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探究;临安市
为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并长久充分发挥效益,浙江省于2016年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通过明确管理内容、制定管理标准、落实管理主体、深化管理改革、强化监督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建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和监督服务平台等措施,实行全过程、各环节标准化控制和网络化管理,切实提升工程管理效能。
1.临安水利基本概况
1.1水利工程现状
临安市地处钱塘江支流分水江和太湖水系东苕溪上游,是杭嘉湖重要优质水源供给地和浙西北主要生态屏障。市境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约50km,总面积3 126.8km2,地势西高东低,从东部的海拔9米到西部的清凉峰海拔1 787m,落差1 778m。较大的地域面积和复杂的地形决定了水利工程在临安市防汛抗旱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全市己建成水库144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5座,库容100~1000万方的小(1)型水库15座,10~100万方的小(2)型水库123座,1~10万方山塘1 064座,0.05~l万方山塘2 657座;大小堰1 898座;灌溉渠道2 000余公里;泵站总装机3 260kW;日供水20~1000m3的农村供水工程442处,受益人口22.7万人;全市有河道3 730km,其中县级以下河道3 309km。星罗棋布的水利工程为临安市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提供了基础保障。
1.2运行管理现状
临安市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实行分级负责,中型工程由市本级承担日常运行管理,小型水利工程一般由镇街、收益村或工程产权单位承担日常运行管理。为保障水利设施安全有效运行,临安市先后制定了《临安市河道管理暂行办法》《临安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养护办法》《临安市山塘水库巡查管理办法》和《山塘水库巡查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和考核办法,明确了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责任和职责。同时,全市小型水利工程在以村组集体管理为主导的模式下,还建立了农村用水者协会,按照受益承担运行管理义务。
1.3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临安市水利建设任务繁重,水利管理相对薄弱,重建轻管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管理事权划分不清晰,管理责任未有效落实;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清晰,流程不规范等,日常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受经费、人力等因素制约,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不及时,效率低下,存在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更新改造不及时等问题。
2.目标任务及实施内容
2.1目标任务
按照《临安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20162020年)》要求,临安市5年内需完成标准化管理创建工程如下:1)水库140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1)型水库14座,小(2)型水库123座;2)5万方以上的屋顶山塘或饮用水山塘79座;3)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及以上的1~4级的堤防工程,总长42.32km;4)单站装机流量大于等于10m3/s的泵站1座;5)国家基本水文测站2l座,其中水文站2座,雨量站19座;6)日供水规模200吨以上的农村供水工程71处;7)总装机容量在1 000kW(含)~5万kw(含)之间的农村水电站29座。经测算,5年标准化管理总费用约8 455万余元。
2.2买施内容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涵盖管理责任、安全评估、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监督检查、隐患治理、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制度建设、考核验收等各个环节。具体包括:工程管理责任(领导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岗位责任)具体化;工程防汛和安全运行管理目标化;工程管理单位(岗位)人员定岗(编)化;工程运行管理经费预算化;工程管理设施设备完整化;工程日常监测检查规范化;工程维修养护常态化;运行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化;工程管理范围界定化;工程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工程管理信息化。
3.具体工作措施
在临安市水利水电局的统筹协调下,临安市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得到稳定、有力推进。具体工作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强化组织保障,落实工作责任。临安市成立了水利局层面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标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标准办牵头抓总,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协助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保证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2)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推进氛围。联系新闻媒体,拍摄标准化管理工作新闻专题片;结合“千人万项”驻村蹲点活动,组织水利专家到工程所在镇街召开座谈会;召开镇街分管领导、水利员层面的标准化工作推进会,布置落实年度工作任务。多方面、多层次地宣传省、市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要求。
3)逐一调查摸底,制定任务清单。对临安市创标的小型水库、山塘、农饮水等工程的现状逐一进行调查摸底,根据调查情况,结合浙江省水利厅对工程标准化管理考核细则要求,查漏补缺,对需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制定每个工程的创标内容清单,并将各项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做到任务具体化、责任个人化。
4)实行“三统三分”,推进划界工作。工程划界是标准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为了及时完成该项工作,临安市实行“三统三分”方式,即统一招标、统一标准、统一报批、分片测量、分类审查、分块宣传。将所有小型工程的划界任务打包,由水利局统一组织招标;细化水利工程划界范围具体要求、镇村两级公示程序要求、划界成果技术标准和报批程序规范等,形成统一标准;划界成果由水利局统一报市政府批复。同时,根据工程分布情况,组成3支外业测量单位,分片开展测量工作;划界成果由各责任单位分头审查;组织镇街分块做好划界宣传工作。
5)推进政企合作,培育养护市场。目前,临安市水利工程养护市场还不是很成熟,临安市积极谋划,确定由临安市水利水电投资开发公司统一组建水利工程养护管理公司,将其承揽的养护工程范围,在《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中予以明确。
6)召开每周例会,推进工作进度。实行“一周一议”制度,由分管领导牵头,每周召集相关单位、镇街负责人,召开标准化工作推进例会。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梳理交办下一周的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4.取得的成绩
