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信息化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工程造价 信息化 管理 研究
一、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研究的必要性
信息化管理对现代化企业来说是实现其目标和效益的前提,它为工程造价的经营工作提供了根据。所以需要对日常工作中的原始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筛选,才能保证科学合理的造价数据。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本质就是根据原始信息自身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的实现信息共享,进行合理正确的决策。所以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研究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预算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工作人员来说,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分类,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给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不断深入,在整个竞争中工程造价体现已经逐渐走向了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必须适应整个市场的发展需求,工程造价系统也逐步的丰富起来。但是在具体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基本的设施不能满足信息化的要求
目前的设施没有根据工程造价本身的特点设置对信息的收集和储备的功能。而信息化作为以网络通信和数据库构成的运行环境,没有预见性和发展性,因为刚开始应用发展不成熟,在操作技术层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人机交互的时候没有完成信息化的需求
工程造价信息化不仅仅对技术和硬件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由于工作人员收集和加工信息方法的滞后,导致信息资源在收集的时候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系统的效率。
(三)工程造价信息化系统仍存在不足
对于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管理来说,由于管理人员内部信息的共享体系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体系都没有正式形成,所以大面积的信息资源共享就显得很困难。所以不能确保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更不能确保信息资源的合理流通和快速传递。
三、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研究的对策
通过对目前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创新和改革为主要动力,以建设和增强工程造价管理技术为主要目标。从实际出发,统一规划,分步进行实施,所以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一)制定合理科学的造价信息化的管理体系
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管理是顺应市场需求和发展的,是建立信息化领域的重点,制定合理科学的造价信息化管理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统筹规划的最终目的。通过从技术操作和人才培养多个方向入手,努力建设和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管理制度与体系。
(二)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经营技术
工程造价与工程技术是息息相关的,是不可分开来说的。工程造价上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后期工程质量的优劣、成本的高低。工作中造价控制人员除了要有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与技术人员相联系,审查及优化造价方案也是提高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从若干个造价方案中选择一个技术上切实可行、施工期限能满足要求、施工质量能够保证、施工费用较低的造价方案。对施工时所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具体某专项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同样有必要组织各专业造价人员对其中有关涉及工程造价方面的内容进行审查,结合现场实际,对其进行经济分析,为施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达到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目的。
(三)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建设标准和政策
根据目前建立完成和实施的众多工程造价信息化网络中,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和政策环境。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还不能完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应用。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加强工程造价网络平台的构建和信息资源保护技术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并且和建设领域的相关信息政策进行合理的衔接,制定规范的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权威规范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管理体系,保证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有序发展。
(四)加大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资金投入
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和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和方案,并且制定出优惠的政策法规。所以必须保证有效的资金投入,从各个方面调动建设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为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和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只有足够的资金才能保障发展和建设强大的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因为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最终都取决于人力资源的优劣,在这项大型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就是需要即懂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成立一支强大的信息技术开发团队和应用团队,来满足日益增加的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四、结束语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需要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两方面作为保障,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作为经济基础。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也是建筑工程迈向科学化和先进化的基础。所以只有建立合理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高宪梅.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里的改革[J].福建建设科技,2009(03).
[2] 张传更.浅谈公路工程造价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10).
