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险型风险管理

保险型风险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险型风险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保险型风险管理

保险型风险管理范文第1篇

资产是企业效益产生的源泉,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实现发展战略的物质基础,资产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资产风险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与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企业资产所面临的风险状况进行识别、估测、分析、评价,结合风险管理有效技术、现有经验和经典模式,提出资产风险与保险管理建议和策略,利用保险手段对各类风险实施有效转移和控制。

【关键词】

大型企业;资产风险;保险管理

一、风险及保险管理理论

(一)风险的定义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所称企业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二)保险理论概念

保险是保险人将大量同类风险汇聚起来,通过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的形式建立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发生了由于约定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或发生了人身保险事故时,由保险人进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一种经济补偿制度。

(三)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

风险管理与保险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处置风险的强有力手段。其中风险是保险和风险管理的共同对象;同时风险管理与保险相辅相成,人们主要通过保险的方法来管理企业和个人的风险,而保险公司通过承保大量的同质风险,通过自身防灾防损等管理活动,力求降低赔付率,从而获得预期的利润。

二、大型企业资产风险评价方法

(一)建立风险评价模型

在对企业资产风险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半定量法综合考虑风险影响、风险概率和风险探测度等三方面因素,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对企业资产风险做进一步分析。

半定量法是目前操作性较强的一种风险评价方法,其中风险值=严重度×频度×探测度,旨在将风险评价由定性向定量转化。在进行风险评价时,首先将风险事件后果的严重程度、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事件发生前的探测度三个维度,从低到高划分为“110”十个等级;然后选取近几年风险事件发生的频度作为风险概率可能性,风险每次发生的获赔金额与人身安全中取最大损害作为严重性,风险发生前的可探测程度作为探测度,计算出具体风险事件的风险值;最后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将风险事件按照严重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低风险等级、较低风险等级、中等风险等级、较高风险等级和高风险等级。

1、严重度标准

按照损失费用和人身安全中取最大原则,对风险发生的严重程度分为十级,从大到小分别为:特别严重、比较严重、严重、高、较高、中等、低、较低、轻微、无等。

2、频度标准

按照风险发生的频率,把风险频度分为十级,从高到低分别为:特别高、非常高、较高、高、中上、中等、中下、低、较低、轻微等。

3.探测度标准

按照风险发生是否可以探测,把风险探测度分为十级,从高到低分别为:几乎不可能、微小、中等、高、很高、几乎肯定等。

4.风险等级划分

将风险的严重度、风险发生的频度、风险的探测度三者相乘,得到一个风险值,按照风险值的大小,把风险分为五级,从高到低分别为:高、较高、中、较低、低等。

(二)企业资产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和变异程度,结合其它因素全面进行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及探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大型企业资产风险保险管理建议

(一)保险安排建议

1.险种选择可以更加优化

目前大部分企业投保险种中,主要侧重于财产一切险、机器损坏险、雇主责任险以及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险等传统险种,立足于转移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伤害,同时保障员工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由于意外伤害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失。因此在险种优化方面,建议企业在目前投保险种的基础上,增加利润损失险、货物运输险、建筑工程一切险等险种。

2.不同地区采取差异化的保险策略

建议企业对风险高发地区,可以考虑主要由市场化保险公司进行承保,并进一步加大资产保险的投入力度。对风险中等发生地区,可以在其现有投保范围与险种的基础上,考虑主要由自保公司进行承保。对风险发生较低的地区,同样可以在其现有投保范围与险种的基础上,考虑主要由自保公司进行承保。

3.在月份上采取差异化的保险策略

企业可对全年各月份风险发生程度进行分析,在月份上采取差异化的保险策略,进一步加大在风险高发时段的资产保险力度。

4.主要风险原因重点投保

分析历年来企业风险发生情况,评估出风险高发事项,并针对这些风险高发事项引起的资产损失进行重点投保,使资产风险得到有效转移。

(二)风险预防建议

1.每年发生的主要风险事项具有重复性,在日常管理上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主要的风险发生。

