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和谐政治课堂 生活化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最重要的特征。和谐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也应该是教育追求的境界。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深入人心,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和谐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热切关注的焦点。而构建和谐课堂则是校园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

何谓和谐课堂?和谐课堂是以“体验创造、内和外顺、共同进步、生态发展”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各要素要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以实现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和谐课堂的构建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如:兴趣、情感、注意、效率等等。下面结合近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和谐的政治课堂生成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化,促进课程与现实的和谐

生活是政治课教学的源头与活水,只有扎根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课堂教学,才能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今政治课模块,在内容上强调了与生活的链接,这就对生活化教学提出了要求。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十分注重思想政治与现实生活的和谐。一方面注重与日常生活、现实空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即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等。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有思想教育价值的情境,使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的知识。

政治课堂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本中的原理与观点离他们并不遥远,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教学的生活化,还可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联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政治课程与现实的和谐。当然,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也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以新课标为指导,回归生活,用真实生活来补充、完善和发展我们的课程,教给学生社会生活的真知灼见,这样既吸引学生,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促进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和谐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利用通常有两种形式,即“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教教材”, 教师重视的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和程度,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评价,整个过程所关注的都是“完成”了哪些教学内容,学生掌握了多少,考试能得几分等等。这种教学方式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用教材教”,则是把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目的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也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学的目标是多样的。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了科学素养的诸多侧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后几方面的教育在教材中的反映是有限的,它们更大程度上要靠亲历、体验各种与科学有关的活动达成;同时,又不能离开有关的知识单独进行。这势必要求教师从“教教材”的立场转到“用教材教”的立场,也势必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和谐。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转变学生学习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堂课我给了学生充分选择的自,让学生对信赖的“已知”充满自信,大大调动了学生揭开“未知”的活动热情,学生开始感受和体验到如何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规范,并且感悟到应如何发觉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被动的单一接受知识转变到多元主动、合作探究和建构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了课程与学习方法的和谐

三、实现接受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促进课程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和谐

传统的学习就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式学习,学习的任务就是听、背、考。经过多次课程改革,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材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说每课都提供了大量的阅读与思考的素材,提供了一些探究性学习的课题。这也彰显出新课改中重视对学生探究性学生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可巧设探究的路径,激活课堂,促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反思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力促进了思想政治课程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和谐。

课堂探究学习中更显出教师主导地位的重要。教师不是将知识直接喂给学生,而是给他一种辅助的工具,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充满挑战和诱惑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激发他内在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不懈追求的勇气。

四、增强课程意识,促进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和谐

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对课程改革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中课程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又是课程改革中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从教师课程意识的角度来看,要保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不仅需要教师能理解设计者要达到的课程目标的涵义、设计者选择现有内容的原因,还要理解在课程设计方案中所蕴含的对课程要素一致性的内在要求。因而,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是促进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相和谐的关键。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2篇

执政的基本目标。要真正在改革中落实这一价值理念和执政目标,进一步完善和合理化社会主义社会的公

共生活领域,就必须加快政府管理创新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步伐,尽快把这一价值理念转变为公共政策,并

在公共财政与预算配置中体现出来。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是构建一个更为合理、公平、人道的社会制度,

构建一个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目标的公共生活领域。这就是说,一个和谐社会要从

理念转变为现实,制度中介和政府行为至关重要。

知易行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构建”,是实践创新和具体的制度安排。具体来说,和谐社会的基本

涵义包括一个基本要素、两个重要支柱和三个主要特征。

一个基本要素是政府管理创新。我们知道,政府和市场都是社会过程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人类文明持

续和谐发展的最基本的制度保证,市场是通过价格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而政府

则是通过“管理创新”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这就是说,构建和谐社会,政府管

理创新是关键。国际国内的发展经验证明,没有政府管理创新,没有一个高效、廉洁、诚信、责任的好政

府,就不可能为全社会提供满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从而就不可能

构建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进入新世纪,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环境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全球化

、技术进步和新冷战思维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国际生存环境,贫富差距、权力腐败、生态恶化等国内问题对

政府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的新的社会发展战略,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政府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完善政府运

行机制,规范政府活动,提高政府效率。惟有改革才能创新、创新才能和谐、和谐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发

展。

两个重要支柱是社会公平和民主参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现代政治经济学争论最激烈的经典问题之

一。人们一般认为市场管效率、政府管公平,但二者是相互兼容的,没有公平就无法实现市场的长久效率

;同样,没有效率,也就很难维持最低水平的社会公平。要使社会步入繁荣、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的良

