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范文第1篇

体育锻炼过程中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使参与者形成一种内在的、积极的体育锻炼心理需求,产生内在激励机制和外在行为机制。

2、循序渐进原则

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深入或提高。一方面,体育锻炼和学习过程类似,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不能凌级、躐等;另一方面,人的生理机能有自身的阶段性特征。

3、持之以恒原则

无论从锻炼行为、锻炼意识还是健身效果的保持来看,都必须坚持持之以恒。

4、全面锻炼原则

体育锻炼要从各方面对人加以改造,改造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改造方法的多样性与改造过程的全面性。

5、具体针对原则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范文第2篇

1 关键性原则

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上。这就要教师分清主次,学抓主要矛盾。一堂课是由几个环节组成的,而每一个环节也必然有一个主要矛盾,教师在抓住一堂课的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主要矛盾,找出各个环节不同的关键和要害,一个个“启”、一层层“发”,环环紧扣,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形式相结,列举法、设问法、类比法、组合法、信息交合法等等思维方法相配合,这样才会使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发挥应有的作用。

2 及时性原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可以说这两句诗道出了及时性原则的精髓。教师要做到启发及时,就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反应。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时,或在学生遇到了困难,思维暂时受阻时,教师都应抓住本质、在要害处稍加点拨,启发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但一定要尽量避免超前启发和滞后启发。

3 实效性原则

设计启发式教学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已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等,做到讲求实际、讲求实效、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要利用正迁移规律。即作为启发的知识材料应选用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感知过的,同时又能在记忆中得到再现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一定能达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的效果。二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不同,对不同学生,要注意运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所有的学生。

4 双向性原则

双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做到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启发。我们都知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而不是代替学生走路。教师要充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讲求教学民主,讲求双向交流,真正做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使启发式教学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否则,师生心理相悖,课堂气氛压抑,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不利于启发式教学的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光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努力还不够,还要靠教师平时与学生建立起来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5 独特性原则

独特性,反映的是新奇、不同寻常的思维。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求异和创新思维能力。在设计CAI课件时就必须对学生的各种发散联想予以详尽考虑。例如:在教授line(直线),circle(圆),square(方形),triangle(三角形)等词汇时,充分利用Authorware编程和有关工具精心设计文本、图片、视频、动画、音频等并链接起来,通过交互作用,形成网状的结构。学生学习时可通过按钮把内容显示在屏幕上,让学生根据图形提示识别单词之意,并联想起很多有关的词汇,进行人机对话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又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启发思维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5.1 激情法。课堂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有助于思泉喷涌,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基础。课堂上激情启发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通过放录像、录音或生动讲述,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情不自禁地去思维、去探索;找一件能引起学生丰富想象的物品,使学生睹物思情。

5.2 创境法。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动词“help”的不同用法时,利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了一个顾客买东西时店员问他:“Can I help you?”的情景片断和一个人落水后大叫“help”的情景画面,然后让学生自己体会它们之间在不同的情景中的不同含义并解释出来,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这一词的用法,而且由于借助于情景记忆印象很深且不易忘记。

5.3 设疑法。“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会不会“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

5.4 寻思法。如果说设疑启发重在“疑”,即通过新旧知识的矛盾,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间的悬念来启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寻思启发,则重在“思”,即通过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解决悬念来启发学生。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运用  内部会计控制  方法 

        0 引言

        会计控制是现代企业各级管理主体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范,对企业的会计及经济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以及影响和制约公司经营目标的各种因素实施约束与监督的管理活动。其意义不仅在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更重要的是对于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是贯彻《会计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尽管从观念到现实还很不完善,还有许多因素制约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完成,但狠抓内部会计控制是加强管理的关键环节,内控工作的完善、到位,各项管理工作的水平就会很自然地得到提高,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会促使内控工作各环节更科学、更合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内控方法的准确、合理运用尤为重要。 

        1 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不兼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 

        1.1 不兼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要求各单位按照不兼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兼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一般情况下,如果上述每一步骤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便于内部会计控制作用的发挥。 

        1.2 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各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授权批准控制可以保证单位既定方针的执行和限制滥用职权。授权批准有一般授权和特定授权两种形式:一般授权是对办理一般经济业务时权利等级和批准条件的规定,通常在单位的内部控制中予以明确;特别授权是对特别经济业务处理权利等级和批准条件的规定,如当某项经济业务的数额超过某部门的批准权限时,只有经过特定授权批准才能处理。 

