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跨境电商商务运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前言
自08年经济危机以来,传统的少批次、大批量国际生产加工贸易开始向多批次、小批量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转型,许多传统的外贸企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高校作为英语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基地,在进行英语人才的培养时必须以跨境电商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此确保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适应当前市场的发展需要。
一、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电商企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及专业素养的要求层次也在逐步提高,然而现阶段,我国在跨境电商英语人才的教学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课程目标不明确。这是因为在我国传统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同现阶段跨境电商市场的人才需求相脱节。在传统商务英语教学中,主要针对外贸进出口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具备商务翻译、涉外文秘以及进出口业务等方面的专业能力。然而,随着跨境电商各类中小企业的崛起,传统的对外贸易模式逐渐向互联网营销方向转变,这就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专业技能要求,比如,学生必须具备网络营销与客户开发、英语客服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因此,高校在进行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时,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第二,课程内容有待完善。课程内容作为决定学生专业英语技能及商务英语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必须对课程内容加以完善。目前,高校在展开商务英语的课程教学时,并未充分考虑市场变化的发展需求,课程设置仍主要遵循课本知识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较为单薄,这就造成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明显缺点,因此,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高校与专业教师必须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课程内容加以完善。
第三,校企合作需要进一步深入。这是因为目前高校商务英语在进行教学时普遍缺乏教学实践性,教师在展开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时,通常仅包括了对语言技能和外贸业务两方面内容的实训,且通常在教师所设置的模拟情景和模拟软件当中来完成实际训练,这就造成了实训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加强校企合作,使高校在进行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借助企业的现有办公条件,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上述问题致使高校的商务英语学生在就业后无法将所学到的课程理论与实际工作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致使学生失去就业优势,无益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路径
1.以商务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企业调查和商务英语毕业生就职情况的相关调研,我们发现,许多毕业生在就职后主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和国外客户进行沟通交流以促进贸易达成。与此同时,许多中小企业也希望聘请到具有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操作技能,并且能够通过互联网与国外客户进行交流沟通,从而顺利完成销售及客户开发工作的专业型电商英语人才。也就是说,电商平台操作与客户网上开发已成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性技能。因此,高校在M行商务英语人才培训时,需明确培养目标,确保学生掌握“英语专业能力+跨境平台操作技能+外贸洽谈实战能力”,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2.以互联网为基础,丰富商务英语教学课堂。在“互联网+”背景下,许多新兴课堂模式也随之应运而生,比如弹幕教学、微课教学等均为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模式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育教学也同样适用。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学校可聘请从事跨境商务英语工作的专业人员为学生讲授工作经验,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采取视频微课教学等方法,实现在线英语教学,并将教学资料上传至班级群组中,以便学生随时查看和学习。同时,还需在课程教学中增设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工作的有关内容,比如国际贸易中与客户的沟通技巧培训、电商订单的处理方法、电商平台日常运营与管理等与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内容密切相联的实质性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充分掌握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对电商岗位职责进行充分的了解。同时,学校和教师必须依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构建电商英语的授课体系,并根据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现状,对跨境电商的英语课程内容加以详细设置,在授课内容中需包含订单在线交流、产品信息、客户信息调研、处理贸易纠纷等内容。
3.以实际工作内容为依据,优化课程体系。通常来讲,高校商务英语课程主要包括商务英语和外贸业务这两类专业英语课程,然而,伴随着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兴起,各大中小企业在进行英语人才的招聘时,不仅仅需要应聘者具备较高水平的英语专业素养和外贸洽谈技能,还需要对电商平台能够加以熟练地掌握和操作。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时,必须将国际贸易、专业英语与跨境电商这三大类内容都囊括到授课体系当中来,并以此为依据,全面开展三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实训课程,对学生加以培训。例如,在讲授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相关课程时,需要使课程实训内容对跨境电商的网店管理、客户服务、网络营销、英文策划及写作、国际物流与支付这五个项目进行全面覆盖,与此同时,还需将每一个项目都进行若干实际操作任务的分解,通过具体的实践训练教学,使学生对跨境电商的实际工作流程有着清晰地认识和体验,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就业的无缝链接。
4.以跨境电商为实训平台,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实现理论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为了促进商务英语人才的全面培养,学校必须加强与跨境电商企业的合作。首先,必须注重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并建立“双导师”模式,校内教师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校外聘请的专业电商人员需注重对学生实践技术和能力的培养,双管齐下,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然后,建立校企合作项目,使学生在踏入社会前能够提前进入到企业内部承接相关的专业业务,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探索,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最后,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以此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工作环境当中去。例如,学校依照与企业的合作计划,将商务英语的教学教师安排至企业进行培训,从而达到良好的校企对接目的,并通过现代化通讯手段和互联网的应用,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有助于专业教师对跨境电商英语人才的培训经验进行积累。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未来全球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国际贸易也随之蓬勃兴起。因此,地方高等院校在培养商务英语人才时,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依据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改革,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互联网的应用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促进学生的就业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于亮,杨晶晶.基于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6(18):43-44.
[2]余燕芳.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6(9):63.
