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规模;金融创新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4-0084-03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亟须关注的问题
(一)市场定位不准确,同质化现象严重
城市商业银行群体中的大部分银行经营规模较小,竞争力不足,市场定位应该是立足于地方经济、立足于中小企业、立足于城市居民,应该定位为精品银行,提供差别服务,开展错位竞争,而目前不少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并不准确。受制于人员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制约,对大行采取跟踪策略,产品与服务、客户群体等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基本雷同,导致过度竞争。城市商业银行群体内部也存在同质化问题,大多数城商行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和零售银行。
(二)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关联交易风险居高不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AC-CA曾发表报告认为,危机的根源是银行公司治理方面的失败。就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而言,近几年经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和境内民营资本,优化股权结构,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在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其在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等方面还缺乏规范运作,关联贷款、股东干预等情况仍在一定范围内较为普遍。近几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内发生关联贷款问题较为严重的一类银行,该类问题往往造成巨额坏账,成为银行体系稳定的隐患,更是少数城市商业银行破产的主因之一。究其原因:一是政府干预,虽然近年来股权多元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部分地方政府握有实际控制权的利益格局,导致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无法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所有人的缺位,使银行自身的利益得不到维护,部分贷款往往投向与政府有关联的企业,并伴随金额大、质量差、风险较高的情况,有的甚至先贷款后补手续,这也正是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单一客户贷款比例过高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的重要原因。二是民营资本带来的关联股东贷款。城市商业银行引入民营资本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资本充足率,同时促进股权结构的多元化。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很多民营资本人股城市商业银行的动机是套取关联贷款,把银行变成圈钱工具,很多城市商业银行民营股东人股资金的90%以上均为贷款或者转化为贷款之后抽逃。因此,此类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和经营绩效非但没有因为民营资本的进入而提高,反而因关联股东贷款造成大量不良资产,甚至危及银行的生存。
(三)机构扩张过快,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从近几年城市商业银行的总体发展战略看,无论是股东还是经营者,对于规模扩张和高速增长都有明显的偏好。从目前来看,应引起思考的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控水平和有效性是否能保证异地分支机构在总行政策的有效控制之下;二是总行管理水平能否跟得上因异地扩张拉长的半径,成本收益分析是否细致、理性;三是金融IT能否给予应有的支持和支撑。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那么在业务的初始繁荣之后,必将催化风险的大量滋生。例如,较多集中在某大城市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分行,当年存款规模的50%甚至80%以上都依赖票据保证金带动,风险之大,令人生畏。
同时,出于机构扩张的冲动,为达到监管部门对跨区域经营的硬约束指标,城市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资产质量上都必须想方设法确保达标。这里不得不提到次级债,发行次级债券是快速补充资本的便捷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的情况十分普遍,在发行利率相同、购买金额相同的情况下,银行之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券仅是一个账面上的数字游戏而已,不需要发生实质的资金转移。而在相互持有次级债券的城市商业银行群体中,任何一家行出现偿付危机,将连锁性地带动其他银行出现危机,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信贷规模畸形扩张,信用风险积重难返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区域经营特色鲜明,且受创新能力等限制,经营模式仍然坚持以扩大信贷规模等传统业务为主。尽管市场定位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但在实际经营中为了追求规模和利润,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往往在执行中偏离了市场定位,造成了资产结构单一,缺乏分散性,贷款集中度较高,区域集中、行业集中、客户集中等多方面均有体现,个别城市商业银行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上集中度竟然达到50%。同时,根据上市城市商业银行2006年末信息披露,以南京银行为例,最大十家贷款客户占到了贷款总额的8.38%;而宁波银行最大十名贷款人占同期贷款总额的6.27%。另有一种现象是处于战略转型期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拓展个人业务市场时出现的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表现在降低中介、评估单位的合作准入条件,房产评估虚高,通过高利率为信用差的客户办理贷款,与美国次贷如出一辙。
(五)负债规模扩张,流动性风险日益突出
从本质上讲,存款补充的是流动性,是银行的立行之本。华尔街商业银行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都是流动性出现问题。对于经营规模小的银行来说,流动性是经营的重中之重,流动性一旦出现问题,盈利和安全都不复存在。也正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将负债业务扩张作为经营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为追求短期利益,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却恰恰违背、摒弃了这一原则。存款规模的增长并不是依赖于因服务功能提升而带来的储蓄存款、企业结算存款,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循环签发承兑汇票所派生的保证金存款,而随之扩大的还有表外的风险敞口。同时,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大量吸收大额的协议存款,成本较高,集中度和依赖度过大。2006年底数据显示,南方某城商行6.5%的存款只来自于两个客户,其中20亿元来自邮政储蓄银行,10亿元来自中国人寿。2008年二季度数据显示,山东省内某城市商业银行有18亿元存款来自邮政储蓄银行,在2008年9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取消邮政储蓄银行协议存款后,上述银行的各项指标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六)业务创新有限,技术和声誉风险如影随形
