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诗经研究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竞合精神;培育实践;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70-02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以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背景下,创新与合作精神已成为21世纪的时代精神,成为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强化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与经济合作。教育是促进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我国经济而且是世界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重心。竞合精神在健全的人格塑造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力求沟通双赢,在合作中追求自我优化,并借此来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全发展。
一、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
竞争是指“人们对有限东西的争夺,是为了实现有利于自己而进行的争取生存的行为(参加者自觉努力争取获得比对方更优越的地位)”[1]。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众与群众之间为达到对各方都具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2]。竞争与合作在形式上是对立的,但在社会生活中却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竞争促进了合作的加强,提高了合作的质量和水平,而合作又保证了竞争的成功。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进行不断的自我反思。研究表明:合作、竞争与社会适应性总体水平和职业选择适应、学习适应、人际关系等显著相关[4]。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职业选择、适应社会等方面更多地需要合作与竞争。社会的发展,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竞争的必要与合作的可贵。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站,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准备期。即将走向社会的他们,今后要面临重重困难与挑战,合作与竞争显得尤为重要。要求他们在竞争的同时,更要注重与他人的合作。
二、竞合精神的理论依据
(一)合作竞争理论(cooperation-competition theory)
合作竞争理论,源于竞争对抗性本身固有的缺点的认识和适应当今复杂的经营环境。美国的乔尔・布里克和戴维・厄恩斯特在其《协作型竞争》一书中提出了竞合理论,直到十多年后才引入国内,但主要是在公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在学校教育方面研究的还相对较少。
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博弈,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博弈。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进行竞争,也有合作,是一种合作竞争的新理念。它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有效克服了传统企业战略过分强调竞争的弊端,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注入了崭新的思想。同时,利用博弈理论和方法来制定企业合作竞争战略,强调了战略制定的互动性和系统性,并通过大量的沙盘推演进行博弈策略分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合作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逻辑是共赢性,反映了企业战略要以博弈思想分析各种商业互动关系、与商业博弈活动所有参与者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合作竞争关系为重点。
将此理论应用于学校教育中,引导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开展合作中的竞争,使其具备博弈的概念与策略,从而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合作竞争关系。
(二)约翰逊兄弟关于学生在学习中竞争与合作理论的研究模型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家戴维・W・约翰逊和罗杰・T・约翰逊致力于学生在学习中的竞争与合作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建立了竞争与合作的理论模型。(见下图)
对此模型,Johnson兄弟及其同仁进行了多年的现场实验验证,一系列的研究表明:1.在合作情境下参与者可以协助他人达到目标,促进互动,而在竞争情境下参与者就会破坏他人目标的实现,阻抗互动。2.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相信别人会帮助自己,以一种合作的态度倾听别人的建议,愿意帮助别人,希望别人喜欢自己。3.学生的合作经验同对别人知识、情感、情绪、行为的觉察能力正相关,合作学习会促使对别人行为的觉察。由此可见,合作模型更有利于形成人际吸引,建立密切的同伴关系,从而帮助个体更好地完成任务[5]。
(三)竞合成功的要素理论
尼尔・瑞克曼等在对大量实例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促使竞争合作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有三个,即贡献、亲密和远景[6]。
1.贡献。贡献是指建立合作竞争关系后能够创造的具体有效的成果,即能够增加的实际生产力和价值。贡献是合作竞争成功要素中最根本的要素,是成功的合作竞争关系可以存在的原因。贡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减少重复与浪费;二是借助彼此的核心能力,并从中受益;三是创造新机会。
2.亲密。成功的合作竞争关系超越了一般的交易伙伴,具有一定的亲密程度,这种亲密是在传统的交易模式下不存在的。要建立这种亲密的关系,企业必须:一是相互信任,相互信任是建立合作竞争关系的核心;二是信息共享,促使信息和知识的快速流动,降低信息收集和交易成本;三是建立有效的合作团队。
3.远景。远景是建立合作竞争企业的导向系统,它描绘了合作企业所要共同达到的目标和如何达到目标的方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成为建立合作竞争关系企业的活力源泉。远景要能正确的发挥作用,必须能评估伙伴的潜能、发展伙伴关系、进行可行性分析等。
三、大学生竞合精神的培育实践
大学生竞合精神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做起,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本人,都要积极行动。
