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教育心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人格构建;方向性拓展;要素探究
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全新视角探索中,介绍教育心理学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及理论[1],将学生人格特征以及人格构建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根本出发点,引导学生社会人格的建立,为高校学生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角度为根本突破口,强调社会独立人格以及社会民主人格构建的重要作用,突出高校学生社会独立人格与社会民主人格构建的重要因素,并积极优化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确保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健康程度能够不断提升,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构建方向。
一、以性格特征为引导的高校教育心理学人格构建方向
1.立足一般人格形成规律研究,展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信息爆炸引发各种思潮进入校园,在促进校园革新的同时,也引发各种问题。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心理理论[2]。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性拓展与研究中创新点在于将学生人格构建与发展为切入点,以人格特征的一般形成规律为基础,积极构建学生社会心理,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适应性能够全面提升。学生一般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具有阶段性特征,分别是人格意识的构建、人格动机的形成以及人格行为的体现等三个阶段性条件。人格意识的构建包含独立人格与民主人格意识的构建过程,人格动机的形成是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人格行为的产生是学生社会心理发展状态的直观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的拓展与创新,结合学生一般人格构成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教育心理学引导过程中渗透,促使研究方向与研究视角的创新性得到充分表达。
2.着眼社会人格构建主体思路,表征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观点。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探索的方向性创新要素中确立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思路,将社会人格形成与发展,充分明确学生社会心理所产生的带动作用。从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思路中将学生社会思想、意识、观念、思维的形成过程为根本主体,积极构建学生社会发展主观能动心理,从思想、意识、观念以及思维层面正确引导学生社会发展心理,进而积极转变高校学生心理。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人才社会发展,深层探究社会人格构建所具有的作用性的根本表现,促使社会人格构建的一般规律中能够渗透出人才社会发展心理所具有的影响与指导作用,为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方向的转型提供必然推动力。
3.以利他人格培养客观路径,表达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全新切入点。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为了得到良好的结果而灵活自我调节的能力,即积极力量[3]。利他人格的形成作为人的社会人格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的社会发展心理深层优化的具体表现。从利他人格的基本特征来看,关键点在于以他人利益为中心,并且将满足他人利益为根本立足点,体现出人的社会人格、心理发展的成熟度。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针对学生社会人格的构建与发展一般规律,将利他人格培养的侧重方向进行具体挖掘,突出以他人利益为中心的人格引导过程,同时积极构建学生满足他人需要的社会发展心理,进而促使高校学生社会人格能够逐渐完善,从社会客观层面深层引导学生社会发展心理。这既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全新切入点,也突显立足学生人格构建规律,为学生社会发展心理形成积极优化,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健康度、成熟度达到充分保证。这是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思想创新的重要因素,利他人格的培养路径能够积极优化学生社会发展的心理意识,推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保证学生社会人格、社会心理、社会思想、社会思维的正确树立。
二、以社会独立人格形成规律,探究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新视角
1.以思想独立性为根本,形成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社会人格化影响。从人的社会思想形成所具备的一般特征进行具体探究,思想的独立性最为明显,表征出的社会人格更加具体,影响人的社会心理发展。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集成中针对社会思想的独立性,将社会独立人格形成产生的必然作用进行具体分析,探究教育心理学中高校学生的社会人格引导,并最终准确建立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从思想的独立性角度出发,思想的独立性特征的形成源于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以及看待事物角度的不同观点。而思想的独立性中能够反映出学生的人格发展特征的不同性,为此在进行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尊重学生社会思想的独立性发展方向,总结出影响学生社会人格的不同思想作用,对动物本能取向和共同人性观点进行激烈的批判,并为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积极优化进行思想保证[4]。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探索中从思想特征角度分析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客观作用,得出教育心理学研究社会人格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2.以意识独立性为重点,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人格研究新方向。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尊重学生社会人格发展的必然过程,将社会意识的独立性研究作为重要的切入点,以社会人格构建与发展为突破口,正确引导和指向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从高校学生意识的独立性角度进行具体探究,将学生社会意识、责任意识作为重要构成因素,履行社会责任、强化社会发展意识能够体现出高校学生社会人格发展的主观方向。然而在高校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环境所存在较大的差异,社会发展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认知观点存在一定的不同,产生高校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方向的方向性作用力,形成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带动作用的不同作用及影响。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针对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进行系统深化,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的引导方向进行准确探究,以意识的独立性全面分析为侧重点。突出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方向性引导要素广泛探究,明确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学生心理作用,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人格研究新方向由此更为明显。
