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化学小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学案的设计
“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在编制“学案”时,重视思路、方法的引导,学案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
1.明确学习目标。在学案中向学生展示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要达到的目标。克服学习的盲目性,使学习更具针对性。
2.学习方法建议。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师生共同解决重点和突破难点。通过观察、实验、对比、归纳、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
3.知识框架化。化学知识繁多冗杂,但又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知识系统化,能让学生形成知识的框架,便于知识的掌握。
4.问题导学。问题导学可以分为教师提出问题和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最好选择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利用学案的便利,给学生适量的化学材料,通过材料的阅读和理解来讨论和研究
问题。
5.优化训练。训练巩固是学生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训练巩固包括课堂训练和课后作业两种形式。
二、学案的功能
1.指导学生预习。预习是一种常规的学习方法,目的是为上课做准备,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如果要做到提出问题,更需要预习思考。学案在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
作用。
2.课堂学习的载体。重点、难点的把握与分析,知识的系统化,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练习的及时处理都为课堂学习提供方便。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方向。
3.用于复习巩固。化学阶段学习的总结,知识的归纳,是化学学科复习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章节复习还是专题复习,学案都能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习题式学案的训练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能力。
三、“学案教学”的优越性
“学案教学”教师投入的精力多,教学中所使用的材料是教师精心组织的材料,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教师不需要在学生已经懂了的问题上花费工夫,这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克服了课堂讲授中学习的盲目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增强教学的交流性:“学案教学”把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用“学案”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增强了教学的交流性。
2.“素质”与“应试”兼顾:教学改革要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关系。“学案教学”正是力求最大限度地调整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利用“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已掌握的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学生有能力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先让其学习掌握。剩余部分在课堂教学讨论中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网络信息; 多媒体; 数字教育; 改革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38-00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育环境,提高英语课堂教育质量成为英语学的热点话题,而“英语教学信息化”的实施进展也成为英语教学的焦点。
英语教学信息化就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语教学信息化要求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英语教学改革,从而更适应已经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所提出的新要求。以求实、敬业、安全、高效的工作精神,在课件开发运用和英语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研究等方面,展现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一、实现英语教学信息化
外语学院应组建英语信息教育网络中心、信息技术英语教育硬件、软件设施。建立校园局域网并与互联网连接,实现班级、教研室和各科室之间的联通。外语学院应建立网站,要有英语教育资源信息库,要安装各具特色的英语教学软件平台。学院应配置网络中控室、英语教师电子备课室,课件制作室、演播录课室、网络教学教室和学生用计算机房,各教室、办公室和行政科室都要配备计算机。学校的多媒体双向播控系统可以转播各班的英语现场教学。快速、高效的网络硬件环境和丰富、优质的软件环境构成学校完善的英语信息技术教育体系,为师生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英语自主教与学,深化课程改革,实现英特尔未来教育所倡导的、以任务驱动式单元学习为核心的、开放自主的学习模式提供优越的现代化教育环境,英语教学走向信息化、数字化。
二、将信息技术融进英语教学,推进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尽可能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资源的共享性、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教学软件的人性化和教学反馈的精确性等特征的优势和作用,使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习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个整体,促进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组织教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老师们以教育理念以及课程整合的理念为指导,把计算机与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实行计算机电子备课。