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

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

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范文第1篇

1.帮助学生应对中考;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现行考试制度下,不少地方的初中教师迫于升学压力,过于重视第一个目标,而忽视了第二个目标,不知不觉地打击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另外局限于自身经历,大部分初中化学教师没有任教高中的经验,对学生日后进入高中要学什么、怎么学知之甚少,所以第三个目标更难以完成。而不少高中教师也缺乏对初中化学教学的了解,不清楚一些初高中边缘知识掌握的细节和程度,发现学生在较多知识上达不到预计要求,以致影响了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的顺利达成。不少学生因为不能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在高一一开始感觉化学理解起来困难,考试成绩更让自己倍受打击,从此一蹶不振,甚至丧失了对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严格来说,初中和高中的教师都有责任。在此我试图从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学生习惯、教师心态、细节处理四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教学内容

站在初中教师的角度上,我针对高中一年级上半期的一些知识点,对自己的教学有如下的安排:

1.第一章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在初中应在学生学习到复分解反应时自然归纳提出。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升降,本质是电子的转移。高一教学要求学生能理解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关系。化合价的掌握是重难点,在初中化合价也是最难理解的知识点之一,而按中考要求,学生只要会使用化合价写化学式,以及根据化学式求元素的化合价,对于原子结构示意图甚至不会考到。部分学校的教师就只安排学生死记硬背各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专门练习这两种题型,而忽视了让学生知道这其中的本质联系。我们在处理这一部分的知识时,不妨稍微加深一点,将1―20号元素的化合价和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联系起来,理解记忆。另外除了教材安排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外,我们还应补充有关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知识,这样学生在高一时理解该知识点就会容易许多。

氧化剂和还原剂与被氧化和被还原关系这一知识点在初中教材中有提到,但不是重点,而且平时练习和考到的几率都较小。教师可以注意强化学生熟悉该知识点。

2.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的概念和离子的形成过程,该知识点在初中有介绍,在高一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知识准备。因此我们在初中教学时应在此处对学生做好透彻的讲解,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的判定在高一是难点,在初中的对应知识是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定。我们除应要求学生掌握通过交换成分看有无水、沉淀、气体的方法判断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对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题目也有较高要求。因此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按照我们总结的要点做这类题目。

3.第三章:物质的量。

建立物质的量这一基本概念和思考方式是此处的难点。我们在初中教学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反应中各物质质量关系之外,还应该多注意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即粒子关系”来表示,训练学生用“粒子个数”来思考的模式,为以后打好伏笔。

在这一章开始,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新的关系和格式完成计算题,如果初中教师在教学生按质量关系计算的时候不是要求学生死记格式,而是理解方程式的比例关系的话,在这里的格式更新就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4.元素周期律。

在初三教材里,对元素周期表有简单介绍,历年中考几乎没有考到。我们讲到这里的时候可以把周期和族的排列的内在联系当作了解内容介绍给学生。

对于周期律,初中生掌握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学性质有关系,我们应该加强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记忆,它其实是学生在化学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知识,尽管在中考中属于不要求的知识点,但是我们也应该要求学生掌握它。

二、学生习惯

根据心理学原理,初中学生的是非观处于消极逼罚型到自我理性型之间,学生的课后落实,一方面需要教师的监督和处罚威胁,一方面也会因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在化学新开设之际,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要求学生对所犯错误能做到自行订正,并且强调订正以后的纠错。魏书生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逐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以后,学习效果比教师全批全改还要好一些。

三、教师心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该看得远一点。现在的初中生绝大部分要升入高中继续学习化学,中考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必须考虑到学生在高中时期的化学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多想想初三这一年作为学生化学学习的基础一年的重要地位,在完成中考要求的同时要兼顾学生未来的学习。

四、细节处理

化学学科内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具有阶段性,比如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算的思考模式。因此初中教师在平时用语上,对于这些问题上应该多用一些诸如“在现阶段”、“在初中时期”等的语言,而不用一些过于肯定的语言。

在近年来的新题中,出现了不少用到高中知识的信息题,学生在做这些题目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为化学知识的延伸埋下了伏笔,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好奇心被启发,提高了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不妨把知识再延伸延伸,把他们能够弄懂的新问题给他们作简要介绍。

上述是我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妥和遗漏,敬请同仁赐教。

参考文献:

[1]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范文第2篇

一、衔接的必要性

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高中则要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初中阶段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教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拨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教师应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教师的教学风格,适应教师的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由“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教学工作,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生活、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卤素》时,可介绍氟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原理;讲授《硫酸》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及我国有关环境的政策;讲《物质结构》时,可介绍北约对南联盟轰炸时所使用的贫铀炸弹及其对人类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就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2.养成良好的习惯,注重能力的培养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身。高一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3.实施渗透性衔接教学

渗透性衔接教学是指按高一的教学顺序,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之前或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同时,有计划地让学生逐步了解和体会高中化学学科的特征、化学学习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过程,使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在初中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和改善。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之前,要补充: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化合价的定义、化合价的确定方法、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化合价,才能将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建立联系。在此之前,还需要训练学生熟记并能很快标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这样,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再如,对学生计算方法和计算能力的培养,更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新课程实施后,初中数理化各学科对学生的计算能力都降低了要求,而高一各种教辅资料中的计算题型出现的前后顺序没有章法可循,这就需要高一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三年的规划,要将各种计算题型及计算方法如关系式法、代数式法、差量法、平均值法、守恒法等,进行有计划的渗透讲解,在某一教学时段重点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

4.查漏补缺,适当拓宽

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教师加以及时引导,可使学生产生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觉。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要从本质上去理解,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又如,反应物的量与可能的产物之间的关系;各种量及其精度与实际要求的关系;多信息题中干扰信息与元用信息的识别;有多个解答方案时,最佳方案的选择;如何巧解巧算(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高中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初中知识之上的延伸、扩展和完善。近几年来的高考都考查了一些初高中衔接的“盲区”,故我们在复习初中内容时绝不能匆匆而过。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备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教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进行各种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是授人以渔之举。

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范文第3篇

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相比,在知识的难度与广度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在解题思路与思维方式上,与初中也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数初中学生刚进入高中都会不适应,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他们仍旧以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化学,由于初中方法大部分已经不再适用于高中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还有一些学生不适应高中化学课堂容量大的特点,对于很多知识不能够较快的消化.除此之外,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在内容上有时候不能够很好的衔接,为学生学习高中化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些都使得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二、初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比较

初中三年级所学的化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例如:化学符号、化学式、实验仪器的名称等.初中化学一般比较重视定性分析,教师经常让学生将实验现象或者结论记住.而高中化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定量分析,不再是之前初中化学中那种浅显的记忆,而是通过公式进行计算,由初中所积累的基础知识,在高中化学中得到不断的延伸、扩展.例如:对于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初中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将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记住,并记住实验的现象.而高中教师就会让学生在记住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的基础上,理解这个反应的意义,并会应用差量法进行定量计算.初中阶段的知识相对较少,学生只要通过死记硬背也能够应付升学考试,而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非常重要,不能仅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化学,这种方法不再适用于高中化学的学习.例如:对金属锂、钠等元素的学习,在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如何存放.而高中阶段在记忆其物理性质的同时,要求会证明,在记忆化学性质的同时,要求会分析,并且要会从保存方法推断元素的性质.总之,初高中化学对知识点的要求不同,教师应准确掌握初高中化学教学的知识衔接,注重知识的比较,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三、教学建议

1.利用旧知识,衔接教材内容

高中化学教师应熟悉初中化学所学的化学概念以及一些主要的知识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对初中知识的回顾,让学生对旧有的知识能够有新的认识.找到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然后加以引导,注意减少教学的难度,让学生以理解为主.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由历年教师的教学经验,可知这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点加难点.为了减少学生学习该知识点的难度,教师可先从初中所学的化合物知识以及涉及到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入手,找到知识的延伸点.在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都是以得氧、失氧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在高中化学中,虽然没有得氧、失氧,但是只要存在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样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就很容易判断了.因此,熟悉初中化学中哪些知识点已经有所涉及,对初中化学知识所涉及的深度作一定的了解,以对高中化学教学进行更好的把握.只有对初中化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快速找到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知识衔接点,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化学.

2.利用旧知识,挖掘更新知识

在初中所学的化学往往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有些知识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总是假设在理想的条件下存在,但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理想的条件.因此有些知识在初中化学中是成立的,可能到了高中就不成立了.对这种知识的学习往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纠结于前后学习的矛盾,对于新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为了帮助学生走出误区,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化学知识的讲解.努力指导学生在注重新旧知识联系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探索新的知识,从旧知识中延伸扩展出新知识.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告诉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单独存在,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初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分着学的呢?当时学的时候怎么没有说不能单独存在呢?这时教师应先带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进行回顾,然后让学生在具体的例子分析中明白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的,因此叫做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初高中化学知识的不同,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形成新的知识框架,更好的学习高中化学知识.

