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基础理论气的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气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基础理论气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基础理论气的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气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58-02

一、引言

历史悠久疗效奇特的中国传统医学,几千年来护佑了中华子民世世代代的健康和幸福。中国医学历史上出现的伟大医学家常常德艺双馨为后人称颂,而不朽的中国医药著作更传承着中国医学的精神。目前,一方面希望通过中医进行保健和治疗的人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有人对中国传统医学持怀疑和贬抑,评价中医不科学,所以中医不可信。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发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几千年来经中国医界人士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原始系统论医学理论。今天,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现状,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反差和貌似复杂的悖论,值得研究。本文拟以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作为理论框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二、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内涵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科学假说指“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它是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并非科学认识的目的,而是人们认识自然界事物本质和规律常用的理论思维方法和手段。

任何科学理论确立之前,往往有一个“建立假说”的阶段。人们常常通过大量的观察并积累一定的事实材料,对研究对象的某些现象和规律作出假定性的说明和判断甚至预见。

三、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视角下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性分析

科学假说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科学假说是建立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并经过一定实践验证的理论。二,具有相当推测性。其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不够完善的科学知识和不够充分的事实材料推想出来的,还不是对研究对象的确切可靠的认识。三,具有明显过渡性。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推测性的对立与统一,是真与假的对立与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的转化条件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假说的唯一客观标准。中医基础理论在整体上符合科学假说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如下:

第一,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原则,中国传统医学作为经验医学,由中医药从业医师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就像剧毒的砒霜在中医里可以入药,但它的用量是由严格限定的,这正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以大量医案、医方等方式把结论记载留传下来。

第二,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具有一定推测性。张方,李炜芳指出,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如系统论和演化论思想等。根据其“天人合一”理论,发展了丰富的象思维模型和方法,在人体生理、病理方面掌握了一定事实材料之后,根据以往掌握的确定知识,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特点,总结病因病机理论,并在诊断治疗中加以验证。但这些认识仍有一些思辨成分,还不是人体生理病理方面完全可靠的确切知识和理论。但是,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不一定是“错误的”或“迷信”,因为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原先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可能在未来经过验证成为科学理论;

第三,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与现代科学概念下的科学理论相比较,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差别很大。倪培民指出,中医里面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与近代西方的理性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基本原则、公理和检验知识的标准有很大的不同。郑子新[4]认为,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两千多年来仍有顽强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包括宇宙观、自然观、整体观、辨证观、论治观和平衡观及其治疗作用顺应人体生理病理规律而不干扰生命活动的自然性。因此,我们相信,随着现代技术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不断应用,很多原始形态的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发生了接轨和融通,因此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从假说到科学理论明显的过度性特点。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先师们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基本的系统论的理论思想,几千年来从诞生一直到今天还在指导着中医医师进行临床诊症治病的有效的医疗实践。同时,中国传统医学是典型的经验医学,其诊治原理、原则和方法是中医药从业医师几千年来反复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些数据也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只不过中医药以经方的方式把最精华的结论记载留传了下来,而把几千年来中医药从业医师亲自尝试各种入药的原料的实验和配伍实验过程和患者服用的效果观察资料遗失了。不能因为这些历史资料的遗失而简单粗暴的认定中国传统医学是没经过实验而总结出来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中医基础理论没有经过实验验证”。

中医基础理论中确实存在着假说现象,这和其他任何一门学说并无二致。假说与科学理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科学的理论都是先提出一个假说,然后在经过试验验证,经过试验验证的假说就是科学理论。对于一个科学假说是否能够成为科学理论的问题,我们分两种情况来探讨。第一种情况,在“科学”或说“实验科学”不断发展的时空框架下,肯定有一些假说没有相应的实验条件,那么,我们只能通过理论来检验。这种理论上的检验包括假说的逻辑完备性、假说的逻辑简单性、假说的解释和预见功能。第二种情况,我们既可以理论检验,又可以进行实验验证,包括直接验证和间接验证。实验医学的手段可以完成这样的验证和论证。最终,那些经过理论和实践双重检验的假说,有的直接成为科学理论,有的经过修正、补充发展成为科学理论,有的被淘汰。