2.风险发生在月份上非常有规律,且发生的原因相近,因此在风险高发期来临前基层单位就要加强巡检,采取预防措施,做好风险预防准备。

3.对于风险高发的地区,企业要加强督察和管理的力度,特别是在高发时期,更要重视和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管理,以预防较大风险事件的发生。

4.加强风险的日常管理。广泛收集有关风险的相关信息,积极采取措施,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取得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的支持;加大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杜绝习惯性违章。

(三)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的“体检”工作,通过风险辨识、评估、控制、监督改进四个环节,利用风险管理系统的理论、方法、工具、模板对企业班组、部门、企业层面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辨识,同时梳理企业管理及业务流程,找出关键的风险点和控制点,形成部门、企业层面的风险清单;对辨识出的风险利用各种模型进行定性、定量的测量,对风险进行有效排序;对企业重大风险制定管控策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执行风险避免、降低、转移、自担等管控措施;对管控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监督、改进、提高。通过先进的风险管控措施与常规的安全、经营管理相结合,实现风险的可控、在控。

保险型风险管理范文第2篇

随着我国的养老模式仍然延续着家庭为主的传统机制,社会养老保险金的政策变化也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风险管理层面进行分析,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实行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学者对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研究显示出了明显的多样化趋势,一部分人认为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筹集对象应当是政府、集体以及个人,此外也应当根据实际地区情况发挥政府擅长的引导作用,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应当在全国范围之内都推行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对象设为国家财政为主,社会群体为辅,全面提高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补贴的水平。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发展给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过程提高了难度,有学者认为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防范体系才是实现政府与民众共同对此进行管理的最佳方案,还有学者认为社会养老基金保值性的确立,才能维持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势头。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过程中有着很多的弊端和风险,因此加强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的管理是目前相关部门最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为保障社会养老基金的价值和安全,应当对其发展的渠道进行拓宽,同时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风险预警机制,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对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虽然已经有一部分专家和学者针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但是其深度和内涵还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对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现实需求,可供相关企业完善体制和健全制度的空间非常大。

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筹资环节风险分析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过程中的筹资环节风险是指在进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资本筹集的过程中,由于该项基金制度中的某种缺陷导致了不同参与者会利用自身的利益追求性,做出的可能影响社会养老基金数量和范围行为所造成的风险管理问题。筹资环节的风险管理问题可能会让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实际筹集额度与项目预测额度有很大的出入,也就是说会导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不能达到持续稳定的供应效果。其中可能发生的风险管理问题包括缴费率风险和约束制度不力风险,缴费率风险是根据人口老龄化数据的提高而产生的,由于我国早早的进入到了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很多厂家和企业都要面对大量的养老费用支出,这就产生了财政赤字的情况,政府部门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上承担的风险也在逐年增加。约束制度不力风险是指很多企业都存在着拖欠养老保险缴费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拖欠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缴费状态下的企业已超过三十万家,累计金额达到了四百亿元左右;而且很多企业都会以降低保障税和缴费基数的手段逃避上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义务,同时目前实行的逆选择制度也会让筹集到的资金出现分散无效的情况,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制度中并没有明确相关的融资规则,这就会导致社会保险费和企业拖欠的情况频发,产生更多的社会养老保险筹集环节中的管理风险。

(二)管理环节风险分析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过程中的管理环节风险是由于相关政策的之后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的,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内部欺诈、流程管理失效以及社会养老保险基本信息系统的失败行为。管理环节过程中的内部欺诈风险是由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部门管理人员的利己思想导致的,其手段有、流程混乱以及利用管理制度中的漏洞进行违规操作等,其危害有两点,首先是对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侵占,内部的管理人员可能直接将筹集到的资本进行贪污或是其他形式的侵占,导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业务在违规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资金流失,让受益群体被其个人行为造成大面积的基金损失;其次违规操作会让社会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部门的管理人员失去基本的信任。流程混乱的风险主要是由基金管理部门或是其负责人的行为引发的,利用了基金管理流程中的漏洞对社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导致社会公众对基金管理单位的信任度降低。信息系统的操作失败是由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信息管理系统在设计时的漏洞所引起的,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都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才能进行,因此一旦信息系统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导致社会保险业务的中断或失败,甚至会造成基金数据的丢失,影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部门的声誉和口碑。