3.以观念独立性为关键,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社会人格化研究新目标。社会独立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观念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影响人的社会发展心理。从人的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中可以总结出,观念的独立性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明显影响人的社会发展心理。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针对学生的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以及人格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观念的独立性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从教学策略和课程设置、教育评估和特殊群体教育、学校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学校中的健康关怀与心理健康服务、校外早期干预和改革推动者角色等五个方面体现心理学对学校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5]。针对观念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念的独立性、人生观念的独立性、社会观念的独立性等三个方面。由于高校学生所处的生长环境存在较大的区别,具有较为复杂的基本特征,社会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看待人生发展的观念也存在相应的区别,作用于高校学生社会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存在明显不同。将这一方面作为重要出发点,总结和归纳高校学生社会发展的观念独立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独立人格,在观念引导路径存在相应的具体性的同时,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心理构建的目标、方向能够保持高度统一,最终实现高校教育心理学面向学生社会人格化发展新领域,构建有时代特色的研究新目标。
三、以人格民主性构建为目标,把握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新趋势
1.以民主心理构建规律为契机,呈现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新动态。民主心理构建的一般规律作为人的社会民主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能够影响和促进其社会民主心理的发展。从民主心理构建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内在必然条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民主动机与民主行为。民主动机的形成主要体现于激发民主心理形成的作用点,民主行为的形成直观体现民主心理发展方向。通过两方面必然要素,积极构建人的社会民主人格,进而深层优化人的社会发展心理。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针对民主人格形成与构建的基本要素,突出民主心理构建规律所具有的根本性。结合民主动机以及民主行为产生的必然条件进行深层探究与分析,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心理构建要素能够形成深层补充,为构建学生民主人格提供强有力的作用因素。这既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方向,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以及研究目标进行实质性转变的根本,推动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侧重点能够得到充分呈现,表征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具有的方向性创新要素,构建民主人格研究与发展新动态。
2.以民主意识引导为侧重方向,形成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发展新理念。人格的民主性特征中能够反映出人的民主心理以及民主思想。而在人格的民主性特征中民主意识作为重要构成因素,直接促进人的民主发展思想的构成,促使人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以及思想特征发生转变。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深化探索过程中,以教育现实情境为基本研究取向,以学习者心理研究为中心,以量化研究为主并注重多方法结合,凸现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6]。同时应明确民主意识引导具有的关键性作用。通过民主意识引导,指引学生民主人格的构建方向确立。从民主意识引导路径角度分析,将观念意识的强化为基本条件,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发展观念能够得到有效确立,有机带动社会人格的民主性方向发展。深层引导学生民主思想,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参与思维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最终形成人格特征的民主化构建,为构建学生社会民主发展心理产生重要的思想意识推动作用。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民主意识引导为关键点,将民主人格构建为侧重方向,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心理的构建与形成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特征,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构建与新理念,成为优化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重要着力点。
3.以民主思维强化为核心要素,表征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构建新局面。民主思维的强化作为人的民主人格形成的重要标志,意味人的民主人格特征全面形成,推动人的社会发展心理形成持久性。从民主人格构成的阶段性发展角度进行探究,民主思维的形成作为最高阶段,体现出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发展心理的民主化方向全面形成,能够以社会民主角度看待社会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特征,同时保持客观、准确的社会事物发展的认知观念。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进程中,将学生社会民主人格构建为重要研究方向,以民主思维的强化为核心出发点,有机优化人的社会民主心理。进而使高校学生面对社会发展新环境,能够将社会发展思想、社会发展观念予以适应性转变,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构建的准确性。然而在民主思维的构建与强化过程中,结合学生社会人格构建与发展的一般特征进行积极引导,在以社会层面强调人格独立性的同时,深层构建民主性人格。高校学生民主化发展心理能够得到全面深化,推动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能够以学生社会人格的民主化发展,形成社会人格民主化思维,达到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民主化发展新目标,体现出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全新侧重方向以及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詹川.基于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知识本体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14):111.