[3]李军征.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与教学模式研究[J].时代教育,2016(3):166-167.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通过打造数字化的线上交易平台,突破了传统贸易的时空限制,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新形式。
综观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新的经营主体正在大量涌现。据商务部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超过20万家,每年在跨境电商平台上注册的新经营主体中,有90%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
贸易规模迅猛增长。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跨境电商成交额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已达150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超过3096,远高于我国其他贸易交易额的增长水平。预计2014年跨境电商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新兴电商市场成为亮点。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成交额大幅提升,成为境内众多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平台快速发展的市场基础。据艾瑞咨询集团最新的《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预测,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持续高速发展,到2016年将达到6.4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8.5%。
目前,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主要有阿里全球速卖通、敦煌网、兰亭集势、米兰网、易唐网等。这些跨境电商平台的兴起,无疑将引发境内众多贸易公司和银行业运营模式的巨变。此外,走秀网、海淘城等专销海外商品的网站、海外购物平台的崛起,也将对传统海外代购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随着电子商务和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从事跨境电商的商户群体也将发生急剧转型,大量传统外贸公司、制造企业和本土品牌供货商蓄势待发,积极准备投身跨境电商市场,跨境电商已成为未来境内跨境贸易的主要模式。
根据运营模式差异,我国跨境电商企业主要可分为第三方服务平台、小宗B2B或C2C、大宗B2B、独立B2C四大类型,未来或将出现O2O或C2B企业。
随着跨境电商政策的完善和新型电商出口海关监管模式、信用体系的建立,跨境电商模式将从传统的信息服务平台,向交易、营销、支付、物流等综合服务方向转变。运营模式的转变势必带动跨境电商交易额的突飞猛进,确保我国进出口贸易额持续稳定增长。
政策“破冰” 跨境电商稳步推进
跨境电商是拓展海外营销渠道、提升品牌国际形象、扩展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外贸快速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2013年7月,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扶持跨境电商发展的“国六条”;2013年8月出台的《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和2014年1月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针对零售出口型企业,在海关、质检、税收、外汇、支付和信用等方面制定了相应法规。
上述政策的制定实施,让政府相关部门与电商企业、物流企业的交易信息真正实现了共享,拓宽了境内消费者通过正规方式购买境外商品的渠道。
2013年12月28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并启动了中国首个跨境贸易电商试点平台,这使近年来一直处于“半地下”状态的“海淘”(指跨境网购、代购)行业有了合法身份,全球商家也有了“直邮中国”等面向中国消费者开展个陛化服务的正规渠道。
随着税务结算政策逐步细化,政府对跨境电商的支持力度已从形式深入到企业实际经营之中。更重要的是,相关政策打消了消费者的信任疑虑,完善了信用体系,为跨境电商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预计在未来几年,政策“破冰”后的跨境电商行业将通过上海自贸区,把产品影响力渗透到线上交易的各个环节。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功能,试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
目前,“跨境通”与“东方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为上海自贸区首批入驻企业,并获得了在自贸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资格许可。其中“跨境通”将采用自贸区“仓储保税进口”模式,即货物直接从仓库到客户,优化了管理链,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及物流成本,缩小了境内外价格差距。此类电商平台的崛起,将消除或削弱目前“海淘”、海外代购所存在的关税流失、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无法保障等缺陷。
上海自贸区为跨境电商提供了更为宽松的融资环境,未来无疑将成为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领头羊”。在享受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跨境电商可以自由进出口、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免除常规的海关监管手续。
据介绍,在自贸区内,入驻企业可以对产品进行加工、改装、混合、分类、储存、展览等各类操作。对海外卖家而言,今后可以利用自贸区,降低大批量产品的物流、通关等多种交易成本,并通过在线零售开拓中国市场,这无疑是一种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的掘金方式。
而对于众多海外中小品牌而言,上海自贸区或将成为其进军中国市场的“桥头堡”。
繁华背后暗藏“陷阱”
未来跨境电商如何实现规范运作、快速发展?坊间众说纷纭。笔者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国际贸易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跨境电子商务将逐步呈现出传统国际贸易所不具备的“多边化、直接化、小批量、高频度、数字化”五大优势特征。政府部门应在政策上做好引导,通过政策支持、简化跨境电商运作流程等方式,促进境内成熟的电商平台走向国际化,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和抱团共生。
目前,发展跨境电商的难点在于高效、有序的跨境服务。解决不规范管理、欺诈、违规操作等问题,且不能忽视跨境电商繁华背后所隐藏的“陷阱”。这些问题是跨境电商企业无法依靠自身力量独立解决的,必须依靠政府相关部门及时调整、出台配套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跨境电商市场运作,才能逐步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交易信用及规范问题突出,需建立统一标准
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网络商务模式,《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安全报告》显示:约有1亿境内在线消费者受虚假信息侵害,被诈骗金额高达150亿元;有能力网购、但不选择网购的消费者中,有80%对网购信用及安全表示担忧。
而相比境内电商,跨境电商的信用体系更加脆弱。由于跨境电商面向的是国际市场,它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所以必须要加快完善信用体系。但各国相关法律不同,目前跨境电商在国际上缺乏统一的信用评判标准。面对跨境电商商家信用、商品质量标准尚不统一的市场现状,政府部门应参照国际相关标准,来制定统一的标准,并加大监管力度。各大电商网站和制造商也应自觉提高检测要求、信用透明度及抽检频次,培养和提高企业信用意识,与政府合作建立规范、完整的认证信用体系,并争取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和共同遵守。
支付安全堪忧,需建立监管机制
随着境内支付体系的不断完善,支付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由于跨境支付系统提供的是国际贸易服务,比境内第三方支付系统更为复杂,存在的问题也更多。有关机构或管理部门应及早建立统一的规范标准,并设立专门机构或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加强监督管理,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对违规者实行严厉惩戒。
