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事业单位会计考核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事业单位;深化改革;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一、重视资产管理,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和谐发展
1.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是一项全面、专业、系统的工作,它不仅包括对事业单位在账资产、已有资产的管理,还包括对资产的采购、已购资产的运用和评估等工作,涵盖范围极广。近年来,由于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事业单位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支持,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同时事业单位也面临诸多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事业单位应该以资产管理为中心,摸索和完善资产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综合运用已有资产,保证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
2.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资产管理的重视,责任划分不明确。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大局观,不重视资产管理工作,造成了事业单位资产利用率低,资金浪费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同时,我国事业单位资金一般来自于上级国家机关无偿拨款,实践中存在严重的重购轻管的问题,而且没有专员对重要资产进行直接专项管理,责任划分不清。
(2)资产大量闲置,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以及国家对事业单位发展的愈加重视,国家为事业单位拨款数量极大,一方面,事业单位发展资金充沛,造成了对资金珍视程度降低,出现了大量资产闲置,资金利用率低的现象。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也没有为自己资产的使用引入合理的市场化竞争机制和定价机制,导致一些资产价值和实物价值背离,许多资产有名无实,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3)缺乏有效的资产监督,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在众多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资产监管机制不够完善,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缺乏应有的监管机制:资产购买时尚未充分了解资产的性能就购进资产;资产使用时,仅做简单登记就交付相关部门使用;对资产如何管理使用、毁损时责任划分尚无明确的制度条例。这些监管机制的缺失,极大的阻碍了事业单位有效利用其资产。
3.事业单位完善资产管理的举措
(1)树立大局观,重视资产管理。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中,每一位管理人员应该树立充分的主人翁意识,把资产管理重要性牢记心中,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同时管理人员也要树立大局观,不仅站在一个管理人员,一个事业单位的角度去思考资产管理工作,更要站在国家长远发展、事业单位长足进步的角度去思考、完善资产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每个工作人员才能充分意识到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实现对事业单位资产的有效管理。
(2)勤学苦练,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管理人员只有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才能在深化改革中大步向前,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具体而言,管理人员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提高,一方面,资产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习国内外关于资产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提高自身管理技能;另一方面,资产管理人员应加强实践,在实践中注重总结学习,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工作的难点重点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3)引进先进财务软件,学习先进技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方面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积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我国事业单位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相关的财务软件,运用这些现代化的手段实现资产的有效管理。同时这些财务软件还能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信息化有机结合,既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又可以保证资产管理的效率。
(4)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加强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事业单位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资产管理考核体系,明确绩效考核指标,制定完整的考核计划,保证考核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同时,事业单位更要建立资产管理监督机制,确保资产从购进到废弃每一个环节都处于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之下,保证资产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首先在资产购买阶段,要充分调查研究,确保购进合适的需要的资产,避免重复随意购进资产;其次资产日常管理,要建立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分配专人管理,确实保证资产利用率;最后,资产报废要有专人评估资产在整个使用期内价值,并出具相应的报告。
二、规范会计核算,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长足发展
1.学新规、重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也变得愈加复杂,现行会计核算方法和准则也与事业单位日常运营情况不相适应。为此,财政部已于2013年1月1日修订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该制度是借鉴和吸收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符合事业单位日常运营状况,所以事业单位应该认真学习新的会计制度,改变以前不合理的计量模式,将新制度的运用过程当成旧陋习的革除过程,用先进的会计核算制度,保障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核算难以反应收入支出配比。事业单位和企业一样面临利用好自身资产,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但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核算中并没有很充分的反应资产的使用、保值、增值情况。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仅按事业单位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折旧,不计提减值准备,更不考虑资产的原值和使用年限。然而,这种计提方法不仅不能完全反应固定资产的折损价值。还会产生一些问题: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逐渐脱离资产的净值;另一方面这种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成本核算不够完整,在资产使用过程中,资产的净资产指标和资产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2)忽视无形资产的核算。事业单位的资产不仅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也是事业单位资产的组成部分,但是事业单位在运营中往往仅重视有形资产的价值,忽视无形资产的价值,难以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有效估值。而且事业单位经常忽略无形资产的成本核算,更缺乏合理的无形资产核算体系,导致事业单位开发无形资产时,仅做简单的会计处理,存在很多漏洞,实际的研发支出费用和会计账目难以匹配。
