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教学档案;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08-02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央国务院开始实施的面向广大高校的“211工程”,从而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式起步。在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已经显而易见,而教学模式也从开始“万人齐走独木桥”的精英教育逐渐面向大众化,连年的高校扩招,使大多数人的“大学梦”变成现实。高校的不断扩招也使得教学规模和范围不断壮大,也使得很多新的教育理念、管理理念脱颖而出,使得多样化教学模式、多样化管理模式在各大高校都十分普及。但在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教学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教学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师生数量越来越多,可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水平,还在使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缺点也是显而易见,这种易遗漏、易丢失档案资料的事故屡见不鲜,严重时甚至还影响到高校声誉。因此改革当前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势在必行。通过建立现代化、规模化的高校教学档案的提案也油然而生,同时这样做的目的还能为高校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提供高质量服务和有效保障。
一、高校教学档案的必要性和意义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水平是衡量一个高校管理工作高低、检测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高校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教学档案其目的不但是收集保存教学工作中有价值的资料,而且为以后教学改革,教学科研提供必要的书面依据。
不断改进、完善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对改进教学模式,继续发扬优良的教学手段、遗弃不适用的教学手段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有效补充。因此,建立功能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机制,对高校制定的教学发展规划、教学目标以及科研工作都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1、教学档案能对高校教研改革进步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参考作用。高等院校的目的是培养适合现代化社会工作的高素质人才,为科研机构培养新生力量、为祖国实现宏伟复兴培养大量精兵强将。而怎样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都与教学档案密切相关。只有在完整准确的教学档案中不断分析和参考,学习和吸收,才会为以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档案能对高校未来的教学科研规划发挥必要的借鉴作用。高校在大众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自身也面临着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手段,吸收和研究先进的教学手段。同样,新教学大纲的不断完善和新体制下标准的制定,教学手段日益翻新和总结,都需要借鉴以往的教学档案,以便继续发扬优良的教学手段,改革当今不适用的教学手段等。
3、教学档案能提供学生、企业查询的可靠凭据。随着社会经济多样化的不断进程,社会多种用人方式扩展,判断人才水平的标准也水涨船高。很多知名和审查条件较严的用人单位也经常和众多高校密切联系,从高校的教学档案资料中获取人才在高校的学习和活动记录,进而分析是否能担任工作的重要参考标准。同时,教学档案也能起到服务学生的作用。随着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范围也不断扩大,很多毕业生因为种种原因,丢失毕业证需要补办,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档案必须完善,能帮助学生查询到该学生在高校的过往记录,方便办理补证手续。
4、教学档案能提供高校历年为数众多的教育活动中积累的原始凭证。很多高校为提高高校师生对高校的荣誉感、使命感,扩大高校自身影响,需要经常举办对内对外的学校宣传展览,把学校自办校以来取得的辉煌成果、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做到有效宣传,都需要借助教学档案来完成。,把学校自办校以来取得的辉煌成果、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做到有效宣传,都需要借助教学档案来完成。
综上所述,高校教学档案包含着许多用途,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所以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水平,提升高校整体管理素质是高校所有改革方向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高校教学档案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由于高校的教学内容和范围连年的增长和扩大,师生力量连年递增,使得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难度日趋增大,同时,客观上我国高校教学实行跨年制使得教学档案无法和实行年度制的其他档案同步整理,就这造成了很多档案管理工作的推迟,使得教学档案丢失、遗漏屡见不鲜,教学档案的增补、存档和查阅也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展开。因此就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手段。
1、通过宣传等手段,让高校师生了解教学档案的意义和必要性。高校应该主动学习和研究《档案法》,《档案法》的颁布实行代表我国档案管理已走向法制化方向,高校要树立严谨的档案管理的政治性、大局性、效益性要向广大师生主动普及档案的重要性教育。让师生加强对教学档案的性质和价值的认识,增强他们对档案信息的知识和学习欲望,从而支持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同时高校要总结适合本高校的工作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同时责任落实到各个教学部门,把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与每个教师利益挂钩。定期在高校内开展教学档案的推广工作,让每一高校学子都能学生的教学档案有着正确的认识,从而遵守高校规章制度,为顺利毕
业、到更高一层学府深造、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奠定必要基础。
2、建立独立、完善的档案工作制定各项标准。各高校的教学档案文件主要来源于学校管理机构与各教学院系。例:教务处负责教学计划的研究和制定、修改;招生办公室负责招生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学生工作处负责广大学生的学籍管理、学生奖罚以及思想教育工作;成人教育部门负责学校的成人脱产教育、函授教育、业余教育等。因此各教学部门职责和范围不尽相同,所以高校教学档案本着各部门独立管理教学档案原则,每个部门只需负责自己所辖管理范围内的教学档案记录收集工作即可。