(一)课堂教学法。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实施竞争合作教育的主阵地。应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培养大学生的竞合精神。如苏联教育家阿莫那什维里创造了合作教学法,即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各动态因素特别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教与学,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把“合作”作为教育教学关系的核心形式。同时,它又是个性化、民主化的教学方式,既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大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轻松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上积极开展合作与竞争的活动。价值观教育,及时引导,防止出现合作与竞争的偏差。竞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适当使用人际交往技能和小组学习技能,使小组成员达到较高的合作水平。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进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竞争与合作。教师可采用诸如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切块拼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等进行学科教学,为学生提供系统进行竞争与合作学习的机会。
(二)教师引导法。教师是大学生合作、竞争人格培养的直接领路人,其作用不可小觑。在传统的文化氛围中,教育对象只是作为接受体,教学也只是单方面的教师对学生的关系,受教育者始终作为被动的接受者、知识的储存器。而合作教学针对这一弊端,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以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为前提,以理解、尊重和关爱学生为支点,以向学生展示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高尚的师德、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为“诱导”,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民主平等的互助合作新型师生关系,使师生通力合作,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中学习提高,实现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而为培养大学生的竞合精神奠定基础。
(三)团队精神活动法。实践活动对学生竞合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竞合教育模式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扩大认知领域,优化竞争与合作素质。可提倡团队精神,为大学生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课程,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团体合作的愉快与幸福,让他们在团体中快乐地学习与成长。注重培养大学生合作人格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引导,培养大学生的竞争人格,防止出现恶性竞争。为此,要对竞争与合作活动作出具体规划设计,发挥活动的多重功能,可以有计划地组织主题班会、文体活动、演讲辩论、社会调查、学科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发展学生竞争与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形成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素质奠定基础。开展诸如竞赛活动、各种研究活动小组、各种文艺晚会、各种展览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团队竞争集体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竞合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团队竞争活动中,竞争和合作共同作用,竞争是提供利益的刺激手段,诱导各参加者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而成功不是一个人能实现的,要靠集体的智慧。此时,合作是统一力量的途径和方法,依托合作形成合力,向着既定目标努力并最终完成活动。这样,团队竞争活动就能达到竞合精神的培养目的。这种团队竞争的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既能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四)自我教育法。大学生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发展不是依靠外力的强制,而是外界强化和自我内化的统一。因此在竞合教学模式中应加强自身修养,注重合作、竞争人格的自我培养。首先要正确认识合作与竞争。生活离不开合作与竞争,合作与竞争是其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其次,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一些竞争与合作的技巧,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竞争,不断超越自我。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使学生形成主动积极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和良好的竞争与合作能力。再次,要加强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多沟通、多交流有助于融洽同学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合作人格的培养。多参与学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唯有多参与,才可以切实体会到合作与竞争的乐趣,并且使自己得以快乐成长。最后,还应该注重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因为知识就是力量,它将帮助人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何善亮: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实践生成[J].教育学术月刊,2009.
[2]江文芬.全球化视野下的大学生合作与竞争能力及其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8):110-113.
[3][英]休谟:休谟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56.
