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资产的特征

简述资产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资产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简述资产的特征

简述资产的特征范文第1篇

(1996年12月18日水利部印发)

1 总 则

1.0.1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是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将作为列入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和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为明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的原则、基本内容和深度要求,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需报送国家计委审批的中央和地方(包括中央参与投资)新建、扩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不同类型的工程,应根据任务特点对本规定的条文内容进行取舍。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可适当简化。对影响立项的关键问题和利用外资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可根据需要向项目业主提出补充要求,适当增加工作内容和深度。按国家基建程序规定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其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可参照执行。

1.0.3 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总要求,在经批准(审查)的江河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或专业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开发目标和任务,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工作,并在对资金筹措进行分析后,择优选定建设项目和项目的建设规模、地点和建设时间,论证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初步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1.0.4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应贯彻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水利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法规,并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1.0.5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由项目业主或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部门编制。项目业主应承担所需编制费用,并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1.0.6 项目建议书应按本暂行规定第2~12章的要求进行编制,并将“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列为第1章,依次编排。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2.1 项目建设的依据

2.1.1 概述项目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资源情况,社会经济现状以及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水利水电建设的要求。

2.1.2 概述项目所在地区水利水电建设现状及其近、远期发展规划对项目建设的要求。

2.1.3 说明项目所依据的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

2.1.4 概述规划阶段方案、比选结果和规划成果审批意见。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阐明项目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域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防洪治涝。应阐明本地区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洪涝灾害情况及对地区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地区防洪治涝工程设施现状及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提高防洪治涝能力的要求。

(2)河道整治。应阐明本地区河道(河口)演变情况及地区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影响,河道整治工程设施现状,河道、河口水网区现有主要问题,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河流水沙特性,分析治理河道、河口的条件与要求。

(3)灌溉。应阐明供、受水区水资源平衡状况,受水地区农业生产现状,发生的主要旱灾和渍、碱害情况及特点,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灌溉用水、节水、排水工程设施现状,农业节水目标及中长期供水需求预测,灌区地下水状况,并分析地区农牧业发展对灌溉及排水的要求。

(4)城镇和工业供水。应阐明供、受水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水质状况,受水地区工业和城镇用水、节水和供水设施现状。根据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供水需求预测和节水目标,分析受水地区对供水工程的要求。

(5)跨流域调水。应按城市供水、灌溉、水力发电、通航等一项或多项任务,逐项分别阐明兴建工程的要求。

(6)水力发电。应阐明本地区动力资源情况。根据电力工业现状、地区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供电需求情况,分析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电项目的需求。

(7)垦殖。应阐明本地区滩涂淤变情况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利用和垦殖现状。分析滩涂淤变趋势,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和垦殖总体规划,分析研究地区对垦殖的要求。

(8)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有通航过木要求时,应阐明本地区已有航运和漂木设施的能力及工程现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对客货运量和漂木量增长的预测,分析研究发展通航过木工程的条件和要求。

2.2.2 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任务要达到的目标,在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和专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研究工作,对所在地区功能基本相同的项目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阐明各项目方案的优缺点,论述推荐本项目的理由。

2.3 项目建设的任务

2.3.1 阐述本项目的建设任务,对于多目标开发利用的项目,要按照国家政策和总体效益优化原则,分析研究各部门对本项目综合利用方面的要求,结合工程条件,考虑本项目在流域和地区规划中的作用,提出项目的开发目标和任务的主次顺序。

2.3.2 对分期开发的项目分别拟定近期和远期的开发目标与任务。

2.4 附图

(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比例尺:1:500000~1∶XX000)。

(2)工程项目所在河流(河段)开发现状及规划示意图(比例尺:1∶10000~1∶1000000)。

3 建设条件

3.1 水 文

3.1.1 简述工程所在流域(或区域)自然地理、水系及现有水利工程概况。

3.1.2 简述工程地点的气候特性和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值。

3.1.3 简述工程地点及其附近河段的水文站网和基本资料情况。

3.1.4 径流:

(1)简述工程区域内的地表、地下径流的来源、范围和补给方式。

(2)提出天然年、月径流系列,并作系列代表性初步分析,必要时进行系列的插补、延长。

(3)初步确定径流统计特征值,简述本流域径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4)对灌溉和供水工程应简述地下水补给量、可开采量、水质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5)对供水和水电工程应提出枯水径流初步分析计算成果。

3.1.5 洪水:

(1)简述工程区域的暴雨和洪水的成因、特性及其时空分布情况。

(2)简述对工程设计有影响的历史特大暴雨和洪水的范围、量级及重现期。

(3)简述洪峰、洪量的还原及插补延长方法,系统的统计原则和代表性分析,并进行频率分析。

(4)简述工程设计洪水的推求方法。对下游有防洪要求的工程应进行地区洪水组成分析,初步确定设计洪水成果。

(5)简述施工设计洪水系列的统计原则,初步确定施工设计洪水成果。

(6)无实测洪水资料时,可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流量,提出初步成果。

(7)平原排水工程,可用实测流量资料或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排涝流量。

3.1.6 对多泥沙河流需简述工程地点泥沙的主要来源,统计(或估算)多年平均输沙量和特征值。

3.1.7 提出工程设计代表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

3.1.8 其他水文要素:

(1)简述工程地点河流的水质状况及其特征。

(2)有冰凌危害的河段,应简述本河段冰凌特性。

(3)有潮汐影响的河段,应初步确定潮汐水位统计特征值、潮汐流向、流量及影响时间。

(4)对水面较大的输、蓄水工程,应考虑水体蒸发影响,初步统计(或估算)工程地点的水面蒸发值。

3.1.9 对跨流域调水工程,应按调出区(水源区)和调入区(受水区)分别简述与本工程有关的水文气象概况。

3.2 地质

3.2.1 简述工程已完成的地质勘察工作项目与工作量。

3.2.2 简述工程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构造稳定性,并初步确定工程场区地震基本烈度。

3.2.3 简述水库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特征、物理地质现象和水文地质等基本地质环境,初步分析库区可能存在的渗漏、库岸稳定、浸没、固体径流来源、诱发地震等工程地质问题。说明水库工程区内有无重要矿产及古文化遗址。

3.2.4 简述闸坝工程枢纽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岩溶规律、水文地质和岩土工程特性等。

初步分析可能存在并影响岩基承载能力、抗滑稳定、渗透稳定、渗透流量以及边坡稳定等主要地质问题,应着重说明岩体风化卸荷、软岩、软弱结构面、大断层等工程地质特性。

初步分析可能存在并影响土基承载能力与稳定性、渗透稳定、振动液化、胀缩性、湿陷性、冻胀性等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应着重说明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粉细砂土等工程地质特性。

3.2.5 简述输(排)水和引水发电工程线路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和水文地质等情况,初步分析可能存在并影响输(排)水和引水发电工程(包括明渠、隧洞和其他地下洞室)的成洞条件和边坡稳定性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2.6 简述堤防河道整治(滩涂围垦)工程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情况和岩土工程特性,初步分析可能存在的堤基稳定性、砂层液化及堤内浸没等工程地质问题。

3.2.7 简述灌(排)工程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以及水文地质情况,初步分析和预测工程区可能存在的土地盐渍化、黄土湿陷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2.8 简述天然建筑材料的产地、储量、质量和开采条件。

3.2.9 对各工程比较方案的工程地质环境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初步评价意见。

3.3 其他外部条件

3.3.1 分析项目所在地区和附近有关地区的生态、社会、人文环境等外部条件及其对本项目的相互影响。

3.3.2 分析其他行业对本项目的要求,收集有关报告和技术文件。

3.3.3 说明有关部门和地区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协作关系以及有关协议。

3.3.4 说明本工程项目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利基本建设在建规模简要情况。

3.3.5 说明在本地区水利发展五年计划和中、长期规划中,该工程项目所处的开发次序。

3.3.6 说明有关其他部门、地区影响该工程立项的因素。

3.3.7 说明有关部门对水价、电价确定的意见。

3.4 附图

(1)水系图。

(2)区域地质图或略图(比例尺:1∶50000~1∶XX00)。

(3)水库工程地质图或略图(比例尺:1∶10000~1∶50000)。

(4)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平面图和地质剖面图或略图(比例尺:1∶XX~1∶10000 )。

(5)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范围图(比例尺:1∶10000~1∶50000)。

4 建设规模

4.1 通则

4.1.1 对规划阶段拟定的工程规模进行复核。

4.1.2 在确定单项任务的工程规模时,应分析对其他综合利用任务的影响。必要时,应为以后的综合利用开发留有余地。

4.1.3 对多泥沙河流应分析泥沙特点及对工程的影响,初拟工程运行方式。有冰凌问题的工程,应分析冰凌特性和特殊冰情对工程的影响,初拟相应的措施。

4.1.4 说明有关分期建设的要求及其原因。

4.1.5 通过初步技术经济分析,初选工程规模指标。

4.2 防洪工程

4.2.1 分析防洪保护对象近、远期防洪要求,初步确定不同时期的防洪标准,初选防洪工程总体方案以及工程项目规模。

4.2.2 河道与堤防工程:

(1)初步确定各河段安全泄量和控制断面设计水位。

(2)研究洪水特性及排涝要求,初选河道治导线、堤线、堤距、行洪断面型式,以及重要的河控节点。

(3)对感潮河段,应考虑潮位对行洪的影响。

4.2.3 水库工程:

(1)根据防洪工程总体方案,初拟水库工程的防洪运用方式和泄量。

(2)初选水库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总库容和汛期限制水位。

4.2.4 行、蓄、滞洪区:

(1)初拟行、蓄、滞洪区的控制运用原则,初选分洪口门位置、分洪水位和流量以及隔堤布置。

(2)初步确定行、蓄、滞洪区的范围,初选行、蓄、滞洪区设计水位与相应库容,提出行、蓄、滞洪区生产、安全建设安排的总体设想。

4.3 治涝工程

4.3.1 初步确定治涝区范围、治涝标准和治涝措施,初选治涝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大型涝区应初拟治涝分区。

4.3.2 初选治涝骨干沟道(渠道)的排水流量和水位。

4.3.3 分析洪水期向外河排水时受外河水位及潮位顶托的影响,初拟相应的措施。

4.3.4 采用抽排方式时,初选泵站装机容量、设计流量及扬程。

4.4 河道整治工程

4.4.1 初步确定河道的治理河段。

4.4.2 初步确定治理河段的治理标准,对河道洪水流量进行断面复核,初选治理河段的设计水(潮)位、设计流量和设计河宽。

4.4.3 研究河流、潮流水文特性和河床、河口演变规律及河势发展趋势,结合考虑岸线利用问题,初选治导线和河道整治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初选重要河控节点的位置。

4.4.4 初拟治理工程分期实施方案。

4.5 灌溉工程

4.5.1 分析灌溉水源可供水量,初步确定灌区范围和总灌溉面积,初拟灌区开发方式、设计水平年和灌溉保证率。

4.5.2 初拟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制度,分析灌溉定额,初步确定灌溉需水量和年内分配过程。

4.5.3 初选灌区灌溉系统整体规划和工程总体布置方案。

4.5.4 初选骨干渠道的渠首设计水位和设计引水流量。

4.5.5 初选引水枢纽及泵站等水源工程的设计引水流量、扬程及装机容量。

4.5.6 以水库为水源工程时,初选水库正常蓄水位、最低引水水位、灌溉调节库容和总库容,初拟引水方式。

4.5.7 分析灌区排水条件和排水方式,对有排渍、改良盐碱要求的灌区,初拟排渍、改碱标准及排水工程措施和规模。

4.6 城镇和工业供水工程

4.6.1 初步确定工程供水范围、主要供水用户,初拟设计水平年和供水保证率。

4.6.2 分析水源可供水量和水质状况,初选供水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初步确定引水工程设计引水流量、年引水总量。

4.6.3 以水库为水源工程时,初选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最低引水水位、调节库容和总库容,初拟引水方式。

4.6.4 初选主要输水、扬水、交叉建筑物的规模。

4.7 跨流域调水工程

4.7.1 初步确定工程总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分期实施顺序。

4.7.2 分析水源条件,初步确定适宜的调水量、相应的水源工程以及补偿工程措施和规模。

4.7.3 初步确定调水量在地区和部门间的分配,初拟输水工程、调蓄工程布置及规模。

4.8 水力发电工程

4.8.1 分析供电范围和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作用,初拟设计水平年和设计保证率。

4.8.2 初选水库正常蓄水位、死水位、调节库容和总库容,初拟其他特征水位。

4.8.3 初选装机容量,提出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发电量指标。

4.9 垦殖工程

4.9.1 初步确定垦殖区范围和垦殖面积,初拟开发利用方式。

4.9.2 分析可利用的供水水源条件、水量及其保证程度。

4.9.3 初步确定防洪、防潮设计标准,初选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初拟垦殖区灌溉、排水体系。

4.9.4 初选挡水堤、围堤、涵闸等工程位置和规模。

4.10 综合利用工程

4.10.1 综合利用水库按各综合利用任务的主次顺序,分析不同任务对水库水位、库容的要求,初拟水库运用方式,初选水库的正常蓄水位、防洪高水位和总库容,初拟其他特征水位。

4.10.2 对具有综合利用和综合治理任务的其他枢纽工程,应按各项任务的主次顺序,协调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初拟整个枢纽工程的运用方式,初选各建筑物的设计流量和水位。

4.10.3 有通航、过木要求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应根据设计水平年通航、漂木发展需求及过坝(闸)运量,初选通航、过木建筑物规模。

4.11 附图

(1)工程项目总体布置图(比例尺:1∶1000~1∶XX00)。

(2)有分期建设要求的分期建设布置图(比例尺:1∶1000~1∶XX00)。

(3)供电范围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现状及远景)(比例尺:1∶1000~1∶XX00)。

5 主要建筑物布置

5.1 工程等别和标准

5.1.1 根据初选的建设规模及有关规定,初步确定工程等级及主要建筑物级别、相应的设计洪水标准和地震设防烈度。

5.2 工程选址(选线)、选型及布置

5.2.1 根据规划阶段初拟的工程场址(坝址、闸址、厂址、洞线、河线、堤线、渠线等)的建筑条件、工程布置要求、施工和投资等因素以及必要的补充勘探工作,初选工程场址。