3、建立科学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由于历史、迁移等种种多方面原因,目前的教学档案的管理存在管理制度不到位,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资料遗缺、分散和丢失的现象严重。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化、立体化的教学档案制度。同时完善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等。
4、实行按专业按体系分类的原则,按年度组卷进行科学管理。例如按照专业体系考核,教学档案就记录与这一专业所相关的体系范畴。在进行以往比较时,教学档案能列举历年这一专业的考试范畴,从而很容易比较它们之间的教学优劣,找出差距,促进教学改革。同理,如果按照学习体系考核,教学档案也能在这一学习体系范畴中查阅到历年高校之间的教学优劣等。因此,按专业按体系分类进行科学管理,能保持各个学科、各个体系的连贯性、系统性,从而使专业科研教学业务水平有着较好的进步。
5、培养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相关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再好的制度和标准也需要人为的参与,仅仅有优秀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没有相应的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也是不合格的。因此,教学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学校需要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课程,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把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在必要时,各大高校可以适当引进吸收一流具备先进管理水平的外聘人员。同时,各大高校也有必要组织定期交流会、讲座等。同行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成果,总结不足。提高教学档案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荣誉感,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为整个高校管理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 亮.论高校资料发展方向[J].大学图书学刊,2004(3).
[2] 宋 月.专业特色是系级资料管理的方向[J].内蒙古科技与发展,2010(3).
关键词:高校;教学档案;档案管理
高校教学档案作为教学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反映教学过程的系统而完整的历史资料,是日后进行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的基础资料,也是日后研究和处理问题的原始凭证。因此,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充分开发教学档案信息,对于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新的教育理念使高等院校在学科领域建设、办学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色。作为高校中心工作的教学环节,也随着教学形式和课程模式的多样化而趋于复杂化。这就使教学档案的种类不断增加,档案内容也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也给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教学档案的内容
1、综合类
主要包括省、院级有关教学工作的文件材料;学院有关教学、教务工作给上级主管机关的汇报、请示及批复;教学工作的计划、总结;分院、部、室部门职责、岗位责任制、机构改革材料;教务处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文件材料;各级优秀教学成果评奖办法、获奖名单;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申报与评审材料,教学改革立项、检查、成果材料;关于教学检查、评估的文件材料及报告;教学工作简报等。
2、师资建设类
主要包括教师培养规划;教师培养年度计划;岗前培训情况;师资情况统计表;教师奖励情况统计表;教师讲课比赛管理办法;教师讲课评分标准;讲课比赛评分标准;历届讲课比赛文件;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培训工作记录等。
3、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类
主要包括优秀课(院、省、国家级)、精品课建设;有关专业设置、调整专业名称及学制的报告及批复;新增专业申报材料及上级批复;专业建设相关材料;有关专业评估办法、自评报告、评估结论;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学校历次制、修订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各级优秀课程有关文件材料(申报、评审、认定);学校关于课程建设规划及有关材料等。
4、学籍管理类
主要包括各单项学科竞赛条例、办法及参赛获奖者名单;课程成绩登记表;学生成绩总表等。
5、教学管理类
主要包括教学实习、实训、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的大纲、计划、总结及指导书等相关材料(实习报告、课程设计说明书、图纸);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教学日历;校历表;教学任务书、开课目录、课程表;典型教案、重要备课记录;教师任课安排;各学期考试安排、考试总结;毕业设计(论文)有关规定;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计划、总结及相关资料(开题报告、论文、任务书、设计说明书、图纸(工)、成绩评定、成绩单等);教师工作量核算、登记材料;教室、实验室管理制度文件;教学检查文件、记录、总结;有关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文件及总结;有关建立试题库的材料;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试卷等。
6、学位管理类
主要包括上级有关学位工作文件材料;本院学位评定条例、办法、工作总结;学位委员会会议记录、决定;学位委员会授予学位底册等。
7、教材类
主要包括省、院级关于教材建设方面的有关规定;编写教材计划;各专业征订教材的情况;自编、参编、主编教材,教学指导书、习题集的情况;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目录及报批材料等。
二、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办法》的出台,各高校在档案法规制度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目前各高校档案管理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很多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教学工作的文件及其管理,档案及其管理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统一的监督指导和协调合作,出现了文件的形成及其归档的脱节;学校每学期的教学工作会议没有进行规范的会议纪要;教研室有青年教师培养部署,却没有培养规划和总结;(2)各职能部门档案记录不一致、不精确。