目前,临安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年度任务已完成。完成了五年实施方案编制并经政府批复,梳理明确了350余个水利工程管理名录并按要求均落实了管理责任主体,完成年度任务内的工程划界并经政府批复,搭建了临安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平台,出台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资金保障政策等。年度任务内的各项工作均通过了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验收。
通过上述措施,临安市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理顺了镇、村两级事权,落实了小型水利工程的管护主体和管理人员,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得到有力保障,水利工程管理范围进一步清晰,工程维修养护按照集约化、专业化、物业化的思路逐步开展,工程面貌提升明显。随着临安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平台的上线运行,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向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在临安已初见成效。
5.存在的问题
标准化管理作为一项全省水利创新工作,临安市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边摸索边总结,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短板。
1)镇街及部分水管单位对实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主体意识不强。部分镇街对工程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标准化管理工作还是停留在“要我做”的层面,主观能动性不强。
2)资金保障问题。鉴于临安市财政实际状况,市级财政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支持力度有限。同时,由于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众多,随着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全面铺开,今后对创建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的保障还存在一定压力。
3)部分基层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内容多、要求细,但目前临安很多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员都是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不高的附近村民,这直接导致一些工作要求落实困难。
6.建议及对策
1)努力筹措保障经费。要加强与市财政沟通,做精做细2017年的水利O钭式鹪に悖建立维修养护资金保障机制,通过完善《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办法》,利用资金、考核等杠杆,促进镇街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主体意识,从“要我做”转换成“我要做”的状态。
2)制定完善相关指导性意见。通过今年的创标摸索,结合临安实际,下一步要着重做好相关标准、规范、办法的制定与完善工作。要完善《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划界工作技术导则(初稿)》《临安市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办法》,制定《临安市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准入制度》。同时,为了便于今后镇街自主创建,根据省厅的考核细则,结合今年形成的各类工程任务清单,制定《临安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现场达标创建规范》,使标准化创建更细化、更具体、更贴近基层水利工程管理需求,最终形成制度引导、镇街参与的局面。
1.1工程概况
菏泽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总面积12 229 km 2,除黄河滩区556 km外,其它11 673 km均属淮河流域。建国以来,菏泽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狠抓防汛抗旱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农业灌溉面积,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修建了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2座;规模以上(过闸流量不小于5 m3月大型水闸6座、中型水闸76座、小型水闸664座,规模以下(1 m 3/s过闸流量<5 m 3/s)775座;小型泵站237座;排水沟2 384 km,现有小型灌溉机电井1.852 4万眼、供水小型机电井34.833万眼,人力井121.9202万眼,农村饮水工程111.4万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占94.6%。据了解,2010年至今,共实施项目25批次,项目总投资74 117.8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6 400万元,省级投资16 050万元,累计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018万hm 2,其中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面积1.38万hm 2,低压管道灌溉面积4.628万hm 2,微灌面积106.67 hm 2。全市有防洪任务的河段长度为1 939.87 km。
1.2管理形式
这些水利工程除由县水务局派出机构直接管理外,其余小型水利工程目前管理形式主要有5种:一是由基层水利部门管理。灌溉面积666.7 hm 2,除涝面积2 000 hm2或渠道流量1 m 3/s及以下灌溉排水工程,包括小型泵站、机电井、拦河闸坝、输水管道及直接为农田灌溉排水服务的小型河道治理等工程。二是集体管理。主要有库容在100万m3以下的小水库、小坝塘、小水池、小水窖等蓄水工程。三是统一管理。是指部分泵站、乡镇、村集中供水,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四是承包管理。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产权不明,重建轻管
受计划经济影响,建设单位甚至政府部门以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为主,没有注重效益的发挥,多数工程建成后属于国家、集体还是个人,产权不明确,造成只建不用、只用不管、管用脱节,更为严重的是既无人用也无人管。
2.2工程管护水平差
有的小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维修无经费,有管理单位的等、靠、要,无管理单位的没人过问;多数工程没有专、兼职管护人员,甚至个别工程建完就遭到破坏。
2.3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
现有的管理单位自我生存发展能力低,没有很好地利用工程开展多种经营,开拓创新能力不够。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
2.4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
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说服力。
3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3.1改革的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扶持与群众自主兴办相结合的原则。政府通过规划指导、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鼓励受益农户和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参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积极引入市场竞争,降低运行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调动工程管理者的积极性。二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依法行政、民主决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三是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3.2改革的目标
