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食品经营主体业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连锁超市业态始终存在着旧有的故疾——业态及业态边缘不清
近年快速成长的零售业内,不少企业不明就里,目标顾客群定位盲目,将自己的目标顾客群定得过于宽泛,跨度较大,弱化了超市经营定位、商品结构和销售策略的针对性以及专业性,店铺规模也是从百多平米到上万平米都有,形成业态交叉重叠之乱和效益低下。究其原因,根源在于业态定位缺乏顾客群调查和顾客消费需求分析基础,因此很难推出基于消费细分化,定位清晰的业态模式,这类业态不清的连锁超市就尤如松软沙滩上的建筑物,风险会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而逐级递增。由此可以预见,作为行业基础的需求调查分析会越来越受到业内的关注,并在连锁超市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发挥其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发展速度和管理基础素质间平衡关系的把握
如今中国零售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已大不同于90年代中期,这个行业劳动力密集型、高新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行业特点反映得越来越突出,它与零售行业表面上的“低门槛”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现在国内零售业的行业集中度不算太高,市场竞争主体多以规模接近的中小零售商为主,由于现有零售商之间激烈的竞争状况、替代服务项目的不断出现以及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国内零售业的竞争强度已达到“过度竞争”状态,整个零售业的资产收益率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并会继续呈下降态势。
现在企业的快速扩张虽然为市场形势所迫,但仍需要连锁企业决策层能以成熟的心态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把握好企业发展速度和管理基础素质之间的平衡关系,认真应对来自自身管理的挑战,否则表向上大手笔背后潜伏的“消化不良”风险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命运。
三、连锁业态的均衡发展
连锁超市的良性发展有赖于业态的均衡发展,以及对市场多元化消费需求的满足。目前国内外有多少零售业态很难准确统计,但从百货商店产生以来的20多种零售业态,几乎都在中国出现过,而现在逐渐成气候的仅有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便利店、仓储商店、折扣店、专业商店等。
几年前,中国的连锁超市业态相对单一,外资大卖场登陆中国后显示出很强的杀伤力,也使得相当多的国内连锁企业跟风效仿,殊不知在这种业态背后需要完整的管理技术、成熟的商品经营结构和经营能力以及未来相关的后续发展实力(人员、资金和市场手段)作为支撑,而外资大卖场的杀伤力能淋漓尽致的充分发挥于一时,也正是由于中国超市业态结构上的不均衡性,试想如果当时在中国市场上有成熟的、规模化的标准食品超市、增强型食品超市和生鲜超市业态的存在,这类中型店铺在市场上的“消费拦截”作用能够发挥出来,外资大卖场将难以取得攻城略地的效果,这样的市场效果在日本等商业环境成熟的国家是无法想象的。
认识到这一点,中国的连锁企业除了正面进入大卖场业态之外,应该还有更多的市场发展选择和空间,事实上部分国内连锁企业并未从大卖场业态中取得理想回报,有些超市甚至在激烈竞争中被挤出这种业态的市场,部分连锁超市更向下寻求可依托的经济规模,单店规模定位于2000-3000平方米的社区型连锁超市(增强型食品超市),以生鲜经营为核心的生鲜超市也应运而生,并逐步在社区消费中显现出“保持水土”的作用,业态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
超市生鲜经营作为超市业态的核心业务已经是不争的现实,其发展也与上述超市业态现状休戚相关,如果超市业态边缘不清,生鲜经营在各种超市业态中的定位和效果也会有较大差异,这为超市生鲜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生鲜经营范围和方式一定要与超市业态定位及其目标顾客群的消费需要相吻合,要从顾客消费需求角度来设计超市生鲜区经营定位。
一般来讲,大卖场的生鲜区以大规模经营生鲜“食材”(原料性生鲜初级三品:肉类、水产品和蔬果)、生鲜自制产品现场加工和联营加工为主,要求生鲜品品类齐全丰富,经营规模较大,以扩大大卖场的市场覆盖范围,它具有较强的独立经营能力;连锁便利店是以即食性生鲜制成品经营为主,商品少而精、方便快捷,对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有很强的依赖性;标准食品超市和生鲜超市是以社区消费为对象,生鲜商品结构“宽而不深”,即完整的生鲜商品品类结构,精选的、相对丰富的生鲜品种相结合,满足社区居民就近消费的基本需要,以达到控制社区消费“水土流失”的目的,其对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依赖和经营品种选择程度都要高许多。
与超市业态发展现状相关联,超市生鲜经营发展至今也同样面临新的困惑:
1、如何理解生鲜经营的高毛利率?