5.2.2 初选主要建筑物基本形式,对工程量较大或关键性建筑物作方案比较,初拟次要建筑物的基本型式。

5.2.3 根据初选(或初拟)的建筑物型式,经综合比较,提出工程总布置初步方案。

5.3 主要建筑物

5.3.1 简述主要建筑物初定的基本布置、结构形式、控制高程、主要尺寸及结构、水力学核算成果,初选地基处理措施。对技术难度大的特殊建筑物宜作重点分析研究。

5.4 机电和金属结构

5.4.1 根据动能参数和装机规模,初拟水轮发电机组或水泵电动机组的单机容量、机组台数和机型。

5.4.2 初拟输配电工程的规模,初步提出接人电力系统的供电或送电方向、进出线电压、回路数和输配电距离,初拟电气主接线。

5.4.3 初拟金属结构及启闭设备的规模、形式及布置。

5.5 工程量

5.5.1 分项列出工程各建筑物及地基处理的工程量。

5.5.2 分项列出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的工程量。

5.6 附图

(1)工程总平面布置图(比例尺:1∶1000~1∶XX)。

(2)主要建筑物平、剖面图(比例尺:1∶500~1∶1000)。

(3)大型长距离调水总干渠纵断面图(横向比例尺:1:5000~1:10000;纵向比例尺:1:500~1:1000)。

6 工程施工

6.1 施工条件

6.1.1 简述工程区水文气象、对外交通、通信及施工场地条件。

6.1.2 初步提出施工期通航、过木、供水及排水等要求。

6.1.3 简述主要外购建筑材料来源及水、电、燃料等供应条件。

6.1.4 简述天然砂砾料、石料、土料等来源、开采和运输方式。

6.2 施工导流

6.2.1 初拟施工期导流标准及流量、导流渡汛方式、导流建筑物形式和布置,估算相应的工程量。

6.3 主体工程施工

6.3.1 初拟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及主要施工设备。

6.4 施工总布置

6.4.1 初拟对外交通运输方案、场内主要交通干线布置。

6.4.2 初拟施工总布置方案。

6.5 施工总进度

6.5.1 简述施工进度安排原则,初拟施工总进度及控制性工期。

6.5.2 简述分期实施意见。

6.5.3 估算需要的主要建筑材料数量和劳动力等。

6.6 附表

(1)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2)施工总进度表。

7 淹没、占地处理

7.1 淹没、占地处理范围及主要实物指标

7.1.1 通过查勘和对地形图、工程布置图的分析,初定水库淹没(包括塌岸、浸没等)、工程占地处理范围。

7.1.2 简述受淹没和工程影响的农村部分实物指标,包括人口、房屋、耕地、果园、林地、牧草地等。

7.1.3 简述受淹没和工程影响的城镇、集镇的规模(人口、占地)、受淹没影响程度,并说明迁建规模及实物指标。

7.1.4 简述受淹没和工程影响的铁路、公路、工矿企业、电力、通信等专项设施及矿藏、文物古迹的等级、规模、淹没影响程序。其等级、规模可向各行业部门调查。

7.2 移民安置、专项迁建

7.2.1 以县、乡为单位,在初步分析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征求有关地方政府意见,初拟移民安置去向及生产恢复措施。

7.2.2 征求地方政府意见和进行查勘选点,初选城镇、集镇的迁建方案。

7.2.3 说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于重大专项迁建设施的意见,提出初步处理方案。

7.2.4 说明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淹没、占地处理和补偿标准的初步意见。

7.3 补偿投资初估

7.3.1 以主要实物指标为基础,结合安置去向,参照有关法规文件、类似工程补偿标准及专业项目单位工程造价扩大指标,初估补偿投资费用。

8 环境影响

8.0.1 说明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环境功能等环境特征。

8.0.2 根据工程影响区的环境状况,结合工程开发的规模、运用方式、移民安置、施工组织方式等特性,简要分析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有利与不利影响。有流域(或区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或环境保护规划的,应说明工程开发是否与这些规划的目标相协调。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否存在工程开发的重大制约因素。

8.0.3 对环境的主要不利影响,应初步提出减免的对策和措施。

9 工程管理

9.0.1 初步提出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的设置与隶属关系以及资产权属关系。

9.0.2 初步提出维持项目正常运用所需管理维护费用及其负担原则、来源和应采取的措施。

9.0.3 根据工程管理有关规定,初步框算工程管理占地规模。

9.0.4 根据项目主管部门(业主)及有关部门意见,初步提出工程管理运用原则及要求。

10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1 投资估算

10.1.1 简述投资估算的编制原则、依据及采用的价格水平年。初拟主要基础单价及主要工程单价。

10.1.2 提出投资主要指标,包括主要单项工程投资、工程静态总投资及动态总投资。估算分年度投资。

10.1.3 对主体建筑工程、导流工程应进行单价分析,按工程量估算投资。其他建筑工程、临时工程投资,可按类比法估算。交通、房屋、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其他费用可根据不同工程类别、不同工程规模逐项分别估算或综合估算。