二、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管理应对的策略分析

(一)宏观角度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管理的策略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分析可以得知,任何时期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都需要从时展的角度进行改革和优化,否则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后果。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建立与其社会属性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制度时,很多国家在运行的过程中都很少能对其出现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因此加强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动态性优化,可以为构建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管理制度奠定基础,还能对传统制度下所形成的一成不变心理进行破除,完善以及修正我国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制度中出现的僵化模式,让具有灵活性和时效性的基金保障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来维护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发展的健康及稳定。根据对我国目前执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可以得出若是要构建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管理制度,就必须形成相关的风险防范社会系统工程。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对社会保障制度执行的环境和风险因素密切关注,并根据其发展和演变的情态制定具有指向性的政策;其次,在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先进性的同时,要对其相关的法制系统、监督系统以及管理系统进行发展,让三者形成互相制约和影响的关系,不仅可以让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制度形成内在免疫力,而且可以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做出贡献;最后,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对制度的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制度中的风险必然会存在,没有监控部门的管理和限制肯定会出现更加致命的损失和问题,因此社会保障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对风险的防治和管理工作有着正确的态度,采取有效且严格的手段对可能出现的社会保障基金贪污、挪用以及浪费情况进行监控。

(二)微观角度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管理的策略分析

从微观角度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管理的策略分析,需要从扩大保险筹资渠道和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体系的方式来完成,其中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渠道的拓宽需要对其性质和对象进行规定,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具有很明显的社会性,也就是说其筹资的渠道和对象也应当是具有社会性质的全体人群。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体系的角度应当从养老基金的支柱体系开始着手,国家基本养老基金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一大支柱,其收入和受益的水平均有政府决定,而审查工作的开展则是由对应的财政部门负责,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养老金预算报告的提交质量来提高财政部门对养老基金的管理水平。补充养老保险计划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第二基本支柱,是指企业在国家的指导下为员工提供生活保障的养老保险计划,该制度进行年金方向的改革,可以为降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提代率和相关的财政风险有积极作用。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第三个支柱,是指个人行为对养老保险收入的改变,该行为并没有被政府或是企业强制管制,属于自愿。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针对个人储蓄养老保险领域的政策,因此需要相关部门提高对该领域的发展意识,让群众了解到使用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对自己的影响和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尝试和鼓励开设商业养老保险的形式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情况进行缓解。在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对管理环节中出现的风险进行优化和处理。首先,解决空账的问题要从新旧制度的给付责任做起,也就是说要让每一个新加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新人按照最新的规章制度完善个人账户,避免形成旧制度影响下的资金缺口扩大,以制度运行中间阶段的投保人为统账结合制度落实的时间分界处,将之后参与到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人都使用最新的管理制度,之前的参保人则使用原来的旧制度。为了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分权制衡和加强监管的行为,避免出现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挪作他用的情况。可以把使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权利分权为中央和地方,中央负责基金整体账户社会部分的分权,地方负责基金账户剩余资金个人的分权,以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和落实质量,降低出现挪用和浪费风险的机率。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和给付都应当遵循安全性的原则,因此要对相关的融资制度和给付标准进行优化和开放,形成区域性和全国性基金流通的风险降低,是应对我国目前严重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可以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因此需要相关部门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制度和行为上的优化,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斌.运行风险管理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中的问题和策略[J].时代金融,2015,(33):294-295