生鲜经营在超市中作为高毛利区受到置疑是由于两种情况所致:
一是相当部分企业始终未能有效地建立生鲜经营管理体系,商品结构和销售策略定位不清晰,导致毛利偏低,损耗难于控制,这是企业初涉生鲜经营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果能够理顺这几个管理问题,生鲜经营20%左右的综合毛利仍然是可以预期的。
二是企业无法有效整合生鲜经营背后的各种资源,随着规模扩大,整体经营成本难以得到控制,“规模反而不经济”;同时企业也未能解决生鲜商品结构日趋严重的同构化和产品更新问题,一旦生鲜品作为敏感商品被用于降价竞争手段之首选,生鲜经营整体毛利下降就在所难免,这些是企业在规模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更深层问题。当企业有针对性的逐步建立连锁超市的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有效整合生鲜供应链的资源,实现加工生产和销售环节适当分离,在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成本核算和流程控制,并从强化产品跨区域性经营和自有加工产品的差异化经营上寻求新的利润支撑点,超市生鲜区的高毛利仍然是可以预期的。因此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建设越来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
2、如何看待各类超市生鲜区的经济规模?
近来在与企业接触中,感到大卖场生鲜区规模似有扩大化的趋势,据报道甚至有5000平方米的生鲜区规模正在规划之中,应该说生鲜经营的回报并不一定与经营规模成正比,而应该与生鲜经营能力和管理基础有直接关联,因此如何确定生鲜区的经济规模以及用什么方式(自营和联营)来主导生鲜经营是值得连锁超市决策者认真把握的。如果企业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生鲜品采购来源、管理基础和经营能力,生鲜经营规模的扩大是有理由的;反之,缺乏完整成熟的生鲜管理体系和足够的经验积累,以联营方式为主导的生鲜区规模经营,此结果将会适得其反。
3、20/80法则与生鲜经营品种数量扩大化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零售业;零售业态
中图分类号:F724.2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经济腾飞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体制从原有的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完善到了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传统经济体制中处于从属地位的零售业也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型产业,零售业作为流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150年的路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历程
1、从改革开放初到1989年底,传统百货商店在零售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1990~1992年底,超级市场开始涌现,动摇了百货商店的市场基础。
3、1993~1995年底,各种新型零售组织崭露头角,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4、1996~1999年底,跨国零售商进入,加速了我国零售业现代化进程。
5、2000年以后,我国零售竞争日益加剧,连锁经营趋势增强。到目前,网络技术孵化出的系列零售业态开始并影响了我们的市场与生活。
(二)我国零售业态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1、我国零售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并正在向现代零售市场体系的方向发展,零售市场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到2004年底,我国批发业、零售业法人单位达88.36万个,其中批发业53.08万个,零售业35.28万个;批发业、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120.26万个,其中批发业64.51万个,零售业55.74万个。到2005年底,全国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7.68万个。
2、零售市场商品零售额的快速增长,零售业景气的上升,推动了我国零售业投资的高增长,零售业的投资成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一个新热点。2004~2006年我国城镇批发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41.3%、37.1%和23%。零售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使我国的零售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3、我国零售业态多样。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到今,已经从单一的业态发展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政、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17种业态。
二、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现状
1、零售传统业态――百货公司已失去了第一业态的位置。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百货公司销售业绩大幅下滑,从经营业态看,2004年末百货商店产业活动单位数在综合零售业中的比重仅为29.4%。百货店独霸我国零售市场的局面已不存在。
2、以连锁方式发展的超市业态成为主力业态。近十年来,超市始终保持在30%以上的增幅发展。如国际上的“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连锁企业以及国内的上海“华联”、“联华”和河南的“丹尼斯”、“双汇”超市集团企业,其所实现的销售额与营利额都是其他业态企业所无法相比的。2004年超级市场产业活动单位1.7万个,占综合零售的17.1%;从业人数79.1万人,占33.7%;销售额2,621亿元,占40.3%。
3、便利店、折扣店在我国有较大发展空间。便利店是以满足青少年、上班族、单身家庭等消费为主的零售业态,便利店面积一般为100平方米左右,主要经营便利性食品,如面包、方便面、报纸、流行杂志等,辐射面300~500米。据中国连锁协会统计,2004年零售连锁企业30强中,便利店的销售额和店铺数比上年增长41.6%和18.2%。2009年初,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通过对特许经营的42个行业和业态的发展走势进行调查与预测,并的行业景气报告显示,便利店的前景辉煌。