        1.3 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各单位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1.4 预算控制要求各单位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1.5 财产保全控制要求各单位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1.6 风险控制要求各单位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1.7 内部报告控制要求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1.8 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财务会计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除上述内部控制外,还有文件记录控制、业绩控制和职工素质控制等方面。新《会计法》关于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规定,实际上体现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职责明确、相互制约、严格程序、如实记录、定期检查等。实务中,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还应当考虑企业规模、组织系统和所有者权益等特点,经营性质、多样性及复杂程度等。 

        2 在内控方法的运用中要遵循的几项原则 

        2.1 内部控制应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越权办理业务的权力; 

        2.2 内部控制要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岗位,包括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3 内部控制要保证涉及会计工作机构与岗位的合理设置、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 

        2.4 内部控制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以最佳控制效果确定控制成本是否合理;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范文第4篇

1、师表性原则

班主任的为人师表不仅影响着全班学生的言行,而且对全体学生的道德情感会产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通常情况下,学生不仅听老师怎么说,更会看老师怎么做。所以,作为班主任,要时时在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一定不做。

班主任要做惜时守信的模范;对待学生应平等相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做到感情丰富,情绪稳定;要有一种亲和力,使学生产生亲切感。通常班主任的人格修养和表率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折射到班级的班风学风班貌上,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客观性原则

班主任工作应从变化的客观出发,防止认识上的主观主义。我们每天面对的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思想、兴趣、爱好、健康、生活环境和家庭条件等都不一样。所以作为班主任平时要多注意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3、公平公正性原则

班主任在工作时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处理每一件事都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绝不能分亲疏和感情用事。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讽刺、挖苦、谩骂,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合理、不偏不倚。

4、民主性原则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和学生应具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说班主任在工作中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要真心实意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要与学生交朋友,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并善于采纳正确的建议。作为班主任,在育人工作中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给学生造成无形的伤害。

二、班级情境教育的艺术

1、情感育人法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要求班主任要学会用真诚的情感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在生活学习上对学生多帮助,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学生会对班级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关心,他们便会情绪饱满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良好的班风。因此,情感育人法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方法。

2、激情渲染法

激情是一种活力的体现、自信的洋溢,传递出奋勇向前的昂扬斗志。拥有了激情,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都将得到增强。作为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多多鼓励,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充满激情。

3、心境疏导法

班主任与学生在感情上的沟通和疏导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有件事对我触动很大,班里有位学生,平时性格开朗,成绩在班里也名列前茅。但在一次期中考试后因成绩不理想而变得有些垂头伤气,而且还经常上课迟到。课间,我就把该生叫到办公室,问他原因,他低头不语,于是当着很多老师的面我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此时的他不但不说,反而表现出很不服气的样子。我当时差一点“发火”,但忍了忍,心想他是不是还有其他隐情不便在众人面前说。于是我就让他先进教室上课。大课间休息时,我和他单独地进行了谈话,得知近期他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因病住了院,姐姐又忙于即将到来的高考,家中无人照看住院的妈妈,因此而影响了学习。为此,放学后我及时到他家里了解,情况属实。并且在医院当着她妈妈的面对他前期在班里的表现和成绩都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也客观地说明了近期的存在的问题,对他的今后提出了一些希望。并告诉他今后有困难时应及时给老师讲,老师和同学们会给你帮助的,不要埋在心里,影响情绪而耽误学习。第二天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一切恢复正常,学习成绩很快赶了上去,到了期末考试总成绩就进了班里的前三名。作为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我们的教育他才能接受。教育的方式方法多一些,对路了,教育才会有效果。

4、换位移情法

班主任在工作时,必须把学生当作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去看待,要理解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用当事人的眼睛去看,用当事人的耳朵去听,用当事人的心去体会,设身处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行为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而不是把师生关系看成是简单的管理和被管理的上下级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如春风化雨般被学生所接受。这样,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特别是对犯错误学生的教育一定要善用“换位移情法”。

德育方法和德育原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论语》 思想 原则 方法 爱国主义教育

《论语》全书二十篇,分为四百九十二章,共计一万两千七百字左右。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对学习、做事、做人等方面的探讨言行,哲学思辨性的语言发人深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大的思想资源观,这就要求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利用现当代的教育资源,同时亦要汲取古今中外的有益的教育思想,特别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教育资源。孔子在数十载的教育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育思想,是很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论语》对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对《论语》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探析

在孔子的思想中,道德品质是“礼”和“仁”的统一。“礼”是社会关系的准则和规范;“仁”是指人的道德情感方面。而“仁”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即“爱人”和“忠恕”。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但它的实现都是要以“仁”为主要指导精神的。

“仁”的思想是孔子的最高教育目标和理想人格的体现,它作为其他思想的统帅,意在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只有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民族服务。