[4]李永强.大学生合作―竞争人格特点与其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2010,(5):43.
关键词:黄石 环境设计 城乡差异
黄石市区生态人文资源丰富,山水园林风貌浑然天成,辖区内磁湖、青山湖、大众山、凤凰山相映成趣,景色优美,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称。阳新县龙港镇地处湖北省东南边陲,与通山县江西武宁县、瑞昌市接壤。全镇辖区面积255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10.68万人,镇区面积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万,一九九七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口子镇”,为全国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龙港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龙港镇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口子镇”和黄石市小城镇改革试点镇。
本文选取黄石市区为城市环境代表,选取阳新县龙岗镇为乡镇环境代表,从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两方面分析黄石市环境设计的城乡差异现状。
一、室外环境对比
1、道路环境
道路是构成室外环境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城市道路还是乡镇道路,都承载着人们出行的功能。在城市的市政规划部门,道路规划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城市道路一般较为平坦,没有很多坑坑洼洼,由于要承载较大的车流量,所以道路一般比乡镇道路要宽阔,周边也会设置一些绿化带。相对于城市道路,乡镇道路会存在道路不平的问题,道路两旁也较少有绿化设施。另外,由于行车等各方面的需要,城市道路一般较直,乡镇道路则一般根据房屋的走向而设置,弯弯曲曲的道路较多。下图为黄石市区杭州路某路段与阳新县龙岗镇某道路对比。
黄石市区杭州路某路段 阳新县龙岗镇某道路
2、公共休闲环境
城市公共休闲环境包括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这类场所的设计一般较为开阔,适合较多人活动,会设置一些供休息使用的座椅等。为了景观需要,有的公园还会根据地势设置假山、亭宇楼阁等,满足人们休闲时对空间的多变需求。广场类的公共休闲环境主要为空阔的场地,一般情况下主要给人们提供活动场所,在重大节日可摆上盆栽或其他花草,建立起临时的景观空间,还可用作车展等展销活动。
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地区虽然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但缺乏相对平整开阔的场地作为公共休闲场所,也较少有大型活动开展,因此公共休闲环境较为单一,一般没有固定的场所和设施设计,主要集中在路边或者桥边,或自带座椅,或把桥墩、树墩等随处可见的物件作为临时的座椅使用,在夏天甚至也有一些人席地而坐。当然,也有一些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有少量的公共休闲场所和设施,但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合理的规划。
3、其他自然环境
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而言,根据人们生活的需要,城市环境大多数经过人为设计和改变,农村环境较为原生态,较少经过精心设计。现代都市人渴望原生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因此各种形式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风靡一时,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虽然农村各种车辆较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较少,但农村的垃圾处理问题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也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也缺乏相应的职能部门,没有统一的垃圾堆放点,也没有专人统一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导致生活垃圾到处乱丢。据相关数据表明,每年产生量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小河边、池塘里、马路边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整个村落就像一个大的垃圾堆积场所,所有垃圾均未进行任何无害化处理,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农村景观环境恶劣。原本的青山绿水变成了臭水沟,人们再也不敢到小河里去游泳,甚至于河中的鱼类等生物都产生了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生活垃圾污染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给周围景观环境造成破坏。
除此之外,城市的人们习惯了使用抽水马桶,大多数农村仍使用原始的茅厕,尤其是到了夏天,卫生条件十分不理想。露天的茅厕既有碍于人们的视觉感受,又带来一定的卫生问题,苍蝇蚊虫滋生,发出刺鼻的臭味,又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因此,要改善农村景观环境,厕所改造也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二、室内环境对比
城市室内环境主要包括居家环境和酒店、商场、剧院等公共场所,大多数城市居家环境和公共场所的室内都经过精心设计,布局较为合理。一般的居家环境包括客厅、卧室、厨房、餐厅、书房、卫生间、阳台等,这些场所基本满足人居住的所有需求,居家事不需出门即可完成。城市居家环境的设计风格虽不尽相同,但基本都能做到布局合理整洁。农村居家环境区别于城市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些行为需要在室外环境下来完成,大多数农村家庭都有自己的小院子,厕所一般安排在室外,厨房有时也与客厅分开,城市卫生间具备洗澡和如厕的双重功能,农村一般有专门的洗澡间和厕所,洗漱和如厕行为分离。相对于城市室内环境而言,农村居家环境的空间更大,甚至可以在小院内种上一些蔬菜果树等,自由度和舒适性更强,但是农村室内环境较少考虑布局的合理性,整洁性也相对较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黄石市环境设计的城乡差异现状客观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源与我国多年来的城乡体制有关,城乡体制差异导致城乡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距,社会资源分配更偏向于城市,久而久之导致城乡居民的生活习惯产生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文学,王莉莉.我国农村环境中的艺术设计现状研究[J].大江周刊,2013,(3)
[2]施丽娜.针对城乡地域幼儿园的游戏环境设计─以杭州市江干区为例[J].装饰,2013,(5)
