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通信工程 项目化管理 对策

一、引言

通讯设备制造业普遍存在原材料库存压力大,物料周转率低的现象,对于发展日益迅速、竞争日趋激烈的通讯设备制造业如何在供应链条件下实现库存控制的优化,成为各大通讯设备制造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优质高效的硬件设备是确保地铁通信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是地铁通信经营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为运营商提供的系统服务质量,影响到地铁的收益。因此,A通讯公司通过其合理的业务项目化管理流程,追求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和最佳的配置模式实现综合效益的最优化,是我们需要尽快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二、A通信公司业务项目化流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算提高,对于完善通信公司业务管理流程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我们在对通信公司在进行日常管理中,如何利用先进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对于通信公司的好坏就显得更外重要,不仅涉及到通信公司各个部门能否有效的取得联系开展相关工作,还关系到通讯公司的各项资源能否合理最大限度的开合和利用,充分发挥其价值,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基于上述的种种原因,A通讯公司高度重视业务项目化管理流程对于通信工程的重要性,也就是只有实施了科学的项目管理流程,才能实现通信工程和具体的项目的有效实施。

三、实施A通信公司业务项目化流程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建设地铁网络过程中,尤其是建设的初期,能否做好相关基础性工作,对于网络的搭建及使用及其重要。首先,应该有总部或上级单位做好省市地铁集成通讯网络规模和覆盖范围的调查工作,并通过研究和设计合理的通讯网络的规模,然后下级部门或单位根据总部或上级单位的指导进行网络覆盖和规模的具体设计与规划。在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建设的确的地形、地貌、气候及重点客户所在的区域和数量,只有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才能合理的规划网络底层基站的数量、类型及位置,最后将设计和规划的结果反馈给上级单位和总部,由上级单位统一进行通讯设备的采购,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及应用。

(二)合理安排计划,确保设备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在前期的设计规划及调查结束后,需要立即联系地铁集成通讯生产厂商和施工有关部门,根据所在施工地点的设计院提供开发勘测报告,并由此完成具体地铁集成通讯的配套设备的安装。一般来说,施工计划有通讯运营商、施工大为及通讯设备生产厂商三者共同来决定整个项目的安装进度,地铁集成通讯生产厂商和施工单位如何合理的分配各自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量,并与通信供应商密切联系,不断调整,实时处理突况。

(三)地铁集成通讯设备优化及维护

伴随着基站调试工作的进行,地铁集成通讯设备优化工作可进行同步实施。在建立设备初期,主要进行的是单站优化工作。此部分工作一般由通信公司的网优部门和通信厂商的优化部门协同完成。

(四)应用科学工具合理管理和控制工作

在建设和完成项目的流程中,用充分利用各种项目的管理工具,使得项目化流程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我们可以使用网络计划技术、甘特图、工作分解结构、里程碑计划、责任矩阵等,科学合理的安排各项工作,统筹进行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施工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质量和风险等相关工作。尤其是要注重项目流程化工作的质量,有条不紊的抓好各项基础设备的安装和通讯工程的建设工作。

(五)建立通信项目评价及后评价管理规范和体系

项目绩效评估是保障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保证项目评价和后评价所需数据的及时采集、归档,以确保数据的完整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项目后评价结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以便及时调整相关决策,积极有效地发挥项目后维护和评价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项目管理方法。

四、结束语

通过分析A通信公司项目化管理流程的详细步骤及相关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通讯工程项目化管理施工办法严格按照文中阐述的步骤执行,不仅可以有效的验证上一个项目工程建设部门工程的完成情况,还可以确保本部门能够按照既定的标准完成工作,确保通讯工程建设的质量。通过分析A通信公司项目化管理流程及完成情况,相信A通信公司的项目化管理流程对于其他通信公司的相关工作也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耿宏波,胡清.核心网一般故障处理前移流程优化项目[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01).

[2]李正光,李富恩.关于桥梁施工若干问题的探讨[J].民营科技,2009,(04).

