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保险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证券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测度;熵值法;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4.1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31-04
一、引言
随着3C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证券类企业开始实施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企业为了专注核心竞争力业务和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成本,以合同的方式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委托给专业机构承担[1]。然而,由于在人力资源外包过程中各种因素可能会造成外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偏差,导致发包证券企业出现损失,这就是外包风险。科学准确地对人力资源外包风险进行分析和测算,是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控制的前提。
国外学者较早起步研究人力资源的外包风险问题。Maris.G Martinsons(1993)认为,人力资源外包风险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的战略柔性下降、长期的高费用抵偿了短期的费用节俭、外包商不能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忽略了企业内部改进的可能性和努力的必要性[2]。Greer(1999)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源外包商在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时,缺少关键的专业技能和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意识[3]。Cooke 等人(2004)研究发现,人力资源外包活动会增加直线经理的工作任务并给其带来不便,因为“外包商可能并不完全了解经理的实际需求或者两方根本没有沟通和建立工作关系” [4]。Lilly 等(2005)总结了人力资源外包中存在的风险:隐藏的过渡与管理成本、外包商的锁定、合约修订、法律争议与诉讼、服务质量的下降、外包成本上升、企业竞争力丧失、隐藏的服务成本[5]。国内学者中,白艳莉(2007)认为人力资源外包存在6 种风险:外包商甄选失当、企业对外包商过度依赖、高额转换成本的风险、信息泄露、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弱化、变革引发的冲突风险[6]。易华(2010)认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从发包方来看,可以分为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方面的风险。前者主要包括成本估算、人力资源角色重新定位和员工抵制的风险等;后者主要包括外包服务商选择、文化差异和信息安全等[7]。
本文在充分考虑证券行业和证券公司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证券公司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度量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熵值法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度量了外包风险,为证券企业管理层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证券公司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及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一)证券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容
证券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与其他行业公司是较为相似的,这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工作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探索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和项目正在逐步被证券公司所外包,但由于法律制度约束、公司商业机密保护等原因,当前我国的证券公司主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业务全部或部分地进行了外包。
1.人才招聘与配置外包。证券行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对知识型、智力型人才的需求特别旺盛。长期以来,证券公司是通过自主招聘的形式吸收社会人才的,随着近两年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在各行业的兴起,证券公司也开始尝试将人才招聘外包给专业的人才遴选机构。。简单说来,证券企业的人才招聘外包,就是把内部的招聘移交给外包专门机构完成集中、整合的招聘过程,是涉及从人力发掘到最后招聘录取工作的集成化过程。
2.培训与开发外包。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对于开发员工潜能,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增强证券公司竞争力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内部培训又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工程,需占用企业大量场地、人员、资金和时间,而且培训的效果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常常不尽人意。因此,将员工培训工作外包,运用企业外部专业化的理念和知识为员工提供培训服务,已成为现代证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
3.绩效考核与管理外包。绩效考核与管理外包常见于行政管理的绩效管理工作当中,实际上,绩效考核与管理的外包在证券行业也存在,但只是采取了部分外包。这主要是指部分证券公司将本公司的绩效考核和管理制度的制定、考核管理体系的设计等内容外包给专业化公司,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高效化。
4.薪酬体系及福利设计外包。证券公司作为金融服务行业中的典型性“高、精、尖”企业,其薪酬待遇一直位列各类行业前茅。然而,证券公司的薪酬管理工作非常复杂,薪酬结构及水平须随着市场及公司业务的变化而调整,而且证券公司一般都在全国各地分设大量营业部,高端证券公司中一般还有一定数量的外籍员工,因此证券公司的薪酬管理难度非常大。为了确保其内部人员着重进行与公司经营息息相关的战略性活动,证券行业在逐步尝试将薪酬及福利设计外包出去。
5.劳动关系管理外包。为了节约成本,早期的证券公司曾将业务专业性和技术性较低的营销工作、客服话务等外包,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第三方中介机构负责招聘、培训、薪酬支付等日常管理工作,也就是说公司将劳工关系管理工作外包了。
作为财务部应付会计兼资产管理岗位,我主要负责应付岗位核算、ERP系统FI模块运行、财产保险管理、固定资产及工程管理等工作。今年的主要工作有:
在固定资产及工程管理方面,能及时做好资产及工程日常管理,及时核算递延所得税;协助公司完成工程二审并及时做好转资,组织各部室完成年度资产全面清查等工作。但固定资产及工程管理一直是公司的薄弱环节,如装置陈旧老化,部分资产标签破损,规格型号模糊不清无法识别;年度资产清查各部室不够重视,未在规定时间完成清查;工程验收不及时,未按照内控要求进行工程减值测试等。今后将组织各部室定期补充缺损标签,完善固定资产资料;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及考核力度。
