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观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提出
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学术范畴而被严格界定和科学论述,严格地说是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人们对政府管理活动进行新途径、新方式、新模式和新机制的探索开始的。在学术界,诸多专家和学者对政府管理创新问题有着研究兴趣,并撰写出相应的理论成果,对于指导政府管理创新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和价值,但多数研究仅仅局限于政府管理实践活动层面上,没有突破政府管理学的理论境遇和思维逻辑,难以摆脱传统政府管理创新理论的羁绊与禁锢,认为政府管理创新就是管理理念的革新、管理方法的改进和管理内容的变更和管理手段的变换,将政府管理创新视为外在于管理环境而独立存在的实践活动。
近年来,一些学者将政府管理创新研究的主题转向了理论分析的方法论层面。生态学强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共生和持续演化,其所内涵的动态、多样、平衡和有序的思想使得其逐渐成为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有效工具。如果将政府管理创新置于生态学的理论视野内加以审视,可以发现:政府管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其与所依存的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和共生关系;不论在构成要素方面,还是在要素之间关系方面,乃至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方面,政府管理创新都处于一个构成要素多样、环境因素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可以将这个系统理解为“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
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典型形态,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第一,必须由人和人围绕的政府管理创新要素、条件、活动组成。人和政府管理创新要素、条件、活动既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构成要素,也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实际载体。第二,基本构成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机制。第三,具有特定的功能,这是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组成要素的新功能,这种新功能是由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和结构决定的,而单个构成要素则不具备,一旦特定功能被取代,系统就会面临升级转型或者解体消亡。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才是所谓的生态性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任何条件的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都会影响到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活度。
二、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培养政府管理创新的生态认知。认知是行动的先导,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行动过程及结果的绩效水平。目前,一些地区政府在进行管理创新时,既不充分了解自身的管理实践情况,也不全面顾及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外环境,进而造成政府管理创新过程的不通畅和创新绩效的不明显,严重影响了政府管理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营造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梳理政府管理创新要素的内在关系,规整政府管理创新的各种环境条件,实现要素关系和环境条件的动态平衡与协调统一,有利于培养政府管理创新主体的生态认知,使其在政府管理创新过程中既注重要素、环境条件的客观性,也强调要素关系和环境条件利用的差异性和整体性。
其次,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创新的生态价值。生态文明的不断崛起和生态意识的渐入人心,使得生态理念逐渐成为指导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理念,人们在评价实践活动价值时,不仅考虑实践活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也越来越考虑到实践活动的生态价值。对于政府管理创新而言,生态价值也是其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每个政府管理创新活动都可以视为一个生态系统,构成这一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例如创新主体、创新对象、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机制等,由于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有所差异,因而这些构成要素的生态位也各不相同。论文参考,意义。每个要素生态位的错位都会直接影响到系统内部要素关系的稳定,进而影响到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有序发展。这也正是目前部分政府管理创新绩效不明显的原因所在。论文参考,意义。通过营造生态系统,来实现政府管理创新要素功能和要素关系的最优化,进而提高政府管理创新的生态价值。
最后,有利于增强政府管理创新的竞争优势。对于政府管理创新主体而言,对自身情况和内外环境条件的准确认知是其合理利用内外环境因子,充分发挥管理创新竞争优势,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要有效调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生态关系,使它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作用。要素和要素之间关系的重叠竞争,要素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无序紊乱,都会造成政府管理创新要素之间的功能妨害与效能内耗,进而影响到政府管理创新竞争优势的提高。为此,在内部层面就需要保持政府管理创新要素之间关系的有序稳定,在外部层面就需要保持政府管理创新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正常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内外层面的有机结合形成平衡有序的生态系统,使得政府管理创新过程得以持续开展,竞争优势得以有效提高。
三、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
在持续不断的运作过程中,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逐渐形成了协同共生的内外环境关系,体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复杂性、动态性和自校性等基本特征。
1.整体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类似,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它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在不断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与内外部环境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空间形态既可以表现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也可以反映政府管理管理生态系统的未来发展取向;既可以为政府管理创新目标的确定、创新方向的把握和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也可以为相关
主体了解政府管理创新的本质和规律提供重要参考。论文参考,意义。政府管理管理生态系统的空间形态主要由社会空间、经济空间和自然空间组成,社会空间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政治空间、教育空间、文化空间、科技空间和制度空间等;经济空间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价值目标的主要指向;自然空间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也是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的空间范围。自然空间对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直接性和客观性。三个空间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统一的空间形态,共同制约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存发展。论文参考,意义。
2.层次性。结构是要素之间关系的结合形式和联系状态。系统结构是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状态以及各要素之间的比例特点。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组成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形式以及各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形式。论文参考,意义。由于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既是社会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也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发展演化规律的有机系统,因此,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既表现社会生态系统的部分性质,也表现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特征。从规模大小上,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可分为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主要以社会环境结构为背景,中观结构主要以区域社会环境结构为背景,微观结构主要以某个政府的具体管理环境为背景。从时空维度上,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可分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纵向结构主要是各级政府行政级别的大小不同形成的结构,横向结构主要是同一级别政府部门形成的结构。宏观中观微观结构相互渗透、纵向横向结构彼此交融,共同形成动静结合、纵横交错的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网络结构。