[3]黄彦斓.浅谈通信工程建设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

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管理范文第2篇

1、工作流管理系统

为了实施对业务过程的工作流管理,需要相应软件系统的支撑,这种软件系统可称为工作流管理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定义是:“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

一般而言,工作流管理系统应包含如图1所示的三个组成部分: ①定义建模;②运行控制;③运行交互。

传统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运作原理如下:相应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对每个新的事例予以实例化,即为每个事例创建一个新的工作流实例。基于相应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工作流引擎计算对于该事例应激活哪些活动。 针对每个被激活的活动,将生成一个工作项并放入每个具有相应角色的用户的“工作夹”。 用户从其工作夹中选择工作项,并开始执行相应的活动等。尽管一个工作项可以出现在多个用户的工作夹中,但只有一个用户执行相应的活动。 当一个工作项被选中后,工作流管理系统将启动相关的应用程序并监控相应活动的执行结果。需要指出,用户只能看到在其工作夹中的工作项,并且当选择一个工作项时也只能获知与执行相应活动有关的信息[2~4 ] 。

2、基于事例处理的工程项目工作流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可以看作是一项任务,有许多过程和活动构成,但与制造业等工业部门不同的是,工程建设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又可以在总体上分为弱结构化和变动性两个方面。正如同大约90%的工程建设信息是非结构化的文档信息,工程建设中绝大多数处理过程属于非结构化或弱结构化的工作过程。 对于这些非结构化或弱结构化过程的支持,根本无法采用传统的工作流管理技术。同时,工程建设领域也存在一些诸如设计变更、工程索赔以及招标采购等具备较高结构化程度的管理过程。这些管理过程尽管数量较少,但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有研究指出85 %的建设问题和过程有关而和产品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如何实现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工作流自动化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必须注意到,由于这些管理工作流具有一定程度的变动性,严重依赖于固定的事先过程定义的传统工作流管理技术,无法对其提供有效的支持。事实上,许多研究人员都指出:由于缺乏灵活性,传统的工作流管理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经常以失败告终。

传统的工作流管理技术之所以缺乏灵活性,其关键原因在于路径是驱动工作流的唯一机制,即工作是基于预先固定的因果关系从一个工作夹流转到另一个工作夹。因此,所导致的过程模型或者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和非透明。 针对以上原因,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所谓的事例处理系统(case-handling system),倡导一个根本性的思想转变:工作流的驱动不是通过预先确定的路径,而是应该通过事例。传统的工作流管理技术侧重于在一个工作流过程中“应该做什么”,而事例处理技术则侧重于为了取得业务目标“可以做什么”。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流管理方法,事例处理技术为支持灵活的、知识密集的业务过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事实上,事例处理原则的应用已经在荷兰一家名为海杰曼斯的大型建设公司的一些项目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简单而言,事例是工作流过程的一个实例,是工作流参与人员所需处理的对象。 在工程建设领域,事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设计变更过程、一个具体的工程索赔过程以及一个具体的招标采购过程等。如果将事例看作是通过执行工作流过程所制造的产品(建设管理过程的产品是信息),则真正驱动工作流过程的是产品的特征。 通过关注产品的特征,可以将传统的面向“推”的路径(从一个工作夹到另一个工作夹) 转变为面向“拉”的机制(以关于一个事例的数据对象为中心) .为了进一步说明基于事例处理的工作流管理方法,通过统一建模语言(UML) 提出其相应的对象模型(图2)。

3、基于事例处理的工程项目工作流管理的过程定义

对于基于事例处理的工程项目工作流管理而言,同样需要进行过程定义。 传统的建设过程被认为是彼此分裂,在没有应用信息系统时,信息呈孤立状态,形成了“信息孤岛”;在信息系统应用后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流;但是还需要应用过程管理思想对信息系统的工作流进行集成和优化,即在利用流程再造(BPR)工具进行业务过程重组和优化的基础上描述工程项目工作流的过程逻辑。过程定义所产生的过程模型是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许多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平台均提供可视化的过程建模工具,使得用户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对实际的业务过程进行建模,而且所建立的过程模型可以直接得到系统的支持。过程建模的方法有活动网络图、有向图、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 IDEF3) 以及Petri网等等,其中的Petri网过程建模方法近年来最为学术界所重视[5 ,6 ] .