[3]赵鑫.论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D].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8
基金项目:
1、2013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名称:和谐社会背景下艺术设计的城乡差异现状与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13q111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花卉物流现状,基于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北京 花卉物流
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也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身的超级大都市,北京市花卉市场的需求量较大,据北京市2009和2010年统计年鉴显示,北京市2008年花卉市场的成交额为35097万元,2009年花卉市场的成交额为33912万元。与此相对应的是,北京市本地生产的花卉生产能力有限,且温室与大棚花卉的种植面积比例较小(如下表),露天的生产环境不足以维持花卉的四季稳定产量。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花卉市场消费有约占12%的比例来自于京郊等本市生产的花卉㈠①,而其余近九成的花卉来源于云南、广东、山东、河北等其他省市,以及荷兰、日本等其他国家。基于此,花卉物流的发展对北京花卉市场尤为重要。
一、北京花卉物流现状
花卉物流是指花卉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实体和信息流动过程,它包括花卉产品生产、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环节。截至2008年年底②,北京有花卉企业306个(其中大中型企业84个),花卉市场38个,花卉从业人员1.36万人③。其具体情况如下:
1.生产方面,据2009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数据,北京花卉种植面积4470公顷,其中鲜切花产量5088万支,盆栽植物15112万盆,观赏苗木1818万林。但是京郊生产的花卉绿植不足以供应北京市场,因此北京市场上所消费的大部分花卉的生产地还是京外。鲜切花主要来自云南、荷兰、日本等地,绿植盆栽主要来自广东、山东、河北等。
2.运输方面,北京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公路、铁路和航空发展的多层次交通运输网,运输体系相对完善,但是没有符合花卉的专业运输体系。
3.储存方面:北京现已拥有部分仓储设备和仓储地,但是花卉储存大多数仍沿用插水方法,冷柜保鲜技术的使用范围相对较小。
4.包装、装运和搬卸方面,国内其他地区的进京花卉大多采用普通纸箱包装,包装尚未实现统一标准化。
5.配送方面:北京市花卉配送目前主要实现在花卉零售商和消费者之间,配送费用相对较高。大多数花卉的流动主要通过面对面交易形式完成。
6.信息化方面,花卉物流目前无法实现全程信息化跟踪,信息化程度相对不高。
7.北京莱太公司的形成了专门负责从机场到北京花卉批发市场统一运输的花卉物流中心,肩负到京鲜切花的80%的流通中转,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花卉集散地。但是目前北京还没有形成专业的花卉物流公司。现有的三方物流公司能够完成花卉的流通,但是不能达到花卉运输的专业化和系统化要求,不能够实现全程冷链。
8.在顺义区新建成的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集花卉展览、物流、研发、交易于一体的专业性场所,据顺义区人民政府提出的《顺义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花卉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描述,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将整合全国核心产地、航空货运、海关、检验检疫、中转储藏、保鲜库、冷链运输、电子商务等资源,通过包装形式、产品形式的标准化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的现代花卉物流配送系统,高效快捷的鲜切花出港转运绿色通道,并确立在国内鲜切花航空物流的核心枢纽地位,建设国际化的花卉物流交易中心。2009年9月26日至10月5日第七届中国花博会在此成功召开也提升了其专业化形象。
二、北京市花卉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流通情况现状
1.北京市花卉流通的基本情况
花卉进入北京市场后一部分通过批发市场,零售店,超市,网店等途径销售给消费者,另一部分由北京中转进入其他城市。
2.批发市场流通情况
以北京最大的批发市场――北京花卉批发市场为例,说明批发市场的流转情况。为了方便本批发市场和商城商户,莱太花卉公司于2002年成立了莱太物流中心(属于莱太公司的物流部门),位于北京花卉批发市场内。批发市场商户自己向云南等地花卉生产公司购买或拍卖鲜花,由云南等地的生产商包装并通过航空物流送达北京的机场。物流中心将北京批发市场内商户及莱太花卉商城商户所订购的花卉使用货车统一从机场运回,北京批发市场商户、莱太商场的商户及其他花卉市场商户再到物流中心统一取货。在此实现了销往北京的八成左右鲜切花的中转。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花卉通过此物流中心和批发市场发往北京市外的其他地区。物流中心平时一天的周转量为300件左右,节日期间超过平时一倍,达到600到700件。物流部门收取的物流费用是按件算,每件40元。
批发市场来货包装主要是普通纸箱,没有统一的标准。运输主要采取“挤压式”运输,原本50公斤的箱子中能够装入70公斤甚至更多的玫瑰,花枝弯折,有的花苞挤压变形。保鲜技术相对简单,夏季运送过程一般采用“冰瓶”(即在整箱中加入注水冷冻的矿泉水瓶)保温。存放一般采用插水法,虽然这些过程会产生耗损,但是对于整扎来货,整扎出售批发的批发商来说,耗损对他们影响并不是很大。到批发商手中花卉因运输加价程度不是很高。因此,其对于物流的重视程度不是很高。鲜花在统一市场中的价格不一,质量不同。拍卖的花卉质量相对较好,耗损相对较低。
3.零售市场流通情况
(1)近靠花卉批发市场的零售商
以莱太花卉商城和莱太花卉街的商铺为例,其距离霄云桥物流中心的距离较近,可以通过直接去物流中心取货或从批发市场购买的方式进得花卉。短途运输运费相对也较低,耗损较小。这些专门的花卉零售商有时兼做批发商,批发给企业或者其他小型花店。由于,花卉周转速度较快,所以这些花卉零售商也大多采用插水式储存,有些夏季选择冷藏处理,但是比例不大。
(2)相对较远的小花店
相对较远的花店能够从批发市场进货路途相对较远,由于需要降低保存期限,所以每次取货相对较少,相应的运费成本会增加不少。几经转手的花卉耗损也增加了。以五道口附近的鲜花店为例,购到手的花卉运输成本几乎占据花卉总成本的5成左右,耗损大概能够到达10%到25%左右。不仅如此,花卉包装好坏对耗损率的影响对在这些小花店的表现较为明显。这些花店基本上作为最后一层销售者面向的是最终的消费者,诸如个人或宾馆、学校等其他稍微大宗集体。
4.超市花卉专柜流通情况
以华联、易初莲花、美廉美超市为例,超市的花卉柜台大多规模不大,是花卉公司驻超市的柜台,受花卉公司统一管理,由花卉公司负责配送。属于终端销售,直接面向消费者。有连锁和非连锁两种形式,有的花卉公司驻超市柜台,同超市同步连锁经营,有的只是给个别超市配柜台。花卉配送依旧以普通纸箱为主,没有形成冷链保鲜体系,耗损率与花卉公司配送体系和花卉质量相联系。除此之外,由于超市自主选购的特殊性,由个人挑选所造成的耗损率加重了原有耗损。