[3] 向东.采用信息技术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A].第十届建设行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储亚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关键词: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K206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建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城建档案的重要性
对于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城市建设活动所产生的结果,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角度来说,只有两个其一是城市实体,通俗解释就是构成城市的所有建筑;其二是城建档案,既是城市信息记录,主要记录在实体建设改造和演变等过程,形成的各种文字图表图纸声像等信息作为一个城市在建设活动中所得的成果之一,与综合档案相比,城建档案在其编制形式体系结构保存载体和信息内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城建档案的特殊性在于:第一,在工程项目上以单位为组卷,按专业类别布局存放,突破了机构与个人的全宗局限第二,内容中包含了很多的工程图纸和建设施工现场的声像资料,相比于与其他类的档案,城建档案是一个城市在建设活动中的所有专业技术和行业管理的综合记载,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宝藏。
(二)城建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的形态要进行发展更新,必须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街道立交桥摩天大楼已不能再用于作为一个城市建设的体现,发达的信息化建设才能标志着城市建设发达在中国建设事业的纲领中明确表明,信息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要把信息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法而对于一个城市的建设事业来说,城建档案是这个城市建设事业中最完整最丰富最真实可靠最持久系统最集中精炼的记载因此,在城建档案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快数字化城建档案馆的建设步伐,可以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所以,城建档案信息化是新时代背景下一个城市建设的必要前提,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三)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可行性
处于二十一世纪的时代,正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并且现今的计算机已经得到了普及计算机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快捷人类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大量的数据存储和大量的计算,并且运算速度也远远快于人力所以要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从而达到城建档案信息化的要求,继而使城市建设更好的发展。
三、城建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城建档案信息技术有待提高。和世界上其他的先进国家比较之下,目前在我国,城建档案软件以及技术研发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由于现行的档案信息整理、分类、著录等还没有统一化、科学化,信息软件防范网络风险的功能不强,应用软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二)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有待规范。城建档案信息化建造的条件是办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办理还存在必定的缺乏。例如,在声像档案的保管方面,很多档案馆对现已处理过的数字化电子文件不重视,使得电子文件因空气、温度等影响而受损。一起,因为城建档案在必定程度上完成了信息化。可是这种信息化的档案恰恰是被置之不理,而并没有真实完成与网络对接,转变为“一种全新的传达、沟通城建档案信息的方法与高质量的城建档案信息产品”。这些办理方面的缝隙对城建档案信息化建造带来了压力。
(三)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建造的要害在人。因而要推进信息化建造,作业人员首先要具备现代化网络常识和专业常识,而不能只是满足于通常的计算机操作。但从当前看,许多地方的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尤其是城建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因而,虽然有的档案馆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随着城市建造的飞速发展,每年城建档案馆接收入馆的档案数量激增,因为当前的相应的作业人员数量有限,在档案事务辅导、查询、使用等作业量现已饱满,底子没有时刻和精力去顾及档案的信息化作业。
四、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化
(一)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水平。根据当前城建档案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扫描仪等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或完善,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操作进行培训及推广,逐步建立同一平台为分中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其次,是逐步完善档案中心目录及全文的数字化、档案信息数据输入是目录中心的基础性工作,对各职能部门每年移交的大量成果档案资料,边整理边输入,从信息源头抓起,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实施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双套制工作模式,避免重复劳动,不但能节约人力和财力,而且也会加快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此外,还应对上网信息进行密级界定首先制订密级标准,对室藏档案按公开,内部秘密机密进行界定,其次对档案信息使用者进行网上身份验证,对不同身份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查询权限,以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
(二)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子政务的加快推进,使档案基础建设的重心向档案信息化建设转变现今,在计算机迅速发扎的局势下,计算机办理软件的应用为完成档案办理现代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档案部分树立自个的局域网,添置计
算机、光盘刻录机、扫描仪等,在系统开发和档案使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电子文件的产生,怎么安全且高效地办理电子档案已成为不行逃避的现实问题早在年,国家档案局就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造施行大纲,需求电子文件构成单位和接收单位仔细做好电子档案的办理等作业因而,选择适合电子文件构成单位本身特色的档案办理软件,有计划、有对于性地进行录入。开发使用等作业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建造不行逃避的一项重要作业。档案办理软件的对象是电子文件,通过选择适宜的档案办理软件,不光能够到达科学高效办理电子文件的目的,而且电子文件作为信息资源,通过软件的结合和开发,既是电子文件构成单位的有利堆集,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笔无穷的文明财富信息化建造理念,需求科学的档案办理软件作支持,单纯以传统方法办理很多电子文件,绝非明智之举,档案办理软件集功用全部智能快捷高效等长处于一身,是疏通信息化建造办理头绪,进步档案作业质量和功率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议着档案信息化建造的胜败从安全视点来说,优秀的档案办理软件本身的安全设置,如拜访授权用户安全级别暗码设置等功用模块,已成为电子文件办理使用的一道坚实屏障,能有效地保证档案信息安全。
(三)城建档案机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档案信息化意识。只有相关机构和部门领导观念得到转变,真心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才能促进和推动档案信息化的改进和不断完善档案工作人员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力量,他们的能动性事关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只有让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树立档案信息的意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档案工作人员才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主动关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认真做好信息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主动思考社会文献信息系统中各种文献信息的渗透和融合,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社会信息事业相互结合,共同发展。
结束语: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建设速度还和社会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影响了城建档案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文章对城建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1]王洋,杨良玖.工程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关问题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3,10:171-172.