以下采用简化Petri 网模型对任务管理过程予以建模。 在一般性的任务管理过程中,团队领导首先要求团队的某个成员完成一个任务。该团队成员基于自身能力和各种约束条件检查任务要求,然后发送一个答复给团队领导。如果该团队成员认为无法完成该任务,则团队领导需要物色其他合适的团队成员。如果该团队成员确认有能力完成该任务,则团队领导对任务进行详细描述,并将其发送给该团队成员。当该团队成员对任务的详细描述不理解时,他可以提出询问,直到该任务被理解并被实施。对于团队成员所提交的任务结果,团队领导将其与原来的任务状况说明相比较。如果认可,则提交工作成果。否则,团队领导将任务重新退回给该团队成员(图3)。

4、基于事例处理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通过上节的分析,图4给出了基于事例处理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与工作流管理联盟所提出的参考模型基本一致[7].系统的逻辑设计包括过程定义、用户的角色分配、数据处理设计、表单定义、事例的授权与分配等方面。 工作流执行服务中的工作流引擎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工作流过程实例的执行、事例活动的状态控制、用户事例列表的维护以及对外部资源的访问等工作。管理监控工具对运行过程中过程实例的状态进行监控与管理。工作流引擎通过,可以访问过程数据、用户信息和文档信息等数据库资源。客户端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一种手段,以处理过程实例运行过程中需要人工干预的任务。而被调用的应用程序是指工作流执行服务在过程实例的运行过程中所调用并对应用数据进行处理的外部应用程序(比如文档管理模块) .图中的几个WAPI (workflow applicationpicture interface) 依赖于确定的开发平台。根据该体系结构,可以通过Lotus Domino/ Notes 中的Flow2 Mark 工作流开发平台来予以实施。

5、案例

图5 给出了基于事例处理的工程项目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界面。 在工作区域的上部窗口是当前正在执行或查看的流程,其中可能包含子流程。下部左边的窗口相应显示当前流程中的活动和子流程。下部右边的窗口则是与当前流程所相关的表单、文档等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当前流程为“某设计方案的变更”,其中包含一个“登记某设计方案的变更要求”的子流程和“修改某设计方案”、“审核新的设计方案”、“归档并分发”三项活动。对于该界面,需要说明的是: ①活动和子流程的状态可以是待办、在办、已办、略过以及重做等等,比如张三(假设为设计方人员)  对于审核新的设计方案不具有执行角色,因而对该活动可以略过; ②所打开的表单应标明哪些是强制数据、哪些是限制数据,比如设计方案审核表单中的“同意与否”应为必须填写的强制数据。

当然,壳- 核结构模型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2 个方面:

(1) 壳- 核结构的定义还不是十分精确,因此需要开发人员精心地去划分系统层次,并在开发过程中摸索,总结经验。这会增加些额外的工作,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

(2) 壳- 核结构模型的目的是为那些与外界联系复杂的信息系统提供简化其系统结构的途径,因而对于那些相对孤立、简单的系统,运用壳- 核结构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无论如何,从系统设计开始就考虑与其他系统的协作,而不仅仅是功能的可扩展,可以体现真正意上的开放系统。 平台是否一致并不重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可提供足够技术去实现异构系统的协作。可以想象遵循某种原则来实现系统间协作,以致构成极富弹性的信息系统体系,应比遵循某种技术标准来实现系统的集成要灵活很多。

参考文献:

[ 1 ] Stephen R Schach. Object2oriented and classical software engineer ing[M].5th ed.New York :CITIC Publishing House/ McGrawHill ,2002.

[2 ]戴汝为。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A] .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11.DAI Ru2wei.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science[A].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 C] . Shanghai :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00. 1 - 11.

[ 3 ]钱学森,于境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A].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 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632 - 643.QIAN Xue2sen ,YU Jing2yuan ,DAI Ru2wei. A new domain of science 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s and its methodology [ A ] .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 C ] .Shanghai :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00. 632 - 643.