[2]武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2,(03):57-60

保险型风险管理范文第3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外贸进出口也发展迅速,截止201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达26.43万亿元,我国外贸出口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外贸出口呈现良好发展情况,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走势难以掌握,全球范围内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2015年我国外贸出口发展还是面临很多的积极因素,出口还是稳步增长的。在看到外贸出口增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到赖账的风险性。在我国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国际保理业务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风险的防范也成为重要课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积极研究国际保理业务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Charpentier(2003)分析了保理和信用保险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指出应从应收账款管理的整体概念,充分利用两者的特点以互补,尤其是在保理业务中可以借助信用保险转移风险。王杰(2013)认为我国保理业务存在法律不健全、保理意识有待改善等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提出的建议有:提高国际保理业务人员的培养和加强风险防范,以达到加快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目的。因此,针对国际保理业务的问题,本文以国际贸易出口背景下的国际保理业务为出发点,研究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期望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帮助商业银行科学高效的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防范国际保理业务风险。

2我国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2.1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现状

目前,国际保理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就《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2010的修订版本中定义:“根据保理协议,供应商为了获得融资、账户管理、资信调查、托收、买家信用担保等服务,而将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而目前普遍接受的解释是:指出口商采用赊销、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把应收账款的债权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提供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担保、进口商资信调查、销售分户账管理等服务,而出口商转让时可以获得70%-80%的预付账款与100%的贴现融资。我国国际保理业务迅速发展,图1显示我国保理量逐年增加,2013年达到378,18百万欧元,上升10%,并且我国国际保理量占世界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如图1所示,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前景很好,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的保理业务结构存在问题国际保理与国内保理的对比,国内保理量明显比国际保理要高,并且每年差额逐年增加,而且有持续增长之势。

2.2我国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国际保理业务风险依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本文仅把风险分为国家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中国的商业银行对国际保理上风险管理已采取了许多措施,也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国际保理业务风险商业银行不是采取设立专门的风险防范措施,而是对于国际保理业务中的不同风险采取具体的风险防范手段。首先,商业银行设立了风险管理部门,对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比如中国建设银行,建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中国交通银行设立了[1+3+2]风险管理委员会,且下设信用风险、市场与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与反洗钱三个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各个管理部门都有统一的管理规范,相互合作管理风险;工商银行实施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全行员工各自履行相应职责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国际保理业务的全部风险。其次,商业银行分别对信用风险、外汇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分别制定详细防范方法。比如中国银行为了降低海外机构信用风险,通过完善国家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加强评级管理,强化限额管控,完善国家风险监测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潜在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管理,有效控制了信用风险。最后,加强风险高级计量方式实施,通过采用较高级的风险计量方式,达到更好的度量风险,为有效控制风险提供可能。比如中国建设银行客观、准确地分析和评估实际风险状况,就信用风险计量来说,已开发完成包括违约概率(PD)、期限(M)的内部评级模型、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建立起包括16级PD和5级LGD的两维主标尺以及由上述风险参数计算的风险加权资产(RWA)、预期损失(EL)、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ORAC)等工具。但是,我们在取得良好发展的情况下,也应该看到所存在的不足,只有不断完善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促进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壮大。

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正在不断完善,各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加强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水平,但由于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处于初期,风险管理水平和经验还不足,与国际先进的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国际保理业务风险识别存在的问题

风险识别是对国际保理业务风险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只有良好的风险识别,才能最大程度减轻风险。对于国家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较难识别,特别是信用风险识别难度最大,信用风险主体多,包括出口商、进口商、进口保理商的信用风险,在国际保理业务中,要准确、及时识别是比较困难的,主要的问题有:一是缺乏识别的优秀人才。各大银行人员结构,可以看出各大银行人员学历多集中在本科和大专学历上,并且股份制银行本科与大专的相对比例要高于四大行,本科比例相对较高,学历高低影响识别能力。国际保理业务涵盖国际贸易、银行、法律、计算机等领域,需要从业人员熟悉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规则、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商法、惯例等方面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熟练的英语运用等等。目前,很多相关从业人员一般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国际保理培训,在实践中也缺少实务方面的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国际保理业务的顺利进行,也可能导致从业人员不能识别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二是没有有效的识别方法。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起步比较晚,虽然其他业务也需要风险管理,但是由于业务不同,需要形成针对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识别技术。现行的识别方法主要基于财务分析,据了解,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识别大部分基于财务因素,但是国外的先进识别技术对非财务因素给予足够重视,这限制了运用先进风险识别的方法。