科学假说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正相反,假说的作用十分重要。论者贺新华、刘奇研究认为,首先,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这是不言自明的,因为科学研究就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路径不断前进发展的。第二,假说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假说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动性,它在科学思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的繁荣。最后,错误的假说对科学的发展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我们把中医基础理论基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看作假说。到目前为止,这些理论的综合程度现代实验科学还无法验证,这种情况说明,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未知领域,有待于今后不懈的探索。但是,五千年来中华医学的诊疗实践证明,依据这些理论进而产生的藏象理论、病因病机理论、治则治法理论等在逻辑上的确具有完备性、简单性以及极强的解释和预见功能。而且,这些具体理论目前正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实验研究:在临床上,研究者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辨证论治,从“治未病”到“治已病”,诊疗活动都在日益深入开展。在科学研究中,从脏腑经络到器官组织,到细胞水平,到基因分子水平,其中很多都已证明中国传统医学的假说确实是“科学理论”。

事实上,中国传统医学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不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中尽善尽美,她也是需要不断发展前进的。假以时日,中国传统医学将日益朝着更深入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如果今天,打着“科学”的旗号对中国传统医学轻易否定或贬疑,那绝对不是科学的态度。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理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或“好的”,即“真”与“善”不是一个概念。对于医学问题,这一点我们尤其需要讨论。十七世纪以后,在西方实验科学框架下,飞速发展起来的以生物医学为核心、以科学实验为手段的现代西方医学,虽然目前全球普遍接受,但她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静止状态。因为医学解决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人作为具有生命活力和主观能动性的生物体,既具有生物学属性,又具有社会学属性。所以西方现代医学的“实验科学”或“还原医学”模式也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因此,对于医学研究与实践,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都必不可少。

中国传统医学,在继承古代医学界的经验与智慧的过程中,应在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的立体框架下全面快速发展,更高效更精准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因此,言说“中国医学不科学”有其合理成分,因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所有原理不可能全部认识完成,这个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传统医学诊疗的有效性,是这门学问值得深入研究的根本原因,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对她的发展。而言说“因为中国医学不科学,所以它不可信”的人,则是对二者双重的误读与误解――对中国医学的偏见,同时对“科学”的迷信。

四、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经过现代实验验证。但根据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的内涵,这些理论应该具有学术价值。显然,中国传统医学基础理论已经满足了科学理论在形式上的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概念、模型和规律表述,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先将之看成科学假说,再经过不断实验验证,其中一部分理论将成为未来的科学理论,成为由科学概念、命题判断和命题系统组成现代言语体系。当然,这一认识的达成也需要中国人早日建立充分的民族自信心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作者希望,在中国医学新兴的科学技术和传统优秀文化实现再次腾飞、复兴之前,希望国人包容、自信心态的养成过程早一天完成,对“中国传统医学”与“科学”的关系也能更好地认知。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13-ZD-105):中医药文化国际价值及其对外翻译传播研究。作者为项目主持人。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张方,李炜芳.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现代科学价值[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73-1774.

[3]倪培民.中医的科学性与两种科学概念[J].哲学分析.2010,1(1):139-146.

[4]郑子新.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与现状和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682-683.

[5]贺新华,刘奇.医学辩证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中医基础理论气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难点问题。如何突破这些教学难题,则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体会针对其产生的原因,合理采取相应的方法。

1 哲学思辨中医基础理论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许多问题需借助哲学思维方能获得合理的解释。相反,学生普遍缺乏中国古代哲学知识,更谈不上进行哲学思辨,从而造成理解上的诸多困难。有鉴于此,《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当强化中国古代哲学知识,培养学生哲学思辨,以化解难题。如脾主运问题的认识就在于五行的逻辑推导:脾在五行属土,土能生养万物。《管子》云:“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春夏秋冬四时皆禀土气,靠土以养,这一观点被引入中医学后,则有“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之说。至于“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则是执“天地合气,化生万物”这一哲学原理类比推理而产生。肺为华盖,为人身后天之天;脾归属土,为人身后天之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吴医汇讲·辨脾胃升降》云:“盖脾……其属土,地气主上腾,然后能载物,……是脾之宜升也明矣”。藉此思辨,故有脾能升运之论。