近年来,在监管松懈的自由市场环境下,各金融机构在追逐短期利益的创新中,忽视风险管控,最终使这些创新产品沦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传导链和放大器。我们以美国次贷危机中呈现出的金融创新的负效应,来审视国内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会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
一是对创新带来的风险认识明显不足,风险定价和成本核算还缺少必要手段和工具。对风险识别估计不足或对创新产品使用不当,其结果可能不仅没有减小风险,反而放大了风险。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为了抢占市场,急于推出一些创新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在研发和设计的过程中,模仿成分大,对市场需求、风险控制、资金运作等研究无法全面深入,重销
售,轻管理。二是技术不完善条件下,理财产品的推出,尤其是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大、风险较高的一些理财产品,最终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率,对城市商业银行原本不太高的信誉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三是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以其以小搏大的杠杆效应使得该类产品在多倍扩大了收益的同时,也将损失扩大了同样多倍。而与金融衍生产品有关的一些创新产品兼具多种功能,其内含的高收益使某些主体予以利用、追求高收益引发道德风险,将风险转移给其他主体,对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带来较大的声誉或法律风险。
二、国内城市商业银行理性发展的策略选择
城市商业银行在当前形势下实现自身的理性发展,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立足自身特点,寻求差异化发展之路
城市商业银行有其特有的形成背景和发展渊源,处在发展重要关口的城市商业银行,需要重新审视各自的发展战略,以求切合实际,扬长避短,走差异化发展之路,避免战略同质。达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可逐渐突破区域发展限制,推进跨区域经营,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路;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可依托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业务范围的扩大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资质较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可探索发行上市的可行性,通过整合资源,扩大经营地域,借助上市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仍可扎根于所在城市,走特色银行和社区银行的道路;条件成熟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可着力寻求农村市场的突破点,参与村镇银行建设,实现多元化发展模式。
(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规范关联股东贷款操作
推动公司治理由“形似”到“神似”,在健全组织架构的基础上,要处理好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与党委的关系,强化治理主体间的有效沟通,推出清晰的责任制和问责制,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规范股权管理,在清理股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立合理的股权结构。建立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召集权、知情权、质询权及提案权制度,设立关联贷款控制委员会,对关联贷款审批实行关联股东回避制度。同时,加强内控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内控机制,健全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内部稽核审计机制,充分发挥内部稽核在内控机制中的监督作用,保证各项内部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在此基础上,建议监管部门定期检查评估决策的有文字记载的流程档案,确保各项决策科学、符合程序制度。另外,要建立关联贷款信息披露的制度,在一定规模之上的关联贷款和股东贷款应及时向市场披露,通过市场的监督来对相关行为形成约束。
(三)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有序推进跨区域机构扩张
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参差不齐,同步推进跨区域发展可能使某些行面临内控、人才和环境等风险。因此各城市商业银行应坚持规模与效益目标的平衡,当前要着力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在人才、科技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准备,建立健全异地分支机构的管理体制,结合自身实际有序推进规模扩张,既要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又要给股东创造更多的利润与效益,实现风险可控下的规模扩张和盈利水平的增强。另外,建议监管部门在审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时,既要考虑监管指标综合评分是否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以上,也要对资产规模及真实的风险管理状况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淡化规模意识,强化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核心内容,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应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确保发展质量。一是推进风险文化建设,提高全员风险意识,特别应强化内部实际控制人的风险观念,为建立自上而下的、覆盖全员的风险文化和配套机制奠定基础。二是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对全面风险管理目标、组织架构、各业务单元风险管理职责、报告路线等详细设计,明确职责分工和流程。三是把握好信用风险关口,优化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不断提高风险预警监控能力,应同时强化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全面覆盖,确保经营安全。四是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增强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开发量化模型,实现风险的动态监测和量化管理。特别要改善风险管理赖以开展的业务信息系统,丰富数据量,做到对风险的科学评价。五是培养、引进风险管理人才,逐步实现风险防控的专业化。