(3)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第一经手人,由于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的匮乏,使得会计核算工作难以高效完成,既难以满足高效完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导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效率低下,严重者更有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同时部分从业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操守,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私利,给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严重危害。
(4)会计监督检查机制不力。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是保障会计核算有效、客观的最后屏障。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监督仅有事业单位自身的内部控制机制,缺乏国家监督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外部监督,难以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监督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事业单位自身工作任务重,监督工作难免疏漏。同时不同事业单位存在考核竞争机制,事业单位难免存在美化账目的嫌疑。所以这也导致一些会计核算问题长期得不到修正,甚至为财务犯罪留下了可乘之机。
3.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举措
(1)加强学习,用新制度规范会计核算。新的会计核算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方法重新规定,提出了更适应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新的会计核算方法既符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也可以如实的反应事业单位的资产随时间推移的损耗情况,有助于科学管理事业单位资产。
(2)不断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是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事业单位可以从两个方面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一方面,集训现有的会计从业人员,保证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和相关核算知识;另一方面,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道德素质建设,敦促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坚决不做违反国家规定、损害国家利益的事。同时,事业单位更要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用制度规范从业人员行为,使会计工作人员诚信为本,严格按规章制度行事。
(3)加大会计监督检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离不开行之有效的会计监督。为形成高效顺畅的监督体系,开展有效的监督检查工作,事业单位应该改变简单的内控监督机制,加强与政府其他部门的协作。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也应该积极落实新的会计核算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健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
三、结语
总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的全面的系统性工作,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面对愈加复杂的经济形势,事业单位应当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方国玉,李伟峰.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变化[J].商业会计,2013(5).
[2]赵迎春.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2).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 内部控制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会计内部控制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控制保证与服务咨询活动,目的是为企业增加价值并提高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它的目标。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单位,也需要通过会计内部审计对事业单位财务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一、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领导者会计管理观念淡薄,对会计管理观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会计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会计内部控制不仅仅关系到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与支出管理,而且关系到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会计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如果事业单位领导者会计管理观念淡薄,对会计管理观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将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建设不合理,会计管理观工作不规范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运行是在会计管理机构中进行的,但是由于事业单位领导这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解和重视,导致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建设不合理,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管理不规范,工作不到位,审计手段落后,审计结果不科学。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建设不合理,会计管理观工作不规范问题急需解决。
(三)会计管理观人员素质不高,会计管理观队伍不稳定
事业单位是我国单位中极为特殊的部门,工作人员往往来自社会招聘,由于事业单位招聘很不规范,很多人员是通过关系进入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往往学历不高、水平能力低、素质低,这就导致会计管理观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另外,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流动性比较大,造成会计管理观队伍不稳定,同样不利于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