5.网店销售形式的流通情况
网络商店是花卉公司销售渠道的拓展,一般依存实体公司而存在,相应的网店销售的花卉基本上为成品花卉,送货上门的配送方式产生较高的运输费用。网络商店在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较为成熟,小城市的网络销售还不多见。
三、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业化的花卉物流公司
目前北京市场没有独立的专业化花卉物流公司,现有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能够协助花卉企业进行花卉间的运输,也基本上能够满足现有的花卉经营者对于运输的需求。但是,花卉由于保存期限短,易耗损等特点,对物流的要求程度更高。现有的纸箱包装、插水保存并不能满足花卉的要求。专业化的物流公司能够针对花卉本身提供适应花卉的专业化服务。不仅如此,还能让花卉的生产、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减少了花卉物流费用,同时也降低了花卉耗损。发展专业化花卉物流公司是花卉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提升花卉产业结构,提升花卉产业效率的必然选择。
2.现使用的保鲜方式、技术相对落后
花卉的整个流通过程极少采用专业的保鲜措施。第一,运输工具。运送花卉并没有专门的航班,搭载的花卉和其他货物一起挤在客运飞机剩余的空间内,没有专业的保鲜设备为其提供保鲜环境。大多数从机场运抵花卉批发市场的仍是厢式货车,货车内没有任何制冷设备,也无法完成花卉在途中的保鲜。第二,保鲜方式。现有花卉的运输主要采用“干储试”运输,加之为了节约运费而采取的“挤压式”运输方式加剧了花卉的耗损。储存过程中使用冷柜保鲜的较少,基本上采取的是插水保存的方式,在储存环节冷链也是中断的。包装箱没有统一标准,普通纸箱在高强度挤压下若搬运不当则易损易漏,里面的花卉也会受到影响。第三,保鲜技术。对于花卉冷链技术我国已有一定的研究,能够有冷藏车等花卉保鲜设备。只是这些技术的使用范围较小。
3.花卉物流体系系统性较差
现有的花卉交易流通体系中,花卉物流层层中断,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花卉的生产、运输、贮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相对独立,各自形成自己的系统,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的系统的流程整体。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互联网平台给成品花卉提供了销售的平台,但是物流和交易相关数据库并没有形成,花卉的生产、销售、储运等各个部分的电子数字信息互不相连。
4.现有花卉经销商规模相对较小,较难独自实现花卉物流突破性发展
由于花卉物流业前期投入相对较大,基础设施、技术平台、市场的支持都将会在资金上产生较大压力。而现有的花卉经销商大多规模小,只能关注自身发展,无法用多余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发展花卉物流产业这个利益长远的项目。
四、相应对策和发展方向
1.成立专业的花卉物流公司
专业的花卉物流公司能够完成完整的冷链,也能够合理掌握花卉市场行情,对花卉市场进行整体调度。所以成立专业的花卉物流公司是发展花卉物流的必然结果。花卉生产者和花卉公司可以将花卉生产结束后的包装、运输、贮存甚至出口报关等各个程序分包给专业花卉物流公司。专业的花卉物流公司可以建立花卉专用冷库,雇佣专业人员对花卉物流的整个流程进行服务。基于北京市花卉产量增长、质量提升等情况,花卉的需求量和花卉的出口量将会增加,专业的花卉物流公司能够满足花卉长途运输的各种需求。
2.先进技术研发与推广并重
鲜切花品质的50%取决于种植,50%取决于采后处理和冷链运输。现有的“干储式”运输在未来将无法满足人们对于花卉品质的要求。冷链技术在整个花卉的流转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从产地的采后冷藏、短途低温保温以及长途可调冷藏运输和抵达市场后的短途保温运输和终端消费地批发市场的冷藏。现阶段,花卉运输车辆不能完全适应花卉特点,带水运输和冷链运输在北京花卉市场使用还不多,花卉保鲜的制冷仓库数量尚且不足。解决冷链技术应用应从技术发展和技术普及双管齐下。技术发展适应中国花卉运输特点,是我国自有冷链技术研究的方向。除此之外,如果不能普及,好的技术也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现有的“湿储式”运输方式和冷链技术对花卉保护较之“干储试”更好,但是目前使用的人数并不多。如果能够在北京市花卉市场选择性进行试点,并且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技术的同时进行推广,增加新技术和方法的普及,对于花卉物流甚至整个花卉产业的整体升级都是有利的。
3.完善信息系统,规范花卉标准
将整个物流系统形成一条链,才能够真正实现物流的通畅,这就依赖于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通过物流信息网络,建立网络数据库,将花卉从生产开始的各个环节的相关数据和情况载网的花卉数据库系统,就能够全程监控花卉的运送、贮存、销售情况花卉的情况。也利于买卖双方更好地关注市场,随时把握市场动态,进行相关的交易。如果由现有的花卉协会和林业部门牵头,先完成局部地区(诸如生产地云南,销售集散的三个中心北京、上海、广州,共计四个地区)的信息系统建立,再向全国推广,就可以让花卉物流真正成为一个网络。花卉物流成为一整个系统,既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又降低了花卉由于不停转换程序而造册的不必要耗损。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制定和规范花卉标准,就能够提升整个花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4.强化花卉协会的作用,更好利用现有成果
现有的花卉协会在北京市花卉产业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北京市花卉从业者多,规模小,而这些问题也制约着北京花卉产业的整体升级。所以,继续加强花卉协会的作用,能够将较为分散的花卉公司联合为相对比较大的若干个整体,利于管理,也有利于花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立。除此之外,刚刚建成的顺义国际花卉物流港的设施完善,水平较高。如果能够将其顺利投入运行,对北京市各大花卉市场提供物流服务,将会带动北京市花卉产业的更大进步。
五、结语
随着北京市花卉需求量和出口量的增加,发展花卉物流将成为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北京花卉物流产业的发展也将带动北方花卉市场乃至全国花卉物流市场的繁荣,为花卉产业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注释:
①数据来源:林研.北京花卉市场需求逐年上升.
②定义来源:易物流网.
③数据来源:2009中国林业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1]林妍.北京花卉市场需求逐年上升.
[2]李洋.别把鲜花当菜运.中国市场.2004.4.
[3]发展花卉物流时机成熟.物流科技.2010.5.
[4]王可山.中国花卉冷链物流的现状、问题与建议.中国流通经济.2010.7.
[5]王永刚.从荷兰、美国、日本花卉物流交易体系看我国的差距.江苏商论.2010.7.
[6]曹允春,邢悦怡,江红.云南花卉物流的流程再造研究.物流技术.2006.12:4-7.
[7]李刚.鲜花流通营销渠道分析.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1:65.