[2]陈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33.
[3]冯静.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育改革[J].教育探索,2014(12):136.
[4]缴润凯,刘本扬,盖笑松.陈元晖心理学思想述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59.
[5]袁书卷.美国心理学对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5):92.
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教育心理学理论充分应用在高职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树立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可以强化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现就对教育心理学理论如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进行有效应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1调整学生心态,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力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经验和阅历都比较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差,在面对挫折时难以保持良好心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的依据,对学生进行耐心的辅导,以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为了自身的目标不断努力。仔细分析教育心理学理论,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活动是学生整个心理活动的一个过程,贯穿于学生认知发展、情感发展、意志发展甚至性格和能力形成的整个发展环节。但是,高职院校却对学习活动存在着十分片面的认识,认为学习活动只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大关系的心理素质却予以忽略,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心理认识,情绪和情感发展很不稳定,甚至出现思想畸形的现象,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只有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学生的责备和批评,而是多鼓励和表扬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由于身心发展水平、性格和环境等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均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点,教师应该及时和每个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并对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当学生遇到问题和挫折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在老师的教导下,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逐步增强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力,从而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1.2确定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使期望和效能保持在准确而较高的水平,避免出现由于目标过高使学生力不从心和目标过低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督促作用这两种现象。良好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该辅助学生按照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对知识点进行分解,并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目标,以便树立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心理学理论认为,与外在鼓励相比,内在学习成就更激发人们的学习热忱,强化人们的学习动机。使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体现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就是教师应该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放在教学的重要地位,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进行结合,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1.3理素质教育融入整个教学环节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教师要参考认知学派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引导学生利用以往的知识、经验以及心理结构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分析,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学生的优缺点,鼓励学生积极发挥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从学生的角度来尊重和理解他们的言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教师要善于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的导入,通过语言的魅力使学生尽快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另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的采取教学手段,将心理素质教育融入整个教学环节中,照顾到每个学生细腻的情感和心理活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避免和降低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隐患的可能性,从而使学生保持平衡良好的心理状态,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结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探究策略
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将心理学有效地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增强思想教育的科学性、预见性以及针对性。本文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内涵特征、重要意义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积极探究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有效结合的主要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内涵及特征
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融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主要研究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就是依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把心理学融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一门新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的产物,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的心理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交叉性、应用性、实践性等诸多特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1、心理学不断地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
高校培养目标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分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忽视了心理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专业人才,但是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只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才能够丰富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使教育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
2、心理学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与目的性,实现学生的因材施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有主见的大学生,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就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因此,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就要运用心理学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分析,这样可以准确地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以及思想发展状况,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预测性和主动性。同时,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进行因材施教,合理有效运用心理学,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的性。
3、心理学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现教师的有效管理
心理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是以人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为重要研究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依据人的思想活动与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心理学自身的优势,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措施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在思想上产生明显的效果。因此,借助于心理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管理。