这种备课的变化,不仅仅是从备课本到计算机电子文本的变化,而是从以单纯的讲授和线性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为中心转向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中心,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整个知识构建的学习过程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任务。对学生的特点和对本单元中知识的需求进行分析,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设计英语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主要环节,制定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收集具有学生特点的作业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等等。电子备课教案直接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联接在一起,不但在课堂上应用,同时又在学校教育网站上。学生回家后可反复观看,进行再学习,家长也能直接了解到老师的讲课内容和要求。优秀的教学设计还可以在老师之间达到教学资源共享,形成一种教学的合力。信息技术在教师备课中的应用,使得原本属于教师个人的备课资源变成了宝贵的集体财富。
其次进行网络与面授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形式。把网络学习和面授教学各自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进行课程改革实验。老师可以把学习目标、要求以及有关的学习资源和要思考解决的问题,以教学主页的形式提前到学校教育网站上,学生进入教师主页,以任务驱动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边学习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学生进行较充分的自学后,再进行面授教学,落实双基,突破教学重难点。面授教学时,围绕本课核心知识,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会,联系自学时查到的资料,共同讨论,释疑解难,使教学重难点得以很好的突破。随后,教师又请同学们自己再上网查找资料,深化主题。
第三步让学生再进行网上自学,查漏补缺,领悟学法,拓展知识。网络与面授相结合的学习过程,真正体现出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是对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探索。
开展网络教学,优化学生学习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英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都是整合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和方向。在教学的设计中,教师不仅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且使学生上网浏览、网上交流以及语言输入等信息技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体现了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整合理念。
三、英语教学管理信息化
【关键词】中学英语 课堂话语
一、引言
教师话语(teacher talk)被定义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语言,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说的话语。英语教师话语就是指英语教师在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组织英语课堂教学等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它包括课堂用语(ciassroom English)、讲授用语(in,struction English)、师生交流用语(teaeher-student in,teraetion)和教师反馈用语(teacher feedback English)[2]。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所说的话需要经过精炼和调整,以便减少师生交际的困难。这种调整后的语言就是教师话语[3]。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语料,因此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Nunan 1991:189)。教师话语使用是否得当既影响语言的输出,也会影响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话语的有效性。因此,要实现中学英语的有效教学,提高英语教师的话语质量势在必行。
二、中学英语课堂话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话语质量不佳,影响学生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仍有部分英语教师课堂中使用的英语不地道、不规范,错误多,语言贫乏,单调枯燥,难以真正做到“为人言表”;如:有的教师口语中的重读、弱化、连读、爆破等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有的教师口语中还出现主谓不一致等语法错误;有的教师口语中还有夹带着一些莫明其妙的“口头禅”,教师的这些问题无疑给学生造成相当不良的影响。另外,教师的教学语言随意性大,不严谨,缺乏逻辑性;语调单一,没有抑扬顿挫之节奏感,缺乏激情和感染力,无法让学生真正“一饱耳福”,“如沐春风”。无法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唤起学生在课堂上倾听和学习的欲望,这必然会大大降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教师话语输入多,学生输出少
就目前的英语课堂而言,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依然很严重。也就是教师话语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就是听老师讲,很少有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和互动。教师的“一言堂”,必定“剥夺”了学生话语输出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学生难以用英语与他人交流,“聋哑英语”普遍存在;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养成过分依赖教师,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这与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要求也是背道而驰的。
3 不注意提问策略,积极反馈少
