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关键词:千户出口企业经营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经济的下滑对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影响。今年以来,世界经济走势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些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突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加大,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解我国出口企业的经营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所属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于2011年8月~10月组织实施了“2011?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截至10月15日,全国共有1,742家出口企业参与了调查。这些企业中,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占4.6%和95.4%;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8.2%、41.8%和50%。职务系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党委书记的占94.9%。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结果*(调查样本基本情况见附录1)。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调查是8月至10月进行的,因此调查数据反映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出口企业的相关情况。此外,由于中国出口主要集中在机电、纺织、服装行业中,因此本报告对这些有代表性的行业进行了分组分析。同时,本报告还对中国主要的出口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域进行了分组分析。
本报告的主要结论:
调查发现,今年以来我国企业的外贸出口需求不足,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比2010年明显回落,其中“珠三角”地区出口企业、小型出口企业和纺织行业出口企业的困难相对较大;与2010年相比,目前出口企业的产品出口数量和生产量增幅放缓,订货减少,设备利用率有所下降,库存略有增加;受到成本上升、税费负担较重和融资难的影响,出口企业的盈利空间缩小、资金紧张状况更加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今年以来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基本回落到2009年的水平,不过与当时不同的是,2009年调查反映出来的出口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外需市场明显下滑,造成出口企业的订货减少;而目前出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下滑,主要是由于货币政策偏紧、企业融资难度较大,导致企业资金紧张更加严重,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这也可以从目前出口企业订货情况好于2009年,而资金要比2009年更加紧张这一数据中得到印证。
调查还发现,随着当前全球经济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出口企业对未来国际经济形势较为担忧,对企业经营状况的预期也比前几年更为谨慎。与此同时,面对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加快创新和转型已经成为出口企业经营者的共识,但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加大了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难度,特别是偏紧的资金环境对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尤其是长期投入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因此企业家希望政府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市场体系,继续保持外贸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切实减轻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出口企业的税费负担,营造有利于促进出口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出口企业2011年总体经营状况
1、外贸出口需求不足,出口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回落
今年以来我国企业的外贸出口需求比2010年有所下滑。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外贸出口需求“不足”或“严重不足”的企业经营者占58%,比2010年多了6.7个百分点;认为“合适”的占26.3%,认为“很旺”或“较旺”的占15.7%,均低于2010年(见表1)。
表1 2007~2011年企业外贸出口需求情况(%)
很旺
较旺
合适
不足
严重不足
总体
2011年
0.8
14.9
26.3
50.2
7.8
2010年
2.0
18.6
28.1
45.9
5.4
2009年
0.7
2.4
5.5
59.7
31.7
2008年
1.8
14.8
21.8
53.0
8.6
2007年
12.7
48.3
20.9
16.7
1.4
“长三角”地区企业
1.1
15.2
29.2
48.5
6.0
“珠三角”地区企业
1.5
11.3
21.2
56.1
9.9
“京津冀”地区企业
0.6
14.3
24.8
46.6
13.7
大型企业
2.2
16.1
22.6
51.8
7.3
中型企业
1.2
13.6
27.6
49.5
8.1
小型企业
0.4
15.8
26.1
50.0
7.7
纺织业
0.9
10.3
21.6
48.2
19.0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0.9
11.1
26.5
49.5
12.0
机电行业
0.6
15.5
27.9
Abstract: Because of its special nature and strategic position, petroleum products have become the core tasks for the survival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enterprises that maintain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uccessfu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enterprises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results of production costs, production quality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decisions.