二、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促进事项
(一)加强内部会计管理的控制意识的提升
事业单位领导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缺乏必要的了解,在思想上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不重视,最终导致对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带来不便。事业单位领导者会计管理观念淡薄,对会计管理观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是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内部会计管理的控制意识,提高他们内部会计管理的思想与行动,对于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建立健全各项会计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会计规章制度,对于强化会计人员的会计服务意识,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工作质量与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各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模式主要是董事会领导模式和监事会领导模式,无论采取哪种内部审计模式,都必须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而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建立健全各项会计规章制度,对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与控制有着重要作用。
(三)建立内部人员有效的考核制度
考核制度不仅仅起到的是激励作用,更为重要的事起到监督督促作用。通过建立事业单位考核制度,能够使得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人员在激励机制作用下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水平,提高自己会计管理与服务意识。同时,通过建立事业单位考核制度,还可以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制约与监督,防止出现违法乱纪与行贿受贿现象,建立起公正廉洁,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四)加快内部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目前我国各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建立了计算机互联网系统,这些系统的建立对于提高内部会计管理效率,做到内部会计管理公开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加快内部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促进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信息的合理流通,做到人人知晓,人人监督,防止及中饱私囊现象的发生,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网络支持。
总结: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发展和进步影响很大,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做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是现阶段最主要的问题。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对社会和人们的财产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做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是每一个财务管理者的责任,也是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我国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中,仍有些问题需要提出与解决。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方面的发展现状,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文山.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0 (1)
在新的环境下,房管系统事业单位慢慢地出现专业化的分工现象,行政职能与公共服务以及自主经营有明显地分化。伴随着房管系统事业单位不断地改革,其下属事业单位拥有了公共服务职能,国家也给予了公共管理职能,有些事业单位慢慢地走向市场。事业单位慢慢地自“公益性”转变成“综合性”,它的市场特点也在提升。于是,它的服务对象和方式以及资本的来源等,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完善了会计体系,但是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也有一定问题。
(一)资金来源比较广,管理起来比较难
和以前比起来,事业单位资本来源比较广,财务管理起来比较困难。以前,事业单位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伴随着经济形式的改变,如今的事业单位也会利用自己拥有的资源,获取资金,近年来,发现有的单位有“小金库”是事业单位资本来源多样化的真实体现,也意味着财务管理工作的困难在扩大。但是仍有很多事业单位的资金靠财政拨款,全部进入市场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以不归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的事业单位,一般会采取一些手段来获得经费来源。事业单位资金的多元化来源,使得财务管理的难度加大。
(二)预算工作做得不到位,资金利用效率不高
以前,一切工作有政府来做,经过政府的分配去完成目标。事业单位对资金的获得和利用不具有一定的自,只是执行政府的目标,也不用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益,财务管理的工作比较简单。如今,事业单位资金的来源是多样的,并且对于资金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自,它资金来源的多样化使得事业单位也要加入到市场活动中,实行一定投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就不是单纯的预算管理。现如今预算资本的利用作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还是重视预算绩效考核与预算管理。在财政资本有限的状况下,预算编制很难将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考虑周全,只是按照财政拟定计划进行工作。不能在单位里全面实施与实现有关部门的分工合作,预算编制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很难当成支出的根据。预算的制约力也不是很高,有挤占和挪用的现象存在,亦或者是不把预算当成标准,没有经过批准多出超支范围或者是提升开支标准。这样的预算工作,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是很高。
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抬高会计人员录用的门槛
对于没有会计证人员不可以从事与会计有关的工作,没有会计证的人员或者是新上岗员工,一定要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考核,或者是参与会计岗位培训,通过考核合格之后,获得会计证书以后,才可以从事会计工作,进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二)注重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事业单位要注重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事业单位要注重提高有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与培训,培养综合型的人才,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其管理能力;注重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其依法做事,注重将法律法规落实到工作中,更新知识结构。