3.复杂性。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是由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组成的有机系统。政府官员、政府工作人员和政府管理创新研究人员等构成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主体;对生态主体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各种生态因子的结合构成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等,各层面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对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运作产生影响。不同的生态主体拥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同一生态主体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也需要不同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主体之间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影响环境的能力,并不断实现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演化。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经济发展的快速化、社会竞争的激烈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日渐明显,分配差距的拉大、腐败现象的蔓延、阶层分化的多元等社会问题也开始出现[1],使得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更加复杂,给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运作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
4.动态性。在生态学的理论视域中,生态因子是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界环境要素。论文参考,意义。生态因子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各种生态因子的有机结合形成生态环境,每个生态因子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或可调剂性。同样,组成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的因子都是生态因子,各种生态因子对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推动或者制约作用。按照表现形式,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因子可分为社会生态因子、经济生态因子和自然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包括文化因子、教育因子、社会制度与政策因子、国际政治因子和科学技术因子;经济生态因子包括消费市场因子、物资市场因子、资金市场因子、劳动力市场因子、产业与产业结构因子、交通因子、通讯因子、国际经济因子;自然生态因子包括地域地缘因子和自然资源因子。[2]各种生态因子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任何生态因子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的变化,进而影响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
5.自校性。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自校平衡性更具有主动性,这是由于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人具有更强的意识性和能动性。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受制于外部环境,它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环境发展变化的具体要求,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从过程机制上看,自校平衡主要是由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不平衡所致。物能流转的不平衡往往会带来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功能的不稳定,影响政府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为了保持系统内外环境关系的平衡有序,政府管理创新主体就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这些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管理创新主体通过优化关系结构、调整功能机理和整合运作机制来保持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平衡有序;二是通过适当改变环境因子、规整环境条件和调试环境空间来实现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景春.研究生党建创新的SWOT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46-50
[2]梁嘉华等.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企业竞争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2-25
关键词:概念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建构概念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颁布实施,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最大的特点是提出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观点。新课标指出,初中生物学教学应围绕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建立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精选的50个重要生物学概念教学,引导学生对概念事实的感知、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认识事物的特征形成概念,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主体地位,引领整个生物学教学。并与国际科学教育“少而精”的原则接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讲授、教具演示、实验探究、资料分析、小组讨论等,不过,“导学案”也是一种重要方式。“导学案”的最大特点是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从教师的角度讲,“导学案”渗透了教师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分析、理解、定位,对学习活动的组织、引导、学法的指导等;从学生角度讲,“导学案”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有序、有效地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建构知识。因此,“导学案”是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学生主动建构重要概念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导学案”通常有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总结、课堂检测等环节,充分发挥好每一个环节的引领作用,可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起重要概念。
下面以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节课第一课时为例,谈一谈“生态系统”这一重要概念的建立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锁定重要概念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生态系统概念及生态系统组成,既是本节课教学目标,也是本节课要建立的重要概念。在编写“导学案”学习目标环节时,教师要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提出学生学习活动要建立的生物学重要概念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简明、易懂的语言阐述学习目标,指明学生学习的方向,引领学生建构重要概念的学习活动,使师生双方的活动能做到有的放矢。
1.说出生态系统的定义。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3.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
二、倡导自主学习,独立感知概念
自主学习是建构重要概念学习活动的基础,设计“导学案”环节时,主要以问题、填写关键词、识图等形式进行加工编写。引导学生阅读原文,感知重要概念,整体把握重要概念中的关键词。使学生能结合教材通过自学完成任务,对重要概念做初步了解,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生成新的问题,为合作探究、深入理解重要概念做好铺垫。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____________内,_______与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各种成分组成,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后者包括绿色植物、________和________等在内的所有生物,根据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它们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开展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概念
此环节是建构重要概念的关键环节,承载着对重要概念内涵的理解,是借助于丰富的思维活动建构重要概念的核心学习活动,是对重要概念中抽象点、复杂点、关联点等化解的思维碰撞过程。激烈的思维活动需要多样的学习活动支撑,“导学案”可通过设计“认一认”“找一找”“写一写”“说一说”“议一议”等一系列思考讨论类活动,将要探究的重要概念问题化、具体化、活动化,创设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景,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基本活动单位,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概念的内在要素及相互关系,通过质疑、解疑、讨论、交流等合作探究,及时处理重要概念建立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来主动建构生态系统等重要概念。
观察池塘生态系统
认一认:观察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认识图中的各种生物。
找一找:除了生物成分以外,池塘生态系统还包括哪些非生物成分?