关键词:油气开采;生产经营管理;经验总结
Key words: oil and gas exploration;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105-02
0引言
由于油气开发生产过程的特殊性,使得油气开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收益回报期长和生产成本变化规律特殊等特点,同时,石油产品自身具有相似和同质性,很难通过产品差异和质量形成竞争优势。因而,努力控制生产成本,进行科学生产经营决策成为当前油气开采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求的生存发展的不二选择。通过对相关资料和文献的整理数理,当前关于油气开采企业生产经营的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成本结构合理化、生产经营质量过程化、生产经营决策定量化三个方面。
1生产成本结构优化方面
生产成本是油气开采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风向标,近些年我国油气开采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作为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相对于国际石油巨头,国内油气开采企业在开发技术和生产经营方面还存有较大差距。为了有效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国内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展开行业对标,总结国外石油企业成熟的生产成本控制经验。
冯红霞等(2002)选取国外11家石油公司与国内油田进行对标分析,并指出了国内外油气生产成本的主要差异。结合国外油气生产的经验,他指出要缩小与国外石油企业的生产成本差距,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成本。主要的控制措施有:①扩大成本控制空间,将勘探开发成本纳入生产成本管理范畴;②综合调整老井产量,降低自然递减和开采成本;③加强精细油藏管理,提高措施的有效率;④推行成本作业法,降低生产操作成本。
李志学等(2008)比较了国内外油气会计准则关于油气生产成本构成的差异,并借助国内外石油企业的历史数据信息,分析研究了影响油气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同时,他指出虽然国外石油企业巨头的生产成本近年呈现递增趋势,由于其在勘探开发、生产管理方面的优势,相对国内石油企业仍有很多可学习借鉴的经验。基于此,总结了国外石油企业控制生产成本的经验:①在全过程中成本中确定合理的生产成本比重;②实现生产成本与国际油价的联动;③保持储量结构的优化。
邴绍献等(2008)借助以往的历史数据资料,横向比对了国内外石油企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并对生产成本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重点对埃克森・美孚公司和壳牌公司的生产成本项目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其生产成本攀升的原因。他强调虽然国外石油巨头的生产成本近些年有所上升,但是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仍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具体表现在:①资源结构合理;②经营管理体制创新;③投资决策优化;③采用降低成本的先进生产技术。
综上所述,国外石油企业在生产成本结构合理化方面具有成熟的实践经验,在成本核算方面,将勘探开发等成本都纳入了生产成本考核范围内;在成本变动方面,实现与国际油价的接轨,保持对油价的敏感,以合理控制开发规模和生产成本;在资源成本方面,一方面要扩大资源储量空间,优化资源结构,另一方面要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老油田的措施产量。
2生产经营质量评价方面
对油气开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状况的合理评价,是决策者进行科学方案设计和实施的重要前提。但是,当前国内油气开采企业对生产经营评价多偏重对经营结果的衡量,缺少对整个生产过程和运行质量的综合考评,这也将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生产决策。为此,国内有研究对传统的评价体系和方法进行了改进调整,并对运行成果进行了经验总结。
张玉顺等(1996)指出为保持油气开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科学的石油预警评价体系,并将其分为油气资源利用和生产能力利用两大部分。接着他又进一步将整个体系细分为资源探明程度、储采比、生产趋势值和产能消耗系数等4小类指标,用以更合理的评价油气开采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最后,他指出合理的生产能力经营和利用,要充分考虑市场客观需求,据此调整油田的经济寿命周期,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李兴国等(2002)指出油气开采企业生产经营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结果阶段,应将经营评价扩大到生产的全过程。整个生产经营评价系统除了生产成本、总量产出和经济效益等投入产出领域外,还应涵盖勘探开发、工作质量和运营质量等过程领域。他指出为了有效的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要对各项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划分,并且还设置了用以体现整体运营能力的景气指数指标,以便能从整体和分项对生产经营状况作出客观评价。
杨其平(2010)认为要实现油气开采企业低成本生产经营,必须要建立起低成本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促使油气开采由生产任务型向综合效益最优型转变,从而实现生产成本需求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均衡。他提出要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必须开展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考核,具体有:①成本管理覆盖整个生产经营全过程,强调事前控制与事中管理;②建立生产经营状况预警机制,以进度计划和预算费用作为标杆,适时调整投入规模与方向;③强化生产过程中重点项目的质量管理,提高成本的高效使用率。
此外,还有研究分别采用不同的数理统计分析模型,对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质量和动态生产能力进行了经营评价和预测分析,借助评价和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应对措施。综上所述,大多数研究均认为油气开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应仅停留在结果考核层面,而应扩大到生产运营的全过程,广泛的开展事前和事中控制,在萌芽阶段解决各种质量和管理隐患,所以,要求开展对生产过程中工作质量和运营中过程质量的评价研究。
3生产经营决策制定方面
科学的生产经营决策是油气开采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针对各个开发生产阶段,都需要作出重要程度不一的生产决策。这些生产决策具体可到单井或班组,也可到整个企业或油田,决策形式也可分为定性、半定性和定量等形式。由于油气开采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生产决策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油气开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保障决策思维和过程的系统化和层次化,有研究对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内容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