折扣店是以廉价或折价销售生活用品、服装及其他工业用品并采取自我服务的方式的零售业态。
这两种业态可以迎合我国消费者的便捷和节俭消费心理,“适合我国的消费水平”的同时又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少花钱买名牌的消费习惯,是与我国市场状况恰当衔接的业态。
4、大型购物中心与大卖场的出现意味着零售业态已出现综合化、组合化发展趋势。大型购物中心是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社交与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体,是一种区域商业中心。在我国,这种业态已经出现并发展。
5、无店铺零售模式已悄然进入都市人的日常生活。无店铺零售业态是指不通过店铺销售,由厂家或商家直接将商品递送给消费者的零售业态。我国当前的无店铺零售业态主要为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和电话购物等5种。当前无店铺零售模式已具有一定的挑战传统商业模式的能力。
(二)我国零售业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零售企业选择业态具有盲目性。有很大一部分零售企业“跟风跑”,看到一种业态赚钱,就立即转变为这种业态,没有过多的时间考虑自身的条件和外部环境;更没有考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致使换了业态不但不盈利还亏了本。
2、零售企业不能科学地把握自身的发展策略。由于现在“信息技术孵化了全球零售业态的第四次变革”,于是一部分零售企业就不顾“本土化”理念,不顾我国的消费群体与区域发展,盲目地应用“网络商厦”、“网络电子购物”等。
3、零售企业对商品零售方式创新力度不够。不能准确地满足企业目标市场的需要;零售企业不能“与时俱进”,适应市场变化,调整商品结构,形成商品经营重点与特色。
4、没有很好地把握消费走向、市场的经济结构问题、业态结构。部分零售企业对自己所面对的消费者的需求及消费动态没弄清楚;对市场的经济结构系列问题没有思索;对零售业态的结构及现展趋势没有明确的认识;致使企业“顺其发展”,当企业遇到危机时才“恍然大悟”,但已经晚了。
5、我国零售业态发展中不能很好地解决管理、人才、资金、组织程度化及电子信息技术“孵化”等问题。
三、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分析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对策
当今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粗放型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凸显――拼土地、拼廉价劳动力、拼资源、拼环境,靠贴牌、靠加工、靠低价,已经被证明是难以持续的。因此,我们必须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回答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问题。
(一)零售企业应以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眼光选择业态,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当今的零售业在市场中面对的是最终消费者,以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满意的服务获取消费者的忠诚。面对众多的消费者,其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复杂化,如人们对各业态购物选择的要求,如购物重要的物品选择大百货、购物中心、大卖场,一般的物品关注购物的便利性。
零售商全线出击已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零售企业应以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眼光选择业态,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成功的零售企业应是选择有效的突破方向,即以某一目标消费群作为服务对象,以相应的商品和服务满足其需求。零售企业应具有品牌意识,提高企业的信誉,以创商业企业品牌来带动商品销售,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增强对目标顾客的吸引力。
(二)零售企业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看待自身的发展。目前,零售企业发展应由城市商业中心向城市社区或郊区转移,由大城市一级市场向中小城市的二三级市场转移。随着大城市商业中心零售业态竞争激烈化和饱和化,市场机会已逐步减少,而城市社区或郊区及中小城市仍存在着较大的市场机会。为获取更合理的利润,零售企业应加快新市场的开拓,选择不同业态由城市商业中心向社区转移,由大城市一级市场向中小城市二三级市场转移。
(三)零售企业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加大对商品零售方式的创新力度
1、调整商品结构,形成商品经营特色,确立主营商品,将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如超市经营重点已发生变化,诸如“双汇冷鲜肉”超市、“海鲜”超市、“速冻食品”超市、“绿色乳品”超市等出现。
2、现代零售业应具有高科技的特征,以提高自身素质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采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改善其内部资源的配置状况和外部的联系,便于管理各项指标的计算,敏感地发现市场变化,提高零售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拓展能力。
(四)零售企业要从科学发展观视角促使其营利模式的转变。零售企业要积极转变营利模式,由先前的“向厂家要利润”转变为“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品牌、加大增值效用来赚取溢价”。
随着零售企业由一级市场向二三级市场扩张,由区域向全国发展,全球化的采购,建立完善的高水平、高效率的配送体系,物流成本的控制将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零售企业应探索适合企业自身的供应链系统和配送模式,如自建、采用与供应链上游企业或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建设配送中心、租用第三方的物流配送设施,或干脆将企业所有的配送业务外包给战略性合作伙伴等,在制造商、供应商、销售商之间优化库存在时间、空间、品种结构上的分布,加快和迅速抢占物流环节的制高点,将是零售企业能否持续发展、转换营利模式的关键。