写一写:请将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填写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说一说:你能说出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吗?
议一议:池塘中的动物与植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遗体和它们排出的废物都到哪里去了?这与哪些生物有关?
四、精心梳理盘点,主动建构概念
课堂总结是整个建构重要概念活动的结晶与升华,该环节通常运用概念图策略,引导学生将所理解、掌握的有关重要概念构成要素,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纳入到认知结构的网络中去,形成科学、准确、清晰的生物学重要概念。
五、及时课堂检测,力求巩固概念
灵活变形,辨析重要概念。围绕建立的生物学重要概念,遵循典型、适量、多层次的原则,确定课堂检测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纠错,及时发现对重要概念理解、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分析,准确定位,及时补充、修补存在的漏洞,形成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完整、准确的理解与掌握。
1.下列能够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里所有的鱼 B.革命公园里所有的动物和草
C.水稻田里所有的生物 D.大兴安岭原始森林
2.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
3.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4.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是( )
A.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 B.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C.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 D.分解动植物遗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条河流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B.一个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环境中所有的生物
C.细菌太微小,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D.猪笼草不能看成是生产者
6.小明家里有个大大的水族箱,里面生活着水生植物、动物,还有其他小生物。这样的水族箱能否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摘 要:生态心理学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范式,把它称为一种取向比把它称为一种学科更为合适,更能反映它内部复杂的现状,也更具包容性。生态心理学是一种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的取向。本文通过分析概念转变研究中蕴含的生态心理学思想,深化对生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认识的同时,并进一步推动概念转变研究的生态化取向。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概念转变
一、引言
生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种心理学改造运动,近二十年来,这一运动对当代心理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思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相对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到研究结果的最终解释都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一点对现代认知心理学实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嬗变有极大地借鉴作用。
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心理与教育领域掀起了儿童相异概念研究的热潮。在研究儿童相异概念的状况后,研究者开始关注儿童相异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概念转变研究也从此得以兴起。概念转变研究旨在揭示儿童错误概念及其转变的规律,是科学学习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国际研究的热点[2]。因此从新兴的生态心理学视角探讨新兴的概念转变研究必然对两者的发展都有益处。生态心理学可以借此更进一步的拓展心理学研究尤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使生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更趋成熟。概念转变研究则可以通过生态心理学这一新视角的审视,修正发展已有的理论或者提出新的理论,更为关键的是可以使概念研究更多的注重生态性,关注真实课堂中的转变过程[3]。
二、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生态心理学目前更多的还只是被视为心理学研究的取向,而不是把它作为一门已经独立的学科名称,主要是因为其发展的不成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因此将其看成是一种取向比看成是一门学科更为妥当,更能反映它内部复杂的现状,也更具包容性[4]。
(一)生态心理学的界定
对环境的关注是生态心理学的共识[5],但按照不同研究者对环境关注程度和方式的差异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理论把环境只看作是研究对象的考察背景,认为环境是影响行为和心理的重要因素,或者认为认知因素决定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性质;另一类则把环境和人的交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环境和人的认知因素均不能单独起主导决定作用,只有两者交互作用才能决定人的行为或心理。我们可以把包括这两类理论的生态心理学称为广义的生态心理学,而把只包括后一类理论的生态心理学称为狭义的生态心理学。我们一般所指的生态心理学是指狭义生态心理学,根据吉布森和巴克等人的思想,则可以将其进一步的界定为:生态心理学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向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因此,生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提倡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环境系统的心理与行为的一种研究取向。
(二)生态心理学的指导原则