2 拓展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除中国古代哲学对其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外,中国古代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农学、生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军事学、数学以及冶炼、酿造等知识和技术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气象学知识促成了六学说的产生,军事学知识促进了治疗原则的建立。然而,学生对上述中国古代诸学科知识大多不甚了解,导致无法深入地认识中医基础理论的渊源和内涵。因此,《中医基础理论》教学需引导学生广涉博学,拓展知识,以突破难点。即《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谓“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如十二经脉就与古代地理取象类比有关。《灵枢·邪客》云:“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其中十二经水即中国汉代以前所说的清、渭、海、湖、汝、渑、淮、漯、江、河、漳十二条河流。因为十二经水“受水而行之”,则十二经脉“受血而营之”,两者其象相应。

3 举例论证

中医基础理论并非纯思辨而形成,它既凭借经验事实的引导,又力求经验事实的验证,蕴含着丰富的实证事例。因此,《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某些从理论上难以讲清、以致学生不易理解的难题,可通过选用学生比较熟悉、易于体察的事例来说明之;即使理论上讲得清楚的问题,通过举例论证则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肺合皮毛理论,可举体表受寒时,人体会出现鼻塞、打喷嚏、咳嗽等症状以阐明之;通过人在悲哭时抽泣,大喜时心胸舒畅,发怒时面红目赤,过思时食欲减退等事例,可推理出五志分属五脏理论;联系大汗后人体会出现少气懒言、体倦乏力等现象,可加深对“津能载气”理论的认识;而对经穴刺激引起的局部酸、麻、胀等感觉及沿经脉走向传导,则说明经络有感应传导作用。

4 化整为零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有些大型问题较为复杂,教师不易讲清,或学生难以理解,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即将一个大型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型问题,逐个加以突破,以化难为易。如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功能。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脾主运化的具体作用,教学过程中可将其分解为两个过程—化和运:化是指经脾气的推动、激发作用,水谷得以消化;运则指精微经脾气的推动、激发作用由胃肠吸收,再由脾气的转运作用输送至全身各脏腑。而根据运化的对象(固态饮食物和液态饮食物)不同,又可将其分为两个方面: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运化食物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并转输其精微(谷精)的功能,运化水液是指脾气吸收、转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而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

5 融会贯通

《中医基础理论》各部分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相对独立,故教学时就分别论述;密切相关,则教学时要融会贯通。否则,就会带来理解上的困惑。众所周知,脏腑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各自具有特定的内涵,却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理解脏腑生理特性需要结合生理功能。如心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而心脉以通畅为本;心有主神明的生理功能,而心神以清明为要。故心的生理特性自然是主通明,通即通畅,明即清明。反之,联系脏腑生理特性对理解生理功能也大有裨益,如肺主行水生理功能其实是肺主宣发肃降生理特性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肺气宣发,将脾转输至肺的水液向上向外布散;肺气肃降,将脾转输到肺的水液向内向下输送,如此,肺气就能推动水液运行至全身。

中医基础理论气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时间医学;肾主骨;藏气法时;肾应冬

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是研究生物现象与时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在自然界中,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的生命活动均呈现节律性,具有周期和振幅等特征。《子午流注针经》为我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时间针灸学专著。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在其著作中描述了动物活动的周期性,hippocrates 在其著作中也有关于医疗和季节关系的描述。跨时区旅行的jet-lag、“三班倒”等问题均引起学者对生物节律研究的兴趣。有些科学家还从某些生物活动是按时间的变化而进行的事实,得出了“生物体的活动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的节律”这个推论。