三、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学的应用范围狭小,缺乏针对性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许多高校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很少高校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即使有些高校在积极探索心理学理论知识,只不过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并不真正懂得如何运用心理学。
2、缺乏心理学专业人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心理专业人员缺失现象。当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配备数量不足,尤其是心理学方面的人才缺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大都是没接受过系统训练的非心理学专业人员,心理学水平较低,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3、心理学课程建设滞后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还没有建立完整统一的心理学教学与指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还没有达成共识,这就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难以熟练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与规律。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仍处于初级水平,心理学课程建设滞后,实用性不强,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有效发挥。
4、缺乏关注学生的心理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教育中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和重思想教育轻心理教育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方面的教育,忽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规律缺乏全面的了解,学生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难以针对性及时进行解决,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各种心理问题,影响了心理健康发展。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由于大学生思想意识已经趋于独立,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心理学的优势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1、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当前教育的对象大都是“80后”和“90后”,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这些学生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心理因素,诸如不善交往,独立意识差,心理脆弱,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作为担负着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努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积极借助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心理学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有效落实高校思想教育工作。
2、心理学自身的优势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运用心理学教育,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这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仅仅靠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借助于心理学具有预测功能的优势,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科学合理地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采用合适的方式,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前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
3、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
针对性、科学性、预见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想遵循这些特点,就必须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特征。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性格、思想、爱好,才能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制定措施,解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学生的性格、思想、爱好等特征往往表现在学生的情绪和言行举止上,因此,可以借助于心理学理论知识及时掌控好学生的情绪、言语和行动,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实效性。
五、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有效结合的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能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趋向于科学化和合理化,更具有目的性。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的有效结合。
1、积极转变思想,对心理学教育进行正确定位
传统教育观念过分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心理学教育,这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明显。这种情况已引起了许多高校的重视,把心理学教育看成高校德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积极运用心理学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心理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观念,因此,要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对转变观念,对心理学教育进行正确定位。
2、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不仅仅是心理学专业教师的事情,而需要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这就需要高校领导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资力度,让每位高校教育工作者有机会参加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有序的进行。
3、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咨询与疏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高校学生常常会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长时间就会形成心理问题,因此高校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对于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邀请一些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心理咨询,能够把心理健康辅导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结束语: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和复杂的育人工作。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采取多种有效心理策略,逐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学俊.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2004(3):25-27
1.1心理学学科教学之居“危”思“安”
随着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各个高校的心理学教学体系也在不断的健全。但是就目前的心理学教学模式来说,一些细节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细节是魔鬼。”笔者认为在心理学教育环节中,需要抓好有效的教学时间,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学习,保证其自身的技能素质发展。在当下高校心理学教育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难以扮演一个心理学教育“协调者”的身份,这就是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在学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心理学知识的教导,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高校老师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配合,比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各个心理学课程的特点,展开具体教学课时、内容等的安排。目前来说,很多高校教师都存在教学观念及其方法上的缺憾,不能很好地顺应心理学教学的潮流。
1.2心理学实验教学法的“浅尝辄止”
在心理学知识教学中,《实验心理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块。该门课程的开设体现了心理学的逻辑性、实验性。但是就笔者观察得知,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学实验教学法都比较老套,也因此不会具备很好的教学效果。该心理学课程抽象的理论知识点比较多,高校学生比较难以理解。这就出现了一幅画面:“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进行心理学教学,台下的学生却似懂非懂地听着”。在当下高校教育中,影响心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因素是比较多的,这对于心理学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十分不利,比如一些高校的心理学实验教学不具备创新性,真正的教学课时比较短,教学内容都是以前的一些知识。在一些设立心理学专业的高校中,其心理学实验课程的应用技术、设备是比较落后的,不能保证心理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在现阶段高校心理学教学中,一些高校依旧延续传统的实验模式,比如受到实验器材硬件的限制,有些班级需要进行分组轮换,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都比较刻板,难以突破模仿性实验的局限性,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非常有危害。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即使进行很多教学环节的量变,也难以实现心理学专业学生实验设计效果等的质变。并且在现阶段的心理学实验课程中,其考核模式也缺乏规范性,大多进行理论性考核,对于实验技能考核模式的应用偏少,仅仅利用试卷进行学生能力的检验,未免有些片面。