(五)零售企业要从科学发展观视角把握市场消费走向、市场的经济结构问题、业态结构
1、科学地把握市场消费走向。我国的消费走向应该是以“网上小康型社会的商品结构”为主题,兼顾“温饱型社会商品”需要,积极创造条件,转变观念,开拓高端的消费市场。所以,零售企业必须明确这个消费走向,针对我们的小康社会的商品结构是否完善、货物领域是否充分开拓来做“文章”。
2、市场的经济结构问题。我国的零售业应该是以国有商业资本为主导,以民营为基础,适当引进外资为补充,允许大量个体商户进入这样的结构;外资只能起先导、示范、补充性作用,主体还是中国企业。
3、我国零售业态的基本模式应该以百货店为主导,以超市为主体,积极发展专门店,形成多层次的消费结构。百货店是主导市场的主要力量,引导市场的新潮流,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作为城市的窗口、品牌,它永远带领零售业的发展。但基础是超市,“开门七件事”尽在超市中,超市提供人们的基本生活用品。特定的地方设立专门店、专业店,补充发展结构。因为专门店是品牌,起着促进市场有序竞争的作用,也突出了品牌的特点,突出了专门店的优势。城市商业结构应该是,以市中心为主导,社区商业为主体,积极发展商业街和小商品市场以及批发市场,形成城市商业规模。物流也是这样,要把握发展趋势。
(六)零售企业要从科学发展观视角积极应对管理、人才、资金、组织程度化及电子信息技术“孵化”等问题
1、要积极地向西方“主导型与科技型”零售企业学习其现代化管理技术。建议我国的零售企业家们主动走出国门,到西方先进的零售企业实地学习,亲身体会;不断地引导自己的科学思路;同时,要注重“本土化”策略。
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所以人才的培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内部提拔”,积极发现本企业中德才兼备的人才,激励其到国外实地学习先进业态技术;二是“零点创新”,主动和相关院校联合培养“零基”人才,使得大学生一毕业就具备相应的基本素质,利用企业现代化技术的推广和电子信息技术在零售业态中的孵化、变革;三是“科学空降”,一定要注重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级人才”配备,使其所学能在中国特色的零售业态中发挥积极效用。
3、积极运用这次国家“四万亿”拉动内需的机遇,提高本企业及零售行业资本的投入力度和投入效用。
4、积极运作“组织效用”。一定要有大的战略型眼光,把我国的零售业做大做强,使其在相应的区域内产生“聚集效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创新相应的零售业态,以增强我国零售业的“凝聚力”。
5、根据我国的相应环境,在零售业中进行电子信息技术“孵化”。对于基础设施比较健全的地方,可以率先运用“网络零售”、“网上购物”、“网络商店”;在基础设施不太健全的地方,要考虑在传统零售业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零售业态的运作能力和效率。
综上所述,我们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积极促进我国零售业态健康发展。2009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3.2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329.6亿元,同比增长13.9%;县及县以下零售额3,013.6亿元,增长16.7%。所以,我们有信心在“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负面影响继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来促使我国零售业态新发展、新变革,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以起到扩大内需、促进我国GDP增长、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何济海.世界零售业与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J].商业研究,2003.11.
[2]邓冬梅.我国零售业发展态势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21.
[3][美]菲利普・科特勒.俞利军译.国家营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关键词】连锁便利店;规模化;物流配送
便利店(Convenience Store)俗称“邻居购物中心”,是营业面积在50~200平方米,经营品种在2000~3000种,营业时间在16~24小时,靠近居民区,全年不休息,以销售日常必需品为主的一种零售业态,它兼有食品杂货供应的便利和超级市场的销售方式与经营管理技术。便利店在1960年左右兴起于美国,在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大规模的发展。1993年在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家便利店。近年来,在我国的上海、北京等大城市,24小时的连锁便利店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便利店已成为连锁商业发展最新的亮点。
一、郑州市24小时连锁便利店的发展现状
在上海,好德、可的、7~11等24小时连锁便利店分布十分密集,消费者不仅可以24小时购物,而且可以在便利店买到饭团、甜品等特色食品。除此之外,买快餐、充话费、买杂志、订票等都可以在这里完成。但是郑州市目前的便利店多是大型综合超市的衍生物,还没脱离超市的经营模式。它们既不是大型超市量贩,也不是经营面积标准的超市,又不具备服务备至的便利店功能。
2010年10月,世纪联华邀请了专业的公司对郑州市的超市布局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三环以内有近4600家小型社区“超市”,这些“超市”包含了那些面积在几十平方米的柜台式小店,也包括了200平方米以下的连锁超市。但这些超市中,唯独24小时便利店少之又少。社区商业更多的还是夫妻店、小日用百货店数量众多,这些不属于便利店,却承担着便利之责。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社区常住居民抱怨:“便利店还是不够。”如果把这些店都换成24小时便利店,郑州的商业环境,会真正有一个改观。
目前在郑州只有17家店铺的四邻超市是24小时便利店,从经营形态上来看,和外地连锁的24小时便利店还有一定差距。火车站和一些核心商圈虽然也有一些24小时营业的餐饮和超市场所,但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多年以来,以亚细亚商战为标志的商城郑州,大型百货和综合超市一直发展迅速,相比之下,便利店一直是个“短板”。回顾郑州市便利店10多年的发展历程,阿波罗、九头崖、左右间、思达,这些名字也一度引发过人们对郑州便利店连锁的猜想。如今除了思达、左右间和丹尼斯便利店外,郑州供销便利店也在去年开始悄悄进驻郑州。这些连锁集团在郑州的各社区已经结网,成为社区的便民服务设施。但是这些“便利店”现状只能说是从标超这一业态中脱离出来的一种过渡业态。郑州市24小时连锁便利店的规模连锁经营尚处于导入阶段。