(三)构建成本核算体制
事业单位不是以盈利为目标的,为了管理好各种事业的成本,提升事业投资效益,要建立和完善各种事业成本核算体制。财务管理部门掌握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利用分析法,将这方法运用到各个环节中,将浪费止步于源头。建立与完善成本核算体制,才可以有效考察事业单位的实际收益水准,并采用相适合的财政税收政策。
总结
当前,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理念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步建立起了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以财经法规为依据、以有利于自身发展为目的的财务管理新机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亟待规范和解决。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素质相对偏低
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绝大部分财会人员一身多职,疲于应付,加之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缺位,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难以推行,工作停留在账表处理等日常业务上,工作得过且过,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参谋监督作用发挥很不到位。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由于事业单位特殊性以及我国长期存在的制度造成事业单位的预算不全面,不规格,不能够反映本单位财务收支的全面和工作重点。在经费的事业过程中,使得费用支出无计划、无控制,使得其不能完全市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中的控制,对经费收支的考核只是追求账面的平衡,缺乏对资金使用效率的考核。这种现象的存在弱化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造成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制,制度有待完善
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够合理,业务交叉过杂,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确。会计事前,事中,事后审核监督流于形式。也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未设内审机构,已建立内审机构的单位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单位内部制度有待完善。一部分单位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已建立内部控制的单位,部分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缺乏合理性。但更多的还是有章不循,将已订立的制度,以应付有关部门检查审计,而在执行上大打折扣。遇到具体问题时过分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完善
1.重视预算收支,忽视预算编制和评价,使现有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认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就是从财政“要钱、花钱”的过程,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采取应付的态度,形成了在实际工作中遇事才跑财政的局面,导致预算推行难度大。
2.忽视预算编制,因而形成了财务决策的随意性,产生了管理上的“松、散、乱”现象,致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大打折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支出审批制度不严格,随意扩大开支范围,巧立名目发放奖金,提高补贴标准;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专款不专用”的现象经常发生。
3.部分单位虽然编制了预算,但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不进行跟踪审计,即使跟踪调查,也是分析肤浅、总结简单,效益考核基本是走过场,成本考核几乎是空白,从而使好多项目难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再教育
1.要求会计人员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
2.要求会计人员掌握更丰富的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
3.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及时更新。事业单位要真正做到会计电算化,就要造就一大批既能够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专于财务管理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的“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
(二)明确财务管理职能,加强绩效考核
事业单位的主要经费来源是财政拨款,这样的资金供给制度就容易造成事业单位经济效益意识淡薄、重投入轻产出、不注重监控以及腐败等问题的出现,同时还造成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相互重合的现象。因此,加强单位的财务管理就要转变财务管理的理念,明确财务管理职能,承担相应的财务管理责任。事业单位还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分析和考核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资金使用效果,对财务活动及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单位财务支出情况进行合理预算,为本单位开展工作提供财务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三)完善资产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
1.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登记制度。对取得的资产要及时入账,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不应存在账外资产。
2.要严格财产清查制度。各单位对固定资产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盘点,每年必须全面盘点一次,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以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
3.要完善固定资产的入库验收、保管、使用、交接以及处置制度。防止随意答谢和变相低价销售。
(四)强化预算管理,加大预算约束力度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措施及建议
从历年的财政收支情况来看,乡镇几乎所有财力,县直大约三分之二财力,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论文工资发放及办公经费的开支。可以说大部分财政收入都是在行政事业单位“花”出去的。目前,尽管县财力状况还不能完全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开支需要,部分单位经费开支还十分紧张,但从全县总体情况和资金的总额来看,涉及所有的乡镇和县直八十多个单位,资金数千万,面广量大,这就不容忽视地存在财务管理的问题。为此,我们展开调查,试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角度,寻找一些突破,以规范管理、节约和有效使用资金,促进财政工作上水平。
