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农业生态学是由生态学发展起来的,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从有机体与环境关系角度为农业提供一些原理与观点。例如资源负担原理、食物链原理、能量金字塔原理、十分之一定律等等。生物体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小麦、棉花多分布于北方冷凉干燥的环境,水稻、甘蔗则多分布于南方高温多湿的环境。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农业结合日益密切,科学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不足和生态失调等反效果。
1.2“生态农业”的内涵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利用人力、畜力和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相结合,不排除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施用工业化肥、生长剂、保水剂等,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转化;在植物保护方面,尽量采用耕作措施和人工措施防治农田病、虫、草害,积极研究高效、低毒、无残毒的化学农药,把农药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采取食物链加环的方法,发挥生物能转化效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非矿物能源的利用。
2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农业生态实际是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预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问题的科学。农业生态研究的就是这种人为干预或控制下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人类调控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它是一个专门的学科,侧重于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追求。“生态农业”从字面上看,它本身是一种农业类型,它和旱地农业、能源农业、有机农业等一样,是一个以特殊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学,生产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
3新时期中国推行的生态农业建设
3.1中国生态农业的类型无论什么样的生态农业模式,都是在一定区域的土地类型上进行的,无论其规模如何,它们都是一个农业生产的系统,并且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优化的生态农业系统。依据各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中国的生态农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生态农业系统。
1)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根据各类生物群落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考虑到不同的生物对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等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组合,最终实现不同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类型。
2)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系统。
3)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系统:针对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采取人为措施对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加以调控和治理。
4)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生态学规律,提高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中国生态农业模式案例探析—以贵州从江县为例中国幅员辽阔,沿海较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而使得两者的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模式选择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本文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总结了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对本省同类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1从江县区域发展概况从江县全县山地面积2963km2,占总面积的91.34%,坝子面积64km2,占2%,河流滩涂面积占4%。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森林覆盖率65.13%。从江县属珠江水系,支流纵横、水源丰富。通过资料研究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耕地资源相对缺乏,且以梯田为主,粮食生产难度极高,产量低。
3.2.2从江县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1)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模式:从江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稻鱼共生、玉米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根据稻鱼鸭共生的原理,在稻田养鱼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生产经营。
2)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农业模式:从江县因地制宜地生产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加强产业化建设,一方面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3)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农村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沼气起着连接种植与养殖、生活与生产用能的纽带作用。
4)旅游业的发展:从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由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从江县拥有独具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民俗文化,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
3.2.3从江县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总结从江县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存在大面积的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比例在不断减小,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形成多方面的参与机制;其次,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大,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应在优化农产品内部结构的同时建立各产业的农民协会,改善基础设施;最后,农村劳动力减少,交通不便利,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务体系。