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际电站工程;总承包项目;项目管理;项目物流管理;关键环节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作为国际电站工程的主流机组类型——300MW和600MW等级的燃煤机组,我国出口机组的设备质量和产品性能已达到西方著名厂商的水平,并且我国厂商的制造能力和产品价格更具优势。因此,我国的电站工程总承包商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占有较大的国际电站工程项目的市场分额。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国外工程项目的深入推进,项目物流能力不足的问题日显突出,物流计划、运输方式、包装、大件运输等环节出现的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运作体系低效等问题已成为影响项目的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和成本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也一直是困扰总包商的棘手难题。本文从项目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出发,就如何提升工程项目物流管理进行探讨。

1 国际工程物流的定义和特点

1.1 国际工程物流的定义

国际工程物流一般指跨国境的大型工程项目执行过程所产生的物流活动,包括所有物资(设备、安装材料,施工机具和生活用品)的物流计划、运输、包装、仓储、起重装卸,以及报关、报检和保险等全程物流活动。

1.2 国际工程物流的特点

(1)供货厂家达百家之众,分布地域广泛,货源组织难度大。

(2)项目进度的计划性强,发货进度的时效性高,发运进度管理难度大。发货进度应根据现场安装进度进行,并且受制于厂家制造进度和船期计划的制约。

(3)发运货物种类繁多,外形、重量和尺寸各异,单一设备(如锅炉,电除尘磨煤机等)的分批发运是常态,这种变化会造成货物品名和海关HS编码认定的差异,而货物是否需要商检,以及货物出口退税率的多少是由海关申报HS编码决定的。因此,报关、报检技术要求高。

(4)货物破损风险大,货物包装要求高。国际物流要经过近十次的装卸作业和船舱内的一定堆码,容易出现货物破损情况。

(5)存在一定数量的大件设备和少数超大件设备,而大件运输计划、大件运输方案和大件运输实施应给予足够关注。

(6)物流运作的环节多,接口界面多,潜在风险高。需协调供货厂家、港区、货代、船公司、海关、商检、国外海关、运输公司和业主,任何环节出问题就可能影响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7)国际工程物流的国外目的地多是一次性的,可利用的现有物流资源有限,可借鉴的物流运作经验几乎为零,完全依靠物流人员的精心策划、组织、运作和监管。

2 如何提升工程物流管理的几个关键环节

2.1 物流计划和进度管理

2.1.1 项目计划和发运计划的制定

总承包合同生效后,总包商应根据项目的总工期和项目里程碑计划,组织编制施工现场的二级网络计划、现场货物需求计划、采购计划和发运计划,以及与供货厂家相关的制造计划、检验计划和交货计划,它们共同构成项目计划体系。发运计划是项目计划承前启后的纽带,其中:

(1)项目的总工期和项目里程碑计划是目标进度,具有刚性,应无条件执行;

(2)施工现场的二级网络计划、现场货物需求计划是本源性计划,是其它计划的细化依据,它可调节的余地有限;

(3)项目发运计划应根据现场货物需求计划制定,并结合物流特性,如发运批次、批次运量、运输周期和大件设备,还要特别关注关键路线的重要设备和订货周期长的关键设备的最早交货时点。项目发运计划的内容包括:发运批次,发运时间(月份),批次发运的主要设备名称,有无大件设备和装卸口岸等;

(4)供货厂家的制造计划、质量检验计划和交货计划应满足发运计划要求,当然,制定发运计划时要兼顾重点设备采购订单的最早交货期。

2.1.2 物流计划的实施

发运计划通过项目审批后成为物流计划实施的依据。物流计划的核心是发运计划,包括货物集港计划、船期计划,以及后续中转倒运计划等等。每批次发运前,物流人员应提前(至少提前1个月)向所有供方了解待发货物的状态,监督厂家按计划完成出厂准备工作,并收集初步箱单,落实具体的交货日期。如果发现厂家交货困难,进行协调催交;根据货量向货代订舱,落实船期和舱位;跟踪船期动态和厂家的交货状态,安排货物集港和装船发运和后续物流环节。

物流计划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厂家交货计划和船期靠泊计划两者的匹配。实践要求,厂家的交货时间应稍早于发运计划,船期靠泊时间可稍晚于发运计划,做到“货等船”。但为避免船期过度延误,应把船舶靠港时间作为考核承运人的重要指标。