通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建立符合县域水情、县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达到的目标是:建立健全县域内县、乡(镇)、村、户水利工程管理网络;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3.3明确权责,规范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各级人民政府应依法保障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安全,限期消除险情。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水利工程负有行业管理责任,负责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对其直接管理的水利工程负有监督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责任。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转变职能,改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3.4明确工程的所有权
3.4.1非经营性小型水利工程
受益农户较多的非经营性工程,用水户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用水合作组织,产权属用水合作组织或受益农户。对于联户或自然村兴建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实行联户经营或个人经营,也可以成立用水合作小组,协商解决出工、出资及水费计收等事务;跨村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按照受益范围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国家补助形成的资产归合作组织所有。
3.4.2乡镇、村集中供水工程
乡镇、村集中供水工程,可按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方式确定工程产权。以国家投资为主修建的乡镇、村集中供水工程产权属国家所有,由县区人民政府授权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出资人权利进行资产的处置和监管。以国家、集体和群众共同投资投劳为主修建的乡镇、村集中供水工程产权属工程受益范围内的用水合作组织所有。
3.4.3经营性小型农村水利工程
经营性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以国家投资为主修建的工程产权属国家所有,由县区人民政府授权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使出资人权利进行资产的处置和监管。以国家、集体和群众共同投资为主修建的工程产权按投资比例划分,国有产权可由当地县区人民政府授权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负责管理。以社会法人、自然人或股份制等形式投资为主修建的工程产权属投资者所有,国家补助部分所形成的资产可由当地县区人民政府委托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持股参与经营管理,也可卖给个人经营。
3.5明确管理内容
制定管理政策按工程性质和用途明确管理内容,能量化的要量化为指标,主要从防洪安全、管护维修(含设备)、正常运行、效益分配等方面着手,根据工程现状和各方面潜在因素,一个承包单元制定一份管理文档,确保工程发挥应有效益。需要制定的具体政策主要包括: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面向社会化的实施办法,水利固定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办法,水价制定与水费计收办法,防洪排涝受益单位或个人交纳受益费用办法,水利工程养护岁修资金筹集办法,税收扶持政策等。这些办法需要由政府出面,协调发改、财政、国土等相关部门解决。
3.6建立健全水管单位
建立健全水利管理单位主要分两类:一是现有的水管单位要理顺关系,明确职责,确定目标,选定管理模式;二是现在还没有管理单位的工程,先给定一个单位名称,在管理体制改革中使管理关系、任务、职责、目标、模式一次到位。新型的管理模式应是在保证水利国有固定资产不流失和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强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市场竞争机制。承担防洪、排涝的公益性工程,可实行承包、购买管理权的模式,管理经费由受益单位和受益人按规定交纳,不足部分由水管单位在经营利润中解决;其它各类小型水利工程均可以实行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有偿(或抵押)使用等模式;对于新建工程,可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形式,委托符合条件的单位管理。
关键词:农田水利 措施 管理
前言: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塘坝、小型灌溉泵站、灌溉机井以及喷灌、微灌、高标准管灌等工程,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合理性,对于农业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部分省份区县的农田水利建设由于一些固有因素的存在,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这其中主要包括如集中分配、集中治理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在工作积极性方面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这也就严重的影响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一些县,乡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国家出台的农田水利建设相关政策只是应付差事,不能做到专款专用。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有效改进与完善,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为更好地提高农田产量奠定重要的基础。
1我国小型农业水工程建设管理现状:
1.1、工程施工设计问题
我国农田水利发展晚,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在国家加大农田水利发展之前,有些地区的水利设施几乎没有或只有灌溉机井,这样一来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自从国家从政策上开始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同时从财政上给予扶持后,很多地区一时间内大规模的修建水利设施。因此工程建设前期的工作存在了很多问题,例如:北方一些县、乡、镇甚至村为了能拿到水利工程扶持资金,就开始盲目的开始工程建设,很少或是没有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地理条件实施考察分析,拿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一个县域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几乎是千遍一律。这样一来很难有效的利用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灌溉作业,从农田水利的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更没有发展可言。
1.2、施工技术人员素质影响
传统中的东西有好有坏,在施工人员中一个消极的方面就是素质问题,因为传统体质的缘故,使得对只能部门的依赖性过高。当然也不是所有人员都是如此,但是却在掌控成本、进度和质量方面能力较差,在现场也显得力不从心,专业技术、实战经验和财务知识都不够充沛。必须得承认这一类的问题对水利工程的进展存在巨大的消极影响。
1.3、施工项目目标管理的影响
在造成的相对结果方面,主要体现在一下一些方面:成本落实实现少,管理不当;对速度的要求大大超过对质量的要求,结果失真;管理方式不科学,经验说流行;随意性显著,不按照合同规定进度施工时有发生,工作要求松散;重业主轻科学,没有很好地负起责任,使得整个施工中混乱。