3.2国际保理业务风险度量存在的问题

对于风险度量,我国风险度量的观念比较落后,缺乏定量测量风险,风险度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也比较差,从而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比较差。比如信用风险度量,传统的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主要有“5C”原则、OCC贷款评级法、《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等,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风险度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一逾二呆”、“五级分类”信用风险度量法、贷款风险度和信用等级评定,度量方法相对于国际方法是比较落后的,并且信用风险度量的方法更多是依靠信贷业务员分析企业财务数据、经营状况等,然后进行综合评定,主观性较强,影响度量的结果。

3.3国际保理业务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施分业经营,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受到制约,商业银行缺乏再担保,必须独立承担风险,成本相对较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保理风险管理中,普遍需要采取抵押品的方式。对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对进出口商、对手保理商的信用评估能力和资金流动的监控能力比较差,对于进出口商和对手保理商的信用评估只能采取事前的审查,而不是事前评估与事中的动态监控结合,并且传统的信用等级评定都是以企业的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作为标准,而国际保理业务同一般流动资金贷款性质上存在本质的差别,这就会导致评估缺乏准确性、科学性。对于国家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商业银行大部分采取事前调查评估风险,而在业务过程中,忽视风险变化过程,增加了损失的可能性。

3.4国际保理业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国际保理业务风险控制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对于风险控制方法,国际保理业务采取审批授信等直接控制方式,而不是直接控制与以定量分析等间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缺乏定量分析风险,并且强调事后被动的监督管理,而不是事前主动引导管理和事后被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其次,对于风险管理途径,商业银行采取末端治理型管理的方式,而不是源头控制型管理与末端治理型管理相结合,风险控制途径狭窄;最后,对于风险管理机制,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控制体系,尽管每一银行都有风险管理机构,但是比较单一,且都是对全部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缺乏独立的业务风险管理部门,并且需要拥有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4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4.1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国际保理能够得以蓬勃发展应得益于市场经济中存在较好的信用体系,建立信用体系是国际保理建康顺畅发展的基础。一是加快信用立法工作。信用立法不仅应该涵盖信用方面,对信用中介也要提供一定的保护,为了社会信用体系的良好发展,应该出台相关信用的法律法规,对信用中介组织的成立、操作和运行也要进行规范。二是加快企业征信系统建立。企业征信体系的展开首先可以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通过银行等的客户信息体系,可以得到客户的信贷情况、信用情况和拖欠还款情况等信息,然后,通过国家在全社会展开企业征信操作。当企业征信系统建立成熟,数据开放给需要的部门使用,达到数据开放利用,发挥数据的作用。

4.2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的基础条件

4.2.1培养国际保理风险管理人才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注重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这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条件。国际保理风险管理工作需要熟悉国际保理、国际外汇市场、世界经济动态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管理人员,需要对风险管理、识别、度量、评价、决策、控制方法与操作都有一定的了解,国际保理风险管理人员最好能做到在种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国际保理风险发生之前,能够准确预测,主动采取避险措施,使银行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一方面,对国际保理业务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员工激励机制。

4.2.2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电子化建设

通过资信调查,国家保理业务风险管理可以详细了解进出口商的情况,而资信调查则依靠可靠信息来源和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的技术,即采用EDI技术,通过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系统,加强客户信息管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与FCI其他成员、国内外银行建立信息交流系统,通过计算机终端进行数据的传输,逐步加强自身信息建设,完善电子化。

4.3积极加入FCI,加强交流与合作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协会的数量相对较少,缺乏与其他保理商的交流合作,在风险管理上也缺乏其他保理商的协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加入FCI,加强与国外保理商的交流合作,学习他们风险管理的技术与经验。其次,应该加强风险研究,国际保理业务收益较高,伴随着风险性也较大,加之其业务复杂、风险种类较多,因此,风险控制难度较大。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研究能力,可以召开国内外保理商的风险交流会,共同探讨风险管理办法。