二、郑州市24小时连锁便利店的发展潜力
1.便利店业态本身的优势。便利店具有其他大中型超市、卖场无法匹敌的灵活优点,如销售网点配置容易,产品配置最贴近市场变迁,投入成本低,给消费者带来最大便利性,且毛利率较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曾编撰过一份连锁经营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显示,所有业态中,便利店的毛利率最高,上海等发达地区可以达18.3%。因此,便利店业态自身的优势决定了其生存的巨大空间。
2.郑州市消费迅速增长,市场前景广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便利店的发展水平须与一个地区的人均GDP配套。按照国际惯例,便利店的导入期条件通常是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当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便进入成长期;平均每3000人就可以养活一个便利店,便利店间的商圈半径仅需要500米。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郑州市GDP就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004亿元,郑州就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发展便利店的各种条件。而2010年郑州GDP达到了4000亿元,应该是进入便利店的成长期。但从目前看来,郑州市便利店的发展水平是滞后于城市发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郑州市内六区常住人口为4284062人。如果按照目前420多万常住人口计算,郑州市区至少要有1400多个便利店方能满足人们需求。而目前郑州市成规模连锁发展的便利店仅200家左右,便利店缺口达85%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随着打造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深化,郑州市区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启动,郑州市的“便利店”消费能力不容小觑,市场前景广阔。
3.社区商业盲区凸显。目前,在郑州老居民社区里已存在的“便利店”,几乎没有相关的增值服务,无法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社区消费需求。同时,随着近年来郑州市的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进入高峰期,城市空间迅速延伸,新兴社区不断涌现,但与之配套的社区商业却发展非常缓慢,社区商业盲区凸显。特别是郑州新区的建设,现象尤为明显。当前社区商业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居民不得不乘车到中心商业区购物。
4.政府鼓励发展便利店的一系列政策。2004年商务部要求各地以新颁布的《零售业态分类》为商业网点规划的重要依据,鼓励发展贴近居民生活的商业网点,并鼓励发展城市社区便利店。2005年下发了《商务部关于加快社区商业发展指导意见》,推动发展社区商业,并鼓励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2006年商务部进一步提出,社区商业的重点以围绕“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解决社区购物、餐饮、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生活保障型服务为突破口。这些均为社区便利店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强大支持。
在此背景下,社区商业的发展被郑州市政府列入2009年扩大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出台了对完善社区商业结构者予以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同时,郑州市政府又公布了扩大消费17条,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便民服务体系成为扩大城市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规定,引导企业特别是品牌连锁企业在社区内开办便利店、日用生活品超市等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商业网点,形成便民、惠民的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做到居民各项需求均能在社区内实现。对在市内五区发展社区便利店(100平方米左右)、连锁超市(500平方米左右)的企业,每新开10家社区便利店、连锁超市,分别按照每家店一次性奖励1万元、2万元的标准予以奖励。
三、加快24小时连锁便利店在郑州市发展的应对策略
郑州市要大力发展24小时连锁便利店,必须重视便利店业态本身的开发和创新,因地制宜的采取本土化经营策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创造出其他零售业态难以比拟的优势。
1.准确定位,打造百姓服务平台。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的基础,是满足居民综合消费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未来几年来商业建设和发展的重点。便利店以满足消费者的便利性需求为基本特征,决定了便利店是社区商业发展的主力业态。便利店业态经营的内涵是一种“服务平台”,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是它的最大特色。24小时全天候营业,广泛的网络布局,多口味的快餐选择,食品即食加工,热水和冰粒供应,邮政报刊代售等,都面向便利店的服务对象。笔者认为,郑州市应以社区便利店作为便利店的主体模式。在新旧社区积极拓展连锁便利店,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2.引进大型商业企业投资便利店业态。区域优势企业在一个地区拥有知名的品牌、较高的商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有效的管理机制。以大型商业企业集团尤其是区域优势企业为便利店公司的投资主体,充分利用它们的品牌、商誉、资金、经验和成型的物流配送体系,快速占据有利地点,将便利店门店迅速形成区域覆盖网络,并培育一批品牌便利店企业,可有效地推动本地24小时连锁便利店的发展。如郑州本地的丹尼斯便利店。