跨境电商的主导是跨境消费,而各国和各地区的币种及汇率不同,交易双方很难真正知晓对方的金融状况,因此交易需依赖第三方。加之网上交易具有虚拟性、快速性等特点,网上资金可迅速转移,使其更容易成为非法资金流通的渠道。
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该加大与银行的合作,联合银行对其在线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完善跨境消费制度、堵塞操作漏洞的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该加大注册用户的信息完善监管力度,为境内外交易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使得外汇监管部门对网上跨境外汇收支情况及资金的流向有一个准确的统计。
跨境物流难度大,需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
跨境物流相对于境内物流更复杂,在跨境存储、运输、关税等方面,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物流成本高,会严重制约跨境电商的发展。对此,首先必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个较完整的国际物流体系。例如,通过远地仓(海外仓)、保税虚拟仓、直航货机、绿色通关渠道以及海外保税工厂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跨境电商的交易成本。
当然,这需要政策的支持、电商网站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其次,针对国内物流企业科技化程度不高所导致低效的物流管理和低水平的服务的情况,应该鼓励跨境物流公司引入更加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信息技术,提高物流信息的处理速度,构建高效物流管理体系,加速传统物流向现代化物流的转变。
价格之战不可避免,需优化供应链系统
跨境电商由于门槛低,在非个性商品领域,境内卖家的产品同质化严重,跨境商务在迅速密集发展的同时,价格战会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管理成本低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主导者。进而出现巨头垄断跨境电商的局面。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共享为跨境电商平台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而平台之间竞争的核心将是供应链的竞争。因此要倡导“全球网商供应链”理念,突破贸易平台的传统经营方式,让各个交易环节最终形成密切联系和统一的有机整体,能够有序、有效地整合物流、资金、商品等全面的交易国际流通资源,形成更加高效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这是跨境电商走向成功的关键。
非统一大市场的“软肋”,形成统一趋势隐现
跨市场、跨国境、跨海关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商务的效率,增加了电子商务的交易成本。未来,成熟的大电商平台,只能存在于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内。在欧盟、“美加墨北美自由贸易区”可以开展跨境B2C的今天,如果国与国之间没有统一大市场,没有统一海关监管等条件,跨境电商就不能完全实现。
【关键词】小额跨境在线支付 支付方式比较
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一、跨境在线支付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有效需求降低以及国内人力成本上涨,传统货物进出口“集装箱”式大额贸易方式受到一定的冲击。海关统计数据表明,2011~2015年,中国传统进出口贸易年交易额维持在25万亿上下,2011~2014年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小,2015年出现负增长,年增长率为-6.96%。外贸市场规模增长乏力,进出口增速趋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和日渐成熟,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跨境电商支付报告显示,2011~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年增长率在25%以上;跨境电商交易额从2011年的1.7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4万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与传统外贸总额的比例从2011年的7.19%增至2015年的21.96%。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进出口不可忽视的一个迅猛增长因子,成为我国外贸新的增长点。
另外,在人民币持续升值(近期开始出现贬值)的情况下,海淘、留学教育、出境游等产业增长速度快、增长幅度较大,中国跨境清算结算需求增长强劲。在经济金融、个人消费不断走向全球化、国际化的环境下,跨境在线支付服务的不断提升和完善对于促进跨境电商和跨境个人消费生活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小额跨境电商支付方式比较
根据交易双方是否需要R柜办理转账业务,跨境支付可以分为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两大类。线下支付主要包括传统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信用证、托收、汇付)、西联汇款和速汇金等,而线上支付主要包括国际信用卡和第三方支付方式,线上支付手段方便快捷,比较适合跨境电商零售的小额交易。跨境电商零售模式下,信用证方式与托收方式均极少使用,因为信用证作为传统国际贸易活动中常见的结算方式,主要适用于传统货物进出口“集装箱”式大额贸易方式,而托收多用于金额较大、往来多年的、彼此比较熟悉、信誉较好的客户,本文对此两种方式不进行阐述。
1.银行电汇T/T
银行跨境电汇是传统的进出口贸易跨境结算方式之一,汇款人通过所在地的银行将款项划转国内各指定银行,同时由汇入行通知收款人就近存取款项。也常常用于跨境电商零售模式中,适合跨境电商零售较大金额的交易付款。
(1)优点:在跨境电商零售模式中,采用电汇方式时,一般要求前T/T,即先付款后发货,可以较好地保护跨境电商卖家的利益;银行电汇设置汇款手续费的最高限,但是对汇款金额没有最低限和最高限的设置,不管汇款金额多少都可以使用;电汇对于汇款人的身份也不做限制,相对于传统结算方式中的信用证和托收,结算手续比较简单易于操作。
(2)缺点:作为传统的线下支付方式,汇款人需要去银行柜台办理相关业务,业务的发展受限于银行网点的分布;银行基本占领传统进出口贸易的跨境支付结算市场,买卖双方都要支付手续费,相对于新兴的线上跨境支付工具,手续费较高;在跨境电商零售交易中,一般卖方要求使用前T/T,买方承担较大的风险,不利于交易的迅速达成。
2.西联汇款Western Union
西联汇款是世界上成立较早并成功转型的金融服务公司,拥有先进的电子汇兑金融网络,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特快汇款网点。西联汇款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主要有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适用于1万美元以下中等交易金额的支付。
(1)优点:跨境电商商家即西联汇款的收款人无需支付任何汇款手续费;西联全球安全电子系统提供操作密码和自选密码以核实款项的相关信息,确保每笔汇款的安全快速汇到指定的收款人手中;办理汇款手续简单,依托全球电子金融网络系统,收款人仅需短短数分钟即可收到汇款;西联国际汇款公司在国外的点包括银行、邮局、外币兑换点、火车站和机场等,网点分布众多,便于交易双方汇款和收款;西联汇款与国内银联电子支付共同推出在线汇款方式,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更加方便快捷。
(2)缺点:对于汇款人而言,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支付汇款金额的手续费,如有其他额外要求,则加收附加服务费,对于小额款项而言手续费偏高;对于初次交易的买卖双方,先付款后交货,买方因承担较多风险而易于放弃交易;结算货币单一,目前仅支持美元汇款。
3.速汇金Money Gram
速汇金国际汇款是一种个人间的环球快速汇款业务,与西联汇款相类似,业务模式也基本相同,适用于年交易额在5万美元以下的跨境电商零售业务。采用速汇金汇款无需通过银行渠道,而是依托于速汇金的汇款通道。速汇金与国内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均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合作关系。
(1)优势: 汇款速度快,在速汇金网点(包括汇出网点和解付网点)能够正常受理业务的情况下,速汇金汇款在汇出后十几分钟即可到达收款人账户;汇款手续费实现系统自动扣收,分为业务手续费和佣金两个部分,无其他附加费用和隐藏费用,收费略低于西联汇款。与西联汇款相似,手续费由汇款人支付,收款方无需承担任何的手续费或附加费;汇款手续简单,无需填写复杂的汇款路径,也不要求收款人预先开立银行账户。