生态心理学家认为被传统心理学家所分离的两个方面的东西,如行为和心理、行为和环境,在本体论上都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对子,因而在认识论上和方法论上,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离地研究和解释。因此从方法论上,生态心理学家把交互作用原则作为首要原则运用于他们的研究中。而为了生态心理学认识和解释研究对象及进行具体研究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思想,交互作用原则又衍生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原则。
1.关于研究本身的原则
由于生态心理学认为动物和环境是交互作用的,所以脱离动物的生活环境来研究动物和动物的行为是不现实的,而且这也是20世纪初传统心理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际生活背景中研究心理和行为,包括研究宏观环境背景和日常生活背景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这种越来越关注实际生活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势。国内学者张风琴等人也认为目前“新兴的应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充分地反映了生态学的整体论思想[6]。
2.关于研究方法选择的原则
第一,把生态效度作为检验研究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的原则。奈瑟将生态效度界定为一个理论或一个实验结果能够说明或预测人们在真实的、各种不同背景中的行为的程度。这个定义强调一个理论或实验研究的实用价值。如何使得研究具有生态效度,简单地说,就是要改进实验设计,将实验设计与自然研究结合起来。
第二,多元方法组合原则。生态心理学家认为,生态效度的提高或主观经验的评估这个目标不能用单一种方法达到,也不可能在不同种类的研究中达到同样的程度。因此,他们主张多元方法,当没有一种单一方法和单一研究能够完成所有的要求时,在不同的研究中,不同方法的组合有助于接近这个目标。多元主义不仅指多元方法,而且还指多元研究设计、多元取样、多元分析、多元变量和多元数据分析方法。
总之,研究方法的选择尽可能适合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生态心理学的多元方法组合原则不特别推荐某种特殊的方法,也不推荐将某种研究模式作为一种研究典范和普遍范式,它认为每一种研究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方法和技术的组合。
3.关于研究的解释原则
生态心理学认为传统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反射弧假设就忽略了刺激对反应的相依性,切断了刺激与反应的连续性,破坏了刺激与反应的协调性。相互依存性的原则不仅站在二元论的对立面而且站在单向因果理论的对立面,它主张在解释心理学现象时打破传统行为主义主张的单向因果模式。
三、概念转变的研究现状
概念转变是心理与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从不同的背景和视角研究概念转变的过程与机制,提出了基于认识论、本体论和朴素理论的三大概念转变理论,成为后续概念转变研究的理论框架。
(一)概念转变研究中主流理论
1.基于认识论的科学概念获得模型
Posner等人借鉴了库恩、拉卡托斯等当代科学哲学家的思想,将学习者的概念转变与科学的发展相类比,提出了著名的基于认识论的概念转变模型,概念转变需要的的四个条件:(1)对现有概念的不满(dissatisfied)。只有感到自己的某个概念失去了作用,他才可能改变原有概念,当个体遇到对原来的概念所无法解释的事实时,会引发认知冲突,这可以有效地导致对原有概念的不满。(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学习者需懂得新概念的真正含义,而不仅仅是字面的理解,他需要把各片段联系起来,建立整体一致的表征。(3)新概念的合理性。个体需要看到新概念是合理的,而这需要新概念与个体所接受的其他概念、信念相互一致;与自己其他理论知识或知识的一致;与自己的经验一致;与自己的直觉一致。个体看到了新概念的合理性,意味着他相信新概念是真实的。(4)新概念的有效性。个体应看到新概念对自己的价值,它能解决其他途径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能向个体展示出新的可能和方向,具有启发意义[7]。
2.基于本体论的科学概念获得模型
Chi等人提出了基于本体论的概念转变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认识论层面,世界上的实体可归属为三个基本的本体论类别“物质”、“过程”和“心理状态”,每一个基本类别下又有若干的子类别,层层散开,构成三颗“本体论树”;在形而上学层面,许多科学概念属于“过程”类别下“基于条件的相互作用”的子类别;在心理层面,学习者倾向于将这些科学概念归为“物质”类别。正是在不同层面上本体论类别的差异,尤其是形而上学层面与心理层面分类的不一致,导致学习者概念的错误。当学习者将概念正确地归入其所应从属的类别时,概念转变即可实现[8]。
3.基于朴素理论的科学概念获得理论
儿童朴素理论发展观主张儿童的认知发展遵循依赖内容的特殊性发展,儿童早期就对某一领域内的理解发生一致的变化,并对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机制。而这些早期获得的对自己的周围环境和世界的非正式的、非科学的“朴素理论”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环境和世界的知识框架和基础结构。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周围环境和世界的认识是理论性的,是可以与科学家的理论相类比的,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1)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的性质。这主要表现在儿童能够在这个领域和哪个领域之间做出本体论的区分,例如对动物植物的区分;(2)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发展的特点。例如,儿童在运用自己的朴素理论进行解释世界时会不自觉地排除“反例”,并通过自己的经验来验证自己理论的正确性。(3)儿童同伴群体之间可以形成朴素理论的“科学共同体”,即在儿童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下,儿童各自的朴素理论会在儿童所在的群体中经过“讨论”以及检验最终会达成一种“共识”,儿童会利用这种“共识”来检验或形成自己的朴素理论[9]。
(二)概念转变研究中现有的问题
概念转变理论发展初期,研究者多采用静态封闭的研究方法,对真实情境下的概念转变尚不能进行完满的解释,因此概念转变研究在问题、方法以及视角方面应进一步改进,使概念转变理论更具解释力。在研究问题上,概念转变有待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包括:学习者原有的概念像科学概念一样是有结构的,还是基于现象主义的零散知识;学习者原有的概念是被消除、被新概念取代,还是与新概念共存形成多重表征;概念转变过程是剧烈革命的,还是缓慢进化的;概念转变是否与学习者年龄有关;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概念转变研究应注重生态性,关注真实课堂中的转变过程,将认知因素与情境因素相结合[2]。
四、生态心理学视角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启示