3.大力发展加盟店,规模化连锁经营。便利店在全世界的成功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发展特许加盟店,一般加盟店的比重要占到90%以上。如7~11在日本的成功即使大力发展加盟连锁店。便利店公司快速发展采取直接投资的形式,其投资回报要等待大量新店铺逐渐成熟、营业额提升,这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而且直营店店长是聘用或雇佣的,而加盟店店长很多就是加盟业主本人。加盟业主作为店长,他的主动性显然是非常高的,经营业绩有了保证。在郑州市区,更要充分借助特许连锁方式,将便利店门店迅速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通过并购方式“收编”经营情况较好的杂货店、夫妻店;对于直营店,通过内部职工加盟等方式转为加盟店;对于新开店,直接采取特许方式。便利店总部集中精力进行便利店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商品和服务,统一管理各分店。
4.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郑州市应借助国家物流产业振兴规划,在着力打造中部物流节点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发展现代物流技术,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配送业,降低流通成本,实现零售终端优势。建立和完善适应便利店特点的“拆零配货”型物流配送体系,或者利用第三方物流,制定适合自身的配送方案,满足小规模分散化配送需求,节省物流配送成本,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运用先进商业经营管理技术,建立销售时点管理系统(POS),应用条形码技术,积极引进先进的商业信息管理系统,应用EDI系统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提高管理水平和单店运营能力。
5.开发和经营特色商品和服务。连锁便利店要加强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的商品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设。在总部统一商品规划原则下,更多的结合城市居民特有的生活和消费习惯,进行本土化经营,积极进行商品开发,建立自己的特色商品结构,积极开发便利性商品;因地制宜地创建自身特色经营,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项目,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满足顾客的便利需求。如可以考虑在便利店内设置传真机、打印机、代售福利彩票;代缴公用事业费、订购车船票;销售报刊杂志;为附近的居民送货到家;提供免费打气等服务。
6.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24小时便利店业态在郑州的发展,政府应积极给予政策支持,放宽对便利店服务项目的限制,逐步提高服务项目的标准。
现在的服务项目费偏低,使连锁便利店开展电信、交通、公用事业收费等服务没有积极性和盈利空间。政府应准许便利店企业在这些服务项目达到市场相当份额的时候,与相关垄断行业进行交涉提高服务项目的费用收取标准。同时,放宽对便利店服务项目的限制,拓宽其服务范围。在营业手续办理、会计建账、税收缴纳、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便利和扶持。
参考文献
[1]顾国建.我国便利店发展的时机与趋势.中国商贸.2005:24
[2]张满林.中国便利店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渤海大学学报.2006(3)
首先,作为微观主体的便利店经营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连锁经营,争取规模效益。7---11便利店开到200---300家的时候能自负盈亏。在我国,据估计,广州市可容纳的便利店在1000---1500家之间,而到2002年底,连锁便利店总量才有100多家。从便利店的发展体现看,抢占店铺资源、快速扩张是获得规模效益的先决条件。在这方面,上海的一些便利店公司通过特许加盟形式,已走在国内的前头。以上海联华快客来说,它计划2003年在珠三角地区开到200家,2004年开到500家,到2005年开到1000家。
开设新型便利店,突出商品的个性化。在日本,许多便利店都有自己的功能定位和特定的目标市场。“进百家如一家,进一家知百家”是我国便利店的现状,定位雷同、经营无特色的便利店,其竞争力必然弱化。商店是卖商品的,个性化必须首先在商品上得到体现。只经营常规品牌商品的店,其销售额和毛利率注定要下降。除自主开发商品外,便利店也可与品牌商品共同开发。在店铺开发方面,日本有非常成功的经验,一般来讲,店址、时间、备货和快速是店铺开发中考虑的主要因素,其中店址是首要的因素。在店址选择上,7---11的出发点是便捷,从大处讲,就是要在顾客日常生活范围内开设店铺,如居民区附近、上班或上学途中、停车场附近和办公室附近等。由于强调店铺的便捷性是所有便利店共同关注的出发点,因此,极有可能导致选址地点一致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7―11侧重通过细微的对比寻找差距,追求最优的地点。如有红绿灯的地方,越过红绿灯的位置最佳,因为它便于顾客出入,又不会造成店前拥挤的现象。并且非常注意避免在下述地点建店:道路狭窄的地方、停车场小的地方、车流量过大不易引起注意的地方、入口狭窄及建筑物过于狭长的地方等。
增加服务项目,改变服务方式。7---11除传统的服务项目外,现又增加了网上购物、旅馆预定、报纸订购、搬家公司预约、大学考试资料查询预定和订票等服务;便利店的ATM机还增加为顾客提供信贷的服务内容,发放便利店公司创办的银行信用卡。便利是便利店最大的服务特色,便利店必须不断在服务的便利性和便利性的服务上做文章。目前,上海的一些便利店已提出了传真、复印、代办彩照冲扩、销售报刊杂志、IP卡交通卡、代收部分公共事业费等服务项目,深受市场好评。
其次,作为宏观主体的政府职能部门应作好相关工作:
加强物流基础建设,完善社会化的专业配送中心。规模小、网络化滞后、自办配送中心费用高,难以取得规模效益,是制约便利店连锁化发展的瓶颈。从目前看,发展社会化配送,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连锁店在物流配送方面遇到的难题。具体说,可在现有大型工业品批发公司基础上,将物流机能分离出来,成立日用工业品专业配送中心;可以在大城市中选择一个或几个食品、副食品公司,加以改造,进行食品、副食品加工、配送专业配送中心;也可在果菜批发市场的基础上,设立蔬菜、水果和其他农产品的专业配送中心,根据便利店业务的需求,及时、准确、高效地商品配送。