4.4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模式

首先,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商业银行应该完善进出口商的资信调查系统,分不同部门进行审核,确保结果的正确性,对于相关数据也要善于运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对于每一项业务,都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动态的监督管理,然后把信息系统处理结果传输到需要的部门。其次,完善管理组织架构,商业银行设立独立的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部门。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可以较为独立的执行风险管理职能,较少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客观的对风险进行管理,并且由于管理部门专职进行风险管理,专业性较强。

4.5尝试与保险公司合作

保险型风险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外包 信息技术 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9-0216-01

当前,大多的企业战略都会选择信息化建设,其在企业经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银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业务运作形式是必然的趋势所定。所以,研究银行信息技术的外包风险是具有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意义。

1 银行信息技术外包的定义

银行信息技术外包(以下简称为TT外包)是指银行与IT服务商签订合作协议, 一般情况下,银行的IT工作人员与资产是由IT服务商进行管理,且IT服务商要提供给银行部分/全部的IT功能。IT外包是银行获取竞争优势的非常重要且必段的手段,其优势表现在:IT外包的实行可让银行最大限度的运用IT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专业技能、先进科学的管理经验来取得业务、成本、专业的优势。

2 分析国内银行IT外包存在的风险

2.1 没有将IT外包风险确实并入系统风险管理的领域

现在,国内大部分银行的系统风险管理水平还非常初浅,有明显的漏洞存在,缺失风险管理文化与理念。粗放式经营思想普遍存在:重视营销却轻视管理;重视外部却轻视内部;重视数量却轻视质量。全行风险管理战略未细化,全体股东风险偏好不清楚。具体的风险系统管理方面,IT外包风险还未被纳入银行系统风险管理的领域,而是过度夸大了信用风险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的地位。对银行方面信用风险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忽视的IT的外包风险,甚至忽视了IT外包风险的潜在威胁,只是一味的去强调信用风险的重要及必要性。就在这样各部门只是局部重视IT外包风险的管理和预防时,是没有办法将风险管理归入至总体的框架中,由此在未来则可能会在IT外包风险后出现无法掌控的局面,而重视的是一旦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会让银行在市场上的形象大打折扣。

2.2 IT外包风险组织架构的不完善

从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来说,未有创建首席信息官(CIO)的管理体制(由董事会领导),无法真实的建立起由CIO负责的全行IT外包风险的一体化管理的机制,只是将信用风险、IT外包风险(包含IT外包风险在内)、市场风险全部归入至首席风险官(CRO)来独立管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IT的外包风险会在某个具体的环境会把三种风险混合至一起发生渗透与串联。正因如此,如果风险一旦发生起来,没有相对稳定的专业风险管理专家队伍系统分析和管理风险,长此以往将可能导致各种风险分散管理的事态。

从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角度出发是暂时没有办法对IT外包项目经验以及风险经理机制进行系统的建立和推行的改革。风险经理指的是系统风险管理各项政策的终点站,是全行风险、建设内控体制的组成部分,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沟通、交流、合作,让IT外包项目经理和风险经理的配置比最终实现合理。

2.3 不能很好地对 IT外包进行全流程控制

IT外包包括:项目选择、服务启动、合作商的选择、合同的签订、合同的执行情况和验收、服务等系统的过程。就目前而言,在我们国家,大部分银行都按照上述这些流程来进行IT外包的,可是,都无法很好地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和全流程的控制。如果把前期过程看得非常重要,那么到了后期就容易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

3 银行IT外包的风险及管理策略

3.1 要建立系统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

通过各优秀的风险计量模型与测量系统高效计量、控制、监测、识别来推进全面的风险管理,并且科学、合理的处理加快、发展全面的风险管理关系,把需要发展的道路变更成以内涵为主的方式,在规范中发展,做好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的统筹,实现这四者长时间的统一协调发展。经营管理一定要把风险管理作为重点中的重点来执行,将优秀的企业文化与风险管理文化有机结合,将经营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的最佳契入点。