2.1.3 物流计划的变更

项目执行过程中常常出现不可遇见的变故造成原来的物流计划无法执行,无法执行的计划应按照计划变更的程度和性质,经过一定流程进行修正或变更。

(1)因业主原因或不可抗力原因造成项目工期重新计算,修正的项目计划经项目部正式批准后,物流计划应作相应调整。

(2)若厂家制造进度无法满足发运计划,如果该设备处于关键路线,必将影响现场安装进度,则必须运用各种手段,例如,要求厂家赶工,安排最恰当的船期,或采取其它运输方式进行紧急运输;如果不是关键路线的设备推迟交货,且征得总包商提前同意,物流人员可以作适当调整,但调整幅度不宜过大。

(3)如船期延误,物流计划不作调整,但这种延误被视为承运人的服务失效。

2.1.4 物流进度管理

物流进度管理的基本思路是以发运计划为主要目标,“催货与调船”两手抓;重点是“保发运”,特别是保证关键路线的设备尽早发运,船期安排以关键设备交货时间为重要考量,特殊情形下可安排紧急发运;条件许可时,尽量安排经济批次货量进行集中发运,以降低物流成本;如果现场进度明显滞后,应及时调整物流计划甚至制造计划,避免无谓的库存和仓储压力。

2.2 运输方式的统筹管理

大多数国外工地与我国没有直接的陆路通道,必须经过海运。所以,国际工程物流项目的运输方式分为海运和空运两种方式;而海运又可以细分为集装箱运输和散货运输两种方式。这里,我们不讨论国外内陆段的运输方式(不外乎公路、水陆或铁路)。

2.2.1 海运散货

散货运输是国际工程项目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由于工程物资具有货量大,超限货物多,发运时效性强等特点,恰好与散货方式的优势相匹配,即能够集中发运和装载超限货物。但散货方式也有明显的不足,例如,货物要经受一定的装卸和堆码作业,货物容易破损;项目前期或后期的批次货量少,发运时间无法控制;散货船期波动较大等。

2.2.2 海运集装箱

作为散货方式的补充,集装箱方式在国际工程物流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总包商开始有计划、有选择地安排部分适箱货物通过集装箱进行运输。集装箱运输具有以下优点:

(1)因集装箱具有坚固、密闭的特定,可以有效防止恶劣天气和周围环境对箱内货物的损害,同时有效地避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以及多次装卸作业过程的货物损坏,有效地减少货损货差。特别适合外形规则的精密、贵重、易损设备。

(2)集装箱班轮频次高,且集装箱班轮船期固定,特别适合项目前期或后期,小批量货物的及时发运。

(3)采用集装箱运输,可以适当节省货物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

但集装箱方式也有以下不足:①集装箱受限于自身的外形尺寸和载荷,大量的超限货物或外形不规则的货物无法装运;②因集装箱的内容积和有效载荷是固定的,从经济性角度,只有那些体积重量比值较高(俗称泡货),达到高装载率的货物才适合装集装箱;③受航线集装箱数量限制,每批能够发运的货量较小。因此,在项目发运高峰期间,集装箱方式无法替代散货方式。

2.2.3 空运

与海运方式相比,空运的速度优势非常显著,但价格劣势也极为突出。据多个项目运输费用统计比较,尽管不同航线,不同,不同货物有差异,空运价格大约是海运价格的50~100倍。基于电站总承包项目几十万立方吨级别的总货量,控制空运量是控制运输成本重要手段。空运是紧急运输,是计划外事件(如货物破损,货物漏订、漏发)造成的物流应急处理手段。该物资必须是直接用于工程关键路线,缺货将会造成工程停滞,影响工程进度,即可以预料的缺货成本要远大于空运成本,可以说,此时“时间就是效益”。

总之,因应情势变化,灵活使用各种运输方式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当项目的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三者目标出现冲突时,只有统筹管理、合理使用各种运输方式,才能实现工程项目的最大利益。

2.3 包装和货损管理

国际工程项目采取的基本运输方式是海运,因此,货物包装应满足海运要求。一般情况下,货物从国内制造厂开始, 一直到国外项目现场,中间至少经过“五装五卸”的吊卸作业,也要经受船舱内货物间适度的相互堆码、挤压,因此,国际货物运输过程容易出现货物破损。出口包装的质量是运输质量的物质基础,也是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