3.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

教师在教授化学时应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整,将抽象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再对高中化学的学习产生排斥的心理.例如:在学习蒸馏装置内放置沸石时,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暴沸,教师可以让学生吸取家庭煮牛奶豆浆的经验,增加对化学的感性理解.在学习有关原电池的知识时,由于初中阶段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知识学习,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化抽象为形象,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将原电池比喻成公交车,电子比喻成乘客,这样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就变成了乘客上下公交车的常见现象,加深了学生对原电池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知识;高中知识;承上启下;衔接

高一化学是处于初、高中化学教学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初高中化学教材衔接始终是高一化学教学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如果衔接不好,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化学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学生的成绩就会下滑而一蹶不振。

1.初高中课程为何难衔接

目前在校的高中学生都是初中“课改生”,他们中不少在初中成绩不错,上了高中感到很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我们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学生学得吃力,教师教得也吃力,初中基础知识不扎实是他们共同存在的问题。

1.1教材的变化。近年来,初中课改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初中教材内容通俗、具体、简单;有的教学内容被删减了,有的内容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大大降低了要求,教材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虽然在新课改中高中的内容也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高中内容概括、抽象、复杂,牵涉知识面广、重理论分析。例如,初中学习物质的性质都是从身边的物质学起的——空气、氧气、水、二氧化碳、碳单质等;还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酸碱盐的知识在难度、深度、广度上大大降低了要求,删除了有关溶解度的复杂计算,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相关知识。另外,初中新教材对新知识的引入往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比较形象生动,遵循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学生一般都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高中因为受到高考的限制,教师大都不敢降低难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材难度反而比以前差距更大。

1.2学法的变化。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齐全,学生练得熟,考试一般都能取得较好成绩,因此,学生乐于跟着老师走,较少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在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紧,教师只能讲典型、讲规律,注重培养能力。例如,初中化学很多时候会用“活动与探究”形式解决一些小的课题,有时会利用一个课时完成一个“活动与探究”,初中化学共有30个“活动与探究”。高中必修一的知识点很多,有的课题需要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没有时间去花一整节课去探究,这就在学习习惯上有了很大不同。

1.3课时的变化。初中课堂容量小,课时充足,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盲点都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反复强调,学生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巩固,不仅如此,最后中考冲刺复习时反复做了大量练习题,及时的反馈小结了每一部分知识点。而到了高中,高一周课时数4节,但是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致使课时容量大,进度快,对重难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盲点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反复强调,对各类问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更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巩固强化。久而久之,学生积压的盲点越多,既影响新知识的学习,也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改衔接的教学

针对初、高中课程体系脱节的问题,如何破解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难题,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就成为高一化学教师的首要任务。高一的化学课,教师要重视初中与高中化学课程上的异同,把握好教学的衔接,对于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是十分重要的。我以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2.1坚持新课改理念的衔接。

义务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使广大教师和学生都已接受了新课程理念,也适应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坚持课改理念不动摇,不观望,不彷徨,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坚持按新课标的要求改进课堂教学,还要主动和初中化学老师进行适当的交流和联谊,尽快熟悉和了解新课改的教学思想与模式,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顺利完成初中高中课程改革的衔接。

2.2注意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衔接。

刚上高中的学生,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均较差,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要研究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难度、进度不要赶得太快,要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要特别注意加强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高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与初中差异很大,高中教材与初中相比内容跳跃性大,抽象思维增加,起点的难度加大。高一化学教学与初中课程的设置,其总体学习目的是一致的,它的研究对象都是物质的性质、结构及化学变化的规律,但他们之间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初中偏重于化学的基础知识、一般性概念和最基本的化学变化,化学课堂学习的节奏比较慢,老师运用课堂的联系、口答、板书、讨论等的时间比较多,复习时间比较充裕,无形中养成了“慢慢来”的惯性。而高中化学要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之上更加深化,知识密度加大,不仅信息量增大,而且深度和难度也加大了许多。高一学生的心理状态还保存着孩提时代的痕迹,有着天真贪玩的习惯,进入高中面临在短时间内要容纳更多的知识,但课上演习消化的时间又少。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节奏的改变,逐步由慢节奏迈向快节奏,把握住整体学习的进度。比如物质结构中的离子键、共价键概念及电子式表示等内容都比较抽象,就要放慢速度多练、多写、多体会,达到应用掌握的水平。