1.4、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施工现场管理存在问题比较多。首先是工程监理问题,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是:施工范围广,地理环境多样化,施工地域非常分散并且施工规模大小分化很大,这样一来从施工现场管理上来说就加大了难度。其次是小型水利工程监理费用低,因此监理队伍的水平普遍都低,有的甚至一个监理同时监管多个施工现场,造成施工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尤其缺乏管理,施工单位在给排水管材采购时,往往故意选购低价劣质的材料。这些劣质管材不仅使用寿命较短,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挤压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漏水问题,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
1.5农田水利工程资金管理问题
由于地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领导岗位更换频繁,加上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没有指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导致现在很多地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出现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不仅如此,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责任主题上,由于职权不分、责任不明,主管单位不明确导致很多工程进行了一半不知道如何进行了,烂尾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层出不穷。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当中,虽然有着明确的主管单位,但是没有配备相应的专职管理人员,导致一些项目建设资金很难保证,加上粗放式管理模式的影响,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因破坏而流失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一些措施
为了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发展与实施,必须要从管理方面入手改革。
2.1加强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管理
小农水专项资金的使用要严格按照《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执行,形成中央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各级财政、水利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央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和项目的跟踪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强绩效管理,开展绩效评价,确保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并且规定一个时期内通过农村水利信息系统上报建设进度。 地方各级财政、水利部门应当加强农田水利设施资产管理,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安排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建成后,省、县(市、区)应当及时组织工程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必须限期整改。验收完成后,各省财政、水利部门要及时将项目验收情况及工作总结。
2.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产权制度的改革
针对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在总结地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经验方法的基础上,在结合地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办法,拿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改革方案,从而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健康深入发展。二是要以构建和完善农民用水户协会内部管理机制为重点,以行政区域或水利工程为单元,通过对基层水利队伍的改组、改造、改革和完善,推动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不断建立和发展,加快大中小型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三是不断深化农田水利改革。当前,农村出现了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水利工程占地农民要求补偿、群众要求水利政务公开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通过不断深化农田水利改革,培养典型,示范带动,逐步解决农田水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
2.3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
目前一些县乡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人员为了任务达标只注重工程项目的建设,而不重视工程项目的管理,工程管理单位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参与的少,只是在工程建成后,移交给工程管理单位管理,造成了建设与管理的脱节,在工程建设时,只考虑工程建设的直接投入,而基本没有考虑工程建成后的管理设施、维修养护机械设备和运行、维修的投入。在工程运行中,经常超负荷运行,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工程的安全。
具体的加强质量管理措施,要从施工单位入手。首先是工程设计方案:在工程前期必须要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前期的工程项目的地质、地貌、施工环境等各项数据采集工作必须做到位。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做到专项专管,严格把持好工程材料关,避免建设材料以次充好而造成工程质量差,后期运行中渠道渗漏等问题的出现。其次就是施工队伍的问题。由于小农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和资金投入小,很多大型建设企业不愿意参与建设,因此很多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没有实行竞标模式,而是通过关系,或者介绍的形式让一些小型的建设企业拿到工程项目。这些企业的施工技术往往都比较偏低,经验也不足,有点甚至没有水工的施工资质,这样一来就很难保障工程的质量。所以为了确保质量管理就必须实施项目竞标模式,筛选出具备项目施工资质的单位来承接项目的建设。
结束语:农田水利工程是确保农业生产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农田水利工程不但起到利国利民的作用,而且为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关瑜.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109-111.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Abstract: the small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not only PM area wide, and the form of engineering is complicated, how to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o make the full benefit, is to make sure people's normal life as an important issue.