[2]容丹梅.加强工程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29:121-122.
[3]王飞娟.浅谈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J].城建档案,2013,04:42-43.
[4]杨晓云,梁栋.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17:279.
[5]李源.建筑安装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与优化控制[J].广东科技,2013,14:16-17.
关键词:水利工程 信息化管理 现状 问题 完善性策略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170-02
1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深入研究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特点主要有5个:(1)建设周期长;(2)技术条件复杂;(3)规模比较大;(4)勘探设计比较复杂;(5)工程实施和验收过程较为复杂。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水利工程管理难度是非常大的。不同的工程所涉及到的问题都非常多,尤其是环境条件和设计变动都非常多。另外,水利工程往往还涉及到复杂的移民和征地等环节,需要协调的问题也非常多。如今,信息化高度发展,人们对于信息化的需要也是日益加深。相关统计资料也进一步显示,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当前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实践可能性。事实上,所谓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指的是利用信息技g将水利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性整合并对整个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存储、利用的全部过程。在笔者的观点里,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已然是水利事业必然发展趋势所在。
2 现阶段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所在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已然开展的如火如荼,在水利工程的众多领域都已经应用的十分广泛。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就是可以进一步提升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自动化水平。然而,毕竟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时间尚短,在很多领域都有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笔者进行了一些归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2.1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设施不是十分完善的现状
上文中我们曾经分析过,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需要的硬件设施是非常多的。然而,纵观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现状,很多情况都存在建设资金匮乏,设备陈旧,交通不便利等实际情况,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就会使得整个工程的基础设施出现疏漏,引发大的管理问题。
例如笔者所工作的陕西省宝鸡峡灌区,诸如总二支、总三支一类的渠道处地偏僻,闸门老旧,附近也无电力接入,这种情况给信息化建设带来极大障碍和不便。
再者从宝鸡峡灌区近年来信息化建成工程设施情况来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设施遭人为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太阳能板被损坏,电池被盗等情况较为易发,给日常维护带来较大麻烦和资金压力。
其次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更新换代经费严重不足。宝鸡峡灌区近年来建成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设施的日常维护费用给灌区带来较大的使用压力,而信息化设施更新换代也较快,不及时更新会和新设备兼容性降低,此类资金又无专有渠道,灌区资金压力大,久而久之会形成水利单位“用不起”的尴尬。以上情况还待上级部门和国家相关部门在以后的项目规划和批复中予以关注和解决。
2.2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缺乏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现状
对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来说,其主要监控和关注的内容有:(1)旱涝灾害;(2)水利建筑安全;(3)水资源调度信息情况;(4)水资源污染状况等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水利工程其实对信息资源的要求是相对比较精细的。如果网络出现不顺畅的情况,收到的信息不仅无法及时发回,还可能出现反馈不全的实际情况。这就会使得水利工程信息收集和利用工作出现很大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整个水利工程的开展,甚至造成极大的损失。
2.3 关于现阶段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欠缺的现状
从目前来看,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所需的一些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情况比较多,还有就是要对当地水文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以便能够实际进行并确保整个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然而,我国相关统计资料也显示,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这也是阻碍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事业发展一大主因。
3 新时期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完善性策略分析
3.1 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事实上,对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来说,资金还是影响其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所在。从这个角度出发,新时期我们必须呼吁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的投入,并且还要大力吸收民间投资,从而能更有效地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性开展。