性循环轨道,政府必须通过公共政策制定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实现稳定的社会公平,以弥补市场的缺陷。为

了实现社会公平,政府必须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特别是关乎人民群众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

教育、医疗和就业。一个和谐社会,首先应当能够保证每个公民获得公平的、基本的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就业的权利和健康的权利,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财政和预算导向必须下大力气向这些方面倾斜,以

保证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公民参与管理是现代政府改革运动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和谐的一个基本前提。在

西方发达国家,公民参与管理是公共机构治理的基本手段,是提高政府绩效、增加政府透明度、防止政府

腐败、限制政府权力、完善政府与公民沟通渠道、实现社会和谐的最基本制度安排。2000年以来,欧洲大

陆掀起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运动,提出了“共同管理、自我管理、透明管理”的口号,进一步科学化

、规范化了对公共机构绩效评估的方法。公共机构的普通职工对公共机构内部的管理,包括人、才、物的

使用有了实质性的发言权。参与管理提高了职工的自觉性、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了组织效率,减少了决

策失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人民基本利益的一致性,民主参与管理是社会主义公共机构的本质要求

,这样做有利于从根本上限制公共机构管理层的权力,扩大群众管理公共机构的自,从而增加组织内

部的沟通,实现组织目标,为在全社会实现全面和谐建立坚实的基础。

三个主要特征是经济持续发展、政治长期稳定和文化不断繁荣。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稳定的制度结构

和社会运行机制的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在实践中真正

实现了人民利益的社会,也是一个以“公共精神”为主导的政府管理不断创新的社会。以改革的精神不断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体制,形

成和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相符合的、具有民主特征和自我更新机制的制度平台,

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着力点。只有制度创新,特别是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不断增强政府与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可持续性;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192-02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以来,特别是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地球上一切生命中表现的统治者地位已无可非议。然而,人类、特别是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们已在表面上的物质优厚下面感觉到一种忧心忡忡的危机:地球人类,由于无节制的生育,由于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盲目发展的各项产业,已将清纯高洁的地球弄得千疮百孔。物种灭绝,生态破坏已警钟急鸣。长此以往,人类及其他生物还能在地球上居住多久?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还能持续几年几天?难道真如有人所说,科学顶峰的到来之时将是地球的毁灭之日吗?笔者经静心揣析后认为:目今地球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才是伪装的科学、病态的科学,是科学的敌人;是人类整体上思维的愚蠢、管理的失误!真理的科学应当是将人类的发展引向高度文明发达的地球生态的原始平衡中去。

人类文明长期以来,由于某些统治者统治欲望的滋生,为名为利的争夺,一直在疆域地盘上争来夺去――这种竞争的结果无疑地引发了狭隘的沙文主义。因为一个国家的军力和经济力成了综合国力的主要特征,于是就有了盲目的军事工业的发展和旨在增强经济实力的其他产业的发展竞赛。然而这种竞赛的结果必然导致向自然界的强力索取;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地壳的矿石寻找和垦荒而导致水土流失,废水废气废渣等源源不断的排泄;山江河海被破碎和污染,生态自然受致命败坏;多少物种频频永别地球!这是一种怎样的损失!这是一种怎样的悲惨!然而其罪魁祸首竟是自以为聪明自以为高于其他生命的人类!人类啊,这是你们的高明,还是你们的愚蠢和短见!

科学的发展应当是人类充分利用和改造自然而为自己造福的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科学越向高深发展,生产力水平就越高,人类的文明程度必将越高。――然而,像氟里昂等氯氟烃的污染、核武器的潜在污染等等的本身并非科学的真正产物,它们是科学里的的罪犯,是伪科学,是科学的敌人。人们一旦发现,应当在胚胎或幼稚时期即给予囚禁、扼杀!不给它们以壮大的势力范围;只有不负责任的科学工作者和政治家才对它们加以培育和扶植。以至今日未来泛滥成灾。

工业文明的基本标志是大机器生产。然而大机器的生产必然需要大量能源。像人类及其他生物体本来是最优秀的原始劳动者,这种劳动者吸取了某种物质后消化利用而产生的体力应当是最优秀的能源――因为他们的排泄物所带来的污染几乎可以忽略,即可以被自然界如植物等重新吸收利用,回归原始,循环发展。这种发展必然是永久的持续性。然而大机器生产(当前状况下)大部分能源几乎都是自然界的无偿索取。如煤、石油的燃烧产生的能量是目前能源的主要成分。而燃烧所产生的废气随着森林的日益砍伐,重新利用率越来越低。平衡开始倾斜,从而导致了温室效应等产生。再如某些工业(如化工业、造纸业等)的盲目建设,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源。这些污染物质未及处理或处理不妥即排出了厂外。从长远角度看这是不负责任的盲目建设。只有当一种生产既能产生社会效用――即给人类带来某种物质利益或精神享受――又能尽可能少地污染环境时才能建设,才能发展和扩大生产。否则,宁可人类少一点享受,少一份暂时利益,也应该把这种工厂停产或炸掉!