唐军等(2001)在考虑生产经营费效比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开采企业最高经济极限原油产量的决策分析模型,用以比较生产操作成本与产出收益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的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将生产成本、管理、财务等各种费用进行归类,提出了油气产品的完全成本,并利用历史资料统计和实际数据,建立了油气开采成本预测模型。通过预测产量与经济极限产量的比较,对油田或单井的经济生命周期进行动态决策。
常彦荣等(2006)针对传统的产量生产监控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实时跟踪产量变化,并能给出异常波动预警的生产运营监控体系。该体系能更有效的进行事前控制,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的预测信息与报警提示,能使生产管理部门的决策行为更加主动有效。通过体系的实施效果反馈,可以看出这种预测管理体系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与市场需求。
褚冉冉(2009)从气田开采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结合大牛地气田的勘探开采实际,引入动态盈亏平衡模型,实现了生产经营决策的定量化管理。通过对资源投入和生产成本结构的分析,建立了涵盖投入、生产、产量和效益的决策分析模型,不仅实现了对整个气田生产经营决策定量化,还能对单井经济单元进行效益分类,提高了对气田开发高风险性的有效控制能力。其研究成果为低渗透气田的勘探开发与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油气开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更注重定量化的系统分析,结合获取的历史统计数据和现场实时数据,建立量化的决策模型,有效减弱了决策者的主观片面性。通过建立涵盖油气开采全过程的评价模型,能够及时、全面、客观的掌握生产经营状况,从而利于科学决策的做出。
4结论
生产经营管理作为油气开采企业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油气开采企业未来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为切实有效的提高我国油气开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缩小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的差距。在本文中,将对国内外成熟的油气开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并对生产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参考文献:
[1]李志学,芦伟.我国油田生产成本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国外的对比[J].资源与产业,2008,10(4):40-46.
[2]邴绍献,李志学,王兴科,芦伟,赵小军.国内外油田生产成本结构对比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5-9.
[3]冯红霞,曾唯一,幕庆涛.国内外油气成本对比分析和油田成本控制方法探讨[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2(4):18-21.
[4]李兴国,张克录.油田生产经营运行质量的评价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2(11):11.
[5]杨其平.浅谈油田生产单位低成本经营的有效途径[J].内江科技,2010(5):145.
[6]罗佐县,张礼貌.近年来中外石油公司生产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探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6(9):39-41.
[7]段鸿彦,高兴军,程仲平,杨纯东,李洪海.用置信度加权平均方法预测油田生产动态[J].特种油气藏,2003,10(5):42-46.
[8]唐军,裴建武,宫健.油田开发项目经济寿命期的确定方法[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1(3):26-28,32.
随着我国现代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得我国供电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经营风险。这些经营风险的存在,也给供电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些机遇和挑战面前,如何加强自身内部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成为思考的重点。从微观层面来讲,我国供电企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这种垄断地位使得供电企业在主营业务的价格缺乏弹性。由此可以看出,对供电企业的经营评价问题,不能单纯地依靠传统企业的以财务考核作为核心。同时,从指标体系构建的价值来看,通过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供电企业能够正确的评估自己现有的经营能力,并正确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而找到与现代企业之间的差距,更好地对自己的管理、服务等进行改革,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经营战略,促进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供电企业经营能力的内涵
1.经营能力。经营能力通常是指包括内部条件及其发展潜力在内的经营战略与计划的决策能力,以及企业上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能力的总和。人们通常将经营能力看成企业生产管理状况好坏的重要途径,并通过经营状况对企业的经营进行评价。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经营评价是以财务评价为主。如日本的“五性”分析法、美国的沃尔评分法、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等。此后,随着经营评价的发展,人们在传统的财务评价的上,开始融入非财务性的指标。如霍尔提出的“四尺度”论,从质量、作业、时间、人力资源四个角度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评价;戴维?P.诺顿提出的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经营评价,从财务、客户、内部经营和学习成长四个维度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价。由此可以看出,采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融合的方式,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评价显得更加客观、准确。
2.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根据供电企业的经营现状,可以将供电企业的经营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产品方面无差异性。与传统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相比,供电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对供电企业来讲,其生产的方式是单一、大批量,并且产品不存在差异。而对于一般的生产经营企业来讲,却拥有自己的产品体系,并且产品是多样化和多类别的。对供电企业来讲,但是对于供电企业来讲,其产品单一,并本质上没有任何的差异,只能提供电能。虽然存在一些经营性的项目,但是对供电企业的收入贡献来讲,这些项目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由此可以说明,对对不同的供电企业来讲,其产品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不存在差异化竞争的问题,即便竞争,也只能是成本领先竞争。