2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多元化”与“基础化”
笔者认为要想进行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多元化应用,需要做好一些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在上文中,笔者分析了《实验心理学》教学的存在问题,其实该问题的解决也牵扯到了心理学知识基础的学习问题。在各个高校心理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普通心理学》课程是入门课程。为了更好地进行高校心理学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教师需要根据该基础教材的具体内容,因“人”施教。该课程具备比较强的理论性,应用体系比较抽象,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广,需要进行学生预习模块、教师教授模块、课堂提问模块、师生互动模块等的协调。在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地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相信很多教师与笔者存在一样的想法,这就首先需要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在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中,要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块,毕竟心理学基础课程是涉及心理学学科的基础模块。在教育环节中,教师要进行学生的教学主体意识的提升,进行《普通心理学》知识模块的协调及其相关知识结构的优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中,首先要灌输学生心理学各个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学堂上要实现课程章节教学任务的具体化,这也离不开认知教学、情感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模块的协调。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保持好自身的辅,进行教师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模式的协调,提升心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3高校心理学教育模式的“更适合”、“更全面”、“更实用”
在高校心理学学科知识的教授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对完整、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教师要进行教学系统性原则的应用,就是在开始教学时,进行心理学基本知识结构的灌输。要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学科知识的整体布局、结构提纲,以树立学生良好的整体学习观念。这样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根据心理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展开层次教学与层次学习的协调。为了保证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学技能知识素质,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笔者认为这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更适合”原则,所谓的“更适合”教学,是教师要根据本校的教育环境,与学生的性格特点相结合展开教学,要充分发挥心理学学科的应用特点,保证课堂的活跃性,在轻松的环境中,让学生汲取到新知识;所谓的“更全面”,无非是让教师的教学更有意义,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教授,也要进行课外内容的补充协调,在学生原有的心理学认知背景下,进行国际范围内心理学知识环节的教授,务必让学生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所谓的“更实用”,就是教师在教学模式中,进行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以方便现实相关问题的解决。为了更好地进行心理学知识的“更适合”、“更全面”、“更实用”原则的应用,教师要抓好教学的关键。学生对于心理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比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心理学》的知识,就要学生掌握好《普通心理学》的相关内容。教师在每个教学阶段都要进行心理学知识体系的串联,把握好教学的结构,进行师生的互动性学习范围的营造,提升心理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比如就现阶段的“京东假酒”社会问题展开课堂探讨,利用已学心理学知识进行“为什么人们认为京东商品都是行货”,“京东假酒对人们的心理影响”等一些问题的剖析,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已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注重师生的交流,在一些教学模块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老师”的扮演,让学生更好地体悟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技巧。在现阶段的心理学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心理学专业各个理论课程的协调,进行串联式教学,比如《普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等模块的串联。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这对于《儿童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是非常有好处的,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心理学理论知识。心理学教师也要给学生营造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比如针对社会上养老院的孤寡老人展开心理档案的建立,做好一些模块的咨询工作等,加深学生对于心理学的深化了解。在心理学专业成绩考核模块中,教师要抓好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多样化、全面化考核模式的应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教师进行心理学理论知识考核小组、应用技能考核小组等的建立。
4结语
体育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具有的价值我们称之为体育功能。起初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劳动中不知不觉发展了体育,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身的身心健康重视起来,体育观念和体育思维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终身体育是整体而长足的体育思想,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新的时代提出了新的人才标准,我国的学校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在培养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重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们相对独立而又和谐交融,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高校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和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良好功能状态。一般是指无心理疾病,同时具有一种积极适应与发展的心理状态,通过作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1]。心理健康对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教育,它直接关注学生心理上的保健、适应和发展,帮助学生解决与此相应的一些心理上的困惑、烦恼和障碍,直接培养并训练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教育学生自知、自助与助人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全球21世纪议程》指出:“如果没有健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作为栋良之才的大学生,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智,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着重于体质的训练提高,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尤其忽视体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功能。
高等教育阶段,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要求和竞争压力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大学生们独立地面对和处理,因此也必然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心理上、思想上的困惑,据教育部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适应性、人际关系、恋爱及性意识困扰、情绪、学业、就业和发展等6大方面。统计表明,这6个方面的问题占全部心理问题的92.5%,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2]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的培养目标与内容,将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促成新的有效的机制。
(二)高校体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因素
高校教育中,体育在帮助大学生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工具。
1.适当的运动锻炼是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健康的心理有赖于健康的身体,尤其是正常发育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体育能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还会带来情感上的愉悦体验,可以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促使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体育可以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体验生命的价值