全面风险管理方面,年初完成2016年度全面风险报告编写,经董事会通过后及时上报茂名石化备案;根据中石化总部及茂名石化公司风险管理工作部署,及时组织各部室完成季度重大、重要风险动态跟踪监控工作;在内控管理方面,协助部门完成内控手册编制。但年度全面风险工作量大,时间紧,难以深入评估公司潜在的危险源;内控手册部分流程未根据公司实际修订,造成季度测试控制点不适用,存在设计缺陷。今后将加强公司面临的内、外部风险识别,真正做到风险可控,在控;建议多参加茂名石化内控培训,提高公司内控执行水平。
兼职公司团支部书记,负责公司团支部工作及协助工会组织各项活动。组织团支部与小葵花幼儿园烧烤联谊活动,团员参加开发区羽毛球比赛、团员义务劳动、中秋节公司领导慰问团员“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聚餐等,丰富了团员的业余生活。但由于工作繁杂,未能组织团员体育活动,今后将加强与上级团组织联系,多举办友谊赛等体育活动。
切实减轻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
大病的医疗费用高昂。虽然当前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建立,全国人民中的13亿人有了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城乡居民的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甚至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有利于切实减轻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那么,什么是大病?大病保险的保障水平有多高?孙志刚指出,在设计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和目标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定义。
《意见》明确,大病保险对这小部分人群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已经报销的基础上再次给予报销,要求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50%。也就是说,患者进行大病保险报销时,是以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为准,其报销范围更宽泛。
这里的合规医疗费用不局限于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但为避免浪费和过度负担,不是基本治疗所必须的项目不列入报销范围。
个人不需再缴费
大病保险是全民医保体系中新设计的一类补充保险,《意见》明确,大病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人,所需要的资金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不再额外增加群众个人的缴费负担。
个人不用再额外缴费,并且原则上医疗费用越高、报销越多。《意见》指出,各地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保险筹资能力、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情况、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水平,以及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等因素,精细测算,科学合理地确定大病保险的筹资标准。按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则上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也越高。随着筹资、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提高大病报销比例,最大限度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关于大病保险的资金来源,《意见》提到“利用结余筹集大病保险资金;结余不足或没有结余的地区,在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年度提高筹资时统筹解决资金来源”。
对此,孙志刚说:“大病医疗保障是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当中的一块短板。与此同时,基本医保基金存有不少结余,累计结余规模较大。有必要设计专门针对大病的保险制度,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使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大病保障。”
由商业机构承办
在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过程中,商业保险机构扮演了重要角色。《意见》指出,采取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的方式。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大病保险的筹资、报销范围、最低补偿比例,以及就医、结算管理等基本政策要求,商业保险机构中标后以保险合同形式承办大病保险,承担经营风险,自负盈亏。
为什么由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孙志刚指出,以往,基本医保经办通常有两种形式,主要是事业单位直接经办,也有些地方委托一些专业机构提供部分环节的服务,如审核单据、稽查服务行为等。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公共服务管理,提升服务效率,新一轮医改明确提出要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相比而言,商业保险机构以保险合同形式承办大病保险,主要具备以下几个优势:第一,发挥商业保险机构专业特点,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医疗费用的制约;第二,商业保险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统筹核算,可间接提高大病保险的统筹层次,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放大保障效应;第三,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提高基本医保的经办效率;此外,这也有助于促进健康保险业的发展,推动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意见》对商业保险机构的要求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制定了商业保险机构的基本准入条件;二是规范大病保险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要求其保本微利,建立起以保障水平和参保人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办法;三是要求商业保险机构不断提升大病保险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参保人提供异地结算等服务,解决大病异地报销难题。
让城乡居民大病治疗有保障
《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是我国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的新举措,对于减轻人民群众大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全民医保制度的有力完善。这一制度拓展和延伸了基本医保的功能,基本医保、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制度实现有效衔接,构建了多层次的全民医保体系;把结余基金利用起来,放大了基本医保的效用,使更多参保人受益,提高了保障水平;引入商业保险机构经办管理,政府责任和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机结合,提高了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使基金风险得到更有效的管控,用少量的投入换来更大的收益。