(2)缺点:速汇金服务仅限工作日办理,因此非工作日无法为客户提供汇款服务;并且仅服务于境外汇款,汇款人及收款人均必须为个人,不适用于公司身份的交易双方;若客户使用现钞汇款,需交纳一定的现钞变汇的手续费;属于传统的线下支付模式,不能很好的适应跨境电商零售的发展需求。
4.第三方支付
随着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跨境电商零售如B2C、C2C、F2C模式的迅速发展,线下跨境支付方式日益不能满足小额跨境消费的支付需求,跨境电商第三方支付方式应运而生,如Paypel、阿里巴巴Secure Payment、CashrunCashpay、Moneybookers、Payoneer、WebMoney等众多在线支付方式层出不穷,相比于线下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更适用于从事跨境电商零售平台的企业和个人。
(1)优点:方便快捷,无须临柜办理汇款手续,实现足不出户完成跨境交易的支付环节;在网络环境下可随时随地完成跨境在线支付,不受时空分布的影响;支付成本较低,操作方便,交易双方不必考虑背后复杂的技术操作过程;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交易中充当信用保证的作用,可以促进跨境交易的达成;整合多种支付方式,并与银行相关联完成交易结算,交易双方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支付方式,使网上购物更加快捷便利。
(2)缺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提现手续费较高;容易造成收款方资金沉淀,在缺乏有效的流动性管理的情况下,存在资金安全和支付风险;由于没有强制性的付款约束,在交易纠纷中第三方支付往往更偏向保护客户的利益,收款方存在被拒付风险。
5.国际信用卡方式
信用卡兼具支付和信贷功能,持卡人无需事先存款,即可先行刷卡消费,并享有一定期限内的免息还款的权利。国际信用卡支付方式适用于从事跨境电商零售交易平台和独立B2C平台。许多跨境电商平台支持信用卡支付方式,通过与国际信用卡组织合作如Visa、MasterCard等,或直接与海外银行进行合作,用于外贸中的1 000美元以下的小额支付。
(1)优点:买家付款过程简单方便,付款快捷,仅需3~5秒钟;信用卡的用户人群非常庞大,尤其欧美地区客户,因其习惯于提前消费,信用卡支付方式迎合国外买家提前消费的习惯;由于属于银行对银行模式,如果是恶意拒付,会影响持卡人在银行中留下的信用状况,给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会带来极大的不便,有助于降低拒付风险;采用信用卡方式进行支付,当涉及交易争议时,银行仅冻结该笔交易的金额,而不会对整个账户进行冻结。
(2)缺点:国际信用卡需要支付开户费和年服务费,用以国际银行支付网关的通道维护;一般而言,每张信用卡都设置了一定的信用额度,甚至部分信用卡还设有单笔限额和日交易限额,超出额度与限额的付款请求将无法完成;信用卡普及率在不同国家间有较大差异,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中东,信用卡的持卡比率较低;国际信用卡有180天的拒付期,持卡人在拒付期内可以向银行申请拒付账单,因此收款方仍存在被拒付的风险。
三、跨境小额在线支付的风险
作为跨境电商零售业务的关键环节,小额跨境在线支付直接关系到双方的资金安全,当前跨境电商零售业务模式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线支付方式逐渐被交易双方所接受,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资金的安全行方面仍然避免不了可能发生的网络攻击、欺诈行为等,在线支付的L险也随之而来。
1. 交易信用风险
交易信用风险是指交易中的一方没有履行事先约定的承诺,而给交易另一方带来经济利益损失的可能性。在跨境交易中,由于交易双方存在时空差异以及商业习惯的不同,货款支付与货物收发往往并不同步。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及开放性,在跨境电商交易模式下,这种不同步极易带来交易的信用风险,即交易的一方收到货款却并不发货或者已经发出货物但对方却并不准备付款等等。交易参与者的信用问题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在跨境电商在线支付服务中,跨境信用协调体系尚未完善,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能充分地了解交易主体的信用及信誉状况,难以确定交易的实际情况。在不同信用状况的国家中,第三方平台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比如PayPal在跨境电商交易纠纷时,往往更倾向于保护买家,而使我国卖家企业在面对交易纠纷时处于被动地位。
2. 交易核实风险
交易的真实性是跨境电商赖以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是跨境电商平台必须守住的底线。跨境交易的核实既包括对交易主体真实性的核实,也包括对交易内容的真实性的核实。
首先,从跨境交易的对象方面,跨境交易双方难以进行交易对象的审查,难以真正了解客户。在当前,跨境交易双方缺乏对交易对象进行审查的有效方法与手段,即使是第三方交易平台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交易者的身份识别也往往仅停留在形式审核的阶段。而在国家层面,也尚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身份识别加以指导和规范。
其次,跨境交易的内容真实性审核同样也存在一定困难。由于电商平台和支付平台属于两个不同的主体,它们之间的信息并不完全共享。作为支付平台而言,并不掌握交易的订单信息和物流信息,那么如何判断客户经营范围与交易内容是否一致?如何核实交易金额和交易商品是否匹配?网上交易的部分商品或服务是虚拟产品,虚拟产品定价的衡量标准是什么?买卖双方基于邮件联系达成交易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此邮件信息是否能够认定为交易真实性的材料?支付机构难以通过比对订单信息、物流信息、支付信息等方式,难以确认现金流与货物流或服务流是否匹配。此外,支付机构从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获取的信息可能滞后,信息的准确性也可能受影响。
在跨境电商交易中,由于交易核实的诸多困难,一方面导致了交易双方无法真正了解对方,另一方面可能出现网络诈骗和欺诈交易。
3. 跨境在线支付的网络风险
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跨境电商B2C与C2C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站式跨境支付综合服务,开展线上支付、信用支付、移动支付等业务。而这些一站式跨境综合支付往往通过互联网渠道来进行,网络信息技术在为我们提供支付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支付风险,危及交易双方资金的转账安全。这些风险包括电子信息传输系统故障或计算机故障造成的支付信息丢失的风险、因遭受黑客恶意攻击而造成支付信息的泄漏的风险、各种病毒及木马程序以及钓鱼网站泛滥造成资金流失的风险等。另外,跨境支付对支付信息的审核要求更高、审核时间更长、审核难度更大,因而相应的跨境支付需要更长的时间,进一步加大了跨境支付的风险。
4. 资金沉淀风险
在跨境支付业务中,交易方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虚拟账户中往往形成一定的沉淀资金,这些沉淀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一,客户选择第三方支付作为交易中介时,从客户款项汇入第三方账户到第三方将款项划入商家账户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段期间资金在第三方账户上的停留,形成沉淀。其二,商家在支付平台需要保留的备付金,用于应对因货不对板、货损货差、恶意拒付等原因造成的退款,以Paypel为例,提现比例若超过80%容易使Paypel账号被限,再如国际信用卡对于跨境电商交易,收取10%左右的保证金,180天拒付期后再滚动返还给商家。其三,在诸多跨境第三方支付方式中,将虚拟账户的资金提现需要缴纳金额不等的手续费,同样以Paypel为例,每P提现需支付35美金的提现费用,商家为了降低提现成本,会将第三方支付系统中的资金累积到一定的金额才进行提现。
由于信息不对称、监管难度大、支付机构无需缴纳存款准备金,客观上造成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轻易挪用虚拟账户的沉淀资金;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管理上一旦出现失误,如资金调度不及时、资金操作指令错误等,也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另外大量的沉淀资金容易引发洗钱、套现、赌博、欺诈等非法行为。
5. 外汇监管风险