例如学生考试或纪律违纪、学生参加党课取得证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效果、学生转学、转专业、休退学等变动情况的记载存在着各部门之间记录不一致、不及时的现象;(3)从档案建立上来看,有些高校没有建立规范的部门归档、立卷制度,没有指定专人负责文件材料的收集及归档工作,每到年底要求归档立卷时,才临时安排非专职人员搞突击应付。
2、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目前,各高校档案管理员,尤其是各分院及部门的档案管理员素质普遍不高,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具体表现有:档案部门常是一些老同志,很多都是没有受过正规的档案专业学习,半路出家,对业务工作不熟悉,总是边学边干;一些档案管理员学历低下,文化程度不高,很多分院及部门竟然用工人编制人员管理档案,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对归档文件及其价值缺乏应有的鉴别能力,使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存在很大的不严肃性、随意性;还有些分院的档案工作是由各院的任课老师兼任,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这些兼职教师由于平时忙于教学、科研、人事、办公室等事务性工作,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档案专业知识,也没有机会接受专门的档案管理业务及培训,无法实现教学档案的优化管理,更谈不上工作热情。
3、档案信息内容开发不足,档案的管理效率不高
当前,许多高校存在信息内容开发不足的问题。各分院之间教学档案的管理相互封闭,各自为政,无法互相借鉴与交流。尽管有很多高等院校加大了教学档案管理的力度,但是仍然有些问题很突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这就对我们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三、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对策
1、规范和完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高校不仅要制定、完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还要明确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使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有强烈的责任心,更好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工作制度的建立要由学院分管的院长负责组织,由学院档案办公室负责拟定,以便更好地体现档案工作的科学性与专业性。通过其制度的执行,规范高校教学档案具体工作行为,使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真正步入制度化、轨道化、正规化。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高等院校是高学历人才集中的地方,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少数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中出现了学历低、专业水平差的问题,这就给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所以,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就要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这里所说的思想素质不光是指其政治立场要坚定,还必须要求其对本职工作有认真负责的态度。高校教学档案不得随意去改动,例如学生各科、各学年考试成绩;学院对在职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结果等。作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更要有爱岗敬业、对工作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其次,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对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专业素质比较弱的问题,各分院应当做好其再教育的工作,例如通过各种进修、脱产或非脱产上研究生班,当然也可以通过自身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以便能更快地适应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要求。
3、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水准,建立多功能型综合档案馆
随着现代科技的前进和发展,构建多元的档案资源管理框架,建设全民化档案馆将会是以后综合档案馆的发展趋势。复合型档案馆是传统档案馆发展的延伸与继续,是传统型档案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与其发展的数字化档案馆融合而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复合型档案馆模式融合传统型档案馆与数字化档案馆于一体,是档案馆的必然趋势与选择。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从归档立卷方面,存在着很多档案难以及时接收归档的情况。档案资料如果不能够归档及时,信息能力不强,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档案馆的作用。而复合型档案馆的建立,则是使现有的综合档案馆强化更有效的途径。综合档案馆的强化会使其功能强化,能够进行统一管理、避免重复的目的,符合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建立复合型档案馆,不仅能够将高校教学档案作为重点进行归档,还应该将其它各种与教学档案有关的档案进行一体化管理,使档案之间形成一个体系,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准与效率。所以,高校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方法与制度的创新,建立一个以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为主体,以纸质档案为辅的新型档案管理模式。
总之,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院系级教学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应适应时代需求。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最新管理手段,使教务工作切实为高校教育提供高质量服务,使教学档案在高等教育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跃.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青海师专学报,2004(1).