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社会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这一制度强调大病保险保障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医疗消费水平及承受能力相适应,强化了社会互助共济的意识和作用,形成了政府、保险机构、个人共同分担大病风险的机制,推动了医保、医疗、医药互联互动,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和质量,促进了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
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这一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首位,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理念。
关键词:社会保险管理系统;公平;提高效率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较晚,所以在制度发展上有着比较多的漏洞,需要从法律和行政层面不断完善管理,主要问题由如下几点:第一,社会保险管理制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很难实现社会保险的全民化,这就严重的影响了社会保险管理体系的公平原则。第二: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臃肿,多个部门出现职能重叠的现象,使管理成本上升,工作效率下降。第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基金管理部门没有分离,形成了自己监管自己的情况,不能有效的实施监管,难以制约的现象。第四:社会保险资金征收困难,没有切实有效的征收手段。
一、在全社会树立共建共享、共享共建的社会保障理念
社会保障制度是服务于所有国民的福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证国民正常生活的基本保障制度。而建立的一种使国家层面的各个人民之间形成一种协作状态,共同抵御社会风险,增加国家的向心力。所以国家需要在全社会树立共建共享、共享共建的社会保障理念,这也是实现公平高效的社会保险管理体系的基础。只有通过共享共建的核心思想,才可以避免在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冲突,让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覆盖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做到正真的公平公正。所以在完善社会保险制度过程中,在增加社会保险基金和个人养老账户的增值服务和提高城乡制度衔接的过程中都要以共建共享、共享共建作为核心理念不断完善改革,为我国社会稳定做贡献。
二、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合理划分各方的责任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一共有五个项目,分别是养老、医疗、工商、生育、失业五种,在对这些社会保险进行统筹的时候,基本都是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的,这些统筹的数据程度较低,不能有效的保障社会保险的待遇落实,许多单位会因为地方政府的利益,根据不同的人群使用不同的保险制度,并且由于权利在各地区政府所以各个地区之间的政策和做法也有着较大的差异。目前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大量的流动人口难以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险福利,这个情况大大影响了国民对于社会保障的信任程度。所以需要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统一化管理,使其逐渐进入全国统一的管理体系模式。在社会保险制度上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业、社会贡献、社会需要程度来进行等级划分,要避免地区与户籍的差异,提高社会保险的公信度,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社会保险的收入情况,可以更加有效的实现社会保险的公平公正,提高社会稳定性。
三、以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为长期目标
我国自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综合国力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所以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进入新的阶段。根据相关研究机构出具的数据表明2016年底,我国的各类保险中,养老保险8.65亿人,医疗保险9.46亿人,失业保险4.25亿人,工伤保险4.37亿人,生育保险3.57亿人,同比上涨了2.3%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险体制。但是我国14亿人口、经济基础低、“东.西”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国情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还有很长的一段发展之路。所以在社会保障管理体系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普及率,着重关注农民、农民工、城乡无保障老人的睡会保险制度的普及,这样才能实现公平和提高效率的社会保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把社会保险福利落实到弱势全体中。
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管理体系是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国家的经济体系也出现了改变,逐步开放市场,建立市场经济系统,这种开放的体系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弊端,劳动者的就业和生活都面临这巨大的风险和压力。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量中西部地区的人民都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所以市场经济造成的破产和倒闭,对广大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我国人口也将逐渐进入老龄化时代,这样对于退休养老的问题也越发的严重。但是现在的社会保障支出只是GDP总量的6%,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就像对落后,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国外的优秀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民的社会福利制度,并通过提供就业补助、子女免费教育、减少医疗费用等方式来提高我国人们的福利和社会保障水平。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社会保险管理体系还有这较大的漏洞,需要我们努力完善和建立。在建立过程中一定要秉承公平公正的理念,完善社会保险管理体系。我们确信,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观与效率观的指导,随着社会保障立法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一定会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一个真正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为全体国民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与支撑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段家喜.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2]李俊.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的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