跨境支付外汇管理监测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部分跨境电商平台的参与者是个人用户,而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没有对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进行区分,加大外汇管理的监管难度。其二,目前我国实行的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而外汇经常项目基本处于可自由兑换的状态。对于个人结售汇实行年度限额管理,个人年度结售汇限额不超过等值5万美元。为了规避这个限额管理,部分跨境电商商家通过开设香港离岸账户以期实现账户资金的自由管控。其三,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了保护交易双方的相关信息,对交易双方的银行账号、信用卡账号等进行保密,屏蔽资金的真实来源及去向,影响跨境电商商家的国际收支申报和外汇监管部门对其国际收支的监管。其四,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沉淀资金的存在和不断积累,不仅产生流动性风险等资金安全问题,同样会影响国际收支的统计工作及监管问题。
四、小额跨境在线支付的风险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小额跨境电商在线支付中出现的如信用风险、网络风险等潜在的风险问题,从跨境电商商家、支付机构和监管机构角度出发,提出如下具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和建议,以期尽早发现跨境在线支付的诸多风险,并促进跨境电商零售业务模式的顺利进行和快速发展。
1.应对跨境电商在线支付中的信用风险
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诚信。鉴于网络的虚拟性,买家和卖家没有面对面交流,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沟通工具和视频工具进行交流,交易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买家对于卖家公司、产品以及交易安全性的信心。
从跨境电商商家的角度,卖家也可以自己采取一些措施来鉴别买家的信用状况,如通过买家的平台信息和购买行为分析买家的真实购买意图(是否具有购买意向?或者仅仅是骗取免费样品?或者是网络欺诈或诈骗?),通过IP地址定位服务跟踪并核实送货地址,对于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买家保持高度警惕等。对于敦煌网和速卖通等小额外贸批发平台,除了信息、支付和物流服务外,可以充分利用系统平台上的风险预警系统。另外,商户可尝试可以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对于失信的客户及时将其纳入黑名单,终止与其业务往来和交易。
从跨境电商平台的角度,应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机制,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向买家提供真实、可靠的卖家信息,鼓励卖家诚信经商,引入第三方诚信认证和自身诚信评价。目前,国内较大的B2B网站(如阿里巴巴、慧聪网、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酷配网、敦煌网、中国供应商、阿土伯交易网等)纷纷推出了自身网站诚信认证和第三方诚信认证两种方式。同时,跨境电商平台可与保险机构合作,推出针对平台卖家的跨境交易保险产品,如退货运费险、拒付货物损失险等网络购物类保险和个人消费信用类保险。
从政府层面的角度,建立跨境电商出口信用体系,搭建跨境电商公信息共享共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信用主体数据库,将企业、个人、事业单位、公共组织和政府等五类信用主体纳入其中,营造良好的跨境电商交易环境,逐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同时,协同外国政府、机构或国际间组织,积极构建跨境信用保障体系,在跨境电商交易中能够秉承公平公正的态度,不给予国外买家过度的保护,给国内跨境电商商家提供一个公开的申诉渠道和公正的争端解决机制,以帮助跨境电商企业、个人商家和跨境电商平台更好地防控信用风险。
2.应对跨境电商在线支付中的网络风险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跨境在线支付一方面给国内外消费者带来便利、给银行业带来新机遇,促进跨境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因在外贸业务、日常管理、跨境支付中大量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也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需要相关主体做好自身的网络安全防范,以降低网络风险。
首先,对于交易者应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不要随意下载未知软件系统,不随意登陆未知网站;加强密钥管理,定期修改系统登陆口令与支付口令;定期升级杀毒软件、查杀电脑系统,清除木马程序。
其次,对于交易平台与支付平台,应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加强网络风险防范。一方面要不断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来确保网络支付的信息流通和操作安全,如防火墙、滤波和加密技术、网络使用记录检查评定技术、人体特征识别技术等。另一方面要采取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构筑防火墙、安全接口、数字签名等高新网络技术,防止非授权用户如黑客对网络支付所存储的信息的非法访问和干扰。
再次,政府相关的监管机构应加强网络环境的检查执法力度。定期组织公安职能部门对支付安全违法犯罪的行为进行查处,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跨境消费氛围。
3.应对交易真实性的核实风险
针对交易主体的真实性,从商家的角度,应通过IP地址查询、买家购买行为分析、买家购买意图等多方面进行买家身份的核实,以降低欺诈等情况的发生概率;从电商平台角度,应采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实现对交易者信息的核查,通过数据比对防范交易主体利用技术漏洞伪造个人身份信息,确保交易主体身份真实;从政府监管层面,外汇管理局及央行应出台相关的信息审核指导意见,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按照有关指导意见,认真核实跨境支付业务中参与者的身份信息。
针对交易真实性的核实风险,从商家的角度,应本着诚信原则进行跨境电商交易,避免采用刷单、虚假信息引流等制造假交易的行为。从电商平台角度,应着力于构建有效的交易审查机制,对交易对象信息、订单信息、物流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查;制定严厉的奖惩制度,对于不诚信提供虚假信息的交易对象予以产品下架、账号限制等惩罚,以尽量减少刷单、欺诈等行为的发生。从支付机构角度,做好对客户的风险警示工作,对于高风险业务尽量在操作前、操作中分别予以风险提示,提醒客户潜在的交易风险。从政府角度,应当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由央行、海关、税务、外汇局、邮政等多个监管部门联手构建统一的监管和服务体系;针对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进行全面的监管,确保跨境电商运营过程中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4.应对跨境电商在线支付的沉淀资金风险
首先,应建立健全风险准备金制度。根据2016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风险准备金制度和交易赔付制度……支付机构应在年度监管报告中如实反映上述内容和风险准备金计提、使用及结余等情况。”按照这一规定建立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准备金,可以有效避免账户里沉淀太多的资金,弱化部分支付机构账户体系的隐形清算结算功能,从而减少风险的积累和信息的不透明。
其次,设计风险监控指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账户资金与自有外汇资金严格区分,并设立自有外汇资金风险监控指标、系统后台交易与客户端交易的相关监控指标,对后台操作和客户的危险转账行为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级别划分,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出现可疑交易便立即触发风险指标预警,针对不同风险预警等级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再次,监管部门可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逐渐尝试分层监管的模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允许支付机构在支付清算、资金融通、风险和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最后,必须限制支付机构沉淀资金的投资范围。在跨境支付过程中的沉淀资金,其实际所有人是参与交易的客户,而支付机构应归属于资金的保管人。为了确保资金安全,必须出台相应措施,限制支付机构将沉淀资金投资于一些高风险的产品和领域,防范和化解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
5.应对跨境电商在线支付中的监管风险