1  《内经》藏气法时思想是时间医学的最好例证

1.1  《内经》藏气法时思想的内涵

《内经》藏气法时思想即五脏之气,象法于四时,又有“五藏应时”的说法。具体来说,是人体内在的脏腑生理机能,与外界时辰季节具有同步的相应性变化。其内容包括“肝应春”、“心应夏”、“脾应长夏”、“肺应秋”和“肾应冬”。在以往的研究中,有时仅把它作为一种人体与自然相关的生理现象来研究。笔者认为,中医学对藏气法时的认识远远超出了藏与时相关这样一个朴素的认识,而是欲从时间结构的角度认识人体生命,以解释各种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规律形成的本质和基础。也就是说,通过对不同时相中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表现于外的状态的观察和分析,来认识和探讨内在脏腑的实质。这是中医学与从空间结构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西方医学的最主要区别,也是形成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

1.2  “藏”和“时”是生物信息转导系统

“藏”和“时”相应体现了人体脏腑功能的一定规律,“时”为外在的激发源,“藏”为内在的接收靶点,两者的相应性活动是有序又有质的生理效应过程。这与既有物质基础又能体现生物整体工作方式的生物信息转导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以往松果腺冬夏对性腺调节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松果腺与甲状腺的关系中研究肾与冬时相通相应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信息转导系统,并从信号分子之间的相关性变化中探讨机体整体功能状态工作方式,阐述中医学用藏与时相应归类脏腑功能理论,这在目前脏腑实质研究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领域,对揭示中医理论从多因素多层次统一认识生命过程的本质规律、深化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实质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2  基于“肾应冬”理论的“肾主骨”研究

2.1  肾本质的研究

笔者选择肾系统来研究,一方面是因为肾“藏五脏六腑之精”,在脏腑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在肾本质的研究方面,沈自尹院士及其研究组大量研究证实,肾阳虚的发生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性腺、甲状腺、肾上腺)不同层次的功能紊乱相关[1],这表明,中医的肾与上述三个轴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程世德教授提出“四时五藏阴阳”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并强调人体是以五藏为中心的外应四时阴阳、内合六腑、五官、五体、五华等组织器官的五大功能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2]。

笔者曾根据中医学“肾主生殖”的基本功能,研究了性腺轴在冬季的相应性变化。由于中医肾除了“主生殖”外,还有“主骨”的功能,因此,笔者选择了对骨的新陈代谢、脑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甲状腺为依托,进一步对“肾应冬”的生理机制进行研究。甲状腺轴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组成。研究证实,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骨代谢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在成骨细胞膜上存在t3受体,还能影响破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3-5]。这与中医“肾主骨”的特性极为相符。

2.2  《内经》关于“肾主骨”理论的论述及研究

“肾主骨”理论最早由《内经》提出,《素问·宣明五气》云:“五脏所主,……肾主骨。”“主”,有主持的意思。“肾主骨”包含肾主养骨骼以及二者生理功能方面的联属关系。《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其充在骨。”骨骼起支持人体的作用,为人身之支架。骨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主要是依赖于骨髓的营养。骨髓由肾精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肾生骨髓”,“肾充则髓实”,提出髓的生成为“肾主骨”提供了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所主之液可化生骨髓,骨髓又滋养骨骼的生理关系;同时还指出了肾主骨在病机上的相互影响,如果肾精不足,则会出现骨骼病变。《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藏精于肾,……是以知病之在骨也。”《灵枢·本神》曰:“精伤则骨酸痿厥。”反之,骨骼的病变可以伤及骨髓,累及肾。亦即是说,骨的发育或虚损与肾有关。故《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提出筋骨的鼎盛时期,女子在28岁,男子在32岁。现代研究证实,骨矿含量最高的年龄为30岁左右,此后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少[6]。

中医学脏腑的概念是集合了解剖学、生理学及病理学的一个综合的概念。中医学对肾的功能定义可以概括为解剖学意义上的肾脏的功能,同时作为广义的综合功能意义上的肾,具有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等功能,即包括了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乃至于神经系统的功能。中医学中“肾”的上述两方面功能均与骨代谢的调节有关。因此,肾主骨理论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解剖学的肾脏对骨代谢的影响,其实质主要指肾脏1α羟化酶的活性及肾脏对钙磷代谢的调控;二是广义上的肾即包括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不同环节、不同层面功能的概括[7]。以上两种中医学“肾主骨”理论的认识是从20世纪80年代黄铎香、梁德任等发展起来的[8-9]。