(五)优化负债结构,存款立行、质量保行
坚持“存款立行”,并非对传统业务的简单强调,而是应对当前严峻经济和金融形势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保持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充足、进而实现安全运营的根本。一是切实把握流动性在银行“三性”经营原则中的重要地位。2006年7月份到2008年9月,我国银行业存款准备金率经过20次上调,由7.5%一路飙升到17.5%,想必使众多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和资金运作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城市商业银行应切实提高认识,将流动性管理和负债营销作为经营中的重中之重,扩大基础存款,壮大资金实力。二是拓展渠道,实现流动性供给的多样化。扩大自主性负债,优化负债结构,逐步压缩保证金存款比率,使得存款负债比率回归到良性发展的道路上来。三是努力降低负债成本,降低存款集中度,分散风险。适当购买短期政府债券、商业票据等短期证券,作为流动性供给的二级准备,提高流动性风险的防范能力。四是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做好对资产负债流动性的预测和分析,通过预测和分析,完成对潜在流动性的衡量,排除警情,使流动性风险减至最低程度。
关键词: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发展历程;趋势分析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与证券持有人进行证券买卖,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中央银行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已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灵活有效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
(3)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方式,加大基础货币回笼力度。2002年9月24日,将2002年以来(6月25日至9月24日)公开市场业务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为中央银行票据,实际是将商业银行持有的以央行持有债券为质押的正回购债权置换为信用的央行票据债权,转换票据总额1937.5亿元。2003年4月22日中央银行直接发行了期限6个月的5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之后连续滚动发行3个月、6个月及1年期央行票据,全年共发行63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为7226.8亿元,发行余额为3376.8亿元。2004年共发行10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1507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9742亿元。2005年共发行12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2788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20662亿元。4年共转换和发行央行票据的总量为52118.3亿元。
(4)采用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保持基础货币 稳定增长。从2003年起,中央银行针对市场变化,采用短期逆回购与发行央行票据、发行央行票据与买入现券等不同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既体现了央行坚持基础货币稳定增长的政策意图,又有效缓解了偶然性、季节性因素引发的短期流动性问题。此外,2004年中央银行还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市场业务决策制度、交易制度和一级交易商管理制度,推进了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操作品种和技术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创新。
4.公开市场业务的逐渐成熟期(2006~2009年)
2006年以来,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现实状况,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进一步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回收银行体系的过剩流动性。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货币政策开始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央行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及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了公开市场操作策略。
(1)坚持以发行央行票据为主、回购操作为辅的原则,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2006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3.65万亿元,同比多发行8600亿元,年底央行票据余额3,03万亿元。2007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7万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3,4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600亿元。2008年7月份起,逐步调减中央银行票据发行规模和频率,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3万亿元,其中各季发行量分别为1.78万亿元、1.17万亿元、9810亿元和3710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4.65万亿元。2009年共发行央行票据1.3万亿元,9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3.9万亿元。
(2)适时开展正回购操作,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2007年初,中央银行灵活掌握正回购操作期限和规模,缓解商业银行春节前的支付清算压力;特别是国债发行后,逐步加大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力度,全年共开展正回购操作1.27万亿元,年末余额6200亿元,比年初增加5600亿元。2008年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进一步提高了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全年累计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3.3万亿元,年末正回购余额为3622亿元。2009年开展正回购操作8700亿元。