10.1.4 引进外资的投资估算,要结合利用外资特点考虑单价变化和可能发生的其他费用进行投资估算。

10.2 资金筹措设想

10.2.1 提出项目投资主体的组成以及对投资承诺的初步意见和资金来源的设想。

10.2.2 利用国内外贷款的项目,应初拟资本金和贷款额度及来源,贷款年利率以及借款偿还措施。对利用外资的项目,还应说明外资用途及汇率。

10.3 附表

(1)工程投资总估算表。

(2)分年度投资表。

(3)主要材料价格汇总表。

11 经济评价

11.1 经济评价依据

11.1.1 说明经济评价的基本依据。

11.2 国民经济初步评价

11.2.1 说明采用的价格水平、主要参数及评价准则。

11.2.2 费用估算:

(1)说明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资金流量。简述流动资金及年运行费的计算方法及成果。

(2)简述综合利用工程费用,分摊原则、方法及成果。

11.2.3 效益估算:

(1)概述项目的主要效益,对不能量化的效益进行初步分析。

(2)说明经济效益的估算方法及成果。

(3)对综合利用工程的效益进行初步分摊。

11.2.4 国民经济评价:

(1)提出项目经济初步评价指标。必要时,提出综合利用工程各动能经济评价指标。

(2)对项目国民经济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及敏感性分析。

11.3 财务初步评价

11.3.1 说明财务评价的价格水平、主要参数及评价准则。

11.3.2 财务费用估算:

(1)说明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和条件。

(2)说明各项财务支出。

(3)说明构成项目成本的各项费用。

11.3.3 财务收入估算:

(1)初估项目收入。

(2)简述项目利润分配原则。

11.3.4 财务评价:

(1)提出财务初步评价指标。

(2)简述还贷资金来源,预测满足贷款偿还条件的产品价格。

(3)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初步评价。

11.4 综合评价

11.4.1 综述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以及国民经济和财务初步评价结果,提出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1.5 附 表

(1)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2)财务评价成果表。

12 结论与建议

12.0.1 综述工程项目隶属关系、建设的必要性、任务、规模、建设条件、工程总布置、淹没、占地处理、环境影响、建设工期、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等主要成果。

12.0.2 简述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

12.0.3 简述地方政府以及各部门、有关方面的意见和要求。

简述资产的特征范文第2篇

第一单元

1、什么是公司?公司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在我国,公司是指股东依照公司法的规定,以出资方式设立,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独立法人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公司的特征:(一)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

(二)公司是以股东投资为基础组成的社团法人

(三)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四)公司是依法定条件和程序成立的企业法人

2、试述公司的作用?

答:我国的公司实践和国有企业股份制试点的经验证明,公司制度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广泛筹集资金

第一,股份融资成本低

第二,股份融资手段灵活

第三,股份融资规模大,速度快

(二)转换经营机制

第一,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化改革,有利于界定产权

第二,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化改造,有利于股份与所有权的分离,有利于政企分开。

第三,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化改造,有利于改善企业管理。

总之,公司具有较全面的经济能力,组织功能与社会功能,但就我国推行公司制度和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化改组的目的而言,借用公司形式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是最重要的。

3、简述公司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答:公司法是调整公司在设立、变更、运营、解散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公司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

(一)公司的全部组织关系

公司法所调整的公司组织关系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发起人相互间或股东相互间的关系

(2)股东与公司相互间的关系

(3)公司组织机构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4)公司与国家经济行政机关之间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二)公司的部分经营关系

4、简述公司法的性质与特征

答:公司法的性质是指公司法的主要属性,即其在法律分类体系中的基本类别属性。在法律性质的界定上,公司法应属私法、商事法和商事主体法。

(1)公司法属于私法

(2)公司法属于司法中的商事法

(3)公司法属于商事法中的商事主体法

公司法在内容,体例诸方面,都有着与其他法律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从公司法的内容上看,公司法是一种组织法与行为法相结合的法律

(2)从公司法的体例上看,公司法是一种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的法律

(3)从公司法的规范性质上看,公司法是一种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相结合的法律

(4)从公司法所确认的各种规则看,公司法是具有一定国际性的国内法

6、简述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征及其组织机构的特点。

答: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们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独资公司作为特殊的类型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投资主体的单一性和特定性;

第二,适用对象的特殊性;

第三,运作规则的特殊性;

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但必须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

7、简述上市公司的条件与程序。

答: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

(3)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额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的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4)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公司上市的基本程序可概括如下:

第一,提出保荐人;

第二,提出上市交易申请;

第三,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审核;

第四,签订上市协议书;

第五,公告

第六,股票上市交易。

第二单元

1.试论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程序。

答: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有限责任公司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住所、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一般应经过下列程序:

(1)发起人签订设立公司的协议;