关键词:老年人;精神需求 ;精神关爱服务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物质而更加注重精神,因此老年精神关爱的研究是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难题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务实之举。据专家分析,老年人缺少精神关爱可能引发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孤独、寂寞、焦虑,更有甚者还会有自杀的倾向,因此完善老年人精神关爱具有迫切性。穆光忠指出老年精神需求包含了三个维度的“需求”,即自尊方面的需求、期待方面的需求和亲情方面的需求。①邵南认为老年人多样化的精神需求主要体现在五个层面,一是健康需求,二是依存需求,三是尊重需求,四是自我实现需求,五是交往需求。②通过文献总结和实地调查,本文所说的精神需求包括情感慰藉需求、文化娱乐需求、心理疏导需求、健康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1.老年人精神关爱现状
1.1所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以南京市A社区为调查点,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选取样本,以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10份,收回105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87.3%。从性别分布上来看(通过对96份有效问卷的分析),男性 45人,女性51人,从年龄上看,最小的62岁,最大的94岁,从受教育程度来看, 小学及以下39人,初中27人,高中/中专19人,本科/大专8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为3人。
1.2调查结果
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二者缺一不可。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日益增多,精神生活需求愈加强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1情感慰藉需求
经过调查发现情感需求是老年群体最为强烈的一种精神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独居空巢老人逐渐增多,老年人从子女等后辈获得精神慰藉的难度加大。问卷从“老年人有无孤独感”了解这一问题,调查发现,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其中有较高孤独感的近1/3,占调查总数的32.29%。
1.1.2文化娱乐需求
老年人退休以后脱离了原有的工作环境和熟悉的同事关系,闲暇时间逐渐增多,社会交往逐渐减少,几十年的工作所形成的生活模式被打乱,他们需要一些文化娱乐活动来摆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但是,老年人的娱乐活动以看电视和散步为主,其中有的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视力差、受教育程度低等多方面原因,平时没有文化娱乐活动,精神生活非常单一。
1.1.3心理疏导需求
首先,老年人精神生活方式较为单一,得不到应有关怀,孤独、寂寞、抑郁现象普遍,亟需心理疏导和情绪调适咨询。其次,老年人由于脱离的原有的工作环境回归家庭,与子女儿媳相处需要进一步的磨合,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子女儿媳等晚辈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的话很容易引发老年人心理疾病,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的和谐。本次调查将老年人的情绪作为评测老年人心理疏导需求服务的标准,调查发现,部分老年人出现焦虑、敌意和抑郁心理,而多数老人反映这种现象源于离退休后生活的不适应。
1.1.4健康需求
生老病死是社会的自然规律,老年期是人生的弱势阶段,是疾病的高发期,调查发现老年人有慢性疾病史的比例较高,人均患有2-3种疾病,有的老年人患6种以上慢性病。身体的疾病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心理,滋生心理疾病,所以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还应关注老年人健康需求,不健康老年人身心受着病痛、经济、心理多方面的压力,他们更渴望健康。
1.1.5尊重需求
老年人在退出劳动舞台后,其社会角色、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老年人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不被需要感,渴望来自家庭成员和社会的尊重。但是部分老年人(7.29%)表示没有对自己财产的支配权,更多的老年人(40.63%)表示自己是居于儿孙之后的次要人物,34.38%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是退出社会舞台让人供养的闲人,而不被社会需要。
1.1.6自我实现需求
部分老年人表示年老后仍希望参与到社会中,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余热,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获得满足感。但目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主要体现在从事家庭劳动、参与社区管理等社会服务工作,但也有部分老人不知自己能做些什么。
2.老年人精神关爱存在的问题
老年人步入老龄阶段后,因为脱离原来的工作,与外界接触减少,容易产生孤独和悲观的情绪,因此,他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更加丰富细腻,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关心,家庭成员的尊重、理解和孝顺,但是老年人精神关爱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2.1老年群体精神关爱的法律环境缺失
综观我国关于精神关爱的立法及司法实践,还是存在缺陷的。首先,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法律规定过于笼统。只描述性的说明赡养人有对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的义务,缺失明确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内容。其次,在法律结构上,法律后果缺失,法律规则不完整。
2.2对老年精神关爱缺乏认识和重视
家庭是人们情感的归属和生活的港湾。受传统文化的的影响,中国人十分依赖和重视家庭。家庭对于大多数老年人说,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场所,而且是精神慰藉的主要源泉。家庭在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方面过多的重视物质生活,精神关爱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政府也缺乏重视,没有形成统一的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体系。
2.3老年人精神生活方式较为单一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方式较为单一,老年群体的知识信息来源少、文化活动缺乏以及精神生活得不到应有关怀的情况比较严重,老年人精神关爱问题日益突出。
2.4老年人自身参与意识较弱
部分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由于离开原来的岗位,不积极投入新的生活状态,与外界交流减少,加深其精神需求的 满足程度降低。
3.完善老年人精神关爱的政策建议
第一,政府要完善养老政策与机制。在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给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不仅做到“老有所养”,更要做到“老有所乐”;首先,政府可以建立老年大学,其次,优化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规划出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 第二,强化家庭和社区的作用,完善居家养老服务。随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子女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对老人的生活照料方面更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候,社区居家养老就成了一种很好的养老方式,老人们可以跟子女一起居住,由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社区提供必要的支持,子女主要承担精神照料的责任,这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精神生活水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开展多种社区活动,丰富老人的兴趣爱好,增加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上门服务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精神关爱。
第三,社会也应积极参与老年人精神关爱,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养老产业属于微利、甚至公益事业,需要大量的公共资源来进行配套。目前中国养老服务资源严重匮乏,解决庞大人群的养老问题,更需要大量的民间资本介入。政府应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大力发展志愿者服务,为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注入活力。
第四,老年人应积极乐观,提高自我意识。面对生理机能的逐渐衰老,老年人精神状况的自我调适便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老年人要调整心态,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豁达心情,以开朗乐观的心情对待生活,这是老年人实现自我精神慰藉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精神孤单,老年人要让自己的生活主动充实起来,坚持参加适当体育锻炼和一些健身活动,以提高抗病能力和抗衰老能力;积极参与一些文化活动,丰富生活的乐趣,从而使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注释]
①穆光忠.老年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124-129.