2.3.1 明确包装要求,规范包装监管

包装条款一般在对外主合同里描述不多,通常强调应满足海运要求。但作为总包商的采购合同应对包装要求进行进一步明确,以避免设备供方或为了节约包装成本,降低包装质量,或因为缺乏包装经验,制作出的包装物有缺陷。此外,加强包装监管,规范包装管理流程,根据不同供货厂家的包装实际,针对性地实行包装方案审查制度和包装实物检查放行制度。具体做法如下:

(1)明确不同设备类型、设备或部件的具体包装方式,严格控制捆装和裸装方式;

(2)木箱包装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7284),但禁止使用花格木箱;

(3)目前,其它包装方式没有明确统一的国家出口标准,总包商应根据包装设计和海运实践,科学、合理地制定其它包装方式的包装结构、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的总体要求,实现包装的保护和防护功能,以及满足方便装卸和适度堆码的国际物流作业要求;

(4)供货厂家根据总包商的总体要求,制定包装方案和细则规定,必要时,总包商对厂家的包装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原则上,所有设备经过包装检查放行后,才准许集港发运。

2.3.2 分析货损原因,厘清责任主体

(1)包装不善引起的货物破损。由于出口货物需经过海运堆码、多次装卸以及内陆运输等作业环节,如果包装物本身存在问题极易造成货物破损,而明显的包装不善是产品缺陷,这种货损应由设备供方承担。

(2)储运不当造成的货物破损。储运过程中的装卸、堆码和绑扎等环节的不当作业也极可能造成货损,这种过失责任造成的货损应由承运人承担。由于从工厂至工地的全程运输可能分包给多个不同的承运人,要重视承运人间货物交接的清点检查,及时发现货损的责任区间和责任主体,有利于将来的货损处理。

(3)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一般外来原因造成的货损。国际运输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风险责任主体应按惯例投保货物运输“一切险”,转移可能的潜在风险。

2.3.3 货损的处理途径

如果发生货损事故,总包商应第一时间通知保险公司,并提交相应资料进行理赔。保险公司理赔后,根据造成货损的成因向有关责任方进行追偿,如成因复杂,可以请第三方检验公司进行鉴定。

2.4 大件运输管理

无论是300MW等级,还是600MW等级的电站项目,主变压器、锅炉汽包和发电机定子等单件重量均超过200吨的设备,无论按什么标准都划分为大件设备。鉴于大件设备发运的作业难度,风险程度,以及物流成本和发运节点进度等因素,大件运输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关乎项目的成本、质量和进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大件设备运输一直是物流运作的特殊环节,需进行特殊安排:

(1)超大件设备重量、外形尺寸和大件运输方案建议是对外投标时应考虑的因素,对外报价必须充分考虑国外内陆段的超大件运输的作业难度和费用估算;

(2)超大件设备分包必须选择专业的大件运输(或工程物流)公司,重点考察公司资质、业绩、规模、机具、信誉和技术方案;

(3)大件运输实施前,必须经过大件运输路勘、方案编制、方案评审和方案审批流程;

(4)大件运输方案的内容包括:运输路线的选择(道路、桥梁和河道情况分析比较),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机具的选择和组织,转运吊装方案,临时加固方案和清障措施方案,还可能包括建议的发运时间窗口等;

(5)大件运输应按照经审批的运输方案进行实施,如果因外界因素造成方案需要作较大修订,在不降低运输安全性的前提下,由分包单位的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变更执行。

3 结束语

工程物流管理是项目管理和物流管理的跨学科交融,需要良好的计划管理、系统管理和目标管理。规范工程物流管理,提高工程物流运作效率,既是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总包商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诺. 工程物流学导论[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1.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流程

1.1成本预测

建筑行业施工项目的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基础,成本预测对提升成本计划的优化性和可操作性有着重要意义,也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1.1.1预测人工费:主要是工程施工期间当地工人的工资水平以及社会劳务市场的行情,并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预测项目所需要的人工费用。

1.1.2预测材料费:材料费用占建安费的比重比较大,所以,能够科学、精细、到位地预测工程的材料费是成本预测环节中的关键。主要是对建筑施工所需要的主材、辅材及其它材料进行分析,并逐一根据项目定额中材料损耗量及工程经验数值,综合性预测建筑项目所需要材料的损耗量以确定材料预使用量,之后,再全面考虑材料的市场价格以及运输、保管、储存等环节方面的费用。