3.3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展望目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对农产品和食物上的要求不仅是满足数量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从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方面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做更多的系统研究,使科技顺利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当中,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盐渍化、作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进行动态研究;应用卫星成像系统,辨别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恶化。中国农业应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系统能力,减少人为和药肥的投入,改变其现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率,最终实现走生产安全可靠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与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结语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是强调结合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点,把其充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中,克服传统农业的缺陷,寻求人与自然的健康发展,构成有机物与无机物、生态环境内外部结合,实现农业体系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生态农业要从地区的实际出发,合理搭配农林牧副渔等产业的比例,通过合理的投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提高。
1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1.1生态农业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我国现阶段是各行各业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发展在向现代化进程迈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急需解决的现实困难,例如滥用化肥、农药,农业污染等社会问题。我国农业生产因大量使用化肥,引起了土地污染、水体污染,土壤生产力降低、农副产品质量低下。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生产因大量使用农药,致使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农产品污染,农田的生产能力失调,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再生和人类的生活。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要减少对自然的掠夺和滥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为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2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长远发展
生态农业是吸收传统农业在种植过程中的优势,发挥现代化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即做到回归自然,又注重全面有效规划,就是在发展模式中合理分布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等大农业的思路,这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须条件。生态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土地的利用效率、资源的利用效率,继而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因重复、合理的使用资源、促进物质和能力的转换,而显著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在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农业产品时,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生活需求。可以说,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1.3生态农业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
生态农业发展中集合了我国传统农业的优势,吸收了国外农业发展的精华,在将农业本土化的进程中,按照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法和要求,遵循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引进新的物种,通过科学手段生产无公害的健康食品,实现农业的出口创汇。与此同时,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不断加强,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消费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可以有效引导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潮流。
2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措施
2.1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实现生态农业需要各方齐抓共管,各地在农业建设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主要需求,结合经济发展现状,遵循“全面、系统、高效、再生”的原则,寻找发展本地经济的具体方法和有效措施,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降低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在运用生态农业系统的观点上,改变单一生产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生产、加工一体化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以有效提高农业产品的转化率,促进资源、环境的稳步发展,建立彼此依存、共同促进的农业有机体。
2.2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科学有效规划
要建设好生态农业要在事前做好全面的规划,注重生态系统内部的整体性、防御性、系统性、调控性的特征,制定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生态农业规划体系。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实现生态农业的积极实施和有序发展。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将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到达社会效益、生态发展、经济利益的相互统一。
2.3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采取辐射带动方式
各地发展生态农业时要做到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根据当地的社会需求和自然条件探索适合的农业发展战略和套路,采取以试点农业带动大范围种植的方式。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关键问题是实现生态农业的系统工程,通过立体化种植的模式、养殖模式、观光性质的农业模式,将绿色生态农业形成产业。利用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优势资源得以推广,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
2.4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通力配合大力宣传
生态农业是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要将这一体系深入人心要加大宣传的广度和力度,切实提高全社会和全体农民的环保意识,实现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目标。全社会要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会,建立完善的调控和服务体系,健全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从政府层面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项目和投入力度,把农业建设及绿色食品开发有机结合,促进生态农业的时代化发展。从政府层面发挥农民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推动新农村建设。利用科学技术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结构现状,引进农业新品种、科学新技术、种植新材料,提高生态农业的科学性。