②邵南. 浅谈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精神赡养[J]. 南平师专学报,2006,(1):137-138.
[参考文献]
[1] 穆光忠.老年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124-129.
[2] 邵南. 浅谈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精神赡养[J]. 南平师专学报,2006,(1):137-138.
[3] 王进,张晶. 城市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精神赡养[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4]刘婧娇,宋宝安.吉林省老龄人口精神赡养研究[D]. 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特刊,2011(9).
[关键词] 临终关怀;老年居民;服务标准
[中图分类号] R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6-0001-03
Beijing hospice servic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BAI Xujing GAO Maolong SONG Yuetao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stitute in Geriatrics of Beijing Geriatric Hospital, Beijing 10009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eijing city hospice service, and to make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 to the data obtained. Method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were used. Results (1)In the survey of 446 elderly people, learn hospice care services accounted for 23.9%; (2)Elderly residents who can not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choose home care (46.4%), geracomium (32.7%) and nursing homes (15.9%); (3)Elderly residents hoped the nearest medical treatment accounted for 72.0%, home services accounted for 17.5%; (4)The old people think the best hospice service agencies in the community accounted for 53.3%, the general hospital accounted for 22.9%,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ions accounted for 21.1%, and aged care facilities accounted for 2.7%. Conclusion (1)Hospice agency is not perfect, and there is urgent need to strengthen the team construction; (2)There is urgent need to establish the hospice service standards.
[Key words] Hospice care; Elderly residents; Service standards
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北京临终关怀服务的现状,摸清需求以及医疗机构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与供给能力,探讨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的方向与模式,向政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构思和提出城市临终关怀服务发展规划。
1 资料与方法
1.1 查阅文献
查阅国内外近五年有关临终关怀服务的新进展,对临终关怀服务背景、管理制度及法规政策等方面作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策分析与开发性研究。
1.2 需求调查、现况调查与分析研究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对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4个区随机抽取1~2个社区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为2008年8月25日~9月25日。调查问卷分为医疗机构基本状况问卷及其从业人员问卷,社区老年人临终关怀需求问卷,晚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医疗机构的资源与服务基本状况;从业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行为、态度和老年居民健康状况与临终关怀需求等情况。共获得有效样本量675份,其中医院基本情况6份,从业人员问卷121份,社区老年人问卷446份,晚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问卷98份。
1.3 定性访谈
针对访谈对象围绕临终关怀服务提纲,对示范区的卫生行政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区老年居民(包括长期护理照料及临终关怀)进行访谈,以获取政府有关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社会团体对临终关怀服务支持程度的定性资料。
1.4 专家座谈
召集国内从事老年科研工作、管理工作和医疗卫生工作的专家召开座谈会,共商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院所。
1.5 政策分析法
综合影响临终关怀服务的影响因素,从可得性、可及性及可行性方面进行政策分析,从解决深层次临终关怀管理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结果
2.1 机构调查数据
北京6所被调查的医疗机构的资源与服务:①2008年北京市被调查医疗机构6所,其中全民性质为6所。②2008年,本市被调查医疗机构中,选取首都功能核心区(1所)、城市功能拓展区(3所)、城市发展新区(1所)和生态涵养发展区(1所)中的6所进行调查,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老年医院2所。③6所医疗机构中最早建院1955年,最晚建院于1987年。④被调查的6所样本单位中都没有注册临终关怀科。
2.2 从业人员数据调查
见表1~3。
2.3 社区家庭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需求调查数据
①在被调查的446名老年人中,男198人,占44.4%;女248人,占55.6%。②被调查老年人的年龄构成,见表4。③被调查老人的文化程度,见表5。④被调查老人患慢性病的有365人,占81.8%。⑤被调查老年人的生活自理程度构成,见表6。⑥老年人如若生活不能自理的照顾意向,见表7。⑦老年人生活如若不能自理意向选择,见表8。⑧老年人最迫切希望的就医方式,见表9。⑨在被调查的446名老年人中,了解临终关怀服务的人有107人,占23.9%。⑩老年人认为的最佳临终关怀服务机构,见表10。
表4 被调查老年人的年龄构成
表5 被调查老年人的文化程度
表6 被调查老年人的生活自理程度构成
表7 如若生活不能自理的照顾意向
表8 老年人生活若不能自理意向选择
表9 老年人最迫切希望的就医方式
2.4 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2.4.1 临终关怀机构不完善,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20世纪80年代后期,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在我国开始起步。20世纪90年代以来才有所发展,各种临终关怀机构相对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一些大城市。但是,即便是在中国的一级大都市里,临终关怀作为特殊的团体和医疗服务机构,仍然处于很缺乏很简陋的地步。在一个拥有13亿的人口大国,100多所临终关怀机构,不过是沧海一粟,在广大农村则更是凤毛麟角,远远解决不了广大民众所渴望的需要[1]。