1.1.3预测机械使用费:预测此方面费用不能只立足于投标书中的有关数据,一定要从项目施工的实际状况出发,测算出实际将要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要预测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以及需要重新购置的机械设备的费用。

1.2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对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涉及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的具体控制过程,本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科学、规范、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不断显著减少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

1.3成本核算

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主要有财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三个方面。财务核算主要是指施工项目的财务人员通过会计业务在财务帐上反映出的核算;统计核算主要是指施工项目的业务人员通过统计方式在统计报表上反映出的核算;业务核算主要是指施工项目的业务人员通过填写各种票据进行核算。

2.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

2.1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2.1.1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建筑施工项目的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该环节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从而确保做到人人肩膀有压力、人人身上有职责。该环节的全过程控制就是要求成本控制工作必须随着建筑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而连续进行,确保做到不能疏漏,也不能一时紧一时松,应该始终确保施工项目成本处于有效、规范、科学的控制之中。

2.1.2成本最低化原则

实施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各项成本管理的措施,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从而确保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必须注重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既要通过各种措施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渠道,又要真正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规范的流程来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2.1.3动态控制原则

由于建筑施工项目具有不可逆转性,所以成本控制更应该强调项目的动态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时施工准备阶段时,其成本控制就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从而为施工项目的今后成本控制作打下良好基层;建筑施工项目竣工阶段时的成本控制已基本没有实质性意义,因为成本盈亏都已经成为定局,就是再纠正也无力回天了。

2.2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2.2.1组织措施

建筑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第一责任人的项目经理,应该多层面、全方位地统筹协调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必须第一时间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解决;工程技术部则应该在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任务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采取科学手段、先进技术,不断降低工程成本;财务部应该及时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合理调度资金。总之,所有部门和班组都应该尽力尽职,强化组织措施,努力为增收节支作出贡献。

2.2.2技术措施

在技术层面做好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1)注重遴选科学、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正确遴选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只有优化的施工方案,才能确保达到提升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目的(2)注重遴选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寻低消耗、高效能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技术措施。(3)注重把好质量关。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杜绝返工,有效缩短验收时间,从而有效节省费用开支并降低成本。

2.2.3经济措施

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1)强化人工费控制管理。通过不断改善人力资料管理,切实降低窝工浪费;采取更加硬性的奖惩制度,激发劳动力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切实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2)强化材料费控制管理。注重改善施工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不断节约相关采购费用,有效降低上述各个环节的损耗;科学规划堆置现场材料,从而不断避免二次搬运;严格制定并贯彻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3)强化机械费控制管理。注重科学选配和优化利用建筑施工机械设备,抓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工作,不断提升建筑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不断减少机械使用费用。

参考文献:

[1]董中杰,陆为俊.建筑项目部以提高物流绩效提升成本竞争优势[J].中国质量,2009,(09):42-46.

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国际工程 项目 跨国物流管理 初探

国际物流一般是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物资的运输,其能够有效地避免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从这个概念上可以看出,国际物流是实现国际工程项目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只有高效的物流才能保障国际工程项目的平稳实施。国际工程项目中的跨国物流也属于国际物流的一种,是以国际贸易为载体,使用现代化的运输工具而进行的物资的传输,控制和管理好国际工程项目中的跨国物流环节,是项目能够顺利执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一、国际物流和物流管理的相关概念分析

(一)对物流管理的理解

物流管理指的是根据产品在市场流动的规律,运用科学而全面的管理方法,对物资的运输进行有规律的管理,使物资的运输、装载等环节能够在有序的组织下进行,同时能够将物资运输的环节加以管理和控制,从而在最低物流成本上实现最高效的运输。物流的各个操作环节则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设备,将物资从产地运输到需求地,确保物资能够准确而及时地运送到位。

(二)国际物流的理解

国际物流指的是在两个不同的国家间进行的物资运输活动,国际物流实现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物资运输。国际物流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种新型的物流形式。国际工程项目中的跨国物流,其实质为国际物流的一种。

