板砖?通过以上题,我发现学生对此次数学题十分感兴趣,而且计算得特别好。有同学讲,等自己家装修时,就可以帮爸爸妈妈算算自己家中要铺多少地板。其次,还可以让学生在校开展调查工作。比如:初三年级某班有60名学生,让学生在班级展开调查,分析记录班级其中6位同学5天内所用的零用钱是多少。先让学生对此结果进行评估,然后与调查结果对比,算出一年内平均花多少钱?此次作业运用了平均数,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还巩固了所学知识。因此,实践型作业以学生已有的生活为背景、巧妙结合教材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课堂与生活巧妙地结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数控技术 岗位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 模块

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一、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数控编程与操作》是数控技术专业最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受到各院校的高度重视。

针对该课程的特点,我们提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车、数铣、加工中心、电火花机床的操作,掌握FANUC、SIMENS、HNC、GSK等4种系统的编程,使教学的目的性更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更强。课程设计的理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题组正是沿着这一思路着手进行课程的设计。紧紧围绕课程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突出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探索将课程内容项目化、模块化,将课堂教学现场化,强化职业技术能力,把工学结合的思想贯穿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课程设计的思路

数控技术专业的《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实行“1+2”模式,即将课程设计为1个职业能力学习模块,再加上2个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职业能力学习模块主要学习数控编程及操作的理论知识,2个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分别为数控机床操作实训和使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实习。前一个能力拓展模块侧重于装备各类数控系统各种机床的操作,后一个能力拓展模块侧重于各种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通过理论课与实践课并列进行的教学模式,使数控加工操作实践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融知识传授、职业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以实际典型零件加工过程为导向,现场教学、课堂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模式并举的教学方式。

1.对理论教学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提高素质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体系

在理论内容方面强调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课程内容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增加与现场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可根据专业发展方向的需要,适时调整课程内容,以保证课程内容始终与数控技术的发展水平、市场对人才能力要求相适应。

2.构建相对独立又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大针对理论内容的项目训练、强化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使实践教学时数与理论教学时数的比例达到11以上。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实验和实训教学环节,进行“真枪实弹”训练,把实习教学由单纯消耗转变为实习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做到生产和实习两不误。这种作法也为工厂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消耗,创造了效益,真正实现了实习教学和生产的有机结合。

3.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将职业技能鉴定融入常规的教学训练过程

将与课程相关的数控类职业技能鉴定工种融入平时的教学训练过程中,实现专业教学和职业鉴定的“直通车”。如数控铣工、数控车工的职业鉴定融入到课程教学和数控编程加工实习实训中,既节省专业的教学资源、降低学生的鉴定成本,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理论教学、项目实训教学到强化实训,要求做到“六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讲解与指导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以达到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三、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构建了典型零件库和零件加工工艺性文件库,并通过网络让学生随时调用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拓宽学生的编程思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将课程的诸多信息放置在网上,便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四、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每一学习情境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每一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下面通过实例介绍学习情境教学设计过程。

实例:在数控车床上完成凹圆练习件的车削加工

1.工作任务描述设计

加工零件任务名称:凹圆件练习件的车削加工。

2.零件类型描述

该零件属于较简单的阶梯轴类零件,是使用数控车床加工的基本外轮廓形状。是数控车削加工中难度较低的基本零件之一。

3.学习情境教学(行动)过程总体设计

根据每一学习情境教学内容,来开发以行动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情境学习过程,即下任务、定方案、誊卡片、加工、检测五个行动过程。

参考文献:

[1]陶维利.《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基于教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李永进.《数控机床与操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科技博览,2009,(34).

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了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论述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考核方式

1 概述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单元教学时间里融为一体,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为指导思想,进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就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环节进行全面改革,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和建设的高技能人才。

2 “教学做”要求教学内容要以项目为载体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的引入上,需要以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的新内容为主线,新器件的应用为媒介,采用项目化教学,确定符合行业需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注重每一个项目训练在课程中的地位,明确教学目标,重点突出。每一个项目都从电工电子类工业企业生产环境中的某一个实际需求开始,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设置进阶式的学习任务,使学生从案例中掌握知识的基本要素,从而根据项目进行实际产品的生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扩展分析能力。

3 “教学做”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化的引入,贴近生产实践的任务实践,需要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极强的实践经验、具备工程师实践操作能力,也就是说,只有具备“双师型”技能的人才,才能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工作。

4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以项目为载体的。例

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拿出某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

发给学生工作任务书、电子产品原理图、安装图、元器件表、主要元件介绍及电路功能介绍等文件,给学生讲述其中的重点部分和难于理解的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完成手中的任务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其实就是一名“导演”,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学生才是主体,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

实际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任务。

这个阶段,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同时教师引领各组学生学会如何展开思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引导阶段。

第二阶段,学生自主学习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进入到探索学习模式,将本单元所需要的资料、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概括了解,在进行下一阶段的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阶段,项目计划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经过深思熟虑,进行任务的实现,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

第四阶段,拓展实践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再次接受新的任务,此阶段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可再次加深学生知识掌握度和应用能力。

第五阶段,考核评价阶段。

从实践中看,这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有益于学生特长的发挥,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形成,使之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

5 “教学做”模式下的考核方式

6 结论

其实《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做到“教学做”整合为一,对教师来说教中学,学中做,边教边学,边学边做不仅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晓慧.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2]电子技术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3]石柳.高职电工电子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07(4).