关键词:社保基金、运作、管理
社会保险财务管理是指按照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机构的政策、法规以及社会保险机构财务目标,通过核算控制和监督手段,合理组织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支付、调节和筹备等财务活动。由于我国现行社会保险的财务管理实行现收现付制,基金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从这一方面看,基金的收缴支付是社会保险财务管理的重点。
一、基金收入的安全运作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首要任务。社会保险是通过社会保险基金制度贯彻落实的,而社会保险基金的征集又是基金制度的基础,如果无法征集到基金,社会保险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要做好保险工作,首先要做好基金的及时足额收入。企业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主要包括:
1.企业根据工资总额按一定比例提取的社会统筹部分。这是基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导致部分企业效益滑坡,职工工资和各种福利也难以兑现,加之少数企业领导者的一些错误思想,出现拖欠社会保险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险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于这种现象,各社会保险机构和工作人员要树立“管理与服务”的思想,大力开展宣传工作,使企业和职工认识到实行统筹是利国利民、造福企业和职工的大好事,推动统筹工作的顺利进行。必要时,执行社会保险管理的强制职能,通过强制手段保证有关单位和个人履行社会保险义务,使基金能及时足额到位。
2.个人缴纳部分,这是社会保险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职工个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缴费水平也将不断提高。对于这部分基金,各保险机构也应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实践证明,在社会保险工作中,多一分宣传就少一分阻力,增加一分动力。以上收入属于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组成部分,要保证其安全运作管理,就要做到:
(1)按计划的要求,及时收缴和储存社会保险基金,正确地支付退休费,保证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建立保险基金管理台帐,监督企业及个人按规定应缴纳的社会保险基金以及欠缴情况,以便及时催缴,使基金及时到位。
(2)加强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工作。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工作对于社会保险工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社会保险基金数额较大,如果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就会产生许多问题。社会保险基金是广大劳动者的“养命钱”、“活命钱”。对于这部分基金社会保险部门应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法规。做到保险基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保证基金的及时足额到账,防止欺报,瞒报,漏报基金。防止截留问题的发生。加强会计业务核算,及时准确完整地处理各项业务,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提高管理水平。上级单位应定期组织检查,防止保险基金乱支冒用;审计部门应定期审计,防止基金的流失和挪用。
二、基金支出的安全运作
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在于投保人遇到意外事故,疾病和失去劳动能力时的生活保障。这种保障功能最终体现在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环节上。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生育保险支出和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现在主要的支付方式主要有:(1)社会保险机构直接发放;(2)社会保险机构委托银行发放;(3)由企业或单位代为发放。实践证明,采取前两种方式效果最好,基金运作最安全。第三种情况往往不能保证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存在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对社会保险机构没有法定义务,同时社会保险机构对企业也没有约束机制,当企业发生资金短缺、生产滑坡等情况时,就会发生本企业受保人不能及时足额领到社会补助资金的问题。
三、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
社会保险基金就是为了实施社会保险制度而筹集的资金。这笔钱,如果以货币的形式存在,随着经济的增长,其价值——总的购买力要降低。因而。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就是通过一定的资金运营方式,保持基金总的购买力不降低;而增值就是在保值的基础上,使其购买力增加。从这一方面看,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物质基础的基金,保证它的保值和增值具有重大意义。
依据社会保险基金的性质,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原则以及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式主要有:银行存款、国库券和国家发行的定向债券。
政府社会保险机构主管的社会保险事业与商业性保险公司主办的人身保险业务有着原则上的区别。社会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本社会政策,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执行,具有非盈利性,而商业保险是商业保险公司运用经济补偿手段运作的险种,是国家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经营双方按照自愿原则签订契约,运用经济补偿手段运作,以盈利为目的。
四、完善保险基金管理的对策
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运作还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才能实现保险基金的最优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