(3)创新操作工具,优化操作期限结构,促进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2007年,为缓解中央银行票据集中到期投放流动性的压力,于当年1月末重启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较为深度地冻结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并实行市场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与定向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相结合的发行方式。多次针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共计5550亿元,既有效收回了流动性,也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起到警示作用。2008年,为了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预调和微调作用,科学设计并不断优化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进一步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此外,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新情况,研究创设了短期招标工具(taf),及时为流动性出现暂时困难的境内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4)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2006年上半年,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稳中有升,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从年初的1.90%上升到6月末的2.64%o;下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幅度加大,中央银行适时灵活选择价格招标或数量招标方式,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稳定在2.80%左右,对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通过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度上行,如当年3个月期、1年期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分别上升90、126和155个基点,进而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上行。2008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稳步下行,如1年期、3个月期央行票据和28天正回购操作利率,分别较年内峰值累计下行约180个基点、240个基点和230个基点。2009年,为了适应新股ipo重启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加大且有所上行的新变化,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由小步上行到逐步企稳,如28天期正回购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操作利率分别企稳于1.18%和1.33%o,较年初分别上升28个和36个基点;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企稳于1.76%,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发挥了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
二、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日趋发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转化,公开市场业务作为适应市场调控的政策工具,将是我国央行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佳选择之一,其发展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操作规模扩大化
随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市场化的发展,拥有证券资产规模也逐渐扩大,截至2009年12月,中央银行对中央政府的债权为15661.97亿元人民币。另据测算,2009年,23家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总计2669亿元,发行量为上年的3.7倍,这也可以作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再加上近几年来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增加到50家,今后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到一级交易商行列。因此,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满足金融机构体系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其交易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2.操作工具多元化
【关键词】投资银行 发展现状 发展策略
一、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
投资银行是市场经济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是从事证券承销与证券交易、基金管理、企业兼并与重组等业务,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投资银行业的发达与否,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经济繁荣程度。投资银行能使市场经济依照效率原则运转,来推进市场经济的繁荣。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投资银行产业逐渐锋芒毕露,在证券市场以及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组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投资银行虽初见雏形,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虽表面上看来发展速度迅猛,但并未真正在金融体系中,在市场经济的整体结构中确立自己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国家的政策看,将把证券公司的管理提高几个层次,强调稳健经营,扩大公司规模,狠抓风险管理,证券管理部门应考虑市场发展的需要,扶持大型公司全面发展向国际化迈进。
二、中国投资银行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投资银行资产规模小,发育程度低,缺乏竞争力
尽管近十多年来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迅猛,规模持续不断的扩张,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投资银行,我国的投资银行规模与其相比差距很大。这种资产规模小的现状,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投资银行业市场的拓展和业务的壮大。
(二)我国各个投资银行业务范围与品种单一,缺乏特色和创新
现阶段我国投资银行业务范围非常狭窄,主要从事证券承销和证券经纪这两种业务,对国际上的各种创新型金融业务也几乎没有涉足,国内少数大投资银行即使有所接触,但由于经营不规范,实力弱小等因素,影响了自身业务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法制法规不健全