3.2 确立系统的IT外包组织架构

(1)尽快确立首席信息官(CIO)和首席风险官(CRO)一起承担IT外包风险的运营管理模式。银行经营管理特点就是以风险代价为基础的经营和管理,基于IT外包的专业特性,首席信息官(CIO)和首席风险官(CRO)必须一起承担IT外包风险的一体化管理。(2)对于IT外包风险管理的各部门而言,各部门不可缺少的要分别设置一位IT外包风险经理。所以的风险经理统一向首席信息官汇报情况,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3.3 建立全面的应急处理预案

(1)建立IT外包业务和全面的应急演练方案;银行对外的社会形象、银行综合竞争等与银行的IT是紧密相连的。尤其重要的是银行应用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和更重要的IT外包项目的连续安全运行。由此可见,建立IT外包业务和系统的应急演练方案对银行来说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的。定期、定时、定量的进行相应演练,模拟IT外包业务和系统突发故障的真实环境,通过发现问题来调整拟定的演练方案,只有经过了一定的实操训练,在真实突发的情况下才能让紧急预案的方案发挥有效作用。

(2)准备方案:建立TT外包后人员;银行IT业务的重点不单在有良好的运行管理制度和系统的应急预案,最重要的是在于技术人员AB角保障。原因在于现在虽然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但仍无法找到了一个完全全能型的技术人员,所以,IT外包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还机体在某他子项目负责人以及备用人员的预备方面,这样在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尤其是第一负责人无法确保在现场的情况下,可由第二负责人来进行现场的处理工作,并且确保第一负责人可以给予远程的技术指导,否则,所有的控制与计划都会成为海市蜃楼。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不如西方国家,IT外包发展比较迟,银行IT应用水平并不高,IT外包市场仍然没有发展成熟,因此这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所以,正确的系统分析和考察有关的复杂因素可以使 IT外包决策正确,并高效防范并进一步消除各类风险,服务于银行的战略目标,是我国学术界和银行界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保险型风险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网行业;业务外包风险;风险管理

1深刻解读,从研究背景找寻关键驱动

一是战略优先,内因外力驱使提高核心竞争力。随着中国发展的经济新常态、依法治企、深化改革等社会趋势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等战略发展,电网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及新挑战。业务外包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策略,实施业务外包,将非核心业务转移出去,借助外部资源的优势来弥补和改善自己的弱势,从而形成并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向着业务更精、更专方向发展。二是前瞻预防,系统设计风险的先期预防管理。安全可靠运行是电网行业的首要要求。电网企业的各个业务单元,在业务外包的策划及准备阶段、实施阶段、退出阶段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巨大的业务外包风险。在充分调研国内外、行业内外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的经验基础上,运用既科学先进又成熟成功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机制,将业务外包风险控制在“未病”状态,对电网行业业务外包的成功推进具有领航效应。三是问题解决,配套完善切实可行的体系机制。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整合外部优质资源,规避所有风险,仍然存在许多风险需要辨识、评估及控制。业务外包是促进企业发生重大变化的催化剂,因此需要企业在开展业务外包的同时,不能以包代管,必须结合业务特性,梳理、分析电网行业业务外包风险,并建立配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机制,为电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高及业务外包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2切中肯綮,为业务外包风险管理提供方法理论

为了全面管理业务外包的风险,本文从风险管理的经典理论、法律及行业文献、标杆企业成功案例和企业实际等方面,结合精益管理工具FMEA等,经过大量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等,萃取风险管理成熟成功的方法论及最佳实践,引导并规范公司相关风险管理模式在业务外包过程中向外包单位延伸。第一,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双双纳入其中,它是一个多向的重复性过程,任何组件的失效都能够且确实对其他组件造成实质性的影响。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由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共同组成,并贯穿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之中,成为完整的闭环管理体系。第二,《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等电网行业内外的政策相继出台,对业务外包的风险管理进一步指明方向。第三,针对业务外包开展成功的标杆企业,包括通信、电力、石油、化工及电子和汽车制造等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以掌握风险管理方法理论及政策制度在企业的实践运用情况,为实际运用奠定基础。第四,通过综合调研、专题调研等多种方式,在不同组织层面、不同职能及不同试点单位,充分了解电网行业的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现状,总结归纳好的方面予以推广,明确界定需要改进的方面予以防范。整合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相关法规及行业文件、标杆企业最佳实践及全方位调研等理论依据构建业务外包风险管理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