概念转变研究作为认知心理学的热点问题,那么在研究视角与基本研究方法上不可避免的继承了近代认知心理学固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生态心理学视角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最初认知心理学兴起于反对行为主义的“去心理学化”浪潮之中,但对行为主义所持的科学主义倾向则是全盘继承[10]。因此生态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实现了真正的变革,主要表现以下五个特点:第一,探索“日常生活的认知”的兴趣与日俱增;第二,关注人类认知中的人体特性和个体内部限制性对日常生活认知影响的生态学研究;第三,对人类认知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差异的生态学研究;第四,将认知加工与“真实生活”条件和个体的建构联系在一起。第五,生态心理学的认知研究采用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方法。
(二)生态心理学指导原则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影响
生态心理学指导原则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影响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从探讨思辨中或实验室中的心理向探讨真实环境中的心理转变;从人的心理内部机制的探求转向对人和环境互动关系的探求;从对理论模型的追问到对理论背景与实验设计之间匹配的关注;从对纯粹事实(是什么和怎样)的关注转向对事实与事实的价值(功能性的)融合的关注;从分析性思维模式为主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而具体的实例结合则表现在以下几点:
1.概念转变研究中概念生态因子
在概念转变研究之初,Posner就已经提出了“概念生态”的理论,认为学生个体的经验背景也会形成一个环境,它也是个体看待世界的方式,包括人们对世界、知识、科学分类及文化和语言的认知与看法[7]。这个生态环境中的不同角度、各个元素(组成因子)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概念学习的进行,决定着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新概念或者改变原有的概念,且概念生态的组成因子之间通常是相互关联着,概念生态呈现的是概念与个体心智环境间的关系,任何概念本质都是概念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后续的研究者提出许多概念生态组成因子,包括学习者的文化、语言、历史态度、情感等各个方面。这时的研究已体现出了生态心理学的交互作用原则,只不过强调的是过去现实环境影响的概念生态因子与当下的新概念的交互作用。
2.超于“冷”的概念转变研究
Pintrich等人认为,过于强调认知因素而忽略学习者动机、情感的‘冷’的概念转变理论只能解释来自实验室的研究结论,不足以阐释真实课堂中发生的概念转变。在科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探究是有差别的,科学家的探究以目标为导向,而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盲目的,当学生不具有掌握取向的动机时,很难对原有概念产生不满并看到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和合理性。由此,Pintrich提出要超越“冷”的概念转变,将学习者的动机与课堂情境因素纳入概念转变的研究中,动机因素包含目标、价值、自我效能感和控制信念,在概念转变中是潜在的中介变量,课堂情境因素包含任务结构、课堂权威和评价方式,在动机与概念转变之间起调节作用[2]。由此可以见到生态心理学主张的“真实环境中研究”的体现,有利的推动了概念转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避免了失去实际效用的危险。
3.概念转变研究中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
Treagust等人提出“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包含认识论、本体论和社会/情感三个维度,每个维度构成三角形的一条边,三个维度相互交叉。它们从不同角度部分地解释了课堂中的概念转变:从本体论的角度,教学前学生倾向于将基因归入“物质”类别,教学后学生将基因归入“物质”类别的比例从70%下降到44%、归入“过程”类别的比例从11%增加到47%;从认识论的角度,教学后不同的学生基因概念达到不同的状态,少部分学生能运用基因概念解决问题达到了有效性状态,另一些学生则只能达到合理性状态;从社会/情感的角度,由于与自身密切相关,学生对基因概念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态度,但教师布置的认知任务没能促进学生的基因概念达到有效性状态,这为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提供了实证依据[2]。可以看出这里生态化的研究又进了一步,不仅探讨真实课堂教学环境中的概念转变,而且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兼容各个理论。
五、结语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过符号加工论和联结主义的竞争,内部效度和生态效度的争论,根本目的只在于希望获得对人类认知的根本把握。但由于时代局限,人们很长一段时间在机械论世界观指导下忽视人类认知复杂性,试图在抽取环境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实现人类认知的把握[6]。生态心理学取向出现后,提供了一种整体论世界观,使得掌握人类认知本质重新有了可能。因而可以设想,生态心理学所倡导的交互作用原则必将使得包括概念转变研究在内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带入一条整体多元化的研究途径,并将会取得丰富的成果。(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易芳: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J],心理学探新,2008,28(1)
[2] 张建伟:概念转变研究模型及其发展[J],心理学动态,1998,6(3)33-37
关键词: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94-02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其基本原理都以生物学概念为基础。可以说,生物学概念是生物科学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单位,也是思维的基本单位。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因此,学好生物学概念是学好生物学科的基础。
新课改后,部分教师过分注重课堂教学形式上的“活动”,而对基本概念的教学有所忽视,对于一些核心概念,有些教师干脆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这样死记硬背的教学不但不利于学生建构概念,领会概念的内涵,更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为此,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指出,“要防止轻视概念性知识的体验主义教学。”2011年审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也在原有内容标准的十个模块中,都增加了重要概念的描述,强调“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笔者认为,随着修订后的《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强化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教科书就会很快启用,概念教学法会进入初中教师的研修、备课和教学工作之中。据此,笔者根据征求意见稿的精神,结合生物教学实践,进行了概念教学的实践和探索,针对初中生物教材中的核心概念以及与高中生物衔接密切的基础概念,探索一些有效的概念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基本概念的框架,掌握核心概念,为生物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通过实验强化概念教学的策略