关键词:高校 教学档案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209-01
1 对教学档案的认识
(1)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在组织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对日后教学工作具有参考利用价值的、需要归档保存和开发利用的一切文件、资料、图表、声像、数据等信息资源的总合。它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原始记录和历史凭证,是学校发展的缩影,也是学校组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和详实的参考,是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和历史财富。
(2)教学档案在教学管理和学院发展实际作用:①它是衡量教学水平高低、教学质量好坏的曲线图。通过对教师的讲稿、教案、CAI课件、课堂记录、学生考卷、考试成绩等反映了教师的讲课水平、整体素质、教学质量;通过学生实习、实践能力考评、学生考取国家资格比例、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报告,反映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评价;通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实用教材反映学校的整体教学思路,和对国家教育整体规划的执行情况。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向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中诞生的各种规章制度又是教学管理水平的标志。②它还为国家对高校办学水平评估提供最基础资料。国家对各高校的全面评估,最重要的是教学质量的关注,教学档案资料就成了必备内容,专家正是通过对评估单位提供的大量的教学档案进行系统的分析、对其做出合理评定,给国家对高校的监管提供可靠的依据。
2 教学档案收集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意识薄弱,领导重视不够
教学档案对历史是记载,对现在是借鉴参考,所以在高校以教学为主的大背景下,很难进入前台被人们所关注。经费不足,设施不全,人员配备不合理是普遍现象,对档案员不重视培训,对档案室不重视监察,该升级进馆的不及时升级,造成宝贵的教学档案的浪费。
2.2 规范化管理不到位使得收集整理困难
由于教学规模的扩大,专业面越来越广,档案形成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许多材料分散在各系中,一般人们把教学作为重点,对档案意识淡化,而且系里一般不配备兼职档案员,只有教务管理处才有,且工作量大,再加之档案收集范围内容不细化,让人理解不透也势必造成有价值的教学档案的丢失或漏收,影响收集的质量。整理困难:教学档案本应由档案形成部门按文件材料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间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原则进行整理,即谁形成谁立卷,然后交由档案管理部门监查验收、上架。但在实际工作中,兼职档案员都身兼数职,加之有些教师不配合,在造成材料零乱、不完整、不连续的基础上,要求其按档案标准化整理,势必积极性不高和整理质量难以符合标准,档案部门还得进行二次整理,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3 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加强领导,强化意识
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档案管理人员才需要提高档案意识,增强档案法制观念,其实,我们每个社会人(包括领导、教师、学生)都是档案形成的主体,每个人都需要了解档案知识,了解档案的相关法律常识。比如与教师相关的科研材料、教案、课件等,都应按相关制度存档。
3.2 范围明确,方法得当,内容具体
由于与形成档案有关的所有人,都不可能达到专业档案人员应达到的专业水平,对收集档案材料的认识也不一致,对应归档的文件很可能理解为不需要而放弃收集,所以,我们只有把归档范围尽可能细化到具体材料或文件,落实到人员头上,再由兼职或专职人员进行全面管理从而避免文件的丢失。其实现在大部分工作都在计算机上完成,如果在形成定稿后步骤化的将其通过电子邮箱直接发送到档案管理部门进行保存更是可取之法。以下是教学档案收集的具体内容:
(1)综合类:主要有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文件、学院规划实施计划、教学要点、教学工作记录、简报等;学院制定的教学制度、规定、办法、条例及教学工作的文件、教改项目的立项报告、教学工作的数据统计、分析资料、每学期评教、评学的相关材料及教学检查的记录、总结。
(2)教学管理类:教师教学有关规程、教学工作检查、评估有关材料、教师教学任务安排及开课有关资料、教师教学情况调查表、教学质量检查、师资建议规划、实施情况、教师进修培训材料、学籍管理材料、学籍变更材料、课程安排表、学年校历。
(3)教学业务类:重点课程、精辟课程及一般课程建设的规划、实施方案、总结等有关材料;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进度计划、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志等有关材料;教材建设、教材自编或主编及使用教材的目录、教师制作的CIA课件等材料;优秀教师讲课的典型教案、教学模型、标本,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材料、教学实习的有关材料、各种考试试卷与试卷分析材料,学生毕业论文及评审意见、学生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有关材料;教研相关资料、教师业务档案、教学仪器设备材料。
(4)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类:系教学工作特色相关材料、教学管理干部及教师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目录及论文复印件(按年度汇总)、开展教育思想学习与讨论的有关材料(文件论文集、报告会记要)、各级教改项目总表及附件(含申报、任务书、结项报告、鉴定表、成果)、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及考试内容等相关材料。