Keywords: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V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抗御水旱灾害、发展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一直处于弱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旧的政策体系被打破,新的政策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面临更多困难和矛盾。建立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实现农村小型水利T程和谐建设、自主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将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今后小型农田水利T程建设与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在权责上管理不明确,导致农民的参与性差,针对建设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上的粗放,使水利工程的维修及改造缺乏必要性,不仅存在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督水利工程部门的问题,还使工程出现严重的老化及失修,停机或是不能正常运行,以及漏水和生锈等问题。尽管农民有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但是因为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农民的参与性都不高。农民们没有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自身利益联系,并且无法积极参与到工程的管理中,水利组织都是自愿或安排参加,很少出现选举,更加缺少在管理上的监督。
1.2管理的效率低,并且运营管理也不符合要求。因为水利工程管理属于单一的运营方式,并且管理的组织不够完善,以及职能不到位等,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上效率低,无法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兴趣,不能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在灌水与排水道及农村的河道工程上得到落实的管理很少,并且小型或小型以下的水库工程并没有设置管理机构,大多都是由乡、村中的专管员管理,渠道则由农民自己管瑚。还有少数部分水利工程是无人管理。不仅影响了管理人员对水利事业失去信心,还影响了水利的效益与职能,逐渐形成了一种只建没不管理,以及重在建设却轻视管理重要作用的状况。往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不重视完成后的维护工作,没有落实管理机构和费用,影响了水利工程管理的正常运行。
1.3较低的业务水平及维护意识的缺乏,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时候,由于水利工作人员技术的差异与较低的业务水平,使工程的监管责任多由上级单位负责,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就产生了懒惰,在思想上偏向于建设,轻视了管理,忽略了对管理水平的提高,导致整体的管理水平落后。因为水利工作人员多进行的是传达性工作,缺乏深造的时问和实践经验。在建设初期没有考虑好日后的管理,建成后止对管理的人员、经费、没施等问题都无法满足,缺乏维护的意识。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安全管理的首要环节是要加强对《水法》的宣传,在预防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袭击的同时,也要预防少数唯利是图的犯罪分子进行人为破坏。要明确提出,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之分,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尤其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给予充分保证。
2.2严格建设程序,抓好工程质量。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有系统的规划,项目的建设要严格按规划进行,建设程序要严格遵守水利工程建设程序,即规划到可研到设计到施工到建后管理与评价等。要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的“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执行质量监督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抓好工程投资、进度、质量三控制。
2.3做好工程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工程档案应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进行归档,可按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文件材料、工程建设管理文件材料、施工文件材料、监理文件材料、财务文件材料和竣工验收文件材料等进行归档,包含工程建设、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改计资料、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结果、工程管理的检查记录、竣工验收报告等资料。要有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的库房、装具和设备,档案的管理水平满足工程建设与管理服务的需要。
2.4落实工程管理措施,做好工程建后管理。工程项目竣工后,要及时移交水管单位管理,明确运行管护主体,办理产权移交或登记手续;要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和管理经费,落实目标责任制。
2.5适当收取水,确保正常的运行管理经费。水利工程发挥效益后,应适当收取水费,以维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要参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按蓄水、引水、提水等不同的供水方式测算水费,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水费收取要根据灌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收费方式,可按田亩、水量、用电量或采取按片承包的方式征收水费。灌区应实行有计划供水、按合同供水,做到适时、适量、科学合理供水,用水者协会和用水农户应做到及时足额缴纳灌溉水费。根据当地的水资源和实际情况,灌区可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实行“超定额累计加价”和“基本水价加计量水价”的两部制水价制度。要逐步
完善供水计量设施,积极推行按量收费。要实行“水量、水价、水费”三公开。政府部门要大力支持水费的征收工作,并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加大水利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改变群众落后观念,树立水是商品的意识。
1(略)2(略)2.1(略)