第二,生产连续性。对电力能源来以,其不能储存,产品的供需必须瞬间完成,并严格根据需求来确定生产。因此,针对该特点,对供电企业来讲,在产品方面不存在任何的库存、搬运等经济活动。
第三,电价具有指令性。鉴于电力产品还存在公共属性,从而使得定价存在带有极强的行政指令,而缺乏市场定价的特点。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的定价完全是企业根据客户需求和结合自身的成本进行自主定价的。正是这种行政性的约束,给供电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多约束和限制。
第四,生产运营稳定性。供电企业属于公共服务行业,如果中断,势必给人们生活和企业活动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对供电企业来讲,必须要保证其电力输送和服务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五,行为目标具有公共属性。对供电企业来讲,除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以外,供电企业还承担着社会公共责任和政策调控的智能,而不能严格地按照市场经原则去经营。
结合经营能力评价和供电企业经营的特点,本文则从供电企业经营业绩、内部运作和发展潜力三个角度对供电企业的经营能力?M行评价。
二、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供电企业经营能力评价模型
1.指标体系设计。在科学性、完整性等原则下,结合系统论、控制论等对供电企业的经营能力指标体系进行构建,从而得到下表的体系。
2.权重确定。根据目前主流的权重确定方法,选择AHP层次分析法进行确定。该方法简单,并且可将较为困难的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基本步骤是构建指标体系,然后通过每层指标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得到判断矩阵。
A=(aij)n×n (1)
(上接14页)
其中,aij>0,aij=■。
求取特征值λmax:
AW=λmaxW (2)
由此可以推导出:
λmax=■ (3)
3.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作为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通过赋予不同指标权重,然后结合建立单因素评价集,从而得到不同指标权重下U与因素评价V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R求得综合评价的结果。
B=A?R (4)
其中,R=r11 r12 … r1mr21 r22 … r2m… … … …rn1 rn2 … rnm (5)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以广东某供电公司2014年的经营状况为例进行评价。根据计算可以得到D1相对于D的权重和综合评价结果。
W=(0.14,0.48,0.38)
优秀 良好 一般 差
B=(0.37,0.28,0.25,0.10)
通过上述的评价可以看出,对该供电公司来讲,优秀和良好的评价较高,从而说明2014年该公司的经营能力较好。
【关键词】 现金流量 资产 现金流量结构
一、现金资产比率
现金资产比率=现金类资产÷资产总计×100%
2013年现金资产比率=1,764,640,567.12÷16,455,348,315.56×100%=10.72%
2014年现金资产比率=2,334,452,484.17÷16,243,077,506.30×100%=14.37%
2015年现金资产比率=1,819,769,267.93÷13,766,008,708.13×100%=13.22%
现金主要是企业用于直接偿还债务、材料采购和支付日常经营必须用现金支付的资金。过现金量多或过少对企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为现金本身是不会产生利润的,所以,占用过多的现金容易造成生产经营上的浪费,从而导致现金的闲置,进一步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现金不足又会对日常支付造成影响,进而造成财务上的困境。
二、现金流量分析
(一)现金流量的趋势分析
根据哈药集团现金流量表对哈药集团2013、2014、2015年现金流量汇总如下:
现金流入:16,565,450,422元、16,381,999,346元、15,041,595,434元;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入:16,107,211,726元、16,380,267,177元14,977,281,704元;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入:359,158,695元、1,732,169元、6,313,730元;
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入:99,080,000元、0元、58,000,000元;
现金流出:16,867,981,543、15元,784,168,675元、15,556,600,929元;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出:15,965,572,029元、15,244,167,589元13,317,266,304元;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出:656,747,758元、386,594,093元、290,752,280元;
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出:245,661,755元、153,406,993元、1,948,582,345元;
哈药集团连续3年的现金流量的定基百分比数据和环比百分比数据如下所示:
2014、2015年定基百分比(以13年为基数%)
现金流入:98.89%、90.80%;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入:101.70%、92.98%;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入:0.48%、1.76%;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入:无、58.54%;现金流出:93.57%、92.23%;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出:95.48%、83.41%;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出:58.86%、44.27%;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出:62.45%、793.20%。
2014、2015年环基百分比(以上一年为基数%)
现金流入:98.89%、91.82%;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入:101.70%、91.43%;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入:0.48%、364.50%;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入:无、无;现金流出:93.57%、98.56%;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出:95.48%、87.36%;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出:58.86%、75.21%;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出:62.45%、1270.20%。
根据数据对哈药集团进行定基发展趋势的分析,哈药集团的现金流入量在不断减少,2015年筹资获得现金流入与2013年相比有所下降,这说明企业对于筹资的依赖性有所减小。