3.3 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符合本校实际,利于教学管理的切实可行的各项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实行一系列的考核制度与办法,大力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体制,从而进行规范化管理。
3.4 开发资源,提高利用
不论教学档案收集的多完整、整理的多科学、管理的多先进,没有利用的档案就是死档,就是对前期工作的否定,就是对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档案的利用是体现其价值的最终目的,要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及设备,将优秀教师的风采、事迹、成果,典型的教案、课件、模型,科研内容、图片,先进的教学技术和先进的教学设备等信息通过网络、多媒体、大型展览等进行宣传,最大化的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加强与教学管理部门的有机联系,让教学管理者及时了解掌握教学档案的动态,及时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和与共享,借鉴历史,把握现在,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管理思路,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教学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也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珍惜教学档案这一宝贵历史资源,从领导到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档案意识,树立档案的法制观念,注意身边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让教学档案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一)信息共享能力大大提升
传统的教学档案主要以纸质文档为主要形式得以保存,这种保存形式不利于远距离的传阅,并且容易在传阅途中遗失或破损,这就大大降低了教学档案的利用效率。而电子教学档案可以十分便利地交流与共享,单单传阅这一项就可以节省很多运输成本,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率。此外,电子教学档案还大大节省了工作人员对档案进行归类、排序、搜索等工作量度,在现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简单的文字搜索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相关资料。
(二)存储更加便利
传统的纸质教学档案的保存对环境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只有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微生物环境纸质档案才有长期保存的可能性。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确保保存环境的适宜性,防潮防虫防老化更是不可或缺的工作。此外,纸质教学档案需要消耗大量的纸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然而电子教学档案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电子教学档案可以大存量地储存于硬盘、U盘等一系列现代储存器中。现代存储器不仅体积小容易保管而且储存安全性、容量性都是传统管理方式不可相比的。
二、高校电子教学档案管理问题分析
(一)缺失规范的、有效的电子教学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大多数电子教学档案的保存分散在各二级学院,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多数高校电子教学档案管理者不熟悉中国《档案法》,《档案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无论是在工作过程中,还是在自己工作的思维意识中,都没有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由于规章制度的缺失,导致一些电子教学档案处于“被忽略”状态,多数电子教学档案“被忽略”在了管理范围之外。
(二)电子教学档案管理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相关规章制度的缺失,导致相关管理人员对电子教学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都难以满足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所需的必要条件。高校又因其独特的性质(学生和教职工人数众多、学生和教职工来自全国各区域、且变动频繁),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档案需要变动,维护、更改、保存、迁动等相关流程造成档案管理工作量十分庞大。将传统的纸质文档转变成电子档案无疑也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三)电子教学档案管理过程缺乏系统规范性
根据《档案法》和《大学档案管理办法》,高校电子教学档案管理的任务主要集中在收集、整理、鉴定、保护、统计、编制等六个方面,通过这六个环节提高教学档案的研究和利用水平,这是一种固有的运营严格的法律制度。由于提出的模糊归档范围,导致一些高价值的基层教学单位、教师未能及时提交归档,惨痛地损失一些高价值档案;一些价值不高的教学,又被不经选择地留存了下来,减少了档案使用中的价值。由于档案的保管不当,造成了一些历史档案的破损、字迹模糊等现象。由于档案的研编能力有限,导致档案利用价值不高。由于档案利用制度的不完善,造成档案的遗失、破损等一系列损害流失现象。
三、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优化措施