(2)订立公司章程;

(3)申请公司名称预先核准;

(4)设立审批;

(5)缴纳出资并验资;

(6)确立公司组织机构;

(7)申请设立登记;

(8)核准登记发照。

2、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1)发起人的条件

我国公司法对公司发起人的资格作了严格的规定,这些限制性规定主要表现为:

〈1〉自然人作为发起人应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不得成为发起人;

〈2〉法人作为发起人,应是不受限制的法人;

〈3〉发起人应符合最低法定人数。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应有2个以上200个以下的发起人。

〈4〉对发起人国际和住所的限制。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必须过半数在中国境内由住所。

(2)资本条件

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

(3)章程条件

公司章程是设立公司的必备条件。因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行为是由发起人来完成的,在公司成立之前,公司其他股东不能也无法参与公司的筹办事项,所以公司章程只能由发起人制定。发起人制订的公司章程须经出席公司创立大会认股人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即形成对全体股东有约束力的章程,此时,公司章程的制订才告完成。

(4)有公司名称、住所、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行为条件

3、确定公司的名称有哪些限制?

答:根据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第9条规定:“企业名称应由行政区划,字号、

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有限责任公司的名称应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行政区划,即公司登记地的行政区划名称;

(2)字号,也称为商号,是公司名称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公司名称区别于其他公司名称的最根本的标志;

(3)行业,即公司所从事的事业所处的行业;

(4)组织形式,即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

5、试述确立公司治理结构的原则。

答:自英国设立东印度公司以来,公司已有4XX年的历史,纵观各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和富有成效的公司实践,在确立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模式时,均确认并奉行以下原则,这些原则时我们理解和评判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线索。

(一)资本支配与资本平等

资本支配与资本平等时确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石。资本支配体现为出资者,意味着股东享有公司的最高权利(),这种权利时其他权利的源泉,相对于其他权利具有至上性。股东是公司的真正主人,公司的主要目的也是给股东的投资以回报。因此,各国公司法均把决定公司重要的人事任免、股利分配、公司组织形式变动和制定、修改公司章程等最重要的权利留给股东会,以保证股东对公司的基本控制,防止公司行为的异化。

资本支配在股东内部的分配上则要奉行资本平等原则,公司股东在资本面前人人平等,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分享权利。这是资本支配的具体化和实现方式。这一原则并不否定股权内容可以存在差别,要求所有的股东享有同等的权利、承担一样的义务。它的基本要求是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即同种股份享有同种股权,等额股份取得等额权利。

(二)权力分立与权力制衡

权力分立与权力制衡决定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形式架构。权力分立是公司所有与经营相分离的具体体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分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并存,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架构。其中,由全体股东组成的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重要的决策权;由股东民主选任产生的董事会是公司的业务执行机关,行使经营管理权;由股东或职工选任产生的监事会是公司的内部监督机构,代表股东对董事及经历的业务执行活动进行监督。

(三)效率居先与兼顾公平

效率居先与兼顾公平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价值取向。效率居先与兼顾公平是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科学合理配置公司权利的准则,当权利的配置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按照效率居先与兼顾公平的原则处理。

在肯定公司治理结构奉行效率居先价值取向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兼顾公平的要求。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强调兼顾公平意味着,首先要保证资本平等,其次要保证公司对内、

对外利益之均衡,最后要对小股东的利益予以特别的保护。

6、简述股东表决权行使的原则及特别规定。

答:表决权是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在股东会会议上就会议提请表决的议案是否通过实施法定影响的意思表示,行使表决权是股东权实现的基本方式。

(一)股东表决权行使的一般原则

股东行使表决权的一般原则可以概括为:“一股一票”和“多数资本决”。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所持每一股份由一表决权,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二)股东表决权行使的特别规定

第一,对表决权数量上的限制

第二,对表决权的限制

第三,表决权行使的回避

第四,类别表决

简述资产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因素定价模型

根据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投资者对一种股票预期收益率的大小确定取决于这种股票的风险溢价或者说风险回报率,而风险溢价又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譬如,某一投资者是风险厌恶型的,他不愿意冒高风险,那么他的风险溢价就低,股票的价格也低,反之,如果是风险喜欢型的投资者,那么他的风险溢价就比较高,股价也高。有此可见,风险是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马柯维茨还把风险分成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这里我们把非系统风险因素又称为公司特征因素。

系统风险是指有整个国民经济变动而造成的市场全面风险。影响股价的系统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状况、经济周期、利率、通货膨胀率、经济政策、物价水平、投资者结构、人们心理预期和股市人气状况等。非系统风险是指某个股票或者股票组合所特有的风险。它包括每股税后利润、每股净资产、发行价格、股本量、流通盘大小、地区因素、行业因素等。下面我们以上海股市为例来分析一下我国证券市场中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结构特征。股票投资的总风险由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部分组成。