3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因此在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1]。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利用农业生产与农业景观作为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特色服务,充分体验现代农业的新型旅游产业。农业生态园作为农业生态旅游的主要载体,不仅受到了众多旅游者的喜爱,也具备了巨大的研究价值。在我国,观光农业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形式为观光农场,后来又逐渐衍生出农家乐,度假村等多种形式。通过多年来不断的发展与演变,最终形成了复合式观光农业生态园,并成为了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优化投资环境,而且能够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农业生态园作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的产物,是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笔者以福鼎秦屿镇冷城村农业生态规划为研究实例,对如何因地制宜的规划农业生态园进行初步探讨。
1项目区概况
冷城村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区太姥山东麓妙帽峰下,距福鼎市秦屿镇西北方约8km,沙吕线旁。冷城村南、西、北3面为山,成怀抱之势,东面为东海,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西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南距福州200km,北接温州100km,距福宁高速公路太姥山互通口6km,离已投入使用的温福铁路太姥山火车站5km,交通十分便捷。项目基地总体规划面积约为166.7hm2。冷城村现有经济的收入来源为农业生产。由于近年来太姥山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以配套太姥山旅游产业成为了秦屿镇经济寻找新增长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冷城村不仅拥有绝佳的农业生产环境和自然景观,还保留着唐代的灵峰古寺、宋代朱熹讲学的石湖书院,以及明代的抗倭古城墙遗址等著名的人文景观。笔者依据镇政府发展规划,利用冷城村当地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依托优势,对冷城村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除此之外,项目地由村政府负责协调,对田地与居民地进行整改,使冷城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元化的乡村旅游经济转变;使农村大量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发展当地旅游经济,实现当地环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设计原则
2.1可持续发展原则
园区的规划建设都应建立在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持自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按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理念,选择优良物种,合理使用土地,科学安排生产,适量施用农药、化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把生态循环与经济流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维护旅游区的生态平衡[3]。
2.2体现生态理念原则
观光农业生态园重点在于体现生态理念,传达生态思想。在冷城农业生态园的规划中,生态的内涵从4个方面得以体现。
2.2.1自然式设计自然式设计是相对于人工化设计而提出的理念,通过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格局为出发点进行利用与保护,避免掺杂过多的人工化元素。在设计中,利用植物群落的布局以及地形与水体的处理,表现出自然的形式。对原有的自然环境所表现出的景观片段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取舍,突出生态美学。
2.2.2乡土化设计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并尊重当地的立地条件以及环境中的植被种类和自然史,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创造适合当地的景观特色,创造出保护生态最为有利的景观模式。
2.2.3保护性设计通过对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进行科学的分析,结合生态学规律以及最新科研成果,使设计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同时维持并保护良好的生态系统。在设计中应针对不同的对象,通过分析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与价值的大小,进行分类与评价,按照价值等级体系,再进行土地利用模式的划分,实现生态保护作用[4]。
2.2.4恢复性设计许多农林类用地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而成为污染严重的废弃地。在规划过程中,应用生态学原理与科技手段,修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利用创造园林空间,使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重新恢复平衡[5]。
2.3生产结合观光原则
经济生产是园区最基本的功能,而在满足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观光项目,是挖掘农业生产副价值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规范的农业生产布局,利用农业生产所独有的景观效果,鼓励游客参与,结合道路的开辟和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使游客获取生态性与农业性的审美,增强旅游活动的观赏性与趣味性,倡导休闲观光农业的理念[6]。
2.4教育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必需体现科普教育的原则,以便游客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应充分体现园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修复生境的功能,普及生态文化。使得冷城村旅游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传递生态知识。
3总体规划
设计总体上把握了冷城村当地的农业生产现状与土地利用情况,在不破坏现在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布局,目的在于实现生态农业景观化[7]。并结合当地环境本身的优势———深厚的人文气息底韵,意在实现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相结合。
3.1功能分区
规划了6大功能区:迎宾服务区、历史文化区、生态农业区、文化教育区、娱乐休闲区、观景休息区。
3.2景观规划
3.2.1交通组织规划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农业区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农业生态观光园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12~16m,用于汽车通行和游人集散;次干道宽为8~10m,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1.5~2m。规划道路以道路分割区域主题为出发点,以道路为边界,道路内部所筐定的区域进行农业规划,实现各个生态模式的并存。