3.2 要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笔者认为,未来水利工程事业所需的人才是综合性人才,要兼具水利工程专业素养和网络计算机技术素养,从而能够更好地建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由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加强对水利工程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培训,并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让更多的人才投入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事业当中。
3.3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文灾害预警系统
在笔者观点里影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水文灾害。在未来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建立相应的水文灾害预警系统,从而能够合理化的对干旱和洪涝灾害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并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而制定该地区的防洪、抗旱策略。通过相应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策略使得水资源可以合理有效地进行分配,从而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开展。
4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策略分析
从水利项目建设的基本规律来看,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应当包括这样的程序:(1)按照规划设计;(2)批准立项;(3)实施建设;(4)验收审计。笔者认为,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也一定要秉着这样的思路来进行建设,这不同于一般科研项目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不同于大众化的计算机公司。这是一种符合水利行业特点的带有IT性质的重要水利建设性项目。这样综合性的IT企业,将信息化建设与科研项目,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为建设单位解除项目建成后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的后顾之忧,满足建设单位的需求,适应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现阶段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一定要有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社会也要对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相关内容给予必要的关注。
5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是时代所趋,形势所趋,从目前来看,新时期我们深入研究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对于我国水利工程事业茁壮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事实上,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研究时间尚短,在很多领域都存在不少的问题,特别是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更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未来,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策略,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是今后我们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富宏军.浅析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5):213.
[2] 杨鑫.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J].北京农业,2015(23):120-121.
[3] 钱坤.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和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14):331.
[4] 毕连涛.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5):223-224.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1 引言
信息化管理是指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及时准确地为企业的决策拢供数据似息,以便对外界的变化及时准确地作出反应,其本质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了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网络设备采购、网络建设、应用选型等相关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工具已经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的工具产生新的方法,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先进、可行的断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沟通和数据采集的效率,可以把大量纷杂的信息进行有序地组织。
2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2.1 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呈现出投资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工期要求紧、项目参与单位众多、信息沟通复杂、社会影响面广等特点,这就为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严竣的挑战。而随着现代什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城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成为了必然趋势,也成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2.2 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增加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2)有利干增强企业的核心竟争力,适应市场化竞争的要求;有利于理顺和提高企业的管理,实现管理的有序性。(3)降低企业的库存,减少资金的.与用,节约生产材料,降低生产成本。(4)加速资金流和信息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流动速度,实现资金和信息的快速重复有效的利用。(5)建立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集成化项目管理体系,促进企业从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6)降低技术人才的劳动强度,提升技术人才的脑力价值.以及可以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7)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达到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