一、基本情况近几年,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利津县相继出台了《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乡镇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等规章制度,同时,结合上级要求,推行和落实了“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政府采购、试编部门预算等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另外,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一是从基础工作抓起,自2003年开始,财政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了会计帮扶达标工作;二是注重日常监督管理,每年都由县财政监督局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类检查,如:预算外资金管理大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三是每年财政部门都组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如:会计电算化培训、会计人员上岗培训等。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县所有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都配备了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都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基本上按规定完成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一)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不力1、部分单位领导认识存在偏差。一是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不搞经营,抓不抓财务管理无所谓。二是认为抓内部财务管理是“作茧自缚”,捆了自己手脚,开支卡严了,得罪干部职工。三是认为抓管理是单位领导的事情,会计人员只要把数字搞准就行了。领导认识存在偏差是导致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不力的关键所在。2、审批控制制度存在缺陷。仍坚持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这项制度是对领导决策事项合理性的规范,但缺乏科学性。一是权力比较集中,开支不管是否合理,单位领导说了算。二是凡是领导签字就能开支,直接把财务人员排除在管理范围之外,不利于财务人员进行核算。三是单位领导对财务规定不一定熟悉,缺少专业财务人员的审核和把关,签批质量难以保证。3、缺少真正的第三者监督。尽管有的单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但落实明显不够到位。有的单位以成立民主理财小组、设定财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监督,但由于单位内部千丝万屡的利益关系,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各类外部检查不及时、不全面,大多是事后监督,处罚的力度也不够,有的单位屡查屡犯,甚至是明知故犯,效果不佳。没有真正的第三者参与,仅靠自我监督,零星的检查,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很难落实到位。(二)会计人员作用难以有效发挥。1、会计人员的撤换领导说了算。会计人员是单位根据需要设定的,撤换是单位领导说了算。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法规和领导之间该遵循那一个?违反法规,处罚的一般是单位,违抗领导,影响的一定是个人,权衡利弊,会计人员往往只能是倾向于领导。自身难保的境地,会计人员的作用确实难以发挥。2、会计人员的职责不明确。调查中发现,很多单位的会计人员是兼职,会计人员可能是打字员,也可能是档案管理员,或是其他岗位,身兼数职,更有甚者身兼要职,会计业务成了附带工作。个别单位违反规定设会计和出纳员为一人。3、外界的支持比较弱。财政、税务、审计等业务管理和监督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之间,多是部署工作、监督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或批评、或通报、或处罚,真正深入单位帮助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少,另外,定期的、系统的专业培训组织开展的少,而且培训多为业务基础工作培训,不注重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使会计人员在参与管理上产生惰性。(三)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调查中发现,县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明显偏低。截止2007年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共计125人,第一学历为财会类院校毕业的13人,占总人数的10.4%;具有会计系列初级以上职称的22人,占总人数的17.6%;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11人,占总人数的8%;从以上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知识水平明显偏低。调查中还发现一种现象,部分单位会计人员对核算内容及会计科目的应用,模模糊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有甚者,延续了一种“师教徒”的做法,前任会计怎么记,后任会计就怎么学,照猫画虎,不问对错,新的会计制度实施了,也不会运用,依旧是老一套。从此可以窥见一斑,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素质问题成为制约会计作用发挥的内在原因。
三、措施与建议调查分析中我们认识到,搞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仅仅依靠单位本身是无法实现的,有些问题单位解决不好,甚至(一)政府介入,财政部门负责,全力抓好单位内部财务管理1、合理是界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区分哪些是应该由政府管理的内容,哪些是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哪些是单位有能力做好的,哪些是无能力管好,甚至是管不好的。区分责任,区别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管理。2、制定监督考核机制,对单位负责人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以引起单位负责人的重视。把对单位财务管理的考核纳入县委、县府对单位的综合考核和单位领导的政绩考核。3、认真修订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广泛听取各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科学论证,按照“统一尺度,统一要求,便于操作,便于考核”的要求,认真修订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真正实现有章可循。(二)财政部门参与,支持会计人员作用的发挥1、做好会计人员的保护者。《会计法》尽管对会计人员的保护做了明确规定,但仅限于受到打击报复的,对会计人员的撤换和任用没有明确规定。受到打击报复才去保护,“亡羊补牢”,这项规定不全面。我们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任用与撤换,不管什么原因,都要经过财政部门的审批,不能单位自己说了算。2、做好会计人员的管理者。主要是抓好会计队伍的建设,保障会计队伍质量。必须坚持持证上岗的做法,同时严把会计证的发放关,不合格人员一律不能从事会计工作。3、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对现有会计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建立会计人员档案,对于优劣情况进行评议和奖惩,对于不胜任人员进行撤换。(三)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一是通过一年一度的继续教育,帮助会计人员尽快提高个人业务素质和参与管理的能力。二是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培训要形成制度化,要严格考核,避免流于形式。三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我县五年以来的会计基础工作帮扶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应该继续坚持,》接259页
【参考文献】
1、葛劭芳.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J]现代商业,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