2.2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赤峰市农田水利设施面广量大,由于工程建设时的先天不足,加上建成运行后,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问题比较普遍,工程老化失修严重,不能正常运行发挥效益,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的正常发展。一些中小型型灌区引水枢纽不能正常运行,导致引水能力降低,灌溉保证率低,山洪交叉损坏等大量卡脖子工程存在,灌溉面积缩减,输水渠道多为土渠,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3左右,灌区效益不能充分发挥,亟待进行配套改造。
2.3管理粗放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群众自筹能力差,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短缺,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建成后管理粗放,造成过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如旗县区部分农业开发项目,项目建成后,没有落实到部门单位管理,建成不到1年时间,引水渠道淤堵,泵站毁坏严重,降低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目前对小型农牧水利工程没有明确的建设、运行管理办法,管理粗放,最终导致工带病运行,提前报废。
2.4未形成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资金投入不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过去主要靠农民投工投劳,国家给予适当补助。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实行“一事一议”以后,农村水利建设以“发动群众”为主的投入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群众退出了投资主体,国家对水利投资也主要倾向于大江大河防洪、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大型工程建设,对小型农牧水利工程投资有限,地方财政又没有钱投入,“一事一议”存在难度,新的投资者又没及时进入填补,导致农村水利无论在投入的稳定性,还是投入的数量上都受到很大影响。虽然近年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增加,启动民办公助项目,但仍不能调动群众建设小型农牧水利设施的积极性。赤峰市是一个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地区,耕地和牧区面积大,地形地貌复杂,改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任务重、难度大、投入需求巨大,国家不可能在短期内投入足够多的财力用于小型农牧水利建设,资金不足成为建设小型农牧水利工程和对现有工程维修配套的最主要制约因素。
3发展小型农牧水利工程对策
3.1加强小型农牧水利工作组织建设和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在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粮食安全中发挥的重要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势必使地区“三农”问题复杂化和严重化。各级水利部门要把发展小型农牧水利工程作为水利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农田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好小型农牧水利工程宣传工作,加强水利部门以及乡镇水管站等基层水利工作人员力量,加强水利工程技术指导。层层抓落实,加快小型农牧水利工程建设,带动农牧民群众自发建设工程的积极性。
3.2完善小型农牧水利工程资金投入机制,多方筹措资金,调动群众积极性大力发展小型农牧水利工程建设有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必须抛开传统的资金投入思路,转变思想,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必须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在统筹安排和使用好上级支持资金的基础上,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努力建立起地方财政投入、民间投资、信贷等多方资金投入机制,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各级地方政府要把支持小型农牧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作为财政资金分配的一个重点,建立地方专项补助资金。二是积极引导群众自发投入和社会投入。积极运用经济政策和市场机制,充分利用“一土多川、以土换资”、“准投资、准受益”、“一事一议”等多项措施,引导地方群众自发投入。同时,吸引社会资金,整合灌溉、养殖等各种水利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吸引社会投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信贷对农牧水利的支持,对符合信贷政策的农村水利工程实行信贷扶持政策。
3.3加强工程技术指导,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确保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由于赤峰市水资源匮乏,在维修配套、新建小型农牧水利工程的同时,注意发展节水灌溉,一方面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可以扩大工程灌溉面积,最大限度发挥工程效益。
3.4创新建管机制积极引导基层农牧民参与到项目规划和实施的决策中来,并让农户愿意对项目做出自己的贡献,包括技术的投入和经济的投入。要改革现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大力推进以产权为核心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管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进一步放开建设权,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促进产权流转,搞活经营,落实管护责任。采取民办公助、用水户协会、股份合作制等灵活多变的多种形式,明确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
3.5进一步完善用水者协会制度农民用水者协会、用水合作社具有法律地位,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意义重大。截至2007年底,全市已成立农村牧区用水合作组织181个,用水户参与到工程建设、灌溉管理工作中来。实践经验表明,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不仅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善了田间用水管理状况,有效解决了水费计收难的问题,而且节水十分明显,是一个成功的管理模式,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应进一步完善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体制,组织受益农民自主管理,根据工程所有权的不同,不同程度的参与到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中来,明确农民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农民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同时地方政府应给予用水合作组织充分的政策支持和适当的资金扶持,引导其向良性健康方向发展,促进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