合理规划便利店的网点布局,制止恶性竞争的蔓延。上海在便利店的发展中已出现无序竞争的苗头,譬如故意抬高房租价格、争抢网点,以至一条不长的街上同时出现了3家不同公司的便利店。发展便利店业务,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比如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相关零售业态的发展与成熟,规模性消费者群的产生和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等,超前、脱离实际的发展必将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政府部门要认真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的便利店市场准入制度和政策,优化便利店的布局与选址,促进与其他零售的合理匹配,控制数量,便其健康发展。
作好协调工作,让便利店更便利。比如在上海,尽管便利店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许多棘手的问题。在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局等9部委下文允许连锁店经营常用药品、香烟和酒等商品的情况下,但有关职能部门就是不让经营或审批过严;有些便利店想增加代收水、电和煤气等公用事业费服务项目,有关部门都不予支持。看来,便利店想打好服务牌仅靠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援与扶持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宋华《日本7---11》.[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1
2、李东贤《日本现代流通产业》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5
3、顾国建《便利店发展的时机把握和趋势展望》(《商场现代化》2002.1)
关键词:农改超营销渠道农产品
农贸市场超市化趋势
农贸市场风光不再
我国的农贸市场是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放开对粮棉油等农产品的管制而实行市场购销制度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些农贸市场遍布城乡各地,以其商品丰富,经营活跃,成为居民购买生鲜食品的主要市场。应当承认,农贸市场作为农产品主分销渠道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食品需求、促进农产品流通、繁荣城乡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传统的农贸市场渐渐不再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进入21世纪,大宗农产品相对过剩以及国外优质农产品的涌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凸现在人们的面前,这种传统的销售形式正受到严峻的挑战。
经营主体分散,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市场监管。市场设施落后,不利于食品安全控制。市场功能不健全,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之,消费者因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再青睐农贸市场;政府因为影响城市环境和现代化管理也对其颇有微词;个体商贩更是觉得无利可图,退场转行的比比皆是;加之其它业态经营生鲜农产品挤压农贸市场,今天的农贸市场在大中城市的销售份额已经严重萎缩,同上世纪90年代的“一统天下”相比,早已是江河日下。
生鲜超市异军突起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已经从总体短缺供不应求过渡到相对过剩阶段,买方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农产品的销售日趋激烈。在这个大背景下,农产品的销售也从原来的生产营销观念转变为市场营销观念,销售业态的升级已然成为必然趋势。自从家乐福进入中国率先引入“超市卖菜”的新概念之后,超市作为一种现代营销业态正逐步被生产者和消费者认可。当前,我国农产品的营销业态正悄然进行着一场变革,即传统的农贸市场将大量被现代销售形式的超市所代替。生鲜超市是以超市形式来经营生鲜农副食品,实现农贸市场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经营方式的超市化,产品的标准化和服务的规范化。
经营主体的组织化、规范化。超市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规范管理,统一合理地配置资源。企业法人接受政府、社会和消费者的监督,对成千上万名消费者承担法律责任。从以往农贸市场“卖商品”,转变为农贸超市“卖商品加服务”。同时,经营主体的组织化,有利于政府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经营方式的超市化。生鲜超市采取的是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定价的连锁经营方式。统一采购,就是直接从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统批发诸多的中间环节,解决了成本高的问题;统一配货,不仅能保持生鲜食物的新鲜,而且做到货物多元化,全方位满足市民需求,这些产品在配送中,往往经过严格的筛选、包装和加工,方便了购买。统一采购、配货后的产品要经过严格的检测检疫,农贸超市配有检测设备,每天对蔬菜农残、福尔马林、瘦肉精等进行检测,强化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
消费需求推动变革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济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与此相对应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突出表现为以下两个趋势:
绿色环保。社会环境污染直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良甚至非常严重的后果,这一问题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消费者对“绿色”消费品的关注也越来越强烈。通过调查显示,影响武汉居民消费者购买蔬菜的主要因素是产品的“新鲜程度”(74%)、“卫生程度”(65%),同时消费者对“无污染/绿色食品”的蔬菜表示出非常高的需求水平(58%)。显而易见的是,同农贸市场相比,超市安全可靠的购物保证更能满足人们的绿色环保的消费倾向。