3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要点
通过结合实践以及对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心得体会,提出信息化管理建设应当重点掌握的要点:
3.1 管理模式。工程顶目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模式,而不是计算机技术。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如成本、质量、进度、合同、物资材料等,对于这些信息的快速处理需要项目各部门的协作,打破原来的部门堡垒。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在国内墓本上没有成功的经验,另外由于国情的差别我们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企业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只能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观念。
3.2 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认识。由于信息技术是十分专业的领域。发展又非常迅猛,新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非信息领域的人员往往难以把握。不同部门只是站在各自部门的角度提出模糊的需求。由于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部门之间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交换和共享,因此需要根据业务的需求,提出整体的框架,在整体的框架之下解决各部门的具体需求。如达不成对整体框架的共识,部门之间就会存在很多分歧,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很难推进。
3.3 人员素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员工的观念和素质。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摸式,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更是如此,如果不经过对员工的培训,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起来就很困难,对很多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就难以适应。另外对于管理来讲。信息只是基础的原料,信息是为管理、为人的科学判断和分析服务的,信息化系统的生存基础是对知识的共享和重复使用。如何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经教数据重复使用到招投标、生产中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事情,要避免以往档案中大量信息无法利用和经验随有关人员的离去而带走的现象。
4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4.1 安全性
网络运行安全可靠是整个网络建设的基础。工程建设管理的大部分业务都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运行,这就要求网络系统应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必须具有网络监督和管理的能力。在网络设计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选用高可靠性的设备,在关键部位采用冗余备份设计,避免单点故障,保证系统长期、可靠、隐定地运行。2)采用优秀的管理软件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故障。3)采用可靠的备份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性。4)对不同的用户设置相应的操作权限。网络要具有较高的安全保密机制。保证数据完整可靠,不被非法读取或更改,能对关键数据提供多重保护。对网络病毒的传播要提供防范措施。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访间控制列表、子网隔离和“防火墙”等安全控制措施,保证网络安全运行,拒绝未经授权的访问。
4.2 通用性
双方共建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具备实用性,安全性,而且为了能够更好地同建设部的有关标准、规范协调一致,同国际工程建设的FTDIC条欲相接轨,更快地向市场化、国际化过渡。 同时,网络所采用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网络协议等均是国内外厂商都支持的国际标准协议。网络选用的协议和设备均符合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将不同应用环境和不同的网络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4.3 先进性
网络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确保本网络达到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因此可以保证开发软件的平台与使用软件的平台能适应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具备跨平台性和可移植性。
4.4 扩展性
为了保证用户已有的其他应用管理软件可以不因应用此网络而废弃,同时为了保证用户今后应用其他软件而不与本网络相冲突,本网络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网络对已有软件的兼容与综合,因此本网络具备开放性与扩充性以保证系统对用户已购置资源的支持。
网络所采用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网络协议等符合开放系统的标准,并能够与其他系统实现互联。在总体设计中,采用开故式的体系结构.使系统易于扩充,使相对蚀立的子系统易于进行组合调整。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即在外界环境改变时,网络可以不作修改或作少量设置修改就能在新环境下运行。同时建立开放式的数据接口,支持其他厂商的工程应用软件在网络化工程管理系统中运行。
4.5 可维护性
整个网络运行稳定、易于维护。网络的执行文件与数据文件分离。网络能检测文件系统的完备性,并提供数据库文件备份及恢复的功能模块。
4.6 经济性
企业管理信怠网络的建设,要从经济方面着眼。 由于网络是一个通用的集成系统信息平台,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投入,具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能够在完成系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用最少的投资办好最多的事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各部门已有的各种软件、硬件资源,在本网络中得到充分利用,以保护原有投资。
5 结语
工程项目通过信息化管理,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及时准确地为企业的决策拢供数据似息,对外界的变化及时准确地作出反应,显然其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战略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卢广宁,赵瑞斌.信息化管理建设五大要点探析[J].山西建筑,2011,31(07):57~58.