3.2.2植物景观配置植物配置原则为力求接近自然,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配置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充分展示四季植物的不同景观,形成植物品种多样、层次丰富、季相特征鲜明的绿化景观效果[8]。①根据植物生态位进行搭配:根据植物的习性进行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立体种植,以及从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到旱生植物的水平配置,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系列景观。②从季相上进行合理搭配:每一个季节都有几个品种的观赏植物形成整个园区的主格调,成为吸引人气的观赏亮点。③根据园林美学进行搭配:依据植物的高矮、色彩、香味进行配置,同时合理配置落叶和常绿植物,远景和近景,个别突出和整体协调,给人们的感官以最佳的感受。④植物品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充分利用苗圃原有长势较好的苗木及宅旁树木,以原有红豆杉、白茶等为基调树种。#p#分页标题#e#
3.2.3建筑景观配置根据整体规划,分期开发原则,生态园的建筑将按经营目标进行全面规划,然后按实际需要逐步配套,既使全园建筑布局合理、格调一致,避免重复劳动,又减少前期投入和后期维修养护费用。建筑景观配置原则为:①建筑物格调应与生态园主格调协调一致,即以生态建筑为建筑物设计和建造标准。②在建筑风格上形成生态园自己的特色。③生态园的亭、廊和其他配套设施,可用简单、生态的框架,配上各种藤本植物,形成外观、色彩多样的各种生态建筑。
3.3冷城村农业生态园总体规划目标
冷城村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遵循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形成了现代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冷城历史文化旅游2条轴线,在此基础上通过道路规划(对外、对内)、植物景观配置、建筑景观配置等景观设计技艺,形成了迎宾景区、历史文化风俗区、生态环保农业区、文化素质教育区、娱乐休闲步道区、观景区6大功能景区。其中历史文化风俗区包括冷城古堡、石湖书院、灵峰古寺3个部分,娱乐休闲步道区包括湿地木栈道、烧烤场、四季植物园、生态竹林、观景楼5个部分,文化素质教育区包括现代农业广场、抗倭广场、蝴蝶生态园3个部分,生态环保农业区包括白茶山、有机疏菜种植区、稻—鸭生态农业模式、稻—鱼生态农业模式、稻—蟹生态农业模式、茭白—鸭生态农业模式、荷花鱼塘、油菜地8大部分。形成了3条旅游路线:历史文化旅游路线、生态农业旅游路线和现代文化旅游路线,将冷城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乡村文化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及现代的生态农业思想全面展现在游客面前,使游客不但可以感悟历史的沧桑,岁月的痕迹,还可以感受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空旷的田野、宁静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民风。从而实现冷城村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资源共享、客源互补、共谋发展,获取双赢”的旅游模式开发,成为一个体现地方特色和新、奇、特项目相结合,以高科技农业为主导,以农业景观为特色,以历史文化为依托,集生产、观光、度假、科教为一体的环境优美、景观丰富、资源永续利用的乡村生态旅游村庄。
对牛弹琴,在古人看来荒唐的事,现如今却成为了一种“时尚”的学科,这就是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在菜园里装上一台声波助长仪,给蔬菜“按摩”、“听”音乐,不仅可以防病驱虫,还可使瓜果蔬菜提前近20天上市……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已开始推广运用于农业生产,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据介绍,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领域引人关注的一个新的发展学科。它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量,还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在实现农业科技升级的同时,达到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目的。
因此,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被世界公认为是未来实现生态农业、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0年3月9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旨在将已经成熟的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更快更好地运用于全国的农业生产。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已经揭开了传统农业革命的序幕。
草木也有情
曾几何时,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化学农业在地球上开展了一次农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为解决全球的粮食生产和饥饿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化学品在不断给农业生产创造神奇的同时,也在不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烦恼。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使农作物品质下降、地力衰退,而且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近年来,人们食而生畏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海南毒豇豆事件,再次引发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因此确保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敏感而又重要的社会问题。
此外,化肥与农药大量用于农业生产,不仅消费者担心,农民也有压力。农民的压力在于近几年化肥与农药价格的不断上涨,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总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问题。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的统计表明,2005年我国二三大作物(水稻、玉米、小麦)的化肥、农药平均投入占到生产成本的27%,是仅次于人工投入的最大一项,粮食价格上涨使得农民增收价值的34.8%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抵消,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而在天津市西青区水高庄村,还没走进蔬菜大棚就已-隐隐听到声波助长仪的“歌唱”,悠远而温和的声波,虽没有人类音乐的悠扬、激昂、多变,但却安静、单纯,就像放大若干倍植物生长的神奇声音。更为神奇的是,整棚芹菜株高与粗细,围绕助长仪呈放射形,也就是说越近的越高大、粗壮,越远的越矮小、细弱。
我国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倡导者,天津市农机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胡伟说,有生命的动植物跟人一样,有情绪变化,有爱好追求。虽然它们的“语言”与“心理”我们无法通晓和理解,但声、光、电、磁、热等对人有作用的物理技术,对它们同样有作用。简单地说,就是音乐声愉悦了动植物“心情”,“心情”好了身体内的活力就增强了,于是潜移默化地“多产奶、快长高”。过去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其实,草木也是有情有义的生命,因此,听音乐、享磁疗,都应是正常之举。
改善农业生态
据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科技人员就开始研究使用各种物理手段改善种子的品质,以达到增产的目的。如大连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研制出的磁场种子处理机,是依据磁场种子处理正向效应和种子微磁性互作机理开发的。这个看起来像影视剧中“太空车”的家伙,虽然其貌不扬,但却有神奇的功能。试验证明,磁化后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增产幅度在10%左右,蔬菜平均增幅在10%以上。