二、国际工程项目中跨国物流管理的内容

在国际工程项目中,跨国物流中的物资主要是由项目设备、工具、材料和后勤物资等构成的。物流对象的多样性,导致了实现跨国物流形式和方法的多元化。例如,对大型不可移动设备一般采取海运形式,同时物流部门要酌情配备平板车等方法以利于装卸;而对于精密仪器等则一般采用空运形式等。由于不同的项目设备物资在国际物流中运输、存储、包装、搬送的运用形式和方法区别较大,这就为跨国物流的实现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跨国物流时要根据项目和物流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系统、节约的物流管理措施,采用适当、灵活的管理方法,使整个物流环节中运输、存储、包装和搬运过程实现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三、对提高国际工程项目中跨国物流效率的管理方法分析

跨国物流包括海运、空运、内陆运输等,形式多样,环节复杂。因此,在进行跨国物流管理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到物流各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要用系统化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探讨。虽然形式不同,但单种形式的物流工作却有其共同性,主要仍由运输、存储、包装等环节组成,其中各环节管理方法不同,管理观念也应有所差异,这就更需要我们进行统筹考虑和系统分析。

在物流管理中运用系统化的方法,首先,遵循物流的各个环节统一管理的原则,实现环节信息共享,提高货物追踪效率,确保项目物流的安全性和及时性。其次,要将物流的各个环节统一起来,保证各个环节的衔接效率。第三,在物流管理中要运用系统管理的方法,要分析整体,而不是只分析局部,环环相扣才能保证整个流程有序进行。当物流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要分析其对某一个环节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要分析其对物流整体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物流管理中运用系统的方法,能够避免物流运输中出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确保物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使物资及时地送达,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四、对控制国际工程项目中跨国物流成本的管理方法分析

在对国际工程项目的跨国物流成本进行管理的时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首先,要分析物流中的关键环节,重点管理物流的运输、储存环节,控制环节成本,对物流系统进行管理,对人员、财务、设备等进行协调管理。例如,在物流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运输环节,当运输的距离长、规模大的时候,就能够降低运输的成本。因此,可针对几个项目,综合考虑,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物流方案。例如,提高单一承运船舶的货物配载量等,以实现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双赢。其次,要对物流中的具体活动进行计划管理,要明确物流的计划,分析物流过程中运用的技术和配套设备,准确预估成本。例如,在物流过程中,要制定物流设施、设备、工具保障计划,确保物流设备和工具能够按计划到位,如海运的船期计划保证,对特种装卸工具的提前制作、准备等。这样可以减少临时、额外成本,同时能够确保物流能够按时完成任务。

五、国际工程项目中跨国物流管理的两个重点事项

(一)制定完善的物流计划

制定完善的物流计划能够促进物流管理。在制定物流计划时应该针对实际的情况,制定的计划要具有针对性,要运用系统的方法使物流计划具有全面性,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客观地分析利弊。就针对性来说,就要求对物流的设备和工具的选择要根据实际的物资来决定。例如,对影响项目的关键物资,在发运量小的情况下可酌情选用空运,以确保物资及时到位等。而计划的全面性指的是充分考虑各个环节及其衔接点,不能产生遗漏。物流计划的客观性则要根据物料的规模来制定计划。

(二)在物流环节中要严格把握物资采购的质量和时间点

物资的采购在整个物流环节中是十分重要的,物资采购的可靠性和及时性能够得到保障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物流的效率。因此,在物流采购中,采购人员要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实现规范性的物资采购,采购人员要按照物资在规模、技术方面的差别进行采购,按照项目进度,合理规划物资交货时间和数量。因此,采购员在采购物资之前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在确保物资物美价廉的情况下,还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物资的生产、检验和交货计划。

六、结语

在进行国际工程项目跨国物流管理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到物流各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运用系统化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探讨,力求实现整体物流过程的最高效率;要分析关键环节,进行计划管理尽量降低成本;要重视物流计划的作用,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客观地分析利弊,在制定物流计划时要具有针对性、全面性和客观性;要对接好项目物资采购环节,充分体现项目物流的服务作用,确保项目按时按量完成。

(作者单位为中铁建中非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孙焕荣.天津电力建设公司EPC工程物流风险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 刘金娟.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物流合作伙伴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3] 张晓君.国际工程项目物流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4(2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