由于成长阶段市场竞争的无序性、信息的垄断性和运行机制的不规范性等市场结构性因素,我国股市的价格行为呈现出较强的波动性,这种高风险特征已经引起管理层和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国内很多学者也因此对我国股市的投资风险结构做了详实的研究,发现我国股市的风险结构具有与成熟股市不同的特点。在我国股市中,单个股票的价格波动受市场大势的影响非常大,从而导致各个股票价值运动的相关性增强,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必然较高。大部分股票间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7,这和我国股市在一轮市场行情的大幅调整中,个股通常呈现齐涨齐跌的现象是相吻合的。

在我国股市发展初期,系统风险在总风险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然而,随着我国股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运作机制的逐步成熟,市场的风险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张人骥(2000)采用1993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的日收益率数据,考察了上海股市风险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上海股市的系统风险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齐涨齐跌”的现象正在逐步弱化,与早期相比,目前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组合选择和投资决策时更多的考虑公司本身的特点,行为模式已从前几年的“重大盘,轻个股”逐步转变为“重个股,轻大盘”,股票后面所蕴含的公司特征正在逐步得以体现。

由于系统风险在单个股票的投资总风险中占有较大比重,同时各股票的价格运动表现出强烈的一致性,因而通过投资多元化分散风险的效果将极其有限。施东晖(2000)使用50个股票的双周收益率数据计算它们各自的方差;然后随机地选取一种股票,其收益率方差为4.18%;将这一股票与另一随机选取的股票组合起来,构成等比例投资的两种股票的组合,方差降为4.13%左右;按同样的步骤,一步一步加入随机选取的股票,可以看到,当组合中股票数目达到20种以上时,单个股票的非系统风险几乎已完全分散掉了,此时投资组合的方差很快接近极限值3.180/0,这一数值约为原先单个股票风险的78.2%。可见在我国股票市场上,投资多元化只能分散掉大约20%的风险量,降低风险的效果并不明显。

我国已有一些学者对我国证券市场股票定价的风险和收益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施东晖(1996)《上海股票市场风险实证研究》。施东晖所使用的数据简述如下:

研究样本:1993年底106家上市公司,按规模将样本分成15个组合,每个组合由样本股票等比例投资组成,组合1包含流通股本最小的一些公司,组合15则包含流通股本最大的一些公司。

研究期间:从1994年1月至2000年4月底,共76个月。

收益率计算:实证研究中采用的收益率为股票双周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变量定义:实证主要涉及收益率(R)、系统风险(β)、非系统风险(S(E))、公司规模(SL)、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权益市值比率(BM)等变量。β和S(E)可由公式Rt=αt+βtRm+ξt回归得到。

通过上面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我国股票市场上的风险收益关系并不符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结论,公司特征因素在我国股票定价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此种现象主要归因于两个原因:①我国股票市场的非有效性。首先,我国股市不具有完全信息。从中国股市的实际运作来看,由于市场发展尚不规范、不成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不规范、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等现象较为严重。其次,我国股市不具有完全竞争。由于投资者群体结构、规模经济和进入限制等诸多因素,中国股市的市场化和竞争程度还相对较低。②投资组合的非有效性。投资组合的非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a我国股市的参与者大部分是散户投资者,b影响公司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不是上市公司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由此可见,CAPM关于投资者持有高度分散化股票组合的前提假设也不符合中国股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因此非系统风险也会影响股票的收益。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成立是以有效市场假设为前提的,中国股市定价行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符,也就意味着中国股市缺乏资本配置效率,就不能有效地通过股票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最优地配置稀缺资本,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而只能带来稀缺资本和其它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国股票市场,说到底就是了要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大致有以下措施:①扩大股票市场规模。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③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④规范政府监管。

参考文献:

[1]才宏远.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分析.中国金融.2005.(4).

简述资产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AHP法;资产评估;执业风险;风险权重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活动逐渐迈向市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作为一门高端的中介服务业,资产评估在我国经济转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评估业务种类,评估范围的逐渐扩展,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面临的执业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如何控制执业风险、量化风险、建立执业风险防范评价体系对评估行业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评估执业中遇到的各风险因素进行了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和对如何确定评估执业中各风险因素的权重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层次分析法(AHP)简述

层次分析法起源于美国,是一种运筹学方法,简称AHP法。在实践中,我们可以运用AHP法分析方案层中各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进而确定方案层中各因素对目标层的影响。在运用层次分析法时,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将人的主观判断标准,通过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的分析探讨,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转变为定量分析,从而可以用来处理一些多因素、多目标、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运用AHP法解决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第一步,建立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对复杂问题各因素进行分析、判断,确定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2)第二部,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通过对各因素的比较、判断,构造判断矩阵,以确定准则层对目标层的重要性和各方案层对准则层的重要性。(3)第三部,层次单排序。通过对判断矩阵计算,确定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进行相应的一致性检验。(4)第四部,层次总排序。建立方案层各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总排序,以确定方案层各因素对目标层的影响权重。在资产评估中,我们可以按照以上步骤,确定影响评估执业风险的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在接受评估项目时,我们通过对新项目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其风险大小,再与其所占权重相乘。这样,就可以确定新项目的整体评估执业风险。