胡伟说:“物理农业这些基本原理,在生活中我们都有体会,比如略加留意就可发现,凡高压电杆附近的植物,都会相对长得高大茁壮,这就是电场对植物的作用。再比如,许多医院使用理疗方法,辅助病人手术后伤口愈合、治疗跌扭伤等,其原理也是激发提高人体内的多种活性酶,促进新陈代谢。物理农业就是根据这些原理,按照生产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开发。”而声波对植物的神奇作用早在20多年前国外就有了成果报道。美国科学家丹・卡尔逊还发明了声肥技术,后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植物声频控制技术,成为现代物理农业工程发展中的重要技术。
怎样的声波才能使植物“心情愉悦”?在这方面,青岛物理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的专家们有深入的研究与体会。他们根据植物自发声和接受声的频率。以及植物生物声学特性与环境的关系,模拟设计出一种声响。这种声响并非人类音乐的音符,而是类似钟鸣的柔和单音。
事实证明,这种声音的频率与植物本身固有的生理系统波频一致,彼此可以产生共振。共振可以提高植物活细胞的运动速度,促进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传输和转化,增强光合作用,增大植物的呼吸强度,加快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化反应过程,从而起到促进生长,提高营养物质的作用。
众所周知,影响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是化肥、农药。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环境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于是,生态农业应运而生。而物理农业则是实现生态农业的主要途径之一。
胡伟认为,在实际生产中,能应用物理技术的就尽量应用物理技术,因为这可以有效减少肥料和化学农药对土壤、大气、水的危害,保护人类健康。而且,过量使用肥料和化学农药还容易使有害生物发生变异。
应用方兴未艾
天津西青区杨柳青果蔬博览园,是2008年建起的4栋大型玻璃温室,安装了全套的现代物理农业装备,包括温室电除雾防病促进系统、温室病害臭氧防治机、光控液化二氧化碳增施系统、硫磺熏蒸器等。这些设施的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温室内湿度大、雾气重、空气质量差的问题。走进温室,丝毫感觉不到这是个密不透风的空间,如同一步从北疆迈入南国,投身美丽如画的植物世界。
这只是天津市发展物理农业的“冰山一角”。据了解,早在6年前,天津就已开始物理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截至2009年年底,天津物理农业推广面积累计超过3000余亩,建立科技示范点45个。应用效果表明,采用种子磁化技术可提高作物产量10%以上;声波助长技术、电子杀虫技术、温室电除雾技术,均充分发挥了促进作物生长,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减少化肥、农药用量,节约生产成本的作用。在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天津成为全国的先行者。
除了天津,物理农业在辽宁、吉林、四川等地的应用也已经有了不小的进展。
“人为制造环境”使反季节生产成为现实;高压电、磁场、等离子等,激发了种子的潜能,增强了自身的能力;仿声学“愉悦”了植物;黑光灯、电疗乏灭毒,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物理农业”的神奇力量,也看到了物理农业大有可为。
一、以生为本,注重生本
以生为本的实践性教学,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利用好已有的自然资源,采用多种手段、方法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主动积极探究过程中,逐渐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爱国、爱家信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这种教学方式不同于以往的老师主动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秉承的是新课改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努力探究地理学科和社会的联系,使其成为新型的学习者。学生努力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社会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就感,进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这样,充分利用本地的地理资源优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紧扣《课程标准》,重视实践
新《课程标准》是老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优秀经验的积淀,经由专家总结出来对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性的纲领性文件,每一句话都是地理教材精华的浓缩,我们地理教师倘若真的能把它奉为圭臬,我们的课堂教学便能事半功倍。而实际操作中,我们有些同行往往是断章取义,有的形式上走走,有的凭借自己深厚的语言功底,以异彩纷呈的讲述来替代必要的实践,这就会让学生产生只要好好看书,认真听听就不会有问题的想法,从而产生思想上的懒惰。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从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现象出发,要求学生用课本知识解释本地所发生的地理现象,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必然要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探求答案。这种课堂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理解和接受知识自然比较快,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发当地地理资源,充实实践教学
地理教学,如果不能很好地与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无味。所以,结合当地的地理进行教学,是确保地理课堂高效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选取最能反映当地的社会与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与生态等重大民生问题,精心设计,融入课堂教学,是地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链条。高中生的学习能力、生活阅历、分析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课堂学习中不但能够认识、了解家乡的地理特征和地理优势,而且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调研、考察,做一些基础的研究性工作,为将来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必然产生许多与自然不协调的现象,如何解决和协调好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成为全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如果我们只是在课堂上讲述这些,学生因为缺乏切身的体会,就会感到很抽象。但如果用本地的、学生身边的一些可触摸的例子向学生描述,就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学生当然就容易接受和理解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学生课堂上主动参与的激情也将大大提高。例如,在讲“生态农业”时,学生通过学习都知道,生态农业指的是遵循生态系统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集约化经营,在保护原始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新时代农业发展模式。但这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仅靠这些书本上的知识和例子,学生对生态农业仍然会是一知半解。这时候,如果我们向学生提出:“同学们有没有看到农民在水中养鱼,水面养鸭,池塘边养猪,再用猪的粪便去养鱼的现象?”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生态农业,以水中养鱼,水面养鸭,池塘边养猪为例,说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生物学中的食物链的原理,这样既能获得丰富的、绿色无公害的食品,又能改变生态质量和环境质量,防止污染,是一种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能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这样学生也就更加容易理解生态农业的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