目前世界范畴的计划生育的无序管理或人口生长的自由无规,已给地球带来越来越繁重的负担。每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要消费掉地球多少植物、动物和矿物?这是导致地球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样,人口的增长应当在目前超负荷时停滞不前或保持一定时期的负增长。譬如每个国家应当立法或如联合国之类的国际组织应当制定全球法律:每个妇女或每对夫妇可以也只能生育两胎孩子!――即对父母亲的生命继承下去;多胞胎者可对不正当夭亡者和无能生育者以弥补。对两胎以上的生育应法律禁止;对违法者囚禁数年和于劳改工场创造劳动价值若干后方可重获自由。

综上所述,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盲目地发展某种生产是人类的错误行为;科学应当发展;而环境污染的产生并非科学的正统,乃是畸形的歪曲的病态的伪装的科学,应当在胚胎或摇篮之中扼杀之;明智的人们――特别是有影响的政治家和科学家应当正视和治理计划生育问题、环境问题,以把地球装点的更加美好:高度文明发达的可持续永久发展的生态的原始状态的平衡的绿色的地球!

参考文献: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认知; 消费行为; 经济性; 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03-0043-04

陕北是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区,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对当前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该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给社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使原有就比较严酷的生态环境更加负重前行,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一、陕北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特征

对陕北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要放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中进行考察。需要明确的是,“五位一体”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概念并不是具有严格上下属关系的逻辑概念,也不是五个严格区别的概念,而是从实践出发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基本概念。

陕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除具有生态文明的一般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量和严酷的自然环境构成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和研究重点。丰富的矿产资源给当地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使本就严酷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加严重,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该地区发展充满变数。

陕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入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面广泛参与,共同打造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社会。在其中,社会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个体行为是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要素,具有重大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意义。在宏观上、陕北公众消费作为全国消费的构成部分,对再生产的有效实现、质和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在中观上,陕北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和行为将对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行政行为、企业的生产行为形成有力的约束和监督,他们将成为构建生态文明的最终力量。当前各地所发生的由于公众反对而产生的高污染项目下马就已经证明这一点,没有比生存其中的人更关注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更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在微观上, 社会公众的生态认知和个体行为决定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他们本身就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具体实践者。

二、 陕北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和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公众生态文明认知和个体行为的重要性,为客观、具体、深入了解相关情况,课题组利用2013年暑假时间,组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北籍学生开展了此次调研。调研对象以当地年轻人为主,同时也兼顾其他不同人群。年轻人大都受过现代教育,对生态文明的感知较为敏锐和明显,代表着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力量,能够反映该地的长远趋势。从调研的可行性考虑,本次调研采取了滚雪球式的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回收率为96.8%,有效率为96%。被调研对象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一)公众对生存家园的担忧

图3、图4表明,陕北公众对当地的生态状态高度重视,并表示了深深的担忧。58.82%的被调研对象选择了生态环境作为自己所认为的地区重大问题,21.5%和46.7%的对调研对象认为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这种状况的出现既和陕北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相关,又和随着这些年重工业化发展人们收入不断提高从而发展性需求不断提高相关。同时,从陕北公众视野来看,生态环境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单一重要因素,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社会治安等问题都在调查中得到一定的关注。这和人们日常的感觉有所差异,从政府这些年实践来看,陕北政府在教育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从调查看,公众依然有所需求。这说明。陕北教育可能在教育质量、 地区差异等结构性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有待于解决。就业问题则可能由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国有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图5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态势,39.46%和40%被调查对象分别认为未来陕北生态环境将变好和变坏,二者旗鼓相当,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对此问题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陕北经济、产业、社会、心理的结构性差异。虽然此差异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减缓和消除上述差异成为陕北地区进一步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步骤。