表1教学内容详解表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详解

1、化学用语

(1)按1-18号元素顺序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元素名称;

(2)增加元素化合价的概念、高中学习所需的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记忆,训练化学式的书写技能;

(3)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复习与训练。

2、原子结构与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学习,能熟练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能根据元素的电子层结构,进行元素性质的初步判断,会写离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符号;

(3)增加物质形成中电子转移的观点,并能进行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学习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2)能从电子转移的的角度分析物质所发生的反应。

4、物质分类与酸碱盐相互关系

(1)学习电离概念,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学习酸碱盐的定义,并能进行判断,完成物质的分类教学;

(3)在复习具体的酸、碱、盐的基础上,总结出酸碱盐的相互关系,学习溶解性规律,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正确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1)对学生进行初中化学基本操作的复习和高中所需基本操作的学习;

(2)实验技能的训练:除杂与分离、离子的鉴别、探究实验方法与实验设计方法、物质贮存和实验操作规程。

6、化学计算能力

(1)基本化学计算原理复习(含化学式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和简单的溶解度计算);

(2)常见的几种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与技能。

7、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要求介绍

(1)高中化学学习与初中化学学习的不同

(2)学习高中化学的心理准备

2.3确保教材体系自然衔接。

处在初高中教材不统一的阶段,面临选用的教材版本不尽相同,教材的编排迥异,甚至相关知识在不同阶段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教材上教学内容不衔接,部分内容初中没有强化或一笔带过,高中却陡然要求很高,所以教师要重视初中与高中化学课程上的异同,利用初中原有化学知识,将其引导和应用到高一化学的教学上,有意识地将有关知识连接好,衔接好,就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时,初三学教材只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介绍给学生,并不作重点要求,学生的掌握也较肤浅。高中阶段要求多角度认识和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其主要要求有:一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二是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三是从初三的“得氧失氧”观点过度到“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再上升到“电子转移”观点,这种思维的变换,使概念不清的学生感到更加困惑以至无所适从。因此高中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应首先带领学生复习初三的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搞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上升到化合价升降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复习元素化合价升降与原子或离子的电子转移关系,并上升到从电子转移观点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在循序渐进中真正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离子反应”的教学中,要在初中掌握物质溶解性的基础上,高中要求熟练掌握《溶解性表》,并在相关章节适时补充硅酸盐、亚硫酸盐、金属硫化物、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的溶解性,进而解答有关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等问题。另有关元素化合价与和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在初三已不作要求,高中阶段应在相关章节对此内容进行剖析,使学生在结构的层面对物质性质进行深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范文第5篇

一、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简析

1.溶液的概念和组成

溶液是指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由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和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组成,其中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混合.两种液体混合时,量多的作为溶剂.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溶液的一种分类方式.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饱和溶液转换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添加溶剂、改变温度的方法;不饱和溶液转换为饱和溶液可以通过添加溶质、蒸发溶剂或者改变温度的方法.

3.溶解度

定义:在一定的温度下,物质在100g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也就是说,当一定量的溶质融入到另一种溶液中,其溶质在整个溶液中所占的比例.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也有极少数固体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4.溶液计算的常用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初中化学溶液质量计算方法及解题技巧

1.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在该化合物的一个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原子量之和的比值.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要先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计算出所有元素的原子量的总和,再计算出各元素的原子量之和的比值.

例1计算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解析: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2O3.在Fe2O3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2个铁原子的原子量之和是:2×56=112,3个氧原子的原子量之和是:3×16=48,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2∶48,化简后为7∶3.所以在Fe2O3中Fe与O的质量比是7∶3.

在计算过程中,一定要熟记元素表,知道元素的原子量.只有这样,在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2.有关质量守恒的计算

质量守恒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也就是说,化学物质的质量在化学反应之前与发生化学反应之后总的质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例2某种化合物中含有MgBr2和MgO的混合物,分析测得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求溴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在混合物中,元素的正价总数=元素的负价总数,因此Mg原子数×Mg元素的化合价数值=Br原子数×Br元素的化合价数值+O原子数×O元素的化合价数值.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g,其中Br元素的质量为xg,则38.4÷24×2=x÷80×1+(100-38.4-x)÷16×2a=40g.因此溴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100=40%.

3.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的计算

例3已知68℃时KNO3的溶解度为140g,26℃时KNO3的溶解度为30g.现有68℃饱和KNO3溶液48g,当冷却至26℃时析出晶体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