现行的国际收支申报制度及其主要规定是建立在贸易方式传统、货物贸易占交易额巨大多数的基础之上的。随着越来越多的贸易由线下转移到线上、服务贸易占比逐渐攀升,虚拟商品大量出现,已经出现了一些贸易找不到对应的国际收支统计项目。需要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项目进一步细化,保证国际收支统计的准确,缩小国际收支统计误差。国家外汇管理局应当协同有关部门(工商、海关等)共同建立跨境电商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细化统计项目和内容,使得跨境电商交易的信息监测更加准确。
支付机构应加强对客户进行交易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对客户账户进行风险分级管理,定期向外汇局或央行等监管机构汇报客户备付金资金状况。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2016).
[2]赵小娟,朱建明.第三方跨境电子支付发展战略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12).
[3]郭立甫,王素君.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的兴起与发展中的问题[J].对外经贸实务,2015(04).
[4]艾瑞咨询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研究报告简版[R].艾瑞咨询,2014(12).
[5]叶华文,旷彦昌.第三方跨境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4(09).
[6]严圣阳.我国跨境电商支付现状与发展前景[J].经营与管理,2014(05).
[7]汪文进.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外汇电子支付管理问题研究[J].华北金融,2013(01).
一、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专门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相关部门各司其职,有力统筹了各方面力量。13个乡镇(场)也成立了相的领导小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制定出台了具体工作实施意见,将整项工作细化为“电商培训、电商扶贫、金融扶持”三大块共16项任务,分别由县商务局、县移民扶贫办、县人社局等10个部门牵头负责,明确了具体的工作重点、任务要求和时间进度,确保“互联网+物流+扶贫”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有序推进。
二是突出政策引领。县财政按照每年不少于500万元标准设立电商发展扶持资金。同时,整合扶贫、就业、科技等项目资金,集中向电商领域倾斜;投资1000万元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免费提供给园区内电子商务企业和有创业意愿的扶贫对象使用;建设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健全“电商培训+创业指导+贷款扶持”服务机制,分批次对2500余户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进行电商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为镇、村两级电商快递网点合伙人和工作人员;将网上创业纳入政策扶持范围,贫困户开网店可以申请5万至10万元的信用贴息贷款等等。
三是完善交通网络。抓好“互联网+物流+扶贫”工作,完备的路网交通是基础。一方面,加大境内高速、铁路、国道、省道等交通“主动脉”项目推进建设,不断提升对外通道能力,武吉高速、昌铜高速、铜万高速竣工通车,蒙华铁路扎实推进,还有1个通用机场已经纳入省“十三五”规划,将一举成为湘鄂赣三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另一方面,加快县内乡村公路等“毛细血管”的新建和改造步伐,全力打通全县交通内部循环的“最后一公里”。“十二五”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1.4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46条,总里程达567.7公里,内外交通路网的顺畅通达,为“互联网+物流+扶贫”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四是加大宣传推介。铜鼓生态环境良好,通过欧盟有机论证农产品种类达到26个,完成有机转换耕地面积比重达到52%;竹类资源丰富,全县活立竹面积45万亩,共5500万株,竹制品精深加工技术成熟、种类繁多,是全球第一块竹地板、竹键盘诞生地。铜鼓地处湘鄂赣三省省会城市的中心点,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十分丰富,但受限于信息传播渠道和宣传推介平台等要素制约,铜鼓农副产品和旅游景区一直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局面。为破解这一难题,铜鼓县以“长寿铜鼓,养生福地”为主题,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农副产品和旅游景点的宣传推介力度。同时,鼓励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旅游景区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拓宽网络销售渠道,带动农林产品销售收入呈几何倍数增长。
二、取得成效
一是实现了企业转型和脱贫致富的双赢目标。鼓励电商企业与县内农业合作社、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旅游景区强强联合,以市场为导向,共同开拓网络销售渠道。2016年,全县农副产品、竹家具用品网上订单达到3.7亿元,同比增长245%;旅游景区景点网络销售5518万元,同比增长300%,实现了线下传统销售向线下传统销售和线上网络销售的有机融合,带动企业效益提升、转型发展。同时,支持电商龙头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与已识别的贫困户签订收购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县有机办免费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确保农产品质量达标,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贫困户发家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200多户贫困户通过“互联网+物流+扶贫”政策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占总识别贫困户户数的16%。
二是实现了企业做大和网店开花的互动发展。江西捷一商务公司先后整合“四通一达”、天天、优速、全峰、增益、龙邦等10家快递公司,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网点、统一形象、统一服务的管理,既降低了运营成本,又提高了运输时效,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捷一模式”。短短3年时间,该公司业务经营范围拓展到电子商务、电商培训、电商创业孵化、广告业务、跨境贸易、竹木加工和销售、地方有机农副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等领域,年营业额也从几百万元增长到近5亿元。通过资源整合,优化服务,降低成本,进一步带动了金阳光、爱之依、奔步科技等一些电商企业(网点)快速发展。2016年,全县从事电商的企业(网店)达到321家,电子商务协会成员100家,新增创业就业人员3800余人,网络销售年交易额达10.5亿元。
三是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村“双创”的良性互动。铜鼓农村人口有10.5万,约占全县总人口的75%,农村电商商务市场开发空间较大,但受派件量少、运输成本高的影响,近年来发展相对缓慢,存在“好的商品下乡难、好的农产品进城难”的窘境。2015年以来,捷一商务公司在完成全县快递公司整合的基础上,在9个乡镇设立了22个电商快递综合服务站,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配送体系,打通了快递下乡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将电子商务的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里,进一步拉近了市场与资源的供求距离,带动竹笋、蜂蜜、茶叶、有机大米等农产品走出大山,销往全国各地,铜鼓县新午餐公司生产的有机蔬菜也端上了香港市民的餐桌。越来越多的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组建农民合作社,大力发展有机农产品种植,在提高农产品生产工艺、品质和附加值的同时,又进一步造浓了农村“双创”氛围。如铜鼓县排埠镇黄溪村返乡大学生邱敏投资200万元发展家庭农场,通过便捷的快递服务,种植的红心火龙果、桑葚远销省内外。2016年,全县新增家庭农场18户,农民合作社达到189个,入社农户约占全县农户50%。
关键词:电子商务 环境 趋势