(一)开发档案管理系统,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档案管理的系统,我们称之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电子档案管理情况,设计制作一套与之情况相适应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包括硬件系统(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储存设备、网络服务器和计算机)和软件系统(管理端软件和查询端软件)两部分,高校应结合自身情况以此为基础设计自己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在开发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之后,高校还应加快电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总体规划和标准,以确保用户简捷、快捷地获取所需的档案信息。通过对电子教学档案立卷、归档、访问等方面设置相应的命令来实现电子记录存储、管理和使用,以不断提高管理电子教学档案的信息化水平。
(二)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由于电子教学档案主要保存于各二级学院,这就要求各学院领导必须重视电子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采取措施加大相关管理与监督力度。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做好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做好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需从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各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电子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各二级学院,因此应当建立以校档案室、学院(职能部门)为主体的二级管理结构。学校档案室以业务指导为主,做好学院(职能部门)专、兼职档案员业务指导工作,提高专、兼职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感。
(三)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能,重视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电子档案管理使用计算机的文件管理需求,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素质。无论从技术性角度还是从专业性角度,电子教学档案管理都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相关知识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完成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当然学校层面也可以通过一系列培训、检查、评比活动来促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可以说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只是管理还包括电子教学档案的形成、积累、贮存、和开发利用。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专注于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组织其学习档案管理系统知识和基本的电脑操作,要求他们掌握熟练的运用技术,灵活运用文件管理系统软件。
(四)增加经费投入,实现现代化管理
电子教学档案的管理需要配备相应的计算机和电子设备,目前多数高校由于对电子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够,此方面的预算投入不足,造成许多教学档案资料不能及时电子化,甚至有些教学档案被忽略在了电子化之外,不能及时形成网络档案,降低了教学档案的利用率。就此学校方面应该投入足够的预算资金,实现信息化管理和办公自动化,充分发挥电子教学档案的便捷优势,实现教学档案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快捷的计算机网络,保管好教学档案,防止教学档案的不必要流失;充分管理利用好教学档案,服务于高校教育科研事业。
(五)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电子教学档案较之传统教学档案而言,有便捷、精准、全面、共享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加强电子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加强电子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设计制作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实现档案信息网络化;第二,建立电子教学档案目录数据库,利用数据库分类技术把电子教学档案的目录数字化;第三,将教师的教学资料通过档案管理原理和现代信息数字技术的结合,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以便教学档案的资源共享,以推动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也减轻了教师们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提高安全管理意识,保证文档真实性
电子教学档案有便捷、精准、全面、共享等方面的优点,同时它也存在错误删除无法恢复、磁盘硬盘损坏、易被窃取拷贝、数据中毒等缺点。针对这些缺点我们应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建立一套安全防范机制,以确保电子教学档案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首先,防火墙的安装、门户访问的设置、定期杀毒、病毒库的定期更新等防范方式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的入侵;其次,认真学习电子档案相关安全保密制度并严格遵守,平衡公开与保密两者之间的尺度。利用密码保护、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手段防止非公开档案的安全隐患;最后,档案管理人员应养成文档备份的习惯,同时数据信息管理部门也应做好数据库备份工作,防止因计算机故障、病毒入侵等意外事故造成电子教学档案意外损坏与丢失。