体育运动要求学生既要能对外界环境作出迅速准确的感知与判断,又能迅速感知、协调自己的身体完成动作。长期的锻炼便能促进人感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直觉思维,改善一个人的智力和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应变力等认知能力,从而为学习活动和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体育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体育竞赛体现出的竞争意识,会使每一个学生进行挑战极限、超越自我,能够自觉按照真、善、美的尺度,主动地应然地调整内心,在满足精神需要的过程中,体验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延续的价值和超越生命的价值,并不断满足自身健康交往、竞争发展等需要。
3.体育运动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校体育是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意志是指人们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3]具体为一个人的持之以恒、坚韧不拔以及顽强独立的精神,体育运动因其特定的行为具有减轻应激反应、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此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心理坚韧性。体育永远伴随着成功与失败,学生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潜能和精神潜力的开发与拓展,对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精神是最好的实践和锻炼。学生越能克服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体育,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制定个人目标,树立成功的信念,在完成各阶段任务的过程中强化心理素质,勇于拼搏、积极进取,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4.体育可调节情绪,给人以愉悦和成就感,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
情绪是人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4]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而体育活动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活动的锻炼者,有利于情绪的改善。体育运动可减少情绪上的负担,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减轻或消除情绪障碍,形成良好的心境,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对生活的信心。心境是一种较稳定、持久,一段时间内会影响人全部行为的情感体验。[5]良好的心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心境会使以往做来很有兴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厌倦和烦躁。体育锻炼能使身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中,去感受运动技术动作的力量感、美感、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从而调节人的情绪,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
5.体育团体活动是有效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
学校体育常常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尤其是体育游戏、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体现群体多向性人际关系。这种师生、学生之间群体多向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培养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丁肇中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5]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实质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获得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如果教师能够有深度地加以引导和教育,使学生通过这种体验去认识体育,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并使这种认识升华到信念、世界观的层面上,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校体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途径和方法
(一)高校加强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评估标准深度融合,提高学生对健康标准的理性认识
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但又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广泛,涉及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教育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以及营养、保健、安全、环境等与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关系密切的各个方面,而对学生进行理性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教育的新观念,重视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能有效地防止大学生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有效地将两者结合,有目的地挖掘体育中有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知识内容,将其融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之中,大学生达到教育目标所要求的身心健康的标准。高校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及标准应该与心理健康教育特点有机结合并具体化,使之便于体育教师具体操作和检验。
(二)营造浓厚的终身体育氛围,创造理想的体育课堂心理环境,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终身体育思想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所提倡的体育观念,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6]它不单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活动,而是着重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能否使其终身受益的问题。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其学科优势建立浓厚的体育氛围,让学生在体育中体验成功的,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成功体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后所产生的自我满足和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是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创造,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的主要手段。教育的宗旨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把成功体验施教于高等体育教学中,适合大学生文化层次高、接受能力强、反应敏捷、对新知识和高难技术的获得有着强烈的欲望的特点,从而满足学生日益发展的认识能力和求知欲,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就会既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激发和维持了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成功的信念。
(三)根据高校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在体育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心理训练,会极大的促进体育的教育功能
研究证明,体育教学的心理训练以消除高校学生各科学习与训练的心理障碍,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它可促使大学生自信、主动、活泼热情地参加各种教学和实践活动,进而达到高等教育的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意志和心理训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从而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学生会感觉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抛弃盲从心理、依赖心理和屈从心理,培养其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排除困难完成任务的能力。同时,通过自身尝试、克服恐惧心理和紧张心理,锻炼自我能力。
(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其中,其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之;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不断进行学习,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倡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广泛迁移性素质目标的、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价值,探究新教学方法,组织培养健康的学生文化,将科学智慧文化与塑造完美人格、高尚道德相结合,将健康体魄的培训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高校体育教师只有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优良的气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使自己的教育心理理论水平得到提高,提高教学的质量。
体育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改变心态和重建人际关系的新模式。所有这些都能使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得以发展,人际关系得到改善。而体育自身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根据高校体育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手段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样使其真正成为社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2]杨晨光.大学生不属于心理疾病高危人群.中国教育报[N].2008-04-04(2).
[3]张旭东.心理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