3  从时间医学探讨“肾主骨”理论研究深化了中医藏象的研究工作

虽然从理论上对中医基础理论中藏象概念的时间构成已经受到关注,但从实验实证性研究上仍比较欠缺。笔者认为,应从整体调控思想出发把中医理论体系的传统思维模式融入实验设计和研究中,从多因素多层次对生物整体调控信息转导系统的实验研究中,以肾应冬时生理机制的研究为切入点,对中医藏象既基于实质器官又高于实质器官,以“时”测“藏”的内涵进行探讨。以往中医学主要以病理推生理,以药物作用推测脏腑功能的方法来研究藏象;而上述方法的特色在于直接对正常生理状态下维持协调整体动态平衡状态的机理进行研究。这种把整体信息转导观念和松果腺与下属靶腺及细胞信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目前在国内外都尚属刚刚起步。

【参考文献】

 

[1] 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互补[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4):4-7.

[2] 程世德.内经理论体系纲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5.

[3] abu eo, bord s, horner a, et al.the expression of thyroid hormone receptors in human bone[j].bone,1997,21(2):137-142.

[4] allain tj, yen pm, flanagan am, et a1. the isoform-specific expression of the tri-iodothyronine receptor in osteob1asts and osteoc1asts[j].eur j clin invest,1996,26(5):418-425.

[5] allain tj, chambers tj, flanagan am, et al. tri-iodothyronine stimulates rat osteoclastic bone resorption by an indirect effect[j].j endocrinal,1992,133(3):327-331.

[6] 唐世技.浅析肾主骨理论与原发性骨质疏松[j].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4(9):22-23.

[7] 朱飞鹏,李冬华.肾主骨理论的现解与补肾法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6):9-11.

中医基础理论气的概念范文第4篇

摘 要:“辨证论治”一词自提出之后,由于未有准确而统一的概念,因而产生多种误用情况,主要可分为五大类,前二者包括:第一、使用了病、症和证的新定义,其实这三者本身含义基本相同,均是指“临床表现”的意思,新定义使中医教材变得混乱;第二、关于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其中的“辨病”可分为“辨西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和“辨中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两大类,前者并非理论上的结合,而是临床优势互补,后者则是从根本处已经结合了,无需另提结合。

关键词:证;证侯;辨证;辨证论治;辨证施治;用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616-02

Five Types of Misusing on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1st Part)

Lee Yu-ming

(Dongzhimen Hospital, The 1st Clinical School Affilia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700,China)

Abstract:Since the phrase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raised, because of no accurate and unity on its concept, it causes several misuses, which could mainly divide into 5 categories. The former two categories are: Firstly, the use of "Disease, Symptoms and Pattern" by new definition, in fact these three words share the same mean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he new definition made the Chinese Medicine textbook more confusion; Secondly, about the integration on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nd Disease identification, in which the "Disease" can be divided in the "integration of identifying the disease by Western medicine and Pattern on CM", and "integration of identifying the disease by CM and Pattern on CM" two major categories, the former one is not integration on theory, but is complementary on clinical strength, while the latter one is already integrate fundamentally, it is not necessary to mention integration.

Key words:Pattern;Zheng;Patter identification; Sydrome differentiation; Patter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Treatment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Misuse

收稿日期:2010-10-13

作者简介:李宇铭(1981-), 男,香港人,博士研究生,香港注册中医,研究方向:仲景学说理论、经典方药量效关系规律。

“辨证论治”是指按照辨别证候时所获得的依据,经过分析后作出治疗方法的判断,是中医的主要特色之一。其中“证”即指“证侯”,本义是指能够反映疾病本质的“临床表现”。可是,自50年代起提出“辨证论治”一词后,一直未有统一且准确的概念范围,因而发展出许多新的看法,虽然是戴着“辨证论治”的名,实际上却是指别的概念。综合了众多学者的看法,这些误用主要可归纳为5个方面。