四、结语
关键词:教学档案管理 灰色聚类挖掘 综合评价
在挖掘数据过程中主要是从大型的数据库以及数据仓库中不断的发现,同时将其潜在信息或者知识提取出来,它的基本目的是对分析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探索各个数据间存在的关联性,发现被人们所忽略掉的要素,上述所述的信息对于趋势与决策行为的预测是非常有利的。数据实际挖掘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从数据库事务中查找出关联性原则。而聚类分析方式又是数据库挖掘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同时还是数据挖掘技术的一个分支。本文首先分析了灰色聚类挖掘算法,其次采用实例对高校院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综合评价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1、灰色聚类挖掘算法
这里所说的综合评价,实质上指的是对诸多属性体系结构所描述的对象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综合评价的方法非常多,不过由于它们的实际出发点都不相同,并且处理问题的思路也不尽相同,相互之间都存在着优点与缺点,因此,当发生综合评价问题时,人们经常不知道选择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对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也不清楚。一般情况下,在高校院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综合评价中,人们比较重视的是教学档案管理具有的综合评价等级,所以,笔者认为,采用灰色聚类挖掘算法较为合适。
数据挖掘处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数据挖掘算法,其主要是通过灰色聚类挖掘算法及在数据仓库中所提取的数据进行的,我们能够明显的看出该组织中存在的个体类型,同时它还能准确的判断出一个个体在这些类型中属于哪一类。灰色聚类实质上就是把聚类对象对于各项聚类指标,根据几种灰类进行分类,从而准确的判断出这一聚类对象具体属于哪一类。应将各种需要进行综合评价的个体作为聚类对象,将各项评价指标作为聚类指标,及时有效的处理好各个个体指标的原始数据,然后对各个灰类区间进一步确定,并且提出白化权函数以及白化权系数,最后一步是将个体属于某一灰类的灰色聚类系数矩阵全面的计算,以此得出这一个体属于的灰类,从而获取到不同样本的实际灰类和评价等级结果。将需要预测的样本和数据仓库中已经分类的模式间进行全面的比较,得出这两者间的实际距离,这样就能够获悉到此样本与哪种模式相近,然后根据该模式的整体情况对其结果进行预测,进而获取到待识别样本的分类等级。
2、高校院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综合评价实例
结合评价的实际目的,将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利用、保管以及统计这六方面的要素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使得讨论更加的方便,本文主要通过七个教学单位的教学档案管理情况,有机的结合了专家评分及自我评分,计算出平均分数,获取到的评分结果原始数据。
有效的处理原始数据矩阵,使其趋于标准化,然后通过灰色聚类算法,结合Matlab程序将最后的结果计算出来,具有较好综合评价结果的是院系1、院系4以及院系5;中等水平的是院系2和院系3;综合评价结果最差的是院系6与院系7。从最后计算出的结果中可以明显的看出,院系1、院系4、院系5的教学档案管理水平较好;院系2和院系3的教学档案管理水平一般;而院系6与院系7的教学档案管理水平是最差的。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能够得出好、中、差的聚类中心,数据仓库的分类模式就此形成。从待评价样本的预测方面考虑,带预测样本应与数据仓库中已经分类的模式进行全面的比较,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判断出此样本与哪种模式更相近,最终获取到待识别样本的分类等级。本文主要对灰色聚类数据挖掘在高校院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一番论述,可以明显的看出,其可以采取聚类的方式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进行全面的分析,从中发现教学档案管理的类型,其对于高校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指导意义。作为高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应围绕着科学评估与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水平。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通过对教学档案管理各项程序进行加工后的教学档案,不仅使其呈现出了清楚的编目、使用简便以及内容丰富等优势特点,而且还将该系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全面的反映了出来,我们应全面的利用其具有的优势,以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档案的功能作用才会进一步提高,教学档案建设的最终目的才会得以实现。不过,在应用灰色聚类挖掘评价方式时应对三方面的事项加以考虑,一方面,评价的因素不能过多,不然,评价者难以对全部评价因素进行全面的理解,最终使得所获取的数据不具备高质量;另一方面,参加评价的对象不能过多,不然重复的操作以及繁重的负担将使得评价者反感行为的发生;此外,评价先导工作必须完善。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的论述还不是很全面,希望同行们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
参考文献:
[1]吴正霞,周怡.教学评估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J].西北医学教育,2007年02期
[2]彭韶霜.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兰台世界,2007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