3操作落地,整合理论实践形成操作流程

为使业务外包风险管理得以操作落地,整合COSO风险管理框架、《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等相关体系及政策等,制定了电网行业业务外包的风险管理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管理目标。开展业务外包风险管理要努力实现战略目标、合规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减灾目标的落实。第一,应确保将业务外包风险控制在与总体战略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不能仅为解决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企业长远规划。第二,确保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规范加强风险管控是业务外包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第三,确保企业与承包单位之间就风险管控的措施得到真实、可靠及有效的落实,及时了解承包单位的意见和需求,并把企业的各个政策对承包单位进行公开、透明地宣传,消除沟通不畅带来的不良因素。第四,确保企业业务外包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措施的有效执行,确保外包风险管理机制进入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的累积、改进和提升的良性循环,确保经营管理的有效性。第五,确保企业建立针对业务外包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保护企业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等遭受重大损失。二是开展风险评估。明确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目标后,企业应对收集的业务外包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外包业务管理措施及其重要流程等进行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第一,开展风险识别工作,是指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是否有风险,有哪些风险,企业应当重点关注并识别与电网行业业务外包紧密相关的风险。第二,开展风险分析工作,是根据外包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的大小和主次,以有的放矢地制定外包风险管理措施。基于电网企业精益化管理的成功实践,采用失效模式分析(FMEA)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它是基于数据分析的风险防控方法,目的在于识别及评估一个业务(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分析如何消除或减少潜在失效的发生,并找出改善措施。计算方法为:风险度(RPN)=严重程度(SEV)×发生频数(OCC)×探测度(DET)。第三,开展风险评价工作,是根据风险分析得出的风险度值(RPN),评价该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等,SEV大于等于8或RPN大于等于280的风险项目是高风险,RPN大于等于120且小于280的风险项目是中风险,RPN小于120的风险项目是低风险。三是采取风险控制。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业务外包工作目标,确定合适的业务外包风险的总体策略及具体措施,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等的配置。第一,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根据业务外包的工作特性,分别采取规避(终止)、减少(控制)、分担(转移)、接受(保持)四个策略(如表1所示)。第二,实施风险管控方案。企业应根据业务外包风险采取应对策略,并对每一项高风险及中风险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包括风险管控的具体目标、组织领导、管理方式及业务流程、所需条件和手段、风险事件应对策略及具体措施、人财物的资源配置等。风险控制应满足合规的要求,坚持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平衡的原则,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个管理及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方案,并配以相应的程序和政策。四是实施监督改进。企业应以业务外包的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为重点,定期对各职能部门和专业部门的业务外包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检验,要根据风险管理手册中的风险应对策略进行评估,对跨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控方案进行评价,提出整改建议,出具评价和建议报告,及时报送企业高层或分管风险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内审部门应至少每年一次,对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开展业务外包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及工作成效,进行监督评价。

4结语

随着电网企业内部依法治企和电力体制改革等趋势发展,外部业务外包市场的逐步成熟和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深化,业务外包将逐步成为电网企业的常用经营策略,同时业务外包也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必须采取预防措施管控各业务单元、各阶段及各环节的各类风险,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规定业务外包的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相关内容,明确相关部门和监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强化业务外包的全过程监控,防范外包风险,充分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支持电网行业实现业务发展的集约化、体系化、法制化及精益化。

作者:袁 翔 吴 悠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S].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S].2010.

[3][英]保罗•霍普金(PaulHopkin).风险管理:理解、评估和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M].第2版.蔡荣右,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4]白世贞,国彦平,陈化飞.服务外包业务管理流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5]马林,何桢.六西格玛管理[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