发展投资银行的法律环境虽然已有一定的体系,但离投资银行产业的现代化要求仍有很大差距,投资银行也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而且明确的市场功能和发展方向的定位也很缺乏。
(四)我国投资银行经营经验不足,缺乏高层次人才
由于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所以自身经验较为缺乏。投资银行不仅要给客户资金技术支持,更要为客户提供策略意见,解决客户所遇到的经营管理问题和各种金融难题,所以投资银行业对智力要求较高。因此,熟练运用各门专业知识且综合能力强的投资银行专业人才在我国显得较为缺乏。
(五)我国投资银行面临较大的系统风险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较为短暂,而证券市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展则更为短暂。由于发展时间的短暂,中国证券市场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的制度实施建设。因此,与西方证券市场相比,浮动性较大,且暗藏着很大的系统性风险,同样也面临着极大的金融风险。
三、推动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健全投资银行的市场环境
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增加了投行参与资产流动和重组的难度和经营成本。而且企业的干部队伍整合不完善,流动半行政化,企业重组之后企业干部归置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重组企业能否安全过渡,因此市场环境的改善和配套改革的进展对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加大资本运作的市场化程度
鉴于中国资本市场对于加快企业改革,推动金融深化,促进投资银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后应在规范的前提下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在继续扩大市场规模的同时提高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并在企业上市方面削减政府的干预。
(三)加强投资银行业的内部建设,增强竞争力
我国现有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机构大多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如资金实力弱,专业人才缺乏,对行业和市场环境的专门研究太少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因此我国投资银行业应当重视其存在问题并抓住机遇促进自身实力的迅速发展,重视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完善自己的信息网,做好基本研究工作。
(四)加强法律建设
以法律规范投资银行,减少政府干预,加快《证券法》和《公司法》相关法律的出台和有关投资银行的专业性法律的制定,为投资银行的发展壮大提供法律保障。
四、中国投资银行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一)防范风险,规范发展是我国投资银行建设与发展的主旋律
防范风险是投资银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证券公司应逐步完善经营管理,使其朝着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二)并购重组业务是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
兼并重组是综合类证券公司新世纪业务发展的战略选择。并购重组是资本营运的重心,而且这种资源的整合离不开效益的最大化,它深入的体现了投行业务的实质,理应成为综合类证券公司的发展重点。
(三)投资基金管理应成为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主营业务之一
从国际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历程看,投资基金管理是投行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业务。投资银行要想在投资基金管理业务中获得傲人成绩,基金的拓展与创新是首先要重视的。
(四)项目融资是我国投资银行急待开辟的业务
不管是积极开展承销业务,还是拓展新的业务范畴,很多客户都要求投资银行提供类似“过桥贷款”类型的融资服务,这就要求资产必须具有一定规模,也要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总之,投资银行在市场经济中逐渐呈现出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在我国,投资银行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理论与实践还不成熟,对于我国投资银行应该怎样发展还没有明确认识。随着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我国投资银行也应一步步改善和提升,去直面新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黄凌.中国投资银行业竞争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08-134.
[2]王玉霞.中国投资银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1-30.
纵观世界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无论是从面对面柜台服务到电子化远程服务模式的转变,还是从单一的存贷款产品到为客户量身定制的丰富的金融产品,以及与商业、互联网等其他行业、资源的成功结合,创新一直是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当手机把收音机、Mp3、照相机、摄相机、电视机、PDA等各种功能集于一身超越了其最初作为单纯的通讯工具的定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高速发展的移动通信产业无疑成为银行业嫁接的目标。银行业务与手机结合而成的“手机银行”,作为一种崭新的银行服务渠道,在网上银行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等优势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的独特性,真正实现了“Whenever, Wherever(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银行业务的办理,成为银行业一种更加便利、更具竞争性的服务方式,自其诞生时起,就因其与生俱来的贴身、快捷、方便、时尚而备受青睐。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应对信息化大潮,都纷纷对手机银行业务进行较大力度的推广和应用。
就我国银行而言,“入世”之后,如何加强服务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是摆在面前的一大课题。“服务以人为本”,更多地为客户的方便与个性着想是解决这一命题的突破口。手机银行的产生,使银行不仅可以在庞大的手机用户市场吸引客户,更大程度地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用户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目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手机银行服务,基本实现了银行的各类基础业务。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其手机银行服务在今年已经能够覆盖所有移动和联通手机客户,适用于各种厂商和型号的手机,通过编辑指定格式的短信,发送到(移动:777795588,联通:消费支付7010,其他950895588),工行手机银行客户便能获得7×24小时全天候的服务:查询账户,转账、汇款资金瞬间到账,进行捐款,缴纳电话费和手机话费;同时,应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工行手机银行还为客户提供了网上消费实时支付的服务。客户动一动手指就能完成上述各项业务,可谓是将银行随身携带,让一切都尽在“掌”握。