【关键词】建筑工程;信息化;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技术水平和应用上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1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部门和单位交互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得越来越频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突出。可见,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明显地限制了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对工程项目进行进行信息化管理,使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得以相互连接,实现网络资源高度共享和及时处理,从根本上改变业务运作时间差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的滞后状况,进而使得成本管理的动态控制得以实现。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在建筑施工项目内部的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它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首先,它基于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对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加工、传递和实时共享,减少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共享的信息为项目管理服务、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它使监督检查等控制及信息反馈变得更为及时有效,使以生产计划和物资计划为典型代表的计划工作能够依据已有工程的计划经验而变得更为先进合理,使建筑施工活动以及项目管理活动流程的组织更加科学化,并正确引导项目管理活动的开展,以提高施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2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1 缩短建设工期。可优化资源配置和施工网络,减少窝工和返工,缩短建设工期。
2.2 节约项目成本。利用网上招标系统降低采购成本,通过基建财务管理系统加强投资和成本监控,实现快速工程决算。我国政府2007年政府采购规模约4000亿元,如果采用网上采购,可节约40亿元支出。
2.3 保证工程质量。现在的建筑产品已逐步步入精细生产阶段,建筑产品已成为精细产品,需要精细加工,对建筑业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4 工作效率提高,决策及时准确。计算机、网络、监控监测系统确保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的共享性、准确性、实时性、惟一性和便捷性,大大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和领导决策的科学性。
3 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
在建筑产业中导入计算机标志着建筑业发展的一次飞跃,用信息化管理,大幅度提高建筑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将是建筑业发展的又一次大变革。以信息化为手段的业务流程再造在大多数建筑企业才刚刚起步,如何适应信息化建设的时代需求,把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对企业来讲还是一个新的挑战。
3.1 确定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目标
以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全部信息实现无纸化;项目的有关各方利用网络以及电子介质进行信息的提交和接收;所有信息均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共享和利用。它的终极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并最终增强行业的竞争力。
3.2 把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落到实处
通过政策促使建筑工程企业尽快实现内部信息化处理所需要的主要经营管理和业务处理指标项目规范化;实现内部公共数据库的分级和集中建立,达到内部公用数据资料在一地输入全网共享,专用数据在源头输入分级分权限共享;实现总公司对所属企业的经营管理网上快速监控,在网络上直接填报或采集总公司所属企业的资料报表,保证数据采集的真实、安全、快速。
3.3建立和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关各方组织
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而且是一场深刻的管理变革。因此,在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中,不仅要成立以公司最高决策层亲自挂帅的组织领导机构,全员行动,整体策划,系统推进,而且要求行动上下一致、思想统一。
4 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的途径
4.1 提高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首先,企业应根据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制定战略计划,予以有效实施。信息化施工的特征是:信息收集自动化(传感技术、IC卡技术)、信息存储自动化(光盘存储、DBMS)、信息交换网络化(局域网、万维网)、信息检索工具化(DBMS、搜索引擎)、信息技术集成化(多媒体技术、专家系统)、信息利用科学化(基于数据的各种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化(管理信息系统MIS、主管支持系统ESS等)。企业应根据以上信息化的特征,结合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计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其次,在施工管理全过程广泛应用基于局域网、因特网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网上办公系统。开发基于因特网(Internet)的各种应用系统,如电子商务,网上项目管理等。通过建立网上虚拟组织这一概念,变纵向信息交流方式为平行交流方式,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改进沟通与合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4.2 培养既懂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又懂软件开发的综合性人才
现在大多数项目管理系统由软件公司承担,而这些软件公司没有很强的工程管理背景,项目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流程、管理要素、管理过程不熟悉,只是经过几次会议或者调研就开始按照客户的要求去做了,特别是有些客户对自己的需求也不是很清楚的时候,导致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没有整体性、全局考虑不周,软件不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易用性,功能极其强大,操作复杂,用户需要经过长期的培训才可以很好地操作,操作人员在使用时,有种不信任感,从而导致用户不想用。因此,培养既懂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又懂软件开发的综合性人才是当前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当务之急。
4.3完善信息化管理与控制体系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缺乏统一全局的IT战略规划,由于没有统筹规划,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统一,一些地方处在混乱无序的状态,形成了很多在权力保护下的信息孤岛,缺乏共享的、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特别是一些政府投资项目中由于利益冲突和信息的不透明,很多的利益团体对信息化非常抵制。究其原因,这是信息化建设制度安排的缺失,即IT治理的缺失而导致的。
5 结束语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项目管理思想(理念)、人员素质、管理模式、IT技术、应用环境等因素,需要多方协调和考虑才能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工程项目管理的业务当中去,从而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只有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存在问题的根源,掌握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让信息技术真正的为工程项目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