(一)《论语》中关于“爱人”的教育思想。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的回答告诉我们要学会爱别人,包括爱自己的家人、亲人朋友,只要被这种爱人的思想扩大到全体的社会成员,即所谓的“泛爱众,而亲仁。”孔子的这种政治教育思想对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当今社会人情极为淡薄,人与人之间也很冷漠,所以需要孔子的这种爱人思想打破人们内心之间的隔阂,点燃每个社会成员内心的热情,要想改变国家,就得先从改变自己做起,这样才能更好地爱自己的祖国。

(二)《论语》中关于“忠恕”的教育思想。

这种教育思想是对“仁”思想的进一步升华。所谓“忠”,是指为人要坦诚真心、忠厚老实,我想还有另一层的思想那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国家奉献自己的忠诚。那么所谓“恕”,主要是指宽恕、宽容他人,并且不容有丝毫害人的想法。也就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人们的压力很大,学会对他人的宽容和理解是现今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道德品质,具备这样的品质,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三)《论语》中关于信义的教育思想。

“信”主要是指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都要做到诚实有信,不欺瞒。在《论语》中孔子这样教育他的学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那么才会有“信则人任焉。”这个含义从广义上来说就是要对自己的国家诚实守信,这样才会得到国家的信任,进而将会对其委以重任。“义”则是指言语行动标准应该是合理的正确的事。做正确的事说正确的话也是热爱国家的一种表现,由小及大、规范自己,使自己具有良好的美德和品格这都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四)《论语》中关于礼的教育思想。

“礼”就是社会道德的规范、准则。“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他教育他的学生要懂得克制自己的行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每个人都遵守国家、社会的法律规范,国家自然就会井然有序。

(五)《论语》中关于孝悌的教育思想。

“孝”是指孝顺父母,而“悌”是指敬爱兄长。如何能够既孝顺父母又敬爱兄长呢,首先就是要使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有国才有家,所以爱国是爱家的前提也是重要保证。

二、对《论语》中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原则的探析

《论语》中蕴含的教育原则是非常丰富的,对我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经过简单的概括和梳理,主要从以下几点加以浅析。

(一)乐道立志。

《论语・卫灵公》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体现了志向在人们做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可以体现出它的作用是巨大的。可想而知,在一个国家中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意识,立志报效祖国,祖国美好的将来指日可待。

(二)身体躬行。

在《论语・学而》中,“敏于事而慎于言”说的就是要勤奋地做事,小心谨慎地说话,并且说到做到。在一个国家中就是需要那些多做事,做正确的事的人,因为国家的命运掌握在人民的手里,所以这些思想都要在平时的教育中渗透给学生,让他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克己自省。

在《论语・卫灵公》中,“躬自厚而薄责与人”即与他人发生不愉快时,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要太多苛责别人,要多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个人与国家也会发生冲突,这时就要理智的判断,从自身找原因。《论语・颜渊》中“克己复礼为仁”的意思就是,一个人要学会克制自己,使自己的一切行为都合乎“礼”就可以说是“仁”了,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也就是此了。一个人有了更高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四)中庸的思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质胜文也野,文胜质则史”,这些都是体现中庸思想的。它既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原则。在为人处事方面,孔子是提倡采取中庸之道的。在为国家服务时避免不了人际关系的处理,那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可以借鉴的,避免发生很大的冲突。

(五)重义轻利的思想。孔子对于小人与君子的界限就是义和利的取舍的不同,《论语・里仁》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一个国家的人民来说,国家的利益是最重要的,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出卖国家的利益。

三、对《论语》中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方法的探析

孔子在自己的传教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且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那么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为师者的教学方法

1.言传身教法。《论语・子路》中“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就是说要想正人就必须先正己;自己不正,又怎么能正他人。以孔子的看法,一个国家的统治者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己为范,才能安民治国,只有这样才能给国家百姓做好的示范和表率,这样百姓才可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2.启发诱导法。《论语・述而》中有这样的语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谓“悱”,是指学生在理解问题时有困惑的状态,想说还说不清楚。在这个时候,教师要给予启发,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使学生自己举一反三。在这个时候,教育工作者应发挥引导的关键作用。

3.因材施教法。孔子主张的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每个学生自己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孔子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各有不同,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

(二)为生者的学习方法

1.学思并重法。学习书本知识并加以思考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只学习而不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惘和无所适从。那么如果思考不是建立在已学的知识基础上,也只是空想而已。所以想要更好地为自己的国家效力,就要多学多看多思考。

2.改过迁善法。面对自己的缺点,人会表现出两种常态,一是竭力掩饰,不想被人知道。二是不怕被别人知道,了解自己的错误就会决心改正。孔子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指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国家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只要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正确的方法继续为国家效力。

参考文献

[1]程昌明译注.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