(二)陕北公众的浅生态意识和背后成因

图6和图7表明,陕北公众的生态意识确实是模糊不清的。对政府已提出和建设多年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21.9%的人理解深刻,而剩余被调查对象了解一点点,甚至不了解。对深层次的较为抽象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半数以上的人仍然将自然当作征服、利用的工具,思想充满人类中心主义特征。更令人担忧的是65.77%被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或大学以上,如此高的受教育程度却没有正确的生态文明认知,从侧面说明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非常薄弱,政府在实践中大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边缘化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视和保护。以上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将深刻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一个不能够尊重、顺应自然的地区虽然局限于现实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保护和要求,但由于其骨子里不能够真正认识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缺乏应有的敬畏和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图8表明,陕北公众对自身生态意识的不足或淡薄是相当清醒的,并主动自觉认识到生态意识的不足和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等原因共同成为生态破坏的原因。在形成生态破坏的原因上,尽管企业是生态破坏的直接实施者,公众认为政府比企业行为要付更多的责任,这表达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不满和政府公信力的缺乏。图6、7、8调查结果共同要求政府纠正自身行为,摒弃以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视公众生存环境的思维方式和做法,重新用整体和长远眼光审视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官员考核体系,以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作为考核标准,自觉主动地进行生态文明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工作。

(三)陕北公众自身消费经济性特征

图9调查数据呈现一种非常好的调查结果,65.78%的被调研对象会有意识地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图10却呈现另外一种现象,只有23.66%的被调研对象十分关注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剩余的被调研对象要么只考虑一点点,要么完全不关注。仔细分析两题的结果差异发现,当前社会公众在对待自身的消费问题时仍然主要以个人为基点,在特定的生态意识下,必然产生不同的资源使用行为和环境保护行为。资源目前大多都是有偿使用,因此资源的节约和自身利益的考虑是一致的,而环境问题则表现为一个公共问题,对环境的保护自我激励则显不足,需要设计更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图11和图12从侧面印证了上述两图反映出来的可能性,陕北公众在绿色消费和价格之间往往从商品的经济性进行考虑,50%的被调研对象对于接受高价格有点勉强,20.43%的被调研对象明确选择不愿意。在更广泛的拒绝绿色产品原因的调查中,选择最多的是价格原因、质量原因,这种选择明确告知在当前发展阶段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依然是经济因素,经济性考虑是消费行为的主要特征。27.27%的人表示不会识别,代表了仍有一部分人愿意选择,但苦于相关知识的不具备而无法选择,生态文明知识的匮乏再次凸显。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 出于自身生存家园的担忧,陕北公众面对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日益遭到破坏的生存环境,普遍表示深深的担忧,这种担忧将构成该地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动力。

2. 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担忧和其他社会问题综合在一起,不相上下,说明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纠结在一起,不同问题的解决需要不同的措施和手段,而这些措施和手段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相互冲突和矛盾的地方。这既要求社会公众能够跳出狭窄的个人立场从整体和长远来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求政府有较强的执政能力,能够有效妥善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

3. 社会公众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仍待于进一步提高。表现在理念上,大部分陕北公众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的了解仍然停留在口号阶段,并没有深刻理解两型社会的内涵和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大多是从征服、利用的视角去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认知。在具体的生态知识上,公众也是缺乏的,很多人不知道绿色环保产品的识别。同时根本就没有垃圾的分类,更不要说让公众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4. 公众的生态意识虽不深刻,也不丰富,但具有自觉性,同时公众对政府表达了自身的不满意。虽然公众的生态意识不够深刻,但公众对此有着清醒、自觉的认识,这种清醒、自觉认识和整体依然脆弱的生态系统会促使公众不断深化其认识。在对当前生态问题和危机的成因上,公众认为政府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这种强烈认知要求政府转变思维方式、执政理念,同时改变官员考核方式,以及实践中对资本的重视。

5. 陕北公众的消费行为的经济性特征明显。这种经济性特征反映出在当前阶段,公众的消费层次仍然很低,对环境等发展性、舒适性消费需求不高,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和收入领域改革来解决。同时,这种消费特征会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除了生态理念的树立和生态知识的掌握外,需要政府采取一些了经济、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二)建议

为了进一步增强陕北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改进个体行为,以生态文明千千万万个参与者为逻辑起点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广大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掌握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商品消费的经济性。同时,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个体行为的改进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作用的积极发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环境。