无线3G技术的成熟,短信网址、移动域名等新鲜事物的涌现,全新的移动理念正在注入人们的思维。在不久的未来,随着无线互联和手机这一灵巧终端优势的充分发挥,以及独特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应用,手机银行会进一步体现出其竞争优势,迎接其更加广阔的前景。
(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中心供稿)
关键词:综合化经营;商业银行; 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不规范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二是个别商业银行在香港借助国际金融市场开展综合经营业务阶段(2005年前);三是稳步推进综合经营试点阶段(2005年至今)。
(一)不规范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欧美发达国家混业经营浪潮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尝试混业经营,在银行内部设立证券、信托等部门。后来,随着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发展壮大,出现了银行、证券、保险、信贷业务交叉、混合经营的局面。综合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但非银行金融机构渗入银行业务的同时也带了一系列风险。到20世纪90年代初,银行大量资金被用来炒股、炒房地产、办实业,终于引发了证券业和房地产泡沫。国务院于1993年12月出台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各金融机构由全能制经营转向分业经营,混业经营的脚步戛然而止。
(二)个别银行在香港开展综合经营业务阶段
在此期间,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采取借助香港国际金融市场、通过并购或设立附属公司等途径开展综合经营,涉足领域包括投资银行、保险、信托、汽车金融公司等。比较成功的案例为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1998年,工商银行及东亚银行通过收购西敏证券亚洲业务,创办工商东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及附属公司(工商东亚),开展内地和香港的投资银行业务。不久,工商银行又并购了香港友联银行,成立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工银亚洲。2004年,工银亚洲正式收购华比富通银行,并以此接手富通集团持有的太平人寿25%的股份,开始了保险业务的经营。
中国银行:1979年,中国银行在香港成立中国建设财务(香港)有限公司,涉足资本市场业务。以此为基础,1998年在英国注册中国银行国际控股公司(中银国际),后迁至香港。中银国际是中国银行在海外设立的全资附属的全功能投资银行,可经营全部证券业务。1999年,中国银行与英国保诚集团合资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开拓香港的公积金市场。另外,中国银行也通过成立海外保险公司成功接轨保险业。目前,中银集团保险公司拥有6家分公司、1家全资附属寿险公司和1家在内地成立的全资附属财险公司,服务网点遍布中国内地和港九新界。2005年,中国银行通过其设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公司作为主要出资人,与法国标致雪铁龙融资银行有限公司和神龙汽车公司共同筹建了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金融公司。
(三)稳步妥善推进综合经营阶段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有了长足发展,金融监管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国综合化经营又被提到了日程。商业银行纷纷开展综合化经营试点工作,截止2011年底,在上市银行中,共有8家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6家商业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9家商业银行设立或投资入股金融租赁公司,3家商业银行投资入股信托公司,6家商业银行设立投资银行机构。其中,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参与了投资银行、基金、金融租赁、保险、信托五项业务。
二、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综合化经营受监管政策推动的效果明显
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监管政策的制约。2005年,国内商业银行获批发起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2007年,银监会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资质要求的商业银行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2008年,银监会和保监会签署了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同年年底,银监会又颁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这为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带来了新机遇。在政策推动下,国内商业银行逐渐建立起囊括基金、投资银行、保险、信托等多种业务领域的综合型经营平台。
(二)综合化经营的领域进一步拓宽
从涉足的领域看,在金融租赁方面,随着银行新设金融租赁公司政策的放开,截止到2010年底,共有9家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在投行业务方面,各家商业银行通过业务创新,业务经营范围不断得到扩张,比如有的银行推出了与PE等机构的合作新模式,将原有基本限于常规性托管业务的合作关系深入到财务顾问、客户推荐等层面,部分银行甚至已经获准通过旗下子公司开展境内直接投资业务。此外,在部门银行涉足信托、保险等领域的示范效应下,不少银行都在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的综合化经营。
(三)部分银行意欲打造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构
2008年,随着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设立,部分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控股公司雏形更见完善。以交通银行为例,通过2008年的运作,建立了以银行为主体,包括交银保险、交银国际、交银信托、交银施罗德基金、交银租赁等机构在内的综合性金融集团的架构,“大金融”特点十分明显。事实上,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也基本上形成了金融控股集团的雏形。除了大型银行,一些金融控股基础较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资源整合,也逐步做实金融控股集团。例如光大金融控股集团的筹备工作就已基本就绪,集团所属企业包括中国光大银行、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中国光大实业(集团)公司等,并在香港拥有光大控股和光大国际两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