1 病 症和证的新定义

1.1 问题的形成

中医教育的统编教材中,对“证”、“辨证论治”使用了新的定义,因而造成了新的问题。如在5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1]。”而6版教材更分开了病、症和证三者的定义:“病是指特有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证既不是疾病的全过程,也不是疾病的某一项临床表现,而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因、病位、病性和正邪关系[2]。”

1.2 误用的矛盾

如果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病理概括”在中医术语上来说就是“病机”,病机在中医理论上必然是阶段性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证”等于“病机”。

马克思说:“如果现象型态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3]。”由于我们不能直接看到事物内部的本质,本质不是透过“辨析”而得,而是需要从外在表现观察分析才能获知。本质是必须透过对现象的抽象思维而认识的,因此辨证论治所“辨”的,不是病机,而是临床表现,即“证候”。

再者,“病机”和“证”是在《内经》时已经有的两种不同概念,现在把他们合二为一的话,当我们面对古代众多的医学典籍时,必然造成学习上的混乱与尴尬。把证的含义扩大和改变,“既不能准确、清楚地表达出中医学的诊治规律和基本特色,又造成了中医学常用术语、概念的混乱,并且给中医理论的规范化和对外交流都带来了有害的影响[4]。”

这种把“病”解释为疾病全过程的病理概括,而“证”是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在这个定义下引申出多种问题,如在《伤寒论》中,太阳病整个发病过程的病理是怎样的?太阳病分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中风、伤寒、温病等从这个定义来看是“病”还是“证”?外感风寒所引致的外感病,其全过程的病理概括是怎样?这些都难以回答。即使是《中医内科学》里面,能够把每一个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但仍不等于疾病全过程的病理概括。如果从中医角度来看,中医在临床所能辨别的只能是“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机必然是阶段性的,而不可能说清某一疾病的全过程。

类似的问题不单出现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亦普遍存在在各科教材里。因为在病、证的新定义下,产生了很多新的“证”,而却又没有实际的临床意义,“这些新证的涌现,实质上是对教材中证概念混淆的效法与惩罚。在本来已混乱的证概念中,重新加入众多不规范的新造证,更使这种混乱雪上加霜。”[5]

1.3 正确的认识

要了解疾病的全过程,是透过对“辨证方法”的认识,比如六经辨证可以解释伤寒外感病的传变规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可以温热病的传变规律;脏腑辨证可以揭示疾病在脏腑之间的传变关系等。但实际上,疾病的演变是千变万化的,难以用某一种辨证体系去解释清楚疾病发展的全过程,因此临床上主要是透过每一次对病机的诊断,灵活地评估疾病的趋势。

2 辨证和辨病相结合

“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是近数十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几乎成为中医界的共同目标,其含义一般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指辨西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二是指辨中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

显然,以上两者所指的“证”,是指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而不是证的本义。但除此以外,这种说法亦存在不少矛盾,以下分别讨论。

2.1 辨西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

2.1.1 问题的形成 此种结合的提出,一般认为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有局限性,因此应该要运用西医辨病的方法来补充其不足,互相取长补短[6-7],甚至认为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8]。

2.1.2 误用的矛盾 但如李今庸指出:“说‘辨病施治是把祖国医学的辨证施治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从‘辨证施治到辨病施治是我国医学发展的必然规律’,这是两种非常荒谬的错误论调。其结果只能给人民的健康事业带来危害,给中医学发展设置障碍。”[9]

众所周知,中医跟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利用西医的辨病方法,或能够提高临床总体疗效,却不可能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因此属于临床上的互相补足,而没有在理论层面上达到真正的结合。

2.1.3 正确的认识 因此,“辨西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的内涵,是指临床上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当我们为了提升临床疗效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在互勘过程中逻辑方法不严密的错误……如形成简单的证型、症候群模式,证的机制被病的机制掩盖,将西医的微观指标与证相套,然后执此指标为证的标准以深化辨证”等等[10]。