生物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生物实验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感知性,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实验现象,使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充分感知所学内容,形成深刻印象,再上升到理论,形成概念,从而真正理解生物学概念。
1.学生动手参与教学。如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态系统”的概念,学生往往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即知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分别指哪些生物,甚至知道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规律,但却不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这就是对生态系统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面对该情况,如果在上课前教师能带领学生先动手做几个生态瓶,要求学生想办法尽可能让瓶中的生物生存更长的时间,让他们来考虑必须给其中的生物提供哪些条件。课上再让学生来介绍他做的生态瓶,以及其中的各种生物有什么作用,另外还需要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评出最成功的生态瓶。通过教师点拨,让学生理解一个生态瓶、一个鱼缸或是一个池塘都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维持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最后总结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在主动理解和建构概念的同时,还深刻体验了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教师演示引导教学。在学习“食物中的能量”时,学生对脂肪中能储存更多的能量总是将信将疑,这时教师可演示一个简单的实验:燃烧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和水稻种子,分别测量使试管中的水升高了多少温度。学生通过亲眼见证,就很容易理解食物中的能量这一概念。
3.师生同步探究教学。学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时,对于小肠内表面皱襞和绒毛的结构和作用,学生因为缺少感性经验,而不能很好地理解。这时,教师可出示两张看似同样大小的纸,一张平整的,一张皱皱巴巴的,接着请一位学生把那张皱纸展平,看着皱纸展平后面积比平纸大了很多,学生也就理解了皱襞和绒毛的存在能增大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这一道理。这样的教学设计比教师用语言反复强调要有效得多,学生对概念的印象也要深刻得多。
生物新教材中很多看似难懂的概念都可通过这样的小实验来进行探究,只要教师指导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探索,就能让概念教学化抽象难懂为形象易懂,化死记易忘为理解难忘。
二、概念图教学策略
概念图(comcept mapping)是美国康乃尔大学诺瓦克(J . D. Novak)和戈文(D. B. Gowin)提出来的,它实质上是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通常是将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这样就形成了该主题的概念图,以帮助学习者形成认知结构,从而加强对某一主题的理解。
例如,学习“人的生殖”时,许多新知识同时涌入,如果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受精过程、生命诞生的场所等概念单独要求学生记忆,学生的记忆负担就较重,这时就可利用概念图,把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一目了然,帮助其理解和记忆(见图1)。
又如,“生物与环境”一章中的基础概念很多,很零散,这时也可用概念图来描述(见图2)。
三、联系生活实际的概念教学策略
生物概念是生物现象的本质抽象,是在感知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而形成的。在概念教学时,可联系实际,把抽象的概念重新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和掌握。
例如,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的血管、血液及其作用时,可利用一张城市河道图进行教学,血管就像纵横交错的河道,其中流淌的血液就像河道内的河水,血液内的血细胞就像河流中的小船,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形象的画面,从而加深理解。
再如,学习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时,可由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情景引入:“亲朋好友们都说你长得像爸爸还是妈妈呢?”“同学中有没有父母都是双眼皮,但自己是单眼皮的例子?”这样联系学生实际引入形象直观,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又如,学习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时,就可问学生:“米饭粒在口中细细咀嚼,会有什么味道?”学生就会仔细回想,答出有点甜,然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引入消化酶的作用。
四、探究式概念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究的内容很多,在探究过程中,一些基本概念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例如,通过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等,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
生物学概念教学是学生构建学科概念体系的基础,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有效的概念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对概念的构建就会容易得多。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园林植物;城镇绿地;植物群落;群落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city of one of the key contents of landscape, but als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garden plant community and the design of concrete analysis,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to fellow.