在教师课堂话语中,“提问”占了相当的比例。教师课堂提问所涉及到的问题可分为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两大类。展示性问题指提问者已知道答案、限定答案的提问。目的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参考性问题则指提问者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这是一种开放的、允许有不同答案的提问,目的是用英语表达观点或情感,增加语言输出机会。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大部分是展示性问题,学生的思维力度小,不利于激活学生运用语言的创造力。即使教师提出了参考性问题,但对学生的回答缺乏积极的反馈。如有的忽视学生的回答,不可置否;有的急于纠正错误,中断学生的回答等,这些做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降低了学习兴趣,进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三、改进教师课堂话语质量,提高教学实效
1 提高教师话语水平,积极引导学生
从语言输入来看,教师的语言程度、同学的语言程度等都给外语学习者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因此,良好的口语能力是一名合格的语言教师必备的素质和修养。教师应该使用准确、优美的语音、语调和流利得体的英语进行课堂教学,创造性地使用课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应达到相当娴熟的程度。用流畅优美的语言组织课堂教学,与学生进行交流,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动机,而且会让学生更好地习得语言。
2 克服教师“一言堂”,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虽然克拉申的输入理论认为,外语教学时应该尽量向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为学生习得语言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但是没有语言输出活动就无法促进学生的反思,也无法意识到使用语言时存在的问题。斯温纳的输出假设对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在外语教学中恰当地安排适量的语言输出活动能促进语言学习,特别是有利于语言正确性的掌握。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地分配、精简教师话语,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增加学生语言交际机会,避免教师过多的重复解释和单向输入,从而实现师生、生生的多边交流,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实现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最终目标。
3 重视评价策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评价应能使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因此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重视评价策略的研究,可以大大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无论是在教师的提问后,还是在师生、生生的交互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话语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在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如“Good!”“Very good!”“Excellent!”“You did a goodjob!”等时,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保护了学生课后有效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同时还能更好地营造和谐的、活跃的课堂气氛。[5]即使当学生的答案不正确或表现不佳时,也要注意评价话语的艺术性,仍以鼓励为主。如“I’m afraid you're not quiteright”、“If 1 were you,1 would say it this way”、“I’msure you can d0 that later,”等。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教师的课堂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课堂话语的使用情况又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方法的运用,更为重要的是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有效性是评判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依据,因此,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是当前英语教学的迫切需求。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和语言技能训练;另一方面,要重视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改进话语质量,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真实、地道的语言输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实效,实现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能体现出教师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Riehards J.C.,SchnideR.,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姜晖,论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3):46-49。
[3]Ellis R.,The Study 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0。
位;文化;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07―0023―01
所谓办学特色,指的是一所学校在发展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它是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的,是一种全方位、全程式的文化渗透。
特色学校是指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挥优势、深化改革,逐步形成独特、优质、稳定的内涵与风格的学校。特色学校是风貌独特的学校、理念先进的学校、质量较高的学校和文化先进的学校。特色学校实质上就是一种整体性的学校文化模式,是学校文化长期积淀的一种外在表现,因而是具有独特文化风格的学校,是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精神的,是学校在思想观念、价值规范上的特色。这是形成办学特色的思想动力和支配力量,也是办学特色的核心内容之一。二是制度或者行为方式的,是学校在制度、模式、结构等行为方式上的特色。它受精神文化的制约,同时又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三是物质的,是学校在物质环境、校园建设等方面的特征。它是学校文化中最表层的东西,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外在表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学校的特色其实就是一种文化。所以,特色学校是文化先进的学校。文化是特色的根基,是学校发展的土壤。因此,学校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建设特色,文化至上应该是特色学校建设从有走向优的必由之路。