超市购物。随着我国零售业市场的开放,超市、连锁超市以及仓储式商场在国内得以迅猛发展,使得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购买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在武汉,过去三个月内光顾过超市的消费者比例为82%,而生鲜食品以58%的购买比例成为了消费者在超市的首要购物种类。调查数据也表明,武汉有60%的消费者表示“购物环境舒适”是光顾超市的原因之一,而“质量可靠”(46%)是消费者在超市购买食品的主要原因之一,说明超市正逐步成为消费者选购农副产品的习惯性地点。显然,同拎着篮子进农贸市场相比,超市买菜无疑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全新的愉快的购物体验。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革
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流程,其上游由各农户、农业生产基地、专业农产品生产公司等厂商组成,他们共同提供农产品的生产供给;下游是众多千家万户的居民所组成;农产品的销售与流通主要由大中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所组成,当然也有少数农户实行自产自销,跨过批发市场将农产品直接贩卖给最终消费者。应该说,这种模式在农产品总体短缺供给不足的时候,对于农产品的快速流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农产品供求状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典型的“生产营销观念”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模式显然与这种变化不相适应,严重阻碍了农产品的流通与营销。当前正在全国大中城市进行的“农改超”工程,其实质上正是对农产品销售渠道的一次改造和提升。
就渠道结构而言,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从多层次长渠道向扁平化方向变化,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了农产品的价格。
农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易腐败变质。流通环节越多,流通时间越长,农产品损耗越大,流通效率降低。农贸市场采购的农产品绝大多数是未经加工的生鲜农产品,主要有两种供货方式:一是农户直接将农产品进场销售;二是农产品经营者到市内批发市场批发后再运到农贸市场销售。农产品往往经过生产者——产地批发商——运销批发商——销地零售商——消费者等诸多流通环节,多次集散;在物流技术上,采用常温物流和自然物流,加工不足,因采摘、运输、储存而造成的损耗率为25%~30%,物流成本高(运输成本路况不良成本设卡收费)。这使得蔬菜批销的每个环节都要加上很高的毛利才行,流通环节的增多,无形中加大了农产品的成本。
而“农改超”之后,农产品可采用直销的方式,直接从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货,或从下面农村整片的菜地进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统批发中诸多的中间环节,避免了流通环节中的加价;农产品直销还可以缩短流通时间,保持农产品的“鲜度”,减少损耗。生鲜超市的物流中心对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加工、储存、保鲜配送,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农产品损耗率可降至5%左右。农产品有效物流增加,就能有效地抑止菜价上涨。从目前的试点情况来看,“农改超”后农产品价格普遍比原有的农贸市场下降10%左右。
从渠道控制来看,中间商向上游供应链和下游消费者延伸,实行农产品全面质量管理,有助于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和安全控制。
原有农贸市场的经营主体,既不注重上游农户、基地等生产商的农产品生产情况,对于农产品是否农药残留超标等质量问题漠不关心,产什么就销什么。也不关注下游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和市场信息反馈。这种产销脱节的经营模式,一方面,使得农产品质量控制几乎完全失控,另一方面,又屡屡造成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失调。
“农改超”之后,商业企业作为明确的市场责任主体,出于对自身利益和商业信息的关注与维护,必然不会简单地满足于做农产品的销售终端,而是将触角伸向农产品流通、生产的各环节加以监督,并通过“建立基地、严格检测、连锁配送”,对农产品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生鲜超市正是依靠优质安全放心的产品和规范化的服务,赢得消费者的支持与信赖,在激烈的生鲜消费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从渠道关系来看,生产者、中间商、零售商更加关注渠道的整合,共同建立竞争优势,有助于提高国内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当前,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农产品竞争日趋加剧,单纯依靠“物美价廉”来建立农产品竞争优势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了,现在的农产品竞争已经从单一的产品竞争演变成为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综合性竞争。而传统的农贸市场中,个体商贩大多凭借个人经验和对市场的简单估计来销售农产品,很少运用现代市场营销手段,在如何扩大农产品市场份额、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有的不法商贩在销售农产品的过程中、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这种“短视”行为显然无法赢得市场。
“农改超”之后,商业企业作为农贸市场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市场竞争力的强弱与其经济利益密切相关,这些都迫使企业导入现代市场营销模式,以消费者为中心,利用市场的调研,细分市场,进行市场定位、市场促销、品牌化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利用连锁经营、网络化销售,将农产品迅速地推向市场。显然,市场营销理论及手段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应用无疑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引入竞争机制,预防“挤压效应”,侵害上游生产者和下游消费者的利益。
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执行农产品准入,确保食品安全。
政府应当弱化对市场的干预,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农改超”后,要实现农产品的放心消费仍然离不开政府对市场的有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