Keywords: garden plants; Town green space; Plant community; Community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正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园林绿化工作已成为美化城市,建设城市的主力军,园林绿化施工主要是园林植物的栽植过程。植物材料基本是移植而来的,移植成活率及植物长势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重要反指标,而植物群落的设计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探源
自从植物群落性质的个体论观点得到20世纪中叶兴起的植被梯度分析与排序等定量研究结果的支持以来,虽然不能完全解决有关植物群落性质的机体论与个体论之间这2种对立观点的争端,但客观上促使了植物群落的概念被广为应用到人工营建的植被,包括园林绿地等城镇植被,国内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也由此开端。20世纪90年代初,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在我国开始见诸报导,历经10余年酝酿、积累,近年来文献激增,形成城镇园林绿地对象研究的热点主题之一。
2 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讨论
早在国内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开始广泛应用之初,然而时至今日,虽然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已经广泛应用,但是对于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却仍然缺乏进一步的针对性讨论,概念应用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否,完全依赖于个人专业素养,能否对园林学专业知识与群落生态学理论兼收并蓄,找到两者间合适的结合点。因而,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及其应用问题,对园林植物群落的研究、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目前,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广泛应用,仅仅是因为植物群落概念应用抛弃了严格限定的条件,是在城镇园林绿地这一特定对象或风景园林专业这一特定领域中的植物群落概念应用的一种模糊的外延式扩展。概念应用的大体脉络可理解为,植物群落是一定地域内不同植物种的个体聚合,那么园林植物群落,即是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不同植物种的个体聚合。这种简单化的扩展延伸,从目前来说并不存在理论逻辑上的障碍,但是关键在于概念应用的真正意义与实际价值,即是否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人们对实际对象的理解,是否能切实可行地寻求深化的理论诠释,是否能推进实践技术的实质性进步。
笔者以为,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一定地域范围的园林绿地空间内,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意义、满足特定视角的群落生态学要求的不同植物种个体的聚合。
该表述着重强调,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应用,可以不完全具备或满足自然的植物群落特征,但必须考虑概念应用的实际作用与意义,因此要求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意义或者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视角。这样在概念应用之初,会首先探询概念应用的前提与目标,从而减少概念应用的随意性,保持概念应用的科学严谨。
3 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的问题分析
目前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主要存在2个显著问题,一个是理论概念如何落实到具体群落的鉴定,另一个是有关群落性质问题的悖论体现。
3.1 园林植物群落的鉴定问题
从理论概念到具体群落的鉴定,是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存在重要影响。在自然植被的群落生态学研究中,虽然通过群落鉴定确定研究对象及其方法应用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但是由于可以依据自然群落发育过程、空间地带性规律、群落外貌特征,以及地形、地貌、土壤等环境异质性形成的自然边界,使具备一定专业素养与实践经验的研究人员能够较为客观地实施鉴定。而城镇园林绿地群落,人工构建于城市地区强烈干扰或退化的环境,片断化甚至高度破碎化,导致要较清晰地确定研究对象的类型,以及研究对象的边界、结构与外貌特征等内容,都存在很高的难度,这就决定了适于自然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并不能简单应用于园林植物群落这一特定对象,这也是目前园林植物群落研究普遍存在、且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根本问题之一。
3.2 有关群落性质的悖论问题
有关群落性质问题的悖论体现,主要表现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得以扩展应用,源自于群落个体论观点的实证,群落个体论观点本质上为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但在许多的园林植物群落研究或营建实践中,有意、无意间,却更多追求的是机体论观点的内容,即以植物种间关系为核心的群落整体性,并把它作为群落概念在园林应用的根本价值所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悖论现象。有关自然植物群落性质的个体论、机体论这2种对立的观点间,在植物适应环境、植物与环境的整体性关系上并没有大的分歧,根本区别在于如何看待群落内的种间关系。机体论观点强调群落植物种间的整体性联系,事实上的确存在有些种群对群落具有强烈依附性的现象,但是群落种间关联研究也证实了个体论观点,群落内植物种间关系更为普遍的是零相关或弱相关,而且有的相关性更适合从植物共同适应环境的角度加以解释。Tansley(1920)一方面认为机体论观点过于假设性,另一方面又强调植物群落在许多方面是表现为整体性的,应作为整体来研究,这种见解后来发展成为生态系统概念。因此,从自然植被的群落生态学研究发展进程看,似乎可以认为,群落的整体性应更多考虑植物共同适应环境的特征、植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相对于园林植物群落尤其如此,园林植物群落,除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外,同时它还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艺术性,为了保证其功能实现,并不排除必要的维护管理,因此即或是植物与环境关系的整体性,也不一定成为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的主要目标。设计构建种间关系密切、群落与环境和谐,并且自然性、社会性、艺术性兼具的园林植物群落,很可能只是一种理想,较为现实的是在保证既定设计目标的前提下,协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群落适应环境的整体性,借此提高自然属性、降低管护成本,或是适宜倡导的发展方向。
上述2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源于对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继承本身,不过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中表现更加突出。问题的解决,既同其概念界定、概念理解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又并不完全在于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该如何定义,而在于适宜的应用视角,以及应用过程中合理的尺度把握。不过保持清晰的概念、明确概念应用的目的,明确概念边界及其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将有助于对问题的重视与解决,从而促进群落生态学理论、方法在园林中的科学理解与适宜应用。