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目化;工作过程;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64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求教师以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岗位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工作任务相关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它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或项目交给学生,并以学生为主体,从资料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任务完成后的评价等都由学生参与完成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教师只作为辅助的角色,作为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咨询者和探讨者。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能,从而更好的掌握理论概念,并且真真切切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操作能力。

1 课程项目化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高职教育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开始了如火如荼的职业教育改革。在这种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纷纷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现今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信息系统开发和网站建设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都开设了数据库课程。我们必须考虑数据库课程教学应采用怎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才能符合新环境的要求。目前,数据库课程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以知识体系为顺序编排,传统的高职教育中仅仅注重大纲中列举的内容,前半部分集中介绍数据库的基础理论,后半部分重点介绍数据库设计和应用方法的相关技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教师是把事先准备好的,往往也基本按照大纲编排的顺序,先介绍单纯的理论知识,再讲解数据库具体设计的应用方法。这种只注重“教师讲,学生听”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教师的着眼点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是把知识的应用方法介绍给学生,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的计划,被动地接受“僵硬”的知识。如果希望学生通过高职教育就能是直接成为社会经济建设一线专门人才,我们就要从企业实际工作充分地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 项目教学法在数据库课程中应用分析

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通常是:根据教学改革方案,启动项目任务教学方案,将转变以往理论教学的常规模式,突出实践,通过具体项目任务,分析项目,结合项目讲解理论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掌握知识点更要去实践知识点,把握它的可行性。而且要把教学的重点从理论上转向实践和应用,启动项目式教学,教师应该开拓知识面,拓展教学思路。争取把技术讲透彻,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2.1 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准备阶段

项目教学中,教学环境已经由原来的多媒体课堂转变成工作情境。数据库课程的工作情境是为数据库设置管理任务。为了使学生能很好的完成数据库管理这项工作任务,在实践工作之前,根据数据库管理员的岗位能力要求,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资料,以辅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最终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2.2 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引入阶段

做数据库管理的工作目标是利用SQL Server2005数据库软件为企业数据库进行设置,在项目化教学驱动下,首先由老师精心设计一份项目任务书发给学生,教师必须认真设计,特别注意每个项目的任务描述,整个项目体系中知识点的分配,,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等问题。学生拿到项目任务书之后可以分成了若干个工作小组,每个小组都是一个企业的数据库管理团队。在分组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等作为分组依据,其中主要的是以互补的形式为主,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搭配,,性格内向的与外向的搭配。学生们通过分组的合理分配以提高每一组分析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组都要设立一个“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讨论和落实项目的安排工作,拿到任务书后,每个工作小组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教师指导下,制定明确的工作任务步骤,明确工作目标并制定出完成这个项目的工作规划。最后在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帮助下让学生自己确定并用探索的方式完成整个项目任务。

2.3 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实施阶段

实际数据库项目的实施阶段是以解决企业数据库用户访问数据库问题为主要目的。项目教学在设计教案时,首先,分析项目任务,然后对项目进行详细的分层剖析,使学生在第二个环节充分认识所学知识,并且将知识转变为实际应用性知识。再次深入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最后针对项目任务,应用所学的知识点,提出整个项目任务的解决方案。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学习不是一贯的被动接受了,而是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位置。最终学生能够在现有的知识层面上提出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并且达到了对现有知识的不断拓展。教师在项目教学中角色也是比较灵活的。首先由教师创建项目任务,通过项目任务,讲解知识点,启发学生,然后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作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协同合作。最后完成项目任务后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点评,主要是归纳评价学生中有代表性的几种分析方法,而不是作最终的结论性意见。通过点评,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推广好的方法和技巧。

2.4 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效果分析阶段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效果分析阶段主要是要对与项目任务相对应的目标结果进行分析。进行数据库管理的最终产品是实现性能稳定、安全性良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保证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而每个小组利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对数据库进行设置和管理是否正确,需要进行检查和评价。为了公平、公正的检查每个小组的工作业绩,我们采用了组与组间互评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可以根据任务书中的数据库设置的基本要求,检查其他小组在进行数据库管理时所进行的工作,最后根据项目目标结果,产生最终数据库产品。对整个学习过程点评,主要是归纳评价学生中有代表性的几种分析方法,而不是作最终的结论性意见。通过点评,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推广好的方法和技巧。

3 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总结

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和关键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这是我们计算机课程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经过“做中学.学中做”,“教学一体化”,这样特殊的教学循环过程,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比较传统的教师在多媒体进行灌输式的操作演示而后学生到实验室去复制,教师的操作那种死板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无疑是教学改革的一大突破性的进步。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设计的学习任务可以分为唯一答案、多种答案和答案可能不确定的三种。同学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信息获取与筛选等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必然又使得他们的学习能力、合作与交际等能力都得到了加强。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在合作中学会交流与沟通,并最终提高关键能力。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只有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与内涵建设,寻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职教课程,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萨师宣,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3]刘文静.浅谈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