绪论:电子商务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依托网络环境,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等网络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的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和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也包含金融等综合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
1、整体发展现状
宏观的角度来看,近几年无论在那个国家或者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都非常的迅速。例如美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就十分的迅速,模式也比较成熟,从专业化的程度和电子商务相关产业上来说都做的十分的优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相较于国外,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比较晚,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因为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主要基础和动力。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相关数据表示,截至2012年6月份之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4.95亿,与2011年相比,增长速度十分的惊人。从短短一年之中,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这足以说明互联网已经普遍影响着我国的群众,并且还在加速的增长。同时,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也已经突破了4亿,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加剧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每年增长百分之四十。由于电子商务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使得我国很多投资者投入到了电子商务的领域之中,这也使得电子商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例如最为熟悉的淘宝、唯品会、美丽说等等电子商务网站之间为了加大竞争力,都开展了各种促进消费的活动。自2005年以来,我国电子商务逐步兴起,2007年电子商务市场就已经突破1.7万亿元(阿里巴巴占近7成份额),B2C是主要形式。2010年国内经济结构转型起步,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以每年不低于32%的速度发展,2010年网络交易额达到4.5万亿元,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年增长率超过42%。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近30万亿元。当前我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空间。电子商务正加速与制造业融合,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业态,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2、发展环境
2.1 政策环境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05年以来,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政策文件就开始不断地完善修改,2005年国家就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自2012年国家《电子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以来,相关部委也陆续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2013年商务部出台《2013年电子商务工作要点》、《关于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对外贸易的若干意见》及《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特别规定(试行)》,八部委、九部委出台《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网络发票管理办法》;农业部出台《全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工信部出台《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邮政局、商务部出台《关于促进快递服务与网络零售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2.2 经济环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不断开拓电子商务领域,创新了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出现了大批淘宝店,甚至出现了一批农村村庄也能围绕自身的资源、市场优势开展特色电子业务应用,2012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有62家开张了网络零售业务,其他行业也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了开展电子商务业务,银行系统也逐步实现在线支付结算、快捷融资等。《2014年全球社交、数字和移动》报告显示,中国有13.5亿人口,城市人口比例51%,互联网网民比例44%,达5.9亿人,QQ空间活跃用户达6.23亿,中国手机设备持有量超过12亿台。中国网民达到5.64亿,手机网民数量4.2亿,截至2013年底,京东网站注册用户突破1.4亿,2013年全年交易额进入电商领域第十年,预计实现一万倍增长,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2.3 市场环境
随着电子商务数量的增加,电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越来越多的电商商家被逼进入价格大战,规则上的漏洞、不完善的网络法则和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弊端,让恶性竞争变得难以控制,不断的出现各类形式的降价促销,电子商务市场从2013年年初开始,各大电商企业投入了数十亿资金应用到电商价格大战之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以规模放大近一倍多以京东商城店庆为例,易迅、天猫、亚马逊、苏宁、国美、当当、凡客、1号店为应对冲击,均推出促销活动,强压市场价格。国美激情红八月、乐峰的五周年店庆、聚美的三岁半生日、天猫和苏宁的购物优惠券活动等等。从眼下看似乎商家在让利酬宾,消费者得到利益,但从长远看,价格战容易形成消费者提前预支消费需求。另外价格战往往伴随商品不能保值的副作用,容易使消费者对商家失去信心。在庞大的价格战后,淘汰了很多中小电商企业,提高了电商行业的含金量,电商门槛迅速拉高,许多传统企业也自动归队,不再妄想独建销售平台,形成目前电商巨头混战的局面,恶性竞争的惯性仍然存在。
3、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具体规范的制约。电子商务的有序发展要在明确的法律框架、行为框架、游戏规则里面。如果没有稳定的政策预期,没有个可靠的清楚的法律保障,电子商务的发展将非常困难。目前我国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进一步不健全,电子商务具体规范亟待完善。
3.2 网络安全制约
防范体系脆弱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交易面临着种种风险,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电子商务系统安全性普遍较差,病毒、虚假网站和黑客攻击现象严重。资金流是顺利开展电子商务的重要保证,而由于网上支付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迫使许多中小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时不得不采用网上洽谈、网下支付的低效方式。
3.3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在我国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诚实守信的意识还很薄弱。诚实守信是电子商务制度规范得以确立和运作的基础,是有效防范电子商务运营风险的重要条件,也是维系电子商务企业与用户之间信用关系的基础,同时已成为制约行业成长的大“瓶颈”。信用问题也是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原因,针对信用问题,我国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条例,一些电商网站也做出了相关的管理机制。例如我国的淘宝网站,就对于买家和卖家的信用进行的监督和管理,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4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体系还不完善