二、利用AHP法合理划分评估执业风险权重

(一)建立评估执业风险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资产评估执业风险是指在资产评估中,评估单位或个人因资产评估事项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实施资产评估工作,我们面临着许多风险,总体上,评估执业风险主要面临四个方面:项目固有风险、职业道德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现根据评估执业风险,建立其层次结构模型如下:

简述资产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战略;工业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展开,这就会形成多种分析方法。最基本的方法包括了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综合模型分析法。这些方法经常结合使用,使分析得到最佳效果。

1.比较分析法。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并对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法的内容可以是资产、利润、现金流量等的比较;也可以是结构百分比的比较;还可以是财务比率的比较。对数据差异进行比较后,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以便改进经营管理。

2.比率分析法。它是财务报表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工具,把相关联的数据进行对,得到比率,进而分析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动情况。比率分析法的特点是计算简便、观察直观。因为比率是个相对数,使其不因为规模大小而受到影响,从而使不同的对象间也可以进行比较。

3.因素分析法。它又被称之为因素替代法,是用来测定各个影响因素对某一指标的影响程度。使用该方法要特别注意因素替代的顺序性,通常情况下,若各个影响因素间存在着明确的逻辑顺序关系时,要按照逻辑顺序关系进行替换,否则要遵从先外延后内涵的顺序。

4.财务综合分析法。它包含了杜邦财务分析、沃尔评分法、雷达图分析法、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和绩效三棱镜等。财务综合分析方法是利用财务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逐级分析各财务指标,从而反映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等变动的原因,为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指明方向。

二、工业企业各发展阶段财务特征

1.创业初期的财务特征

企业创立的期初,投资人的资金主要是用于企业市场拓展和新产品开发上,经营风险相对是很高的,这是因为企业的产品还没有市场基础,没被更多人认可,产品结构也相对单一,生产规模有限,产品成本高,盈利情况不好。在企业财务管理角度看,此阶段的财务状况是流出大于流入,资金比较匮乏,现金流量是负数,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资金是较难形成一定累积的,而想拥有充足的资金唯一来源是筹集资金。

2.进入成长期的财务特征

企业进入成长期后所体现的财务特点是:主营业务收入会快速增长,营业利润也会大幅度的累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也较创业初期有很大程度的增长。但是这个阶段的企业会面临众多的投资机遇,企业需要成长不会放弃自身强大的机会,通常情况会将生产中的现金流量用在扩大经营上,因此这个阶段的企业流动资金方面仍处短缺状态。

3.企业成熟期的财务特征

企业在成功挺过初创期,走过成长期后,便会进入较为稳定的成熟期。企业在向稳定的成熟期迈进的过程中,不论是主营业务收入还是面临的营业风险较比之前都会有所降低。这个阶段企业的产品已经拥有足够的市场份额,营收账款不断的收回,资金的周转率逐渐升高并趋于平稳;成熟期的企业并不会在增设更多的项目,资金流出较少,净现金流量也成为正数,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收益一般情况下均表现为净收益。

4.企业衰退期的财务特征

企业一旦进入了衰退期,企业的经营业务和产品的消亡就成为无可避免的现象,在融资投资获利的机会已非常渺茫,企业仍然经营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维持现状谋求生存的转机。

三、基于企业战略的工业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思路

1.了解企业发展阶段和生命周期

企业在进行报表分析时,首先要了解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行业的生命周期,这是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关键。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行业周期,财务报表所反映出的信息是不可相互比较的。

2.分析企业发展的路径

即使是在相同的行业里,每个企业的发展道路也是各不相同的,财务报表数据也是不可以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最后,还要研究企业转向的退出壁垒。企业想要转向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如果企业转向了毫不相干的行业,那么退出壁垒会很复杂。因此企业在分析财务报表时要将个种情况研究清楚,以便准确掌握企业信息。

3.掌握企业的流动性和财务弹性

流动性指的是企业资产变现的时间安排、金额和其他不确定因素。流动性是研究企业一年内能够变现的资产,是研究企业负债的主要考察对象,是分析资产负债表的主要依据。企业财务的弹性,它又被叫做财务灵活性或财务适应性,是指企业通过相应的手段对现金流入的时间和金额做出改变。财务弹性对企业盈利能力和未来现金流量的评估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对风险评估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掌握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盈利能力

预期企业未来现金的流量。现金是价值的存在形式,现金流量信息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直接被表现出来,企业决策者在决策企业经济活动时,需要的信息大多是预期现金未来流量所反映出来的。现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能够如实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基于企业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势,因此掌握企业盈利能力对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是及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刘红梅.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J].价值工程,201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