我们从北京市18个区(县)中选择了4个区县的6家医疗机构,这6家医疗机构均未设置临终关怀科或室,从业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态度只有10.8%人熟悉临终关怀的含义;通过专家访谈得知,现在临终关怀的业务开展较为困难,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在北京开展临终关怀的机构不多。
2.4.2 临终关怀标准化问题 现在,人们对临终关怀的内容认识不足,什么是临终关怀,对什么样的患者采取临终关怀服务,国内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现在只是采取国外的定义;“临终”关怀中临终较为刺耳,在调查中许多患者因此而不愿参与调查,在香港有的称宁养照料,台湾有称安宁照料、安宁缓和等,如何称谓还没达成共识。
当前临终关怀的操作内容还是沿用临床诊疗常规,内容基本局限于医疗技术环节。医生在与患者或亲属交流时,技术性内容的交流占了绝大部分,如治疗手段占88.6%,舒缓疗法占73.0%,诊断占66.9%,其他的内容基本被忽略了[2]。提高临终关怀技术性内容以外的质量,标准化的指导文件是不可或缺的,这些文件内容,应包括有关价值观、关注点的识别与归纳;不利信息披露技巧;语言性与非语言性情感支持技巧;如何引导患者理解相关医学信息技巧等内容[3]。
2.4.3 我国临终关怀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社区老龄事业“十一五”规划民政部出台了一些措施,临终关怀国家已认可,但缺乏具体实施的措施。①界定标准很重要:注重老年病诊治这个阶段,目前老年预防保健未成体系,长期照料与临终关怀的分界不明显。康复院、护理院、临终关怀院的入院标准要界定清楚。②政策支持: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医保支持,立法支持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临终关怀医护人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所以我认为医护人员的职称、待遇、心理问题,特别是待遇应有别于其他医护人员。护理费应该有所提高。③形式问题:国外是综合医院设病床,社区设日间病房和家庭病床。临终关怀病房与普通病房应该有区别,使用单间或双人间。但是单间牵扯费用问题,与个人经济承受能力和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关。从人道上讲,单间合适。这涉及到一个隐私问题,应该是单间,至少用帘子拉起来。但是用帘子拉不合实际,有了帘子不仅看不到患者,连护工也看不到了。临终关怀病房建筑标准不得低于三级医院标准。总的原则,要比一般的病房条件好一些。往生室的房间设立要人性化,根据国外的做法,人脑死亡后要在房间里放置6~8 h,对安抚患者家属的情绪也有较好的作用。应该建立一个患者家属交流室。临终关怀病房要适合患者和家属的需要,最好有社工和律师来帮助解决遗嘱和器官捐赠问题,否则医患纠纷太多。国外是一个床位一个护士,因为临终关怀大部分工作都是护士做的,但这不符合我国国情。
3 讨论
本次调研的大量资料表明,现在北京临终关怀开展处于初步阶段,亟需政府加大支持。
3.1 建立与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护理的筹资与保障体系
临终关怀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重视临终关怀,已成为当今社会和人们的普遍要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政府应增加资金投入,建立相应的临终关怀机构。临终关怀作为社会福利的一部分,可从社会福利基金中拨出一部分来,用于建立临终关怀机构[4]。
3.2 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①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临终关怀涉及多学科、多部门,需要一支由经过专业化的教育与训练的临床医生、心理医生、护师、护理员等组成的医疗队伍。培养一支熟悉临终关怀医学,全心全意为临终关怀患者服务的医疗队伍。结合本市医疗机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健全医疗机构执业医师的教育、培训制度。尤其要重点加强心理治疗、沟通技巧和临终关怀方面的知识培训,全面提高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他们接受专门的培训,系统学习临终关怀的知识,提高对临终关怀服务意义的认识,掌握从事临终关怀服务所需的技能并接受必要的心理素质训练,以全面提高临终关怀服务的质量,实现医疗机构医师持证上岗,使本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逐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5]。②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死亡教育 充分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群众性、普及性死亡教育。通过广播、电视、书刊、报纸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向广大群众宣传生与死的医学、心理、社会、伦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优死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实施专业性死亡教育[6]。可在医学院校设立相关的专业和课程,率先在医护专业学生中开设死亡教育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同时加强对在职医护人员的死亡教育。医护人员都是直接面对死亡的人,只有首先接受死亡教育,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才能提高处理死亡的能力,更好地履行职责[7]。③志愿者 是临终关怀中的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我们北京老年医院有专门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同事,组织北京市各大高校学生和社会工作人员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利用节假日对老年人进行关怀服务,收到了良好效果。④加强医疗机构行业管理 确立临终关怀的标准化作业,发展本土化临终关怀服务模式,提高我国临终关怀服务的整体水准。
3.3 利用国家和社会团体多渠道收集资金,鼓励多种形式的投资,积极探索临终关怀服务的新模式,使临终关怀服务能够满足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可以探索家庭临终病床的模式,建立为临终患者提供及时、周到、全面家庭服务的系统,使患者在熟悉并有深厚感情的家中走完一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施永兴,罗维. 人生终站的陪伴——临终关怀百题[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38.
[2] 王叶熙,康红芹. 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及其应对[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9(3):57-60.
[3] 许子东. 向死而生——基于生命有限性下的死亡教育及其意义研究[J]. http://.cn/thesis_Y1726737.aspx
[4] 梁娟娟. 在社会工作教育中进行死亡教育的必要性[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2):70-71.
[5] 崔静,周玲君,赵继军. 生前预嘱的产生和应用现状[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9):860-861.
[6] 闫喜民,李秀兰,张燕玲. 临终关怀与医疗服务模式[J]. 吉林中医药,2006,26(12):58.
[7] 钟小红,李亚洁,戴萌,等. 特需病房的临终关怀服务[J]. 护理管理杂志,2005,5(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