没有现代化的物流运作模式支持,电子商务的优势就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我国物流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国内缺乏系统化、专业化、高效化物流系统,不少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不得不自办快递业务,不仅无法覆盖较为广阔的区域,而且费用较高,商品配送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影响了电商的效益和消费者网上购物的热情。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显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十分的迅速,但是针对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电子商务起步阶段,很多业内人士就对于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困难做出了推测。主要是三个困难,首先是信用,其次是支付,最后是物流。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研究,一些支付软件的诞生已经解决了支付问题。例如支付宝、财付通等等。因此,目前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物流问题和信用问题。因为物流具有非常不稳定的因素,首先物流成本过高,不利于相关电商的发展。其次,有些物流公司的物流服务水平不高,这也给电商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此外,因为物流运输时间较长,很容易因为一些外界因素造成商品出现破损。
3.5企业电子商务系统不能和内部资源有机整合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目前我国许多的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电子商务蕴藏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我国许多企业一直遵循传统市场中的开发模式,这就导致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开设仅仅为了拓展传统的市场。因此,我国很多企业对于电子商务在短时间内显得十分不适应。此外,有些企业虽然在逐步的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电商平台,但是因为对于电子商务不够了解,所以在整体营销和策划上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这就造成企业经济成本过高,整体回报较小的情况发生。还有一些企业借助于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但是因为第三方平台在对于企业内部信息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所以电子商务和企业内部资源的规划还是需要人为来继续操作。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整体流程以及相关营销手段不够了解,这就很容易影响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建立。
4、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整体来看,我国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平稳,电子商务行业正逐步的走向正规和规范,处于快速成长期。在快速成长的同时,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也存在不少的制约因素。例如网络技术的不足引起信息泄露、买家和买家对于诚信不重视、物流的服务质量不能够跟上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等等,这些问题急需解决。
4.1电子商务务实发展趋势明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我国电子商务和世界接轨是将来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互联网最为显著的一个优势就是具有开放性,并且不受到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互联网能够有效的通过传输促进国家和国家时间的交流,对于推动国家对外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未来我国的电子商务企业将会随着外界环境不断地完善,逐渐和世界接轨。通过电子商务,我国企业可以和国外的企业站在一个相同的起跑线上,从而实现共同发展。通过电子商务,我国未来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可以实现真正的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对外贸易。
4.2区域融合化具有显著的优势
中国国土比较辽阔,人口数量较多,地域有着鲜明的特点。因此,以中国国情为基础,采取区域化战略是扩大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必然途径。从目前的人员分布来看,我国的网民主要分布在城市之中,主要以经济发达的地区为主。为了能够有效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就要扩大网上营销的规模。因此,采用区域化战略的方式是今后电子商务发展扩大规模的主要手段。
4.3第三方平台将成为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主要平台
我国的第三方电商平台发展非常的迅速。例如阿里巴巴网站已经实现了国内国外市场的统一,这致使我国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国内进行相关营销的同时,还能够开拓国际市场。此外,第三方平台已经增加了多个行业,一些企业利用第三方平台既可以实现采购,还能够进行相关销售。同时,也能够方便一些企业开展批发和进行小批量的零售。因此,在未来许多的企业都会选择利用第三方平台来进行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因为自主建设电子商务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经济成本,还需要面对软件应用等问题。所以,在未来第三方平台将会成为中小型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主要平台。
4.4电子商务的内容会更加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大多数人对于电子商务的理解都是网络购物。因为电子商务的整体模式都是一个交易的整体过程。因此,有很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将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联系起来。随着利用网络进行购物和消费人群的越来越多,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和相关产业也越来越多。总而言之,在未来的电子商务,相关分工也会越来越细致,其功能也会更加的完善。因此,为了不断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电子商务的内容会更加的多样化。
4.5电子商务服务不断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点。
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的产业结构已经从“工业经济”转换为了“服务经济”。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服务水平也会不断的提高。今后电子商务服务的飞速发展,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另外,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后移动电子商务将会成为电子商务新的应用領域。
5、建议
5.1 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的电子商务法律及法规体系。尽快出台更多具有可操作性的电子商务法及独立的电子商务贸易、税收等相关法律法规,使电子商务行为有法可依,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个相对宽松而又安全的法律保障和外部环境,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地发展。
5.2强化网络安全建设。加强实施电子商务的网络,逐步建立统的网上监管,坚决抵制和打击利用互联网从事制假、售假、泄露客户资料、不正当竞争等不诚信的经营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
5.3保护网络诚信。加强诚信教育,努力营造诚信的网络商业氛围和环境,以促进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