一、要从文化的视角定位学校特色
高中学校特色的定位要从文化的视角回答两个问题: “我是谁”、“我要干什么”。这就要认真梳理学校历史,提炼学校特点,特别是学校的文化传统,这是特色发展的根;要明确学校办学目标和学校文化发展的走势。只有这样,学校的特色定位才能找到文化的落脚点、支撑点、结合点与生长点。
二、学校特色建设既要关注学校,更要关注学生
每所学校的办学历史、师资水平、生源情况、发展优势、所处环境等各不相同,所以学校的特色建设也应联系实际,因地制宜。一是从本校实际出发,分析本校教师哪些人是有专长的,有些什么专长。一般来说,学校所期望的特色与大部分教师的兴趣爱好、专长取向一致或相近时工作进展就较顺利,成效也会比较明显。二是从本校的工作优势出发,在办学过程中找出自己的特殊优势,并使这一优势得到发挥和合理利用,从而长久不衰,这样就会形成特色。三是从本校的物质条件出发。校舍、场地以及教学设施等硬件,对形成学校特色会起到促进或制约作用。因此,学校要充分考虑自身物质载体的承受力,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四是从本校所处的社会背景出发。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背景是培养学校特色的土壤,应当充分挖掘,合理利用,使它为特色学校建设服务。
特色学校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素质全面、主动、活泼地发展。如果学校基于功利诉求,在特色学校建设中一味强调“人无我有”,在具体特色项目的选择上刻意避开其他学校的优势,寻找比较冷门、边缘的项目作为特色发展方向;或在发展特色项目时,将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兴趣或特长作为重点,为项目建设而建设的话,这种做法和项目就会仅仅成为学校意志的体现。结果,只是关注了学校,而忽视了学生的意志。总之,普通高中教育应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三、要建设体现特色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教育;护理;孝为先;实验教学;综述文献
儒家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居于儒家伦理思想之首,是维系家庭和社会和谐关系的道德准则。一直以来,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其实质是以孝行为为基石[1],古语“百善孝为先”,孝是最基本的道德观念,体现了仁、礼、德,正如中国历史学教授钱穆所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其他的一切德行都根源于此。护理学专业创始人南丁格尔在十九世纪就指出,护理专业是充满仁爱的特殊职业。目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因护理工作繁忙忽视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不满意,甚至引起护理缺陷和纠纷,影响护理人员的公众形象。护理人员倡导孝文化,是对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内在素质要求,也是人文关怀在护理临床工作中的作用、价值、地位的具体体现。
一、我国护理专业护生人文素质现状
我国多年护理教育只重视护理专业知识的灌输和护理操作技能的培养,往往忽略护士人文素质的养成教育,导致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相关人文素质较差[2],在忙碌的护理工作中更易出现护患纠纷。文献调查显示78%的护士对护理人文文化知之甚少;91%的护士在校期间未接受过规范的护理人文课程学习[3]。护生在护理技术操作中缺乏护理人文关爱,与患者沟通不良。
二、孝文化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研究的必要性
孝文化与护理相关研究主要是体现在人文关怀方面,即教育思想与护理课程设置及管理模式方面,加强护生对孝文化的理解[5]。中国人口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全国老龄委办公室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6]。加强发展老年人护理康复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更加急切的需要一只具有高素质、高文化的护理专业队伍,也对护理教育人文文化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我国的护理教育只注重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忽视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文化能力的培养和发挥[7],护生在护理操作技能中缺乏护理人文关爱的情感,与患者沟通效果不佳[8],虽然在护理实验教学中重点强调了告知操作注意事项和解释目的的重要性,但护生在实训中往往生搬硬套,呈现的是机械化、刻板、语言生硬缺乏情感的人际沟通,体现护理人文关爱不够[9]。据统计在护理缺陷中,大约有55%是由于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较低和敬业精神缺失所造成[10]。国内外研究[11]表明:在护理操作技能中实施有效护理人文关怀,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2,13],也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有力措施。崇尚儒家百善孝为先思想,实施护理人文关怀教育,为临床培养具备护理人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现代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孝文化在护士人文修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施方法我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大一学生(第一学期)凸显护士人文素质的课程《护士人文修养》中,对涉及护理伦理和人际关系等人文素质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刻的讲解、灌输“百善孝为先”的思想,编印孝顺篇、孝是宽容、孝是报答、孝是耐心等资料通过网络发给学生阅读,强化理念。研究的对象是15级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对300名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生第一学期完成《护士人文修养》的理论教学,“百善孝为先”的思想已经融合教材,完成灌输和理论部分的深刻讲解,将编印的孝顺篇、孝是宽容、孝是报答、孝是耐心等资料借助信息化设备传给学生阅读,如网络QQ等,不断增强孝为先的理念。第二、三、四学期实验组护生将分别进行课程《基础护理技术》Ⅰ、Ⅱ、Ⅲ的学习,在护理实验教学中进一步进行“百善孝为先”思想的干预,同期通过《当代学生孝观念现状调查问卷》、《护理专业学生孝为先思想综合评价表》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沟通技能评价表》等量表进行对比作进一步的研究。