1. 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掌握的生态文明知识。整个社会要就“生态是谁破坏的”,“谁是生态破坏的受害者”,“谁来保护生态”几个问题反复拷问和反思,使所有参与主体都能够感受到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形成一种休戚相关的感觉,克制物质欲望,注意消费行为,从思想深处真正转变,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的核心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要明确认知:人是自然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要受制于自然界的运行状况;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同,人类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人尽管能够改造自然,但自然仍从根本上决定和约束人类的发展,因此,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来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活动要以自然界的正常运行和承受范围为前提和底线;人在广袤的自然界中是渺小的,是有限理性的,人最好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在自身不了解的自然领域最好不要恣意妄为。

2. 运用经济、法律各种手段克服社会公众行为的经济性。陕北公众,乃至全社会公众消费行为中明显的经济性特征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应苛责。当前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较之过去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仍处于生存性阶段,发展性需求和舒适性需求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面对消费行为中的经济性特征,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强社会总体消费能力,通过消费需求的转变来实现社会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收入分配改革的意义在于,在现有收入水平下提高总体消费能力,抵消生态文明建设对中下层人群的影响;二是通过资源税、环境立法等经济、法律手段使生态成本反映到商品成本和价格中去,使商品的经济性本身就包含有对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保护在内,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统一。在生态消费的法律手段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税(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税的改革)和环境立法,改变资源免费使用和生产污染环境的局面,理顺定价机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有效合理反映其成本,通过价格改变生产商和消费者行为来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在生态消费的经济手段方面,利用税收、补贴、信贷等各种手段引导消费者选择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性产品消费,自觉抵制浪费、污染等一系列行为。

3. 科学发挥政府作用,从更广泛意义上改进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作用要从资源配置领域退出,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角色主要定位在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建设,具体包括社会管理、宏观经济稳定、重大结构调整以及战略性产业发展、市场环境维护和监管、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具体到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民众思维和行为不言而喻的逻辑出发点和前提。政府需要克服公众在生态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不足,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期刊、杂志、网络、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平台,使广大民众能够及时、有效、充分了解各种具体信息和知识。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生态消费的认知情况、对环保标识的鉴别能力、政府政策的宣传现状、商品质量的可靠程度深刻影响消费者购买生态消费型商品。[1]121-125例如各种资源的高效率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类产品的具体识别,日常物品的分类和可回收情况等等。同时还要提供各种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各种设施,比如声控电源、感应自来水、垃圾分类回收箱等,形成行为和思想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除了专门针对消费者的相关措施外,政府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促使生产者履行“生产者责任”。生产者责任是指厂商在生产中必须贯彻减量(reduce)、再使用(reuse)、再利用(recycle)的原则及其先后次序,明确生产者对于生态环境的责任。“生产者责任”强调社会不是在下游(消费)、而是在上游(生产)考虑问题。[2]91-96生产者责任从源头上解决消费问题,和公众认知和消费相互影响,构成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朱洪革.居民生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规划;持续性;低碳性

城市是人类聚集的中心地,是人们经济、精神和政治活动的主要地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对人类能否繁衍生存有重大影响。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到工业革命之后,城市才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类的城市发展非常缓慢,大部分城市规模较小,城市基本功能简单。但随着17和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大量的工厂招收工人,这使得很多农村的人进入城市,大大加速了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社会和文明也取得了非常高速的发展。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严重的交通问题、城市绿地少、城市的污染严重、通风条件差、卫生条件差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了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像城市的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了。因此生态问题在目前城市的规划中必须加以解决。

1 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发展的辩证关系

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是一对辩证关系,首先来考虑一下生态环境对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生态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使得人们生活的更加愉悦,使人们的精神更加饱满,使人们更加投入到工作之中去,这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城市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们的健康发展为要求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保证人们可以健康的生活。城市的发展必须依靠城市的资源才能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保证城市发展的各项资源都没有受到“污染”,这就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而如果生态环境恶化,那么就会引起一些列的问题,比如,城市的污染问题,有可能使得城市的居民身体条件恶化,人们的健康水平下降,这有可能导致人们的工作能力下降,这就可能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最极端的生态问题,比如生态问题引发的大规模的流行病,有可能使得城市的发展完全停滞,有时甚至可以完全毁灭一座城市。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城市健康发展必须的条件。