4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方法进展与建议
4.1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方法进展
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得以应用的同时,就提出“设计人工植物群落,提高园林绿地质量”。正式开展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探索性研究应用,针对湖北省城镇园林绿地建设,提出了知识型、抗逆型、保健型、观赏型、生产型、文化型、防护型7种植物生态群落的类型,强调从功能角度进行植物选择,并提出具体的设计配置。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认为“绿化系统内建立大量开敞绿地的同时,应注意植物群落结构构建的研究,因为在自然界,植物都是以群落状态存在的”;以及借鉴“接近自然的林业”的理论观点,为实现“回归自然”的理想,“还必须有生态学的理论指导,以现存的人工植物群落为基础予以保护、改造和发展”。
综上所述,有关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研究,主要从特定功能目标要求、特定群落结构特征或特定景观美学特征,进行园林植物群落植物选择与配置的研究。历经多年探索与讨论,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得以不断完善,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并解决几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推进技术实践。
4.2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发展建议
4.2.1 明确合理的技术定位
对于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技术体系中要有合理适宜的技术定位。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是以群落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侧重群落结构功能关系进行植物配置的技术方法之一,服务于提升植物造景的目标。汪菊渊先生在为《植物造景》(苏雪痕编著)一书所作的序中,对植物景观、植物造景、园林植物配置等概念性内容都有明确的论述,强调性重复了书中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2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一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指出“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其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等是搞好植物造景的基础”。讨论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艺术与构建时,介绍了园林植物造景生态设计、区域设计、文化与科学艺术设计、立体设计4大设计艺术,探讨了植物造景中的植物配置、群落构建,较好地体现了对植物造景、植物配置与植物群落构建概念关系的把握。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技术,是园林植物配置技术的基础与内容之一,在此基础上结合园林艺术开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能更好地服务于植物造景的目标。
4.2.2 落实具体的“群落单位”
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的设计思想,对小尺度城镇绿地建设特别是植物景观构建有着重要的价值,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寻求技术实现。前文在讨论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存在的问题时,已经提及鉴定一个园林植物群落的困难程度及其影响,因为我们所面临的实际对象,可能本身就不是一个从群落角度设计的结果。然而,对于新建城镇园林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倒是完全可能根据基质的性质、地形、土壤类型与土壤性质、功能分区、园路等自然与人工设计要素,进行空间单元的区划,落实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群落单位”,真正做到以群落为单位进行植物景观设计,为今后园林植物群落的景观变化、环境效应等方面的动态研究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也是植物群落设计方法不断优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4.2.3细化群落的设计内容
园林植物配置包括2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重点要求设计说明植物种类选择、配置方式、植物造景的艺术性特点与植物空间的构成等。前苏联的园林植物配置,首先将园林植物按其观赏特性进行分类分级,如将冠型分为椭圆形、卵形、球形、圆锥形、宝塔形、伞形、自然形、垂枝形、匍匐形等多种,绿色的叶子按色度分为青绿、黄绿、灰绿3类,将花形花序分为6类,配置植物时从平面、立体、色彩、树丛疏密度等方面考虑到植物的艺术构图和风格,同时还从林学的角度注意配置的乔、灌木比例,针、阔叶树比例,树木密度和树种比例等,形成园林植物配置理论。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可以考虑以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为主体,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吸纳、融合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内容与要求,深化、细化设计内容。目前的植物群落设计,较多是参照植被分类的群丛单位,提出各群落不同层片的优势种,作为群落构建的依据。单就群落物种构成而言,从群落生态学角度,也有深化、细化的余地,如亚优势种、伴生种、随遇种与偶见种的确定与应用,以及群落空间结构基本特点的设计限定等方面的内容。
4.2.4 重视环境背景与环境效应
模拟地带性植被以及近自然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技术,为园林植物群落的科学营建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际的环境背景。自然植被生态系统的发育演化过程,是植被生物系统与土壤等环境系统的协同进化过程。在强度干扰、甚至高度退化的城市环境中,很难具体判断能与环境协同的植被演化阶段,这就使得“近自然”的植物群落完全有可能没有获得与之匹配适宜的“近自然”环境,群落的自然属性及其稳定性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离预期相差甚远。因此,无论从前文所述群落性质的环境决定机制,还是从植物群落及其环境协同的生态演替原理,都要高度重视环境背景对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的关键性影响。而日益丰富的有关园林植物群落环境效应的研究,是基于结构功能关系的生态学原理设计构建特定园林植物群落的主要科学依据,也是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技术有别于传统园林植物配置方法的一个根本特征。
4.2.5 建立园林植物公共服务平台
合理优化的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必须基于对园林植物的深入了解。在这一方面,目前我国存在2大问题,一是设计人员普遍缺乏较深厚的园林植物专业素养,另外就是相关基础研究明显不足,特别是缺乏有关园林植物生长数据,成为园林植物群落科学设计的关键制约。在美国,基本上每个州都有其绿化树种资源的开放式数据库,包括分类特征描述及其图片、生态习性与分布、开花时间与景观特点等,为科学绿化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