对照组按照原有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计划进行人才培养,没有进行孝文化的干预。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第一学期完成《护士人文修养》的理论教学,实验组“百善孝为先”的思想融合教材《护士人文修养》的教学,进行有效的孝文化干预,对照组按照原有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计划进行《护士人文修养》的教学,通过护士行为礼仪和病房礼仪十六项实验项目进行考核,并举行护士礼仪大赛,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效果评价。第二、三、四学期实验组、对照组护生分别进行课程《基础护理技术》Ⅰ、Ⅱ、Ⅲ的学习,实验组护理实验教学中进一步完善“百善孝为先”思想,通过期中和期末操作技能考核以及护理技能大赛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人文关爱和人际沟通能力评价。通过《护理专业学生孝为先思想综合评价表》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人文沟通技能评价表》等量表进行对比研究。
(二)应用效果
1.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人文关爱能力
护士人文关怀的实质就是一种充满爱心的人际互动,是护生将获得的知识经内化后自觉给予患者的情感表达。护生对孝文化的认知是其表现出良好关怀行为的必要前提。经研究将孝文化应用到护理实验教学中,大大提升护生的人文关爱能力,在进行护士行为礼仪和病房礼仪十六项实验项目考核及护士礼仪大赛中,实验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孝文化有助于培养护生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14],从而提高护理关爱能力。
2.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将“百善孝为先”思想融入教材,编印孝顺篇、孝是宽容、孝是报答、孝是耐心等资料不断增强护生孝为先的理念。在实验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不断强化孝文化理念,增强护生服务意识。期中和期末护生护理操作考核及护理技能大赛进行效果评价,发现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沟通技能评价表》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人际沟通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将孝文化应用到护理实验教学中,通过角色互换和纠错法,不仅使护生深刻认识到人际沟通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了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3.提高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兴趣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道德准则。将“百善孝为先”思想融入理论教学和日常生活,编印孝文化等宣传资料,使护生注重养成教育,在角色扮演和互换角色及纠错法的实验教学中,培养了护生对护理专业学习的兴趣,在组织护理技能大赛中参加报名和获奖的护生中,对照组的参赛和获奖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语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爱的作用和地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日益凸显其重要性[15]。将“儒家百善孝为先”的文化思想应用于护理专业实验教学中,与传统护理实验教学进行对比,以研究“儒家百善孝为先”文化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护理先驱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理是充满爱心的行善之事”,在当今护患沟通矛盾日趋尖锐的新形势下,在护理实验教学中提出“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培养护生“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同时养成“百善孝为先”的思想。
经研究表明孝文化促进了护理专业学生规范操作行为,自觉履行护士义务,在护理实验操作练习中避免生搬硬套、机械化、刻板、语言生硬或缺乏人际沟通能力,体现了护士关心照顾病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不仅提高护理专业人才的人文素质和患者的满意度,也提升了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满意度,有效降低护患冲突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大大提升护理人员人际沟通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提供可靠依据,有效保障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汪永丽.道德讲堂讲稿选登,2015(8):32-33.
[2]林远辉.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113-114.
[3]席波,李军,孙付胜.试论整体护理模式对护士人文素质的要求[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7):446-447.
[4]黄弋冰,许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教育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B):61-62.
[5]朱明霞.护理教育与仁爱关怀[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5):1737-1741.
[6]中国新闻网.老龄委: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2012-09-05).
[7]贾启艾.整合文化资源.拓展护理事业[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5):100-101.
[8]王文生,邪艳会.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7):96-97.
[9]李卫君.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工作中的困惑与思考[J].现代护理,2010,7(27):89-90.
[10]胡爱明,刘耀辉.护士人文修养[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8.
[13]王菊吾,陈爱初,胡安瑜,等.住院患者对护士关怀照护需求的调查[J].护理杂志,2005,22(1):34-36.
[14]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策略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1,18(3A):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