其次,城市规划及发展也会对生态产生影响,城市的规划必然会对城市的特定范围产生影响,对某些特定区域的规划可能会加速或减缓城市特定功能区的发展,城市某些区域的发展或倒退又会对周围的生态产生影响,比如,在我们国家很多城市都设定的经济开发区,我们国家的经济开发区一般位于城市的郊区,在设定之前这些郊区的环境相比于城市的核心地带的生态要更好,随着经=经济开发区的设立,这些区域会飞速发展,这些区域的人员将逐渐趋于密集,生活废弃物的排放也将增大,这就可能使得周围的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迹象,很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随着重工业的入住,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厉害。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可以使得一个城市的生态变得更加美好,而一个差的城市规划会使得城市的生态陷入恶性循环。

生态和城市规划发展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能站在系统思维的角度去审视生态与城市规划发展的关系,制定生态型的城市规划方案是每一个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2 生态型城市规划发展方案的特征

2.1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1]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城市的发展是可以持续进行的,城市的功能可以保证其自身的健康发展, 城市具有良好的自我发展功能,城市能通过适当的自我调节来实现城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要求城市可以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协调一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要求城市的发展有城市居民的参与。

城市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较为复杂,必须结合城市的空间结构、景观格局、城市功能、资源利用效率、生活环境质量、生态安全格局、社会平等与公平性、发展潜力等一些列属性来来评价城市的可持续性特征。

2.2 低碳的特征

低碳的特征是未来生态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城市向低碳城市的转变,需要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把握。

2.2.1 能源的低碳[1,2,3]

城市对能源的利用能否实现低碳的主要标志是,能源能否最充分的利用,能源消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能否有效进行处理。能源的消耗和产业结构紧密相关,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对能源消耗就远远大于以旅游业和农业为导向的城市。因此,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化以及优化升级对城市能源消耗至关重要。当然,技术的革新对能源消耗影响也非常大。

2.2.2 交通和空间的低碳

交通的低碳意味着城市的交通系统碳排放量的降低,城市规划中应该鼓励土地的有效混合利用,并且在城市的郊区(组团或新城)培育次中心和城市中心形成星云网络状结构,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导致的职住的分离,分离的职能区必然会加大城市的交通量,交通量的增大意味着更多碳的排放,从而对城市造成污染。

空间的低碳主要体现在建筑节能方面,有效的建筑规划和城市规划,能使得建筑的耗能能力大大降低,这就使得能源消耗的减少,从而减少碳排放量。

2.2.3 低碳的生活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低碳产生影响,低碳的生活方式对城市的低碳很有益处,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减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鼓励城市中的人们采用低碳生活方式很有必要。对于低碳的生活,可以建立低碳教育基地、低碳文化宣传机制和奖惩机制,提升低碳社区品质;建设低碳能源供应系统、垃圾回收系统和碳排放监督系统,保障低碳城市功能。

2.2.4 碳的吸收利用

生态型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对碳进行回收利用,目前在城市的规划发展中,很少去考虑碳的回收利用,这一方面是归因于技术的问题,另一方面人们的观念之中还没有这样一种碳回收利用的思想。比如目前对建筑垃圾的利用就是一个很好的碳吸收利用的实例,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不仅使得建筑垃圾占用的农田等减少,还能充分利用建筑垃圾作为混凝土填料,这个填料可以减少对粗细骨料的需求,从而减少对碳的排放。另一个例子是二氧化碳的地下储存,二氧化碳的地下储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气候很有益处,但是目前在城市工业的发展中很少有城市规划中涉及二氧化碳的储存问题。因此,在生态型城市规划中,适当地引入这些新的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理念对城市的发展非常有好处。

3 生态型城市规划是未来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生态型城市规划可以保证城市的规划符合生态的要求,生态的要求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必须的,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是基于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出发,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和谐的整体,以自然生态优先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采取科技、行政手段、法律等手段,促进城市系统向更有序、更稳定、更协调的方向发展。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宜人的居住环境,实现人、自然、城市和谐共生,持续协调发展。

生态型城市规划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远景目标,生态型城市规划可以使得我们国家目前的城市发展从粗放型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向社会稳定、生态安全、生态功能健全的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转变,并运用产业生态学原理与技术组织与改造城市产业,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较少废物的排放,保护与培育城市生态服务功能是目前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途径。

3 结论

生态环境和城市规划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生态环境会影响城市规划发展,城市的规划发展也会影响生态,二者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以后城市的规划必须采用生态型的城市规划,这样能保证生态和城市的相互协调发展。生态型城市规划必须从可持续的角度以及低碳的角度加以审视,只有在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发展,才能说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型城市规划,这样一个生态型的城市规划未来将主导城市规划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性怡.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设.地下院30年论文集,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