现金流出量也在不断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快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减少速度,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尽流量在逐年下降,值得引起企业的注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量减少了55.73%,说明企业为保持自身的稳定缩小了投资力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呈快速增长,相比2013年增长693.20%,说明哈药集团面临着借款到期额逐年增多的风险,也可能是由于哈药集团用更多的现金发放股利,从而影响了内部筹资。
对哈药集团进行环比发展趋势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入在不断减少,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的减少速度不断增加,其速度与总现金流入的速度几乎相近,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2014年与2013年相比比较平稳,2015年小幅度增长,2015年与2014年相比大幅度增长。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2015年与2013年相比有所下降,但是2015年与2014年相比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有明显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的减少速度在不断增加,2014和2015这两年减少速度比较平稳,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的减少速度2014年比2015年都有所上升,但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2015年与2014年相比呈大幅度增长,使得整体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呈现不稳定的趋势,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是由于全国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哈药集团2013、2014、2015年现金流量各个项目净额分析如下: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141,639,697元、1,136,099,588元、1,660,015,400元;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297,589,062元、-384,861,924元、-284,438,550元;
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146,581,755元、-153,406,993元、-1,890,582,345元。
从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013-2015年哈药集团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逐年增多,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企业的经营现金净流为"+",投资现金净流为"-",筹资现金净流为"-"。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虽然良好,但企业一方面在偿还以前的债务,另一方面要继续投资,所以应随时关注经营状况的变化,防止财务状况恶化。
(二)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企业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哈药集团2013、2014、201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汇总如下: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5,274,026,475元、15,597,386,661元、14,239,489,991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16,107,211,726元、16,380,267,177元、14,977,281,704元;
营业收入:18,091,934,502元、16,508,912,525元、15,856,207,778元;
应收账款:2,619,279,400元、2,386,915,274元、2,427,064,010元;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9,661,035,870元、8,952,955,481元、8,689,862,984元;
现金流出:15,965,572,029元、15,244,167,589元、13,317,266,304元;
存货:3,321,755,725元、3,342,856,511元、2,226,600,986元;
应付账款:3,217,353,189元、2,941,366,524元、2,253,905,941元;
银行评价企业的信贷风险,不仅需要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还需要多方位的分析企业的非财务报表信息,对企业的信贷风险进行全面评价。银行对企业信贷风险的评价可以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财务报表分析属于对企业的定量分析,同时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既受内部经营环境影响,也受外部地域、行业、政策等环境影响,如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需要在内部对应收账款的收回风险进行管控,也需要借助社会构建的信用监督机制。采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绩效进行全面评价,可以为银行提供信贷依据,有利于银行把控企业信贷风险;另外,银行在对企业信贷风险评价时,还可以采用动态静态结合的分析方法、个别综合结合的分析方法,全面评价企业的信贷风险,防范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提高银行信贷人员业务技能
仅仅依靠企业为银行提供的非真实财务报表进行信贷决策是存在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不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自身也具有缺陷,这就需要银行信贷人员应用多方面知识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尤其是在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获取的企业非财务信息,全面评价企业,发挥财务报表的积极作用,为银行信贷业务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而能否对企业信贷风险进行全面评价,关键取决于银行信贷人员的业务技能,包括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全面解读、对企业生产经营信息进行合理分析。提高银行信贷人员的业务技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强化业务技能培训教育,促使其不仅熟练掌握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能力,同时还具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如战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等,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非财务指标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如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员工满意度、客户满意度以及技术创新指标等,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财务状况判断的局限性,为银行提供综合信息。
三、构建多方新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