2.2 辨中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

2.2.1 问题的形成 不少学者指出,中医本身是有辨“病”论治的内容,如有说:“在辨病论治基础上的辨证论治才是中医学临床诊疗的完整模式和固有特色[11]”;更从古代开始溯源认为中医具有辨病论治的体系,应以辨病论治为基础,辨证论治为主导[12];《金匮要略》中是以辨病治疗为特点等[13]。此等提法十分普遍,但其实也是对中医辨证论治的误解。

2.2.2 误用的矛盾 从文字的本义上看,“病”跟“证”、“病证”的意思基本相通[14],都是临床表现的意思,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从根本处已经结合了,不须另外提出辨病论治。

强调“病”和“证”的区别,即与前述教材中提出的疾病“全过程”与“阶段性”的问题一样,中医所重视的是疾病的病机,病机必然是阶段性的,中医也不可能把疾病发生的全过程说清楚,疾病的全过程是体现在辨证的方法上。实际上硬要在中医的理论中分开:“病是全过程、证是阶段性”,这并不符合中医理论本身的原意。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指出辨证论治是中医的诊疗主要手段之一,除此以外,还有辨病论治和对症治疗[15];还有学者相继提出中医除了辨证论治以外,还有辨病论治、辨症论治、辨体论治等[16];亦有说辨证论治包括局部辨证论治和全身辨证论治[17]。实际上“辨证论治”一词其实已经包含了以上的内容,不需要创造一些新的术语去补充,以免造成更多混淆。

2.2.3 正确的认识 因此,“辨中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的说法,本身所指并不清晰,其本质的内涵是想强调“辨别证侯”时需要注意证侯的多层次、复杂性,亦需要以辨证的方法来注意疾病发展的整个演变过程。

参考文献

[1] 印会河.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8.

[1] 吴敦序.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7.

[2] 马克思[苏]. 资本论(第三卷)[M]. 北京: 三联书店, 1950: 959.

[3] 成肇智, 李咸荣. 病机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J]. 中国医药学报, 1994, 9(5): 5-8.

[4] 梁茂新, 洪治平, 李东安. 中医证名问难[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8, 10(3): 101-102.

[5] 戴高中, 沙玲. 关于辨证论治的思考[J]. 医学与哲学, 2001, 22(4): 51-52.

[6] 丁成华. 略论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优势与不足[J]. 中国医药学报, 1994, 9(5): 5-8.

[7] 钟伟. 关于建立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体系的探讨[J]. 医学与哲学, 1996, 17(6): 316-317.

[8] 李今庸. 灵魂不能丢,优势要发扬[J]. 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3(2): 41-42.

[9] 匡萃璋.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两个参照系、两种对象的互勘[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 23(2): 82-87.

[10〗 毛德文. 辨病论治研究的方法学探讨[J]. 湖南中医杂志, 2002, 18(3): 1.

[11] 朱文锋, 阳晓, 王行宽. 辨病论治体系初探[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20(6): 2-5.

[12] 朱文锋, 阳晓, 王行宽. 从金匮要略看张仲景的辨病论治思想[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 19(3): 24-25.

[13] 符友丰. 证候著论训诂一瞥[J]. 医学与哲学,1993,5:19-21.

[14] 吴敦序.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7.

中医基础理论气的概念范文第5篇

1明确培养宗旨和教学目的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长期同疾病作斗争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卫生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我国的历史还是世界各国的实践,均雄辩地说明:中医是科学的,中医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医教学既要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又要创立我国的新医药学,以便更好地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服务。

要让学生明确每个章节、每次课程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根据具体教学目的的相关要求,对重点、难点要讲透,使学生对此有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掌握教材的精华部分,同时能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课堂上反复强调,用案例来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及时给与补充说明。通过对教学目的认真分析,对相关内容的讲解,让学生能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内容的理解及应用。

2合理处理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突出

中医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笔者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应讲授的教学时数,突出重点,突出实用,主要讲授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中医基础理论,介绍中医的理论知识,分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诊法、辨证、治则与治法等,为学习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部分的辨证内容中,穿插讲授中药、方剂及临床的有关内容。第二部分扼要介绍深受基层医务人员欢迎的针灸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如针刺法、经络腧穴、灸法及拔火罐、常见病的针灸治疗等内容。因本课程理论学时较少,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处理教材内容,确定重点、难点。对次要内容则引导或督促学生自学。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包含丰富的知识和哲理,奥妙无穷,而学生思辨能力不足,所以要学好这门课程,首先要了解其知识结构,扎实地掌握其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因此在教学中,以讲为主,突出重点,难点,疑点。因为学时的限制,无法面面俱到,要分清主次。

学习中医,最终还是要辨证论治,而辨证又是论治的前提和基础,辨证的理论基础就是脏腑的生理病理,脏腑生理在整个中医教学中的地位就显得十分突出。然而教材中各脏腑的生理功能,无非就是几条抽象的条文,学生难以理解,如脾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脾主统血,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等。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都是由脾主运化功能衍生出来的;临床上的病变多表现为运化功能失常,如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等。所以脾的功能中脾主运化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只有将这个功能讲深讲透,让学生理解脾主运化,脾与其他方面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才能推断出脾的病理变化。再如“证”的概念,很多学生对这个概念比较模糊,易与“症”相混淆,而中医病因、诊断和治疗都围绕着“证”,所以必须把“证”的概念讲清楚,并与“症”、“病”区分开来,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辨证。

3教学方法得当

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是填鸭式的教学,满堂灌,照本宣科,方法单一,而中医内容相对枯燥,学生难以理解,以至于在课堂上学生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学习厌烦,弃学等不良现象,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定目标。而在中医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一切教学过程都围绕学生展开,充分利用纲目法、归纳法、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力求提高教学效果。

3.1纲目法

纲,即是每科的绪论和每一章节的概述,讲好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于深入学习非常重要。例如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代表药为麻黄、桂枝、荆芥等,这类中药性味多辛、温,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功效是发散风寒,辛温解表,这是共性内容。不同点有:麻黄还能利水消肿,宣肺平喘,而桂枝还能通阳化气等,只需记药物属于哪一类的中药,结合其不同点、主要功效、主治等,自然就掌握了各种药物,方剂也可按照同样的方法去掌握。

3.2归纳法

笔者不仅教案、板书采用归纳法书写,每次下课前或者每章节也运用归纳法进行总结,并将前后、纵横有联系的内容综合整理,归纳对比。这种归纳总结可以由学生进行,也可以教师提出要点,让学生加以发挥,最后教师作出总结。中医知识内在的相互关联,用简单的文字概括繁杂内容,难以记忆可通过归纳使它容易记忆,便于理解。如脾气虚的辨证要点是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和气虚证,脾气虚的临床表现即是纳呆,腹胀、便溏,少气懒言,疲倦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心血虚的辨证要点是心的病变特点和血虚证,心血虚的临床表现即是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手足发麻,眩晕,舌淡、脉细。归纳学过的知识去掌握新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3案例教学法

中医案例式教学法是中医教学的特点之一,在中医基础和临床教学中都被广泛使用,能有效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但是相对传统的中医案例式教学法仍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气氛相对沉闷,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得不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笔者采用多媒体视频临床资料采集’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进行动态式案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4互动式教学法

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联系曾经接触过的、学过的知识,提出一些相关知识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例如讲解病因中风邪的致病特点时,就可用引导式的发问:为什么感冒时最常出现的症状是头痛呢?为什么平时出现的病症最多的就是感冒呢?学生可能有很多种答案,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风邪的致病特点去考虑。学生就可以纷纷发言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各种各样的答案得出要掌握的内容:感冒的主要病因就是风,因为风是阳邪,侵犯阳位,所以最常出现的是头痛。而一年四季都有风,所以平时出现的病症最多的就是感冒了。例如运动后出汗多就应该要避风来预防感冒。通过诸如此类的层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联系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3.5其他教法

趣味记忆法(趣味方歌)掌握方剂的组成,如枳实导滞丸,主要包括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这些药物,如果单纯这样记忆,就很容易忘记,但如果采用趣味方歌的话,“三黄猪(术)只(枳)谢(泻)神灵(苓)”,这就容易得多,而且很难忘记了。还有重复记忆法记忆中药的功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